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胆道蛔虫的MRI及MRCP诊断

胆道蛔虫的MRI及MRCP诊断

胆道蛔 虫是I 临床常见 的急腹症 之一 , 其起病较 急 ,
胆道 蛔虫 ,3例提 示胆管结 石 , 1 提示 结石性 胆囊 1 3例 炎, 8例提示 正常 。人 院后 WB > 1 ×1 i 3 。 C 0 0/ 2例
1 2 MRI检 查 方 法 采 用 西 门 子 公 司 生 产 的 .
院药 学 杂 志 ,0 6 2 (0 :3 2 2 0 ,6 1 ) 10 .
制度 , 避免假劣药 品混人药房 , 保障患者用药安 全。应 明 确以下药物严禁退药 : 生物制品及血液制 品; 需冷藏而未 冷藏 的药品 ; 避光 而未避光 的药品 ; 需 外包装 破损 的药 品; 批号与售出药品不符的; 被污染的药品 ; 的药 品; 过期
零散 的片剂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 规定》 5《 规定
[] 丁文清. 2 患者害怕药物 不 良反应要求退药 怎么 办[] 中 J.
国执业药师,0 7 8 4 )4 . 20 , (4 :0 (3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部. 3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医疗 机构
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2 0 :. S .0 2 1
症状较重 , 可引起多种全身或局部并发症 , 及时诊治较 为
重要 。随 着 磁 共 振 成 像 ( g e crsnnei g g mant eo ac i mai , n M ) 检查在腹部的应用 日益普及 , 尤其是磁共振胰胆 管 成 像 ( ant rsnne h lgo acctgah , m g e c eoa c i co n i nr o r y a p a p
楚显示胰 胆管树 形 态 , 内外 胆 管部 分 扩 张 , 胆 管 肝 在 内见长 条状低信 号影 , 分进人 肝 内胆管 。胆囊 内可 部 见弯 曲条状或 斑 点状 低 信号 影 。MR P显 示病 变 更 C

胆道疾病影像学

胆道疾病影像学

胆道疾病影像学胆道疾病影像学1:背景1.1 概述胆道疾病是指胆囊、肝胆管和胆总管等胆道系统的疾病。

胆道疾病的确切诊断和评估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胆道造影和超声检查等。

1.2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胆道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常见病例分析。

2:影像学检查方法2.1 超声检查2.1.1 原理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得图像。

2.1.2 检查步骤在超声检查中,患者需要空腹,并且医生会在腹部涂上凝胶,然后用探头在腹部进行扫描。

2.2 胆道造影2.2.1 原理胆道造影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观察胆道系统的情况。

2.2.2 检查步骤在胆道造影中,医生会在患者的静脉中注射造影剂,然后使用X线摄影机观察造影剂在胆道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3:胆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3.1 胆结石3.1.1 影像学表现胆结石在超声检查中呈高回声,而在胆道造影中呈现为充盈缺损。

3.1.2 诊断标准胆结石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3.2 胆囊炎3.2.1 影像学表现胆囊炎在超声检查中呈现为胆囊壁增厚和胆囊内液体积聚。

3.2.2 诊断标准胆囊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4:病例分析4.1 病例一、胆结石4.1.1 病史患者,男,岁,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

4.1.2 影像学表现增加胆结石的详细描述和影像学图像。

4.1.3 诊断结果综合病史、影像学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胆结石。

4.2 病例二、胆囊炎4.2.1 病史患者,女,岁,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

4.2.2 影像学表现增加胆囊炎的详细描述和影像学图像。

4.2.3 诊断结果综合病史、影像学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胆囊炎。

附件:本文档不含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超声检查: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得图像。

2:胆道造影: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观察胆道系统的情况。

胆道蛔虫的超声诊断

胆道蛔虫的超声诊断

胆道蛔虫的超声诊断
胆道蛔虫送肠道内的蛔虫经过vater壶腹钻入胆道系统引起的疾病,蛔虫多位于总胆管内,也可进入胆囊或肝内胆管。

虫体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阻塞导致胆管扩张和继发细菌感染。

超声表现
1.肝外胆管,特别为胆总管扩张明显,这是胆道蛔虫病的明显声像特征。

2.扩张的胆管内有数毫米宽的“双线”状长条形的平行强回声带,又称通心粉征,形态自然,边缘光滑,前端圆钝,光带中间可见暗区,是蛔虫的假体腔。

3.超声探测到虫体在胆管内移动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异性表现。

4.肝内胆道蛔虫,可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可见平行条状强回声带,活虫可见蠕动。

5.胆囊内蛔虫,可见弯曲状条状平行强回声带。

6。

蛔虫死亡裂解成断不易观察。

典型的胆道蛔虫症
胆总管内蛔虫
胆管内蛔虫
胆管蛔虫伴胆管扩张
胆囊与胆总管内蛔虫
病例分享
病史:中上腹“钻顶样”疼痛六小时,恶心、呕吐、血淀粉酶、
尿淀粉酶显著升高、WBC显著升高。

病例分享
患者女,38岁,右上腹痛半天,剧痛难忍,呈阵发性。

B超示:肝内胆管、胆总管上段扩张,肝内Ⅱ级胆管内径约0.7-0.8cm,胆总管上段内径1.0cm,于右肝管及其分枝、胆总管上段内见多条条索状稍高回声结构,直径约0.5cm,偶见其蠕动。

肠腔内亦探及多条“空心面征。


图片来源:中国超声医师网论坛版权声明:本文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所转载文章均已标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MRI诊断及评估胆囊蛔虫病1例

MRI诊断及评估胆囊蛔虫病1例
t e d b y a r a n d o mi z e d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J ] .J C l i n E n d o c r i n o l Me t a b ,2 0 0 4 ,8 9( 9 ) :4 4 3 9 ~ 4 4 4 4 .
[ 7 ]B i a n c oI ,e t a 1 .E f f e c t s o f p r 0 p y 1 t h i o u r a c i l o n t h e b i o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a n i o d i n e 一 1 3 1 - l a b e l e d a n t i — my e l o i d a n t i b o d
[ 6 ]B o n n e ma S J ,B e n n e d b a e k F N,Ve j e A,e t a 1 .P r 。 p y 1 t h i o u r a c i l b e f o r e 。 I t h e r a p y o f h y p e r t h y r o i d d i s e a s e s : e f f e c t o n c u r e r a t e e v a l u a
[ 参 考文 献]
[ 1 ] 王 吉耀 ,廖 二 元 ,黄 从 新 , 等 .内科 学 [ M]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2 0 1 0 :8 5 9 — 8 6 1 .
[ 2 ]王 曙 .抗 甲状 腺 药 物治 疗 —— Gr a v e s 病 治 疗 的 首选 E J ] .中 国实 用 内 科 杂 志 , 2 0 1 o ,3 0( 1 ) :9 5 — 9 6 .
表现 。可 见超声 检查 在诊 断胆 道 蛔 虫 中 占有 非 常重 要 的作 用 ,而 MR I 检 查不 但 可 以诊 断 胆 道 蛔虫 , 而且 可 以更 全面 的 了解 其各 种并 发症 ,如化 脓性 胆管炎 、蛔 虫性肝 脓肿 、胆道 出血 、肿胆 道穿 孔等 ,因 此 MRI 检查 在诊 断胆 道蛔 虫症及 其评估 中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

胆系蛔虫症超声诊断与分析

胆系蛔虫症超声诊断与分析

胆系蛔虫症超声诊断与分析目的探讨胆系蛔虫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2例病例,动态观察蛔虫存活时的蠕动状态以及蛔虫死亡裂解后声像图变化。

结果年龄组~16岁占320例,居住山区农村患病率居首位,胆系蛔虫声像图呈“双线征”和“乱麻绳”样特征。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系蛔虫的首选方法,检查时必须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并随访观察,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标签:超声;胆系蛔虫Ultrasound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gallbladder ascariasis SHEN Wei-xing, GUO Xi-kai, MA Hai-bo. People s Hospital of Pingshun County, Changzhi 0474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properties of gallbladder ascariasis sonography.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two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ascariasis who had accetped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 since 1988 were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wriggle status of living ascariases and status when they had been dead and broken.Results There were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belonging the age group from 8 to 16.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getting ascariasis for people living in mountainous country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others, and there existed“double-line” and “disordered flaxed-rope” properities in thecorresponding sonography.Conclusion Ultrasound sonograph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gallbladder ascariasis, and the patients should be detected timely, carefully and correctly to avoide making the wrong diagnosis.【Key words】Sonography; Gallbladder ascariasis胆系蛔虫为急腹症之一,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别名】胆道蛔虫病【概述】胆道蛔虫症(ascariasis of biliary tract)是寄生于肠道的蛔虫逆行进入胆道而引发的疾病,在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多见,发病率占胆道疾病的8%~12%。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患者有典型的蛔虫引起的胆绞痛症状,有肠道蛔虫史,高度怀疑胆道蛔虫,经B超或ERCP、MRCP检查可确立诊断。

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痛,向右肩背部放散,出大汗,可突然缓解,此时患者无任何症状。

症状可反复发作。

并发胆管炎症时,则表现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的三联征,蛔虫死于胆道后则裂解分段,蛔虫体成为结石的核心,形成胆管结石,而表现胆系结石的症状。

2.体征蛔虫初进入胆道时,表现右上腹深压痛,并发胆系感染时,有皮肤、巩膜黄染,体温升高,墨菲征阳性,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嗜酸细胞升高,并发细菌感染的病例,中性粒细胞升高。

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于胆管或胆囊内可见双管征象,活虫可见其蠕动。

2.逆行胰胆管造影可于乳头处见到下段虫体,于胆管或胆囊内存在条索状边缘光滑的负影,虫体死后可见条状结石。

3.磁共振胆管成像与ERCP表现一致。

【治疗概述】药物治疗确诊为胆道蛔虫后,可用山莨菪碱、阿托口、度冷丁、吗啡等止痛药;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补充水、电解质,纠正患者因呕吐导致的水电解质失衡;促进胆道排虫,如口服50%硫酸镁30ml,3~4/d,同时使用肠道内驱虫药物。

手术治疗对驱虫、取虫无效的患者或并发严重胆道感染、胆囊化脓性炎症、肝脓肿,胆囊、胆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者,可行手术治疗。

治疗技术内镜下取蛔虫在十二指肠镜下,将取石网篮插入胆管,套取蛔虫,简便易行;对并发胆道感染的患者,可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放置鼻胆引流管,但此法对胆囊内蛔虫效果不佳。

蛔虫影像诊断-崔二峰

蛔虫影像诊断-崔二峰
蛔虫病影像诊断
典型病例一
M 42Y,上腹部不适 一月余,上消化道 造影显示:
典型病例二

女,43Y,腹痛数月,曾作剖腹产。

全消化道钡餐。
病例三

女,80岁,4年来无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隐痛。 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柏油样稀便7~8次, 皮肤、胛床苍白。
病例四:
典型病例五

女 32 岁,产后不适 发现右下腹部包块,
疼痛2月,大小便正常 。



成人患者,腹部疼痛,饮食差,消瘦3个月。
典型病例七:

患者 女,37岁。上腹部疼痛8小时。尿淀 粉酶:2234u/L。 临床诊断:腹痛原因待查(1.急性胰腺炎。 2.胆石症。4.胆道蛔虫?)。
典型病例八:

讨论: 1、CT表现胆总管下端有结石影,但手术中 未发现?
2、胆总管下端若是阳性结石,那么这条 16X0.6cm的大蛔虫是如何进入胆总管的?


谢谢大家!


行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探查肝脏大 小正常,胆囊大小12cmX3cmX3cm,壁水 肿增厚约0.5cm,张力稍高,胆囊与大网膜 呈纤维粘连;胆总管宽约2cm,壁明显增厚, 触摸胆总管,隐约可触及一条状物,于胆总 管做一长约1.5cm的纵行切口,用取石钳在 胆总管内取出一条长约16cm长黑色的长条 状物,较脆易折断,宽约0.6cm,证实为蛔 虫尸体。用探子往下探,未发现下端结石。 最后诊断:胆道蛔虫症继发胆系梗阻性扩张。


F 42Y,近半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 痛。疼痛多于饭后半小时发作,为持续性隐 疼,呈阵发性、刀割样、钻顶样疼痛加剧, 且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出汗、呕吐, 呕吐内容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时有返酸、 烧心感,无腹胀、腹泻及黑便。时有发冷、 发热(但体温不高);呕吐后腹疼稍有缓解, 在当地诊所按“胃炎”对症治疗10天,效果 不佳。 既往有胆道蛔虫病史30余年,曾有呕虫史, 否认肝炎及肺结核、溃疡病史。

超声显像对蛔虫症的诊断分析

超声显像对蛔虫症的诊断分析


2 2 临床 诊断与 转归 本组 3 均由 B超首 先作 出提 示 , . 6例 1 例并发胰腺炎经血检证实 , 阑尾炎经手 术证实 。3 例 均反 2例 6 复 进 行 粪 便 找 虫 卵 检 查 , 获 得 阳 性 结 果 , 中 3例 胃镜 检 查 均 其 在 胃腔 内有活虫体 2 ~3条 。2 9例急腹 症病人 , 临床驱虫 治疗 腹痛解除 , 并有 2 4例粪便 中排 出虫 体 , 3例慢性贫 血患者 经驱 虫补铁治疗后症状明显好 转 , 6例胆 道蛔 虫患者 未见有虫 体排 出 , 是 1年 后 B超 复查 胆 道 未 见 平 行 光 带 强 回声 , 便 未 见 但 粪
虫卵 。
3 讨论
因为主胰管与胆管在壶腹部汇合 , 成共 同通 道开 口于 十二指 形 肠乳头 , 当蛔 虫 引 起 共 同 通 道 梗 阻 时 , 致 胰 管 梗 阻 , 成 的 局 导 形 限性 炎 症 有 关 - 。2例 引 起 阑 尾 炎 患 者 , 未 见 蛔 虫 堵 塞 于 阑 3 J 并 尾 腔 内 I , 是 扩 张 肠 腔 内蛔 虫 散 在 分 布 , 动 剧 烈 , 于 肠 间 但 蠕 并 隙可见游离液性 暗区。2 9例 钻入胆 道 、 胆囊 、 内胆 管者亦 引 肝 起 不 同 程 度 的 炎症 反应 , 肖磊 j 道 胆 道 蛔 虫 致 肝 内 多 发 脓 肿 5 报 l例 , 组 均 未 见 引 起 肝 内 脓 肿 。3例 引 起 贫 血 患 者 , 由 于 寄 本 是 生 虫 感 染 导致 铁 丢 失 过 多 , 起 慢 性 缺 铁 性 贫 血 l , 超 声 图 引 6 其 J 像 显 示 肠 管 内 出现 多 个 “ 线 状 强 光 带 ” 成 的 团 块 并 可 见 到 双 组 虫 体 在 肠 腔 内 扭 动 。 因 为蛔 虫 性 肠 梗 阻 多 见 于 1 0岁 以 下 的 儿 童, 又以 2岁 以下发病率最高 J由于 以上 团块蛔虫 均为成 人 , 2, 并未引起肠梗阻。 综上所述 , 由于蛔虫具有“ 双线状 强 回声 ” 有的声 像图特 特 征, 在胆道内由于受气 体干 扰较 少 , 以较 易显示 ; 所 而肠道 内蛔 虫 由于 受 肠 内容 物 及 肠 气 影 响 , 声 难 以 成 像 , 关 文 献 较 多 超 相 是以高频超声诊断-. , 4. 但本 组资料 发现 肠道 内蛔虫 首先 均 以 1 低频 探 头 ( . ~5 0 {) 示 出 “ 线 状 强 回声 ”再 把 深 度 调 35 .r z显 双 , 浅, 同样 可 达 到 良好 显 示 效 果 。 当 肠 道 蛔 虫 活 动 或 数 量 较 多 或 出 现并 发 症 时 , 声 显 示 率 较 高 , 此 对 急 性 腹 痛 病 例 的 鉴 别 超 因 具有 一定 的应 用价值 。不 明原 因急腹 症 病例 应 常规 作全 腹顺 序探 测 , 仔细观察 , 谨慎 除外 蛔 虫性 因素 , 以免误 诊 、 诊。对 漏 疑 诊 肠 道 蛔虫 症 的病 例 超 声 检查 亦 可 作 为 筛 查 手 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突发性上腹部剧烈钻顶样疼痛,向右肩放射,病人往往弯背曲膝,辗转不安,痛时全身出汗伴恶心呕吐甚或吐出蛔虫。间歇期则安静如常,疼痛剧烈而体征轻微,腹壁软仅在剑突下或右上腹轻压痛。当合并胆道炎症时则会出现炎症的症状。例如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甚或产生细菌性肝脓肿。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可用钡餐或用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注入少量钡剂,于适当加压下摄片。在十二指肠降都显示有边缘平滑可稍弯曲的条状透亮阴影,代表蛔虫没有钻入总胆管的部分。在相当于乏特氏乳头部位,即蛔虫钻入总胆管处呈钝圆形。
有时因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而有肠道气体进入胆道。这时在平片上可见到胆道积气,其中有弯曲的长条形软组织阴影。在“T”管造影及静脉胆道造影检查,以显示整个胆道情况,观察蛔虫的部位和数目,以及手术是否彻底,有无蛔虫残骸存在。
胆道疾患
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
上一个返目录下一个
胆道蛔虫症。“T”管造影示总胆管内有一长条边缘光滑的透亮阴影。
胆道蛔虫症。MRI示T1加权胆囊增大呈高信号,其内可见一迂曲的等信号影,为蛔虫体。
[病因病理]
胆道蛔虫病在农村地区仍是一较常见的疾病,病者多为青少年,常有排蛔虫甚或呕吐蛔虫的病史。蛔虫一般寄生在小肠中,很多时导致肠道病变。另一方面由于蛔虫有钻孔乱窜的特性,当蛔虫逆行钻入胆道时则会导致急性胆道病变。
2.CT和MR表现:
显示位于胆囊或胆管内长条状呈弯曲的透亮阴影,其形态与蛔虫相符。其边缘光滑。
[鉴别诊断]
根据征象诊断比较明确,一般不需作鉴别诊断。
上一个返回目录下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