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有感以前一直都觉得什么哲学,什么马克思主义,对我来说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仅仅限于一些书面上的说法,对于我现实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那些根本就和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从本学期开始上马克思原理的课程后,我开始改变了看法,尤其是王老师精彩难忘的课程着实感动了我,由此下定决心开始学习这门课程。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目前水平还达不到阅读如此伟大的著作,因此放弃许多能够阅读的机会。

这次在老师的要求下,选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

我零零星星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大致浏览了一遍。

整个过程虽是走马观花,且刚读时确实觉得难解其中之意,但耐着性子,便慢慢体会到此经典著作中乾坤之大。

读过之后感受颇多,还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看法。

我的感受可能还过于浅显,不过每个人的收获毕竟都是不同的。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人类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在近150年来,他们的思想引导人类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浅读了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越来越觉得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的理论,它被俄国列宁主义所发展继承,指导了俄国革命;它被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它还会被发展继承,继续指引人类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收载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52年间的著作25篇。

其中,重要著作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本卷的首篇著作是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在1843年3月到9月期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对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期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著作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是对他们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当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析极为精辟,让人深思。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指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必然性。

他们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深刻揭露,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也令人信服。

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并对这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描绘。

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不再受到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种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我们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激励着我们为之奋斗。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

同时,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是一部思想的宝库,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相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指引下,人类社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文集,在读完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深吸引。

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即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的,必然会产生阶级斗争。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努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我对这种革命思想深感赞同,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彻底改变社会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我也受到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揭露的启发。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合理性,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

他们揭示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指出资本家利用无产阶级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并通过这种剥削获取巨额利润。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幸福。

这种追求人类幸福的理想非常令人感动,也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总之,通过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的著作,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读物,对我个人和社会的思考和认知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卡尔马克思,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著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作品。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

是卡尔马克思挚友,与马克思一齐并为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齐一向致力于对于社会阶级斗争的分析,为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领袖,这次读了两人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让我颇为感触,并且对于两人的思想上的前瞻性,与思维的缜密性都更加的钦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分四卷,我尤其对第一卷颇为感兴趣,马克思与恩格斯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当时的贸易与对华战争等,马克思恩格斯都进行了详细分析。

我选取了鸦片贸易史进行了详细的通读。

那段闭关锁国,人民萎靡,遭人残害的岁月又渐渐从时间的消逝中渐渐在我脑海里恢复了原先的面貌。

鸦片贸易对于当时的中国无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已经陷入了落后的境地,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市场是个严重的打击,对于当时社会人民的精神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鸦片贸易的原因也如鸦片贸易史第一部提到的源于欧洲对于中国市场的占有欲望,幻想和企图。

开头马克思引用英国人马利马丁的话:“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持续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但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牺牲者被献于永不知饱的摩洛赫,英国杀人者和中国自杀者竞相向摩洛赫的祭坛上供奉牺牲品。

”鸦片贸易使得当时中国人付出超多白银购买鸦片,每一天烟雾妖娆,使得自己变得更加沉迷,却因为鸦片的上瘾性而使得不得不继续为之付出精神和金钱的双重代价。

马恩列斯论教育

马恩列斯论教育

马恩列斯论教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一八四三年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

马克思:《致R(卢格一一编者注)》一八四三年五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四百一十四页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致R(卢格一一编者注)》一八四三年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四百一十六页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这些人的明确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是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

马克思:《致R(卢格一一编者注)》一八四三年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四百一十七一一四百一十八页一八四四~一八四五年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的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

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是什么,他们能够从这个资产阶级那里得到些什么,他们也是知道的。

虽然他们不会写,可是他们会说,并且会在大庭广众之中说。

虽然他们不会算,可是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理解足以使他们看穿主张取消谷物税的资产者,并且驳倒他们。

虽然他们完全不了解教士们费尽心机给他们讲的天国的问题,可是他们很了解人间的即政治的和社会的问题。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八四四年九月~一八四五年三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三百九十八一一三百九十九页我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褛不堪的粗布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

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这一事实特别表明了英国无产阶级在取得独立的教育方面已经有了多么大的成就。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八四四年九月~一八四五年三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五百二十八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一一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心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原著》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心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原著》选读读后感

院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工商管理系学号: 02130328姓名: 余晓东指导老师:孙亚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原著选读读后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仪上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1883年3月14日下午二点三刻,马克思平起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读完《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我觉得它在告诉人们的是: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我们今后该怎样做?在这个讲话的最后,恩格斯说:“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是的,马克思为世人留下了《资本论》巨著。

他独一无二地解剖了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预言着人类社会应该存在的公正和公平的“模式”。

应该承认,尽管这世界上有许多人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恶魔,但不管怎样,马克思没有“私敌”。

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

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

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

“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

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

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三篇文章写于1843年至1844年初。

在此期间,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刚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成为比以往一切形式的唯物主义无比丰富和彻底的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从这时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实践中为无产阶级锻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讲“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他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许正因此次人际关系才那么重要吧。

正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们要扮演很多角色,学着去适应。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用分工来阐述了等级无处不在他还谈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形式的思想。

”而“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2、只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时,才可进行决战。

3、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4、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5、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

6、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7、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马恩列斯论教育

马恩列斯论教育

马恩列斯论教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一八四三年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

马克思:《致R(卢格一一编者注)》一八四三年五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四百一十四页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致R(卢格一一编者注)》一八四三年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四百一十六页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这些人的明确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是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

马克思:《致R(卢格一一编者注)》一八四三年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四百一十七一一四百一十八页一八四四~一八四五年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的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

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是什么,他们能够从这个资产阶级那里得到些什么,他们也是知道的。

虽然他们不会写,可是他们会说,并且会在大庭广众之中说。

虽然他们不会算,可是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理解足以使他们看穿主张取消谷物税的资产者,并且驳倒他们。

虽然他们完全不了解教士们费尽心机给他们讲的天国的问题,可是他们很了解人间的即政治的和社会的问题。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八四四年九月~一八四五年三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三百九十八一一三百九十九页我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褛不堪的粗布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

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这一事实特别表明了英国无产阶级在取得独立的教育方面已经有了多么大的成就。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八四四年九月~一八四五年三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五百二十八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一一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其教育思想
马克思与恩格斯借助于他们所创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考虑,科学地论述了一系列重大的教育思想。

它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正确地进行教育方面的斗争,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实践纲领和远大的目标。

一、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形成基于对近代科学技术、近代大工业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给社会生活、教育和人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新情况的思考和研究,也是他们珍惜前人有关教育方面的理论遗产。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教育在社会的发展中作用,论述通过教育培养新人等方面;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无论是才能或天才,由于它们首先是单纯的禀赋,它们就应当依照一般通用的方法来加以完善”;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分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关于普及国民义务教育等方面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批判继承。

他们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的批判表示赞赏,同时也指出了空想要从人性论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教育中的各种弊端只是由于它不符合人性或者是所谓的人的理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教育的资产阶级本质,为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教育弊端指明了方向。

二、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看来,教育无疑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这种生产既为人类社会自身的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又要求人类自身通过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所以从根本上讲人的形成与发展,人类教育的发展和演进,都与人类生产相关联。

教育是由社会、社会关系所制约,并要求其为社会服务,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教育也必然发生变化,所以教育具有历史性。

而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必然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反映这种关系的教育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强调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但他们又认为教育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育对社会关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

他们没有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只是强调改变资本主义教育的性质,使教育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因此他们重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并对工人运动给予高度评价。

三、论教育与社会生产
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不同生产力水平为教育提供不同的物质基础,也对教育提供了不同的要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推动了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教育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等等都与教育有关。

教育是生产、再生产的
重要手段,教育可以使从事一般性劳动的劳动力训练成可以从事复杂劳动和专门劳动的劳动力,还可以培养以脑力为劳动技能为特征的劳动力。

教育使科学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场所,大学对于推动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教师的教育劳动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有各种技能的劳动者,因而具有为生产和经济服务的作用,所以老师的劳动教育也有生产性的劳动。

但教师的劳动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不能将教育劳动的生产性和直接的物质生产混为一谈。

四、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历史上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考察,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建立在了科学的论证上。

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到来,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和生产的社会化,促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使广大的人们受到了摧残。

马克思肯定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生产,但必须通过立法来保证人们的劳动时间,禁止他们在有害的工作环境里生产。

他们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工人尽可能受到适应劳动职能变更的教育;将教育与生产联系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劳动者。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更大的利润,劳动力成商品,教育实质是资本家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手段,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教育受到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认为只有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使生产与劳动相结合的意义有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对于空想主义思想进行了科学的改造和变革。

他们以无产阶级和全体的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教育同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考察中,揭示了教育思想的本质及其职能。

他们从生产、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内在联系出发,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从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出发,结合实际对许多问题做出了科学的改造和变革,为结实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科学的、基本的理论基础,使教育理论真正进入了科学教育的时代!
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论其教育思想
系别: 11级社会科学系
班级:教育学二班
姓名:杨少贇
学号: 20110302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