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指导 第1讲 什么是大学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内容与特色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内容与特色作者:郑秀英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年第02期摘要:通过介绍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设计目标和动机,讲解了课程的设计内容及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了解大学学习内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利用大学学习资源、规划大学学习生涯。
该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包括:构建一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模式、形成一门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课程体系、搭建一个培养学生利用资源的网络平台、编纂一本答疑手册以反馈学生疑问。
关键词:学习指导;课程;大学生;学习能力“大学生学习指导”相关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供帮助,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是学校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一门系统介绍有关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的选修课,入学新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选课。
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了解大学学习内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利用大学学习资源、规划大学学习生涯五个方面。
授课团队由辅导员组成,共同组织实施课程教学,不仅提升了辅导员的个人能力,而且为辅导员铺筑一条走向第一课堂教育教学的发展道路。
课程统筹资源,创新形式,搭建了一个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和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平台,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目标和动机学生在大学里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同样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环境适应性、学业生涯规划等非专业知识对于新生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至关重要。
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选修课,通过对大学里如何学习做人和做事、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掌握大学学习方法、规划大学学业/职业生涯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第一课时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选读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2. 掌握《大学》的基本内容框架,理解“三纲领”和“八条目”。
3.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大学》的作者和成书背景。
2. 《大学》的内容框架,即“三纲领”和“八条目”。
教学难点:1. 理解“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内涵。
2. 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内容框架等。
2. 学生预习《大学》原文,了解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和成书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大学》有什么了解?二、讲授新课1. 《大学》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介绍《大学》的作者为曾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说明《大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儒家经典之一。
2. 《大学》的内容框架-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解释“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内涵- “三纲领”分别从个人修养、社会关系、道德境界三个方面阐述人生目标。
- “八条目”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途径。
4. 分析《大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大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 它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理解。
2. 如何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大学》原文,思考如何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内容框架,让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对“三纲领”和“八条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学生入学指南-E第一章认识大学

2.高中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大学的学习内容 是无限的
高中的学习内容有限,一个高中生用3~5年时 间就能把高中的内容学完。而大学的学习内容 是无限的,大学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 基础,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大学 的任何一个专业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 大量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比如,学习经济 学的学生,如果仅仅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那 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文史知识,并掌握各 种研究方法。
(3)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 学、科学研究水平。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研 究生学历者一般应达到50%,具有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不包括兼职者)的教职员工一般应当在 400人左右,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教职员工一般应当在100人左右。一般应设有 若干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重点学科。
三、大学的职能
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是目前较为 公认的大学的三项职能。当然,大学是一个集 合概念,具体到不同高校,它们的职能内涵及 职能关系是有差异的。大学承担着培养高素质 人才、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重任。 1.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能 2.发展高科技的职能 3.提供高水平服务的职能
(4)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应在8 000人 以上。
2.学院
称为“学院”的,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 (2)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科、工科、农科
、医药、商科(工商管理)等7大学科门类中,以 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 (3)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在4 500人以上。但艺 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科类或有特殊需要的学院 ,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
3.高等专科学校
称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
(1)培养师范、医学、工业、农业、商业等专科 层次的专门人才。
教学课件:《大学生入学导读》(本科)

第一节 认识大学
一、近现代大学的 起源
二、大学精神
三、大学的四大职 能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 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 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 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 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 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 神。
势,具体表现在:大学是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 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 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是思想观 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
第一节 认识大学
一、近现代大学的 起源
二、大学精神
三、大学的四大职 能
3.社会关怀精神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
学的学习则可以说是一种合作性学习。一方面,大学涉 及的学习内容异常广泛,一个人的触角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大家互相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可以凝聚大家的智 慧;
第三节 大学的学习与考试
一、大学的学习
二、大学的考试
另一方面,大学的许多学习任务是需要大家合作完 成的,尤其是一些研究性的任务,需要大家分工合作才 能完成,因此,同学们要养成合作的精神。
情境导入
蔡元培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 地方,学生进入大学不应仍抱科举时代思想, 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应当以研究 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必须抱定为求学而来之正大宗旨,才能步入 正轨。”
情境导入
大学“大”在哪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 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先生说:“大学何以称 之为‘大’学?大学应该怎样为自己定位? 中国高校正在进行改革,要摒除旧的理念, 树立新的理念。
大学生学习指导(三本)课件(李丹青

第二讲 大学生涯设计与未来发展
一、大学与人生
大学阶段的身心特点: 生命力最旺盛,智力发展最完善 ,思维最活跃,最能吸收新事物, 并且开始认识自我、关注社会、思 考人生,开始探究责任和义务的涵 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大学阶段的教育特点:
教会你学习、思考、交流,启发你 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 ,培养你的能力、素质、品格,为 你走向社会打基础。
第一章 大学入门
第二章 学会做人
大学与人生、教育的本质 学会做人的涵义
当代高等教育理念、
全新的大学生活
终身学习与教育的四大支柱 选择人生目标 保持积极心态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良好品格 体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涯设计
第三章 学会学习
什么是学习? 为什么要学会学习? 学习什么? 怎样学习?
第四章 学会创造
大学生学习指导
高教研究所
第一讲 绪 论
一、为什么要开设《大学生学习指 导课》?
二、该课有哪些主要内容 ? 三、该课怎么上?
一、为什么要开设《大学生 学习指导课》课?
1.开课目的
问题1 :
在座的有哪位同 学进商店是付了 钱后随便营业员 给你什么商品的 ?或者说营业员 帮你精心选择了 商品后你少要甚 至不要的?
5)理解自己对世界有所贡 献的意义
﹡高等教育能使你更加了解自己 ,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知道自 己该怎么干。
﹡ 一个人被社会认可的前提是
为社会做贡献,人生的价值只 有在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中才 能得到体现(这是唯一的途径 )。
﹡在你贡献社会的同时,也 成就了自己——达成一个双 赢的结果。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大学开篇教案

教学目标:1. 使新生了解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增强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2. 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激发新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4. 培养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新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小组讨论材料3. 新生入学教育手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自己,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2. 邀请几位新生代表进行自我介绍,增强新生之间的了解。
二、了解大学1. 播放PPT课件,介绍大学的基本情况,如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
2. 讲解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如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时间管理等方面。
三、学习观念的培养1. 讲解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2. 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大学学习目标。
四、小组讨论1. 将新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b. 如何规划大学生活?c. 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生应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新生入学教育手册,了解大学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一、生活习惯的培养1. 讲解大学生活中应注意的生活习惯,如作息时间、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
2. 邀请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1. 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在大学期间应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2. 组织新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新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综合素质的提高1. 讲解大学生活中应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2. 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激励新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教学讲解课件

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八目,作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
内圣外王
强调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统一,追求内在的道德完善与外在的社会贡献。
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个人的 仁爱之心和遵守社会礼仪规范,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段落间通过因果、总分、对比等逻辑 关系进行连接,使得文章条理清晰, 易于理解。
关键句段解读及赏析
关键句段的选取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句段,如“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等,进行深入解读。
句段意义的阐释
对这些关键句段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 述,揭示其深层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 。
0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 下者的修身之道
讲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 辑顺序和内在联系。
03
儒家思想对于个人 和社会的意义
分析儒家思想在塑造个人品德、 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 作用。
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说明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卷满 分为100分。
个人修养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内在精神的提升。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经典著作中的道理和 规范,可以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提高精神境界,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才。
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对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注重知识 传授与品德培养的统一。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
《大学生入学教育》课件_第1章

第一节 何谓大学 第二节 大学的发展历程及职能 第三节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第一节 何谓大学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是综合性地提供教学和研 究条件以及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包括本科院校和 专科院校等全日制类型的学校,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 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或学院。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 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大学的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大学精 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 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 式的文明成果,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它是科学 精神的时 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 精神既深藏于大 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是反映大学历 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风貌的一种精神 文化形态,既体现 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 师生的共 同理想、信念和追求。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 导向。
大学之“学”,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学,即学习的态度和方 法。学生在大学中不仅要 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研究事物的态 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自学、独立思考、触 类旁通,敢 于质疑和探究,追求全面的发展。大学之“学”不是书本知 识的死记硬背,不 是教师教授知识的复习,而是将生活与知识 相贯通,学会立世之能,生活之力。
蔡元培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构,不可视为养 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 贩卖知识之所”。大学还要致力于 学术研究,重视科学探索和实践,实现学术昌明。大 学之 “学”,是“为国家民族开太平,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情怀 使然,是强国富民、复兴 中华的大任担当。
总之,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就因为其研究范围博大、研究 学问高深、研究视野广 阔;胸怀宽广、大器大象、兼容并包、 气度恢宏,充溢着一种大象无形的灵性氛围以及 文化的光芒 和神圣精神。这样,大学才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综合 标志,成为人 类的精神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大学大学之大&一有“大家”——即思想解放、高瞻远瞩、勇于进取的大学领导;有大师即德高望重造诣精深诲人不&二有“大师”——即德高望重、造诣精深、诲人不倦的教授专家;三有“大业”——&三有大业即环境优雅、校舍充足、设施先进、图书资料丰富的办学资源;四有“大度”即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学术自&四有大度——即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学术自由的大学涵养;即博学厚德求真务实崇尚文&五有“大雅”——即博学厚德、求真务实、崇尚文明、美化人生的大学氛围;&六有“大学生”——即风华正茂、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祖国栋梁的大学主体。
大学的社会功能&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的前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社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民族文化的圣地和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西方大学的起源线索&中世纪,欧洲,僧侣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实施教育&在意、法、英的一些地方,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结合成学习和研究的组合合成学习和研究的“组合”(universitas)。
&中世纪晚期,学生和学者逐渐发展为一个职业阶层,Universitas演变成University。
欧洲“大学之母”洲大学母&博洛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Bologna)坐落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首府博洛尼亚。
大学的起源&巴黎大学( Université de Paris)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大学,创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大学创立于9世纪,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其前身是索邦神学院,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
大学的起源University of Oxford)英语&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1167年,英王于是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教师与学生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这些学者聚集于牛津,创办了牛津大学,继续从事教学与研究。
&牛津大学具有世界声誉,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界性的影英国界很多的青年着世界性的影响。
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大学深造作为理想。
大学的起源University of Kamblidge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Kamblidge)成立于1209年。
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
剑桥大学和牛津学y齐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被合称为Oxblidge,是世界十大名校之称为“”是世界十大名校之一,88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为世界之最,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
大学的起源&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成立于1636年,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是由移居美国的英国清教徒仿效剑桥大学的模式建立的,始称剑桥学院。
1639年更名为哈佛学院。
&迄今己培育出6位美国总统、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
哈佛大学不但是美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治军学不但是美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思想库,而且在校内,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主张都十分活跃。
美国学母耶鲁学美国学院之母——耶鲁大学&1701年,耶鲁大学建立,哈佛大学毕·皮尔逊被推选为第一任业生亚伯拉罕皮尔逊被推选为第任校长。
1718年托管人将它命名为耶鲁学院,以感谢英国商人伊莱休·耶鲁对学院以感谢英国商人伊莱休学校的慷慨捐赠。
&耶鲁大学校友担任第一任校长的美国大学有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康奈尔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乔治亚大学、密西西比大学、密苏里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因此耶鲁大学享有“美国学院之母”的美誉。
近代大学新高峰——柏林大学&“洪堡(柏林)式大学”观念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由国家举办,但享有广泛的内部自治权;$大学由讲座教授即正教授负责管理;$强调科学研究应超脱社会的种种实际利益;强调大学应进行陶冶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学校教育和$强调大学应进行陶冶教育,而不是一般的学校教育和实用的职业教育。
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研究与教学统一是洪堡大学&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研究与教学统一是洪堡大学的原则史学家将柏林大学称为近代大学的开端这标志世&史学家将柏林大学称为近代大学的开端,这标志世界高等教育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现代大学&广义的现代大学泛指欧洲开始于中世纪、区别与“修道院”的大学传统,从而包括现存的所有大学。
&其次,现代大学也特指近代启蒙以来、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以19世纪初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
其三现代大学又可以指世纪中期开始“走出象&其三,现代大学又可以指20世纪中期开始走出象牙塔”、全面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功能型新大学。
&其四,现代大学又被用以指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兴起的一种以引进企业管理方法为特征、更具灵活性起的种以引进企业管理方法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竞争力的新的办学模式。
新形式公司大学无边界大学虚拟大学&新形式:公司大学、无边界大学、虚拟大学……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在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的性质、职能、精神、使命、目的、功能与价值、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大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题的理性认识。
大学理念的核心是要回答大学是什么和做什&大学理念的核心是要回答大学“是什么”和“做什么”,它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
大学理念归类&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强调大学对于个体乃至整个人类进步的价值意义,强调“大学的理想”,追求大学的终极意义,是大学理想化的表现。
&工具主义大学理念:强调大学贴近社会,利用自身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意义,强调大学的功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意义强调“大学的功用”,追求大学的现实意义,是大学世俗化的表现。
你觉得?大学理念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古到工业革命初期: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机构,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它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和规模的绅士;&第二阶段,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还应是一个研究中心,担负着知识创新的任务;&第三阶段,20世纪:大学同时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服务的机构。
&三个阶段大学理念共同强调的是,大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有系统知识、有道德观念、有人文精神、有正确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全面发展的人。
有社会责任感能推社会进的全的人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创新性和专门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知识创造和社会建设的人才。
育者成为知识创造和社会建设的人才现代大学的理念&纽曼与牛津大学的博雅教育&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威斯康辛思想及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功利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融合纽曼与牛津大学的博雅教育&纽曼出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
1852年发表的《大学的理念》是对中古大学之理念在理论层次上的一个全面深入的总结。
&纽曼的大学之理念就是“教学和培育人才的机构”,这是古典大学遗留给今日大学教育最重要的财产这是古典大学遗留给今日大学教育最重要的财产。
&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的地方。
博雅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博雅教育的三大目标是:$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掌握定的清晰表达科学方法的训练等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清晰表达、科学方法的训练等基本技能;$形成对学问的忠诚、宽容的价值观以及做出明智判断的能力。
的能力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威廉·冯·洪堡,著名的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受命创建的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
洪堡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洪堡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大学是一个学者的社团,是高等学术机构,她应由国家举办,但该享有广泛的内部自治权,大学应该相对独立。
$洪堡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学术,发展科学,大学应“惟科学是重”。
“”$大学教育应培养完人。
$“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研究与教学统一”:大学中,教学和学习过程不应当是机械地传授和接受知识,而教学和学习过程不应当是机械地传授和接受知识而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学生参加研究的过程。
威斯康辛思想及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威斯康辛大学范海斯校长名言:“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
”年莫雷尔法案只要各州所建的大学开设&1863“”法案:只要各州所建立的大学开设某些实用性学科,联邦即可向这些州提供土地补助。
“大学应该是一个服务机构”——&大学应该是个服务机构大学应该为社会服务,应该通过知识创新,在研究方面的成果为社会提供工业、农业、商业以及那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医学、管理学、公共卫生学等的服务。
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是指(&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是指:(1)教育活动是个人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2)教育是为职业选择做准备;(3)创造价值()教育是为职业选择做准备(教育要以社会发展作为最高目标。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交锋&以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大学理念在19世纪中占了主流地位,但发展到过程中却不断受到理性主义者占了主流地位但发展到过程中却不断受到理性主义者的责备。
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书中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重新点燃了理性主义的火炬。
他认为大学是人格完整的象征保存文明的机构和探索&他认为大学是人格完整的象征、保存文明的机构和探索学术的社团,是独立思想和批评的中心,而不能是国家工业和社区发展的服务站。
工业和社区发展的服务站&在人才培养方面,他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道德的、精神的存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理性、道德和精神精神的存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
大学是社会所有机构中,唯一能作理性思考、寻求建立基本原理的地方。
大学应服务社会、抑批评社会?大学应服务社会抑批评社会大学应仰赖于人,抑能独立自主?大学是镜子是座灯塔大学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应解决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抑其主要职责在传递及推广高等文其主要责在传递及推广高等文赫钦斯化?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观&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是实现人类基本求知欲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