2019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二战后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二战后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二战后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学案含答案

专题二战后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

◆【考纲解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美苏争霸*。(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3)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2.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与改革:(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2)关贸总协定。(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4)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4.科技文化:(1)现代信息技术。(2)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核心概念】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古巴导弹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济区域集团化、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多极化趋势(欧洲一体化、不结盟运动)、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

◆【真题自查】

1.(2013·海南高考·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2.(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

右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1947年,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

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

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4.(2014·海南高考·21)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5.(2013·海南高考·21)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6.(2017·海南高考·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

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7.(2012·海南高考·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8.(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9.(2016·海南高考·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10.(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11.(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12.(2016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1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1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15.(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

映出在(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16.(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17.(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18.(2014·海南高考·22)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19.(2012·海南高考·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20.(2016·海南高考·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21.(2015·海南高考·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

倍多。这反映出( )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2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4.(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专题答案解析

1.【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的分裂措施,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选项C,虽然正确,但不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排除C;1948年冷战已经开始,美苏展开全面对抗,但有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也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故选D。

【答案】D

2.【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等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解析】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苏联成立于1922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漫画中显示的只是斯大林格勒一地的工业化建设,不足以说明苏联实现工业化,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二战全面爆发之前苏联经济建设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停滞,故C项错误;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结合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的“遏制”政策,说明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3.【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煤钢联营)

【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日美军事同盟在加强,而不是削弱,故A项错误;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符合实际,故C项错误;材料中“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战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D

5.【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这里的“第三世界“是1952年法国学者的提出的概念,不是七十年代毛泽东对世界局势的划分,答案选A。

【答案】A

6.【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法国的外交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为了维护欧洲及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A

7.【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答案】D

8.【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故D项错误。

【答案】C

9.【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根据“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可知美国凭借其经实力加强对世界金融的控制,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这种意图的表现,故A 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对付苏联的冷战,属于军事层面,故B项错误;1947年以美国为首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故C项错误;对欧洲经济援助是马歇尔计划,也是冷战的组成部分,与美国保持这种优势(世界经济霸主)的“关系模式”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A

10.【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A项。

【答案】A

11.【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元)

【解析】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答案】A

12【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13.【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解析】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 项正确;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14.【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依据材料,二十国集团最初的七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后来的二十国,加上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了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而这些国家的崛起又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紧密相关,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是在19世纪晚期,其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就已被卷入世界体系,故C项错误;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无论是最初的七国、八国,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都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且单从一个集团加入国家的增加是无法体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故D 项错误。

【答案】A

15.【考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

16.【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根据“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赫鲁晓夫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的物质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这一措施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进行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这一措施旨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不能起到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的作用,消除二字过于绝对化,故C项错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已经建成了集体农庄,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故D项错误。

【答案】A

17.【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自二战后推行的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凸显,因此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尼克松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只是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恢复自由放任传统,故D项错误。

【答案】A

18.【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材料中“‘全球化’取代‘民营化’”说明西欧各国在调整经济政策,使得西欧经济逐渐恢复,故A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指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失灵,故B项错误;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全球化”说明贸易壁垒在逐渐拆除,故D项错误。

【答案】A

19.【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20.【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

21.【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 项错误;欧洲因为二战,经济残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限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说明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22.【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解析】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 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 项正确。

【答案】D

23.【考点】相对论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阅读史料,阐述、列举、说明历史问题以及迁移所学知识的

能力。第(1)题可提炼材料中“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并结合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的背景、内容以及战争结束等相关内容予以说明。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24.【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全国卷41题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019高考历史考点复习: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2019高考历史考点复习: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 界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能够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

东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陆、东亚文明的冲突或融合 亨廷顿(Samuel P. Hintington)于1993年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了《文明冲突》论文,引起了中西广泛的讨论与争辩,其中一些涉及到中国和亚洲崛起与新的世界关系,亦涉及到有关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与文化主义之讨论。 一、为何文明会冲突 文明的认同在未来日益重要,世界型态大程度上取决于七八种主要文明的互动:它们包括西方、儒家、日本、伊斯兰、印度教、斯拉夫-东正教、拉丁美洲,亦可能会包含非洲文明等。未来最重要的冲突将发生在文明间的断层在线。 为甚么会这样呢? 第一,文明的相异不单真实而且基本。文明被历史、语言、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被宗教所区隔。这些差异在历史上产生,不会立即消失,且比政治意识形态及政权的差异更为基本。差异不一定意味冲突,冲突并不一定隐含暴力,但长久以来,由此引起的冲突往往最持久、最暴虐。 第二,世界的距离拉得愈来愈近。民族间的互动日趋频繁,这一方面加强了文明意识,另一方面亦加强彼此的差异性与内部的共通性。民族间的互动,强化了它们的文明意识,亦由此激发彼此的差异和仇恨,而这些差异与仇恨往往源自历史的深处。 第三,全球经济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历程,一方面使人超越长期以来的本土认同,而另一方面,民族国家不再是认同的唯一来源。世界大多数地方,宗教都以原教旨运动的形式填塞这个真空,它可见诸西方的基督宗教、犹太教、佛教及印度教甚或是伊斯兰教。在大多数国家及宗教里,活跃于原教旨运动的、往往是那些年轻且受大专教育的中产阶级技师、专业人员和商人。 第四,西方的双重角色加强文明意识的增长。一方面,西方正处于权力高峰,但与此同时(又或许是前者的结果),又可以看到非西方文化正出现回归根源的现象。西方虽处于权力高峰,却正面对非西方世界以更强烈的欲望、更坚强的益智及更充沛的资源来决定世界的未来。 过去非西方社会菁英通常与西方有深厚渊源,汲取西方的处事方式和价值,但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普罗大众能深受固有文化影响。可是这种情况现在倒转了:精英份子的非西方化与本土化正在展开,相反,西方(通常是美国)的文化、作风与习惯却在大众中愈来愈普及。 第五,文化的特质与差异较在政治及经济上的更难改变,也更不容易妥协与解决。前苏联,共产主义可以变成民主主义者,贫富亦可易位。可是,俄罗斯人却不能变成爱沙尼亚人,阿塞拜疆人亦不能变为亚美尼亚人。就阶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一、简介 《文明的冲突》是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对其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文的丰富和再阐释。其核心观点在于,未来世界秩序的建立和发展方向主要由不同的文明主导,文明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将是世界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作者结合20世纪90年代末的历史实践对对当前世界既存的几类主要文明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并对文明的未来作了大致的期望。 二、简要分析 《文明的冲突》一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向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将是由七八个主要的不同文明之间主导的,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影响着不同文明范围内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问题中的争论主要也是围绕文明之间的差异展开,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应文明的不同有所差异等。总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名为“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在这一部分之中,亨廷顿对当前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几个文明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首先,西方文明由于历史上经济、军事权力等方面的优势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主要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吸纳和模仿西方文明,如近代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埃及纳赛尔的全盘西化等。但由于西方文明拥有的领土、人口、经济、和军事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西方文明正陷入相较于非西方文明的衰落之中。与之不同的是,随着非西方文明内部实力的增长,非西方文明本身的复兴也与之相随。作者借助亚洲的中华文明和中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文明的复兴说明。亚洲在历史上主要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发展的,地区内部的国家都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华人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分布等因素,中华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而西方文明的影响力则不断下降。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主要缘于人口的增长,这些新增的人口成为伊斯兰文明广泛传播的载体,二者互为支撑。但与中华文明得因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同的是,伊斯兰文明内部人口的激增(主要是青年人口)给地区和世界造成极不稳定的发展趋势,如扩张,内战等。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由于文明之间的纽带性,文明内部之间会因这种纽带性结成合作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如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盟等,由此形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文明间组织,这是未来世界秩序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也存有例外。如土耳其本身作为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却寻求进入西方文明圈,由此造成土耳其的无所适从即文明转变的失败。另一方,在基于文明的纽带结成的文明圈会存在一个核心国家,其主要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扥各方面在本文明内部占据优势的国家,如东正教文明的俄罗斯,中华文明的中国,西方文明中的美国等,但伊斯兰文明中的各个国家由于实力较为接近,因此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核心国家,因此所谓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由于核心国家的缺失也缺少权威性。因此,未来世界秩序将是由一个核心国家主导的不同文明所构建的。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这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对因文明的不同造成的文明之间的冲突进行了阐述。首先,西方的普世主义遭到非西方文明的抵制,由此产生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国家都是已经完成现代化,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扥各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认为西方文明应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和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要求非西方文明接受这些理念。但是非西方文明实力的崛起让其拥有足够的实力拒绝,由此造成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其次,在不同的文明交接的地区即文明的断层线,会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关于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引起冲突,如东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在斯拉夫地区的争端。另外,文明内部的冲突如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战争也会因外部文明的介入如美国升级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如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一直以来冲突和融合被认为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冲突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冲突即意味着其过程中可能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甚至是对当地文明的毁灭性破坏,但冲突亦是文明传播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通过对当地的武力征服,强行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各种物质和精神文明。当一种文明侵入,两种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促进文明的发展。而融合则是促进文明发展的一种柔和的方式,文明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明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这是一个更为主动的过程,各种文明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博采众长,这本身就包含着发展的含义,因此文明融合世界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冲突还是融合,其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当今时代和平发展的主题更倾向于以融合的方式来推动文明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明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冲突,融合,文明传播,文明发展 【正文】 人类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发展向来都是在不断地冲突中与融合中向前推进的,文明里面包含了文化,而文化又是文明的展现形式,因此,文明的冲突过程中文化之间的交融便成为了文明冲突过程中人类种群之间的一种载体。在人类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把历史推向了今天。如今,文明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为未来人类共同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人类社会也将在文明和文化的交融里达到统一。 【文明的冲突】 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时代的更迭往往少不了战争与征服,而文明的冲突作为其中一个因素也必不可避免,冲突带来的文明碰撞更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熠熠生辉。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发表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他指出: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而是什么呢?他说是文明的冲突。什么是文明冲突,萨缪尔.亨廷顿定义为以传统的宗教信仰或者传统的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而界定的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边提出的很多观点,固然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里边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这个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们儒家伦理世界,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文明冲突固然存在,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文明冲突在文明发展中的表现。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虽然这是一次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战争,但这次战争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希波战争实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的力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普通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希波战争及希腊方面的胜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再者我们就提到亚历山大东征,这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

文明的冲突

1993年,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在文章中,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特别是举世震惊的美国"9·11"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说法。 发生波斯尼亚、车臣、外高加索、中亚、克什米尔、中东、斯里兰卡、苏丹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战斗可以看做这个观点的明证,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他只抓住了认同感冲撞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大文化内部的认同冲突要远远多于大文化之间的认同冲突。例如亨廷顿把整个非洲称为一种文明,但事实上今日世界上大多数的冲突都发生在非洲内部。在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难道是因为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又比如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事件,这岂能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因此,单纯地用文明之间的冲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是不对的,是十分片面的。 能源、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关系以及生存空间,文化,都有可能引发冲突。而在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每一个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因此,可以用文明的冲突去看待一个问题,但是不能仅仅用文明的冲突这一个因素去解释全部的问题。

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知识点整理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知识点整理 2016高考复习历史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掌握,以下是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知识点,请大家阅读。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 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 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 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 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 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 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 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 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 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 1

世界文明史东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上海政法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世界文明史(25I000001)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考生亲笔签名学号成绩 一、论文评分标准:100分【主要分为:论文结构50分;语言组织30分;论文格式2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论文结构:50分A.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40~50分;B.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25~39分;C.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25分以下。 (2)语言组织:30分A.不抄袭,语言简练,通顺。24~30分;B.不抄袭,语言一般,基本通顺。16~23分;C.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多于十个。15分以下。 (3)论文格式:20分论文应有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5)、正文(应有引言、分层次论述、结论等部分),论文文末应有参考文献。否则酌情扣分。 (4)本课程论文须当面交给授课老师,然后签字确认。 二、请阅读以下资料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中有这样几段话: 1、各种文明都在不停地借鉴它们所邻近的文明,哪怕它们“重新解释”和同化了它们所接纳的东西。的确,每种文明乍看之下都更像是一个铁路货场,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第62页) 2、一个文明通常不肯接受那种质疑它自身的任一深层结构的文化革新。(那些)由地理条件、社会等级制度、集体“心理”和经济需求等因素所施加的无尽无休的约束——这些意义深远的影响,……当代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它们的时候,总是把它们看作完全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应当的。这些实在便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结构”。(第61-62页) 3、正如一个文明可以欢迎或排斥来自其他文明的成分一样,它也可以接纳或拒绝它自己历史的残存物。这一选择过程并不缓慢,而几乎总是无意识地或部分地进行。但多亏这样,一个文明通过“分割”出其固有过去的一部分,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自己。(第64页) 一、请你结合我们这学期的世界文明史课程说一说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不少于300字。(30分) 二、结合世界文明史课程和自己对以上文字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小论文,论文题目自拟、论文字数不少于2500字。(70分) 我对上述文字的理解: 三段文字是三种对待文化的态度。第一种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第二种是短期来看自身文化的态度,第三种是长期来看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不得不说第二第三种态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自身的历史决定着自身的体制,自身的体制同时又影响着自身的历史,而第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可以对其他两种态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一段文字,说明了文明是包罗万象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文化必然是走不长久的。文明应该是森罗万象,海纳百川的。 第二段文字,表示了文明是渊源流长的,是深入人心的,是被外界条件约束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地理、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如封建体制)总是自然而然的接受流传下来的文明。短期来看,很难改变。文明构成了“结构”,“结构”决定文明的发展。 第三段文字,表达着文明从长期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国家制度,国家经济等变化,文明也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精)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于 20世纪 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 , 冷战结束后 , 国际舞台上的冲突焦点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在国际政治新的局势里, 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最普遍的, 也不是经济之间,而是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的冲突为最普遍的现象。 一、对“文明”的理解 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先试图理解了文明的定义。 第一,宏观上,文明是野蛮、原始、混沌的对立面,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程度逐渐提升,并形成的一种积聚的认可与阶段; 第二,微观上,文明是一个地区、国度、民族、具有相同信仰的群体,由这些构成并发展为其地区国家的文化、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在历史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文明,如“古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既表现出了文明的特定性, 也表现出了文 明的延续性,甚至是可以跨区域。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 也时常用文化交替使用, 并且没有在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对文明的定义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村庄、地区、种族群体、民族、宗教团体,在文化异质性上不同层次中, 这些文化实体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比如, 位于意大利南部村庄与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村庄, 它们之间的文化不同, 但是却共同信仰着意大利文化, 这使得其与德国文化相区别。同样的道理, 欧洲也共享着同样的文化使其与阿拉伯、中国相区分。而这些共同认同的文化内容包括语言、历史、宗教、风俗、人们的自我认同。文明可能包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比如中国;也包括民族构成少的国家,比如 安圭拉、伯利兹、多米尼克、巴巴多斯、圭亚那等一系列讲英语的加勒比国家。文明也可能包括好几个国家,比如西方、拉丁美洲、阿拉伯这三个文明; 文明也可 以只有一个国家构成, 比如日本文明。而文明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融合与重叠, 也可能包括亚文明。这些文明充满活力, 但是也有着繁荣与衰退,有着分裂与融合。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一模试卷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2.叶利钦曾发表讲话说:“我曾经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冥思苦想苏联的未来,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他发表该讲话的时间最可能是 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 3.如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D.华约成立 4.“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5.小强对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他感兴趣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全球规模的战争 C.美苏“冷战” D.美国的崛起 6.小明正在学习“从欧共体到欧盟”“美国的新经济”“非军事化与日本的崛起”。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B.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C.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资本主义世界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7.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8.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A.铲除军国主义 B.稳定日本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9.下图所示时间轴承载的史实反映出 A.西欧走向联合的历程 B.西欧各国经济水平一致 C.西欧国家间矛盾消失 D.西欧的一体化水平最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殖民统治 C.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D.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 11.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 A.社会扶贫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妇女获得选举权D.计算机网络12.如图漫画反映了冷战期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是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精)

如何看待现代化与西方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 2010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海啸 201003402118 老师要求我们这一学期读一本政治学的著作, 在舍友的推荐下, 我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是一本很有思想闪光点的著作, 在拜读完之后我对于西方普世价值、文明冲突与文明力量变化、新世界秩序组建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对我政治学学科的理论积累产生重大的作用。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便是作者在论述现代化与西方化关系、变化过程时表达的观点。一、现代化 即西方化是伪命题 之前我对于普世价值有一些疑惑, 而在读了这本书以后的确豁然开朗。之前我只是认识到西方在二战之后就开始对中国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出。但在读了此书之后我意识到, 西方文化输出的范围很大, 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 而说文化输出还是太浅薄, 准确来说应该是进行普世价值的传播。而亨廷顿对普世文明的概述的思路也是很有趣, 从语言和宗教作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主力军方面出发, 这二者身上所 发生的事情也大致可以看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心路历程。 亨廷顿在书中表达, 在进行西方普世价值的传播和与其他文明发生冲突和融合问题时, 需要搞清楚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我个人认为, 现代化作为西方世界领先于非西方世界的有力武器, 也许是西方强有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表现, 却不是先 进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的有力依据。西方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古典遗产、欧洲语言、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 它们是在西方世界现代化以前一百多年就产生发展的。我很反感那种主张全盘西化、主张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行西方化的说法, 太过于片面和武断。现代化即西方化是一个伪命题, 是无法的到现实例证证实的。相反我们有两个鲜活的例子来证伪。即:

2017年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考点小结

2017年高考历史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考点总结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 (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文明的冲突

关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前言:1993年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论。不久,他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后续文章《如果不是文明,那是什么?》。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又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阐述。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展开,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按照他的划分,目前世界上有7种或8种文明,即中华文明(起初亨廷顿称之为“儒教文明”,但在成书时,他认为称“中华文明”更准确。)、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在亨廷顿看来,中华文明(实际上指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同西方的基督 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 起的。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用一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冲突的原因,即世界文明的冲突。其主题是文化和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

分裂和冲突模式。围绕着“文明“这一中心,亨廷顿先是介绍了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微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同时参加竞争的还有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那些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国家构成的集团。亨廷顿对比了历史上和现在的文明,将文明划分为7个范式,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提出并分析了“普世文明”、西方化与现代化,论证了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它既未产生任何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 接着,亨廷顿通过西方的权力、文化、政治衰落及伊斯兰教、亚洲经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比了变动中的文明力量,表明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都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随着这种文明力量的不断变化(西方的逐渐衰落,亚洲、伊斯兰教的不断强大),世界上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明秩序: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进行着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以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一些国家仍在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素材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1

2021宁波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冷战中的对峙B.动荡的中东地区 C.亚非拉的奋起D.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根据下侧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B.英国首先建成“福利国家” C.实施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D.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了社会问题 3.如图漫画反映了冷战期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是 A.控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4.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说,“在这个和平和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惟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由此他认为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 A.避免新的战争B.抵制冷战C.重振欧洲经济D.提高国际地位5.这次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B.万隆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 6.小明正在学习“从欧共体到欧盟”“美国的新经济”“非军事化与日本的崛起”。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B.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C.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资本主义世界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7.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A.铲除军国主义

B.稳定日本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8.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声明中的“渗透”主要是指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华约组织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约组织 9.如图是一幅学生所做的历史漫画《大胃王》,画风稚嫩但其中可以反映出 A.16世纪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的历史状况 B.20世纪初英德争夺殖民地的历史情形 C.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的大国关系 D.20世纪中后期美苏争霸世界的历史阶段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殖民统治 C.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D.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形成 12.1888年,19岁的甘地从印度到英国留学,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非暴力”的结论。由材料看,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缘自 A.宗教思想B.科学理论C.工人运动D.启蒙思想 13.英国史学家泰勒说:“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经历了多次炮火的考验与历史耻辱的冲刷后,伟大的德意志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正确道路。材料主要强调了德国 A.挑起一战,战后任人宰割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错因归纳: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掌握不准确。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 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1-26 来源: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五个文明形态 在这样的五个文明形态中,按照今天已有的考古学的资料,最早的文明应该还是两河文明。两河文明是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出现了城市,比如说像苏维尔这样的城市。已有的国际界的通行的标准,人们改变和告别了游牧的生活,开始过上了固定的城市生活,有了专职的国家集团,有了固定性的庙宇祭祀中心,有了文字,这一系列都有了,我们说就是到了文明了。到公元前350年左右,在两河之间就出现了文明。这是最早的。 第二个稍晚一点的就是埃及尼罗河文明,大概在3500年左右,就出现了最早埃及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之后才出现。这两个文明都可以说是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个是爱琴文明,主要是在克里特岛上,是地中海通往爱琴海的口上,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东北角上,这个克里克岛的文明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就出现了,而且是达到了非常辉煌的程度。克里特文明,是最早的爱琴文明,是受到了来自南边的埃及文明和东边的两河文明的共同影响。保留了很多埃及文明的东西,比如说他们的神话中半人半神的人兽结合体。爱琴文明是深受这两个文明的影响。 第四个是克拉达文明,这个文明出现的时间大概也是公元前2500-公元前2600左右,在印度河流域,是一群皮肤黝黑的土居人,是最早的当地居住者。在英国的考古家在死者的坟墓的地方发掘出了很多水平很高的文化遗体,被证明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出现的古代文明。 最后一个就是中国的先秦文明,大家知道,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炎黄帝的后人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是伪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炎黄嫡系,我们有自己的传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