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高中历史复习素材:9 潮州古井古牌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潮州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教学设计9 潮州古井古牌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潮州古井古牌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高一(4)马师洁刘旭斌陈墅吴铎指导老师:张文永(历史科)一、课题背景同时提起潮州的古井、古牌坊,或许有人认为这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者。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古井、古牌坊都是潮州的文物古迹,而且,在市民的眼中,都逐渐被冷落;在记忆中,逐渐被淡忘。
所以,我们课题小组决定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潮州的每一口古井、古牌坊都有其历史和故事。
在潮州创建“旅游旺市”的今天,它们更有其值得挖掘的游览价值及文化内涵。
但由于古井、古牌坊至今年代久远,而且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在一般市民眼中“微不足道”,所以并未引起市民们的重视与保护,虽然政府也有过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并没有开发它们真正的价值。
这些古井、古牌坊到底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它们的现状又如何?它们能为“旅游旺市”带来什么?这些问题带着我们走进对古井、古牌坊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古井、古牌坊的历史背景的考察,了解潮州悠久的历史文化;2、通过了解古井、古牌坊的现状,认识潮州为保护文物古迹所作的努力;3、通过参与研究,希望能为潮州“旅游旺市”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研究进程1、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古井、古牌坊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
主要途径: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第一周至第四周)2、对古井、古牌坊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它们的现状,保护或遭破坏程度。
主要途径:拍照。
(第五周至第七周)3、访问古井、古牌坊周边的居民,了解广大群众对古井、古牌坊的认识。
主要途径:发放调查问卷。
(第八周至第十周)4、讨论、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提出建议。
(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四、研究成果(一)古井1、历史回顾在自来水发明、应用之前,井是城镇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
潮汕水井历史悠久,开凿不计其数。
据考古文物见证:宋哲宗(1086~1100年)时,潮州盐官李前来澄海(属海阳县所辖)筑堤开井,溪南仙市村旁狮山上有石刻碑文为证,“筑堤开井易通津……增光更俟后来人”。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
”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颁布《权利法案》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3.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
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4.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下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A.科学技术发达B.医学领先世界C.手工技艺精湛D.绘画成就卓越5.下列关于封建王朝的基本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B.公元前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C.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改国号宋,定都东京D.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最亮的明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注人了“强心剂”。
独特的中华文化让许多外国朋友迷上了中国;海外学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对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5个。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饶平二中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饶平二中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
这反映了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2.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
”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
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
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分工细致B.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3.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
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
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4.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光复”“伟大胜利”。
精品解析: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人口增长造成土地不足,促使古代希腊人向外移民。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向波斯等地移民,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罗马人去了意大利其他地区和省份,是为了在新征服地区获得土地。可见引发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土地不足和土地占有的不平等,D项正确;农耕民族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将土地作为重要的生存资源,对土地的追求是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动因,相比之下征服的欲望和扩大文化影响的需求处于次要地位,排除A项、B项;农耕民族生活的地区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生存环境总体稳定,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农耕民族一般安土重迁,排除C项。故选D项。
5.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下列选项中,受罗马文化影响的有()
A.掷铁饼者雕塑B.人首飞牛石雕
C.羽蛇神金字塔D.圣索菲亚大教堂
【答案】D
【解析】
【详解】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受到了罗马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掷铁饼者雕塑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没有受到古罗马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人首飞牛石雕是亚述王国的石雕,而亚述王国是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鼎盛于西亚两河领域的军事强国,其建筑并没有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成就,没有受罗马文化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8.《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源氏物语》引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中国诗词,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而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小说中。下列关于该书叙述正确的是( )
广东省潮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广东省潮州市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主,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
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这反映出彼得一世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B.推行西方文化教育C.建立中央集权制D.创建纪律严明军队2.美国总统卡特曾说,我们本以为(发布中美建交公报)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发生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正面的反应。
”这说明A.中美建交得到美国国内民众一致赞同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C.中美建交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D.中美两国致力于构建和平世界3.“抛头洒血废天朝,千古君臣一笔销。
粤汉擎旗皆响应,共和之制路迢迢。
天下为公国父尊,雄才大略扭乾坤。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孙中山---辛亥革命C.宋教仁---二次革命D.蔡锷---护国战争4.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①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转折点②设驻藏大臣——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③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④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重归统一的事件是()A.隋灭陈B.隋朝建立C.唐朝建立D.唐灭陈6.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统计表(单位:箱)1842年1845年1849年1852年1853年1854年1855年33 508 39 010 43 075 48 600 54 574 61 523 65 354据此可知中国()A.中国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丧失了海关管理权C.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清朝禁烟运动以失败告终7.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广东潮州市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潮州市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罗马帝国为解决这个问题A.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B.将成文法调整为公民法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2.垦殖公司是清末出现的新型农业企业,其土地主要来自包买官荒,部分则是租买民田。
在垦殖过程中,公司召雇人工,修堤筑闸,引水灌溉。
到民国元年,全国垦殖公司共计171家,就连不发达地区云南也有5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清末民初A.重农抑商的政策开始扭转B.新兴的社会力量发展迅速C.土地兼并现象进一步加剧D.农业普遍实现集约化经营3.英国王室的影响力被称为“无形资产”。
2018年5月,哈里王子大婚期间出现的下列这种杯子纪念品(见如图)很是畅销。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英国A.王室具有干预经济的权力B.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C.国王大都备受国民的爱戴D.国王是国家的精神象征4.下表是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代表情况表,据此可知1787年宪法A.体现了人民主权B.消除各阶层间的矛盾C.宣扬了自由平等D.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5.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
他们纪念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印章文字C.楔形文字D.甲骨文6.两宋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在绘画领域出现了不少的新变化,画家们在绘画中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在艺术上更加倡导写实,在技法上更加体现出精密严谨认真的风格。
高三历史新高考广东地方史专题复习

新高考某某地方史专题复习一、古代史:(一)、秦:属南海郡,郡治在今某某。
(二)、汉:“海上丝绸之路”从某某沿海港口出发。
(三)、隋唐:“海上丝绸之路”从某某出发,可达波斯湾。
(四)、唐:某某设岭南节度使(五)、北宋:在某某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
(六)、南宋:某某新会13C后期的冶铁遗址中,出土过焦炭。
经济重心南移至岭南地区。
(七)、元朝:属湖广行省和某某行省(今珠三角在某某行省)。
黄道婆在某某岛学习棉纺织业技术,发明三定纺车。
(八)、明清:1、明朝中后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道,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如某某某某发达的冶铁业,一日可出铁六七千斤。
这些市镇的商品生产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镇网络的形成。
2、在清代,某某的冶铁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乾隆年间1757年只留某某一处海关通商(某某十三行)。
(海禁闭关政策形成原因和影响)4、明朝戚继光率军开赴某某等地,连续重创倭寇。
5、明朝后期,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借澳门。
6、明清时期,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某某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近现代(一)、近代某某涌现出的著名历史人物及政治活动:某某是列强最先入侵的地方,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某某在经济、思想等各方面发生着急骤变化,成为近代革命的发源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
1、洪秀全:某某花县人。
他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某某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在某某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在某某桂平金田村宣布起义,领导发动了历时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
2、洪仁玕:某某花县人。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任干王,总理朝政,著有《资政新篇》,主X以法治国,发展工商业和与外国平等往来,这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X观应:某某香山人,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在经济上主X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X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X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精品解析:广东省潮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潮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了八十多项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方面;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
这些举措A. 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B. 导致民族经济得到独立发展C. 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D.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北京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条例,推广技术,组织参加世界博览会,这些措施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C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当时民族经济尚未获得“独立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排除D项。
故选C项。
2. 1731年,英国政府实行税制改革,引起非议,沃波尔主要依靠王室支持,更换了政府官员,恢复了议会多数,渡过危机。
对此,多年未能进入政府的卡特赖特感慨而言:“谁能得到国王的支持,谁就能蔑视一切!”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 国王违反了《权利法案》B. 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C. 代议制度仍需不断完善D. 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沃波尔主要依靠王室支持”“谁能得到国王的支持,谁就能蔑视一切”,可知这一时期王权对国家政治建设依然存在很大影响,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限制王权,故选C项;根据《权利法案》的规定,首相需要对国王形式负责,当内阁与议会相冲突时,首相有权申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排除A项;首相和内阁掌握最高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排除B项;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逐渐确立完善的,1721年财政大臣沃尔波尔担任首相,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正式形成,排除D项。
3. 如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
这一制度的演变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19世纪30年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代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A. 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B. 保证了政府的清廉C. 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D. 削弱了总统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19世纪末美国公务员晋升以功绩制为依据,这有利于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C 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没有体现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保证了政府的清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削弱了总统的权力,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古井古牌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高一(4)马师洁刘旭斌陈墅吴铎指导老师:张文永(历史科)一、课题背景同时提起潮州的古井、古牌坊,或许有人认为这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者。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古井、古牌坊都是潮州的文物古迹,而且,在市民的眼中,都逐渐被冷落;在记忆中,逐渐被淡忘。
所以,我们课题小组决定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潮州的每一口古井、古牌坊都有其历史和故事。
在潮州创建“旅游旺市”的今天,它们更有其值得挖掘的游览价值及文化内涵。
但由于古井、古牌坊至今年代久远,而且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在一般市民眼中“微不足道”,所以并未引起市民们的重视与保护,虽然政府也有过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并没有开发它们真正的价值。
这些古井、古牌坊到底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它们的现状又如何?它们能为“旅游旺市”带来什么?这些问题带着我们走进对古井、古牌坊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古井、古牌坊的历史背景的考察,了解潮州悠久的历史文化;2、通过了解古井、古牌坊的现状,认识潮州为保护文物古迹所作的努力;3、通过参与研究,希望能为潮州“旅游旺市”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研究进程1、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古井、古牌坊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
主要途径: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第一周至第四周)2、对古井、古牌坊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它们的现状,保护或遭破坏程度。
主要途径:拍照。
(第五周至第七周)3、访问古井、古牌坊周边的居民,了解广大群众对古井、古牌坊的认识。
主要途径:发放调查问卷。
(第八周至第十周)4、讨论、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提出建议。
(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四、研究成果(一)古井1、历史回顾在自来水发明、应用之前,井是城镇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
潮汕水井历史悠久,开凿不计其数。
据考古文物见证:宋哲宗(1086~1100年)时,潮州盐官李前来澄海(属海阳县所辖)筑堤开井,溪南仙市村旁狮山上有石刻碑文为证,“筑堤开井易通津……增光更俟后来人”。
据宋潮阳林写的《潮州知州震峰彭公传》中称:宋元本六年(1083年),彭延年在潮州知州任上时,发动潮人凿井卅六眼。
潮家水井自古深受世人的崇拜,民间有井公、井妈的神话传说,每逢“冬至”,要在水井贴上冬节丸。
“除夕”要盖井不汲水(吊水),正月初一潮人自觉不上井台打水。
初二凌晨,则由长者带着礼品前到井台祭拜,称为“开井”,接着家人就可照常打水饮用了。
潮人历来还有称井水为“井花水”的赞语。
民间相传用井水盛于洗脸盆浸“红花”(石榴枝、叶)“仙草”喷洒着可辟邪魅;患急性结膜炎(红眼病),世人都爱用“花心水”(井花水中心以防井壁污染)加点食盐摇匀,用消毒棉花浸着供冲洗外贴可清除眼睛红肿化脓,发高烧用毛巾浸井花水擦抹额头可退热降温。
(1)义井坐落于太平路东畔,井对面的巷道,也因此称为”义井巷”。
《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义井,在城仁贤坊大街,其阑上镌义井第一泉,永乐元年建。
”井旁还有方形古碑,上面刻字:“海阳县正堂禁止军民人等在义井之旁污洗•严示。
”碑为嘉庆廿三年十月廿九日。
井内圆外八角形,水清可用。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室南走,宋帝昺于景炎三年得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于磵州(广东雷州湾地方),改国号祥兴,驻厓山。
次年,元兵进犯,宋帝昺出走,逃进潮州城,跑到大街时,大家喉咙干渴,都想喝水,忽见路旁一口井,宋帝昺走上前探头一看,井水清澈透底,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馋得他直咂舌头。
可惜水面低,伸手够不到,他忙命侍从赶快去找水桶。
时兵荒马乱,店铺关门,行人绝迹,到哪里去找水桶呢?无法喝到水,君臣只好望井兴叹。
宋帝更是舍不得走开,有把头伸到井口说:“井呀井,朕命你把水涨起来。
”话音刚落,骤然间井水滚滚向上猛涨,直冒上井台。
群臣见状也挤过来,纷纷伸手捧水喝。
大家都觉得这水格外清凉,格外甘美。
喝得连声叫好。
宋帝昺喝够之后,说:“井亦知君臣之义。
朕就封你为‘义井’吧!”。
“义井”这名字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至于志载“永乐年建”,人言此或至明时筑井栏时镌,然是否可靠,宋帝昺有无到潮,也未见志载。
义井很早就受到保护。
在我们走访的古井之中,义井也是保护的较好的一处。
井旁围以深褐色栏杆,古朴可爱,井上“义井第一泉”的镌刻和井旁方形石碑上的碑文,仍清晰可见。
(2)四目古井位于太平路南段,今郑厝巷对面。
据载为宋时卢陵人彭延年所建,彭延年由大理少卿谪知潮州时,因交趾南天国王侬智高叛乱,兵迫潮州,“远近人惊风鹤,城尽闭门”,彭延年特命于全城凿卅六泉井给人民汲水用。
相传四目井便是当日彭延年所凿的卅六井中的其中之一。
井旁有一古树,传说明朝万年间有清水神邢鸾(宋泰定进士,以谏铮谪陕西清水,后入山炼丹成仙,降神揭阳牧人,人民向之祈雨驱邪,甚有灵应,民祀之),曾在这古树飞升,故建庙祀神,庙称古树庙,井也称古树庙井,或古树井。
《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古树井,载南门水养坊,旁有古树故名。
其阑四目,又名‘四目井’。
”林大川在《韩江记》中也曾记昔时四目井养有金丝鲤鱼四条,每当日午,鱼起弄影,蔚为奇观。
有无赖竟偷一鱼煮食,隔天暴毙,此后无人敢再偷,当时住在井旁的诗人姚竹园再买四条鲤鱼放在井中,并赋诗云:“送汝叮咛去井中,水深湖海一般同。
自知不是蛟龙匹,听其风雨只耳聋。
”四目古井至今尚在,井台护栏呈八角形状,台面是用手工雕刻四个洞眼的大块石板材,用灰砂浆拌糯米饭凝紧覆盖在井面上,这四目圆孔是专供居民用绳索捆紧水桶打水取用,既方便打水,又有利于加盖可防尘秽污染。
虽然井台圆孔周围石材因时长日久被千家万户打水的“吊桶绳索”碰撞锯擦得条条凹陷沟状,而井栏、井壁结构仍严密,不渗漏。
古井壁上嵌有“光绪五年重修”的石碑记,至今也是清晰可见的。
1987年下半年,政府拨款修浚,绕以栏杆。
但当我们走访四目古井时,井旁的古树和古树庙却不复存在。
我们好奇地想探头俯瞰井中是否真有传说之中的四条赤鲤,透过井盖,却见井中乌黑一片,什么也没有。
(3)东门古井坐落在东门街南畔。
在城区现存古井中,历史悠久而又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当推东门古井。
东门古井周围原有石刻,但有些已圮废,光绪《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东门古井在城生融坊东门街,源通韩江,阑上有宋熙宁八年重修,及元明重修年号石刻。
”《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现井栏东面刻有熙宁八年重修。
”现存石刻三碑,最早的记着:“乾隆某年腊月街众重修古井一为同治六年十月街众重修。
”最近的一碑:“光绪十一年冬月重修。
潮州府正堂朱,捐银一百两正,海阳县正堂捐银二拾两,街众捐银三百四十两,合银四百六十两。
”(4)开元古井位于开元街口北畔。
《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开元古井,在城仁贤坊,开元街口北畔。
”开元古井也是史籍记载的著名古井之一。
这是开元寺四界古井之一,井口呈长方形,后来改为水泥结构四目孔,原栏南面有石刻“乾隆乙未年修”楷书,现在则嵌于井栏东面。
近年来设有自来水,人少汲水,渐渐变成废井。
1987年下半年政府拨款修复,井口改为长方形,石镌“开元古井”四字,使古井得复旧观,在闹市中散发出古朴的风情。
(5)莲花井位于西平路与西马路交界处路口,曾列为潮州八景之一的“莲花午照”。
潮州城公用井除供群众日常饮用外,还有一种被称为“防虞井”的,即预防疏虞的意思,主要作取水救火之用。
据清光绪《海阳县志》载:“防虞井二:一在城西里仁坊曾厝巷头(按:因建设已被掩没);一在西街和睦坊名贤庙左,水涨时映日,俯瞰有莲花影,故又名莲花井。
”昔此井为冲天泉,泉清甘冽,水源充沛,直喷而起,每逢正午日光直射,井中即现莲花,清晰可见,蔚为奇观。
据说,当初井内泉水过猛,时浃喷井中泥沙,故以一石雕莲花压于泉眼,使泉水清澈可用,故每当正午日光强烈直射井心时,莲花遂也即时可见。
清林大川《韩江记·卷七·莲花井》载:“莲花井,在郡西,井内有石刻莲花故名。
昔日每逢日午,则花浮水面,后为屠狗者所污,其花遂杳,而井尚存。
”林氏咸丰年间人,言井内莲花为屠狗者所污而消失,未必尽然,而距今已130余年矣。
然距父老言,民国初年名胜境左近人家,有日午于井汲水者,井中莲花还依稀可见,故也难断言莲花何时消失。
依理是由于社会发展,井四周楼房耸立,日光不能直射井心,而莲花当也无以复见。
莲花井呈圆形,井栏一米许,井围石镌隶书“莲花古井”四个大字,井内以石构砌,呈六角形。
莲花井背壁石上镌有“古井莲花”四字。
2、开发保护潮州街巷之间的古井,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也是古城历史的见证。
潮州人家,饮用井水历史悠久,直至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城乡各地自来水厂如雨后春笋,“水龙”昼夜淙淙输入千家万户,它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需要。
1987年潮州市城建、文管部门对沿街一些著名古井进行围栏保护,但由于没有使用和管理,因此有的地方成了垃圾堆,井水发臭。
近年名城办又组织力量再次清理,并加设井盖。
古井的井盖“惨遭毒手”再者,对古井加设井盖,显得与“古”格格不入,破坏了“古韵”,可见这并非上策,根本还在于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
尽管随着自来水的使用,这些古井已失去其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但它仍记述着古城的风情和历史变迁,而且古井中更具有其值得挖掘的游览价值及文化内涵,若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会成为旅游资源的一分子。
(二)古牌坊自从我们课题小组做完有关潮州古井的研究工作后,受益匪浅。
在这一浓厚的文化熏陶下,我们又着手对潮州古牌坊进行了研究学习。
1、历史回顾潮州古城的石牌坊,“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缕雕之‘双龙戏珠’或‘祥凤卷草’之类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抑柱础,潮州人叫做“亭”,潮州俗话有:“大街看亭字,桥顶食炒面,伯(登)上东门楼,再入开元寺。
”往昔的太平路,虽未敢夸言五步一亭,但从南到北,就有47座,其它街巷50座,合共在古城内有97座。
牌坊多为纪念或旌表的作用,大体可分为几大类:一是府治县治的标志;二是府庠县学的标志;三是考试中举旌表;四是表彰贤臣名将;五是褒扬忠烈之士;六是宣扬节孝贞寿;七是表彰乐善好施;八是祠庙、名山、桥梁标志等。
这些牌坊上的匾额或柱梁,多有题字、记述或诗文,不仅是重要的地方史资料,而且字多出自名家之手,楷行棣篆,琳琅满目;既是石雕艺术的荟萃,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古城的牌坊由于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又没有维修,因此难免出现松动和伤损,加上其内容又多属宣扬封建士大夫,因此一次偶发的事故,终于导致整个牌坊群的毁灭。
据记载和调查,1950年12月17日5时左右,邮政工人许焕坤骑单车沿太平路由南而北,过下市头时(下水门街口),突然在“百岁乡宾”坊上掉下一“鸟榕”,于是他转车回头去看,这时“轰”的一声,牌坊倒塌,他被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