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顿科学社会学述评

合集下载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论文关健词:双顿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观论文摘要:双顿科学社会学在对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对科学的新的研究路径,其研究基.氛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证一功能主义分析,在这种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双顿传统。

一、知识杜会学的知识观“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

知识社会学一般是指考察观念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系,或知识与社会实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

“知识社会学是与这样一种假说一起出现的,这个假说认为:即使是真理也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与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历史上的社会有着联系。

默顿说,“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

马克思的认识论对知识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

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工具,它依赖于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利益。

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这些变革时,必须时时刻刻地将下面的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民借以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知识做了两种区分: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

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知识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一曼海姆传统。

曼海姆认为:“实际思想的出现和结晶在许多方面受各种各样纯理论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与纯理论因素相反,可以被称作存在的因素。

这种存在决定思想,也不得不被看作是事实。

曼海姆拓展了马克思存在的概念,由此涵盖世代教派、职业群体等因素;取消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在这之后,曼海姆又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扩大至一般知识。

认为:“人类思想结构本质上都含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何有关真理的声称不过是一种自欺。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的论文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的论文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前言默顿(Merton)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科学社会学(Science of Science)的创始人之一。

科学社会学是研究科学和科技活动的社会学分支,旨在揭示科学和技术活动的社会机理以及科学和技术活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和实践中,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评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生态系统。

本文主要从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角度探讨科学社会学如何看待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以及如何评价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价值。

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知识的社会性,即强调知识是社会产物,是社会的集体成果;二是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即认为知识应该符合科学方法和规范,并能够经过科学实验和观察进行验证。

针对第一个方面,默顿认为知识是由个体和社会共同构建的,即知识既是个人的认知和思维过程,也是社会人群共同探索和传播的结果。

个人的学问和经验往往限制了他或她对知识的认知和表达,而社会的集体智慧则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解释知识现象,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不断积累前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结果,这一过程是由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组成的社会群体共同完成的。

因此,知识的生产和应用是社会集体的努力,是社会力量的驱动,不是个别人的功劳。

对于第二个方面,默顿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验证性,这是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获得信任和认可的基础。

科学方法、科学实验和观察验证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关键工具,也是科学和技术所能接受的公认的规范。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知识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并且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默顿认为,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价值需要经过专业的科学评估和社会审查,才能成为公认的“真理”。

综合来看,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和社会群体共同构建的产物,既要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符合科学方法和规范,并能够经过科学实验和观察进行验证;更要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强调知识是社会集体的努力,是社会力量的驱动,不是个别人的功劳。

默顿与齐曼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及其思想局限性

默顿与齐曼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及其思想局限性

默顿与齐曼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及其思想局限性缪成长【摘要】默顿与齐曼分别缔造的学院和后学院科学模型,以各自坚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很好地反映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科学特征.默顿与齐曼也因此都对科学社会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自身学术立场的限制,默顿与齐曼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又各自存在局限性.把两位大师的贡献和局限性放在一起,对之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价,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两位大师的科学社会学思想,也会对后人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产生启示.【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7页(P107-113)【关键词】科学社会学;科学规范;功能主义;自然主义【作者】缪成长【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贵州都匀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151默顿(R.K.Merton 1910—2003年)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齐曼(John Ziman1925—2003)是英国著名的固体物理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

默顿和齐曼都为科学社会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分别缔造了学院和后学院两种科学模型。

这两种科学模型所塑造的科学规范、科学共同体[1]、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等,一直指引和激励后人的科学社会学研究。

但是,诚如所有的理论家一样,由于时代和自身学术立场的限制,默顿和齐曼的科学社会学思想也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公正地评价两位大师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及其思想局限性,无疑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默顿是率先研究科学社会学领域重大问题的社会学家。

在研究过程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开创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传统。

特别是他提出的科学规范,虽然遭到学界的诸多批评,但是时至今日,一直被尊为科学与学术研究应该遵守的典范。

由于这些突出的贡献,默顿在科学社会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尊称为“科学社会学之父”。

(一)创立科学社会学20世纪30年代,默顿开始从事科学社会学研究。

默顿的博士论文: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评述

默顿的博士论文: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评述

默顿的博士论文: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评述
吴忠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卷),期】1986()4
【摘要】《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以下简称为《十七世纪》)是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的博士论文和科学社会学的开拓性著作。

一般认为,该书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诞生。

今天,它已成为科学社会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文旨在对于该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及具体内容作一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总页数】6页(P32-37)
【关键词】十七世纪;基本思想;科学社会学;默顿;博士论文;科学史;职业兴趣;研究方法;科学与社会;近代科学
【作者】吴忠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简评默顿博士论文对STS研究的启发 [J], 卢艳君
2.从默顿的博士论文看实证研究方法 [J], 冯向东
3.国内对默顿博士论文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 [J], 王成海;袁建新
4.默顿博士论文:集体传记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的确立 [J], 王成海;袁建新;王凯成
5.默顿博士论文:我国STS研究的它山之石 [J], 金俊岐;秦静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

3、学术交流:在科学共同体中,学术交流是促进知识创新和范式转换的重 要途径,通过学术交流,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不同的观点。
4、组织结构:科学共同体的组织结构也会影响其运作和绩效,良好的组织 结构有助于促进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
引用库恩模式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库恩模式提出后,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学和研究。例如,有研究通过对科学 共同体成员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共同体的范式转换和认知 结构。另外,还有一些实践项目试图将库恩模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学术 评价、科研团队管理等。
库恩模式
概述库恩模式的基本思想
库恩模式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分析框 架,该模式强调科学共同体的范式转换和认知结构对科学家们行为和互动的影响。 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某一时期内会遵循某一范式进行科学研究,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范式可能遭遇挑战,科学家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 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范式。
引言
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科学共同体进行阐述和分析, 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科学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在众多社会学理论中,默顿模式和 库恩模式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共同体分析框架。本次演示将对这两种模式进 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对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的影响。
解释库恩模式如何描述科学共同 体的社会学特征
库恩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特征:
1、范式: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某一时期内会遵循某一范式进行科学研究, 范式规定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价值观念。
2、认知结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长期互动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独特的认知 结构,这些结构会影响他们对科学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完整)默顿与科学社会学

(完整)默顿与科学社会学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背景、贡献、主要观点评析背景:20 世纪30 年代,默顿开始从社会学和科学史的视角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念,他从科学( 作为一种社会建制) 与其他社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 探讨了近代科学首先在英格兰制度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开启了当代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先河。

不同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默顿站在社会学家的角度对当代社会的科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贡献:1. 创立了社会学新的分支学科默顿对于科学社会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科学社会学, 为社会学增加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在他1938 年发表《17 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时,科学社会学还处于一个未被承认领域的地位, 直到20 世纪50 年代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他一直站在这一领域的最前沿, 参与、引导和支持着它的发展。

由此,默顿也被人称为“科学社会学之父”.此外, 默顿还通过培养大量学生来传播科学社会学的思想, 而且他自己也多次为科学社会学受到学界忽视而大声疾呼,以此来唤起人们对该学科的重视。

经过默顿和他的学生以及受他影响的众多学科内外的学者们多年的努力,科学社会学终于从初期的一篇论文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2. 提供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课题默顿不仅创立了科学社会学这一研究领域,更为这门学科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经典的研究课题。

主要包括:“( 1)科学的精神气质;( 2)科学的继承性、积累性;( 3)科学研究的马太效应;( 4)优先权冲突和科学奖励系统概念;( 5)科学中的多重发现;( 6) 科学成果的性质变化:个人知识和公众知识的界限;( 7)科学中研究问题的选择;( 8) 社会行动的非预期后果:“清教主义与科学关系假设的例证".这些课题的相关结论虽然在后来受到了各方的激烈讨论甚至责难, 但无疑这些课题的提出为科学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提供了方向和说明, 使后人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有章可循.3. 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默顿传统1. 提出了“默顿命题”。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林聚任【摘要】科学社会学在美国已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跟罗伯特·R.默顿的开创性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默顿所创立的科学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曾一度在这个学科占主导地位,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黄金时期”.本文结合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建立与发展,回顾默顿传统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后来面临的挑战.【期刊名称】《科学与社会》【年(卷),期】2012(002)003【总页数】13页(P60-72)【关键词】默顿;科学社会学;回顾;新转向【作者】林聚任【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正文语种】中文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

正是由于默顿及其学派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率先在美国建立和发展起来,造就了科学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学社会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中,许多科学社会学家都讨论了学科发展这个主题。

默顿在其《科学社会学散忆》[1]一书中,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追溯了科学社会学这个学科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背景。

然而,在这一研究问题上,默顿本人及其他研究者似乎都表现出一种矛盾选择(ambivalence),即我们热衷于这种学科回顾性的研究。

一方面这是必要的,通过了解学科的发展,知道前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关注哪些问题?将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个学科的认识。

但另一方面,这似乎表明了这个学科的不成熟性,或借用怀特海德(A.N. Whitehead)的名言说:“一个总是难以忘掉其创始人的学科是没有指望的。

”[2]尽管如此,鉴于科学社会学目前在国内也遇到了某些学科定位和发展的困境,因此我们通过回顾这个学科在美国的创立及其新发展,或许对我国科学社会学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科学社会学在美国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是默顿及其弟子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从而确立了科学社会学第一个系统的分析体系或学派。

正如另一位美国科学社会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本·戴维(J. Ben-David)所指出的:“由于罗伯特·默顿及其学生的研究工作,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论文关健词:双顿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观论文摘要:双顿科学社会学在对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对科学的新的研究路径,其研究基.氛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证一功能主义分析,在这种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双顿传统。

一、知识杜会学的知识观“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

知识社会学一般是指考察观念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系,或知识与社会实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

“知识社会学是与这样一种假说一起出现的,这个假说认为:即使是真理也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与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历史上的社会有着联系。

默顿说,“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

马克思的认识论对知识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

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工具,它依赖于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利益。

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这些变革时,必须时时刻刻地将下面的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民借以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知识做了两种区分: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

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知识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一曼海姆传统。

曼海姆认为:“实际思想的出现和结晶在许多方面受各种各样纯理论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与纯理论因素相反,可以被称作存在的因素。

这种存在决定思想,也不得不被看作是事实。

曼海姆拓展了马克思存在的概念,由此涵盖世代教派、职业群体等因素;取消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在这之后,曼海姆又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扩大至一般知识。

认为:“人类思想结构本质上都含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何有关真理的声称不过是一种自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经 对 默 顿 的 思 想 作 了较 为 详 尽 的研 究 , 本 文 对 此 不 再赘 述, 而 主 要 以默 顿 研 究 重 点 的变 化 为 线 索 , 对 默 顿 的 科 学社 会学 及其 发展 给 与一 个整 体 上 的认 识与评 价 。
科 学兴 起过 程 中 的作 用 ; 经 济 和军 事 的功 利性 在科 学 组 织化
s o c i a l f a c t o r s t h a t b r o u g ht a b o u t t h e r i s e o r s y s t e ma t i z a t i o n o f mo d e r n s c i e n c e , a n d t h e n t u r n e d t o s t u d y t he i n t e r n a l n o r m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s y s t e m o f s c i e n c e . Fr o m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b l e ms t h a t Me r t o n s t u d i e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 s , we c a n f i n d t h a t t he ma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t r e n d o f Me r t o n’ S S OS i s f r o m e x t e r n a l S OS t o i n t e r n a l SOS, a n d f i n a l l y t o t h e S OS wi t h o u t s c i e n c e . Ke y Wo r d s: R. K . M e r t o n; s o c i o l o g y 0 f s c i e n c e; r e v i e w
( 3 )默 顿 表 明 , 科学 作 为一 种社 会 建 制 的 出现 主 要是 以
新教 为标 志 的特 殊价 值 观 念培 养 的 结果 。他指 出 : 在 新 教 的 宗教 体 系中 , 有 着赞 颂 上 帝这 个不 受 挑战 的公 理 , 而且 . 非 逻 辑 地 与 这 一 原 则 相 联 系 的 行 为 模 式 倾 向 于 具 有 一 种 功 利 主 义的 清淡 色彩 。 n J 【 “ ” 这 种 功 利 主 义 是 当 时 英 国 新 教 徒 的 一
默顿 在《 科学 的 规 范 结 构 》 中讨 论 的 问题 限 于 把科 学 作
为 一种社 会 体制 米 考察 的 文化 结 构 ( 虽 然 他 不 否 认 科 学 的 知 识 内容 ) 。 这 首先 是指 科学 具 有 一种精 神 气质 , 从 而 把 从 事 科 学 活动 的人 联系 在一 起 。 这 种 精 神 气 质 是 价 值 和 规 范 的 综 合
XI E Hon g— k u n
(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s e s& L a w.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T a i a n 2 7 1 0 1 8 , C h i n a )
过 程 中的作 用 。
( 2 )默顿 的这 项 案 例 性研 究 以 一 个 基本 的社 会 学 假定 为 前提 : 社 会 中的 不 同组 织 在 不 同程 度 上 互相 依 存 , 因 而在 宗教、 经 济 领 域 里所 发 生 的情 况 , 势 必 同发 生 在 科 学 领域 里 的某些 情 况具 有一 些 可 以觉 察 的联 系 , 反之 亦然 。具 体 到默 顿 的 主要 问题 , 这 就是 , 科 学 的 重 大 和顽 强 的发 展 只 能发 生 在 一定 类 型的 社会 里 , 该 社 会 为这 种发 展 提供 出文 化 和 物质 两 方面 的条 件 。 在这 样 的社 会 学 基本 假定 指导 下 . 为 寻找 “ 近
默 顿 科 学 社 会 学 述 评
谢 鸿 昆
( 山东 农业 大学 文 法学 院 , 山东 泰 安 2 7 1 0 1 8 )
摘要: 科 学 社会 学 的开 创 者 默 顿 最 初 关 注 的 是促 成 近 代 科 学 兴起 或体 制 化 的主 要 社 会 因素 问题 , 后
来 转 向研 究科 学 体 制 的 内部 规 范 结 构 问 题 , 如科 学 的精 神 气 质 、 科 学 发 现 或 发 明优 先 权 的 争论 、 科 学 奖 励 或 报 偿 制 度 及 其 实 质 和 根 源 等 。 从 不 同 时期 所 研 究 的 问 题 的不 同 , 可 以清 楚 地 看 出 , 默 顿 科 学 社 会 学 的 总 的 发 展 趋 势 是 由 外 部 科 学社 会 学 到 内部 科 学 社 会 学 , 最终 发展 为一种几 乎没有 科 学
维普资讯
第 1 7卷 第 3期 2 0 0 4年 O 9月
唐 山学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a n g s h a n Co l l e g e
VO l _ 1 7 NO . 3 S e p . 2 0 0 4
体, 这些规范以指令、 禁止、 偏 爱 和许 可等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 它 们 又进 一 步 合 法 化 为 体制 的价 值 , 形 成 为一 种 命 令或 规则 ,
使科 学 家在 不 同程 度 上将 其 内化 为 自己的 东西 , 形 成 他 的 科 学 良心 , 规 范 他 的 科 学 行 为 。默 顿 指 出 , 可 以 把 现 代 科 学 的 精
的经 验验 证 。对 这一 社 会学 一 般 思想 的 贯彻 , 是 默 顿 对 科 学
的研究 区别 于前 人 的显 著特 征 , 其 意 义在 于 为默顿 开 创性 地
研 究 近 代 科 学 的 组 织 化 过 程 规 定 了社 会 学 视 角 和 理 论 框 架 . 并为 他破 解这 一 难题 指 出了着 眼 点 : 具 体 地 考 察 近 代 科 学 兴 起过 程 中它所 处社 会 的 主要 因素 的相 互 作用 。
过 程及 其 与当 时其 它社 会 制 度 ( 宗教、 经济 、 军事 等 ) 的关 系 。 具 体说 , 它 从 探 索 十七 世 纪 的 英 国社 会人 手 , 试 图说 明科 学
在 当时 当 地 开 花 结 果 的 原 因 . [ 1 ] O I l  ̄ p a - ” 这 在 研 究 中实 际上 被 分成 了两 个 问题 : 什 么样 的社 会学 因素 ( 如果 存在 ) 影 响着 科 学兴 趣 的转移 ? 促 进 近代 科 学与 技术 兴起 的 主要 因素 是什
Ab s t r a c t : As t h e f o u n d e r o f s o c i o l o g y o f s c i e n c e( S OS) , R. K . M e r t o n f i r s t s t u d i e d t h e ma i n
性 问题相 关 , l 9 7 3年 它 被 以 标 题 “ 科学 的规 范 结构 ” 收 入 默 顿 的《 科学 社 会学 》 文集 。 这 一 标 题 更 为 确 切 地 表 达 了该 文 的 基
本 内 容
出一些 可 以改 正 的定 量 数据 , 以此去 形 成其 主要结 论 并加 以 检验 。所 以 , 默顿 的这项 研 究 实 际上 又 是对 上 述社 会 学 假定
的科 学社 会 学 。 关键词 : 默顿 ; 科 学社 会 学 ; 述 评 中 图分 类 号 : G3 0 1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3 4 9 X( 2 0 0 4 ) 0 3—0 0 0 4—0 4
A Re v i e w o f M e r t o n’ S So c i o l o gy o f Sc i e nc e
年 的《 关 于 科 学 和 民主 的 看 法 》 则 完 全 摆 脱 了 知 识 社 会 学 的 这 种影 响 , 不 再一 般 地 论 述 社 会 文 明 环境 中 的科 学 , 而 集 中
注 意作 为 一 种社 会 建 制 的 科 学 即科 学 共 同体 的 内部 规范 结 构, 特 别 是从 事科 学 活 动 的 人 即 科学 家 的行 为 规 范 结 构 , 完 全从 科 学 体 制 内部 考 察 作 为共 同 体 的科 学 如 何 并 何 以 自洽 或 自主运 行 的问题 。 这 篇论 文 和默 顿考 察科 学共 同体的 自主
严格 意 义 的科学 社 会 学 , 即 由专业 社 会学 家 运 用社 会学
互 惠关 系 ” , 以及作 为社 会 组织 的近 代科 学 的组 织 化 、 自主化
的 概念 、 方法 对 科 学 进 行 研 究 , 一般 公 认 以美 国著 名 社 会学 家默顿在 1 9 3 8年 发 表 的 《 十七世纪英 国的科学、 技 术 与 社 会) 为 奠基 性著 作 。 自那 时 以来 , 默 顿 的研 究重 点 ( 研 究 的 主
么? [ ] ( 导 百 p ”因 此 , 该 论文 的两个 主 题就 是 : 清 教 主 义 在 近 代
要 问题 ) 及思想 等 都 经历 了较 大变 化 。 由于 默顿 在科 学 社会
学 领域 有 着 广 泛影 响 , 研究这种变化 , 对 认 识 默 顿 和 整 个科
学社 会学 的 基本 思 想 及其 发 展 , 都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由 于 人 们
条普 遍 的 价值 标 准 , 是 各 种 现 实 实 践 活 动 的指 导 性 信 条 . 在 具体 的生 活实 践 中表 现 为积 极 人 世 的禁 欲 主义 . 而正 是 苦 行 禁欲 的教 规为 科 学研 究 建起 一 个 广 阔 的基 础 , 使 这种 研 究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