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
提高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抗冲刷能力的措施

提高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抗冲刷能力的措施
提高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抗冲刷能力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挑战,在建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抗冲刷能力。
选择合适的无机结合料是提高基层抗冲刷能力的关键。
无机结合料应具有较高的抗冲刷性能,能够抵御外部冲击和压力。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矿物材料,如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采用适当的配合比是提高基层抗冲刷能力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无机结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种类、粒度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以确保基层在受到冲刷和压力时能够保持稳定。
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也可以提高基层抗冲刷能力。
添加剂可以改变无机结合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强其抗冲刷性能。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剂和纤维增强剂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增强无机结合料的粘结力和抗拉强度,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也是提高基层抗冲刷能力的重要措施。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基层的压实和养护工作,以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以免影响基层的抗冲刷能力。
提高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抗冲刷能力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配
合比设计、添加剂的使用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可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确保基础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授课教师訾爱民授课班级授课日期
模块名称基层(底Βιβλιοθήκη 层)施工技术模块学时8
单元名称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单元学时
5
颗粒名称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
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授课方式
讲授
教学目标
通过本颗粒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厂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能够进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厂拌法施工。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厂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教学难点:摊铺厚度的控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厂拌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动画)、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等
作业:课上提问、课后布置习题作业及上网查阅资料
2017二级建造师教材考点《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技术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也称半刚性类型)包括内容及适用范围(一)包括内容 1.水泥稳定土: 2.石灰稳定土: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石灰粉煤灰类与石灰其他废渣类两大类。
(二)适用范围 1.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2.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做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应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二、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水泥:应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2.石灰: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
应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3.粉煤灰:粉煤灰中Si0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6.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冰冻区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要求。
7.水泥剂量: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但设计水泥剂量宜按配合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1%,对集中厂拌法宜增加0.5%,对路拌法宜增加1%。
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
8.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重大的砂、砂砾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
9.水泥稳定粒径均匀且不含或细料很少的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添加20%~40%的粉煤灰,或添加剂量为10%~12%的石灰土进行综合稳定。
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方法(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备料1.土料:应在预定的深度范围内采集土,不应分层采集,当需分层采集土时,应将土先分层堆放在一场地上,然后从前到后将上下层土一起装车运送到现场。
17-2020年二建《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2

【例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 12m。
上面层 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 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 层宽度 9.5m。
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所示,水泥 剂量为 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 2.4t/m3,压实度 98%。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考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问题】列式计算 1km 基层需 1#料和水泥的用量。
(不考虑材料损耗,以 t 为单位,计算结果保 留到小数点后 2 位)【答案】(1)1#料的用量[(18÷100)x9.5×1000x2.4x98%]x(100/104.5)x25%=962.18t;(2)水泥用量[(18÷100)x9.5x1000x2.4x98%]x4.5/104.5=173.19t。
考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19石灰稳定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④ 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 7~10d 充分消解。
⑤ 消石灰宜过 9.5mm 筛,并尽快使用。
⑦ 被稳定材料宜先摊平并用两轮压路机碾压 1~2 遍,再人工摊铺石灰。
⑧ 按计算的每车石灰的纵横间距,在被稳定材料层上做标记,并画出边线。
⑨ 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
考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0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除应满足第 19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② 采用石灰粉煤灰时,应先将粉煤灰运到现场。
(21)水泥稳定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被稳定材料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摊铺。
④ 按计算的每袋水泥摆放的纵横间距,在被稳定材料层上做标记,并将当日施工用水 泥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路段表面应没有空 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区域,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应相等。
考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5已整平材料含水率过小时,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且应符合下列规定:② 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掉头。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的特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的特点研究了这么久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的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首先呢,它的强度还挺不错的。
你想啊,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这个基层材料是道路或者其他建筑结构下面很重要的部分,它要是没有一定的强度,根本承受不了上面传来的压力。
比如说,大卡车在马路上跑,如果基层材料强度不够,那马路不得陷下去啊,就像软泥巴地似的,车一过就一个大坑。
还有啊,稳定性比较好。
这个稳定性怎么理解呢?比如说天气的变化,有时候特别热,有时候又特别冷,要是材料稳定性不好,热胀冷缩就会让路面变得坑洼不平啥的。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就像一个比较淡定的家伙,温度啥的对它影响相对没那么大,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影响,就像人在冷的时候会打哆嗦,但这个材料哆嗦得没那么厉害。
我还发现它耐久性不错。
你看那些老公路,很多年过去了,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但之下的基层大部分时候还在那撑着呢。
这个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就像个老黄牛一样,一直在那默默坚持着,虽然会有一些磨损啊,就像老黄牛身上偶尔会有点小伤,但就是不轻易坏掉。
不过呢,它也有让我觉得疑惑的地方。
就是这种材料有时候对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原料的配比要是不准确的话,就可能影响它的性能。
这就像做饭一样,盐放多了或者放少了,味道就不对了,这个配比到底怎么才能把握得特别精准呢?这还挺让人头疼的。
而且啊,我在观察中发现它有一定的板体性。
这个板体性我一开始没理解,后来发现就好比是一整块板子一样,它能够把力量分散开来,如果一部分受到压力了,力量能比较均匀地分到其他部分,就像团队合作一样,大家互相帮忙分担压力。
另外,它的早期强度增长有点慢。
就像是小孩成长一样,需要慢慢发育。
施工的时候这个就有点麻烦,因为我们总希望它能快点达到一定的强度,这样后续的工程就能早点进行了。
这可咋办呢?还得再研究研究其促进早期强度增长的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所含的无机结合料有些是具有一定的活性物质的。
16-2020年二建《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1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5)施工参数确定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6)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宜采用重型击实方法,也可采用振动 压实方法。 (8)用于基层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强度满足要求时,尚宜检验其抗冲刷和抗裂性能。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017 年真题】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 施工参数规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 施工参数规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 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 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答案】D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三、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 1. 一般规定 1 对于边角部位施工,混合料拌合方式应与主线相同,可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 整平 的人工方式摊铺,并与主线同步碾压成型。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2 稳定材料层宽 11~12m 时,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以 500m 为宜。综合考虑下列因 素, 合理确定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 ①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 ② 施工人员数量及操作熟练程度; ③ 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④ 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 ⑤ 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 考点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3 对水泥稳定材料或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宜在 2h 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 料的初 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4 石灰稳定材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 4d。 (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结构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 5℃
20230306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一、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分类及适用范围(1)水泥稳定集料类、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
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集料类材料宜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下基层或底基层。
(2)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或上基层宜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底基层可采用悬浮密实型骨架混合料。
均匀密实型混合料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骨架空隙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需要考虑路面内部排水要求的基层。
【例题单选】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基层的材料是OA水泥稳定集料类B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C石灰稳定类D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参考答案】C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图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设计流程图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①选择级配范围。
②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O③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①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②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③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C4;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施工参数确定时,除了确定结合料剂量、合理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外,还要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例题案例节选】图3-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参考答案】C设计是生产配合比设计,D是结合料剂量。
三、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1、一般规定施工工艺选择表(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宽在11米至12米之间时,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以500m为宜;无机结合类稳定材料层宽大于12米时,作业段宜相应缩短。
确定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考虑因素:①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
②施工人员数量和操作熟练程度。
③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④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
⑤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
(2)对水泥稳定材料或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宜在2h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市政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总结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混
合料
级配碎(砾)石
春末和夏季 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 前 1~1.5 个月完成
1、通过配合比确定石 灰、粉煤灰含量和混 1、颗粒级配,碎石颗
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 粒组成曲线是顺滑的
大干密度
曲线。
2、7d 浸水抗压强度达 2、配料准确 到设计要求
1、厂拌法生产,运到 现场摊铺,先拌石灰、
粉煤灰再加入粒料和
3.严禁洒大水碾压
洒水(或覆盖)湿润 养护,直至上层结构 保湿养护 7d 施工为止
保湿养护 7d
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 封层,禁止开放交通
养护期内封闭交通
石
2、Dmax≯100mm
1、石灰剂量小于 3%~4% 1、选用初凝时间 3h 以上, 1、III 级及以上生、消石灰。
石灰起主要稳定作用。
终凝时间 6h 的水泥。
2、磨细生石灰效果优于消 2、水泥剂量 5~10%
2、粉煤灰中 Si02、Al203 和 Fe2O3 的总含量应大于
2、稳定材料
石灰。采用 III 级及以上钙 3、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 70%
土质 1、塑性指数 10~15 的粉质 1、塑性指数 10~17 的粗粒
粘土、黏土 dmax≤15mm 土、中粒土
1、土质 碎
2、有机物含量宜小于 10% 2、0.6mm 以下颗粒<30% 1、级配 dmax≤60%分层 1、筛分成 3~4 个级配粒级 级配 dmax≤37.5mm
(砾) 厚度
2、级配 dmax≤37.5mm
3、养护条件(湿度和温度) 一般不超过 3~4h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施工技术要求
名称
1、施工时间
2、配合比准 确
3、拌合与摊 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实质量符合表规定的要求。
2020/5/31
22
碾压工序
关键工序
先轻后重, 先慢后快
直线段 由两侧向中间
曲线段 由弯道内到外
出现弹簧,松散, 翻松,重拌
2020/5/31
23
延迟时间
水泥稳定类混合料从加水拌 合开始到碾压完毕的时间
2020/5/31
11
2020/5/31
12
道路施工的重要意义和目的
理想的设计必须通过施工来实现,施工实现和检 验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灵活性较大,尤 其是一些道路的施工地点、地质结构复杂多变,设计阶段 难以尽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就耗费人 力、资源和财力,以及快速、高效与安全的要求而言,施 工原材料的试水标验泥号―作为为―32混5主合或要料42中5试的的验普结通合项硅料目酸,盐其水质泥量,相矿当渣重硅要酸。
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基 层。为使水泥稳定碎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
(6) 有机质和硫酸盐施含工量时应试选验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 (7) 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宜在水6量h以测上定)的水泥。
(1) 下承层准备与施工放样 (2) 备 料 (3) 拌合与摊铺 (4) 碾 压 (5) 养生与交通管制
2020/5/31
17
稳定土拌合设备
2020/5/31
18
拌合
2020/5/31
19
2020/5/31
20
摊铺
2020/5/31
21
碾压
碾压是基层获得强度的稳定性的关键。
摊铺整平的混合料后,立即以12T以上的 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 碾压。
水泥稳定类基层的混合料可在拌合厂(场)
集中拌合,也可沿路拌合。
故施工方法有:
厂拌法、路拌法 :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稳定类基层对强度 、平整度等有较高要求,应采用施工质量好、进度 快的厂拌法施工;
其它公路的水泥稳定类基层可用路拌法施工。
2020/5/31
15
四、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 (一)材料要求
2020/5/31
7
三、混合料组成设计
(1)以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规定的混合料强度 为设计标准;
(2)通过试验选择最适宜稳定的集料或土;
(3)确定结合料剂量和最佳含水量。 【注】:设计得到的参数和试验结果是检查 和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2020/5/31
8
2、混合料试验
通过相关试验测定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以 试验结果作为评定混合料质量的依据。试验项目 有:
(3)根据规定的强度标准及其它要求,选择最适宜的 原材料及其混合料的组成方案。
2020/5/31
10
2、混合料组成设计具体步骤
(1) 制备混合料 (2) 击实试验 (3) 强度试验
考虑减少水泥用量可以大大提 高混合料的收缩性能,减少基 层收缩裂缝的产生,应在满足 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
泥用量
(4) 确定结合料剂量
由已确定的最优级配,采用不同的水泥用量配制符合级配要求的水
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制备试件,分别进行击实试验以得到不同水泥
用量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干密度
制备试件。试件标准养生6d并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最后按平均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要求确定最优级配的水泥剂
量。
② 颗粒组成: ③ 压碎值 ④ 硫酸盐及腐殖质
(2) 无机结合料: 水泥、石灰、粉煤灰、煤渣
(3)水: 一般人、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注意】:有侵蚀性的水,如海水。
2020/5/31
6
三、混合料组成设计
1、设计目的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良好的水稳定性、耐久性,为便于施工,还应 具有适宜的施工和易性。 为达到设计目的,应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 进行混合料的配比设计。
路面施工
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基层施工方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道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的类型、 特性及其应用;
知道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的施工 工艺流程,能进行其施工质量控制;
知道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施工质量检测 项目与检测方法; 会使用随机法选择路面检测位置; 会检测路面的几何尺寸。
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火 山灰质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宜选用终凝时间 较长(如在6小时以上)和标号较低的(如325号 )水泥,以利施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 潮变质的水泥不宜使用。
2020/5/31
16
四、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
(二)铺筑试验路
(三)厂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类基层厂拌法施工流程:
2020/5/31
1
路面工程
学习单元:无机结合料稳定
类基(垫)层
基层施工
2020/5/31
3
二、材料质量要求
1、原材料的试验――主要试验项目
(1)含水量测定 (2)颗粒筛析 (3)液限和塑限 (4)相对密度、吸水率试验 (5)压碎值试验--评定碎石、砂砾很有成效的抗压 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2020/5/31
(8) 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测定
(9) 烧失量测定,确定粉煤灰、煤渣是否适用
(10) 粉煤灰化学成分及细度试验--评定粉煤灰的质量
排出结晶水,碳酸盐分解 出CO2,硫酸盐分解出SO2, 及有机质被排出的质量损
失。一般采用950度
2020/5/31
5
二、材料质量要求
2、原材料质量要求 (1) 集料和土: ① 液限和塑限:
2020/5/31
13
道路施工总的原则要求
(1)施工准备与技术管理 ; (2)推广使用新技术,促进施工现代化 ; (3)节约用地,合理布置,防止污染 ; (4)加强安全生产,保证安全施工 ;
(5)紧密协作,共同配合 ; (6)隐蔽工程 ; (7)工完场清
2020/5/31
14
四、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
(1)重型击实试验 (2)承载比试验(CBR值) (3)抗压强度试验
2020/5/31
9
3、混合料组成设计步骤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
(1)通过前述相关试验,检验结合料、7集d无料侧和限土抗的 各项技术指标,初步确定半刚性基层的原材料压。强度
(2)确定混合料中各种原材料所占比例,制成混 合料后通过击实试验测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承载比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