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三足鼎立:2006中国电影回望

依旧三足鼎立:2006中国电影回望
依旧三足鼎立:2006中国电影回望

依旧三足鼎立:2006中国电影回望

在中国影坛,向来爱以商业片、艺术片和主旋律片来划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像三国一样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居主导地位。那么,随着2021年中国电影的潮起潮落,人们有理由要问,这种局面被打破了吗?然而,阅读下边的文章后,你会再次发现——从《夜宴》到《黄金甲》:国产大片在非议中继续前行

在开始涉及这个题目之前,我们最好应该先把目光投射到几年前或者更远些的中国影坛。当时,国产电影一片萧条,整个市场几乎已经被所谓的引进大片(多数为好莱坞影片)所垄断。那个时候,人们的电影记忆,大多只是《泰坦尼克号》一类的美国影片。于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在中国民族电影工业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中国大片开始了其艰难之旅。

2021年底,首部国产大片《英雄》问世,立即在市场上掀起了“票房旋风”。多年不见的场景,再度出现。人们开始排起长队,等待观看一部国产影片。随后的几年里,《十面埋伏》与《无极》又相继出现,也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业绩。

很快,中国大片的巨大市场效果,开始显现。由引进大片主宰的市场格局被迅速扭转。而单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成绩,也很难再与国产大片相比拟。并且,由于大片的带动,近年来国产片(包括一些进入内地市场的港产片和合拍片)在内地的总票房,已经超过了进口片。在全世界主要电影市场大多被好莱坞影片所占领的情形下,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此外,在海外市场,中国大片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业绩,一向只能在西方艺术院线与少量观众见面的中国片,终于进入到欧美的主流市场。其中,《英雄》更是取得了北美周票房冠军的佳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片在国内遭遇到的种种批评与非议。这些批评与非议,构成了有关中国大片的另一道风景。因为就国

内而言,国产大片属于某种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由于是以前没有的以及不太完善的,特别容易引发争议和批评。比如,当年牛仔裤初入中国,舆论沸腾,铺天盖地,而若干年后,已成为国人最普遍的穿衣习惯。对于国产大片来言,恐怕也难以避免这一番历练。

时间进入2006,曾经以多部卖座贺岁片而闻名的冯小刚,携《夜宴》加入“大片军团”。令人惊呀的是,这位颇有“票房意识”的导演,竟然完全放弃了以往的经过市场检验并且受到观众欢迎的表现技巧,而改走一条新路。这种勇气令人钦佩,其结果却令人难以恭维。首先,一部商业大片,不宜于选择大悲剧式的主题,因为一般而言,这种主题更适合于用艺术电影来表现。其次,商业大片一定要坚持所谓的商业路线,不可以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来回摇摆。

不过,《夜宴》仍然具有一些颇有魅力的电影段落,其音乐、美术、武打也相当精彩而考究,充分显示出创作者们所具有的杰出艺术才能。同时,该片在盈利方面也表现不俗,创造了冯氏影片新的票房纪录。尽管如此,影片公映后的批评浪潮,也的确值得该片的决策者们与创作者们深入思考,什么才是中国大片所应该遵守的正确方向。

当然,2021年最引人瞩目的中国大片,还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无论是高达3.6亿的中国电影史上的最大投资,还是以张艺谋为首的超强主创阵容,都使该片在推出之前便令人充满期待。

与张艺谋此前的大片《十面埋伏》不同,《黄金甲》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更加深入和完整。似乎张艺谋对以往所受到的批评与诟病,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从而更加注重人物与故事的精心打造。

同样是改编自名著的作品,《黄金甲》却显得比《夜宴》更加成功。因为它在保留了原著(《雷雨》)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故事与人物关系的同时,又精心地转移了原作深入拷问人性的主题。在这样的改编策略下,影片的情节推进扣人心弦,而正与邪的斗争也颇为明显。此外,宏大而奢华的宫中场面,以及气势磅礴的宫廷搏杀,都再次表现出大片所特有的电影“奇观”。最终,一部颇为典型的精英作品,被成功地转型为一部商业佳作。

在笔者写此文之际,《黄金甲》正在全国各大院线里,一路高歌猛进。尽管我们还难以预估最终的票房结果,但狂卷票房的趋势却已成定局。同时,从目前各种媒体对观众的采访来看,其满意度也都超过近年来的其他几部大片。不过,非议之声仍然存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探索,也经过失误与失败的考验,中国大片的确有所进步和改变,《黄金甲》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不过,除了以上谈论过的问题,创作题材的过于狭窄,也是国产大片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总是古装片,总是动作片,观众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因而求新求变,应该是未来国产大片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除了《夜宴》与《黄金甲》,在2021年,一些港产或者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大片,也为内地的电影市场做出了贡献。比如《墨攻》,比如《宝贝计划》,等等。

《石头》激起千重浪:怎样振兴中小投资的国产商业电影

本年度最有戏剧性的电影事件,是有关一部低成本的影片。这部由“新生代”导演宁浩打造的、名为《疯狂的石头》的电影,不仅在票房与口碑方面大获全胜,还成为许多媒体不惜版面、大加讨论的话题。

让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六月底,京城电影院线,一部小投资的商业片,悄然上市。没有什么宣传,也没被寄予什么希望,一切似乎都与往常一样。不过,没有几天的工夫,情况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石头》在不知不觉之中,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其贴近现实的题材与连绵不断的喜剧效果迅速受到许多观众的追捧。而靠着口耳相传,更多的观众又接连涌入影院和剧场。于是,在暑期看《石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部几百万投资的影片,产生了三千万左右的票房。这种难得一见的景象,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让媒体在兴奋的同时感觉到有文章可做。一时间,有关《石头》以及中国电影发展方向的讨论,成为一种颇有声势的力量。

其实,风光的《石头》,只是一个特例,并没有多少普遍的意义。

对于每年大量生产出的中小投资的商业电影而言,其命运,实在是无法与《石头》同日而语。不仅许多影片难以盈利,就连收回成本,都属于殊为不易。多年来,中小投资的国产商业电影,一直处于某种恶性循环之中。质量不佳导致票房惨淡,票房惨淡导致成本回收困难,成本回收困难又导致再投资萎缩,而再投资萎缩又导致新的影片质量不佳。

此外,宣传、发行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而行业的不景气,又导致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并且,留在这个圈子里的不少主创人员,还缺乏种种商业电影的创作技巧。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国产中小型商业电影多年以来的艰难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头》的杰出票房表现,的确令人惊奇,也令人振奋。不过,指望未来能有多部《石头》一样的影片出现,毕竟不太现实。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但《石头》终究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在国产中小型商业电影的所谓恶性循环中,制作是一个关键环节。如果在这一环节取得突破,其他问题便显得容易解决。比如《石头》,好片子带来好票房,好票房带来好盈利,而好盈利最终又带来了好投资。如此,一个局部的良性循环,宣告完成。

如果我们能够逐渐地扩大这种良性循环的规模,终有一天,会出现整个局面的改观。到那时,所谓的恶性循环,就会成为历史,而不再是令人苦恼的现实。

其二,解决中小型商业影片质量不佳的关键,在于要有大批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像导演这样的领军人才。以《石头》为例,导演宁浩的核心作用,就为影片的大获成功,奠定了基础。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将那些具有高昂创作激情并表现出杰出才华的年轻导演,不断推向主流电影的领域,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就拿宁浩来说,年龄只有29岁,在《石头》之前,从未拍过商业电影;不过,其所拍摄的几部艺术片,的确是受到了好评。

其实,这些年来,已经有一些“新生代”导演,陆续进入到主流电影的领域,并做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比如2021年李虹的《诅咒》,张菁的《七夜》,以及鄢波的《阿斯匹林》,等等。

在2021年的中小商业电影市场上,除了《石头》,也仍然还有其他一些优秀影片。比如,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将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其情节设计,堪称颇为考究;而其人物塑造,也达到了一定深度。并且,由于对惊悚、推理等电影技法的出色运用,整个影片给人以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再比如王光利的《血战到底》,以带有荒诞色彩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平民百姓间的真实故事。该片融入了多种商业电影的元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在当前中小型国产商业电影相当不景气的形势下,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可贵。

此外,《鸡犬不宁》也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在真实表现现实生活的同时,流露出某种黑色幽默的色彩。

以上的几部影片,大多出于“新生代”导演之手。他们的勇气与创新精神,在商业电影的领域内,继续得到施展和发扬。而未来这一市场的希望,也正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从历史到现实:主旋律影片取得成就

在当今中国影坛,主旋律是一种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特别关怀的电影类型。因为,除了一般性的电影功能,它还兼有传播国家意识形态政策的重要使命。就2021年的电影创作来看,主旋律影片的确取得成就。

先来看历史题材。历史题材一向是主旋律创作的重要领域,诸如《开国大典》《孙中山》《大决战》《张思德》等影片,都曾经影响深远。同样,2021年的历史题材创作,也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其成就也是可圈可点。

其一是《云水谣》。该片在传达主题思想时采用了非常巧妙的艺术手法。一对相互深爱着的台湾青年,因为政治原因,被隔绝在海峡两岸。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彼此相互思念,却始终未能见面。这种

纯洁的爱情,被表现得相当优美,也相当浪漫。而两岸间多年的冲突与对立,也只是被淡化为某种时隐时现的时代背景。于是,尽管影片没有明言,但男女主人公的世事沧桑,实际上已经成为实现两岸统一的最好与最生动的理由。此外,影片有迷人的风光,以及相当准确的历史场景,观众可以在几十年的时光里自由穿梭,这些都为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二是《东京审判》。这是一部有着现实意义的影片,因为当今日本国内的右派势力,可以说是相当强盛。因而,重现当年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场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由于属于法庭片,以及种种史实的限制,影片的摄制,便成为一种颇有挑战性的工作。不过,在导演高群书的掌控下,影片于总体上还是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法庭上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国法官与检察官为严惩战犯的竭尽心力,以及部分盟国法官对日本战犯的姑息态度,都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表现。而片中对战后日本社会的解剖,也达到了一定深度。总之,作为国内第一部表现当年远东国际审判的影片,该片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三是《我的长征》。虽然,有关长征的影片已经拍了许多部,但这一次,依然令我们感动。影片以一个小战士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将长征中许多重要的事件贯穿在一起。红军的忠诚、勇敢与不怕牺牲的精神,成为该片极力张扬的主题。

实际上,诸如长征等革命战争题材,之所以一拍再拍,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外,其本身所具有的传奇性与英雄色彩,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过雪山草地,这些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史诗般的事件,的确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热爱英雄、崇敬英雄,一直是人类的某种天性。这种天性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

再来看现实题材。作为主旋律影片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的现实题材创作,就曾出现过不少的佳品。比如《秋菊打官司》《凤凰琴》《孔繁森》,等等。而2021年的现实题材创作,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

成就。

其一是《天狗》。该片可以说是一部主题有些悲壮的影片。某家林场,新来了一位跛脚的护林员。由于林场周围的村民,一向以盗伐林木为生,故此常常会与护林员之间,形成某种很是微妙的关系。不过,这一回有所不同。新来的护林员忠于职守并且相当耿直。贿赂被拒绝,断水断电也没能把他赶跑。最终,当地恶霸采用了暴力殴打,而身负重伤的护林员,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向盗木者射出了正义的子弹。影片没有回避现实中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护林员与盗木者之间颇为悬殊的力量对比,也给人以深刻印象。于是,与一般的主旋律影片不同,代表正义的男主人公,需要以个人的力量,去与周边庞大的灰色势力,进行殊死的较量,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其二是《马背上的法庭》。该片出自于“新生代”导演刘杰之手,之前刘杰曾从事过多年的摄影工作。此片以大山里的基层法官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纪实性的拍摄手法为主要风格,在真实表现现实的基础上,努力张扬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片中的主人公老法官,在山路上行走了几十年。他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多山民尊敬他,视其为亲朋好友;而他也把山民们的疾苦、困难放在心上,尽其所能去帮助他们。为此,他自己的家庭不能团聚,而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所有这一切,都被导演以一种平静而舒缓的方式讲述出来,让你感觉不到任何的说教成分。在不知不觉中,你被老法官的坚定与执著所感动,并且对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山村法官生涯充满敬意。毕竟,在一个日渐物质化的社会里,类似于老法官式的人物,显得更为稀有,同时也更为宝贵。

多年来,主旋律影片一直在向“寓教于乐”的方向转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及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2021年的主旋律创作,也依然如此。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主旋律影片还存在着生硬、粗糙的弱点,在未来的日子里,必须予以改变,从而更好地完成这一类型所肩负的使命。

艺术片领域:“新生代”处于主导地位

多年来,国产艺术电影,一直是一个颇有成就的领域。比如,那些大大小小的国际奖项,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这一类型所曾经取得过的杰出成绩。而在2021年的艺术电影创作中,也依然有许多影片,值得评点。

其一是《三峡好人》。贾樟柯的这部最新影片,是2021年最受瞩目的一部艺术电影。除了贾樟柯的作品一向引人关注以外,该片所获的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也是使其处于媒体焦点之中的重要原因。毕竟,这是继张艺谋之后,第二次有内地影人的作品,荣获这一奖项,并且,也是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所获得的最好成绩。此外,对于“新生代”而言,这一胜利,也相当富有意义,因为它的确加强了这一代电影人在国内与国际影坛上所占据的地位。

其二是《租期》。对于一向坚持现实主义方向的路学长来说,其最新作品也没有脱离这一路线。依旧是现实题材,依旧是我们身边的人物。一个负债的小老板与一个三陪女郎之间的故事,最终感动了我们。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人物也没有几个,但那种极其贴近现实的感觉以及从人性深处升发出来的真善美,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片中的三陪女郎,从初始时纯粹的金钱关系(“租妻”),发展到后来的仗义救人,更是在拯救他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与以往一样,路学长的作品总是充满浓郁的人文理想与深刻的人文关怀。

其三是《看上去很美》。在“新生代”导演中,张元也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虽然,其改编自王朔同名作品的新片,看上去好像只不过是一部儿童电影,其实却并非如此。所谓幼儿园里的故事,带有浓重的象征色彩以及丰富的寓言意味。那位强硬而僵化的女阿姨,实际上是在扼杀儿童纯洁而富于幻想的天性。而片中幼小而倔强的男主人公,则非常具有叛逆的性格;他坚决捍卫自己的自由与权利,并且决不妥协。尽管最终支持他的小朋友们纷纷“倒戈”,他却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立场。

其四是《梦想照进现实》。该片由青年女导演徐静蕾执导,王朔

担任编剧。全片只有两个人物,一个场景,非常具有探索精神。与徐静蕾之前的两部作品颇为不同,该片几乎没有故事,也几乎不讲究人物塑造。但在两个角色的彻夜长谈与争吵之中,却涉及到人生与现实中的许多重大主题。而随着对话的深入,他们也在不断地自我解剖与相互解剖,从人性的弱点到人生的无奈,再到每一个个体都难以摆脱的种种宿命。此外,片中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智慧,给许多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某些观众会感到枯燥,但作为一部艺术电影,该片还是有许多值得赞赏之处。

其五是《新街口》。作为音乐人雪村的银幕处女作,该片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题材来看,表现上世纪八十年代“草根”阶层生活的主题,可以说是相当新颖。并且,对当年地域环境与时代气息的努力营造,也相当成功。其主要人物,从着装到语言和行为举止,也很符合我们对于当年的记忆。于是,跟随着影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胡同里,回到了那个年代。不过,影片在不少地方还显得相当稚嫩,这或许是与雪村本人的初执导筒有关。

以上的五部影片,均出自“新生代”导演之手。所谓“新生代”导演,是指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一批电影人。他们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陆续登上中国影坛,并拍出了有一定影响的影片。艺术片一直是“新生代”施展才华的传统领域,许多导演都是在这一领域里成就了自己的电影事业。而在2021年,“新生代”导演的艺术电影依旧引人瞩目,甚至可以说,已经处于主导地位。

与“新生代”的杰出表现同时,第五代导演也拍出了一些不错的艺术影片。比如宁瀛的《无穷动》,便是其中的代表。该片以四个中年女人的一次聚会为主要内容,深入表现了她们复杂而无奈的内心世界。虽然衣食无忧,虽然不用为生活发愁,但在她们的情感世界里,却远远谈不上幸福。实际上,在富足生活的阴影下,是一个个孤独、寂寞的灵魂。与宁瀛以往的作品一样,该片在思想与情感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深度。那种无聊到骨子里的感觉,的确不同凡响。

如前所述,对于中国电影而言,艺术片一向是具有优势的领域。

而2021年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不过低水平的艺术片,也仍然存在,对此,创作者们应该提高警惕。

纵观2021年的中国影坛,商业片、主旋律、艺术片三分天下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其间,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我们祝愿2021年的国产电影,乘风破浪,一路走好。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2006年01月27日15:2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作者:龙凤剑客选自:sina论坛 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一样,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概念至今还是非常的模糊。初来北美大陆的中国人,很多是当年被运来修筑横跨东西两岸的美国铁路线的苦工。那些中国人基本上大字不认多少,还留着清朝的大辫子。所以中国人的形象一开始,就和又粗又黑的大麻花一样的辫子联系起来。尽管当时没有一个美国人有本事修筑跨东西海岸的铁路线,而中国苦工却以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巨大的生命代价,修好了这个对于美国经济有着重大历史影响力的铁路线,但中国人反而在美国,给人以贫弱、呆板、没有文化的形象。 在修完这段“不可能”的铁路后,美国政府脸一黑,以“抢夺美国人饭碗”为理由,大肆驱赶华工,并不支付部分工资和遣散费。随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反移民法案 - “排华法案”。留在美国的华人没有钱再回国,于是华人成了流浪儿,在美国可以被白人随便殴打甚至杀死,而白人不会获罪。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卑躬屈膝、拖着长辫子、可以任意被人欺负的形象。 到了好莱坞年代,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是毫无地位的。当时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经写过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大地”,后来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影星路易斯-雷纳因为出演其中的中国女性而夺得奥斯卡奖,但是这类角色,没有中国人什么事,男女主人公或主要配角基本是白人。不过这部电影总算是没有太贬低中国人,但其中的农村生活让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清贫的,需要美国人来拯救的对象。很多美国传教士到了中国,就是出于这种悲天悯人的拯救中国人的心态。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也办了不少大学,不管这些传教士办校的初衷如何,这些大学后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后推动新文化教育一股不小的力量。 后来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出现了分化。一种是柔弱、美丽和需要白人拯救的中国女性,电影“苏丝黄的世界”让很多美国男性对东方女性产生了遐想。另一种是东方男性形象走向反面,不是凶恶该杀,就是柔弱可欺,两种形象的中国人往往在电影中常常被杀死,“恶”中国人杀死“善”中国人,然后白人再杀死“恶”中国人。好莱坞电影“富满洲”算是一个转折点。另一部描写北京义和团包围冲击西方使馆的电影“北京包围”更是将中国人描写成毫无人性、破

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oc

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电影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综合艺术。说到电影的起源,如果你问一位美国人,他会告诉你是爱迪生;如果你问法国人他则会告诉你是卢米埃尔兄弟。其实两个答案都没有错,但世界上较为公认的则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美国的电影可追述到1893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这个可以看作美国电影的开始,随后美国电影开始了飞速的发展。19世界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中下层居民的急剧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当1905年镍币影院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美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随后当黄金时代的结束美国电影转入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同时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在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黄金时代,喜剧片、歌舞片、西部片、爱情片、强盗片等,每一种类型电影占据一块电影市场,吸引一批观众,异彩纷呈的好莱坞电影世界征服了全世界的电影观众 中国电影相比则逊于美国电影的发展。自电影由欧洲传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放映的电影大部分是外国片。1905年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而这其中美国电影无论从思想还是电影拍摄技术及内容都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49年中国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一项之前,美国好莱坞电影完全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受好莱坞浪漫爱情片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才子佳人的电影,虽然数目众多,但其类型和内容完全照搬好莱坞电影,没有形成自己的类型模式。建国后,电影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工具,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战争片、反特片等影片,但仍不是纯粹中国类型的电影。 西部片是好莱坞最成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这给中国影片极大影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

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

探究外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探究外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班级:英语基础1班 指导老师:庞晓梅 小组成员:刘嘉丽,梁欣宜,黄嘉颖,潘玉婷,黄楚淇,伦明莉,莫梓裕 1

【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的文化交融日益加深。备受关注的中国元素则是这种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缩影。我们在观看外国电影的时候时常能看到一些熟悉的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无法被绕开、无法被忽视的一部分。以中国文化为首的东方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呈现只是世界整体化中的冰山一角,但我们能以这一角撞开世界的大门,从我们熟悉的中国元素走向新奇的西方文化。 【研究意义】 由潮流热门的外国电影和电影中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吸引中国学生去关注并了解外国文化,而且在此过程中萌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 【主要内容】 现如今很多国外电影中都有些关于中国的话题,这些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有些作为主线存在,有些简单的一笔带过;有些较为重要,有些只是无意间的出现在某段对话之中。将其收拾分类,西方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大可以分为三大类:神秘莫测的中国功夫、风情万种的中国场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 作为中国元素中最大卖点的自然是中国特有的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在外国人看来,是既神秘又强大,功夫有着令人难以捉摸的奇妙神力。很多电影人在早年间受到了香港功夫电影的深厚熏陶,开始在日后自己作品中不断向功夫电影发出致敬的信息。 在2008年英国的《杀手没有假期》中,中国50岁的糖果贩子都被认为会功夫。这出现在两个杀手的一段诙谐幽默的对话中: Ken:我没杀多少人,而且当中大多不是好人。除了那个人。 Ray:谁? Ken:丹尼阿里班德的兄弟。他竭力保护自己的兄弟,就像你和我那样。他只是个来帮忙的糖果贩子。他用瓶子砸我,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射杀了他。 Ray:依我之见,有人要拿瓶子砸你,那就是致命武器,他就要承担后果。一个瓶子足以杀死你,不是你死就是他亡。如果他赤手空拳,情况就不一样了。 Ken:严格意义讲。赤手空拳也能杀人。手也可以是致命武器。我是说假如他会空手道。 Ray:你说他只是个卖糖果的。卖糖果的怎么他妈会懂空手道? Ken:我只是假设。 Ray:他有多大? Ken:大概50左右。 Ray:一个他妈50岁的卖糖果的怎么可能懂空手道??!他是谁?中国的糖果贩子嘛??天呢!Ken!我该说什么……我杀了个小孩儿,而你却跟我提什么该死的卖糖果的!!

美国电影工业与中国电影产业

关于当代世界电影的断想 ——美国电影工业与中国电影产业有人说中国电影业起码要落后美国100年,还有人说起码200年,但是我想重要的并不是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我根本不明白你们花这些时间建立一个贴吧让大家争论我们到底差美国多少的意义在哪里。太多人在一味的感叹我们电影业的落后,或者是不屑美国的电影商业化,但不管如何,想要这口气我们就要搞清楚,我们怎么样可以用我们的优点,还有我们可以从他们那借鉴的启示,来超越他们。 美国电影工业之所以能称之为“工业”,作为全球电影产业链最完整、电影投资获利最多的国家,美国电影产业的制作、发行、放映和后电影衍生市场的开发均相当成熟。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业的核心力量,这几乎已为人公认,而美国电影的核心则在好莱坞,“好莱坞模式”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没错,我们的市场是有在改变,我们中也是有很多人认识到了应该像美国借鉴。由于市场经济,许多制片人和艺术家受到利益的驱动,纷纷去拍赚钱片,这无可非议,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目的就是赚钱。可我们是中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硬去效仿美国并不见得会给你带来什么益处。不要迎合“商业”而去拍“商业”,不要迎合观众而去拍“趣味”,那样反而失去了商业和观众,我们要借鉴的是可以借鉴和该借鉴的。 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则是美国电影产业下游的“后电影市场”环节,即电视、网络等播映渠道的版权收入和与电影相关的广告、音像、软件、旅游、娱乐、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电影后续产品的收益,华纳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就是“后电影市场”获得极大成功的例子。而中国的电影业我想最多也只能称得上是个“产业”,当然这也是和中国的电影版权产业不够成熟有关了,盗版和山寨如此泛滥,更妄谈是工业化了。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是有发展自己的周边产品,他本人在参加国内某之名综艺节目时也亲自身背“七仔”书包,但是我想大家购买的还是路边小店里山寨的“七仔”吧,而其他的例如盗版碟片的问题就更不用提了。

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演变

张英进 从现存的默片《娇花溅血》(Broken Blossoms)(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执导,1919)算起,美国电影塑造华人形象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本文选择六部不同时期的美国电影,历史地分析、解读华人形象如何成为美国大众文化中种族、性别与政治冲突的体现。在二十世纪初,华人曾一度被塑造为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形象,如《娇花溅血》,但由于美国十九世纪末驱赶华人劳工后,「黄祸」意识的延续,好莱坞更热衷于将华人想象为对白人构成威胁的「野蛮的」他者,如《阎将军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卡普拉 [Frank R. Capra]执导,1933)。到了中国抗战及欧美二战时期,美国宗教救世话语影响下的好莱坞及时推出了《大地》(The Good Earth)(富兰克林[Sidney Franklin]执导,1937)之类的影片,赞扬中国妇女的勤劳勇敢及对土地的「原始情感」。而冷战时期持续不衰的东方主义想象又投射出一批如《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奎因[Richard Quine]执导,1960)宣扬西方「白马王子」超俗爱情、东方女子感恩献身的神话故事。美国国内60年代起日益剧烈的种族冲突也使华人一时凸显成「模范少数族群」,「自愿」同化于美国主流白人文化,在银幕上演出了歌舞升平的轻喜剧,如《花鼓歌舞》(Flower Drum Song)(罗杰斯[Richard Rodgers]执导,1961)。作为难得一见反思西方中心的神话影片,《蝴蝶君》(M. Butterfly)(克罗嫩贝格[David Cronenberg]执导,1993)布下性别迷阵,揭露了西方男人的情感和身份危机,精彩地颠覆了西方冷战话语及东方主义的叙事模式。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可以作种种解读。按学者马凯蒂(Gina Marchetti)所论1: 好莱坞利用亚洲人、美籍华人及南太平洋人作为种族的他者,其目的是避免黑人和白人之间更直接的种族冲突,或逃避白人对美国本土印第安人和西班牙裔人所持悔罪及仇恨交加的复杂心情。 马凯蒂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运作方式是神话般的,利用多种故事模式迷惑观众,如:强奸模式、俘虏模式、诱惑模式、救世模式、牺牲模式、悲剧爱情模式、超俗浪漫模式及同化模式等。本文所分析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这些好莱坞电影模式经久不衰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揭示了这些模式的意识形态内涵及其话语运作方式,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好莱坞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一《娇花溅血》:种族危机与性别体现 《娇花溅血》讲述一位简称「黄人」(亦称「程环」)的中国人离乡背井到伦敦谋生,暗恋一位屡遭父亲蹂躏的英国少女的悲剧爱情故事。影片开头即明确表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黄人到中国佛寺进香,祈求远赴他乡后的平安,但他一出寺庙,就遇上西洋水兵聚众闹事街头。东方的和平和西方的暴力一方面揭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种族的性别定型。踏上异域后,黄人的行为与价值取向一直呈女性化,从而与爱尔兰拳击手巴罗所体现的西方男性化形成二元对立:前者为文弱、温雅的店铺伙记,后者为粗暴、强壮的酗酒工人;前者为浪漫的梦想家,沉溺鸦片,醉心审美,后者为施虐的父亲,折磨女儿露西而得快感。露西为黄人店中的东方精美物品而陶醉,黄人热心献出丝绸衣料,让露西得到前所未有的「家」的温暖。这一跨种族的恋情,威胁了西方父权中心的秩序,巴罗一怒之下鞭打露西致死。赶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

1937-1945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 这段时期的总体时代背景是风云变幻的,日本军国主义发展至顶峰,中国爆发全面抗战;而国际局势上,1941年末的珍珠港偷袭事件将美国也卷入了波及已广的二战当中。中美双方关系开始了微妙的变化,这一点非常直观地体现在了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的形象塑造上。 首先从1937年改编自赛珍珠同名小说的《大地》谈起。 影片塑造了一个贫穷中国农民的形象,即主人公王龙。前期他与女仆身份的阿兰结婚,辛勤耕作养家糊口,并经历了灾荒。后期王龙偶然致富,不仅纳妾而且懒散享乐,后在阿兰的规劝下及时醒悟,休掉小妾重归土地。这个中国人形象展现了美国对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以地为根的历史特点的普遍认知。当然,美国此时仍是以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的帝国侵略者的形象高高在上地俯视积贫积弱的古老农业国——中国。 1940年,《傅满洲之鼓》上映。

傅满洲是一个系列电影。受19世纪末以来的排华运动的影响,傅满洲博士开始活跃在美国影坛上。他被塑造成拥有尖下巴、八字胡、细长眼的奸诈邪恶的形象,总是幽闭在黑暗世界中,精通各种酷刑和毒药,策划种种邪恶勾当。他集当时西方人对东方华人所有最恶劣的想象于一身。这部电影表明,至1940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还如以往停留在鄙夷、敌视的阶段,并深受“黄祸”说法的影响。与傅满洲电影同期,好莱坞还有另外一个经典的华人形象,那就是神探陈查理。 陈查理是警察局警长,他温和、机智,顺从于白人,除了口头禅“子曰”和浓重的口音,很少提及中国。他代表了白人心目中对华人的理想期待,当然也代表了美国作为侵略者企图使中国屈服顺从的政治态度。

1944年,又一好莱坞电影《龙种》上映。首先从电影名称我们便可感受到一丝不寻常:美国对中国人的意志形象与精神信仰:龙,予以了承认。这根本上源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正式加入二战,并与中国同成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员。中美处在共同立场上,且中国抗日的成果即是对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之下,美对中的态度也转向友好与亲近。 该部影片塑造了一位坚强果敢的革命抗战女英雄:小玉。她是新女性,爱读书、思想进步,拉着丈夫参加革命,并成为了一名女民兵。她积极参与抗日活动,甚至为了和男人一起抗日,而不惜让自己的孩子流产。从该形象的塑造上可看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从以往长期的屈服、弱小的“东亚病夫”转变为了敢于抗争、顽强勇敢的将士。 (图片见下) 至此,从中抗战爆发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这个阶段中,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便完成了一个合乎历史与时代背景的大转变。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就掀起了“中国热”,并且经久不衰。这期间所塑造的中国女性角色从风尘放荡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贵人,从憨厚朴实的农妇到风韵别致的都市女郎,不一面足。本文探讨的是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她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女性女性形象 在研究媒介与性别关系时,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媒介中女性再现的直观性特点,使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社会性别与媒介内容研究的重点,也是判断媒介是否传递性别平等意识的重要标准。”①“媒介”与“社会”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媒介是社会的再现,虽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显现;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会反过来影响媒介所要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在电影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是对现实女性建立在某种社会意识上的部分真实的再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所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其实就是美国社会对中国女性的一种认识。那么,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到底是何种形象?她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论述。 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类型 1、侠女 从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功夫风靡世界之后,“功夫”已然成为中国独有的符号,它也成为华人进军好莱坞的一张王牌,华人影星也大多被贴上“打星”的标签。这张标签不仅限制着男影星,对女影星也同样适用。就拿当今蜚声国际的章子怡来说,她虽然是以一部纯情浪漫的爱情剧《我的父亲母亲》成名,但是真正让她在好莱坞奠定国际地位的依然是一部功夫戏――《卧虎藏龙》,凭的是她的“打女”形象。《功夫之王》里,除了成龙、李连杰两大功夫高手,两位女星刘亦菲和李冰冰所扮演的也都是“打女”的角色。 好莱坞电影对于这一类功夫“女侠”形象的塑造,有助于中国女性的正面形象的树立。 2、妖女 中国女子有着不同于美国白人女性的东方情调,乌黑的长发、娇小的身材、血红的双唇等等,是白人男性对中国女性幻想的典型面貌。在刻画这一类形象时也分为正负两个方面。正面刻画,中国女性凭借较好的容颜,被塑造为美丽、纯洁的“仙女”。相比美国女性而言,中国女性则显得更娇小更顺服,所以这类角色就被西方男子用来填补本国女性在这方面的不足。负面刻画,中国女子凭借自己的异域风情,

30部中国人不得不看的美国电影

30部中国人不得不看的美国电影 - - 如果要在世界上评选“最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的东西,美国电影即使无缘夺冠,名次至少也不会掉出三甲。在这个星球上,好莱坞的产品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它既是不同肤色、种族和信仰的人群的娱乐对象,又是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庞大载体。因此,在选择这30部“中国人不得不看的美国电影”时,我们的目光,首先聚焦于“美国”,其次关注的才是“电影”。 美国电影与美国精神 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电影协会(A FI)评选的“美国片十大英雄”中,1962年的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律师阿提克斯·芬奇名列榜首。可以想象,在这个集合了慈父、好公民和反种族歧视斗士等多种身份的角色身上,普通的美国人可以发现他们心目中若干最一般也最崇高的理想和人生守则:勇敢、乐观、正直、坦诚……但是,在这些人类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背后,美国精神中另有一种独特的东西存在,这就是执着到近乎顽固的独立。 大概是移民国家的特色———在政权和宗教之外保持一种人格上的自足与自尊,始终被美国人视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表现在电影里,便是以《正午》中的退休警长和《巴顿将军》里的铁血统帅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孤胆英雄”。在这些影片中,他们往往同时承担着来自敌人、上司和同僚的压力,最后凭个人的智慧与血勇,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路来。在《关山飞渡》、《杀无赦》等西部片中,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尤其是后者的结尾,男主角以自己的一身杀气,震住了整整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从容而去,实在是酷炫到了极点。 不过现实中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子弹横飞,对独立的追求,表现在日常生活的领域,则是对个人奋斗和经济成功的肯定,这便是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企业家精神”。美国影片中的富人阔佬,固然有卓别林《城市之光》中那样的宵小之徒,但也有不少像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和《富贵浮云》中那样善良、开明、满怀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的人物。这在对金钱和市场持怀疑主义的欧洲人看来,往往难以理解。例如,乔治·萨杜尔就曾经在他的《世界电影史》中评论如下: “它们证明亿万富豪都是一些天真、可爱的疯子,他们放荡的生活并不妨碍他们从事善行或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卡普拉的喜剧对好莱坞的老板洛克菲勒家族或摩根家族所表示的尊敬,和过去宫廷弄臣对君主的尊敬,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近乎斥骂的句子,其实从反面证明了弗兰克·卡普拉对观众口味的把握之准。他的影片,可以说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精神”的最好诠释。在《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一片中,卡普拉把镜头对准了国会山、林肯纪念堂和刻有《葛底斯堡演讲》的石碑,将这些象征着美国价值观中最崇高部分的事物,与现实政治中的污浊和腐败进行了对比,然后通过正直、单纯的青年议员史密斯以及一群孩子的力量重新拨乱反正。二战中,在卡普拉为美国陆军部制作的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他用“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的决战”来形容战争,把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光明世界”的代表,国会山、石碑等镜头再次出现,用以为“美国精神”大唱颂歌。该片后来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 对于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东方文化历史和承受着浩大 的现实磨难的民族来说,好莱坞电影更不可能替代我们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因而,中国的本土电影也许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力量,与亚洲、西欧、东欧、美洲的所谓"民族电影"一起,形成与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更现实、更人性、更关怀、更丰富的世界性多元电影思潮,为全球化提供一种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保持这种多元,当然不是根源于一种复活传统文化符号、推广民族神话,创造保守的国族一体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不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借口来自我封闭,而是试图维护一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世界格局,全球化的未来也许不应该是霸权化同质化而是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边缘和弱势享受到相对平等的权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的多元,是文化活力的前提。20世纪以来,伴随美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壮大,特别是媒介产业的迅速发展,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工业体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从世纪初期就开始进口好莱坞电影,"国片"一直处在洋片的冲击下,早在1946年11月,"中美商约"签定以后,好莱坞电影当时的年进口量就多达了200多部,"米高梅"等八大电影公司还试图利?"中美商约"垄断中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业务,甚至提出要自由支配电

影院线的营业方针并限制国产片的放映。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占领在1949年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宣告 结束,美国电影几乎完全被拒之门外。直到70年代末,好 莱坞电影又重新逐渐进入中国。9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化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切互动的网络,全球化不仅作为一种背景而且也作为一种动力,交互作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中国大陆电影则正处在 这种全球化互动语境之中,再次面对好莱坞的挑战。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中国允许按照分帐发行方式进口外国"大片",美国电影更加直接和迅速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尽管中国国产电影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政府规定各电影院必须保证国产电影占有2/3以上的营业放映时间,但在90年 代的最后几年,10部左右的进口影片(其中多数为美国电影)、1/3以下的放映时间,在中国各大城市却几乎占有了电影票 房的60%以上。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边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根据协议"入世"后,每年将可 能有20部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与1946年相似的是,美国也提出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电影院线,好莱坞各大公司甚至已展开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研究,有的还设立了"中国部",以进行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调整。好莱坞已经对中 国电影市场虎视眈眈。显然,加入WTO以后,中国电影将面对美国电影更大规模的进入,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既是

在美国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导演简直就是骗子

孙骁骥的博客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博客相册报栏左邻右舍留言“失焦”的中国形象2011-01-25 “我本来不打算看这个片子,但在一帮骗子的建议下,我还是看了这个片子,看完片子以后我觉得拍片子的人简直就是一个骗子。”我想,用这段话来形容我观看在美国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感受,再恰当不过了。 类似的感受,相信不少看过这部奇片的人都有所体会。这部在纽约时报广场滚动播出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将中国的国家形象简化为章子怡、范冰冰等影视明星,以及李彦宏、丁磊、马云等成功人士,中国13亿人口,就这么轻而易举被片中的五十多个“富男人”和“靓女人”给代表了。如此不切实际的“国家形象”,不仅容易引起外国朋友的误会,就连国人看了,也不由得在心里打一个硕大的问号。旅居美国的作者南桥先生的话,颇能代表观众们的心声:“这种片子将在时报广场连续播放几千次,其轰炸之密集,不亚于“羊羊羊”和“脑白金”广告,这对于广场附近工作人员意志力的考验是空前的。我要是天天这么看,搞不好都会现场崩溃。” 这番话从南桥先生口中说出,叫做幽默,或曰“洗具”。但是同样的话,换个人再说一遍,则会大异其趣,甚至会把原本的“洗具”变为“杯具”。很不巧也很不幸,悲剧果真发生了。 这部片子的创意总监最近接受媒体采访,在回应此片投入450亿元巨资的传言时,他说道:“450亿元可以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宣传到他们都吐死。”这位自以为说话风趣幽默的总监同志,他给出的这个回答却让我感到心惊肉跳:不要说十年了,这种片子就算只看十遍,恐怕跑去厕所呕吐的,也不会在少数。当然,我说的是美国人,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早已见怪不怪,处变不惊,此片我们就算真的看上十年,那也不在话下。 但对于国人来讲,真正值得忧心的,是这位总监答案背后的那套宣传思路。至少,我的感觉是,他依然很坚定地认为所谓的国家宣传,就是要焚膏继晷、不舍昼夜,用一种几近于强制的手段把这个虚幻的“中国形象”呈现在外国人面前。并且,如果他们真有450亿来搞这个宣传,“把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广告时段包下来放十年”很可能并不只是一句玩笑。当然,我也相信450亿这个数字只是谣言,否则真的这样搞下去,中国的脸就丢大了。 愚以为,但凡宣传,涉及三个层次。首先是要让别人看见,第二是能让别人记住,最高层次是能够打动对方,让你宣传的对象能够感同身受,进而认同你所宣扬的价值观。这部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片,通过大手笔的资金投入,无疑已经做到了第一点,那就是让受众看见,这很好。但令人无奈的是,银幕上那些转瞬即逝、表情呆滞的“中国精英”形象,无论滚动播出多少遍,几乎不存在被人记住的可能性。这种走马灯式的呆板宣传,要想打动人,那就更是天方夜谭。可以说,这部片子里,中国的国家形象完全是失焦的。 当然,作为一个外行,我依然为这部宣传片技术上的精良所折服,比如其优美的画面、清晰的英文字幕、片中人物整齐划一的微笑表情,这些无疑费了制作人员不少心思。不过,这部堪称“明星秀”的片子,却没能向外界传递中国大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当年,英国的克伦威尔曾对为他作肖像画的画师说:“画我需似我,否则我不会支付你一个先令。”画师为确保酬劳不失,自然竭力传神描绘。如今,我们等于是先支付了画师润笔费,而等到最后却发现,那幅肖像画上面的人并不是自己。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 [摘要]好莱坞是现代世界最发达的电影基地,好莱坞电影当中已经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这种运用在文化意义上表现得很复杂,好莱坞运用中国元素的主要目的就是谋求商业方面的利益,这是好莱坞当中的商业观念所决定的,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机制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而且,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还是出于文化渗透的目的,也标志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由于世界中的各种文化因素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跨文化交流就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跨文化;现象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臂力论文网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

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阅读附答案-.doc

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阅读附答案- 现 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 葛金松虞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由封闭走向全球化并被纳入到新的全球场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世界以不同的形式发生着关联。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美国意识形态渗透,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不断被解构。以传统儒家文化和乡俗文化为参照,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则成为了世纪之交进行“美国想象”的基点。 “美国想象”作为一种电影文化现象出现并非偶然,这与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当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又给观众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力度,而且它形成的张力与应力也给“大国情结”的宣泄搭建和扩大了路径。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百年近代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种失落感和集体性精神创伤,中国的大国身份被历史暂时性“潜移”,但中国始终对大国身份和历史性无法释怀。《大撒把》、《北京人在纽约》等表面上探讨的是亲人情感的跌宕、家庭生活的起伏和文化对立问题,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大国情感、观念的纠葛和冲动,特别是屈居于美国篱下的焦虑感。由此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与成就所遗留并积淀下来的“世界中心意识”以“美国想象”来呈现,这倒有一点古人词句里“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意思。

电影作为一种话语媒介,它导入了民族心智、思维和性格,就像王德威学者所说:电影和文学是对社会思维和社会心态的想象,它们成为“想象社会思维和心态”的方法。遵照电影的这一艺术特性,按照固有的思路和逻辑来进行“美国想象”的电影能够为触摸“大国情结”提供一种抚慰和想象性解决。 新世纪大电影中的“美国想象”不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而是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对中美平等关系进行构置,实现两种文化的连接。被称为“现象电影”或“话题电影”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无不给予两种文化平等对话的想象,《中国合伙人》中三次高考失败、经历困厄、磨难的底层青年成东青,通过自己勤奋和努力成为拥有财富和地位的成功者,而且最终在国贸大厦谈判中实现翻盘。这种“美国想象”,不仅是中国人“潜意识”下“大国情结”的凸现,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国家言说”。在模糊了两种意识差别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成功”、“新的圆满”给人一个新的期望和兴奋。 “美国想象”在中国电影的呈现也许只是作为一种有效的、隐含商业策略的以“文化差异”为噱头,为永无餍足的欲望服务、也许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强势裹挟下的处境,但从“大国情结”契入的阐释分析,显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作者为西南大学传媒大学教授,内容录用时有删改) 17. 文中“美国想象”的含义有哪些?(6分) 18.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 请结合文章,对最后一段中“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7.(1)不同文化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意识;(也可答成:对美国文化的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2)大国的行为

浅谈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变迁

浅谈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变迁-新闻学 浅谈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变迁 杨林 【摘要】作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他者”镜像,中国人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美国电影当中,从文化层面折射出当时中美社会关系状况,充分体现了视觉传播的本身特点与其社会影响。本文分析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变迁,了解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看法和刻板印象,探究这种看法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中国形象变迁美国电影视觉符号 一、各个时期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1、十九世纪末期:电影滥觞期的神秘中国 1895 年12 月28 日是世界电影的诞辰日。1896 年,中国人的形象就开始出现于美国的荧幕上。 处于萌芽期的电影,其最大的社会功能是延伸人们的视线,承担着猎奇世界的使命。那时清末的中国对于欧美观众是一个遥远奇诡的巨大东方国度,自然成为电影制作者的关注点。1896 年美国谬托斯柯甫公司发行了两部记录晚清重臣李鸿章访问纽约的短片,《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和《李鸿章乘车经过第四号街和百老汇》,迄今所知,这是关于中国最早的纪录电影,在美国曾有过公开放映。如果我们站在今天来看这两部“电影”,只能将其称为新闻短片。 清末中国闭关锁国政策仍然在延续,对于美国观众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猎奇对象。鸦片战争之后,野蛮、吸食鸦片、众多的人口都成为早期电影带给观众的印象。

2、二十世纪初—二战前夕:黄祸论中的东亚病夫 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已经初步成长为一门叙事艺术,中国的形象也由无指向性的记叙逐渐转变成具有文学想象性的文化符号。 傅满洲是19 世纪末开始的黄祸恐慌中最著名的中国人形象,也是黄祸恐慌的拟人化形象。他号称是“史上最邪恶的亚洲人”,高瘦邪恶,穿着清朝官员的服饰。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却心狠手辣,被称为是“中国人奸诈取巧的绝佳象征”。傅满洲被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东方歹徒”。 同期,美国电影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位正面人物陈查理。陈查理是一位华人侦探,身着西服,体态肥胖,温柔机智,但缺乏男子汉气概,是“去性别化”、被“阉割”的华人男子。陈查理的作者并未去过中国,因而他创造的陈查理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时白人社会所首肯的“模范少数族裔”——温和而恭敬,不向白人展现自己的不快。 傅满洲和陈查理作为美国电影中经典的中国形象,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我们仍然能在很多华人形象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3、二战时期:饥寒交迫的病夫盟友由于二战时期缔结的盟友关系,美国对于中国的了解程度渐渐加深。这一时期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形象开始出现分化。中国的男性展现出落后野蛮的一面,而女性开始展现出含蓄婉约的东方之美。 这一阶段描写中国的代表作是由女作家赛珍珠的作品《大地》改编的同名电影。影片主人公本来是贫困的农民,后来丈夫王朗得到了一笔财富,整天花天酒地,妻子阿兰只有发挥贤妻的耐性期待丈夫浪子回头。《大地》中被刻意渲染的贫困和萧条体现了众多美国观众的宗教救世信仰,即已经进入美国人应该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救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

中国电影与欧美电影比较

中国电影与欧美电影比较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班张桐 2014120363 中国电影常被抨击不及欧美,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二者之间自然存在差异,而中国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在外在的制作包装方面,还是从内在的立意主题上也的确有待提高,但是仔细比较之下,国人的电影亦是可圈可点。就此,对比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和港片《仙乐飘飘》便可见一斑。 或许这两部电影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它们在题材等各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简单来说,两部电影都讲述了一位新老师来到一所寄宿学校,克服种种困难组建了一支合唱队的故事。此外,作为音乐电影,它们都做到了对音乐的巧妙运用,可谓出奇制胜。 对于主角的刻画,《放》塑造了发誓不放弃音乐写作的新学监马修,《仙》则刻画了一位努力寻找机会以加入国际知名的舞蹈团的暑期音乐教师李靖云。两个人最大的共同之处无疑是对孩子的关心与成功的教育方法。比如,马修曾以另类方法感化弄伤老师眼睛的学生;李靖云也曾鼓励因外貌而被孤立的“大耳女生”Jo Jo。这虽然只发生在普通的师生间,但两位老师呵护学生的良苦用心蕴含了可贵的人文关怀。正所谓人必须离开规则才能更好地发挥规则。马修对特殊学生的处理更是换起了观众对教育的关注,有着独特意味。 作为校园题材的电影,两部影片也都成功塑造了一群富有特点的学生,并彰显出他们善良的本质。《放》中,因校规限制,马修最后走时没有孩子送他,但突然传来孩子们的歌声,不断飞来写有孩子们祝福的纸飞机。学生们的可爱由此一览无遗。《仙》对孩子们的刻画则更为细致。比如,吃饭时,合唱队的孩子们关心“包尾”女生Mary;合唱队钢琴手Peter因父母吵架不开心时,其他同学和李老师一起以歌舞鼓励,营造出影片的小高潮;北京男孩“国货”转学时,其挚友“老外”飞奔追汽车;孩子们在合唱队被取消参赛资格时,乖巧地讨论对策,通过唱歌来引起校方的重视……可能有人会说《放》的场景表现更为震撼,但《仙》的把握也不能不说恰到好处。 此外,冲突的铺写也都为两部影片的亮点所在。《放》以问题少年蒙东的出现作为冲突的源头,并自然而然地展开下文:校长近十万法郎被偷并指控蒙东,性情再回从前,几乎否定一切——让马修停止合唱团;马修私下带领唱诗班的孩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主角人物形象分析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主角人物形象分析 ——以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为例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都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国际间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碰撞和融合。作为文化艺术的一部分,电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工具。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代表了典型的美国价值观,其中鲜活的中国人物形象也渗透着以好莱坞电影制作人为代表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物形象的认识。 本文以中国国际影星成龙在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主角人物为例,利用形象构建方面的理论对其在形象文本构建上进行分析,并用二度编解码、拟像论等有关传播学理论分析这种形象与中国人原型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文章最后将指出中国在自我形象塑造和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人形象二度编解码形象文本构建 第一部分前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沟通渠道的增多,现实越来越验证了麦克卢汉“地球村”的假设。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充斥在人们眼前,各国受众也开始更加了解了异地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这种对外来文化的理解由于传播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理解的外界往往同现实有所偏差,外国人对中国人物形象和中国现状的误读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了解这种认识偏差现状,改变本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塑造才是本次研究的真正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主角人物形象的分析。其中主要选取了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对其中成龙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形象文本描述。 好莱坞电影作为现代国际电影市场中的“标杆”,不仅是美国人某些意识形态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对整个国际层面也有代表性。在好莱坞名导演指导下的中国人,自然也渗透了外国人对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社会的模式化认识,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人形象特点的塑造自然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代表性。 在现代的好莱坞电影市场中,中国影星的数量逐渐增多,成龙、章子怡、巩俐、李连杰、周润发等影星在好莱坞也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是他们在影片中的形象还是自身形象,在外国人眼中都是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影响着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和认识。其中,成龙在好莱坞的知名度和成就最高,是继李小龙之后普遍最被外国人看好和推崇的中国影星,在他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被国际上大部分观众所认可。 三、相关理论

美国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美国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美国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一个主导性的工业力量,走上了一条技术主义道路。最近,应该说美国电影技术的质量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而且技术对电影本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说在一定程度上数字技术不仅决定着艺术、技术,而且甚至决定了电影市场和电影趣味,它培养了世界性的观众趣味,就是对高科技电影的热爱,甚至是疯狂地热爱。大家对《星球大战》、《指环王》、《哈利·波特》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对虚拟对象、虚似环境的那种认同感,可以说对中国电影有很多影响。比如刚才张局长也在介绍,中国有几大电影集团,北京的、上海的,都建立了数字电影中心,引进了数字技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数字设备达到了与世界相同的水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技术的改造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中国的电影。我们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基金、各种渠道去支持我们走技术改造的道路。但这种得不到产业支持的数字工作站,当它没有足够的产品的数量、市场的积累来稳定它的时候,过三五年就会被淘汰。这样一些设备除非我们国家将来无限制地注入资金,无限制地改造它,说到根本,我觉得现在技术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冲击是极其巨大的,包括我们进口电影。 目前,我们中国电影走技术主义道路基本走不通。走不通的理由是,现在中国电影的产业基础没有健全,现在中国电影当务之急就是去完成自己的产业改造。第一,确确实实地正确认识中国电影产业的产业属性,要尊重电影产业的产业属性。中国电影目前在整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当中,它的位置没有得到非常足够的重视,虽然也是很重视,但没有得到非常足够的重视。因为电影产业对于美国来说,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它就意识到,它不仅对于国民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基础,而且还传播美国文化,对美国的政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电影产业实际上在美国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一直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作为一个战略棋子来重视的。现在我们只注重电影怎么样能不亏本,怎么样能不赔钱,怎么样能够勉强一年拍80部电影,但是没有足够地重视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的重要性,同时在传播文化上的重要性。现在没有把电影产业放在一个非常战略性的高度来理解,还是把电影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宣传品来对待的时候多,所以进行改革。对电影产业的政策、环境,包括法规环境,目前搞电影的人都认为不够完善,包括各种各样的检查方式。我们需要一个非常理性的产业政策,既符合电影的产业特点。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产业,我们对它还有文化上的规定和要求。这样把它结合起来,制定一个完善的产业政策,这是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完全解决。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一个电影产业规划。现在看到的情况,就是我们有题材规划,有剧本规划,但是没有看到一个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的五年或者十年规划。这个五年十年规划,我们究竟要分阶段分步骤,达到什么样的指标,我们在体制上怎样进行改革,分几步走,这个过程我觉得没有完全完成。所以我有时候是极端地提出,什么时候中国电影不搞现在意义上的剧本规划、题材规划,而搞一个产业规划,因为剧本只有在产业规划的前提之下才能决定什么样的剧本真的是符合中国电影工业发展需要的一个剧本,既有政治要求,同时又有产业要求。现在我们评剧本,没有市场,没有观众,我们拿来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写得还不错,文字挺好,故事也还可以,人物也还可以,但是我们不会想,这个剧本将来拍电影给谁看,如果一连拍30部这样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工业是不是还有前途,我们不会这样去考虑,我们单独就剧本谈剧本,作为一个电影工业来说,是不可以这样去讨论剧本的。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进行产业改革。产业改革核心竞争力是电影、是影片,换言之是内容。只有电影的这个核心竞争力建构起来了,才会有发行院线的繁荣,才会有放映的繁荣,才会有附属产品的繁荣,才会有连动产品的繁荣,才会有主题公园各种娱乐产品的繁荣。大家知道好莱坞,好莱坞首先是有电影这个核心竞争力,才会带动所有的附属产业,现在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