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作用分析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调查与分析

林 区 教 学
Teac ng o hi f For ty e on esr R gi
No 9 o 9 . 2 o Ge e a . 5 n rlNo 1 0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调查与分析
张 卫 红
( 合肥学院 , 合肥 20 0 ) 3 6 1 摘 要 : H ld y&H s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依托 , 3 非英语 专业大一 学生的英语作文 中的衔接手段错 以 a ia l aa 对 O篇
20. 0 1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进 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建设适应时代和企业 自身发展的
富有特色 、 个性鲜 明 的优 秀企业 文化 , 一项 长期 的 、 是 艰苦
了解惯用的解决办法为什么无效 , 以及效果较高的杆节可
能存 在何处 。
结束语
[] 1 秦在东. 现代企业 管理新 方略 [ . M]武汉 : 中理工大学 华
出版社 ,9 5 19 . [] 2 贾春峰. 文化力 [ .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95 19 .
企 业文化建 设未有 穷期 , 创新 永无 止境 。企 业文 改革
[] 4 叶生 . 企业灵魂——企 业文化管 理完全手册 [ . M] 北京 :
机械工业 出版社 ,04 20.
新发展。当前, 要以英语普及教育为契机 , 完善企业文化 建设 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着眼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
[] 5 高贤峰. 人本管理 [ . M] 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 ,0 3 20 . [] 6 王立非. 代外 语教 学论 [ . 现 M] 上海 : 上海教 育出版社 ,
误进行 了统计和调查 分析 。结果发现 学生在衔接手段 的使 用中出现的错误很 多, 用的原 因主要体现在 3个方面: 误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途径。
本篇文档将介绍十种常见的衔接手段,包括词汇衔接、语法衔接、语音衔接、标点符号衔接、逻辑关系衔接、顺序衔接、平行结构衔接、引用、解释与重述衔接、时空衔接和重复与省略衔接。
一、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指通过选择适当的词汇来表达语篇中的概念和关系,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二、语法衔接语法衔接是指通过使用语法结构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时态、语态、语气等来表达动作或状态的关系。
三、语音衔接语音衔接是指通过语音的特点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押韵、谐音、节奏等来表达相似的意义。
四、标点符号衔接标点符号衔接是指通过使用标点符号来分隔句子和段落,从而实现对语篇的逻辑分段。
例如,使用逗号、分号、冒号等来分隔句子或段落。
五、逻辑关系衔接逻辑关系衔接是指通过使用逻辑关系词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因果、比较、转折等词来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六、顺序衔接顺序衔接是指通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语篇,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在描述一个过程时,按照步骤的顺序进行叙述。
七、平行结构衔接平行结构衔接是指通过使用相似的结构来表达语篇中的意义和关系,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八、引用、解释与重述衔接引用、解释与重述衔接是指通过引用、解释或重述先前的信息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例如,使用引号引述先前的句子或段落,或者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先前的概念。
九、时空衔接时空衔接是指通过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来组织语篇,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在描述一个事件时,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在描述一个场景时,按照空间位置描述场景的布局和特点。
十、重复与省略衔接重复与省略衔接是指通过重复或省略先前的信息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例如,通过重复关键词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信息;或者省略冗余的信息来提高语篇的简洁性和连贯性。
【精】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摘要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
成功的交际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语境的理解。
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1 引言韩礼德和哈桑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
他们所说的话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
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英语会话中缺乏语篇的连贯和衔接会导致语义含混甚至交际失败,因而外语学习者有必须研究衔接连贯手段,使交际能够流利顺畅地进行。
本文将从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即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达到连贯的目的。
这些词汇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从而构成语篇会话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保证会话或语义取得统一,衔接语篇。
语篇会话中的词汇选择关系有多种方式。
我们把词汇衔接方式分为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类。
英语会话中经常使用这些方法,现举例如下:(1)He bought some bread, milk and oranges. The oranges are to make a dessert.(关键词的重复。
他买了一些面包、牛奶和桔子。
桔子用来作甜点。
)(2)He knew that this was a good way of bringing the violent, refractory Sunfu to heel.( 泛指词的运用。
语篇分析中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分析中的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中的衔接与连贯语篇是指任何不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任何话语,不管长度如何,也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只要构成一个整体,即为语篇。
一句话或者一个言语行为也可以构成一个语篇,但大多数语篇是由一个以上的言语行为构成。
它是协调词汇学、句法学、音系学和语义学的语言学分支,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的行为。
就标准的语篇而言,同一语篇内的各组成分之间的连接从字面上必须有合理的衔接手段,在语义上还要有合乎逻辑的关联性。
合理的衔接方式和逻辑上的连贯是任何一种语言的语篇共有的和最显著的特征。
1. 语篇衔接衔接是将篇章中的句子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创造连贯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帮助确定语篇要素之间的阐释和确定互指关系,并以之决定语篇要素之间的交互预设关系,使语篇具有语篇性。
Halliday & Hasan将衔接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
其中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属于语法范畴,主要通过各种语法手段进行衔接。
例如照应,是指用代词等来表示语义关系,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省略,则可省略主语、谓语、补语及其它成分;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及小句型替代;连接,主要利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地点转移等实现衔接。
词汇衔接属于语义衔接,主要通过词汇的重复、同义、近义、上下义和搭配等形式来实现。
在这些衔接手段中有些是形式上的,有些则主要是语义上的。
句子内部存在衔接关系,句子之间也存在衔接关系。
无论是语法衔接手段,还是词汇衔接手段都是语篇常用来达到连贯的显性实现手段,它通过建立词句间的约束关系使语义关系显性化,有助于对语篇连贯的认识。
通常这些衔接手段在语篇中交错出现,互相配合,共同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
2.语篇连贯连贯指的是连接意义和概念的手段,是语篇世界的组成成分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方式,是人们的心智、知识结构与语篇成分互动的过程,是语篇给人的感觉。
浅谈词汇衔接对英语语篇连贯的作用

浅谈词汇衔接对英语语篇连贯的作用作者:徐丹来源:《牡丹》2016年第11期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很重要的一个衔接手段,可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
本文从重复、同义词、上下义词、泛指词和搭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作用。
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与其妻子Hasan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为语篇衔接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英语中任何连贯的语篇都离不开衔接,所以,正确理解衔接对于语篇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从词汇角度入手,探讨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语篇。
一、词汇衔接Halliday和Hasan认为语篇中用于构建各结构成分之间意义关系的衔接手段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语法手段实现的衔接关系,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另一类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衔接关系,包括重复、同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搭配。
词汇衔接是通过选择措辞来达到连贯的效果,主要处理篇章中词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很好地达到语篇连贯的目的。
笔者认为,词汇衔接通过重复、同义词、上下义词、泛指词和搭配等手段实现语义的贯通。
二、词汇衔接手段对语篇连贯的作用词汇是构建语篇、实现连贯的基础。
词汇衔接通过词汇选择、组织和聚合实现语篇连贯。
Halliday将英语的词汇衔接关系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
(一)复现关系复现关系指一个词项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或概括词的方式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
复现包括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和泛指词等形式。
1.重复。
指在语篇中有意识地重复某一词语,达到突出思想、强调情感、连贯语篇的目的。
例如,在丘吉尔的演讲稿《Blood,Sweat and Tears》中,complete、nation、House、resolution、victory分别出现了4次、3次、4次、3次和6次。
这些词汇的重复出现,有力地加强了语篇的连贯性,也将政府战胜法西斯的决心表露无遗。
英语教学中语篇衔接语法手段分析

- 18-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英语教学中语篇衔接语法手段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刘红【摘要】语篇分析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功能语法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
语篇衔接的语法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
衔接目的只有一个,即文章的连贯性。
【关键词】语篇分析 语法衔接手段 连贯性语篇分析是英语精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篇分析涉及文化背景、文章体裁、语篇衔接等内容,其中语篇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点。
衔接(cohesion)包括段落之间的衔接和段落内部衔接。
段落衔接是文章连贯的基础。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衔接有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其中语法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
指称是语句衔接的重要手段,包括代词、名词、形容词等。
指称分为内指和外指。
内指是指指称对象与指称同时存在于语篇之内,能够从语篇里找到;外指是指称对象存在于语篇外部,语篇内部只有指称词。
内指又分为前指和后指,即指称对象出现在指称词的上文则为前指,出现在指称词的下文则为后指。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As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I am proud to welcome you to this university. Your achievement is the triumph of years of hard work,both of your own and of y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Here at the university,we pledge to make your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s rewarding as possible. “I”和“you”分别外指校长和学生。
“Your”前指句里的“you”,“this university”前指“the university”,“both”前指“hard work”,“here”后指“at the university”,这样就增强了语句之间的粘合度。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及其连贯建构功能

二、词汇衔接在小说中的连贯功 能
1、创造语境:通过词汇衔接,作者可以为读者创造一个清晰、连贯的语境, 引导读者理解和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推动故事情节:词汇衔接可以帮助作者控制故事的节奏和连贯性。通过巧 妙地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重复,作者可以引导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期待和预测。
3、深化人物形象:通过使用词汇衔接,作者可以更好地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 性格特征和动机。例如,通过使用反复或对比手法,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
此外,为了确保语篇的连贯性,译者还需要词汇的选用。不同的词汇可能会影 响语篇的语气、风格和语境,因此译者在选择词汇时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特 点和文化背景。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言的语篇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理 解和处理语法、词汇等衔接手段,以及把握语篇的连贯性。然后,译者在目标 语言中重构这些元素,以实现有效、连贯的译文。这不仅需要译者有深厚的双 语知识,还需要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对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敏锐洞察力。
在语篇中,词汇衔接模式通常包括搭配、对立和先后等模式。这些模式在词汇 的选择和组织上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形成语篇的连贯性。
搭配是指语篇中相邻句子或短语之间词汇的共同出现。这种搭配有助于读者理 解语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例如,“猫坐在毯子 上”这个句子中,“猫”和“毯子”这两个词就可以被视为一种搭配,这种搭 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理解,即猫是坐在毯子上的。
让我们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来说明词汇衔接模式和连贯建构功能的实际应用。 标题为“2022年世界杯:阿根廷与巴西的对决”,文章开头为“阿根廷和巴西 这两支足球强队终于在2022年世界杯上相遇了,这是许多球迷期待已久的一场 比赛。”在这段文字中,词汇衔接模式体现在相邻句子之间的搭配和先后关系 上,如“阿根廷”、“巴西”、“比赛”
Blackmail一课的衔接手段及语篇功能分析

Blackmail一课的衔接手段及语篇功能分析作者:毛慧青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1期[摘要]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语篇涉及许多方面,本文以阿瑟·哈莱的一部小说《旅馆》的节选——Blackmail一文为语料,用实例的方式分析文本中出现的6种衔接手段,说明其在整个语篇中发挥的功能。
[关键词]语篇衔接手段语篇功能[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218-02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提出了概念、人际、语篇三种重要的元功能。
韩礼德认为构成实际语言使用的并非是基本的词语或者句子,而是能够将词语或句子组织成能够表达相对完整意思的语篇。
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需要通过说话人最后形成的语篇来实现。
而衔接这个语义概念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和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或者是语篇中某个成分和可以与它相互解释的另一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文章中运用的衔接手段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连贯性。
(Halliday, Hasan,1985)Halliday 和Hasan将衔接手段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法衔接手段,其中包括了照应、替代、省略和逻辑联结;另一类是词汇衔接手段,包括词汇衔接。
本文将运用衔接手段来具体分析语篇Blackmail中的衔接手段及其在语篇中发挥的功能。
这一语篇以公爵夫人与发现公爵出车祸的蛛丝马迹的旅店保安之间的交易为线索,逐步揭示故事的全貌。
通篇主要通过叙述和对话来展开。
同时,多种衔接手段巧妙地应用在了整个语篇,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公爵夫人和保安队长的精彩较量。
一、照应和功能照应指的是存在于语篇当中的指代成分和指称,它也可以指所指对象相互解释的关系。
照应关系可分为篇章内语言项目之间相互照应的内照应和取决于语境来解释语言项目意义的外照应。
由此,语篇衔接只能由内照应构成。
其中,照应关系包括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
语篇Blackmail中有多处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作用分析【内容摘要】衔接是语篇分析的基本组成部分,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衔接手段组织起整个语篇信息,构建成连贯的语篇。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给大流士三世的一封信采用多种衔接手段构建起一篇连贯的语篇,淋漓尽致的传达了写信人的思维意图,充分体现了衔接在语篇构建中的作用。
【关键词】衔接手段连贯的语篇作用分析一、引言语篇分析从语义关联的角度研究句际间的衔结与语篇连贯,帮助读者紧跟语篇思路,把握信息焦点,感知作者意图。
连贯的语篇由语法或词汇等形式相互衔接,实现意义的和谐统一。
[1]本文拟用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和方法,对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给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三世的一封信做语篇分析,探讨语篇衔接手段如何协同作用,构成连贯性的语篇。
本文谈及的书信内容都摘自大卫·谢伊(david shea)的译著history of the early kings of persia。
二、语境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带兵准备入侵亚洲,当时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三世深感威胁,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大流士炫耀自己的强大,把亚历山大及其军队鄙为“鼠帮匪类”[2]。
随信送到的还有一箱黄金,一驮芝麻,一根皮鞭和一个皮球。
据其所言,黄金表明国富民强,芝麻代表强大的军队,皮球是给亚历山大的玩具,而皮鞭则用来责罚亚历山大。
对此,亚历山大立即回信,对大流士竭尽挖苦,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此信立意突出,言词犀利,思维连贯,一个雄心壮志,信心十足的君王跃然纸上。
由于言语交际活动离不开语境,在分析这封信的衔接手段之前有必要简析其语境。
“语境是指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包括言语性语境和非言语性语境[3]。
语篇与语境相辅相成,语篇产生于语境,其含义依赖于语境,又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语境影响语篇的结构设计、选词用句。
具体分析起来,这封信的非言语性语境要素主要包括交际事件(回信表明心迹)、交际主题(宣布会继续征战亚洲)、交际目的(回击侮辱,表达称霸世界的野心)、交际事件参与者(写信人,收信人,二者均为统领军队的君王)、交际背景(信件双方争夺世界霸权,亚历山大大帝进攻,大流士防守)。
这些语境要素影响语篇的各个方面,它们与各种衔接手段相结合,使语篇更连贯,更富感染力,为实现语篇意图创造了条件。
三、衔接的作用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逻辑联系语和体形式的配合;词汇的衔接关系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
其中词汇的复现关系分为四种:原词复现;同义词,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概括词复现;而同现是指围绕着一定的话题,某些词语同时出现[4]。
(一)语法衔接1.照应照应是指语篇中某些成分要参照其他成分才能作出解释的一种语义关系。
依不同的标准,照应有不同分类。
首先,根据表达式,照应可分为名词照应,代词照应,替代照应,零照应等。
亚历山大在信中使用大量的照应衔接,其中大部分是名词照应和代词照应,属于前者的有zu-ui-kurnain,a person,iskander,dara,the person,the almig-hty,the scourge,the ball,the gold,the sesame,the grains 等,属于后者的有i,you,he,my,your,his,him,me,he,it 等。
其次,根据参照的对象,照应又可分为内照应和外照应。
内照应指参照对象位于语内语境中,体现的是语言项目之间的照应关系;外照应指参照对象位于情景语境中,体现的是语言项目与语篇外部环境的照应关系。
书信中,it,he,the coffer of gold,the sesame,the grains可归为内照应。
除去it和he的代词照应则都属于外照应,另外,一些名词照应如zu-ui-kurnain,a person,iskander,the person,dara等也可算作这一类,因为它们的被照应词项要在情景语境中寻找。
最后,根据参照对象的相对位置,内参照包括回指和下指。
回指指照应对象位于照应表达式之前,通常称这种照应对象为先行词;下指则相反,参照对象位于照应表达式之后。
信中属于前指的有the scourge,the ball,the coffer of gold,the sesame,the grains,he(第二句),his(第三句),它们的先行词分别是ascourge,a ball,a coffer of gold,an ass-load of sesame,dara。
整个语篇中只有第二句和第16句的it是下指,它们分别指代 to be afraid of a contemptible foe like iskander,和 to make thy boasting attended by the reproach of mankind。
使用照应避免了词汇的重复,也使各段内容粘结成严谨的语义整体,突出主题。
尤其是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照应的大量使用对语义的表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亚历山大不断使用第一人称,表明他强烈的自我意识,时刻强调自己的意志决心。
而且他还把自己称作zu-ui-kurnain,iskander(土耳其语中这两个名字都具有神圣的意义),并多次用第三人称him(第一句)和 he(第五句),名词such a person(第二句)和the person(第五句)来指代大流士,可见他以上帝自居,并把后者毫不放在眼里,整个语篇的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一个千古帝王的霸气。
2.逻辑联系语逻辑联系语指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其功能是表示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联系。
韩礼德和哈桑从形式上把这种联系语分为词,短语和分句;在功能上分为增补,转折,原因和时间;并指出形式和功能相互对应。
本语篇的作者一方面要贬损大流士,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贬损神化自己,宣称自己是“人间帝王”。
从形式上看,本语篇的逻辑联系语多为词,概括起来有and,then,yet,however,whereas,although,so。
从功能上看,and表示增补,then表示因果,yet,however,whereas,although有意义转折,so表示因果。
从使用对象上看,写信人在描述自己和大流士时,都用到了and,而then,however,whereas和although则只在谈到大流士才用,yet用来描述自己,so用在结尾句。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亚历山大充分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而这种对比的效果是通过恰当使用逻辑关联词来实现的:and的语义叠加美化了自己,丑化了对方,however等词的语义转折,使对方的所作所为显得滑稽可笑,从而衬托自己行为的光荣;最后,so的使用如点睛之笔,若没有这个联系词,前面所陈述的一切内容,讽刺,反诘,对照都显得无的放矢,写信人似乎在表明,不管是大流士的信,还是自己的信,这都不重要,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因为自己会最终打败对方,大流士终会失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二)词汇衔接1.词汇复现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它起到语篇的纽带作用,能突出主题、加深印象。
(1)原词复现本文重复出现最多的当数代词i,you和连词and,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短语you and i,正体现了这封信的主题:亚历山大大帝和大流士三世的“吐沫大战”,“地位之争”。
这种重复不仅没有啰嗦之嫌,反而贯通全篇,突出主题。
(2)近义词,同义词重现本文中重现的近义词,同义词很多,如:表统治:dominion,victory,triumph,take away表统治者:king of kings,ruler,preceptor,director,lord 表领土:kingdom,the surface of the earth,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globe表决心:resolve,profess,address,adore这些表达征服,权利,意志的同义词在语篇中交替出现,深化了主题,增加了文章的衔接力。
(3)上下义词复现本文的上下义词有seed和grains,treasure和gold,instrument和scourge等。
作者成功运用这些上下义词,避免了重复,也对衔接起了作用。
2.词汇同现在语篇中,一些词围绕话题会同时出现,于是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词汇链。
在本语篇中围绕“霸权之争”,很多词并行出现,如awe,king of kings,battle,realms,power,ruin,bring down,march,supreme,proud等。
这些词语相互呼应,使语义连贯完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语篇衔接手段对形成完整连贯的语篇必不可少。
语篇总是以话题的连贯性和话题展开的可能性,有规律地发展。
这个语篇的话题就是前面提到的交际主题,所有的内容安排、文字选择都围绕这个交际主题展开。
语言是客观世界和思想的反映,语篇的连贯首先取决于思想的严密,没有完整的思想,就没有完整连贯的语篇。
语篇衔接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没有细致的思维,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很难写出这篇文思缜密、结构紧凑的宣战书。
参考文献:[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56-62.[2]mir khvand,muhammad ibn khavandshah. history of the early kings of persia:from kaiomars, the first of the peshdadian dynasty,to the conquest of iran by alexander the grea[m].trans.shea,david.london:oriental translation fund of gt.brit.& ireland,1832:385-389.[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90-99.[4]halliday,m.a.k.&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