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训诂学概论笔记

[资料]训诂学概论笔记
[资料]训诂学概论笔记

[资料]训诂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第一节什么是训诂

1(训诂:训诂又叫训故、训古、诂训,兼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用时,指对

古语作解释;作名词用时,指对古语所作的解释。P2 2(“训”本义是劝道、教诲,引申出解释、解说义。“诂”字始用于汉代。也可作“故”

指古语、名词。诂和故是古今字。诂可做动词,是训释故言之义。训诂一词始源于

汉代。

第二节训诂的起源

3(产生训诂的原因:主要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语言发展变化了,后人

读前人的作品,已经有语言上的障碍而不能通晓,需要有人来疏通解释。于是,训

诂就应运而生了。P4 最早的训诂现象是殷商甲骨文中的训释性语句。真正意义上系

统的训诂工作从汉代开始。

第三节什么是训诂学

3(训诂学: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零上的、感性的训诂现象作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解释规律,阐述义例、总结方法手段,用以指导训诂时间。P8

第四节训诂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4(造字假借:是指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汝”,本来是河流

---训诂学与音韵学名,借作第二人称代词。P9

5(用字假借:一般称之为通假,是指本来有这个字而不用,借用了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借“草”为“艸”。P9

6(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以及文字形、音、义关系的学科,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古代文字学的特殊地位以及和训诂学之间的密切关系。P10

7(形训:形训是传统的训诂方式之一,指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构造来解释字义。P11

8(语义学:指对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研究,源自于西方语言学家。语义学分为哲学语义学、历史语义学和结构语义学等。1893年,法国学者M(布雷阿尔第一次使用“语义学”这个名称。P12

9(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训诂学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因此,训诂学和语义学特别是历史语义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研究的重点是语义。但训诂学并不等同于语义学,因为和属于纯语言学的语义学相比,训诂学涉及到的范围要宽广得多,包括了分析句意、章旨、语法、修辞等等。另外,正如王力所指出的那样,训诂学和语义学在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P13

10(词汇学: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传统上把词汇学分成三个分支,即: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叫历史词汇学;研究某个时期的词汇系统的,叫描写词汇学;研究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叫普通词汇学。P13

11(训诂学和词汇学为什么不能混而同之,

这是因为:1)训诂学和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不同。训诂学以古代的训诂实践、理论为研究对象,涉及到的内容除了词义问题外,还包括文字音韵、句读、语

法、修辞以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等,面比较广;词汇学只研究词的构造、词汇的发展、构成及其规范。2)训诂学和词汇学研究的侧重不同。传统训诂学的重点在于具体词义的考释,而现代词汇学着重理论模式的建立,两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3)训诂

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无疑对汉语词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新时期的训诂学研究,也应该积极吸收现代词汇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以便在理论性、科学性方面更进一步,使训诂学这一传统学科发出新的活力。P14 12(词源学:也叫语源学,是研究词的形式和意义来源的学科。P14 13(词典学:词典学是专门研究词典编纂的学科,其任务是搜集许多词项,并对它进行分类、比较和注释。P15

14(训诂学、语义学和词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1)训诂学和语义学、词汇学不能合而为一,这是因为,这三者在研究的范围还是各有侧重,三者的研究方法也不必完全划一,这三者可以成为相互交叉的、关系密切的、然而又是各自独立的学科,三者在它们的发展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2)在语言学领域里,训诂学应当与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衔接,训诂学理论建设应当大量借鉴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已有成果,而从训诂学中开掘、概括出的理论原理,也必然是对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的充实,甚至使这两门学科现有的体系发生重要的变化。3)训诂学就其时代特点及其既定任务来说,与汉语历史词汇学和历史语义学又是不能等同的。P15

15(互文:就是一种修辞现象,它是指上下相对的两句或同一句的前后两部分参互见义,以使行文简洁而富有变化。也称互言、互辞、互文见异。P19 第二章训诂学的功用

16(系统学习训诂学有什么功用,P25

1)指导古文学习。2)指导古文献校理。3)指导辞书编纂。

第一节指导古文学习

第二节指导古文献校理

17(“信、达、雅”:由近代学者严复提出。“信”指忠实于原文,准确传达原文旨意;“达”指语言顺畅,文意贯通;“雅”指文辞典雅优美,富有原文情趣。

P38 18(杨伯峻是如何证明《列子》是魏晋人伪作的,P41 主要是从以下几点:1)《天瑞篇》有“数十年来”的话,这是先秦两汉时所没有的,而和后代如《世说新语》的“有苍生来”相似。2)《天瑞篇》有“舞仁义”、《仲尼篇》有“为若舞”,“舞仁义”的“舞”是玩弄的意思,“为若舞”的“舞”是戏弄、欺侮的意思,“舞”的这两义都不见于先秦。3)“都”作副词用,如《黄帝篇》:“心凝神释,骨肉都融。”是魏晋以来的常见用法。4)《说符篇》:“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所以”的连词用法,先秦所无。5)《说符篇》有“不如君言”的话,“不如”是“不像”义,而先秦“不如”则是“不及”义,两者不同。此外,像“放意”、“婚宦”等词都是汉以后才见的词,《列子》中也出现了。 19(徐复从哪些方面论证了《孔雀东南飞》是写定于东晋,而不是汉末作品,P41

答:从两方面作了论证:一是诗中有些特殊的与当时时代有关系的词,可供人们进行探索。如“胜贵”一词,为晋代特殊词语,意即名位显贵或名位显贵之人。但诗中出现了:“君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又如诗中出现了三例“逼迫”,即“逼迫有阿母”、“逼迫兼弟兄”、“同是被逼迫”,这也是晋人惯用的一个词。二是诗中有较多的语言事实,可以从汉语史的角度鉴别它们年代。如作者考证说,诗云“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中的“兰家女”,晋代张湛《列子注》中有“凡人物不知生出者谓之兰也”的注语,这既解决了“序云刘氏,此云兰家”的矛盾,又证实了诗的写作年代,因为“兰”的这种用法,正是晋代民间口语。P42 第三节指导辞书编纂

20(训诂学和辞书编纂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1)辞书的编纂,需要在体例和方法

上参考前人的训诂专书和注释书。2)语文辞书的释词方法,仍然没有越出古代语文辞书的范围。3)学习训诂学,可以指导辞书编纂,以进一步提高语文辞书的质量。P43

21(从训诂学角度看,汉语辞书(以《汉语大词典》、《辞源》为例)编纂中还有什么不足之处,P44

1)词条或义项失收。2)释义不确。3)源流失考。

22(《辞海》、《汉语大词典》中有些词未收的原因:1)一种可能是资料摘录者取证时不够仔细,把它们给漏了。2)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取证虽然看到了,但并没有意识到是词,未加摘录。P44

23(大型语文辞书(以《辞海》、《汉语大词典》为例)误释的原因:1)把僻义当作常用义来理解。2)把古义当作今义来理解。3)把形近义异的词语视作同义词。4)把异形同义词误解为不同词语。5)误解词语结构。6)随文作释。P46 24(溯源:是指把词或义出现的年代尽可能地往前推,最好能找到其原始出处。P49 第三章训诂著作(上)?古书注解 1、古代训诂实践主要体现在古书注解、语文辞书、其他训诂专著这三大类上。训诂起源于古书注解。汉代是经学鼎盛时代。

2、西汉《毛诗故训传》是现存的最早的古书注解著作。

3、魏晋南北朝 ----以阐述义理为主和通释音义的注解体著作;注解的范围扩大到群书

典籍。

第一节两汉时期

1、西汉做注主要对象是经书。最重要的注解著作是《毛诗故训传》。

2、东汉著名经学家有贾逵、马融、服虔、郑玄、许慎。郑玄史称“后郑”。他治学的根基是古文经学,融合了今文经学的长处,兼收并蓄。

何休:系统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成为后代今文经议政的主要依据。

3、“章句”:“章句”是东汉学者给古书作注的名称,是通过分章析句来注解古书的一种著作体。除了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P57

4“注”:“注”是东汉学者给古书作注的名称,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从称“传”转而称“注”,“注”后来成为古书注解的通称,使用最为广泛。如《孟子注》、《楚辞注》等等。P57

5、《《毛诗故训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注疏著作。详细解释:P58

“传”:“传”是古代学者给古书作注的名称。“传”是相对“经”而言的注解术语。27(

在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部著作《诗》、《书》、《礼》、《易》、《春秋》、《乐》称为“经”,把解释经的书称为“传”,如《毛传》就是对《毛诗》的解释。P58 28(“传”、“章句”、“注”:都是古代学者给古书作注的名称。“传”是相对“经”而言的注解术语。如《毛诗故训传》就是对《毛诗》的解释。而“章句”和“注”都是东汉学者给古书作注的名称,因此如《孟子章句》也可称为《孟子注》。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从“传”转而称“注”,“注”后来成为注解的通称,使用最为广泛。P57--58

29(《毛传》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P58

1)解释字词。2)串讲句意。3)说明语法修辞。4)引据典实。

30(《毛传》的不足之处:P61

1)一类是受时代的局限,对诗意有所曲解。如《周南。关雎》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千古绝唱,却成了作者的说教。2)另一类则是注解不确,如《周南。卷

耳》:“采采,事采之也。”“采采”应是形容茂盛的样子,形容词,毛氏当动词来理解,不正确。

31(从《毛诗笺》来看,郑玄大致做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P62 一是申发《毛传》。大凡毛传已有说,但语焉不详、其意隐晦之处,郑玄常常申明阐发之。二是补充《毛传》。《毛传》注释、说解比较简略,常有阙略未注之处,郑玄每每补充注明之。三是商订《毛传》。《毛传》已有说,而《笺》意不同,就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表示和毛氏的理解不一样。

32(郑玄补充说明《毛传》具体有哪些,P62

1)说明章旨2)串讲句意3)解释词义4)指明假借5)阐明语法6)校正文字错误。

33(郑笺存在的缺点:P64

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大概是受《诗序》和毛传的影响,郑玄也常常把《国风》中的爱情诗篇往宫廷贵族身上比附,在毛传的基础上加以推阐发挥。其次,部分注释也有可商酌之处。如《郑风。出其东门》:“虽则如云,匪我思存。”郑笺以“此如云者,皆非我思存也”作解,不正确,“思存”应是同义连文,就是思念,“存”也是“思”的意思。

再次,部分笺语繁复冗长,不够简洁。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隋时期

1(“义疏”:名称源于六朝佛教徒解释佛典,指会通古书义理,加以阐释发挥。这类著作阐释详尽,文字冗长,重义理而轻训诂,对唐宋以后的经疏有一定的影响。P65

2、佛经的注解著作在内容形式上都和中土典籍的同类著作特别是阐释义理的著作相似,也应该看作是古书注解的一个部分。

3(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特色:P66

首先,《春秋经传集解》在阐明《春秋》、《左传》的体例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其次,杜注在不少地方附带阐明了古代礼仪制度。再次,杜预注《春秋》、《左传》,重视词义训释。

36(以《左传》为例,从训诂的角度看,杜注的特点有:1)是揭明古义。杜氏注意对词义的阐释,《左传注》中对一些古义的揭示常常有可取之处。如《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杜注曰:“毙,踣也。” “踣”是倒下的意思,引申指失败、垮台。杜氏是对的。2)是以晋人语言解释古语。如《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杜注:“余,身也。”“身”是魏晋人习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3)是有语法观念。杜氏常在注中对一些语法现象作出解释,如《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注:“繄,语助。”也就是今天说的语气词。P67

37(杜注的不足之处:1)有些注解拘泥于字形。2)有些注解不准确。

第三节唐代

38(“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

注;“疏”不仅解释古书的征文,也解释古书的注文。“疏”也称“正义”,意思是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后来都用来泛指注解。P68

39(《五经疏》:是唐太宗命孔颖达主持编写的,《五经疏》也称《五经正义》,是分别对

《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左传》等五部经书的注解。

P68

40.“《史记》三大家”:指的是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它们合称“《史记》三大家”。P68

41(“五臣”:五臣指的是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他们都是唐开元年间的人,应当时工部侍郎吕延祚之召而为《文选》作注。P69 42(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五经正义》当中的一种)约而言之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阐明、维护杜注。孔颖达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作疏,认准了杜氏注《左传》的正统地

位,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为之阐明疏通;在他人注解与杜注有分歧时,处处维护杜注。

二是补充杜注。杜预《集解》有许多地方或阙略未注,或语焉未详,孔颖达对其补充词语注释、说明语法修辞、考明古制。

三此外,孔疏还有校正文字、说明句读等内容。P69

43(就阐明杜注而言,孔颖达做的工作是:1)指明杜注的训诂根据。2)申明、阐释杜氏的注解。P69

44(就维护杜注而言,孔颖达做的工作是:1)大凡杜注和前人说法不同的,孔氏就自觉地站在杜注一边。2)杜注有误的地方,孔疏也每每为之作解,甚至曲为之说。P69

4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存在的问题:1)不加分析地维护标注。2)疏证文字较为

冗长,常有烦琐征引之处,开后代繁注之先河。P60

第四节宋代

46.《十三经注疏》:指唐朝时孔颖达的《五经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的注解)、贾公彥的《周礼疏》《仪礼疏》、徐彥的《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的《春秋谷梁传疏》,北宋的邢昺的《论语》、《孝经》和《尔雅》三种疏,南宋孙奭的《孟子疏》,它们一齐组成了《十三经注疏》。P70

47(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代表作之一,指的是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基本上是朱氏自己的见解,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则多引二程、程门弟子及他人之说,称“集注”。后人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P72 4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注解的特点:P72

1)注释不主一家,常引不同解释。唐人作疏,惯于宗奉一家之说,未免拘泥,朱注则不同:于前代学者中征引马融、郑玄、赵岐、陆德明等人解释,于当代学者中征引二程、程门弟子及他人解释,征引十分广泛。2)注释时释词、串讲、评点相结合,错落有致。释词加串讲,是东汉经师已有的传统,朱注中很常见。同时评点之风盛行于宋。

3)汉末以来,为注解注音的很少,但《集注》注明音读,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49(在治学态度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不迷信原文。主要表现为敢于怀疑原文,这种精神无疑是可贵的,另外不是一味的尊经,这比起汉唐注疏来说,这显然进步多了。二是不强作解人。对于前人不同的注解,作者用“未详”、“未详孰是”、“未知孰是”来说明,体现了《集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P74

5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不足之处:

1)引二程及其弟子或自己借题发挥的地方随处可见,喋喋不休,令人心烦。2)注音释

义,时有可商处。3)注音时沿袭了前人提出的“叶韵”说,主张临时改变韵字的读音,以求韵脚和谐,而不明白古今语音的演变,是十分错误的。P74 第五节元明时期

51(“直解”:是用当时口语来诠释经书的著作体,元明两朝都有,如元朝许衡的《大学直解》、明朝张居正的《书经直解》。P75

52.胡三省《资治通鉴注》的特点:1)校勘都能列举证据,令人信服,还常常连带校正了相关典籍的错误,还进而探讨了致误的原因。这样的校勘,不仅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很见功力。2)胡氏注《通鉴》征引极广博。全书的注解中,除了用诸如《说文》、《释名》、《玉篇》等字书和大量史乘外,举凡先秦经书、汉代乐府、晋人法帖、六朝杂著、唐宋诗文、汉唐旧注等等,无不在征引之例。3)

胡氏《通鉴注》在字词的注音、释义上仍然下了很大功夫,颇具特色,尤其是考释词语,作者或博采众家之说,间下已意;或探讨成词之由,说明词语使用时间。4)作者还喜欢用当时的语言来印证古语,注语中常见“今人言”、“今谓之”一类的话,这种把古今语言贯通起来的做法,是历代训诂学家的一个好传统,在《通鉴注》中得到了发扬光大。P76 53(从文献学的角度看,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所做的工作包括:1)揭示原书体例。2)找出语句出处。3)考察制度演变。4)校正文字错误。P76 54(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资治通鉴注》做了这样几项工作:1)是注明读音。2)是说明文字。3)是解释名物。4)是考释词语。P77

第六节清代

、清代学者注解经书的著作大部分收入阮元《皇清经解》,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1

2、孙诒让研究甲骨文的《契文举例》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 55(孙诒让《墨子闲诂》所做的工作:P79

校文字、明句读、正训诂(因声求义)、常常引用《周礼》来印证《墨子》。

首先是校文字。《墨子》一书用字古奥,讹误衍脱之处比比皆是,难以卒读,孙氏比较诸家之说,择善而从。

其次是明句读。《墨子》艰深难读,有不少地方该在哪里断都难以判定,每逢这类场合,孙氏总是用“句”表示该字下应点断。

再次是正训诂。包括说明用字问题、诠释实词词义、说明虚词用法。 56(孙诒让《墨子闲诂》校字条例,包括:1)据字体演变之例校。2)据音讹之例校。3)据上下文意校。4)据对应文例校。5)据古书用词例校。6)据文字通假例校。P79 57(孙诒让《墨子闲诂》的特色:1)《闲诂》善于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考求词义,突破字形的束缚。2)常常引用《周礼》来印证《墨子闲诂》。P80 58(孙诒让《墨子闲诂》体现出了清代学者治学的哪些特点,P81 1)实事求是,不强作解人。

《闲诂》无论是校释字词,还是推考制度,大都能做到言而有征,不为凿空之词,遇到证据不足的地方,则付阙如。 2)不迷信盲从,唯真理是从。《闲诂》在校释中大量征引前辈、时贤的意见,这种征引不是随意拿来,而是经过抉择、比较的,善者从之,不善者正之。

第四章训诂著作(中)?语文辞书

第一节《尔雅》和《广雅》

59(我国古代著名的六部字典辞书:稍早一些的《尔雅》,汉代的《方言》、《说文》、《释名》,六朝的《广雅》、《玉篇》。P83

60(《尔雅》具有以下几个优点:P85

《尔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文词典,标志我国辞书边编纂史的开始。尔,近;雅,正,指雅正。尔雅就是近正的意思。

第一,它是我国训诂史上第一部词典,有十分清楚的分类篇目和完整的编纂体系,采用了直训、义界、辨析同义词等多种释词方法。它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辞书影响很大。

第二,汇集了先秦典籍中大量的古词古义,是阅读、研究先秦以来古籍的重要参考书。

第三,比较注意辨析同义词,开汉代经师辨析词义的先河。第四,除了实词外,《尔雅》也收了一些虚词。说明编者初步具有了语法观念。

第五,《尔雅》汇集解释了不少有关宫室器物、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词汇,有助于我们了解先民在自然百科及生产劳作方面所创造的各类事物名称以及用以表现它们的丰富多彩的词汇。

61(《尔雅》的缺点:P86

1)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解释词义笼统、含混,不够精确。 2)有些词义辨析也

失之勉强。

3)有些词归属不当,有些词前后重出。

62(黄侃《尔雅略说》指出了郭璞《尔雅注》的优点有:1)是取证之丰。2)是说义之

多引今语—一大特色,5)是阙疑不妄。P87慎。3)是旁证《方言》4)是

63(郭璞《尔雅注》还有几点值得肯定:P88

一是对《尔雅》体例以及某些理论问题作出了阐释。---郭璞是最早注意到相反为义现象的。

二是除了采取直训等方法外,还采用了多种方法释义。三是在注释中运用了一些训诂术语。

64(黄侃《尔雅略说》指出了《尔雅注》的两条缺点:1)是袭旧不明举,郭注多用孙炎之说,但称举者不过数处,不够实事求是。2)是不得其义而望文生训。P88 65(邵晋涵《尔雅正义》的写作条例包括六个方面:校文、博义、补郭、证经、明声和辩物。P89 明声-----因声求义

66(郝懿行《尔雅义疏》所做的工作包括:1)阐明体例2)训释词义3)考辨名物。P90

67(郝懿行《尔雅义疏》的不足之处:P91

1)声韵方面的错误。由于郝氏不谙古音,他的因声求义有很多错的地方。2)是袭旧没能逐一明举。郝氏在书中征引前人时贤的地方不少,但仍有不少条目,郝氏暗用他人的说法未说明,这是不应该的。3)是引用资料的态度不够严谨。郝书征引繁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征引《经籍馔诂》,但《经籍馔诂》成于众手,错误非常多。

68(“段王”:“段”指的是段玉裁,“王”指的是王念孙,他们俩在音韵学、训诂学和校勘学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念孙、段玉裁俩人齐名,世称“段王”。P96

69(《广雅》是为了增广《尔雅》所作。三国魏张揖编撰。P92 王念孙《广雅疏证》在哪几个方面的工作卓有建树,P98

1)倡导因声求义的理论并付诸实践。2)校正原书。《广雅》一书向无善本,历经传抄、翻刻、脱漏、讹误的地方非常多,在王氏的努力下,《广雅》的错误大大的减少。3)是疏通词义。王氏疏证《广雅》,并不是每字都加注,一些显而易见、属于常义的词他常跳过不注;属于难词而又无法解决的,则以“未详”等标明。4)是纠正误说。疏通词义的同时,王氏还每每连带纠正了前代注家的不少误说。5)是探求语源。在释义的基础上,王氏还常常对同源词的意义联系、事物得名由来等从语源方面作探求。

第二节《说文解字》和《玉篇》 1(许慎《说文解字》的突出贡献在于:P102 《说文解字》是现存最早的字典。许慎—汉语文字学开创人。一是对“六书”理论作了阐述,并据此“说文解字”。许慎的六书分别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说文解字》从问世到现在一千八百五十余年间,虽然后人对“转注”的定义尚有争论,并对“六书”的排列次序有所调整,但基本上遵照、沿用了许慎的“六书”的名称和定义。

二是首创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为后代字典辞书树立了榜样。许慎根据部首把一万多个汉字按“分部别居,不相杂厕”的原则编入,直到现今的各种语文字典、词典,都是按许慎的编纂原则编入的。

2、秦朝“三苍”;《仓颉篇》、《博学篇》《》P102

3、《说文》体例:每说一字,先列小篆字头,再依次解释字义,分析字形,有时进一步说明读音,如果该字不同于小篆的古文或籀文,附列于后,统称为重文。

PS:《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4.《说文》四大家:清代学者研究《说文》的著述不下三百种,其中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四家为最著名,号称《说文》四大家。P105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成就:P106

1)文字学方面。段氏对《说文解字》作了全面的梳理。其中,对许慎六书理论的阐释,对《说文解字》以形说义的总结,对全书体例的揭示,都是度越前人的,段氏还常常使用“古今字”、“通假字”、“某字行某字废”等术语,对包括古今字、通假字、正俗字等在内的文字的使用情况作出说明。

2)音韵学方面。他的小学研究是以音韵学为想到的。段氏在古音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就是,分古韵学为十七部,特别是将之、脂、支三部分立,最为人所称道。具体是段氏在每个字下,都注明属于十七部中的哪一部。并且对形声字声旁的作用作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凡同声者必同部”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 3)校勘学方面。《说文解字》传世既久,错误不少。段氏从揭明《说文解字》体例出发,对原书作了精心的校勘,总凡改篆90,增篆24,删篆21,尽力试图恢复《说文解字》的原貌。

7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训诂学上的成绩:P107 1)破除假借,揭明本字本义。据统计,段氏破释的假借字就多达一千多条。

2)揭明古义,纠正误说。由于时代的隔阂,后人容易犯用今字代替古义的错误,段氏重视对古义的揭示、阐明。

3)指明引申义,探讨词义演变的轨迹。

4)精心辨析词义,注意古书用词的区别。段氏在疏证词义时,还比较注意词义的联系和异同,每每把同义词或反义词汇集到一起加以解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读者准确掌握词义提供了方便。

5)注重对同源词的探求,善于总结规律。段玉裁注《说文》的一个特点是,视野比较开阔,常常并不就字论字,而是善于联系比较,找出规律。 6)注重方言俗语在训诂学中的作用,每每征引方言俗语来印证词义。段玉裁先后在贵州、四川两省做过官,晚年定居苏州,所以在《说文注》中,常常可以看到段氏举江苏、四川等地的方言俗语为旁证。

74(有哪几个特点贯穿《说文段注》(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全书,P110

一是有历史观点,能够注意语言词汇的古今义之变。二是对汉语形、音、义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三是充分占有材料,旁征博引。段氏注《说文》,充分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一字一征,往往博极众书,数百上千言,真正做到了旁征博引。

75(为什么今本《玉篇》已非顾氏(顾野王)原貌,P111 首先,从字数上看。据《封氏闻见记》所说,《玉篇》收有16917字,但据近人胡朴安统计,共有22561字,较封氏所说多出五千多字。这些字肯定是唐宋时人所增。

其次,从说解体例上看。今本《玉篇》楷书之下先标注反切,次释义,引例很少,没有顾野王的按语。而从日本流传回来的原本《玉篇》残卷则不同,释义时详举书证,并时常有顾氏的按语。

第三节《方言》和《释名》

1、《方言》

作者扬雄。模仿《尔雅》所作,体例与之相似。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P115 2(郭璞《方言注》的特点:P118

首先,对《方言》的体例有所揭示。

其次,从注释内容看,郭注疏通字词,音义兼注。包括说明被释词、说明解释词、说明古今方言发生变化、说明词义古今演变、探求得名来由、说明文字变化、说明语音变化。

再次,从训释方法看,郭注有这样的一些特点:一是晋代语言解释古语;二是用双音词解释单音词;三是以《尔雅》与《方言》互证。

3(钱绎《方言笺疏》的特点:P122

1)是博引众说,择善而从。钱铎在注疏、校勘过程中,常征引戴震、卢文弨、王念孙、段玉裁、王引之、郝懿行等人的著述,《方言笺疏》可谓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2)是常以《方言》与《说文》、《尔雅》、《广雅》等互证。 4(由于刘熙对音义关系的误解,使对一些复音词的解释不够准确,具体表现为:P125

1)是对联绵词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把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的联绵词分开来解释。

2)是对一些名物词未能从实质上去把握,往往望文生训。 79(刘熙《释名》在语言学史上的价值:P126—汉语词源学开山之作。多用声训。

首先,《释名》的声训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同音声训和音近为训。解释音义关系。

其次,《释名》保存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古代语音资料。第三,《释名》在解说词义时使用了大量的东汉词语,可藉以了解汉代词汇的基本面貌及发展演变。

第四,书中收释了许多名物词,对了解汉代社会风情,解读古籍颇有助益。

80(毕沅《释名疏证》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释名》的疏通校正。二是对《释名》的拾遗补缺。P130

81(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的体例是:先在每条下照录毕沅注语,再列他人说法或自加按语于后,毕氏无说时则直接引用他人的校释或发表自己的意见。P131

第五章训诂著作(下)?其他训诂志书

第一节通释音义的著作

82(通释音义的著作主要包括:

1)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内容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勘。“经典”:指十四种典籍,详见P133.释文:释音兼释义。体例:从经典正文和注文中摘出要解释的字,加上注音、释义。注音通常都有反切有

时用直音法。

)玄应的《一切经音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音义。 2

体例:每卷卷首先列出所注经名目,再按照该经卷次解释。 3)慧琳的《一切经音义》。P133

第二节解释俚言俗语的著作

83(解释俚言俗语的著作主要包括:p137

1)服虔的《通俗文》—第一部以俚俗词语为研究对象的著作。 2)何承天的《纂文》

3)陈士元的《俚言解》 eg:耳边风

4)翟灏的《通俗编》

5)钱大昕的《恒言录》—“恒言”就是常言,也就是俚言俗语。 6)郝懿行的《证俗文》、《晋宋书故》

第三节解释虚词的著作

84(解释虚词的著作主要包括:P143

1)卢以纬的《助语辞》—我国第一部研究虚词的著作。 2)刘淇的《助字辨略》3)王引之的《经传释词》4)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

85(刘淇《助字辨略》的优点:P145

第一,征引广博。取材范围不限于先秦、两汉典籍,扩大到六朝、唐宋至明清。第二,释义精当。刘氏对不少词语的解释都很切当。第三,纠正前人的误释。《辨略》的解释每有新义,一些条目纠正了前人的曲解。

86(刘淇《助字辨略》不足主要有:P146

1)少数条目释义可商。2)编排体例方面比较乱,条与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3)部分引文不够准确。

87(王引之《经传释词》对汉语虚词的作用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P147

一是认为在研究中应该区别虚词和实词。王氏提出,如果把虚词当作实词理解,就会导致词义不明,主张区别虚词、实词,是正确的。

二是提出虚词主要起语法作用。

三是提出虚词的解释要做到“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做好义项的归纳工作。

88(王引之《经传释词》所使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大体包括:P148 1)排比结构相同的用例,概括出词语的含义。如要解释《诗经。终风》的“终风且暴”的“终”,王念孙把句式相同的文句“终温且惠”、“终且贫”等都收集排列一起,从而得出“终”与“既”同义的结论。

2)利用文例来推敲含义。比如利用互文,解释“用”有“由”义,就是利用了《礼记。礼连》“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的材料。

3)借助注释家的训诂。如解释“用”有“由”义,引用了《诗经》毛传的训释。

4)因声求义。如王引之读《诗。鄘风。载驰》“众稺且狂”的“众”为“终”,也即“既”义,就是使用了这一方法。

89(王引之《经传释词》的阙失:P148

1)过于自信,动辄破字。2)原文可通,而辗转为训。3)义项分得太细而缺乏联系。

90(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的几个优点:P150

首先,《集释》汇集了前修时贤的虚词成果,一书发挥了多种书的效用,省去了读者的不少翻检之劳。

其次,在采集诸家之长的同时,裴氏也对前人的失误作了纠正。再次,裴氏对一些虚词的解释有其独到之处,能发人所未发。 91(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的缺点:P150

一是研究方法陈旧,缺乏现代语法学观念。二是书中所释的虚词基本上都是单音词,很少解释相关的复音词。三是研究的范围局限在先秦两汉的典籍,而对后代的虚词全不注意。

第四节考据类训诂著作

唐代是考据型笔记开始兴盛的时代。

92(考据类训诂著作主要包括:P152

1)颜之推的《颜氏家训》2)颜师古的《匡谬正俗》3)王观国的《学林》4)袁文的《瓮牖闲评》5)李治的《敬斋古今黈》6)焦竑的《焦氏笔乘》7)黄生的《字诂》、《义府》8)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9)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

袁文《瓮牖闲评》的一些特点:P15693(

其一,字词校释,每每独具见解,多有心得。其二,在考证训释的同时,对前人的误说多所纠正。其三,词义训释已能注意到唐宋语词。

94(“高邮王氏四种”:是指由王念孙所著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和王引之所著的《经传释词》、《经义述闻》四种著作,又因为王氏父子是江苏高邮人,人们把四种著作合称为“高邮王氏四种”,它们代表了清代训诂学的最高成

训诂学名词解释笔记整理1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的本义不是“词语解释”的意思,而是先王(尧舜禹汤)的古言古道 ■【训诂】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先分别叙述如下: Ⅰ【“狭义的”训诂】: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训诂”。“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 △“三合也。象三合之形。”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丑列切〖注〗臣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莫卜切〖注〗徐锴曰:“屮者,木始甲拆,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户,护也”,“旁,溥也”(注:①溥,古读pang,今读pu三声,广大之意,如:溥原。);又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房,旁也,室之两旁也”等等。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现具体叙述如下:⑴直训:用同义词训释谓之直训。例如:《尔雅?解诂》:“阻、艰,难也。”又《释言》云:“征、迈,行也”;“靡、罔,无也”。《说文》:言部云“谛,审也”;“诚,信也”。《诗?七月》“宵尔索绹”传:“宵,夜;绹,绞也”。《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卒,终也。”《诗?硕鼠》郑玄笺:“硕,大也。” ⑵转训:二字义不同,展转相通,谓之转训。例如:《周礼》“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诗?氓》“言既遂矣”笺:“遂犹久也”。《诗?东山》“勿士行枚”笺:“勿犹无也”。《孟子?梁惠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赵岐注:“嗜犹甘也”。(注:①嗜:喜欢、爱好;②甘:自愿、乐意。) ⑶陈说:描述其事而义始明者谓之陈说。例如:《尔雅》曰:“善父母者为孝,善兄弟者为友”。(注:①善:善待)《诗?七月》“四月秀葽”传:“不荣而实曰秀”。(注:①秀:果实;②葽〔yao一声〕:一种多年生蔓草,又名野甜瓜,帅姑草。③荣:开花;④实:结果实;⑤秀:古代称植物不开花而结果实)《诗?伐檀》:“河水清且涟漪”传:“风行水成文曰涟”。 《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贾逵左传诂》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餮”读音tao 一声;“餮”读音tie四声。)《说文》云:“兰,香艸也”;“薰,香艸也。”(艸cao三声,草的古字。) 《说文》云:“能,熊属”;“麋,鹿属”。(“能”的本义是“熊”)《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雨貌”。《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敦厚之貌”;有“淇水汤汤”传:“汤汤,水盛貌。”(注:①汤汤shangshang一声,水盛大的样子。)●训诂常用的术语如下: 〔一〕、说义的术语: ⑴“犹” 《诗?硕鼠》:“爱得我直”笺:“直犹正也”。 《国语?周语上》“其惠足以同其民人”。韦昭注:“同犹一也”。 ⑵“之言”(凡说“之言”的,音义 一定相通)《诗?唐风?采芩》“舍旃 舍旃”笺:“旃之言焉也”。 《诗?七月》“春日载阳”笺:“载之 言则也。阳,温也”。 ⑶“貌”(凡说貌是形容它的样子, 这些字或是形容词或是副词。 《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 雨貌”。又“蜎蜎者蠋”传:“蜎蜎, 蠋貌”。(注:①蜎〔yuan一声〕: 孑孓,即蚊子的幼虫;②蜎蜎:形 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③ 蠋〔zhu二声〕:蝴蝶、蛾等昆虫的 幼虫。) 《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 敦厚之貌”。(氓〔meng二声〕:青 年男子。蚩蚩〔chichi一声〕:敦 厚的样子。) 《诗?葛屦》“好人媞媞,宛然 左辟”传:“宛,辟貌”。(注:①屦 〔ju四声〕:葛麻制成的鞋。②好: 指容貌美,漂亮。③“好人”:犹美 人。④媞媞〔titi二声〕:美好安 详的样子。⑤宛:藏〔cang二声〕。 ⑥宛然,婉转回避的样子。⑦辟: 通“避”。⑧左辟:避让于道左,以 示谦让。) ⑷属、别。(凡说“属”或“别”的, 是明其类别。 《说文》云:“秔,稻属”(秔 〔geng一声〕:同“稉”、“粳”,水 稻的一种。);“鸽,鸠属也”。 《说文》云:“稗,禾别也”。段 玉裁说:“谓禾类而别于禾也”。 ⑸辞。(说明某字是助词,往往用 “辞”或“辞也”。) 《诗?芣苡》“薄言采之”传: “薄,辞也”。(芣苡〔fou2yi3〕: 车前草,其叶煎水服用可预防感冒, 古人认为它的字实可以治妇人不 孕。薄:助词。) 《诗?汉广》“不可求思”传: “思,辞也”。 〔二〕、拟音的术语。 ⑴读如 《礼记?中庸》“武王……壹戎 衣而有天下”郑注:“齐人读殷如 衣”。(注:①壹:统一。②戎衣: 军衣,军服。) 《吕览?制乐篇》“饬其辞令” 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 (注:①饬:chi四声,告诫;② 敕:chi四声,告诫。) ⑵读若 《说文》云:“宄,奸也。读若 轨”。(注:①宄〔gui三声〕,奸〔jian 一声〕:都是“奸邪、狡诈”的意思。) 〔三〕、改字的术语 ⑴读为、读曰:凡说“读为” “读曰”的,就是换了另外一个字 来解释词义。 《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笺云:“泮读为畔,畔涯也。 言淇与隰皆有涯岸以自拱持,今君 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按泮的 愿意为散,与本文不合,所以郑玄 把它改读成畔字来训释它。(注:① 淇〔qi二声〕:水名,源于河南淇 山,流入卫河。②隰〔xi二声〕:a: 低湿的地方;b:所开垦的田地。③ 泮〔pan四声〕:a:散,解;b:通 “畔”。④畔〔pan四声〕:a:田地 的边界;b:边,如“河边、水边、 桥边、枕边”等等。⑤放恣:放纵 任性。⑥心意:心情,思虑。⑦拘 制:牵制,固守。) 《汉书?景帝纪》“减耆欲”注: “耆读曰嗜”。按耆的愿意为老,与 本文不合,所以颜师古把它改成嗜 字。(注:①耆〔qi二声〕:年老; 耆〔shi四声〕:通“嗜”。②嗜〔shi 四声〕:爱好,喜好。) ⑵古字某同,古声某同。 《论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郑注“古字材哉同”。 按郑氏改用哉字来解释材。 《诗?东山》“烝在栗薪”笺: “骨折声栗裂同也”。按郑氏改用裂 字来解释栗。(注:①烝〔zheng一 声〕:祭祀。②栗薪:堆积木柴。) 〔四〕、正误的术语。凡有“字误” 或“声误”而必须改正的,则用“当 作”“当为”: ⑴字误 《老子》三十一章云:“夫佳兵者不 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 王念孙说:“案佳当作佳,字之误也。 佳,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 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唯,下言故, 文义正相承也”。(注:①夫〔fu三 声〕:发语词。②佳〔此处读“wei 二声”〕:只有,因为。③兵者:兵 器。④物:他人,众人,人们。⑤ 或:都,全都。⑥故:所以。⑦不 处:不使用。) ⑵声误 《礼记?曲礼》“拾级聚足”注:“拾 当为涉,声之误也”。按旧注:“拾 级,涉阶之级也。聚足,后足与前 足相合也。”(注:①拾〔she四声〕: 古同“涉”,历经,经由。如:拾级 而上〔沿着台阶而上〕。) Ⅱ【“广义的”训诂】:是指“训诂 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 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 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一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 书面语中的训诂。 二训诂学的研究内容是:语义。 即古代书面语言中字(词)的含义。 其中以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 主。重点是研究词义的思想内容和 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 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 展。 三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 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 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义例、 方法和运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 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 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 四训诂学的著作大体有两类: ⑴专门解释某部著作,如《毛诗传 疏》、《论语注疏》、《春秋左转集解》、 《韩非子集解》等。 ⑵收集词语分类编排,进行解释的 词典,如《尔雅》、《方言》、《释名》、 《广雅》等。 五训诂学的源流:(即指训诂学 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①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 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 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 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 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 宿:夜晚。 ②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 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 《毛诗故训传》、《毛诗笺》、《仪礼 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 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 《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 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 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 正的训诂学。 ③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 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 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 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 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 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④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 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 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⑤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 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 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 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 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 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 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 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 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 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 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 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 “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 等。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 早见于 √. 《毛诗诂训传》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 《说文解字》 ×. 《尔雅》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训诂工作 的是 ×注释工作 ×. 纂集工作 ×考证工作 √. 编辑工作 □魏晋隋唐时期是 ×. 训诂的产生期 √.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 探讨期 □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 √顾炎武×. 戴震 ×段玉裁×. 王念孙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许慎×. 梅膺祚 √段玉裁×. 戴震 □《墨子间诂》属于 ×传注×. 章句 ×义疏√. 集解 □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 义不同的一书是 ×. 《史记集解》 ×. 《荀子集解》 ×. 《论语集解》 √. 《春秋左传集解》 □《尔雅》分为 √十九篇 ×. 二百零九篇×.二百一十六篇 ×. 五百四十篇 □《释名》的作者是 ×许慎×. 段玉裁 √刘熙 □, 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 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 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 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 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 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 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 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 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 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 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 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 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 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 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 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 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 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 “诠”、“疏”、“证”、“微”、“诂”、 “注”、“义证”、“正义”等,都是 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 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 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 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 《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 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 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 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 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 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 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 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 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 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 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 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 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 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 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 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 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 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 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 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 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 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 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 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 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 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 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 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 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 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 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 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 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 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 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 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 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 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 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 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 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 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 研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 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 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 就。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 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 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 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 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 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 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 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 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 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 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 始》。 □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尔雅》、 《小尔雅》、《方言》、《说文》、《释 名》、《广雅》、《玉篇》、《广韵》、《集 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 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 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著作 是:胡相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 榕《训诂学概论》。 □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 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 何仲英、杨树达。 □沈兼士有关词源和训诂学的著 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 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 “形”和“义”的几个方法》。 □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训诂学 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 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 窥管》。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 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 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解 释词义、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 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 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 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 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 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 《尔雅》、《小尔雅》、《方言》、《释 名》、《广雅》;属于形书的有:《说 文》、《玉篇》、《类篇》;属于音书的 有:《广韵》、《集韵》。 □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有:集合 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训诂学复习资料

贰练习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 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或朴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秦,始盛于汉,极盛于__清代____;训诂之为学是由__《尔雅》___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__黄侃_____。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诗故训传_______》;“训诂”复语在__汉_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解释具体义____________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_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_所以___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___声训_____。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__声训____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__直训(语词式)____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__训诂____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________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________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__倒文___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__对文___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变文____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淮南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_变文___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复文_____。 9、____《尔雅》____、《说文》、《方言》、___《释名》_____是成书于两汉的四大辞书,其中《方言》的全名是《________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____》,著者是__扬雄____。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全

《训诂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魏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 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 (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 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义的用例, 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 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 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 (3)、语法的变化: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进着,改善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甲骨文数量表示法:第一,不用量词,数词置于名词前或后。如“获麋八十八”。第二,名词先行,加上与前一名词相同的临时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羌百羌”。第三,名词先行,加上一般数量结构马十丙罗振玉《殷契续编》1027.4 西周金文只通行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如:田十田,方五十里 西周以后典籍第三种类型成了数量表示方法的主流。如:马四匹《尚书·文侯之命》禾三百廛《诗·魏风·伐檀》 (4)、文字方面 第一、文字体势的变化甲骨文→金文→古文籀书→大篆→小篆→隶→楷 ?第二、古今用字不同 ?顾炎武《日知录》,“《尚书》多言‘兹’,《论语》多言‘斯’,《大学》以后之书多言‘此’。《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言‘此’者一而已。《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结果,后人阅读古籍有障碍四、试论述训诂产生的原因。 训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古今语言发生了变化,人们阅读古书时有些地方读不懂,需要加以解释。古代典籍是古时学者用当时的语言记录中撰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各要素总是在不断地演变,有的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有的因方俗不同而不同,加上历代口授耳闻,转抄传刻造成的种种讹误,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籍时,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就需要进行语言解释,帮助人们克服语言障碍,以读懂古代典籍。清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澧短短几句话把训诂产生的原因、训诂的容、训诂的作用阐述得很明白了。 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第三十二课:“言语之迁变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有随方俗而殊者,若欲通方言,必须以雅言释方言;通俗之文与文言之文有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 樵说:“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通志·艺文略》)朱熹说:“当时百姓都晓得者,有今时老师宿孺之所不晓。”(《语类》七十八) 戴震曰:“盖士生三古后,树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视夫地之相隔千百里之远无以异: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也。” 由此可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部的要素——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也起了变化,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也发生重大变革。古代人人皆知的语言到了后代甚至连专家学者也弄不懂,产生了对训诂的需要,而为阅读古书扫除障碍的工作——训诂应时而生。训诂的兴起除了上述所言的语言原因外,还有社会其他学科的推动,那就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正名和诸子百家的名学。 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学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西周末年以来,《礼崩乐坏》。社会上,尤其是社会政治方 文档大全

训诂复习资料(精华)

填空题 □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

训诂学

对《离骚》中“修能”的解释考证 对《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中的“修能”的解释历来有多种。本文试在搜集历来多家的解释的基础上,从而力求对“修能”作出综合性的理解。 “能”,朱熹《楚辞集注》中说:能,叶奴代反,一作“态”,非是。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中说:“态字是也。修态,古恒语。《招魂》‘姱容修态’是也。古‘能’、‘态’两字多误,《怀沙》‘非俊疑杰,固庸态也’,《论衡·累害》篇引作‘能’,及‘非俊疑杰,固庸能也’。又如《汉书·司马相如传》‘君子之态’,《史记集解》引徐广本作‘能’,皆是。”在《招魂》中“姱容脩态,絙洞房些”,这里的“修态”似“重之以修能”,所以姜亮夫把“修能”解释为“修态”。 在《屈原集校注》中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认为:“修能”与“内美”为对文,“修”为“能”的形容词已是无疑,不应拘泥旧训,因辞害意。 又清朱骏声说:“能,读若态,姿有余也。按巧艺高材曰态,经传多借能字为之。”《离骚补注》此说虽有据,但原文作“能”文理通顺,似有不烦更以假借为说。 又洪兴祖、钱杲之都说“能”宜叶韵,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按“能”与“佩”古音同在之部,可以相押。在《屈原集校注》中,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认为宋人叶韵之说不可信。这两句的解释是:我既有这么多内在的美

好品质,又加之以优秀的才能。 清胡文英在《屈骚执掌》中说“内美,本质也。修能,学力也。‘能’字与‘均’字本属一韵。他解叶入‘佩’韵,牵强不可从。下凡本有此韵,而不必叶者,多仿此。”胡文英在此也并不同意洪兴祖、钱杲之的“能”、“佩”叶韵之说。 詹安泰在《离骚笺疏》中认为:“‘修能’,能读若耐。修,长;能,才能;修能即长才。”扬雄《方言》一:“修、骏、融、绎、寻、延——长也。陈楚之间曰修。” 洪兴祖《楚辞补注》:“能,本兽名,熊属,故有绝人之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叶韵。”朱注:“修,长也。能,才也。”钱注:“修,长也。能,材能也。”詹安泰认为均正确。 龚景瀚《离骚笺》:“修,《说文》曰:饰也,《玉篇》曰:治也,其义当与大学修身同训为修饰俱可。下文‘修名’、‘好修’皆因此。”也可通。王逸解修作远,似太曲折,能一作态。 张家英《屈原赋译释》:“修,美好的,奇异的。修能,奇异的才能。” 从上述诸家学者的不同看法中,大致归纳出四种基本意见。一是“修能”,以朱熹、张家英为代表;另一作“修态”,即是“态”、“能”为通假字,多数学者持这种观点,以姜亮夫、朱骏声为代表;另一作叶音说,即“能”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以洪兴祖、钱杲之为代表;第四种是认为“修能”和“修态”皆通,詹安泰持这种观点。 同时在《说文解字》中“態”属“心”部,意也。从心从能。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他代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可见,从《说文解字》中解释,“修能”是解释不通的,而“修态”正好能够贴切的表达文意。 下面再对以上四种观点作出具体的解释: 一是依照原文本,仍旧作“修能”。一是由于在古文的训诂之中,最高境界及最好的训释是不删改原文。除非在彻底解释不通或者有充分语料能证明错误之时才改动。由于原文创作之时距离训释之时代久远,如果任意改动则会轻易的删改文意,变动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是,在原文中,“修能”仍能够解释的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方一新教授《训诂学概论》读后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89期) 方一新教授《训诂学概论》读后 蒋宗许 胡俊俊 (西南科技大学 文艺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方一新先生《训诂学概论》是全国高校古委会规划重点项目,其编纂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古委会委托北大裘锡圭、杨忠先生主编一套《古文献学知识丛书》作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教材。这套书立足于古文献专业,同时也考虑诸如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和宗教等学科研究生的参考,此外也兼顾从事文史工作以及广大文史爱好者的需要。这套教材共十一种,《概论》即其中之一(2008年3月第一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笔者以为,《概论》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益多师更出新 原杭州大学本是朴学重镇,一新先生精进于这样一个学殖深邃的环境之中,自然一日千里,年甫弱冠,即已捷登治学殿堂,在《概论》撰写前,已有多种著作如《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笺识》等问世且获得学界一致的好评。这些积累自然有利于厚积薄发。《概论》共分九章三十四节,九章依次是“训诂和训诂学”,“训诂学的功用”,“训诂著作”上、中、下,“训诂的条例和术语”,“考释词义的方法”,“学习研究训诂学的原则”,“训诂学的继承与发展”。 从总体布局已不难看出,《概论》兼顾古今,源流并重,训诂的相关理论、历史、现状、未来的展望尽皆纳入规制。当然,前此的一些训诂教材也有类似的格局,但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则发现《概论》的匠心独具,如在第二章“指导古文学习”一节中,《概论》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一、掌握正确的词义训释原则,二、合理利用注解,三、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指导古文献校理”一节中,《概论》从古籍整理的五个方面(标点、校勘、注释、翻译及辨伪)举例说明了训诂学的功用,翔实周至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指导辞书编纂”一节中,以《大词典》、《辞源》为主,从三个方面举述语文辞书中还需要完善的问题:一、词条或义项失收,二、释义不确,三、源流失考。 古代的训诂实践,主要体现在古书注解、语文辞书和其他训诂专著这三大类型的著作上。训诂起源于古书注解,《概论》“为避免泛泛而谈,增加感性认识,在每一时期下,都举出一种著名的古注予以重点介绍。故每一节都有两方面的内容,即该时期的注解情况和代表性著作。”分期分别介绍了《毛诗故训传》、《郑笺》,《春秋经传集解》,《春秋左传正义》,《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注》,《墨子间诂》。以上各书都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训诂水平,《概论》一一对他们的成就和不足做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介。这样一来,每一历史时段训诂概貌得以展现,而代表著作的介绍则一斑而现全豹,时代的成就和训诂特色明朗了然。 2010年第4期89

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

《训诂学》复习资料 第一讲导论 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 (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 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义的用例,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 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