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热源方案大全

空调冷热源方案大全
空调冷热源方案大全

空调冷热源方案大全

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

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

优点:

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

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高峰电力,一次性奖励2000美元,美国一次性奖励500美元,等等。

中国也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特地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冰蓄冷中央空调代表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先进水平,预示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有如下特点:

优点:

1)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2)冷主机制冷效率高(COP大于5.3),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可节约运行费用35%以上(与热泵和溴化锂空调形式比可以节约40%以上)。3)减少建筑的配电容量,节约变配电的投资,节约约30%(空调的配电投资);免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

4)使用灵活,部分区域使用空调可由融冰提供,不用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

5)可以为较小的负荷(如只用个别办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

6)在过渡季节,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运行更合理,费用节约明显。

7)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在拉闸限电时更能显示其优势:只要具备带动水泵的电力(如发电机发电、限电减电力供电)就能够融冰供冷,不会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8)制冷温度低而稳定,空调效果佳,提高大楼的舒适性和品位。

9)有低温冷源制冷速度快,上班前启动时间短。上班前启动时间越长,则空调无效运行越多,无谓的浪费越大。

10)作为驱动能源,清洁、环保、稳定、简单可靠,且峰谷电差价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更优惠(周边省份在去年均已大幅优惠,国外的峰谷差更大)。

11)对于大型多建筑区域供冷,可以低温供水,降低送水能耗、减少管网投资;同时与每一建筑一个供冷站的形式比可以节约投资、减少管理费用、减少机房面积12)可以为末端提供低温冷冻水,降低末端的投资;加强除湿能力,大幅提高空调舒适性;如果采用低温送风系统,更是可以节约末端的风机能耗、提高空调品质、减少风管的尺寸和投资。

13)空调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行,而且具备与大楼的BAS 接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调系统。

不足之处:

1)如果主机和蓄冰装置等设备均布置于冷冻机房内,蓄冰装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解决办法:可以埋在绿化带下、布置在汽车坡道下等无用空间)。

2)机房设备投资比常规水冷电制冷和溴化锂机组系统稍高。

3)冰蓄冷只能夏天供冷,需要供热系统(可以采用热网换热采暖,热网容量远低于溴化锂机组所需,只有50%左右容量)。

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1、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水源热泵是具备了利用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其中可以利用的水体,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地表土壤和水体不仅是一个巨大的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量),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表的土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地相对地均衡。这使得利用储存于其中地近乎无限地或地能成为可能。所以说,水源热泵利用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一种技术。

2、便于计量和收费

空调用电负荷在用户位置,因此便于空调的计量与收费。这对于用户合理使用空调系统,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公平、公正、公开地摊派空调运行管理是很有利的。

3、运行安全可靠

水源热泵机组的空调系统是可以基本保证全年按用户的需要开启空调系统,特别是

春秋空调过渡季节均能运行,也就相当于四管制空调系统。一般,水源热泵供、回水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夏季水体作为空调的冷源,冬季作为空调的热源,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等难点问题。

4、高效节能

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的环境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体为18-35℃,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机组效率提高。

5、灵活应用

有的建筑物内,特别在过渡季节,部分区域需要供冷,部分区域需要供热,水源热泵可以同时供冷和供热,可以实现建筑内冷热量的转移和平衡,从而系统少用能源。水地源空调以其卓越的节能环保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06年我国科技部把建筑节能作为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其中课题六为水地源热泵应用技术,07年“两会”已把全面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作为会议重要议题之一。在短短几年间,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在大中城市的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在北京、山东、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已经成为节能环保高档空调系统的象征。目前正快速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纷纷建立水地源空调示范工程,政府也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选用水地源热泵空调。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前,气候变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

节能必然成为衡量未来建筑品质的必要指标,“低碳排放”的概念正受到环保行业、学术研究机构的普遍重视。

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耗电最大的一个设备,其节能减排的的必要性应该首当其冲的。

电蓄热空调系统

电蓄热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电锅炉制热,制取的热量以热水的形式储存在蓄热装置中,白天将所储存热量释放出来向空调末端供热。

电蓄热空调具有稳定的供热能力,有如下特点:

1)利用蓄能技术移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厂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电厂、

电网的运行成本,节约电厂、电网的基础建设投入。

2)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

3)使用灵活,过渡季节、节假日或者下班后部分办公室使用空调可由蓄热定量提供,无需开机组,节能效果明显,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4)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5)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作到无人值守,根据空调的变化实时跟踪,需要多少冷量供多少,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节能明显。

四、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是靠室外空气来冷却的一种空调形式,其制冷和供暖的性能与室外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它有如下特点:

1)冷热一体,不需要另外配置热源。

2)在不考虑其对建筑外观的影响和机组运行振动影响时,可以将机组放置于屋顶,不需要专门的空调机房。在小面积无冷冻机房的建筑比较适合。

3)空气冷却,不需配置冷却塔

4)靠空气冷却,制冷、制热性能与室外环境温度密切相关,造成性能不稳定:夏季室外温度较高,需冷量较多时,其制冷能力变差;冬季室外温度较低,需供

热较多时,其供热能力变差。冬季需要采取特定的除霜手段,影响了制热效果;供热温度低,使室内的温度在天冷时达不到要求。

5)靠空气冷却,制冷效率低(名义COP低于3.2,实际运行一般为2.5左右),运行费用高。

6)因机组放于室外靠风冷却,时间长了冷凝器上结满灰尘,极大的影响了换热效率,机组运行效率下降,制冷量也急剧下降,一般3年后需重新考核其制冷能力,进行相应处理,有时甚至需加配机组。

7)机组选型时需考虑环境对系统的影响,需要增大配置,投资增加,投资为几种空调形式中最高。

8)效率低,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常规空调系统本身就较大的变压器配电容量,配电设施费高,且需交纳较多的电力贴费和电力施工费。

9)由于机组放置于室外,运行、管理、维护难度大,机组容易损坏,维修工作量大。10)过渡季节,需冷量或热量减少时,其制冷或制热能力却达到最高水平,大马拉小车,形成浪费,也增加了运行费用。

五、溴化锂空调系统

溴化锂机组是利用热能作为机组的能源、通过溴化锂和水之间的吸收与释放、由水作为制冷剂循环来达到制冷的目的。根据提供热能的方式,溴化锂机组又分为直燃型(燃油、燃煤气或燃天然气)、蒸汽型(热网蒸汽或自备锅炉提供蒸汽)和热水型(热网热水或自备锅炉提供热岁),由于不通热网,因此只能为直燃型。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

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水做制冷剂、溴化锂做吸收剂,使得制冷主机的特性完全不同于其他空调:其优点如下:

1)系统的能源主要为热能,因此配电容量小(约为常规电制冷的1/3,冰蓄冷系统的1/2),运行耗电量小。(但在停电时仍然不能运行,采用自备发电机只能保证部分水泵,整个系统不能供冷,无法象冰蓄冷系统开水泵全融冰可以供冷;如果出现2003年夏季的限电使用开一半机组,则达不到空调效果,而冰蓄冷可以保证空调效果)

2)用于有废热产生的场合较为可行,如钢厂、纺织厂等,欧美发达国家溴化锂机组的应用均在有废热的场合。

3)(直燃型)冷热一体,不需另外配置采暖设备(采暖时就是一台燃气锅炉,但热效率比单独的燃气锅炉低一些)。

4)机房占地面积比冰蓄冷稍小。

不足之处:

1)由于溴化锂机组的特性,制冷量存在衰减(年衰减约为3%~8%),因此溴化锂机组的容量设计时按15%的余量配置。

2)制冷主机的出水温度高,实际运行高于8℃(众多的实际工程就均如此),空调效果差、制冷速度慢、上班前启动时间长,降低了大楼的品位;同时由于供水温度高,必须加大末端设备的容量才能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增大了投资。

3)溴化锂是具有腐蚀性的无机盐,容易造成机组的腐蚀和制冷量的衰减。

4)效率低,能效比(COP)约为0.8—1.2,属于节电不节能型产品,运行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在能源紧张的现在,发达国家根本就不提倡使用(除非有废热)。

5)由于采用水作制冷剂,必须确保系统真空度,但由于工艺以及实际运行后会产生不凝性气体,导致真空度下降,制冷量衰减。

6)溴化锂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卸载能力差,因此部分负荷时容易造成“大马拉小车”状况,浪费运行费用;如果只有部分区域冷负荷较小时机组甚至无法启动(低于机组的40%负荷即无法运行);当要求的冷量很小,远低于溴化锂机组能够启动运行的容量时无法供冷;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如果机组调节不好,溴化锂易结晶造成系统难以运行。

7)冷却水系统大于常规电制冷系统,冷却塔是冰蓄冷系统的2倍,补水量大,在屋顶的布置更难以处理;冷却水管大,管道井也大。

8)由于溴化锂机组的特殊性,运行维护复杂;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特别重要,如果保养不好,制冷量的衰减更快,因此日常的维护管理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费用远高于电制冷系统。

9)溴化锂溶液必须每年保养更换,费用大;现场更换容易造成系统不洁制冷效果下降。

10)机组尺寸大,需要更大的检修空间和通道。

11)油、气的价格持续走高且供应紧张,运行费用很高。

12)油气必须考虑消防因素,管理不方便。

六、变冷媒空调热泵系统(VRV)

1)不是中央空调,空调品质差。

2)系统相对简单,冷热一体,不需专用空调机房。

3)系统设计灵活,可以为小的供冷区域配置独立系统。

4)投资高。

5)采用空气冷却,冷却效果比水冷差,机组的能效比(COP)很低(样本标定一般小于3,而实际运行时远低于2.5),空调效果差、运行费用高。在最热的天的COP 更低(COP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运行费用很高;同样冬季采暖也存在同样的效率低的问题,且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制热量不断的降低。

6)因机组放于室外靠空气冷却,时间长了冷凝器上结满灰尘,极大的影响了换热效率,机组运行效率下降,制冷量也急剧下降,3年后基本不能满足冷量的需要,需另外加配机组。

7)一个室外机与多个室内机通过铜管连接,制冷剂在管道内,因此安装时必须保证无泄漏。而由于室内室外机安装时接点较多,有一个接点泄漏会造成整个系统空调失去效果。

8)当室内机与室外机距离过大时,会造成回油困难,影响压缩机的工作与寿命,同时影响机组的换热能力。

9)维修不便,室内维修时会破坏装修。

10)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维护工作量大。

11)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12)需要通过加配其他冷水机组解决新风问题。

七、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作为自然界的现象,正如水由高处流向低处那样,热量也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用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准确表述是:“热量不可能自发由低温传递到高温”。但人们可以创造机器,如同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那样,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温位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这也是热泵的节能特点。

地源热泵是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地源热泵机组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源热泵同空气源热泵相比,有许多优点:

1)全年温度波动小。冬季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空气温度低,因此地源热泵的制热、制冷系数要高于空气源热泵,一般可高于40%,因此可节能和节省费用40%左右。

2)冬季运行不需要除霜,减少了结霜和除霜的损失。

3)地源有较好的蓄能作用。

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

1、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

低温送风系统冷冻水供水温度低,除湿量大,降低了房间的相对湿度,提高了热舒适感。从焓湿图上的等舒适线可以得出一个近似的结论:相对湿度降低15%和干球温度降低1℃给人的热舒适感是相同的,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空气环境中,人感到更凉快更舒适,并判断空气较新鲜,具有更可接受的空气品质;其次,低温送风系统

可以有效的与预防“空调综合症”的产生,“空调综合症”产生的根源是室内一种称为“君兰菌”细菌的繁殖,这是一种适湿性细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综合症”产生的可能性。

2、节省了建筑空间

采用低温送风技术后,送风温度降低,送风温差拉大,输送相同冷量的情况下,送风量减少,因而风管的尺寸减少,降低吊顶上空的高度,节省了建筑空间;

3、降低了机械系统的造价

低温送风系统中,一次风的送风温差和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均比常规系统大很多,输送同样冷量的前提下,送风量和冷冻水流量显著减少,相应的水泵、风机、水管、风管和保温材料的投资可降低达30%-40%;

4、大大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前已述及,达到同样的舒适效果时,低温送风系统可适当提高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降低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因而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建筑物的冷负荷;采用低温送风后,和常温定风量系统相比,风机和水泵的能耗可降低30%左右。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

变风量(VAV)系统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外研究推出,目前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的空调系统,它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以及室内要求参数的变化来自动调节各末端及空调机组风机的送风量,最大程度地保证空调环境的舒适性,降低空调机组的运行能耗。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舒适性。能实现各个空调区域的灵活控制,可根据负荷变化或个人的要求自行设定环境温度。

2)节能。由于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而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的,因此鞥够合理的分配气量,减少风机能耗,降低运行电费及总装机容量。

3)不会发生过冷或过热。由于温度控制的灵活、有效,可避免常规空调常见的局部区域过冷或过热,既提高舒适感,又节约能量。

4)系统噪声低。如果风量减小是通过风机转速降低实现的,则会使系统噪声大幅度降低。

5)无冷凝水烦恼。变风量系统是全空气系统,冷水管路不经过吊顶空间,可以避免冷冻水、冷凝水滴漏污染吊顶。

6)系统灵活性好。其送风管与风口之间采用软管,送风口的位置可以根据房间的变化而任意改变,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风口。

八、水蓄冷系统

水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节能空调形式,它是在水冷机组基础上增加一套蓄能装置,利用晚上的低谷电由双工况电制冷机组制冷,所制得的冷量通过冷水的形式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再通过供应低温冷水的方式将冷量释放出来。由于实行峰谷电价,因此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低于其他空调形式。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

1.减少制冷主机及冷却塔的装机容量,减少范围在30%~50%。(新建项目)

2.减少相应的电力设备的投资。如:变压器、配电柜等。

(说明:当白天空调负荷较大时,空调用电占总厂负荷的30%~50%,而夜间用电量较小时,空调主机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配电规化时变压器的容量只能以最大负荷时的值考虑,而建设水蓄冷系统后,白天电价高峰段可降低、减少空调主机运行而采用贮藏的冷水供冷,从而降低变压器的容量)

3.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由于水蓄冷空调使设备满负荷运行的比例远高于常规空调,所以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大幅提高。

4.每年能节省可观的中央空调年运行费用,分时电价差愈大,业主收益愈多。

5.减少机房设备维护管理费用。高度的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行,而且具备与大楼的BAS接口,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高。

6.减少应急发电系统投资。作为应急冷源,停电时可用很少的自备电力启动水泵即可供冷。

7.提高空气品质。如水蓄冷系统和低温送风(低温送水)系统相结合,可进一步节省初期投资,提高空气品质。

8.冷水机组高效率运行,系统运行灵活,冷量一比一的配置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很强,解决过渡季节大马拉小车的问题,间接实现变频节能,单主机工况可减少10%左右的耗电量。

9.在主机出现故障或系统断电的情况下,备用应急恒定冷源,在仅需提供驱动水泵的动力的情况下,保证大楼供冷不中断,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10.当因为建筑功能变化或面积增加引起冷负荷增加时,系统扩容简单。

11.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空调系统远程维护,网上监控。

1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平衡电网负荷,减少电厂投资,净化环境。

13.蓄冷水池可起到消防水池的功能,可节省用户在消防水池上的投资。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暖052 苏毅 2104080512101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影响空调冷热源方案决策的因素很多,要选择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选择冷热源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初投资。不同冷热源方案的初投资有较大差别,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 2.运行费用。其中包括运行能耗,运行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空调运行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故障维修费等都是应该在冷热源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3.环境影响。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程度、使用寿命。 5.机房面积,燃煤锅炉房要求的储煤、渣面积,储油条件等。 6.增容费。各城市根据其发展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对不同能源设定不同的增容费,而且数量一般也是比较大,因此也是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冷热源的选择依据不仅包括系统自身的要求,而且还涉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价格、政策导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物用途、规模、冷热负荷、初投资、运行费用以及消防、安全和维护管理等许多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过程,必须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原则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在进行冷热源选择论证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高度集中的热源能效高,便于管理,有利于环保。 2.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3.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4.当地供电紧张,且有燃气供应,尤其是在实行分季计价而价格比较低廉的地区,可选用燃气锅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燃料消耗少,安全性好,可直接供冷或供热,初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夏季有廉价天然气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5.若当地无上述的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也没有燃气供应时,可采用燃煤、燃油锅炉供热,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供冷,或选用燃油型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冷热源。 6.若当地供电不紧张时,空调冷源应优先选用电力驱动的制冷机。 7.根据建筑物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分符合下的调节特性系数,合理选择制冷机的机型、台数和调解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8.选用风冷型制冷机组还是水冷型制冷机组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异。一般大型工程宜选用水冷机组,小型工程或缺水地区宜选用风冷机组。 9.冷水机组一般选用2-4台,机组之间考虑互为备用和轮换使用的可能性。从便于维护管理的角度考虑,宜首先选用同类型同规格的机组,从节能角度考虑,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机组搭配方案。 10.具备多种能源的大型建筑,可采用复合能源供冷、供热。当影响能源价格因素比较多,很难确定利用某种能源最经济时,配置不同能源的机组通常是最稳妥的方案。 11.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地下埋管式地源

空调冷热源

(五)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A. 净化空调系统冷源的选择 1. 集中冷冻站和分散独立冷源的比较和选择。 大型规模化的生产工厂集中设置冷冻站,对建造投资和运行管理都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对于一些温、湿要求差别比较大供冷参数不同;运行规律、运行时间不同的洁净车间来说,在集中冷冻站基础上,就近设置分散、独立、专用的制冷机组,这对节省能源,保证参数和方便运行管理都有极大的好处。 2. 冷媒采用冷冻水还是氟立昂直接蒸发。 对于大型的工厂由集中的冷冻站供给冷冻水作为净化空调系统的冷媒较为有利。因冷冻水输送方便,输送过程冷损失较小;而且,冷冻水作冷媒对净化空调系统参数的控制、调节和维护管理也都比较有利。但是小的独立分散的制冷机组可采用水冷冷水机组,也可采用风冷直接蒸发的制冷机组。这要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3. 采用压缩式制冷机还是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活塞式、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都是压缩式制冷机,在净化空调设计中最多采用的还是离心、螺杆等压缩制冷机。因为其投资低,运行管理方便,但其运行耗电很高。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可调,最低供水温度可为4℃。但是,在供电紧张而燃气和煤供应较为方便的地区,尤其是有废热废蒸汽可以利用的场合,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更为经济,尤其是这种制冷机组在供冷的同时还可供热。 4. 净化空调系统冷冻水的温度的确定。 当以冷冻水作为净化空调系统的冷媒时,在一般的情况下,冷冻水的初温(表冷器冷冻水的进口温度)应比处理后空气的终温(设计计算中确定)至少要低3.5℃;如果是以冷冻方式去湿降温为目的空气处理系统,冷冻水的终温(表冷器冷冻水的出口温度)应比处理后空气的终温低0.7℃;用作干式冷盘管的冷冻水的初温(进口温度)应比洁净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2℃。 B. 净化空调系统的热源的选择 1. 以冬季防冻为目的新风预热加热器的热媒最好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一般不宜采用热水作热媒,这样预热器本身可能有被冻坏的危险。 2. 空调机组内加热器的热媒可采用热水、蒸汽或电加热,其中电加热控制灵活方便,温度控制精确度高,但运行费昂贵,一般在没有热水和蒸汽供应的地方才用电加热;用热水作热媒时不仅调节和管理方便、而且控制精度也高是加热器最常用的热媒;当温度的精度要求不高(如2 ?℃)也可采用蒸汽作加热器的热媒。 t± ≥ 3. 当温度的精度要求很高的时候(如5.0 ?℃)宜在送入洁净室的支管上设温度 t± ≤ 精度微调节的电加热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4. 净化空调系统的加湿比较方便、可行、经济、可靠的方法是用过热蒸汽(≥0.2MPa)作热媒采用干蒸汽加湿器进行加湿,或采用电热式或电极式加湿器。当相对湿度的精度要求不高且加湿量较大时,宜采用水来加湿,可采用淋水,湿膜或喷雾等形式。

冷热源方案比较

某广场冷热源方案比较 1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某广场 1.2 开发商(甲方):某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1.3项目位置:本工程为某广场项目, 1.4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某广场项目,由购物中心、商铺、住宅、公寓、配套物业组成。大商业建筑面积为17.94万平方米。 1.5 建筑层数: a. 购物中心地上最高六层,地下二层。 b.公寓,地上暂定27层, 地下2层。 c. 住宅地上33层,地下2层。 d. 室外步行街及底商:地上2层。 1.6 某广场室外气象参数: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1%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3.3m/s 大气压力:1024.1Kpa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6℃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2.3m/s 大气压力:1002.3Kpa

1.8某广场广场空调系统冷热负荷情况如下: 序号项目 分区业态建筑 面积(m2)建筑面积冷负荷指 标(W/m2) 建筑面积热负 荷指标(W/m2) 总冷负荷 (kW) 总热负荷 (kW) 1 超市15000 180 50 2700 750 2 万千百货28800 180 50 5184 1440 3 商业综合体 92000 m2 总冷负荷: 14138(kW) 总热负荷: 3930(kW) 室内步行街 40000 220 65 8800 2600 娱乐楼 17500 220 45 3850 788 国美 3000 180 45 540 135 酒楼3000 300 60 900 180 商管 1100 100 90 110 99 地下车库48200 4 小计156600 22084 5992 商业综合体包括步行街、综合楼、娱乐楼,地下一层国美等,不包括步行街外铺。 2 投资分析: 2.1某广场空调冷热源方案的提出: 经上述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司给出以下三个可行的空调冷热源方案: 2.1.1 方案 A:电制冷机组(夏季制冷使用)+燃气锅炉, 满足整个商业综合体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功能要求。 2.1.2 方案 B: 燃气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夏季制冷,冬季制热使用), 满足整个商业综合体制冷,制热功能要求。 2.1.3 方案 C: 某广场物业部分采用地源热泵+电制冷+燃气锅炉联合运行, 超市和百货部分冷热源配置同方案一。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较知识分享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 较

一、项目概况 金沙江大酒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279.16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2295.8平方米;宾馆总建筑面积为5484.4平方米。主楼高43.8米。 二、论证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 三、项目冷热负荷预估 冷热源系统需要提供的冷热负荷如下: 夏季冷负荷:745kW 冬季供暖通风热负荷:335kW 根据项目使用功能的划分,商铺的冷热负荷主要发生在白天营业时间,夜间不需要;酒店客房的冷热负荷全天都有;办公室的冷热负荷也主要发生在白天上班时间。因此在确定冷热源方式时,不光要考虑到冷热源的负荷大小,还必须考虑到冷热源的使用搭配和调节,以便为今后的经济运行创造条件。四、方案的确定 冷热源设计方案一直是需要供冷、供热空调设计的首要难题,根据中国当前各城市供电、供热、供气的不同情况,空调冷热源及设备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方案组合,如何选定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说来,选择冷热源方案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从技术方面考虑,主要是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节能性,结构紧凑性,安装操作维修方便性,噪声振动性、环保性等。 从经济方面考虑,在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提供四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三:地下水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方案四:电制冷机组+市政热网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近些年来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裕,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运用,电力机组也在空调领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电制冷机组供应冷冻水,电热水机组供应热水和生活热水,可以充分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电制冷机组的选用可根据使用情况大小搭配,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广州)冬季温度比较高,所以冬季选用电热水机组。此方案设计使机房设计紧凑,系统简单。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可以利用一种设备同时满足供冷、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的需求,可以节省机房面积,减少对电力的需求,污染物排放量也较小,比较适用于环保要求高、地价昂贵、电力增容费较高的场所。前些年,由于供电紧缺直燃机非常流行,近些年来因为供电充裕、油价上涨直燃机的使用越来越少。

酒店空调冷热源系统选择

酒店空调冷热源系统选择 贵州盛黔中远龙偶精品酒店在双龙经济开发区自购楼房,并按精品酒店的要求建造硬件设施,力图打造四星级品牌的连锁酒店。酒店由一层入口大堂和6~17层塔楼结构的客房、餐饮和辅助用房所组成,其中客房为168间、客人满员入住率的人数约为300人,建筑面积为8000m2。按照四星级标准酒店要求,酒店公共空间和客房均应做中央空调和卫生热水系统及智能门禁系统等。酒店的运行能耗一直是困扰酒店管理和发展的难题,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空调系统已经从冷水机组加锅炉的供冷供热消耗资源型模式,发展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运行模式。 风冷热泵技术也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畴,但是风冷系统有一些致命缺馅,在最冷和最热的时候正是需要空调发挥作用的时间、它的工作效率最低的时段,相反它效率较高的温度期间,是不用开启空调系统的时间。风冷系统和水冷系统的另一差别就是制冷和制热效率的差别,风冷制冷效率在标准工况下只有2.8~3.0,水冷制冷效率在标准工况下有4.5~6.5,制热工况下:风冷制热效率为1.5~2.5,水冷制热效率为4.0~6.0,在气温低于5℃时制热效率会大幅度下降、要维持系统运行就要用电加热的维持运行,且供热质量时好时坏、极不稳定。(风冷系统还有N多缺点不在此一一列举)风冷热泵只是节约了资源、但并不节能。 近年来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源热泵系统开始在市场崭露头角,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种形式,通过合理的技术组合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在取热大于排热的地区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系统做好热平衡,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在排热大于取热的地区,可以通过卫生热水系统来平衡地下温度场、同时达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的目的。这些组合都体现了节能、环保、低碳和节约资源的发展要求。 酒店的卫生热水是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就用卫生热水能耗做一个经济比较来体现地源热泵的节能率高低问题。按照四星及酒店要求热水配置量≥150(升/人),供热水总量G L为: G L=300×150=45000(升)=45(m3) Q G=45×(55-15)×1×1.163=2093.4(Kw)

冷热源设计方案的比较

一、项目概况 金沙江大酒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宾馆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主楼高米。 二、论证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 三、项目冷热负荷预估 冷热源系统需要提供的冷热负荷如下: 夏季冷负荷:745kW 冬季供暖通风热负荷:335kW 根据项目使用功能的划分,商铺的冷热负荷主要发生在白天营业时间,夜间不需要;酒店客房的冷热负荷全天都有;办公室的冷热负荷也主要发生在白天上班时间。因此在确定冷热源方式时,不光要考虑到冷热源的负荷大小,还必须考虑到冷热源的使用搭配和调节,以便为今后的经济运行创造条件。 四、方案的确定 冷热源设计方案一直是需要供冷、供热空调设计的首要难题,根据中国当前各城市供电、供热、供气的不同情况,空调冷热源及设备的选择可以有多种方案组合,如何选定合理的冷热源组合方案,达到技术经济最优化,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说来,选择冷热源方案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从技术方面考虑,主要是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技术先进性,节能性,结构紧凑性,安装操作维修方便性,噪声振动性、环保性等。 从经济方面考虑,在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时,需要对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提供四种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三:地下水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冷冻水、暖通用热水和生活热水 方案四:电制冷机组+市政热网 方案一:电制冷机组+电热水机组近些年来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裕,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运用,电力机组也在空调领域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电制冷机组供应冷冻水,电热水机组供应热水和生活热水,可以充分满足各方面的使用要求。电制冷机组的选用可根据使用情况大小搭配,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考虑到工程所在地区(广州)冬季温度比较高,所以冬季选用电热水机组。此方案设计使机房设计紧凑,系统简单。 方案二:燃气三用直燃机可以利用一种设备同时满足供冷、供暖和供生活热水的需求,可

空调冷热源具体实施方案模板总结模板计划模板大全.doc

空调冷热源方案大全 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 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 1)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 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 5.3。 3)设备投资相对于其它系统少。 不足之处: 1)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的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运动设备的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2)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3)所使用电量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4)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5)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6)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 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 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 放出来。该技术在二十世纪 30 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 70 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 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 ㎡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 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 1KW 高峰电 力,一次性奖励 2000 美元,美国一次性奖励 500 美元,等等。 中国也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特地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 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 湖南良源自动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黄 136.7748.O898)的工程师们多年来一 直致力于该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节能改造 ,愿为中央空调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冰蓄冷中央空调代表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先进水平,预示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有如下特点: 优点: 1)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变压器配电 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2)冷主机制冷效率高(COP 大于 5.3),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 运行费,可节约运行费用35%以上(与热泵和溴化锂空调形式比可以节约40%以上)。3)减少建筑的配电容量,节约变配电的投资,节约约30%(空调的配电投资);免 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 4)使用灵活,部分区域使用空调可由融冰提供,不用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 5)可以为较小的负荷(如只用个别办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 6)在过渡季节,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 运行更合理,费用节约明显。 7)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在拉闸限电时更能显示其优势:只要具备 带动水泵的电力(如发电机发电、限电减电力供电)就能够融冰供冷,不会出现 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冷热源方案比较

冷热源方案比较 可选方案类型: 1、水冷机+市政热源 2、风冷热泵 3、多联机 4.水源热泵机组 现对各种冷热源的优缺点做如下比较: 一、水冷机+市政热源 优点: 1.设备放置集中,管理方便。 2.初投资较低。(250元/平米左右)(不包括市政热源开口费)。 3.制冷机制冷效率较高,运行费用较风冷热泵低。 缺点: 1.主机及辅助水泵、水处理设备均需要专属制冷机房,市政热源需要换热用换热器及辅助水泵、水处理设备,需要专用设备机房,一般放置于地下室,无地下室时,需要专门的设备机房(一般放置于裙房或者单建设备用房) 2.主机需配置冷却塔,冷却塔需露天放置(可放置于屋面或者地面) 3.制冷机负荷适应性较多联机差。 4.冬季供暖运行受市政热源限制,必须符合市政供热时间段(11月至3月)。 大概峰值用电量:9000m2×100W/m2×,需要设置200kVA专用变压器。 二、风冷热泵(模块机)

优点: 1.不需要单独设置机房,机组可放置于屋顶及室外空地。 2.初投资较低。(300元/左右平米)。 缺点: 1.冬季供热能力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满足不了冬季用热。如彻底解决这种情况, 需要设置辅助电加热,导致选择变压器容量大极大增加运行费用。 2.运行费用高于VRV多联变频系统。 3.水系统管道较多联机大,会占用高度空间,所以对建筑层高有要求。 4.室外机放置区域噪声大,荷载重(放置于屋面对结构有影响)且夏季排热较多。 大概峰值用电量:9000m2×100W/m2×,需要设置400kVA专用变压器。 三、VRV(多联变频系统) 优点: 1.部分负荷或者部分功能分区需空调时主机运行效率较高,运行费用比风冷热泵低,且综合空调季因为符合适应性最强,较水冷机 +市政热源运行费用也低。2.室外机可放置于屋顶,室外空地或者每层预留的设备机房内。 3.制冷剂管道比较小且布置灵活,占用室内吊顶空间极少,对建筑层高影响最小。 4.可实现分层或者分区域控制,对机组的效率影响较小。 5.施工周期短。

空调冷热源设备得选择与比较

空调冷热键设备的选择与比较 一、冷热源类型: (一)冷(热)水机组 1、电动压缩式冷(热)水机组 (1)往复式(2)蜗旋式(3)螺杆式(4)离心式 2、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1)蒸汽型冷水机组(2)热水型冷水机组(3)直燃型冷(热)水机组 (二)热源 1、电力:(1)电热炉(2)热泵 2、燃气、燃油、燃煤等矿物原料。 3、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河水等以及工业余热、生活废热。 (三)热泵 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大型热泵—模块式组合,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 空气源热泵多联机—一个室外机可配置几个到几十个室内机 小型户式机—用于住宅,分(1)风一水型(2)风一风型 热泵水环热泵—用一个循环水环路作为加热源和排热源 废热水热泵—利用工厂余热或废热以及生活污水作为热泵水侧加热源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热水作为水侧加热源 地下水热泵—通过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冷却 地表水热泵—通过江河地表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地源热泵 土壤热泵—以土壤作为吸热源和排热源 二、各种冷热源优缺点 (-)“冷水机组”加“换热器” 夏季用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烧热水供暖,也可以由热电厂或集中供热站供应蒸汽,经换热器转换成60℃热水,供空调机组。 l、优点: (1)初投资为各种系统最低的(房间空调器除外),供电总容量比水源热泵、多联机少。 (2)运行费比蒸汽溴化锂机低。 (3)主机寿命最长,按美国ASHRAE标准为23年。 (4)由于制冷机和水泵以及冬季换热器全部集中在一个机房内,因此维保方便。 2、缺点: (1)系统庞大,不便于分户计量、分户控制和假日个别房间使用。可以另配几套多联机,保证加班多的房间使用,也可以采用多机头冷水机组或大小搭配,以满足低负荷的需求。 (2)机房空间大,管道占空间多。 (3)冷却塔有一定噪声,放裙房顶上时必须妥善处理。冷却塔也有损美观。 (二)空气源热泵 冬季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并向室内放热,夏季则放热给室外空气。 l、优点:

冷热源方案

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项目空调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正定新区隆兴大道以南,天津大街以东,其中在建部分为办公A区部分,建筑面积为69806.63㎡,地下2层,地上23层,总高度99.65m;其中中央空调设计面积为44873㎡,根据设计院给出的数据,夏季空调冷负荷5170Kw,冷指标109w/㎡;冬季空调热负荷为3535KW,热指标为75w/㎡。 二、现场分析 1、负荷分布情况:本工程为现代化办公楼,功能区域包括展览区、大堂、演艺厅、小剧场、排练厅、食堂、餐厅等部分,分布在负一层至五层之间。此部分热负荷约为1000Kw,冷负荷约为1800Kw。考虑到具体使用情况此部分负荷按照一半考虑。六层至二十为办公区,热负荷约为2100Kw,冷负荷约为2700Kw。二十一层至二十三层为高管办公休息区,热负荷约为400Kw,冷负荷约为600Kw。 2、地质情况:根据之前热能勘测打井结果,本地区打井深度约为100到120米。 3、可使用地源热泵埋管面积:项目东南侧可使用面积约5400平米,可打井320口;周汉河内可使用面积约9300平米,可打井580口。 三、方案设计 情况一,周汉河内可以打井埋管,土方工程量大,约10万方。 方案一:采用地源热泵(埋管)提供冷热源。 利用以上两块土地,可打井900口,能满足最大时冷热负荷制冷采暖要求,因夏季像土壤排热量大于冬季向土壤的吸热量,所以为了保证土壤的热平衡性,夏季需要增设冷却塔,用以保证土壤的持续利用性。 情况二,周汉河内不考虑打井埋管,则适合埋管面积只有项目东南侧绿化带,约可打井300余口,冬季可满足1100Kw热负荷,夏季可满足1500Kw冷负荷的使用要求。其余部分采用其它形式提供冷热源。据此设计方案如下。

空调冷热源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空调冷热源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1、工程简介 本项目用地位于湖北宜昌市东站片区,总建筑面积为6487㎡,一层面积为3420㎡,二层面积为3066㎡。第一层主要为多功能厅、会议室门厅,二层主要为会议室。 2、冷热源方案配置及主要设备选型 2.1 选型原则 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和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规定建筑性质以及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来选择。应以电和天然气为主,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者有足够的动机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以利用时应该优先选择溴化铝吸收式制冷机组。 按照性能系数高低来选择制冷设备的顺序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吸收式和涡旋式。 此外还应该考虑产品冷量调节范围、水资源状况、噪声、外形尺寸、电源的电压等级、占地、重量、无故障运行周期、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 2.2 备选方案的确定 通过鸿业负荷计算软件7.0计算得出该项目空调冷负荷为740kW,应甲方要求主要提出两种冷热源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一:螺杆式冷水机组+锅炉 方案二:风冷热泵 各方案主要见设备表1、2。 表1 方案1的主要设备

表2 方案2的主要设备 3 方案比较 3.1 初投资比较 初投资包括设备费和安装调试费。设备费主要包括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费用,方案1的辅助设备费用按照热源主设备费用的30%计算。设备安装调试费用按照设备费用的25%计算。 表3 各方案的初投资(万元)

3.2 年经营费用比较 年经营费为固定费与运行费之和。固定费包括用设备折旧费、占有空间费和利息等。将初投资P 折成等额年金,即固定费A : (1)(1)1 n n i i A P i +=*+-∑ 式中:i ——年利率(按5.875%计); n ——折旧年限。 设备及安装费折旧年限对不同形式主机取不同年限:方案1取20年;方案2取15年(残值不计)。各方案固定费用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各方案固定费用 (万元) 运行费用包括能耗费(水费、电费、燃料费)、维修费、人工费等。其中水价按1.5元/t 计算,电价按照0.87元/kWh 计算,油料(燃气)价格按照2.43元/m 3计算,冷却水系统补水量取冷却循环水量的2%。每天运行24小时,平均运行系数取0.7,供冷期为120天,供热期为120天。维修费按照设备费用的6%计算,各方案人工费相差无几,在此不计。 各方案运行费见表5,各方案年经营费用见表6。 表5 各方案年运行费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一)(优.选)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一) 摘要: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是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决策环节。关系到项目的投资、运行费用、对环境的影响、能耗等重要问题。本文试图研究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方法,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简便的决策方法,提出了简单而实用的层次分析法。为工程技术人员选择空调系统令热源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空调;冷热源方案;层次分析法 一前言 业主和工程设计人员自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就非常重视空调冷热源的选择问题,冷热源形式不同,初投资和能耗差别会很大,因此,相关人员需进行多次调研和咨询。如何根据实际条件正确选择冷热源,已成为设计工作者和用户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社会总能耗和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 二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设置 (一)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 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具体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和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以及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来选择,应以电和天然气为主,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资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当地供电紧张,且夏季供应廉价的天然气,同时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选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有廉价天然气可资利用时,应优先选用; 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区域供冷供热站和热电冷联产技术。 按性能系数高低来选择制冷设备的顺序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吸收式、涡旋式;考虑建筑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分负荷下的调节特性,合理选择机型、台数和调节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为了平衡供电峰谷差,有条件时应积极推广蓄冷空调和低温送风或大温差供水相结合的系统; 保护大气臭氧层,积极采用cFc和HCFC替代制冷剂。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环保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均与空调中制冷设备的各种排放物质有关。在选用冷热源设备时,应注意其所使用工质符合环保要求; 选用风冷还是水冷机组须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异。一般大型工程宜选用水冷机组,小型工程或缺水地区宜选用风冷机组; 上述10个基本的选型原则,并非选型中考虑的全部因素和问题,但它是基本的、必要的。其它诸如产品的冷量调节范围、水资源状况、噪声、外形尺寸、电源的电压等级、占地、重量、无故障运行周期、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也可能阶段性地上升为突出问题。 (二)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指标体系的设置 空调冷热源方案设计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问题,应在考虑具体设计特定条件的基础上,对符合要求的各备选方案在总体上进行比较。比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了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就需要有一系列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和实物指标,对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求这些指标是可比的,特别是代表方案价值的主要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

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选择与比较

空调冷热源设备的选择与比较 一、冷热源类型: (一)冷(热)水机组 1、电动压缩式冷(热)水机组 (1)往复式(2)蜗旋式(3)螺杆式(4)离心式 2、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1)蒸汽型冷水机组(2)热水型冷水机组(3)直燃型冷(热)水机组 (二)热源 1、电力:(1)电热炉(2)热泵 2、燃气、燃油、燃煤等矿物原料。 3、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河水等以及工业余热、生活废热。 (三)热泵 从室外环境介质吸热并向室内放热,使室内空气升温的制冷系统。 大型热泵—模块式组合,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 空气源热泵多联机—一个室外机可配置几个到几十个室内机 小型户式机—用于住宅,分(1)风一水型(2)风一风型 热泵水环热泵—用一个循环水环路作为加热源和排热源 废热水热泵—利用工厂余热或废热以及生活污水作为热泵水侧加热源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热水作为水侧加热源 地下水热泵—通过地下水进行加热或冷却 地表水热泵—通过江河地表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地源热泵 土壤热泵—以土壤作为吸热源和排热源 二、各种冷热源优缺点 (-)“冷水机组”加“换热器” 夏季用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烧热水供暖,也可以由热电厂或集中供热站供应蒸汽,经换热器转换成60℃热水,供空调机组。 l、优点: (1)初投资为各种系统最低的(房间空调器除外),供电总容量比水源热泵、多联机少。 (2)运行费比蒸汽溴化锂机低。 (3)主机寿命最长,按美国ASHRAE标准为23年。 (4)由于制冷机和水泵以及冬季换热器全部集中在一个机房内,因此维保方便。 2、缺点: (1)系统庞大,不便于分户计量、分户控制和假日个别房间使用。可以另配几套多联机,保证加班多的房间使用,也可以采用多机头冷水机组或大小搭配,以满足低负荷的需求。 (2)机房空间大,管道占空间多。 (3)冷却塔有一定噪声,放裙房顶上时必须妥善处理。冷却塔也有损美观。 (二)空气源热泵 冬季从室外空气中吸热并向室内放热,夏季则放热给室外空气。 l、优点: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选择

空调冷热源系统的选择 根据《全国空调冷热源技术交流会》上所交流的内容和有关资料、现将几个主要问题综合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制冷剂 1.联合国环保组织1992年11月哥本哈根会议宣布对CFC和HCFC的限制:①CFC1996年1月1日停用,②HCFC至2030年1月1日停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1993年11月规定:1996年停止生产和使用CFC,2020年停止生产使用R22、R142b等,2030年停止生产使用HCFC R123b和所有其它HCFC。 2.美国使用HCFC-22的空调和热泵有4200万台,房间空调器4500万台,美国是世界上生产与消耗HCFC-22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50%(日本13%,欧洲21%,其余各国16%)。美国现在使用CFC的空调、制冷设备有数百万台,冷水机组有8万台,估计到1996年,美国使用CFC的冷水机组被更换或改造的还不到20%,这就需要2000~4000T。CFC来维持运行和维修,美国汽车空调已有95%由R12换成了R134a,96年1月开始电冰箱全部生产以R134a的,但仍用R12约15~20万磅。 美国ARI认为短期制冷剂替代物为R22及其混合剂、R123、R124,长期制冷剂替代物为R134a、R125、R32、R23、R152a、R245ca及它们的混合剂。美国认为R134a替代R12,R245ca替代R11是较理想的制冷剂。 实际上研制用新制冷剂的设备和可靠的新制冷剂是困难而复杂的。美国公司需花10年时间来开发使用新制冷剂的制冷设备。而研制新型制冷剂要全面考虑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ODP)、温室效应(GP)、制冷性能、毒性、可燃性、能适应的材料和润滑油等因素。美国DuPont(杜邦)公司、英国ICI公司,还有联仪公司(Allied-Signal)、艾尔弗公司(Elf-Atochem)、日本大金公司等都耗巨资来研制开发和生产新型制冷剂,目前已生产R134a。美国开利公司在95年芝加哥国际展览会展出的一系列新产品,都是采用R134a,如38TN型房间空调器,19XT型离心式冷水机组,39NC型屋顶空调器。 3.95年举行的蒙特利尔会议,德国要求提前时间表,而美国表示反对,坚持1992年哥本哈根会议确定的时间表,反对过早禁止使用HCFC。原因是R22性能优越、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效率高、臭氧破坏指数较小。能替代它的工质大多是混合工质,很难在短期内对其性能作出正确估计。 德国对CFC和HCFC的替代比较坚决。德国规定:1992年1月全面禁用R11、R12、R13、R113、R114,2000年禁用R22、R123、R502、R115。德国目前用R134a 替代R12,例如汽车空调器、冰箱、冰柜等已大量使用R134a。德国还主张发展氨制冷机,因为氨有不少优点,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制冷系数大,价格便宜,泄漏时容易发现。目前对于化学工业等工艺过程制冷、冷藏都广泛使用,同时在小型风冷机组、空调用冷水机组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都有新的发展。但是氨的毒性较大、排气温度高、对铜类金属的腐蚀等缺点,同时对泄漏报警、风冷换热器、冷冻油再生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因而用在空调系统上也有不少反对意见。 4.近几年,德国绿色和平组织大力宣传采用碳氢化合物,提出用丙烷(R290)和异丁烷(R6000A)的混合物或异丁烷来替代R11和R12,反对采用R134a。94年上海第五届中国制冷展览会上,德国绿色和平组织作了推广碳氢化合物的报告,引起很大的轰动。他们的观点是:①1kgR134a温室效应相当于3200kg的CO2;②

空调冷热源的方案选择对比

空调冷热源的方案选择 一、影响空调冷热源方案决策的因素很多,要选择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选择冷热源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初投资。不同冷热源方案的初投资有较大差别,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 2.运行费用。其中包括运行能耗,运行管理费,设备维修费等。空调运行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故障维修费等都是应该在冷热源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3.环境影响。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维护的方便程度、使用寿命。 5.机房面积,燃煤锅炉房要求的储煤、渣面积,储油条件等。 6.增容费。各城市根据其发展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对不同能源设定不同的增容费,而且数量一般也是比较大,因此也是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冷热源的选择依据不仅包括系统自身的要求,而且还涉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价格、政策导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物用途、规模、冷热

负荷、初投资、运行费用以及消防、安全和维护管理等许多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过程,必须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原则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在进行冷热源选择论证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高度集中的热源能效高,便于管理,有利于环保。 2.热源设备的选用应按照国家能源政策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大中城市宜选用燃气、燃油锅炉,乡镇可选用燃煤锅炉。 3.若当地供电紧张,有热电站供热或有足够的冬季供暖锅炉,特别是有废热、余热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4.当地供电紧张,且有燃气供应,尤其是在实行分季计价而价格比较低廉的地区,可选用燃气锅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冷热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燃料消耗少,安全性好,可直接供冷或供热,初投资、运行费和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夏季有廉价天然气可利用时,应优先选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5.若当地无上述的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也没有燃气供应时,可采用燃煤、燃油锅炉供热,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供冷,或选用燃油型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冷热源。 6.若当地供电不紧张时,空调冷源应优先选用电力驱动的制冷机。 7.根据建筑物全年空调负荷分布规律和制冷机部分符合下的调节特性系数,合理选择制冷机的机型、台数和调解方式,提高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以降低全年总能耗。 8.选用风冷型制冷机组还是水冷型制冷机组需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异。一般大型工程宜选用水冷机组,小型工程或缺水地区宜选用风冷机组。

于中央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要点1

关于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若干要点 中央空调系统一直是整个项目中的能耗大户,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空调工程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可以有几种、十几种不同的冷热源设计方案可以选择,如何对冷热源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技术工作。需从可行性、经济性、调节性、安全性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1、可行性问题: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冷热源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如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例如采用水源热泵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当地地质情况、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热(冷)蓄积效应等问题。 2、经济性比较问题: 经济性比较是目前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初投资费用是投资方最为关注的一个参数,空调冷热源设计方案的初投资费用不仅包括各种设备、管道、材料的投资,而且应包括各种相关收费(如热力入网费、用电设备增容费、天然气的气源费等),相应的安装、调试费用,相关的工程管理等各种收费,相关水处理和配电与控制投资,机房土建投资与相应室外管线的费用。 运行费用是空调冷热源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运行费用包括能耗费、人工费和维保费。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各种能源的价格可能不同。 在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初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同时有供暖和空调要求的项目,应考虑冬季和夏季设备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冬夏季综合经济性比较。 3、调节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空调系统冷热源的装机容量通常是按接近全年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确定的,因此冷热源机组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 4、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案例 空调冷热源方案有多种组合方式,作为空调冷热源的能源有电力、天然气、城市热力等;空调设备有电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燃气直燃机、燃气锅炉、市政热网等。不同的能源、不同的设备对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和环境影响是不一样的。常用的冷热源形式有离心式冷水机组+城市热网、离心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溴化锂直燃机组、地(水)源热泵机组、热源塔热泵、风冷热泵机组六种方案。下列表格对六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为便于分析比较,本案例预设项目的建筑面积10万m2,空调冷负荷指标100W/m2,热负荷指标70W/m2,即空调总冷负荷为10000KW,总热负荷为7000KW。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和用气量按设备能效系数(KW/kwh和KW/Nm3)折算。年运行费用按冬季采暖150天,夏季空调90天,每天运行10小时进行计算。初投资费用中只比较不同方案的主要设备费用,辅助设备、管道材料安装调试费以及其他土建机房投资费用等认为基本相同,不在比较范围内。

空调冷热源的选择原则

空调冷热源选择 1.冷热源方式确定: 1)具有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应优先采用; 2)在没有城市热源和气源的地区,冷热源可在压缩式和燃油吸收式机组中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空气源热泵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较好应用,这是因为:空气源热泵冷 热量比例较适合该地区建筑物的冷热负荷,不会因为冷热负荷比例不当 而导致机组的不适当选型;该地区冬季相对湿度较高,为避免夜间低温 高湿造成热泵机组化霜停机的影响,所以用于以日间使用为主的建筑; 机组安装方便,不占用机房面积,管理维护简单。但是,由于热泵机组 价格较高,耗电较多,采用时应进行全方位比较,一般适用于中小建筑。 4)风冷热泵的单台容量较小,一般用于中小型工程。 5)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选用风冷热泵时要特别考虑除霜的问题。 6)对于全天供暖的建筑,由于晚上温度很低,选择风冷热泵要慎重。 7)热源为蒸汽时,应采用高效立式换热器,热源为热水时,应采用板式换 热器。——《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图说》 2.机组总容量: 1)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a.当末端设备没有室温控制装置时,应采用各空 调区冷负荷最大值相加;b.当空调系统具有适应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时,应采用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c.应计入新风冷负荷、再热负 荷、空气通过风机、风管的温升引起的冷负荷、冷水通过水泵、水管、 水箱的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2)强制性条文8.2.2:电动压缩式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计算的空调系统 冷负荷确定,不另作附加。这是因为:当前设备性能质量大大提高、冷 热量均能达到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管道保温材料性能好,冷热损失 较少。 3)冷源的选择计算:根据室内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加上新风冷负荷,乘以 修正系数(考虑附加冷负荷,1.2左右)和同时使用系数(中小会议室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