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与演唱技巧(原)

合集下载

通俗唱法的技巧

通俗唱法的技巧

通俗唱法的技巧唱歌是一门艺术,而通俗唱法是指运用普遍易懂、易接受的方式来演唱歌曲。

它不同于专业唱法,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让大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欣赏。

那么,在通俗唱法中,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演唱歌曲呢?要有良好的发声技巧。

发声是唱歌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音质和音色。

通俗唱法强调自然、舒适的发声方式,避免过度用力,保护嗓子。

要注意呼吸的控制,充分吸气并用腹部肌肉支撑声音,使声音更加饱满而有力量。

要掌握节奏感和音准。

唱歌不仅仅是发声,还要有良好的节奏感和准确的音高。

通俗唱法注重歌曲的整体感觉,要与伴奏保持默契,把握好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变化。

同时,要保持稳定的音准,避免走音或跑调,使歌曲更加动听。

第三,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俗唱法强调歌曲的情感传达,要通过声音和演唱技巧来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唱歌不仅仅是单纯地唱出歌词,更要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起伏和情绪变化。

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特点,运用适当的音色和发声技巧来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第四,要注重歌曲的整体效果。

通俗唱法追求的是整体的音乐效果,要注重与伴奏的协调和和谐。

要掌握好歌曲的高潮部分和转折部分,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使整首歌曲有起伏有扣人心弦的效果。

第五,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通俗唱法并不要求所有人都要有相同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是鼓励每个人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将歌曲演绎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人耳目一新。

第六,要进行适当的练习和训练。

通俗唱法并不意味着可以不用练习,相反,要通过持续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唱功和演唱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练习曲目,不断地进行反复训练,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和演唱水平。

通俗唱法的技巧包括良好的发声技巧、节奏感和音准的掌握、情感的表达、整体效果的注重、个性风格的发展以及适当的练习和训练。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演唱歌曲,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传达给听众,让人们享受到音乐的美妙。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KTV唱歌还是演唱会舞台上,通俗唱法的技巧都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歌手,让歌曲更加动人、感人。

通俗唱法发声技巧

通俗唱法发声技巧

通俗唱法发声技巧唱歌最基础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方法,有想要更加了解通俗唱法的基本发声的技巧?那么就和小编我一起去探索一下吧!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通俗唱法发声技巧一:松弛训练不管是哪一种演唱方法,作为声乐艺术,松弛是使声音流畅、自然的重要前提。

要是声音自然、优美,必须做到全身的肌肉以及一切与发声的部位,如声带、喉头、下巴自然松驰,同时还要以通畅的气息支持。

训练要求:①声音松弛、自然,在说话的状态下发声 ;②注意连音线,要唱得连贯并在一口气状态下完成 ;③气息要通畅、自然,在最放松的基础上缓缓下沉 ;④放松下巴,抬上颚,保持下巴稳定 ;⑤放松喉头,使之处于打哈欠状态 ;⑥练习时声区最好控制在自然声区,以真声为基础,从低声区起练,练到中声区后下行回到低声区。

有关松弛训练的曲目:男声:《祈祷》(王杰),《东方之珠》(罗大佑);女生:《恰是你的温柔》(蔡琴),《我可以抱你吗》(张惠妹)。

通俗唱法发声技巧二:气息训练在流行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声音力度和歌曲情绪的掌控都是由气息的控制所决定的。

气息控制不理想,就很容易在演唱时发生一些问题或缺陷。

要形成良好的气息,首先要保持自然的呼吸。

自然的呼吸要建立在身体放松的基础上,吸气时两肋张开,横膈膜下沉,气沉丹田,小腹略收。

练习时可以采用下行音阶体会气息下沉:训练要求:①胸腔打开,气息自然下沉,以叹气状唱完最后一个音符 ;②起唱前吸气,气要吸得深,不要憋气,否则容易泄气 ;③音与音要唱得连贯、自然、不要有停顿感 ;④从低声区起练,持续到自己的最高音域,然后下行回到低声域。

有了自然的呼吸以后,肺活量的大小决定着气息的控制能力,肺活量小,容易出现气息短,气息浮的现象。

同时气息的控制也决定着音准的把握,特别是在唱长音时,气息太浮就意味着声音无根,容易造成音准偏低。

因此,通过增加肺活量来加强气息控制能力,是歌手在演唱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可以结合下面这条发声训练来达到这一目的:训练要求:①该训练持续时间的长短(反复的次数)可根据肺活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步增加,最少要反复一遍以上 ;②不管反复多少次,都要在一口气状态下唱完所有音,并且要唱得连贯、通顺、自然 ;③起唱时打开胸腔,唱到将近结尾时胸腔也不要收拢,不要憋气,呼吸道要依然保持通畅 ;④呼气时,气息要推着声音慢慢地呼出,避免出气太猛,否则容易消耗气息,同时也要避免出气太多,这样容易使声音被气息掩盖,而埋没了声音的质感 ;⑤从低声区起练,持续练到自己的最高音域,接着下行回到低声区,高音区容易消耗气息,要注意缓吸、缓呼。

通俗唱法技巧

通俗唱法技巧

发声练习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这是声、气各半练习。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

通俗唱法技巧: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通俗唱法技巧: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通俗唱法技巧: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通俗唱法技巧 No.1 声情并茂唱好通俗音乐要想唱好通俗音乐,首先歌者肯定要做到 "声情并茂'!声:指的是发声的技能(也就用那些动作去唱歌)情:演唱时所要表达的一种心情或一种气氛(一般被视为是不是投入,是不是有歌者的气质)就算一个发声技能超群的人,他的声音还是会有瑕疵的,因为在声乐表现中,人声始终是精益求精的,假如缺少了感情的支撑,那他充其量是一部发声机器,而且是有瑕疵的。

反之,假如凭一时之勇,一时之情去发泄的话,那就往往脱离不开K歌,叫喊等行为了。

误区:声、情两者不能良好的结合起来,盲目训练导致成为一个麻木的发声工具,而过分的热忱似火又太简单染上市井演唱之气,今后就难改了!No.2 声、情入手探规律我们下面就分为声、情这两方面来探讨通俗音乐的演唱规律!当然,在字面表达以及动作训练的过程中,是以声为主,情为辅,但盼望大家在运用表演的过程中反之,衡之。

提高声乐技能主要分为四大门功课:气息,发声,传声,咬字。

情:在一开头的时候,主要是要能听得出好声音的"质',"气',"词',"乐'。

(在演艺,观赏歌曲的过程中要学会从感性变为理性再回到感性)许多人盲目的练习唱歌,但他并不知道在唱歌的过程中,声的四大部门都在工作,这才叫唱歌,练习是有效的。

但同时,歌曲演唱的好坏是在观赏一个整体,一个心情,不是在检验这四门功课的凹凸!No.3 什么是气息?既然谈到四门功课,我们就来一一阐述一下:首先,什么是气息?唱歌必需用气,通俗音乐中的气,是由一呼一吸这两个动作交替构成的。

(决不要有第三个动作产生,例如停顿、重吸、重呼、偷气、漏气等)就一呼一吸而言,唱歌是呼的艺术,切勿本末倒置。

(现在市面上,大多的练气方法,太强调吸气,这样会大大减弱歌者的表现力量,沟通力量)练习要领:要用气,就要一呼一吸,交替工作,稳定气口,连贯动作。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1 文本文档 (2)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1 文本文档 (2)

2、音量控制不是以放大----缩小来体现的,而是以上述这个小小的聚音点的亮----暗控制体现的,这种技术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唱者广大音量时,音质仍保持聚而不散。在减弱音量时,更不能失去“质感”,哪怕唱气声时,仍不失去“质感”,电声再高明,只能改变唱者的音色,却无法制造出“音色”来。
3、音质产生于声带的振动,振动来自声带的张力---- 阻力,因而发音的“焦点”必定在声带上,西洋传统唱法中有一句声乐术语叫做----“让声带歌唱”。帕伐洛蒂说过:“声音是从声带开始的,必须使声带立即振动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几点是通俗唱法实践应用中必需注意的具体要求,尽通俗唱法是多制式、多层次的,这些要求却是一致的。但对不同层次的歌手的具体要求标准可以有所区别。如果我们按能高能低、能强能弱、能刚能柔、能亮能暗这十六字为准绳,对高层次的要求:十六字全部到位;对中层次是部分到位;对低层次的可不讲究到位。这是指技巧要求。有些歌星乐感达不到一流,而技巧却是一流的,仍能达到一流之列。作为一流乐感的歌手,纵然技巧不足,也无损于他们成为一流歌手的可能,因为乐感在通俗唱法中毕竟是首要的。正因为如此,乐感不足的人唯一的出路只有通过技巧去弥补了,而技巧制造出来的力度对比、色彩对比以及高音的爆发力等技巧,即使不能达到“动心”的效果,至少可以达到“动听”的效果。不可否认有这样的事实:有些乐感较差的人,通过“制造”却“激发”出了真的乐感,这叫弄假成真。
4、在通俗唱法中也有一句声乐术语----“声必须靠在声带上”。也是同样性质。如果说声音的出发点在嘴巴,声音就无法靠在声带上了。也就是声带的张力----阻力不到位,所产生的声音效果要么奶声奶气的;要不声音就无法集中;日本歌坛目前就有这么一种唱法,据说是为了表现“清纯”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国的杨钰莹、何影在这方面就是比酒井法子、松田圣子要强。奶声奶气作为一种表演特色未尝不可,但完全脱离了声带的基本振动和气息的支持就成了“做作”了。“让声带歌唱”五个字同时可以具有三个内容:声音意识不要以“嘴”为出发点,而是应以声带为起点,这是一种意识,(因为声音实际上总是通过嘴巴出来的)始终应以声带为“起点”;第二种是从生理上说的,在让声带歌唱时,“软腭的两边必需放下来”,好像一直挂到脖子下面,这是在歌唱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为它是解决声带紧喉咙松的关键。腭弓松了,舌头就自由了,下巴也放松了,喉咙才可能打得开。反过来,腭弓一绷紧舌根立即下压,造成声道堵塞,一切全完了;第三种是指“声音靠在气上”(传统唱法有此要求,欧美流行唱法同样有此特点)因为歌唱方法的本质是气息----声门的阻抗,没有积极的声门张力----阻力又如何能和气息产生阻抗?声带的调节是一切科学唱法的核心,通俗唱法当然也不例外,也是欧美唱法的区别于港台、日本唱法的标志之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声音“质感”强,嗓音特色显著。值得我国歌坛借鉴。

2024年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2024年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三、吐字与四呼
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字腹是一个字最响亮的韵母部分,韵母是吐字时发挥音响共鸣作用的中心。音韵学中,把吐字过程中口腔变化形态归纳为:“开、齐、撮、合”四种类型,即“四呼”。快速咬字后,要立即吐字,吐字要遵循“字腹延伸不变形”的原则,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形不变,气息不断,使咽腔等共鸣器官受到气流振动而引起共鸣。
附:(一)拼音部件的教学
1、单韵母 a o e i u ü
(1)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松动,一直紧着。教师示范时,强调单韵母要读的又长又响。
(2)四声的发音
一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声、三声是难点。
歌谣: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歪再向上,四声快快往下降。建议辅以手势,可夸张一些。(示范)
2、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训练“归韵”
“归韵”就是要把每个字音的“韵母”唱准确。首先要明确每个字的音韵,然后要训练掌握各种字“韵”发声时的口腔动作。
①要严格遵循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孤立地去追求声音的响亮。②明确每个字音音韵的着力点。③准确演唱复韵母和鼻韵母。“斗志昂扬”不能唱成“斗志啊呀”,“恩情”不能唱成“恩齐”等等;④按韵类进行归韵训练。目前多为采用的“十六韵”类来进行训练:“a,o,e,ie,ai,ei,ao,ou,an,en,ang,eng,i,u,ü,er”。⑤保持“归韵”一线到底。首先要建立整体歌唱的概念。要把字韵的延长和曲调的变化,看成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这样才能使得以字韵保持;
二、掌握歌唱时的吐字规律
1.了解每个字的准确着力点
语音声韵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声母(字头)的发音上。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舌、牙、喉等处。歌唱时必须准确每个字的着力点,才能准确表达字意。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欲正五音而不在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不真”。对于“着力”来说,指的是一个字发音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切不可过分强调而破坏字音。

通俗歌曲演唱秘诀

通俗歌曲演唱秘诀

前言提起世界各国演艺圈的“天王巨星”、“天皇歌后”,人们一定会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如演唱英文歌曲的世界级“歌星”迈科尔.杰克逊、麦当娜、惠尼.休斯顿、玛丽娅.凯瑞、麦克.波顿、塞琳.迪昂、李察.马克斯、布蓝妮、瑞奇.马丁;演唱日文歌曲的亚洲“歌星”山口百惠;演唱华语歌曲的港、台“四大天王”、“四小天王”,及戴有各种璀璨桂冠的“歌王”、“歌后”邓丽君、苏芮、齐秦、王菲、林忆莲、张信哲、张惠妹、李汶等等;及中国大陆一些成名歌星.据保守估计,世界上热爱、迷恋、追随这些大牌“歌星”的人们数以亿计.特别是“卡拉.O K”的出现,将大众对这些“歌星”演唱的成名歌曲的痴迷程度推向了不曾预料的高峰.可以肯定地讲,不管哪个国家的人,只要稍有娱乐感觉的人都能哼唱几首广为流传的通俗歌曲.由此,大家不仅要问:是什麽原因造成了这种国际现象?可以用三句话来解答:他们演唱的是“通俗歌曲”;他们使用的是“通俗唱法”;他们进行的是“商业化包装“和“全方位市场运做”.根据历史经验,可以毫不夸张地得出一个结论:认真地学习“通俗唱法”,熟练地掌握通俗歌曲演唱技巧对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将会产生很多有意义、优价值的影响,其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文艺修养,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自娱自乐,提高人生品质.2做为一种自然有效的社交手段,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宴请宾客,能手持话筒动情地演唱几首流行歌曲,会令大家对你产生好感,可以在进一步的交往中较快地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有许多合作意向与各种业务的洽谈都是在夜总会或是卡拉.OK 厅进行的.3 如果你的文化水平有限,又不具备从事较好工作的技术能力,那麽你至少可以做为一名“业余歌手”,用“唱歌“做为谋生手段,其演出收入肯定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因为不论是大都市或乡镇农村,都有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为你提供就业机会,只是你比大部分“自娱自乐者”稍微多一点“演唱技巧”而已.4如果你有较好的“音乐天赋”,就不妨进一步刻苦训练,努力提高演唱水平,并且勇于实践,等待或寻找机会,成功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请记住一句话:哪怕是文盲也可以成为“大歌星”,只要你“唱得好”!5不要因为自己的“形象欠佳”而发愁,只要你“唱得好”,照样可以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上人”.娱乐圈的商业化包装模式,可以将你那“优美动听的歌声制品”送给万户千家.音像市场那无尽的潜力,有可能使你变成“百万富翁”、“千万款姐”,这绝不是“天方夜谭”.6你可以逐渐成为公众崇拜与关注的偶像,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精英”.但是,要想唱好通俗歌曲,做歌手,当“歌星”,还必须经过正确、艰苦、系统的“纯通俗唱法”的声乐训练.要想唱好通俗歌曲,首先要了解什麽是“通俗唱法“.概论“通俗唱法”即为通俗歌曲演唱方法,是“流行音乐”中最主要、最具影响力、发展变化最快,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西方先进国家工业革命形成的社会商业化的产物,存在至今,已近100多年的历史.当年,美国、英国,均有大量乡村歌手与黑人歌手带着自己家乡的“层次较低的艺术表演形式”,做着“淘金梦”,纷纷涌入繁华的大都市,因为他们的演出形式随意简单,收费低廉,而且通俗易懂,迎合了普通市民及中产阶级的欣赏口味,很受欢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物质丰富,刺激了大众消费,各种“夜总会”、“歌舞厅”、“音乐酒吧”等娱乐行业应运而生.在这样一个特定环境里,通俗歌曲演唱形式逐步完善,进而与“严肃音乐”争夺演艺市场并平分秋色.通俗歌曲演唱形式的发展势头之所以如此强劲,是有其特殊的原因.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具备良好的娱乐大众的功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同时,它又可以做为商品进入市场买卖流通,是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正是这种独特的优越性,为通俗歌曲演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自西方“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大陆,到陆续产生了一些“本土歌星”,我国的通俗歌曲演唱的发展历程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不长的阶段,大陆的歌手们总是在虔诚地、执着地、不知疲倦地崇拜、模仿着海外大牌歌星,紧紧追随着他们的脚步,然而还是望尘莫及.这并不能说明大陆的歌手的智慧及体能方面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而是中国的社会状态的影响力使然.大陆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与商品市场繁荣时期,近些年虽然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但经济基础还不很稳定.随着对外开放,海外的文化模式不可阻挡地渗透进来,有的文化公司虽然“照猫画虎”似的签了一些歌手,但“包装体制”不健全,运做模式不规范,又没有强力的资金投入做保障,因此他们不会,也不想好好培养与训练自己的歌手,而是急功近利,想用歌手们尽快地去赚钱;某些歌手的自身素质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公司与歌手之间的关系杂乱无章,存在着许多隐患,因而造成了纠纷不断,随意解约的必然结局.那些没有签约的歌手,大多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由此形成了大陆演艺圈长期不景气的尴尬局面.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扭转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宏观状态,但我们有信心,有技巧把握歌星包、商业运做中最基础的环节——用科学、正确的“通俗声乐训练法”踏踏实实、行之有效地培训歌手,使他们的“唱功”接近国际水平,为演艺发展做好准备.提到声乐教学,很多人总是将“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混为一谈.他们不能正确地界定“声乐”的基本概念与定义:不能准确地认识各种“唱法”之间存在的共性及差异.所以,不管是欠缺“通俗声乐知识的老师”教通俗歌手;还是通俗歌手请教“美声老师”,到最后恐怕只有一个结果——概念混乱、不得要领,最后离双方的良好初衷相去甚远,或者背道而驰,不论是发生何种情形,总是令人遗憾和惋惜.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流行音乐”工作的经验和对“通俗声乐”理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创立了一套较完整、较系统的专门教授“通俗歌手”的方法——《通俗声乐简明训练法——通俗歌曲演唱秘诀》.此训练法尊循“人体解刨学”与“声韵学”的科学原理,根据通俗歌曲演唱特性,借鉴“欧美通俗唱法”技巧,从人体非常自然的发声状态入手,打破以往传统声乐教学的观念与模式,揭开了声乐教学那层神秘的面纱,以简明扼要、论述精确、通俗易懂、高效快捷的方法指导、训练学员,任何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人都能很快掌握通俗歌曲演唱技能,而且,可以郑重承诺:1个月保证学员掌握通俗歌曲演唱“秘诀”;3个月保证学员达到业余歌手水平;6个月保证学员达到专业歌手水平.综述通俗歌曲演唱简明易懂,所表达的情感贴近人们的生活,因而深受大家的喜爱,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或高兴,或忧郁,唱歌都可以使心情放松,逐渐的唱歌发展演变成一种大家共同享受的娱乐项目.唱歌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大部分人唱歌虽然能使自己快乐,却不一定能给旁人带来愉悦,甚至令人无法容忍.这是为什麽呢?因为人生下来不久即会说话,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但唱歌在人的一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很小,只有那些音乐天赋特别好,或经过歌唱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将歌唱得轻松自如,优美动听.有些人很想学唱通俗歌曲,但因为大陆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与教授通俗唱法的老师,所能找到的是从事“美声唱法“或是“民族唱法”教学的老师,学生上了这种“文不对题的声乐课”,被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气息、位置、共鸣所困扰,越学越不得要领,越学越难受,越学越不会唱歌了,从此,对学唱歌望而却步,对唱歌丧失了起码的兴趣,这真是一种悲哀.其实,通俗唱法并不像某些人渲染的那样神秘与复杂,主要是一些“声乐老师”和学生在认识上都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老师误区在于:他们没有研究过通俗歌曲演唱特性,不清楚“通俗唱法”的基本原理,更不知道“歌星包装”、企划宣传及商业运做等模式,仅凭着掌握的一些“传统声乐教学”知识,就冒然教想学“通俗唱法”的学生,结果是“不得要领,误人子弟”;那些学生的误区在于:明明自己想学的是“通俗唱法”,可因为知识所限,不可能了解通俗歌曲演唱的原理,因此跟着老师用不是“通俗唱法”的方法练习通俗唱法,例如:费力地建造“共鸣腔”、盲目追求音量、音高,扩展音域,结果练成了一种“不论不类、莫名其妙、毫无美感可言的错误唱法”,最后,离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越走越远.可以肯定地说:任何能正常说话的人,通过正确的“通俗声乐”指导与训练都能掌握通俗歌曲演唱技巧.当然,要想做专业歌手或成为“歌星”,还必需经过较系统的“通俗声乐”训练.一.气息训练将身体与精神放松一些,气息调整均匀,空气不要吸入过满,不要太刻意注意姿势及口、鼻吸气的动作,因为身体状况处于常态时,外界气压大于身体内压力,在完成正确的吸气息动作后,肺部即形成负压,空气自然进入肺部,这样在演唱时吸气迅速,在话筒前无任何杂音.要点:1.两肩......2.胸部......3.两肋及后腰......4.小腹及臀部......5.“横隔膜”(处于腰部“水平线”的平滑肌)......6.发音时要平稳、轻柔......练习1上述状态准备好后,以四拍为一小节,心里数| 一二三四在数四的同时,将空气瞬间吸如(空气吸入不能过满),在下一小节的第一拍发“ s ”音(国际音标的“轻辅音”,声带不振动),在发音的过程中,身体灵活自如、意识积极,肌肉不僵硬,富有弹性、神经不紧张,不松懈.发音时:呼吸的相关肌体组织上、下挤压肺部,当挤压到极限时,左右前后继续全方位向内挤压肺部.向上的气流要细而稳、集中而有力.练习曲的每个乐句,气息和声音都不能间断,时间保持越长越好.肺部的空气始终保持在肺的下二分之一处.二.声带训练发“ s ”的状态不变,舌尖稍向后移,声带立即振动,发出一个近似国际音标“Z”(介于“ zi ”与“ ri ”之间的音),发音时,注意力集中在声带上,练习曲的每个音都不能脱离“声带”,并要配合已练习过的气息方法.要点:1.无论何种唱法,要想唱出“乐音”(优美动听的声音)......2.此训练“气息”着力点一定在“声带”上......3.练习曲的每一个音都要......4.练习时上腹有......5.“气息源”要保持在稳定的位置,......6.气息从“横隔膜”发源......7.在演唱中,“喉咙口”始终处于......8.气息的发源点在“横隔膜”......练习21 = C (F)4/4|1232 1-|2343 2 -|3454 3 -|4565 4 -|5676 5 -|6717 6 - ||三.共振与泛音训练“声带”发出的声音有质感,是歌声的核心,但音响微弱、单纯,必须加上自身各部位协调制造出的“混响效果”,才能使歌声优美动听、打动人心.1“通俗唱法”一定不能与“美声唱法”相提并论,“美声唱法”是在“共鸣”的基础上完成咬字与归韵;而“通俗唱法”则不强调“共鸣”.因为“美声唱法”人为制造“共鸣”的实际意义是为了扩大音量:而“通俗唱法”也要形成“共鸣点”,但一定不能过分地、人为地扩大“共鸣”,其作用只是为了美化音质与音色,而其音量是用“增加声音压强”和依靠“调音台”及“电子扩音系统”的功能来完成.演唱时只需要再调整出“共振”与“泛音”等“效果”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演唱表现力”上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麽世界上拥有那麽多人迷恋通俗歌曲演唱,这种状况是任何其它演唱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要点:1.口腔共振:“口腔共振”在演唱过程中所占的比重......2 胸腔共振:在演唱时,胸腔正中的......头腔共振:高音区以“头腔共振”......3 三个“共振区”调配好以后,还要调动......练习3.1 = C (F )4/3135153|1--|724742|7--|613631|6--|572527|5--|613631|6--|724742|7-|135153|1--|246264|2--|357375| 3--|246264|2--|135153|1--||注:练习3用“le”、“la”、“li”、“me”、“ma”、“mi”反复练习.四.声线定位训练“声线”在“通俗唱法”中至关重要.“声线”,通俗的说就是——声音进行的线路.不管是中音区,还是低音区或是高音区,唱出的歌声要保持相对的统一,音质与音色(声音的“厚度”、“亮度”、“宽度”等等)及适当的“声音的紧张度”和“声音的震动频率”.只有这样唱出的歌声才能优美动听,才能让“听者”听着舒服,体会到音乐给予人的“享受”.“声线统一”的概念就是——用通俗唱法完整地演唱同一首歌曲.绝不能容易演唱的音区用“通俗唱法”,有些难度的音区用“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使得一首歌“支离破碎、缺少韵味”.要点:1.气息的发源(气息支点)始终是在......2.发出的声音(声音支点)始终不能脱离......3.对“声线”的要求是:音色、音质......4.首先做元音(“a”、“i”、“e”)练习:发“a”元音时......5.歌唱时发的元音不能像说话时发的元音那样......6.歌唱时,“声带发声点”的意识要......7.演唱较高音区时,上唇稍微......8.演唱高音时,不能将“气息”盲目地......9.演唱时一定要纠正一个误区:没有什麽......10.演唱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技巧”:......此时,不要疑惑,坚持下去,你会感到这种“技巧”是成为“歌星”的“秘诀”.练习4.1 = C (F)4/4567123456712 | 3 0 0 0 ||321765432176 | 5 0 0 0 ||用以下音标做练习4.的练习:la le li lo lu lao luo lou lan len lin lang leng longma me mi mo mu mao muo mou man men min mang meng ming五.咬字与归韵训练比起“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咬字与归韵训练尤为重要.因为“美声唱法”的咬字与归韵是建立在“共鸣”的基础上的,“民族唱法”的咬字与归韵始终要求声音的“明亮度”,而“通俗唱法”的咬字与归韵则更接近“自然的说话”.可以形象的定义:“通俗歌曲演唱”就是“美化了的说话”.人们在正常的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幅度(音乐术语成为“音域”)变化不大,而在歌曲演唱时,“音域”宽达“两个八度”,甚至“三个八度”,“通俗歌曲演唱”又可称之为“艺术性的说话”或“音乐状态下的说话”.要点:1.“咬字”的“着力点”要相对......2.不管是“唇音”、“舌音”、“齿音”,还是“喉音”、“鼻音”......3.演唱“华语歌曲”时的“咬字”,不能因为“声母与”“韵母”发音......5.“气息”始终在“声带”......6.“咬字”时的“音头(声母)”要......练习5.1=C (F)4/453423127|1---|27167564|5---|53423127|1---|27167564|5---a e i o u a e i o u a e i o u a e i o ula le li lo lu ma me mi mo muba be bi bo bu pa pe pi po pu六.歌唱合成训练完成以上5个练习后,进入最后一个练习——歌唱合成训练.此训练选用两首歌曲:《泪海》(女声专用)和《大约在冬季》(男声专用).要点:1在训练之前,先反复......2结合已经训练过的方法与技巧......3演唱时,在不脱离......4演唱时要注意旋律的......5“通俗唱法”的实际演唱,一定要有......6 4/4拍的歌曲每小节的强弱规律是......7演唱时的“颤音”一定......8每一句“旋律”要在关键的“字”上使用......9结合“咬字”与“归韵训练”,将演唱时歌词......练习6......完成以上训练后,只是掌握了“通俗唱法”的基本演唱技巧,要想成为“专业歌手”或“歌星”,还必须在“通俗声乐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继续刻苦训练与钻研.祝每一位有志于学习“通俗唱法”的朋友早日成功!。

通俗唱法ppt课件

通俗唱法ppt课件
受众群体
通俗唱法的受众群体广泛,包括各个年龄段和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群,而摇滚、爵士等音乐风格的受众群体则相对较 为特定和专业化。
05 通俗唱法的未来发展
CHAPTER
音乐市场的变化对通俗唱法的影响
1 2
音乐流媒体的崛起
随着音乐流媒体的普及,更多人有机会听到和分 享通俗歌曲,推动了通俗唱法的传播和发展。
自然声音
使用自然、真实的声音,不刻 意追求技巧和华丽的音色。
多样风格
涵盖多种音乐风格,如流行、 摇滚、民谣等,满足不同听众
的喜好。
历史与发展
起源
现状
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随着 留声机和电台的普及而逐渐流行。
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歌唱方式之一, 不断涌现出新的音乐风格和技巧。
发展
在20世纪中叶,随着摇滚、民谣等风 格的兴起,通俗唱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
音色控制
通过调节发声方法和技巧 ,掌握不同的音色,以适 应不同的歌曲风格和情感 表达。
音域拓展
通过训练和技巧掌握,拓 展音域,使声音更加宽广 和富有表现力。
呼吸技巧
呼吸控制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通 过深呼吸和慢吸慢呼的训 练,提高气息的稳定性和 持久力。
呼吸运用
在歌唱过程中合理运用呼 吸,使声音更加流畅和自 然,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情感表达
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等表现方式,将情感融入 歌曲中,使歌声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情感与歌词的结合
通过情感与歌词的结合,使歌词更加生动和有力 ,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03 通俗唱法实践
CHAPTER
选曲原则
适合个人风格
选择符合自己音色、情感表达的歌曲,能够更好地展现个人特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作者】李志强【关键词】通俗唱法歌唱技巧气息【正文】一、引言(一)通俗唱法的概念谈到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我们必须得先说说“通俗唱法”这个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其实通俗唱法按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就是用自然状态的声音去抒发、传达情感的一种演唱方法。

我们一定要在脑海中对“通俗唱法”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走入误区。

(二)通俗唱法的特点通俗唱法注重演唱者本人的自然嗓音,并不特别讲究声音的音量和共鸣,但重视歌曲情感的表达,强调情绪的渲染。

在歌曲的演唱上要求吐字清晰、旋律流畅、感情真挚,有时可以像口语说白似地低吟浅唱,有时又可以强劲有力地高声喊唱。

通俗唱法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和表现风格的能力,同时也很注意歌唱的自然化、生活化。

它的特点是自然的嗓音、清晰的吐字、真挚的情感。

通俗唱法因不严格要求其音量和共鸣,所以在演唱上往往借助于话筒来传达声音的表现力,在表演形式上常有伴舞和乐器的辅助,使其多元化。

通俗唱法的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易于上口、情感真挚亲切,这也就是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最根本的区别。

二、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类别(一)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一“呼吸”(气息)了解了通俗唱法的概念及其特点之后,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通俗唱法歌唱技巧中的第一项:呼吸(气息)。

歌唱技巧中的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吸气、呼气、换气。

吸气的方法必须正确,在吸气的时候要自然,吸得深、吸得恰当。

气息从口、鼻同时吸入,腰慢慢的往外扩张,动作轻松,不僵硬。

两肩自然下垂,不耸立,胸部放松,不抬起。

这样才能使吸气环节进行得有条不紊。

而呼气则应当平稳、均匀,加以控制。

呼气时,横隔膜平稳地上提,两侧下肋逐渐回收,使气息缓缓的呼出,多体会腰腹扩张与内收的感觉。

换气,可以把它叫做补气。

第一句开唱以后的句间,能否换好或补好气,关系到吸气与呼气能否得以循环往复,关系到已经获得的呼吸支持能否继续保持。

因此,绝不能在换气时让呼吸的部位往上移动。

我们在换气的时候必须依照二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根据乐句旋律的进行而换气,二是根据作品的表现而换气。

换气的要求高,难度大,需要重点训练。

练习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慢歌曲的速度,让句间换气有足够的时间和准备,等练到熟练的程度,逐渐加快到要求的速度,使歌唱恰如其分地进行句间换气。

俗话说得好,“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当呼吸与歌曲情感、风格相结合时,更表现出其独特性。

不同的歌曲内容,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通俗唱法十分注重歌曲情感的强化与外化,而呼吸的运用则是关键。

比如在表达十分悲痛难过、深沉内涵的情感时,呼吸用得很强,声带有意不完全闭合,形成一种好似漏气的沙哑声,并将这种带沙哑而深沉的声音色彩夸张、外化、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歌曲《回家》中的一句:“回家,回家,我需要你”。

其中“家”、“你”二字,就可以用带点沙哑的声音去唱,表达控制不住的情感,以此来加强声音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又如抒情性较强,表达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这种声音色彩柔美圆润,对呼吸的控制与运用,体现了歌唱上的技巧。

如《黄昏放牛》、《如果云知道》等曲目的演唱,皆可用此法。

另外,在表达激烈粗犷的情感时,呼吸的力度与深度必须加强,在腰围横膈膜处形成强有力拉紧的状态,声音才会有爆发力,发出几乎类似于呼喊的声音。

比如电视剧《水浒传》中的歌曲《好汉歌》,这首歌中旋律已退居次要了,而情感的体现表达得淋漓尽致。

至于欢快轻松的情感,则要求气息的流动轻巧通畅,不可过于深沉,也不需要强劲的力度,如《爱相随》、《亲亲我的宝贝》等。

歌唱中的第一个技巧“呼吸”我们必须重视,因为它是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使其他演唱技巧得以运用和发挥。

同时我们也要多花时间在气息的练习上,坚持做到每天 2 个小时的气息练习。

(二)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二“气声”通俗唱法中呼吸运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气声的运用,它不仅丰富了通俗唱法的表现力,也为声乐艺术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段。

“气声”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

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种声音比较结实响亮,而气声则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

在这种声音中,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

这种声音更显自然亲切,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彭丽媛在气声的运用上有突出的成绩,她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菲的歌曲《红豆》和《人间》第一段也是典型的气声唱法。

我们在使用气声的时候同样要控制好气息,让气息形成一个支柱,一个通道,自由通畅地去碰触声带。

同时声带不完全着力,发出感叹、叹息的声音。

在气声的整个运用过程中,声音的位置始终如一由眉心发出,这样才能使气声更有穿透力,更有冲击力。

其实“气声”并不成其为一种“唱法”,而是一种声音运用的技巧。

演唱者如果能抓准时机运用气声得当,不仅能给听众带来一种遐想,使歌曲增加感染力,演唱增加表现力,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使用气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气息,同时还要有个“度”,尽量采取适中的态度,但切忌滥用。

(三)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三“颤音”很多唱通俗歌曲的朋友误以为颤音就是在演唱歌曲时喉部颤动时发出的声音,因此很多朋友在演唱时故意抖动喉部的肌肉以此来发出颤音,这种理解和方法都是错误的。

其实颤音是利用气息与喉结的配合,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相互进行冲撞使声音产生波动感、起伏感,从而起到美化声音的作用,这也是通俗歌曲演唱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颤音有很多种类,“大颤、小颤、先直后颤、先颤后直”等等。

如张惠妹的颤音幅度适中,不大不小;张学友爱用小颤;张宇则以大颤见长;而日本歌曲的特点是“先直后颤”,即先唱一段平铺直叙的长音,再开始使用颤音,并且幅度由小到大,频率是由慢到快。

这些颤音的运用必须得花上一些功夫,很多朋友暂时还不会这个技巧,但千万别泄气,这完全可以练出来的。

关键是气息与喉头要配合好,相互进行协调,不能用喉头发出抖音,那是万万不可的。

颤音,实质上是用气息演绎歌曲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所产生的震动,腰腹给予气息的压力产生了气流,用了气息,自然会有气流的冲击产生颤音。

对于通俗歌曲,有些低调的地方不会有强大的气流支持你的颤音,这时就需要用一些技巧来修饰尾音了。

到了高潮部分,情到深处时运用好颤音,能使歌曲的动听度上升,同时也能直接碰触到听众的心扉,让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同样我们也必须记住,不能滥用颤音。

(四)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四“挑音”挑音是出色歌手必须掌握但往往却又容易被忽视的歌唱技巧。

它是在歌曲句尾声音向下滑的时候再忽然往上一挑而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是有规律可寻的。

许多优秀的歌手在歌唱时挑音用的很讲究,拿捏得很到位。

比如张惠妹的《勇敢》,在高潮部分的每句结尾都有一个挑音,这也为歌曲的好听度和辨识度增色不少。

在运用挑音的时候要使气息能保持到句的最后一个尾音,到尾音时再用气息轻轻一碰声带,声音再根据下意识的旋律进行配合发出略带即兴性的挑音。

其实挑音算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技巧,这是需要一定唱功的。

刚刚接触通俗唱法的演唱者暂时还无法自如的拿捏挑音,这必须得靠平时歌唱经验的积累、小组旋律的收集。

像欧美天后玛利亚凯莉的挑音就运用得炉火纯青,任何作品在她的演绎下都能展现出和原唱不同的风格,其中挑音的运用就占了些许的比重。

(五)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五“哭腔”哭腔是在喉间利用气息的冲撞产生爆发力迫使声带发出一种似乎哭泣的声音。

我们在使用哭腔之前一定要下意识的调整情绪,投入情感,把歌曲前段的旋律作为铺垫,到即将使用的时候,气吸深一点,口腔的位置再开大一点,声音从眉心发出,同时情绪跟着走。

我国的歌唱家刘欢的哭腔技巧运用得就比较出色,还记得歌曲《千万次的问》最后一句歌词吗,“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中“哪里”两字的哭腔展示得淋漓尽致。

其实哭腔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那么难以掌握,平时可以对着镜子做反复的练习,直到找到哭腔的感觉为止。

然后找老师帮忙指导,使运用的能力做进一步的提高。

哭腔用的好也可以增加歌曲的感染力和演唱者的表现力,但同样切记不可以滥用。

一定记住“要用得巧用得妙”。

(六)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六“假音”假声其实是指演唱时通过下意识的控制而只使声带的部分肌肉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

这种声音比由整个声带都振动的真声要高但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

假声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

比如: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伍思凯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所使用的真假声间的突然转换,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部分,这些都是通俗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

欧美乐坛天后惠特妮.休斯顿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中先用温馨的混合声在中低音区轻轻吟唱,然后用挺拔高亢的真声将歌曲逐渐推向高潮,直到歌曲的最高点,突然改用极柔美的假声。

这是在演唱中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变化来表现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个优秀的范例。

(七)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之七“咽音”人们常说的“海豚音”其实就是咽音。

能演唱咽音的人声带的先天条件都非常好,再加上后天的练习,音域一般可达四个八度,甚至可以唱到高于 E6 的音。

它是一种可以超越假音极限的高音。

在演唱咽音的时候一定注意声带和气息的运用。

首先声带必须闭合且要着力,气息往下沉还要能支撑得住,声音抛到眉心,口腔开大,同时使用头腔共鸣,这样声音才能找到支点和位置,发出“海豚音”。

超级女声张靓颖在参赛的时候演唱的作品《Loving You》就展示了三次咽音。

能把咽音自由运用于演唱的著名代表人物就是欧美天后玛利亚凯莉,她的代表作《Emotions》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三、通俗唱法中歌唱技巧的训练(一)通俗唱法中的弱声练习法以上就是我们在通俗唱法中常用到各种歌唱技巧,接下来让我们谈谈通俗唱法中的弱声练习法,这种方法对提升通俗唱法中的歌唱技巧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觉得用弱声练习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放松也是作为一种演唱的基础,为后面情绪的酝酿做好铺垫。

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最好用开口哼鸣的状态,就是口腔张开不发音,用鼻腔发音,这样容易找到共鸣的位置。

再次,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还要用另外一个思维去考虑倾听声音的位置,声音的位置是随着音高不断发生变化的,移动的速度要由自己的耳朵来判断。

在移动至高音区时,应适度的提起软腭,因为软腭的提起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

只有在软腭提起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才会具备鼻头腔共鸣,同时产生振撼力,这样的高音才会是有是松弛的。

最后,练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扩展音域,应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