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生活西方美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方油画—人间生活ppt课件

巴洛克
罗可可
强调运动与变化、富有空间感和 轻快优雅,完全摆脱宗教题
立体感. 打破理性的宁静具有 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的
浪漫主义色彩
场景取代圣徒的殉难.
丰满柔美
富华丽柔美
荷兰
★ 维米尔:(荷兰)(1632-1675年)
绘画巨匠维米尔(荷兰,1632-1675年)用亲 切而纯朴的画风,描绘着身边平凡的日常生活,被 艺术史家称之为优秀的风俗画家,最能体现维米尔 绘画风格的是著名的《倒牛奶的女人》。
其代表作有油画《椅中圣母》《西斯廷圣母》、 壁画《雅典学院》等。
交流与思考:
交流与思考
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你对这副画的评价?
《椅中圣母》(油画)(意大利) 拉斐尔(1514 - 1516年)
拉斐尔将圣母形象 刻画得更加人性化,圣 母的装束深受异国风情 的影响,色彩绚丽充满 东方情调。整幅作品构 图完整,充分体现了拉 斐尔无与伦比的绘画技 巧。
比较两副作品《厨妇》和《阿尔巴圣母》有什么不同之处?
主题 形象 场景 时代及背景
《阿尔巴圣母》
圣经、宗教
《厨 妇》
普通的厨房一角
美妙、和谐、欢快
简单、随意、 普通、平凡
宽阔的草原
厨房一角
16世纪、宗教、 文艺复兴
17 世纪荷兰绘画 开始走向“现代化”
★ 葛饰北斋:
日本
日本画家。1760年9月23日生于江户(今东京,1849年4月 18日卒于同地。自幼喜欢绘画,1778年从师胜川春章学习浮 世绘,1795年前后以美人画闻名。他研究过狩野派、土佐派、 宗达光琳派和洋风画派等的艺术特色,又熟练掌握了中国画 技法,作品追求形式美和主观表现,代表作《神奈川冲浪图 》 、《富岳百景》等,用墨酣畅,色彩简朴,将山川景色和 劳动人民的丰富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了日本风景画 创作的新领域。著有《绘本色彩通》,阐述其绘画理论。
高中美术第四课《人间生活》

——展示一些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西斯延圣母》 (意大利) 拉斐尔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 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 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 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 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 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 神。
——欣赏一尊雕塑作品——
养 鸡 女
个头如真人, 头扎双股高发结, 俯身轻提鸡笼, 笼前两鸡争食蚯 蚓,笼下群鸡争 相出笼,真实地 表现了农家清晨 放鸡的情景。
年代:
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
画法的创新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教和政治因 素的不断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 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的灵感主 要来自于显示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 描绘人间生活。
(局部)
——展示一首诗——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像,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振国威,惊世之作传万年。) 思考:这首诗是指哪幅中国名画?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 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 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 画面中,画中人物上千,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 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 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欣赏一幅字画——
(唐)张萱
《捣练图》
思考: 这个片段中哪些地方体现生活情趣?
——再来看一幅同类型的作品——
2.4 人间生活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2)

17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
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有美术三杰—— 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拉 斐尔(1483-1520)。这时的艺术家普遍认识到,艺术不 仅可以用来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反映现实世界。
厨妇(油画 约1660)(荷兰)维米尔
25
第四课 人间生活
18世纪绘画作品
游园图(油画 约1719)(法国)乔托
“游园图”堪称其艺术精神的结晶,属于
一种新的风俗画,也是乔托后来获得国际
声誉的原因所在。
画面描绘的是浪漫而又美轮美奂的聚会,
盛装的男女在户外花园式的环境中随着音
乐优雅地嬉戏、调情。
26
读书(油画1776)(法国)弗拉戈纳
三人的目光此时都疑聚到那个小小的 十字架上,仿佛都预感到圣子耶稣将为救 赎人类的罪恶而奉献生命的沉重与悲壮。
24
第二单元 美术的历程
17世纪绘画作品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描绘宁静和谐的家 庭生活,《厨妇》正好体现了这一特 点。画中描绘的是宁静和谐的家庭生 活,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 朴素,描绘了一个普通厨房的角落, 却有着充满宁静祥和的氛围,明亮的 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屋子中的每 一样物品都静静的,食物也静静的放 置在桌上,身穿黄、蓝二色的健壮的 厨娘在专注地倒牛奶。作品收藏于阿 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 装出游。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 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 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 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 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
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有美术三杰—— 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拉 斐尔(1483-1520)。这时的艺术家普遍认识到,艺术不 仅可以用来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反映现实世界。
厨妇(油画 约1660)(荷兰)维米尔
25
第四课 人间生活
18世纪绘画作品
游园图(油画 约1719)(法国)乔托
“游园图”堪称其艺术精神的结晶,属于
一种新的风俗画,也是乔托后来获得国际
声誉的原因所在。
画面描绘的是浪漫而又美轮美奂的聚会,
盛装的男女在户外花园式的环境中随着音
乐优雅地嬉戏、调情。
26
读书(油画1776)(法国)弗拉戈纳
三人的目光此时都疑聚到那个小小的 十字架上,仿佛都预感到圣子耶稣将为救 赎人类的罪恶而奉献生命的沉重与悲壮。
24
第二单元 美术的历程
17世纪绘画作品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描绘宁静和谐的家 庭生活,《厨妇》正好体现了这一特 点。画中描绘的是宁静和谐的家庭生 活,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 朴素,描绘了一个普通厨房的角落, 却有着充满宁静祥和的氛围,明亮的 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屋子中的每 一样物品都静静的,食物也静静的放 置在桌上,身穿黄、蓝二色的健壮的 厨娘在专注地倒牛奶。作品收藏于阿 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 装出游。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 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 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 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 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人间生活

二、平民生活
贵族仕女生活:
《捣练图》 张萱(唐)
贵族官员生活: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平民生活:
《 清 明 上 河 图 》 张 择 端 ( 北 宗 )
课后作业
请你用四种不同的鉴赏方法结合美术形式语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文字鉴赏 (300字左右),下周一上交。
《 神 奈 川 冲 浪 图 》 葛 饰 北 斋
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人间生活:
隋唐以后,宗教和政治的权威 性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 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开始描绘人们的风俗习惯、 日常的劳作和生活的喜怒哀乐, 即描绘人间生活。
一、贵族生活
1.贵族是女生或 2.贵族官员生活
17世纪开始,各个国家脚步不已的走向了“近代 化”,这一时期的美术表现主题更加的深刻的表 现在对人们日常普遍生活的再现,美术家们随时 的记录下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他们认 为感兴趣的瞬间。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如果让你以“厨房”作为主题作一幅画,你会怎么画?
《倒牛奶的女仆》 维米尔
17世纪后的成熟期:
请同学们认真比较、欣赏以下两幅作品, 在作品内容、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丌同?
《 圣 母 子 》
《阿尔巴圣母》 拉斐尔
《阿尔巴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提倡现实 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着重空间透视和人 物的坚实造型,画面绚丽、人物健美 。 《圣母子》是中世纪督教美术的作品,主要功能在 于塑造礼拜像,利用偶像来引导他们的信仰,画面 死气沉沉,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
《 强 劫 留 西 帕 斯 的 女 儿 》 鲁 本 斯
共同点: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描画表现当时 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细节。 《沐浴的狄安娜》 布歇
人间生活西方美术PPT文档28页

03 大
利
15 05 达
·
年 巴芬 黎奇 卢画
浮 尔 宫 博 物
木 板 油 画
馆
藏
课件制作 奎屯市二中 谢铁军
作品欣赏
《最后的审判》 (壁画) 米开朗期罗 (意大利)
(1475 - 1564年)
作品欣赏
《创世纪·创造亚当》 壁画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1475 - 1564年)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 自文艺复兴始,人文主义精神渗入文艺创作,画家往往借助 于宗教神话题材和神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社会、自然和人生 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的理想,在波提切利所塑造的艺术形 象中,都寓含着对现实的惶恐不安。这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 欢乐愉快的主题。然而,画中人物的情态,画面并无欢乐之 气氛,像春天里吹来一阵西北风,笼罩着一层春寒和哀愁; 若有所思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三美 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 不解。
•
三人的目光此时都疑聚到那个小
小的十字架上,仿佛都预感到圣子耶稣
将为救赎人类的罪恶而奉献生命的沉重
与悲壮。黄昏暮色中,夏日芳醇清新的
阳光,洒落在有农庄和起伏山岭的远景
上,给画面涂上一层忧郁的诗意气氛。
丢勒《四使徒》 左右各215.5×76厘米 左图是约翰和彼得; 右图是马可和保罗
约翰和彼得在寻找、研究真 理,保罗和马可则表示要捍 卫真理。丢勒对这四个人物 形象并未按传说的特征描绘, 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从现实 生活中寻找。这幅画历来被 看作是德国宗教改革时期艺 术的纪念碑,它体现出丢勒 的人文主义思想,蕴含着丢 勒对宗教改革的态度,也显 示了他的油画艺术的那种宏 伟、概括、严谨、有力的特 点。
《西斯延圣母》 (油画) (意大利) 拉斐尔
人间生活(外国)

西斯廷天顶画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绘 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 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 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 《神分光暗》、《创造日月与动植物》、 《创造水和大地》、《创造亚当》、《创造 夏娃》、《原罪· 逐出乐园》、《挪亚祭 献》、《洪水》、《挪亚醉酒》等九个主题。
意大利: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岩间圣母》《最后 的晚餐》《蒙娜丽莎》《利塔圣母》 米开朗基罗《利比亚女先知》《西斯廷教堂 天顶画》 拉斐尔《雅典学院》《小考佩尔圣母》《西 斯廷圣母》《椅中圣母》。
达芬奇简介
列奥纳多· 达· 芬奇,意大利文 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 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 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 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 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 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 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 等多种学科。
音乐之神 阿波罗雕像
智慧女神 雅典娜雕像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雅典学院》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意大利、尼德兰、德国)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神 权文化,崇尚科学,将解剖、透视学和 色彩理论等原理用于绘画,使之技艺不 断成熟。
请比较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仆》 拉斐尔 《阿尔巴圣母》
米开朗基罗于作画 其间不断从赞美诗 《最后的审判日》 和但丁的《地狱篇》 中汲取灵感。 老艺术家从 1535年末,用了 近6年的时间,完 成了这一幅体现着 画家大无畏艺术魄 力的多人物构图 《最后的审判》, 在这块将近200 平方米的祭坛后的 大墙上。
《 最 后 的 审 判 》
拉斐尔简介
意大利: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岩间圣母》《最后 的晚餐》《蒙娜丽莎》《利塔圣母》 米开朗基罗《利比亚女先知》《西斯廷教堂 天顶画》 拉斐尔《雅典学院》《小考佩尔圣母》《西 斯廷圣母》《椅中圣母》。
达芬奇简介
列奥纳多· 达· 芬奇,意大利文 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 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 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 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 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 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 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 等多种学科。
音乐之神 阿波罗雕像
智慧女神 雅典娜雕像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雅典学院》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意大利、尼德兰、德国)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神 权文化,崇尚科学,将解剖、透视学和 色彩理论等原理用于绘画,使之技艺不 断成熟。
请比较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仆》 拉斐尔 《阿尔巴圣母》
米开朗基罗于作画 其间不断从赞美诗 《最后的审判日》 和但丁的《地狱篇》 中汲取灵感。 老艺术家从 1535年末,用了 近6年的时间,完 成了这一幅体现着 画家大无畏艺术魄 力的多人物构图 《最后的审判》, 在这块将近200 平方米的祭坛后的 大墙上。
《 最 后 的 审 判 》
拉斐尔简介
2-4《人间生活》(2)

拉斐尔
西 斯 廷 圣 母 拉 斐 尔 ( 意 大 利 )
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 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 最进步的时代,是需要巨人时 代。 ——恩格斯
比较17、18世 纪欧洲绘画和文艺 复兴时期绘画的异 同点?
厨 妇 维 米 尔 ( 荷 兰 )
游园图 华托(法国) 1719年
日本浮世绘
神奈川冲浪图(版画)
葛饰北斋(日本) 1823年
文艺复兴的本质: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 阶级对封建势力展开的斗争, 以人文主义思想对抗封建意识。 表现为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标榜人权,反对神权;追求现 世享乐,蔑视天堂及来世。
文 艺 复 兴 三 杰 之 一
米 开 朗 基 罗
创世纪(局部)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末 日 审 判 米 开 朗 基 罗 ( 意 大 利 )
第 二 单元第四课
哀悼基督 (图1)
哀悼基督(图2)
对比以上两幅画,两幅作品表现的内容相同,但构图 及人物处理则有很大差异。你认为哪一幅更好?为什么?
(1)图2构图新颖,人物结构表现准确, 得益于复兴时期出现的艺用解剖学 和科学透视法两大学科,体现了艺 术手法的巨大飞跃。 (2)图2中耶稣象一个刚刚死去的农夫, 平凡而普通,圣母则画成悲痛欲绝 的老妇人,把宗教故事进行人性化 处理,令观众产生共鸣。 (3)图1图2相比,前者是冰冷的圣经 故事的图解,后者是有血有肉的人 间亲情的表现。一个是对神性的赞 美,一个是对人性的讴歌。
人间生活课件第二课时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达芬奇
❖研究教材第35页关于17世纪 荷兰的资料
维米尔的作品通过比 较具体、生动的处理手法, 塑造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主 妇形象,给人一种质朴平
常又具有诗意的感觉。
❖如果你以“早餐”为题画一幅画, 你会表现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你会选取什么样的形象?突出那 些细节?
❖分析教材第35页关于罗可可艺术 的材料,观察图片《读书》和 《游园图》。
❖ 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 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 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 群里。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 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 的艺术教益。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成就,他 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充分利 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 自然和新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 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 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 己的营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 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 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
❖这些作品是为什么人画的?
❖它们表现的主要是什么样的生活 场景,这些生活场景与维米尔的 作品所展示的场景一样吗?
❖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 鲁本斯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 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鲁本斯在他生命的 最后十年,尤其喜欢画肖像、风景与神话画。这 些作品几乎全出之于亲笔,比早期的作品更加朴 素,更能予人以亲切之感,这些作品以其画法的 潇洒与极度精确及洋溢着内在热情的感染力而引 人入胜。他的画,构图一般动势很大,形象不论 是男是女,都显得壮健有力,色彩饱满热情。有 些画面上还充满着一种戏剧性的暴力气氛。这幅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便是一例。这幅描写的 是传统的“抢婚”场面: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两 个黝黑的壮汉把留西帕斯的两个女儿从睡梦中劫 走,正准备强行拉上马背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后的审判》是圣经的 传统题材,在教堂里必须装 饰有这个主题的画,它是宣 扬因果报应的;人死后凡善 者升天,恶者下地狱。作为 人文主义者的米开朗基罗借 用圣经里“最后的审判”这 一宗教题材和情节,着意于 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对人世 间的痛苦和不平的控诉,表 现了画家对现实存在的罪恶 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以及对黑 暗社会及腐败统治者的裁判, 为正义声张。我们从他画中 人物形象塑造看,他画的人 物和情节完全是画家所处的 时代和经历的社会生活中的 人和事、善和恶、真和美。
课件制作 奎屯市二中 谢铁军
作品欣赏
拉斐尔 《阿尔巴圣母》
• 因其收藏者阿尔巴公爵而得名。画作 取材于传统宗教题材,描绘圣母子与施 洗约翰沐浴在暮色黄昏中时的亲情关系。 画面上,圣母席地而坐,膝上坐着圣婴 耶稣,身边坐着年龄稍大的施洗约翰。 圣母左手拿着刚刚合拢的《圣经》,右 手爱怜地搭在膝边的施洗约翰身上,以 一种爱怜而静穆的目光,观望着两个幼 儿的玩闹。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西斯延圣母》 (油画) (意大利) 拉斐尔
(1483 - 1520)
《厨妇》 维米尔 荷兰
作品欣赏
《冬猎》勃鲁盖尔(油画)尼德兰 (1565年)
作品欣赏
《农民的舞蹈》勃鲁盖尔 油画 尼德兰(1525 - 1569年)
作品欣赏
《逃亡埃及》 乔托 (1267-1337) 油画 意大利
我们通过比较、分析,请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同中世纪的作品,从形 式和内涵上有哪些进步。
知识要点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 - 16世纪),由意大利开始, 尔后席卷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 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在意识形 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破除近 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和宗教神学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是一 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繁荣。人们普遍认为,艺术不仅可以用来生动地 叙述宗教故事,也可以恰如其分的反映现实世界的一个侧 面。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作品欣赏
《逃亡埃及》 乔托
(1267-1337) 油画
意大利
作品欣赏
《春》画板蛋彩画 意大利 波提切利(1478年)
作品欣赏
《最后的晚餐Βιβλιοθήκη (意大利) 1495 - 1497年
达 · 芬奇画 壁画484 × 880厘米 米兰圣玛利亚·格拉契修道院藏
作品欣赏
-
77 《 蒙
• 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 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 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 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 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 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 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 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 深思之中。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 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人的朴 素,单纯中见深奥。在拉斐尔过 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 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 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 象。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 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 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 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
理解思考
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主要特色。 2、请谈谈《最后的晚餐》这幅世界名作的主要艺术成就。
• 自文艺复兴始,人文主义精神渗入文艺创作,画家往往借助 于宗教神话题材和神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社会、自然和人生 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的理想,在波提切利所塑造的艺术形 象中,都寓含着对现实的惶恐不安。这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 欢乐愉快的主题。然而,画中人物的情态,画面并无欢乐之 气氛,像春天里吹来一阵西北风,笼罩着一层春寒和哀愁; 若有所思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三美 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 不解。
•
三人的目光此时都疑聚到那个小
小的十字架上,仿佛都预感到圣子耶稣
将为救赎人类的罪恶而奉献生命的沉重
与悲壮。黄昏暮色中,夏日芳醇清新的
阳光,洒落在有农庄和起伏山岭的远景
上,给画面涂上一层忧郁的诗意气氛。
丢勒《四使徒》 左右各215.5×76厘米 左图是约翰和彼得; 右图是马可和保罗
约翰和彼得在寻找、研究真 理,保罗和马可则表示要捍 卫真理。丢勒对这四个人物 形象并未按传说的特征描绘, 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从现实 生活中寻找。这幅画历来被 看作是德国宗教改革时期艺 术的纪念碑,它体现出丢勒 的人文主义思想,蕴含着丢 勒对宗教改革的态度,也显 示了他的油画艺术的那种宏 伟、概括、严谨、有力的特 点。
人间生活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欣赏这两幅画,认真比较,在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绘画 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椅中圣母》
《哀悼基督》
《椅中圣母》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 的作品,首倡现实主义 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 统,着重空间透视和人 物的坚实造型,画面绚 丽、人物健美 。
《哀悼基督》
这是中世纪督教美 术的作品,主要功能在 于塑造礼拜像,利用偶 像来引导他们的信仰, 画面死气沉沉,充满非 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
《圣经》中说,东方三博士得知人类未 来的救世主耶稣诞生,即前往耶路撒冷 朝拜,以色列希律王得知后甚为恐惧, 立即下令将耶稣诞生地的伯利恒地区所 有男婴全部杀死,借以灭掉耶稣根除后 患。上帝托梦于耶稣义父约瑟,赶快将 圣母玛利亚和刚出生的耶稣带往邻国埃 及避难,乔托描绘的正是这一情节。在 这幅画中乔托完全抛弃了中世纪的清规 戒律,画中人物有着健壮而结实的身体, 充满世俗的人情意味。我们所见情景, 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抱着孩子骑在驴 背上,在丈夫引导下和同路人在乡间山 道上行进,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画面。 画家把神请到了人间,将神变成人。
×
娜
53 丽
厘莎
米》
15 意
03 大
利
15 05
达
·
年 巴芬 黎奇 卢画
浮 尔 宫 博 物
木 板 油 画
馆
藏
课件制作 奎屯市二中 谢铁军
作品欣赏
《最后的审判》 (壁画) 米开朗期罗 (意大利)
(1475 - 1564年)
作品欣赏
《创世纪·创造亚当》 壁画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1475 - 15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