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课文原文
【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寓言道理

【语文】三下第二单元寓言道理【课文部分】《守株待兔》:不努力,只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陶罐和铁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腿和鹿角》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池子与河流》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我们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阅读链接部分】《南辕北辙》前进的方向和心中的目标相反,无论怎样努力,也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北风和太阳》待人处事时,温和规劝往往比强迫更有效。
一味给人压力和逼迫,是不能成功的。
《叶公好龙》有的人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喜欢,这篇寓言讽刺了那些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日积月累部分】《邯郸学步》不要盲目去学别人的东西,免得最后落得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下场。
《滥竽充数》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蒙混一时,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会露出马脚的。
《掩耳盗铃》做人要实在,不能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不能自圆其说。
《刻舟求剑》世上的事物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想问题办事情也要跟着变化而改变,否则就会失败。
《画蛇添足》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不仅不会成功,还有可能得不偿失。
《杞人忧天》生活中不用为不必要的事情发愁,要学会豁达开朗地面对生活里的事。
《井底之蛙》无论求学还是做事,都要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
《杯弓蛇影》比在生活中,无论何时何事都要学会善于思考,遇到问题先想一想为什么,再去找原因。
多思考,多想为什么,再付诸行动。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24、寓言两则》课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24、寓言两则》课文24寓言两则揠(yà) 苗助长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了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鹬蚌相争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
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
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9《寓言两则》PPT课件

守株待兔 ……
盲人摸象
人 教 版 语 文 三 年 级 下 册 第 三 单 元
亡:丢失。 补:修补。
亡羊:丢了羊。 牢:羊圈。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讲的是, 有一天,一个养羊人( 丢 )羊后, 邻居劝他赶快把羊圈(修 好 ), 养羊人( 不 修 )。第二天,养 羊人又( 丢 )了羊,他非常后 羊 圈 悔,把( )修好。从此,养 羊人不再丢羊的故事。
默读课文,找出表达“亡 羊”、“补牢”的句子。
一天早晨,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羊。
亡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又发现少
了一只 羊。
补牢: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 结结实实。
读课文,想 一想
对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 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 样?从课文里画出有关的句子。
第一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是怎么 想的?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
“辕”是马车前面的两根 车杠。
“辙”是车轮走过压成的 痕迹。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 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知错能改 为时不晚
3.修补羊圈,不再丢羊
(5)
《亡羊补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了错事,并不要紧,只要 能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成语意思是:丢了羊就赶快把羊圈补好。
总结:
《亡羊补牢》是个短小的寓言故 事,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但是正如 同学们说的一样,它使我们明白了 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 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在运用这个 成语时,常常这样说:“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
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精品课件

自由朗读课文:
对照后面的生字 表,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换字。
我会读
宋国 巴望 焦急 白费 一大截 兴致勃勃 纳闷 枯死 筋疲力尽
填一填:
宋国有个农夫,因
为巴望禾( ),
就把禾苗( ),
结果(
)。
用自己喜欢的读书 方式,或轻读,或默读, 一段一段地去读,去体 会。
说说:读了这段,我觉
得这个农夫很( )。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
‥ 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 ‥ 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 ‥ ‥ 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 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 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 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 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 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被渔夫捉去的鹬和蚌想:源自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 了。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快乐作业
1:我能写。
第二天,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心
里
,他明白了
。
鹬蚌相争
鹬蚌
鹬 啄肉 威胁 筋 疲力尽
蚌 毫不示弱 得 意洋洋
渔夫 喜笑颜开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
滩上! 威胁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 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 死在这河滩上!
24 寓言两则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分别是《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原文《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_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_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故事

井底之蛙
•:出自《庄子·秋 水》,不能够与井 里的青蛙谈论关于 大海的事情,是因 为井口局限了他的 眼界。比喻见识短 浅的人。
杯弓蛇影
• :出自《风俗通义·怪神》,汲县县令应郴在夏至日请主薄杜宣喝酒。 当时北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张红色的弩,映照在酒杯里,形状就像蛇一 样。杜宣看了又害怕又嫌恶,但又不敢不喝应彬请的酒。他喝了酒以 后,就胸腹作痛,影响饮食,十分虚弱,久治不愈。后来,应郴因事 路过杜宣家,便前去探望,问他发生了什么,杜宣 挂的弩,才明白杜宣生病的原因。于是应郴又在同一个地方设宴招待 杜宣,酒杯中仍然有蛇的影子,应郴对杜宣说:“这只是墙上挂着的 弩的影子,没有别的怪异之处。”杜宣释然了,病也马上就好了,后 来他官至尚书,声名远播。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自相矛盾
• :出自《韩非子·难一》, 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他夸奖他的盾说:“我的 盾特别坚固,什么矛都戳 不穿。”他又夸奖他的矛 说:“我的矛很锐利,什 么盾都戳得穿。”有个人 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 盾会怎么样?”此人无法 回答。比喻言行不一或互 相抵触。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 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 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比喻拘泥成法而不讲实
掩耳盗铃
•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 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 这个人想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 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声音,来把钟夺走了,就急 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 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 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件-精PPT文档30页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Hale Waihona Puke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课文原文_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_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课文语文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a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a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
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希望提供的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课文,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句子摘抄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