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2024年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范文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胫骨下段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众多,其中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是两种常用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交锁髓内钉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2. 治疗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采用髓内钉固定技术,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通过交锁固定骨折端。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采用钢板固定技术,将钢板置于骨折处,通过锁定螺钉加压固定骨折端。

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

三、结果1.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交锁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较短,平均约为XX分钟,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平均约为XX分钟。

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两者差异不大,但总体来说,交锁髓内钉治疗术中出血量略少。

2. 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交锁髓内钉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具体数据需进一步统计分析。

3. 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均较好,但交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且恢复时间较短。

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仍需借助外固定支架进行辅助固定,影响术后活动。

四、讨论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都是有效的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恢复时间较短,但术中出血量略多;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则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复杂骨折类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然而,从长远来看,两种方法在骨折愈合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骨折类型简单、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交锁髓内钉治疗;而对于复杂骨折类型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能更为合适。

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感。
疗股 骨下端 骨折 患者具有 重要 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朱辉 , 招跃 , 徐 叶子 . 股骨逆 向交锁髓 内钉治疗股 骨远端 粉碎性 骨折 【. J 中国中医骨伤杂志 ,0 8 1 ()4 — 0 】 2 0 ,61:9 5 . [】 2杨庆生 , 范春玲 , 郭成 军. 锁定 钢板治疗 股骨下段 骨折 的临床观 察 [ . 学理 论 与实 践 . 1 .34:3 — 3 . J医 ] 2 02 ()4 0 4 1 0 [] 3张喜海 , 陈歌 , 张忠杰 . 定钢板治疗老年 股骨远端骨折 3 锁 2例临 床 分 析 叨 . 军 医 ,0 9 1 ( :2 — 2 . 西南 2 0 ,15 8 3 8 4 ) [】 4 周劲松 , 刘益 民. 带锁髓 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 折发 生骨延 迟愈合 及 不愈 合 的 临床 探讨 【J J.中华现 代 外科 学 杂 志 ,2 0 ,1 () 0 5 72:
股 骨下端 骨折 多为高 能量创伤 ,骨折 常为粉 碎性 且波 及关节 面 , 如治疗不 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本 1 。 2 文 中 ,笔者 分 析 了锁 定 加 压 钢 板 与交 锁 髓 内 钉治 疗 股 骨 下 端 骨 折 患者 的疗 效 及 安 全 性 的异 同 , 旨在 为 临床 治疗 提 供 参考 。
术 的结 合 , 即 以直 接 解 剖 复 位 为 特 点 的传 统 钢 板 接 骨 术 和 桥接钢板接骨术 。 通过整合锁定和加压二个原理 , 使其钢板 的椭 圆形 结 合 孔 内 即可 使 用 锁 定 螺 钉 , 可使 用 标 准螺 钉 , 也 固定 后 稳 定 性 靠 自锁 螺 钉 与 钢 板 固定 后 的成 角 稳 定 性 来 维 持, 能够 更 好 地 对 抗 扭 转 应 力 f.3 5 。 6 在 本 次 临 床 研 究 中 ,笔 者 对 观 察 组 采 用 锁定 加 压 钢 板 治 疗 股 骨 下 端 骨 折 患 者 ,结 果 发 现 观察 组 较 使 用 交 锁 髓 内 钉的对照组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差 异具 有统计学 意 义 。 示 锁 定 加 压 钢 板 治 疗 股 骨下 端 骨 折 疗 效 显 著 , 治 提 对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与交锁髓内钉固定(INF)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与交锁髓内钉固定(INF)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与交锁髓内钉固定(INF)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究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INF)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并随机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LCP治疗,乙组采用INF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畸形愈合与成角畸形率予以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负重时间的对比(P>0.05);甲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乙组长(P<0.05);甲组患者的畸形愈合与成角畸形率低于乙组(P<0.05)。

结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采用INF与LCP均有效果,INF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LCP可降低患者的畸形愈合发生率。

【关键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中图分类号】R68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19-02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通常合并一定的软组织损伤以及血运代偿性较弱,很容易引发股延迟愈合与骨不连情况的出现。

临床通常采用LCP、INF手术进行治疗,但选择哪种方式对此病治疗效果较好还没有定论[1]。

本研究探究了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采用LCP与INF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这一期间,并随机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中,有31例男,24例女,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9.1±5.5)岁。

观察组55例患者中,有30例男,23例女,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40.3±6.2)岁。

两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 方法甲组:手术前与患肢X线片等检查结果结合,采用适当长度的LCP钢板。

《2024年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范文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胫骨下段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对骨折愈合和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作为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在骨科手术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就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交锁髓内钉是一种通过髓腔插入的固定装置,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时,交锁髓内钉能够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端的移位和旋转,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

此外,交锁髓内钉的固定方式对骨折周围的血运影响较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然而,交锁髓内钉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通过骨面固定的钢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旋转性能。

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时,锁定加压钢板能够有效地固定骨折部位,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支撑。

此外,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对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然而,锁定加压钢板可能对骨折周围的血运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在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中,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两种治疗方法在固定稳定性和骨折愈合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具体应用中,两者仍存在一定差异。

交锁髓内钉由于采用髓腔内固定的方式,对骨折周围的血运影响较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而锁定加压钢板虽然手术操作简便,但对骨折周围的血运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交锁髓内钉适用于长管状骨的骨折治疗,尤其对于胫骨下段这种较为复杂的骨折类型,其固定效果更为显著。

而锁定加压钢板则更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等。

五、结论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中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两种治疗方法在固定稳定性和骨折愈合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胫骨骨折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胫骨骨折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胫骨骨折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对胫骨骨折实施锁定钢板以及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和对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BAP、PINP、OPG水平高于对照组,TRAP、CatK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踝关节功能,建议推广。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胫骨骨折;骨代谢[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ocking plate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fracture and its effect on bone metabolism. Methods: 60 patients in our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p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0 cases each, observation group (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 nail), control group (locking plate), observe the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anklejoint fun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BAP, PINP and OP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RAP and CatK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nail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nkl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Locking plate; Tibial fracture; Bone metabolism胫骨骨折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并且该类骨折均以粉碎性以及高能量损伤为主,治疗难度较大[1]。

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比较研究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

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为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畸形愈合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接近,且骨折延迟愈合比例相同,而观察组畸形愈合临床低于对照组。

结论: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比较接近,二者各有优点,需要从患者病情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髓内钉;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是骨科中比较常见的严重创伤性骨折,如果治疗方法不合理,将会留下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临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暴露髓内钉、外固定以及钢板固定等,但是由于胫骨解剖结构具有特殊性,各类型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文针对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其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26例,患者年龄在23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42.1±4.2)岁。

两组患者受伤的类型主要包括高处坠落、暴力撞击伤、交通事故等,且排除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合并肿瘤、病理性骨折以及合并盆腔、胸腹以及颅脑等损伤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受伤类型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对照组:使用髓内钉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充分暴露胫骨前缘斜坡,手动扩髓,插入髓内钉。

在C臂透析辅助条件下降远端合近端两个髓内钉置入到固定位置[1]。

观察组:患者接受消肿、抬高患者等基础治疗,达到消肿标准后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

《2024年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范文

《2024年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范文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篇一一、引言胫骨下段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等。

这两种方法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中均有广泛应用,但各自的疗效仍需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中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其中50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5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所有患者均符合胫骨下段骨折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

2. 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将交锁髓内钉插入骨折端,以固定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骨折部位暴露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并根据骨折情况选择适当的锁定螺钉。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

三、结果1. 手术指标比较交锁髓内钉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 骨折愈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略短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骨折不愈合等,两组发生率均较低。

3. 患者满意度交锁髓内钉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认为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疼痛轻。

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的患者则认为固定稳定、骨折愈合较好。

总体上,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讨论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均为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交锁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则具有固定稳定、骨折愈合较好的特点。

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然而,患者满意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个体差异、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等因素有关。

微创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微创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i h r ame to h iila d f ua s at r cu e . eho sA ers e t e su ywa are u n 1 ainsf m n te t t n ft et a n b l h f fa tr s M t d rtop ci td sc rid o ti 02p t t r e b i v e o
C h n HU NG Y nf n Z a a Y NG Hul A0 C e g A ogeg HU F h o A in i
De at n fOrh p e i u g r , h is Af l td Ho p tlo o c o Unv ri , in s rvn e S z o 21 0 6 p rme to t o a d cS rey te F rt f i e s ia fS o h w ie st Ja g u P o ic , u h u ia y 50 , Ch n ia
收 治 的资 料完 整 、 获得 随 访 的 1 2例胫 腓 骨 骨折 患 者 , 均 0 根据 手 术 方式 不 同 , 患 者分 为 微 创钢 板 内同定 组 5 将 0例 、 交锁 髓 内钉 内 固定 组 5 2例 。 录 两组 手术 时 间 、 记 出血量 、 后并 发症 、 术 下地 时间 、 折愈 合 时 间以及 植入 后 1年膝 关 骨 节 HS S评 分 结 果 。 结果 12例 患者 均 获 随访 , 0 随访 时间 1 ~ 8个 月 。微 型锁 定 钢板 内 固定组 手 术时 间 、 31 出血 量 均
Co pa son o he t r pe i fe t fls n a i e lc i l t n n e - m r i ft he a utc ef c s o e si v sv o k ng p a e a d i t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6-08-04T14:50:06.9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刁天月,杨挺,李健华,蒋学军,张亚,桑泽坤[导读]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中铁二局集团第二医院骨科;江苏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

观察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

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均可,但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优异,且术后并发症低。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固定;胫骨下段骨折;疗效对比
胫骨下段骨折是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因重物打击、车祸伤、高处坠落、扭伤或滑倒等因素引起,因胫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肤的可能极大,肌肉被挫伤的机会较多,骨折后患者的小腿会出现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和异常动度,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患者的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情况[1]。

我院针对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不包括骨折累计胫骨远端关节面病例),并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

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34.64±13.43)岁。

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34.18±13.34)岁。

两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均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是否行腓骨固定。

对照组:该组20例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的胫前骨折位置至内踝处做纵弧形切口,切开并剥离胫骨远端内侧骨膜,于C型臂机透视下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自皮下隧道插入适当长度的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远端螺钉直视下植入,近端螺钉则使用另一块锁定钢板作为模板,经皮采用小切口植入。

内固定毕,采用C型臂机透视确认钢板位置是否良好后,即可冲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观察组:该组20例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该组的麻醉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患者采取平卧位,闭合复位骨折并经皮使用点式复位钳固定维持复位,C型臂机透视确认患者的骨折对位对线是否良好。

部分难以复位病例,于骨折断端处做1小切口辅助复位。

然后将患者的患肢屈膝至九十度,并于患者的髌韧带正中间做3厘米至5厘米纵向切口,,在患者的胫骨前缘斜坡处开口插入导针,顺导针逐次扩髓,据术前及术中测量数据选择髓内钉尺寸,顺导针植入髓内钉,使用C型臂机透视确认髓内钉位置在胫骨远端髓腔中间以及骨折对位对线是否良好。

检查确认无误后,植入远端3至4枚锁钉,部分不稳定骨折于远端交锁钉主钉内侧植入1枚阻挡螺钉加强固定效果,回敲主钉进行骨断端加压,后植入近端锁钉及尾帽,并再次采用C型臂机确认无误后,则可冲洗切口并进行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均短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感染,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功能锻炼,但在患者术后短期内不可进行负重运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浅表感染、骨髓炎、内固定断裂)。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所有的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检验。

以P<0.05代表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两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优异,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2),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
3 讨论
胫骨下段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且多为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粉碎性骨折,导致骨折片向四周爆裂,但该处四周仅由皮肤包围,不能提供骨片向四周移位的空间,致使皮肤必然受到很大张力,甚至皮肤破裂,骨片尖端可刺破皮肤,且骨折移位导致局部软组织严重受损,导致术后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

锁定钢板常用于治疗各类胫骨骨折治疗中,进行骨折复位时可远离患者的骨折部位,且在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中可不需要进行解剖复位而采用桥接固定,可保持局部软组织的血运情况,在进行锁定钢板时可不进行加压,可保证骨膜不会受到压迫,使用该手术有利于骨痂的形成,可减少术后隐性出血量[3]。

另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

但由于胫骨下段前内侧仅由皮肤及皮下组织覆盖,钢板内固定对局部软组织影响较大,因此易造成浅表感染等并发症。

且锁定钢板为偏心固定,个别病人术后可发生内固定断裂等严重情况。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被认为是下肢长骨骨干部位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金标准”,具有适应性广泛、损伤小等优点,它不同于钢板之处,在于其是髓腔内的中心固定,更符合人体力学传导,术后发生内固定断裂失效的概率低[4]。

随着交锁髓内钉技术的日益成熟,由于其治疗效果优良,因此大大放宽了手术适应症,我们将其运用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

本组病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术中强调恢复对线,不过于苛求解剖复位,尽量保护骨膜,对骨折区域的血供影响小,大大降低了对软组织的损伤,减少了皮肤坏死及感染。

采用扩髓后植入髓内钉,扩髓可以增加骨与髓内钉的接触面积,使钉与髓腔匹配;另外扩髓后可以打入更粗大的髓内钉,增加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扩髓过程中的骨碎屑进入骨折处,相当于自体植骨,对骨折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5]。

术后可较早进行患肢负重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本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隐性出血量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对比可见,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使用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均可,但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效果更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李跃龙.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中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9):68-69.
[2]卢欢庆.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C型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1):96-97.
[3]李晨.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医疗装备,2016,29(4):130-131.
[4]姜尊平.孙仁光.王希强.彭桂花.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05(1):25-27
[5]罗先正.张薇.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设计[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