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牌坊街历史

合集下载

潮州的历史老照片

潮州的历史老照片
潮州的历史照片
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图 书馆,发现了几张1890年至 1928 1928年之间美国传教士在潮州 拍摄的照片。 似乎能触摸到那遥远的历史的 声音。
上面那张照片拍摄于1928年。民国17年。 标题:“潮州府的老门” 拍摄地点是潮州的牌坊街。 在画面左侧那个拿着相机的美国人脸上流露着兴奋的神情,他的 装束使得在他旁边的两个小孩感到好奇。在男子身后是“理学儒 宗坊”,牌坊上“铨曹冰鑑”四个字是那么清晰。男子的右侧是 一位拿着雨伞的美国女子,她的脚步是那样轻盈,我能想象她此 刻脸上的表情,定是陶醉于这精妙的建筑和这整洁的街道。画面 右侧那稍显富态的妇人,我猜想,应该是一名布道的修女,在她 身后望着镜头的潮州男子细细打量着手握相机的外国人。那时, 这几名外国的到来,不知该引起人们多大的讨论,或许,街道两 旁的商铺“南华商店·南华商店各港靴鞋发行”和“记鞋庄”里 的老板放下了手头的活儿,跑出来看看这四名蓝眼睛的人。它可 能是牌坊街的第一张照片。
拍摄于1921-1923年期间
描述:“一千只手臂的女 神!在一座潮州府外面 的新建的佛寺里面。在 一旁的神圣场所有一场 表演。他们想象这个慈 祥的女神用所有的手去 帮助人们。”
很可能在文革期间被毁了
拍摄于1911年。第二年, 便是辛亥革命。 描述:布道团第一次在 潮州府的“猴洞”。一 个名叫飞利浦·库斯兰 的医生,他也是一名医 学传教士,在1888年, 他随着长老会在潮州展 开工作。(“猴子庄园” “猴子庄园” 即中山路同仁里, 即中山路同仁里,假山 现还是那样。) 现还是那样。)
这张照片拍摄于1888~1906年期间。
这张照片拍摄于1894~1906年间。很可能是湘子桥的第二张相片。
上张照片拍摄于1921-1923年期间。地点:潮州开元寺

潮州牌坊街写作文

潮州牌坊街写作文

潮州牌坊街写作文潮州牌坊街的牌坊牌坊很多,是潮州纪念性标志建筑,在太平路与东门街之间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一个路段.根据史料以及史籍的详细记载,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于明代的一共有34座,建于清代的一共有5座,最早的牌坊建于明朝正德皇帝十二年(1517年),是为了给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牌坊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为了给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坊.清末明初的时候,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了广东,在此期之间,太平路、东门街也逐渐依次的改造成为了骑楼式的商业街,并与明代、清代的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在中国国内独特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潮州,是一个古城,也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城市。

那里的夜生活,简直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

这个周末,借着表哥结婚之际,我和妈妈回了一趟潮州,好好地体验了一番潮州浓浓的生活气息。

古城“牌坊街”,是潮州最具有特色的地方。

到了晚上,整个古色古香的街道都张灯结彩,照亮着一个个不同特色的牌坊。

街上人流如鲫,摩肩擦背。

每一个小吃店、特产店都灯火通明,背面的古城楼也荧光闪烁,一直持续到半夜三更;街上商店的小喇叭还是滔滔不绝地唱着,***烤摊还冒着缕缕炊烟,丝毫没有一点晚上休息的气息。

当夜色慢慢笼罩了潮州城,晚上八点左右,游客们和当地的民众都会聚集在“牌坊街”,掀起一股股夜生活的浪潮。

那时候,正是街上五花八门的潮州小吃最红红火火的时候。

香喷喷的蚝仔烙、炸春卷、猪脚圈,热辣辣的牛肉丸汤、粿条汤、馄饨汤,美食的香味吸引了每一个路人,锅铲的碰击声,像美妙的音乐在耳边回荡。

街上摩托车川流不息,多人单车伴随着音乐在街道上慢慢地行走着。

特产店里更是吵杂声不断,每一个外地的游客拎着大包小包的特产,兴奋地谈论着潮州的特色。

时间慢慢地推移,钟声敲响了十一下,但街上的人们和商铺的老板丝毫没有要“撤退”的迹象。

而吃夜宵的人们不断涌进了牌坊街,男人们豪爽地坐在路边,边喝啤酒边吃小吃;女人们则在精品店里精挑细选,寻觅自己喜欢的潮州特产。

潮州牌坊街作文450字

潮州牌坊街作文450字

潮州牌坊街作文450字
潮州牌坊街,位于潮州市最繁荣的街道,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好奇。

这条街以其古色古香的气息和完整的文化氛围著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览,为这条城市添上更多的热度与时尚。

潮州牌坊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它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时候,甚至更久远的时候。

当时这里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它们让这条街显得格外古色古香。

此外,牌坊街一侧有许多牌坊,其中,最受欢迎的牌坊就是最景色秀美的文庙牌坊。

它以其精致的建筑风格,深具视觉空间的美感,以及多样的摆放,让游客们可以体验到的潮州的文化魅力。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的小吃和纪念品店,几乎每一家都会有不同的特色,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这里尽情选择。

有些小吃可以让游客体验到潮州一贯的温柔、甜蜜的口味,这种口味是独一无二的。

而纪念品店则有许多特色的纪念品,可以让游客给家人买点纪念,或者买点小礼物。

潮州牌坊街是一条有着多种文化魅力的街道,它与众不同的环境和景色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这种独特的文化和景观,让游客们可以一览潮州令人难忘的文化和风情。

潮州牌坊街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和古迹,如樟木关、水护桥、圆明园等,这些历史遗迹及文化古迹让游客体验到潮州过去浓郁的文化和历史气息。

总而言之,潮州牌坊街是一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异国情调的街
道,它拥有着多种景观、丰富的小吃和纪念品,以及古老的文化古迹,所有这些让游客来到这里就能体验到潮州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和历史气息。

潮州牌坊街简介300字

潮州牌坊街简介300字

潮州牌坊街简介300字
潮州牌坊街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

这条老街以其独特的牌坊建筑群而闻名,被誉为“牌坊之乡”。

潮州牌坊街建成于明朝,曾是潮州的主要商业区和文化中心。

牌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被广泛运用于门楼或墓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牌坊街上,可以看到一排排壮观的牌坊,每个牌坊都有独特的名称和纹饰。

这些牌坊代表着潮州的历史,展示了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除了牌坊,潮州牌坊街还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潮州古狗灯。

古狗灯是潮州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

走进牌坊街,可以看到许多古狗灯店铺,这里出售各种精美的古狗灯艺术作品,是游客们了解潮州文化的重要场所。

此外,潮州牌坊街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吃店和手工艺品店。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潮汕菜,并购买到独特的潮州手工艺品,如漆器和剪纸等。

潮州牌坊街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胜,也是潮州人民热爱传统文化的象征。

每年农历正月,街区都会举办盛大的牌坊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总之,潮州牌坊街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的街区,游
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潮州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并领略到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潮州周边旅游景点-1

潮州周边旅游景点-1

潮州周边旅游景点潮州周边旅游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当然是潮州新八景啦。

“新八景”为: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一起来看看!潮州新八景之淡浮水墨淡浮收藏院是泰国潮籍侨领郭丰源先生倡建,坐落潮州古城,依托于砚峰翠绿,韩山韩水滋润了一方热土,也成了现代潮州另一座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

淡浮院是自然景观、建筑景观、文化景观交融,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淡浮收藏院背靠砚峰山主峰,前临夏湖,两侧山峦拱护。

远眺韩江如带,古城如画,众山来朝,尤如一幅可赏、可品的水墨画。

所以做为潮州新八景之一,也取名为“淡浮水墨”。

淡浮收藏院正面的大石牌坊,气势宏伟磅礴,正中大匾“粤东菁华”及两侧匾额“金声”、“玉振”,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手迹。

牌坊与主殿间,吉木繁花簇拥�H牛及麒麟、青狮、盘龙等龙头吐水等巨幅石雕,主殿重檐出阁,琉璃飞瓦,四根玫瑰红的花岗岩石柱高耸。

主殿正中匾碑“淡浮院”三个馏金大字由末代皇帝之弟溥杰所书。

殿内有释迦牟尼、老子及“飞天大圣”塑像,体现“有宗教精神,无迷信气氛;有文化内涵,无门派限制”的追求。

后殿是用于主要收藏、展览的交泰殿。

“交泰”取《易》经“天地交泰”之意,中泰文化交流之义。

殿内藏有泰皇钦赐《玛哈蒙空佛像》、《清宫交泰殿皇室宝玺印谱》珍贵文物以及淡浮收藏院珍藏的名人书画等中泰文化珍品。

两侧长廊是中国历代书法碑林,碑林涵盖上起商周,下至当代的中国书法大家的真迹墨宝,为重要的文物典籍珍品。

碑廊长约100米,共350多件,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小篆、简读书、隶书、行书、章草、草书、楷书等各式书体、史上各家书派各显风采,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碑林之一。

潮州新八景之绿岛晴岚绿岛旅游山庄位于潮州市饶平县,是一处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集地质科普、文物民俗、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游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山庄原是一片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知青”营造的果林地,因林果苍翠茂密,山庄以成片的果园,自然的山川湖泊为依托,各景观景点设置采取静动结合,古今结合和日常生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手法,达到融观光、参与于一体。

潮州牌坊街攻略

潮州牌坊街攻略

潮州牌坊街攻略潮州牌坊街是广东省潮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其独特的牌坊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本文将为您介绍潮州牌坊街的历史背景、主要景点以及如何到达该区域。

1. 潮州牌坊街的历史背景潮州牌坊街位于潮州市的中心地带,是潮州市的传统商业街区之一。

该街区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明清风格的建筑和街道布局。

潮州牌坊街不仅是潮州市的商业中心,也是潮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2. 主要景点2.1 中山牌坊中山牌坊是潮州牌坊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结构牌坊之一。

该牌坊高达18米,宽达35米,由72根漆木柱组成,气势磅礴。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古老的牌坊建筑艺术,并了解到潮州的历史背景。

2.2 著名寺庙潮州牌坊街地区以寺庙众多而闻名,其中包括关帝庙、赖府天后宫等。

关帝庙是潮州地区的重要文化场所,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

赖府天后宫则是供奉妈祖的寺庙,是潮州信仰妈祖的重要场所。

2.3 传统手工艺展示潮州牌坊街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过程,如牛皮灯笼、剪纸、织布等。

这些手工艺品都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了解潮州文化的窗口。

3. 如何到达潮州牌坊街潮州牌坊街位于潮州市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到达方式:3.1 公共交通乘坐公交车是到达潮州牌坊街最常用的方式。

可根据自己所在地选择合适的公交线路,在市区内换乘到达牌坊街所在地。

3.2 自驾车如果您有私家车,也可以选择自驾前往潮州牌坊街。

在市区内可以使用导航软件进行路线规划,注意交通指示标志,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3.3 步行或骑行对于市区附近的游客,步行或骑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您可以在市区内租用自行车,享受悠闲的骑行时光,欣赏沿途的风景。

结语潮州牌坊街作为潮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老的牌坊建筑、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还可以游览附近的寺庙。

潮州牌坊街简介

潮州牌坊街简介

潮州牌坊街简介门票:免费潮州牌坊街简介:四进士坊位于四进士亭巷口。

屹立在大街四进士亭巷口的四进士坊,上坊镌上“为翰林院修撰萧与成.陕西道御史苏信。

河南道御史陈大器,行人司正薛侃立。

”左镌“潮州知府丘其仁.通判黄洪.范惟恭,推官秦撰建”。

话说萧与成,明朝正德丁丑科进士,字宗乐,号铁峰,潮阳人,授翰林院国史检讨,至孝,秉性高洁。

他使民众不消交纳虚粮之外,还为潮州人民做了两件大好事,一是曾经身先士卒,带乡勇打击入侵倭寇,保住了棉城。

二是棉城护城河雍塞时,他带头疏通以利运输和防御,后来经费不足,又变卖家财以还清疏资工程费用。

他还是个文学家,多有著述,书录于《铁锋先生遗稿》。

明代的陈大器、薛侃、苏信三人与萧与成同为明正德丁丑科(1517年)进士,陈大器,字国成,号石塘,潮阳人,为官以政绩卓越升御史;薛侃,字尚谦,号中离先生,揭阳龙溪(今潮安庵埠人),性至孝,授行人司(掌朝觐聘问)行人。

因母逝守孝,结庐于梅林潮西虎山,讲学不辍,人称中离先生。

他师承王阳明(守仁),学习他所创立的心学,公开批评朱熹理学,影响遍及全国。

苏信,字宗玉,号确轩,铙平人,中进士后,官监察御史,决狱明断,施政公平,百姓称颂。

文宗方伯·皇命三锡坊位于军厅巷口。

宗方伯坊在军厅巷口,为明代福建左布政黄琮建。

此坊作南北向,南额“皇命三锡”。

黄琮,号玉田,明铙平宣北都大埕(今铙平大埕镇黄村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

授大理评事,掌司法,治狱有方,平反不少冤案,对犯罪施之以法,深得民心。

告老返乡,修筑东津堤,江东急水塔,做了不少利民善事。

黄琮曾升任云南督学故称“文宗”“方伯”是一方之长之意,黄琮曾任福建左布政使,故尊为“方伯”。

坊的北额镌“皇命三锡”。

“锡”通“赐”,赐予,指黄琮曾任云南督学,福建布政使。

其祖允德,父夙兴,亦得赠布政使。

故称“三锡”。

北额言其官职,南额言其荣耀。

此坊不仅为了纪念黄琮,并且纪念着抗日英烈们。

1939年此坊西北处为日寇驻军司令部。

潮州牌坊街的介绍

潮州牌坊街的介绍

潮州牌坊街的介绍
牌坊街位于潮州市老城中心,是潮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牌坊街全长约600米,宽约15米。

街内主要建筑有牌坊街牌坊、文光阁、关帝庙、古戏台等。

牌坊街牌坊由24座牌坊组成,呈
24孝分布,故称“二十四孝”牌坊街。

该牌坊街建于明成化十
年(1474),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
进行过重修,民国时期再次重修。

其中有一座牌坊是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的,名曰“明
经世文”牌坊。

这是潮州自清雍正十三年(1735)以来的第二座“明经世文”牌坊。

其上“明经世文”四字由当时的潮州知府金
学曾所书,四字遒劲有力,气势磅礴,为潮州的一绝。

牌坊门额
上有“明经”二字,是明代万历年间潮州知府朱凤翔所书。

清朝末年,潮州知府李荣春重修过一座“明经世文”牌坊。

民国时期的“明经世文”坊为清代所建。

该坊高三层,每层均有
飞檐翘壁、雕梁画栋;上层檐柱上有四个直径约1米的圆木雕刻
成的狮子;下层檐柱上雕有花卉人物,栩栩如生;上层檐下为双
龙戏珠图案。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古城牌坊街的历史
太平路与东门街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路段。

根据史籍记载,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坊。

清末明初,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在此期间,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并与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国内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1951年,当时尚存的19座石牌坊因阻碍交通、废坠伤人而被悉数拆除。

所幸拆除前均留下照片并对坊刻文字作了实录。

拆除后部分构件由有关单位予以收藏,余散失各处,后陆续有部分构件得到回收。

2006年,潮州市启动牌坊街修复工程。

工程将修复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东门街2座),整修沿街历史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