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应急处置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船舶溢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船舶溢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船舶溢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介绍船舶溢油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给附近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制定专项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发生。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船舶溢油事故的快速响应、有效控制和彻底清除,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损害,并保护好附近沿海地区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 快速响应:在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尽快组织救援行动,争取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采取控制措施。

- 综合协调:应急救援预案要涵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配合要求,确保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得到合理调度和协调。

- 高效运作:救援行动要高效有序地进行,相关人员要熟悉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提高应对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能力。

- 防范并重:除了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还要加大事前事后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三、应急救援预案内容1. 预案编制组织机构和分工:- 预案编制组成: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汇集环保、交通、海事、公安、武警、卫生、气象等多个部门的专家和人员组成预案编制组。

- 分工情况: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协同配合要求,保证各方面力量的充分利用。

2. 应急响应级别和调度机制:-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事故的程度和规模,划分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措施。

- 调度机制:在事故发生后,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根据情况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救援行动。

3. 事故报告和信息发布:- 事故报告:明确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流程,要求船舶企业在发生溢油事故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

-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及处理进展的相关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同时防止造谣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4. 人员调度和组织:- 人员调度:根据事故规模和救援需要,及时调度和动员合适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行动。

溢油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溢油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溢油应急志愿者
鼓励和培训志愿者参与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现场支援和辅助 工作。
物资资源保障
溢油处理设备
配备专业的溢油吸附剂、撇油器、吸油材料等处 理设备,用于溢油现场的清理和处置。
防护装备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 罩、防护眼镜等,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通讯和交通工具
保障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通讯畅通和交通工具的及 时调配,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溢油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contents
目录
• 溢油事件概述 • 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 • 应急处理流程 • 应急处理资源保障 • 应急处理培训与演练 • 应急处理案例分析
01
溢油事件概述
溢油事件定义
溢油事件是指石油在非正常状态下,如油轮事故、海上采油平台故障、油罐车倾 翻等,导致大量石油泄漏进入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 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的事件。
处理措施
紧急调集多部门和资源,采取筑坝拦截、吸油材料吸附、 生物降解等方法,迅速控制油污扩散,同时对受影响区域 进行生态修复。
经验教训
加强河流沿岸工业设施监管,提高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能 力。
案例三:某港口溢油事件处理
01
事件概述
某港口码头装卸油品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部分油品进入港口海域,对
海洋生态和港口运营造成威胁。
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 偿,恢复生态平衡。
总结评估
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04
应急处理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保障
溢油应急处理专家团队
组建由溢油处理专家、环境评估专家、应急管理专家等组成的团 队,负责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决策支持。

水面溢油应急处置方法培训

水面溢油应急处置方法培训
使用焚化炉处理少量的固体油污物。大量的固体油污物运至化工 垃圾场焚烧处理。
便携式多用途焚化炉示意图
第三采油厂
人工或机械清理
在确定油品泄漏抢修完成之后,依次从油品入河点沿河岸两 侧清理残留在土体和植物上的油污。拦截点也依次从上游向下游 撤除,最后一个拦截点在上游全部清理完毕符合要求后,再予撤 除。
细菌降解
水流速度超过0.7节
围油栏角度和长度的关系
围油栏和水流 方向之间的角度
所需围油栏因角度改变后的长 度变化
90
1.0倍(水流速<0.75)
45
1.4倍
30
2.0倍
20
3.0倍
16
3.5倍
15
4.3倍
11
5.0倍
10
5.7倍
8
7.0倍
油流方向
第三采油厂
溢油层
水 油
对于泄漏量较大、水面上的油层厚度大于3cm的现场回收,在岸 边挖一个集油坑,将水面上的油品直接引入坑内,引流渠的沟底高 度与水面基本平齐,将集油坑内的油品直接泵排入罐。
第三采油厂
水面溢油应急处置方法介绍
2018年8月22日
第三采油厂
思考问题: 1、初期险情的处置能否更加及时有效? 2、溢油回收处置方法能否改进? 3、储备的应急物资是否适用?
第三采油厂
溢油应急处置基本方法
“一围”指围住泄漏点油品,阻止油品进入河流; “二拦”指设置围油栏、吸油拖栏,拦截泄漏油品继续扩散 ; “三筑”指构筑实体坝、控制坝、活性炭坝等,提高油水分 离效果; “四控”指利用河道沟渠闸门控制或分流上游来水,为收油 创造条件; “五收”指采用收油机、吸油毡、凝油剂等回收泄漏油品; “六清”指清理河道两岸污物,喷洒消油剂清理水中残油。

溢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溢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溢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事件背景溢油事故是指在油罐、油船等容器中的石油及其产品由于损坏、泄漏等原因,导致大量油料外溢,造成环境污染、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的事件。

溢油事故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对生物资源、渔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破坏。

面对溢油事故,必须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以迅速、有效地应对事故并减少其影响。

二、应急组织(一)指挥部1.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指挥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培训、调度救援力量等。

3.技术支持机构:主要负责汇总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指挥机构进行决策。

(二)救援队伍1.救援队伍组织:建立溢油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油料清理队、环境监测队、抢险救援队等。

2.救援力量:储备一定数量的物资和装备,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协作单位1.相关部门:在应急情况下,通知相关部门协助救援工作,包括环保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

2.社会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如志愿者、民间救援队等。

三、应急预案(一)预案制定1.制定清晰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和分项应急预案。

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方案、人员保障、物资调配等内容。

(二)资源调配1.确定救援所需资源及数量,建立储备制度,确保关键物资供应。

2.与物流部门建立紧密合作,确保物资运输和调配的迅捷性。

3.根据事故规模,及时调动相关单位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协调和配合。

(三)救援行动1.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行动。

2.依照救援方案,对事故区域进行划分,并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溢油清理、环境监测等工作。

3.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4.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预案演练(一)定期开展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二)演练内容包括指挥部组织、资源调配、救援行动、安全防护、危险品处理等。

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溢油事件应急预案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02
各部门及时共享溢油事件相关信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
性。
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递
03
一旦发现溢油事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
迅速响应。
预警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检查预警设备
确保预警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预警的可靠性。
培训操作人员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预警系统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风险评估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 评估进行定期更新, 以适应新的风险变化

资源调查更新
定期调查可用资源状 况,确保资源的充足
和有效性。
应急措施修订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 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和实用性。
03
溢油事件的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流程
发现溢油事件
通过监测设备、人员目视 或其他方式,及时发现溢 油事件。
报告与核实
对发现的溢油事件进行初 步核实,确认事件性质和 规模。
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启动 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现场处置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溢油扩 散,减轻污染影响。
后期处置
对溢油事件进行清理和恢 复,确保环境安全。
应急响应措施
溢油控制
使用围油栏、吸附材料、化学剂等手段, 控制溢油的扩散。
人员疏散
案。
制定演练方案
根据应急预案和培训内容,制定详细 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流程和 要求。
记录演练过程
对演练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演练 时间、参与人员、操作步骤等,为评 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培训与演练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标准制定
根据应急预案和培训内容,制定评估 标准,用于评估员工对应急预案的掌

码头溢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码头溢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码头应对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溢油事故对环境、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保障码头正常运营,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码头在装卸、储存、运输、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溢油事故,以及与码头相关的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预案体系1. 组织机构(1)成立码头溢油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组、救援组、监测评估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应急响应(1)事故报告码头发现溢油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规模、影响范围等。

(2)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规模和影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应急响应措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响应措施如下:Ⅰ级应急响应: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启动应急物资储备,调集专业清污队伍、船舶等。

4. 开展溢油围控、清理、监测等工作。

5.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Ⅱ级应急响应: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启动应急物资储备,调集专业清污队伍、船舶等。

4. 开展溢油围控、清理、监测等工作。

5.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Ⅲ级应急响应: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启动应急物资储备,组织清污队伍、船舶等开展溢油围控、清理、监测等工作。

4.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Ⅳ级应急响应: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2.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近海溢油应急处置方法

近海溢油应急处置方法

近海溢油应急处置方法近海溢油是指石油管道、油轮等运输工具因事故或人为破坏而导致石油泄漏到海洋中。

这不仅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近海溢油应急处置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

近海溢油应急处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隔离控制:一旦发生近海溢油,第一步应当是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避免进一步扩散。

可以通过设立隔离带、围堵措施、防油栏等方式将漏油区域隔离起来,尽量控制溢油范围。

2. 捕集回收:利用油水分离设备、吸附材料等工具,将海面上的石油进行捕集回收。

当然,这也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以避免进一步污染海洋。

此外,可以利用船只进行漂浮物的清理,以尽量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3. 垂直挡油帘:在采取隔离措施的同时,可以在漏油区域周围布设垂直挡油帘,以减少石油进一步扩散。

挡油帘可以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油污染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风向及潮汐等因素来调整挡油帘的位置。

4. 散布溶解剂:如果石油已经进一步扩散,难以控制时,可以散布溶解剂进行应急处理。

溶解剂能够迅速减少石油浓度,阻止石油进一步扩散,减少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威胁。

但是,选择合适的溶解剂非常重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特点进行选择。

5. 海面清除:对于已经进一步扩散的石油,可以利用清洁船舶和散装货物清理设备进行海面清除。

清洁船舶利用吸油设备和清洗设施,将海面上的石油进行收集和处理。

散装货物清理设备则是利用高压水枪等工具进行清洗,将石油从散装货物上清洗掉。

6. 生物修复:近海溢油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损害,还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在应急处理完成后,还应进行生物修复工作,以促进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物修复可以包括引入生物修复剂、人工捕捞和驯养濒危物种等措施。

总的来说,近海溢油应急处置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溢油情况、环境因素和应急能力等多个因素。

只有科学、全面、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地区的影响。

某加油站油品跑冒漏事故应急预案

某加油站油品跑冒漏事故应急预案

某加油站油品跑冒漏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报警:一旦发生油品跑冒漏事故,立即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报警。

2. 人员疏散:加油站人员应马上向安全区域撤离,并在必要时协助顾客疏散。

确保人员安全。

3. 切断电源:在疏散后,负责人员应切断加油站的所有电源,避免电火花引发更大的事故。

4. 隔离事故区域:负责人员应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隔离,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进入事故区域。

5. 停止油源:若可行,负责人员应尽快找到油源,关闭相应的阀门,停止油品泄漏。

避免油品继续流出。

6. 执行紧急应急漏油救援措施:负责人员应按照事故应急响应实施预案,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防泄漏设备和吸油材料来控制和清理泄漏油品。

7. 排放油品残余物:将泄漏的油品残余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8. 事故调查和上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上报相关部门,配合调查。

9. 处理事故后果: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后果,并对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10. 整改和总结:针对事故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总结和汲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预案只是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调整。

同时,制定预案后应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人员熟悉应急程序,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650
180
<20
21
2.7
石脑油/溶剂 0.73 油
4号轻燃料油 0.85
2.4
<-20
40-180
54
160-350
65
<0.5 1.0
4号燃料油 0.90
8.0
-7
115
1.50
5号轻燃料油 0.93
消失的很慢的油为持久性油,如重质原油、重质精炼油。
非持久性油溢出后会很快挥发掉,一般不需要采取清除措施, 持久性油溢出后,只有部分轻组分挥发掉,对环境会造成危害, 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与应急有关的油品特性
在溢油事故中,确定溢油其理化特性是制定应急对策 的重要因素。这些特性主要包括: 漂浮性 流动性 挥发性 毒性 可燃可爆性 决定上述特性的是油品的指标参数
大部分石油是 黑色,也有暗 绿或暗褐色
显赤褐、浅黄 四川盆地:黄绿色 色,甚至无色 玉门:黑褐色
大庆:黑色
相对密度
胶质、沥青质含量 多,石油的相对密 度就大
一般在0.80~ 0.98之间
个别高达1.02 或低到0.71
一般在0.85~0.95 之间,属于偏重的 常规原油
流动性 气味
常温下石油中含蜡 量少,其流动性好
闪点实质是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遇到火源迅速发生 的氧化反应,不时任何浓度的混合气都会发生爆炸, 只有油蒸汽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才能闪火爆炸,这一 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溢油在水域环境中的变化
见溢油处理技术
油类的主要外观性质
性状 颜色
影响因素
常规原油
特殊原油
我国原油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越多,石油的颜色 越深
油品分类
原油和成品油;
原油是指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天然石油
成品油是指利用原油生产加工而成的炼制品。成品油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 石油焦6类。
根据石油在水中的滞留时间不同,将石油分为持久性油和非 持久性油。
很快消失的油为非持久性油,如柴油、汽油、煤油和航空油;
前言:溢油应急专业人员 主题一:石油理化特性 主题二:溢油风险 主题三:辖区概况 主题四:应急计划
前言--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
从业多年,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及训练,并且 对本职业比较精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即 professionals。
志愿者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 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即Volunteer 溢油应急处置需要志愿者,更需要专业人士
溢油处置工作的特殊性一
石油的危害性
安全危害:易燃易爆性 环境危害:污染性 健康危害:毒性
决定因素:油品理化特性
溢油处置工作的特殊性二
溢油扩散复杂
扩散(密度、粘度) 漂移 蒸发(组分、馏程) 溶解 分散 乳化
决定因素:气象、水文、油品理化特性、处置时间
溢油处置工作的特殊性三
一般是流动或 半流动状的粘 稠液体
个别是固体或 蜡含量和凝固点偏
半固体
高,流动性差
含硫量高,臭味较 浓
有程度不同的臭味
含硫相对较少,气 味偏淡
辖区主要油品指标参数
名称
MR-16
密度
0.9750
粘度
200
倾点℃
<20
镏程
闪点
26
含蜡量
含硫量
2.5
爆炸极限
波斯坎
0.995
3200
<20
30
4.9
祖阿塔
原油是多组分混合物。组成原油的基本元素为碳 和氢,碳的百分含量为80~87%,氢的百分含量为 10~15%。68%的原油中饱和烃的含量超过50%,其次 是芳烃,但只有4%的原油中芳烃超过50%,胶质、沥 青质及可溶性石蜡含量较少。另外,原油中还含有一 些微量金属元,如矾、镍、铁、铝、钠、钙、铜和 铀等。尽管原油的基本组成元素都为碳和氢,但它们 的物理特性相差很大。
粘度
是指对液体流动的阻力,分为运动粘度和动力粘 度。
运动粘度是指在某一恒定温度下,一定体积 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 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 乘积,即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粘度决定着油在水面的扩散速度,粘度越大, 扩散速度越慢,随着油在水面的风化,轻组分蒸 发,油的粘度逐渐变大,扩散速度越来越缓慢。 当油的动力粘度高于5000cPS时,分散剂基本无 效。
溢油应急处置基础知识
前言
培训主旨:强化自身安全防护,提高 溢油应急能力
相关背景:
事故一:大连港原油泄漏事故 事故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 溢油处置图片资料
思考问题:
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溢油处置中,参与人员的表现差异性? 溢油造成的危害? 影响溢油扩散的因素?
课程大纲
凝点:指油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当环境温度低 于凝点时,油就开始固化或冷凝。 凝点加2.8℃约等于倾点
当油溢到水面上,环境温度低于油的倾点时,油不 在流动,这是就无法使用撇油器和分散剂进行清除, 只能用油拖网回收。
闪点
是指油的蒸汽与空气混合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 低温度,是衡量石油挥发性成分和爆炸、火灾危险 的指标。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
密度
是指在规定温度内,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在 标准温度下(20℃)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有符号ρ20表 示,有时也用到比重(相对密度),我国用20℃时 油的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水的密度之比表示油的比 重。
密度决定着溢油在海水中的漂浮能力,对于油品来 说,石油烃含量多、沥青含量少时,密度就小,当 油溢到水面,石油烃组分逐渐蒸发,油的密度就会 增大,逐渐下沉,直到沉到水面以下。
溢油处理技术
机械回收法(围油栏、撇油器、吸油毡、高压 清洗)
化学消除(溢油分散剂) 现场焚烧 生化补救(噬油细菌、微生物)
决定因素:气象、水文、油品理化特性、环境 敏感性
应急人员基本要求
熟悉辖区概况 熟悉风险源头 熟悉设备操作 明白溢油处置任务分工
第一部分 石油理化特性
镏程
多组分的原油及其炼制品没有固定的沸点,而是一 个温度范围,这一温度范围在石油炼制中被称为镏 程。
镏程决定了石油挥发性,初镏点越低,开始挥发的 温度就越低,油滞留在水面的时间久越短。但挥发 性强的油也具有较强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倾点和凝点
倾点:指油在测定容器中还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当 环境温度高于倾点时,液体就可以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