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讲解学习
中医养生食疗法有哪些有效方法

中医养生食疗法有哪些有效方法中医养生食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调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中医养生食疗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五谷为养”。
五谷包括稻、黍、稷、麦、菽,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
例如,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糙米富含维生素 B 族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适当增加五谷杂粮的摄入,粗细搭配,保持饮食的均衡。
“五果为助”也是中医养生食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水果不仅口感鲜美,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
像苹果,它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香蕉能润肠通便,缓解便秘症状;橙子富含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虽好,也不能过量食用,尤其是一些糖分较高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五畜为益”,这里的五畜指的是牛、羊、猪、鸡、鸭等肉类。
适量食用肉类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比如,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的作用;羊肉性温,能温中暖肾、益气补虚。
不过,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等人群,应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并控制摄入量。
“五菜为充”,蔬菜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控制血压;黄色蔬菜如南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对眼睛和皮肤有益;紫色蔬菜如紫甘蓝、茄子含有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每餐都应保证有足够的蔬菜摄入,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除了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外,还有一些具体的食疗方法值得我们关注。
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的人,可以尝试食用黄芪炖鸡。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
将黄芪与鸡肉一起炖煮,不仅味道鲜美,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如果您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心烦失眠,不妨试试百合莲子粥。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第三章_饮食养生

第三章饮食养生1.饮食调养的原则1)平衡合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毛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饮食调养的原则1)平衡合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黍稷稻麦菽;五果:桃李杏枣栗;五畜:牛羊犬猪鸡;五菜:葵藿葱韭薤。
黍:高粱;稷:小米;菽:豆类1.饮食调养的原则1)平衡合理:“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毛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2)饮食有节:定量定时“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饱食过多,则成痰…”3)饮食卫生:饮食宜新鲜洁净煮熟不宜食用发霉、烧焦、烤糊,不宜多食腌制食,肉食类不宜生吃4) 宜多食生的蔬菜瓜果,宜清淡,不宜多用人工合成或提取的调味品5) 宜多食粗粮,少食精制食品6)食养因人因时而异1.2.进食保健:宜缓、宜专、宜乐,食后宜摩腹、散步食物性味及归经理论:四气:寒凉:有清热泻火解毒或滋阴温热:散寒或温补阳气五味:辛:能散能行,归肺苦:能泻能燥。
归心酸:收敛,归肝咸:软坚泻下,归肾甘:补,归脾食物的性味温热食物:肉鱼类:狗肉、牛肉、鸡肉、羊肉、雀肉、虾肉、鳝鱼、海参、草鱼、鲢鱼、胖头、鳜鱼、带鱼蔬菜类:刀豆、葱、姜、蒜、椒、韭菜、芥、香菜等香辣果实类:桂圆、荔枝、桔子、杏、桃、核桃、石榴、大枣、板栗、椰子浆寒凉食物肉鱼类:鳖肉、牡蛎肉、鸭肉、蚬肉、螺蛳、猪肉皮、兔肉、马肉、青蛙、蚯蚓、蜗牛、黑鱼、蟹、蚌、海蜇、紫菜、海带、蔬菜类:大多数为寒性,如菠菜、豆芽菜、黄瓜、苦瓜、茄子、冬瓜、茭白、葫芦、发菜、莴苣、马兰、荠菜、黑木耳、丝瓜、番茄、竹笋、萝卜、蘑菇果实类:梨、西瓜、柿子、香蕉、橙、柑、猕猴桃、苹果、藕、菱、柚、枇杷、甘蔗、荸荠、绿豆、小米、苡米、大麦、平性食物肉鱼类:猪肉、牛乳、鸡蛋、鸽肉、鹌鹑肉、黄鱼、鲤鱼、鳗鱼等;蔬菜类:花菜、卷心菜、茼蒿、芋头、胡萝卜、土豆、香菇果实类:粳米、玉米、高粱、小麦、黄豆、黑豆、赤豆、蚕豆、豇豆、扁豆日常食物功效简介米面类:大多有益气健脾作用糯米:止汗止泻玉米:降糖、降脂苡米:健脾利湿、排脓消肿、抗癌小麦:安神敛汗大麦:回乳、开胃豆类:大多有补肾利水作用绿豆:清暑热、利水湿、解毒、抗过敏黑豆:补肾活血利水解毒扁豆:健脾化湿止泻红薯:尚有通便减肥等作用坚果类:大多有补肾益气、滋阴润肠作用核桃仁:补肾、纳气、润肠止带花生:养血补脾、润肺化痰、止血、催乳、润肠通便向日葵子:滋阴、止痢、透疹栗子:补肾强骨、活血、止血榛子:健脾开胃、止泻、明目莲子:健脾固涩、补肾、养心安神芝麻:养血润燥蔬菜类:大多有清热解毒功用黄瓜:清热利水冬瓜:润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解暑南瓜:补气、止痛、降血糖丝瓜:清热解毒、化痰、通经脉、利尿、下乳番茄: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祛暑、利尿茄子: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辣椒:温中祛湿、开胃消食青菜:清热解毒、通利肠胃白菜:养胃消食、清热利尿、止咳韭菜:温中壮阳、行气、止呕芹菜:解毒、降压菠菜:养血油菜:活血解毒荠菜:明目降压、止血、解毒卷心菜:补肾健胃苘蒿:健胃、化痰、通便莴笋:清热凉血、利尿通乳大蒜:杀虫、行滞、健胃葱:发汗解表芫荽:发汗解表、消食茭白:解毒利尿芋头:消肿散结竹笋:消食化痰、利尿萝卜:消食化痰行气胡萝卜:降压、强心、抗炎、抗过敏土豆:健脾和胃、补肾、消炎蘑菇:健脾开胃、理气化痰、抗癌黑木耳:补气益智、活血生血银耳:滋阴润肺发菜:助消化、止血降压葫芦:利尿通淋水果类:大多有生津止渴作用杏子:止咳平喘桃子:活血猕猴桃:健脾止泻,对胃癌有较好作用梅子:收敛肺、涩肠止泻桔子、金橘、柚子等:化痰和胃柿子:润肺化痰,软坚、大枣:健脾益气、滋养阴血、安神藕:消瘀清热、解渴醒酒、止血健胃菱:凉血止血、抗癌梨:生津止渴、止咳化痰、解酒毒苹果:健脾益胃、养心除烦、生津柠檬:安胎、利尿消肿香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润肠、解毒石榴:杀虫止痢菠萝:生津和胃、消肿祛湿芡实:固涩桑椹:补血乌发山楂:消食、化瘀、止痛葡萄:滋阴补血、强筋骨枇杷:润肺止咳、和胃生津草莓:润肺生津、补血、凉血甘蔗:清热生津桂圆:补血安神荸荠:生津清热、化痰、消食枸杞子;补肝肾、明目荔枝:生津补血肉鱼类等:大多有补益肝肾气血等功用,以脏补脏食疗食养的常见形式:药膳、药酒、药茶、药粥、药米面食常见病的食疗食养:感冒:生姜红糖茶、香菜葱白茶、桑菊薄荷茶、高血压:枸杞菊花茶、芹菜苦瓜动脉硬化:山楂黑耳粥、玉米小米绿豆粥山楂荷叶米仁茶肠胃病:山药莲子米仁粥糖尿病:南瓜饭、苦瓜蚌肉汤、蟮鱼汤猪胰蚕茧杞子汤疖肿及痤疮:绿豆瓜皮汤、银花黄芪甘草茶、多食芹菜、冬瓜、萝卜、荸荠、海带、黄花菜、黑木耳、遗精早泄:莲子芡实山药粥、猪腰炒核桃、丝瓜汤、二子茶、虫草鸭阳萎:虫草鸡肉汤、虾肉虫草汤、五香狗肉、韭菜炒雀卵、羊肉类、鱼鳔痛经:生姜红糖茶、山楂红糖茶闭经:墨鱼桃仁汤、鳖甲鸽肉汤、红花茶运动与养生•传统运动养生的形式和范围•运动养生的机理•气功的概念与特点及科学依据•气功的偏差与纠正•功法介绍–空松功–文八段–易筋经传统运动养生的形式与范围•民间健身法:散步、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踢毽子、跳绳、登高、跑马、拔河、龙舟竞赛、摔跤、赛马、跷板、舞龙灯、走高跷、跑旱船、各种舞蹈•系统的套路:按特点分:动功和静功;按流派分:道家健身术如五禽戏、胎息经、八段锦、太极拳等和佛家健身术如易筋经、少林拳、禅密功等。
五谷为养,怎么吃更养人

自古以来,"五谷"一直被视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膳食配制原则。
中医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分寒、热、温、凉四种属性,以及酸、甘、苦、辛、咸五味,根据归属不同脏腑经络来选择。
虽然相对于药物而言,食物的性味较为平和,但食物仍然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在古人看来,五谷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必须摄入,还应根据个人体质有选择地食用。
古人说的“五谷”指的是没有经过精制的全谷杂粮,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粗粮。
相对而言,我们通常食用的白米饭、白馒头和面条等都是用精制过的谷物制成的细粮。
精制谷物会去除谷皮和糊粉层等部分,留下的是质地均匀的精白大米和精白面粉,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也被丢失了,对健康可谓是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尽量选择真正的全谷,也就是保留了谷皮和谷胚等部分的粗粮,比如燕麦粒、黑米和糙米等。
这些真正的全谷食物口感较为粗糙,但谷香浓郁,嚼起来也更香。
每种谷物也有自己的特点另外,全谷物中富含的β-葡聚糖具有减少低密度胆固醇吸收的作用,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
有利于维持血液中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全谷物中多见的LPS泛菌糖脂质,可以提高吞噬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增强处理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加快代谢,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和斑块形成的风险。
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如果饮食上没有吃够,那就需要膳食补剂来帮助身体获得营养。
Dr.LPS软胶丸选用德国优质小麦,发酵提取LPS泛菌糖脂质,与酵母β-葡聚糖高浓度配比,加倍激活吞噬细胞,调节人体免疫,帮助改善血脂,维护血管健康,可私信了解。
五谷为养五脏健康

五谷为养五脏健康五谷为养五脏健康发布时间:2009-11-23 14:31:50 浏览:814 来源:老中医养生网五谷,是指小米、大米、高粱、小麦、豆类等种子的总称,是中国人饭桌上最常见的主食。
《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就是说五谷对人体是最有营养的,也是最全面的。
但是,五谷也各有偏性,分别与五脏健康相对应。
小米为脾之谷小米为五谷之首,也是五谷中营养最好的。
小米性温,最重要的作用是补益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食五谷而化精”,靠的就是脾胃。
脾胃好了,其他的内脏才有营养来源。
因此,养脏先养脾,养脾可常食小米粥。
小麦为心之谷《本草纲目》记载,小麦的功用为除热、止烦、润燥、利小便,善补心气。
在五谷中,小麦是唯一得四时之气的。
它秋种夏收,它的生长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心烦、心慌、失眠者,那么可以用小麦煮粥喝;虚汗、盗汗者,则可用浮小麦和糯稻根一起煮水喝。
稻为肺之谷稻为水中之物,性偏凉,能补肺阴、益肠,止烦渴,利小便,有补中益气、生肌的功用。
黑豆为肾之谷黑豆为肾之谷,它不仅味甘性平,中医认为它还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黄帝内经》介绍,肾的方位为北方,尚黑色,其味咸,在五气中为腐。
因此,经过发酵的黑豆补肾的作用最强。
绿豆为肝之谷《黄帝内经》说,肝居东方,其色青,主升发。
现代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喝酒、吃肉过多,因此肝易犯升发太过之病,也常犯肝火旺之病。
常食绿豆粥,可以清肝火,有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爱发火等症状的人,更宜常食。
另外,用枸杞子、怀菊花泡茶常饮,既清肝明目,又养肝血之不足,还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治头晕。
总之,常食五谷,以五谷为养,才能保证五脏健康。
尤其是现代人,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心理压力过大,又没有做好日常的养生和保健,开始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一系列的身心疾病。
这些都是五脏失调,体内阴阳失和造成的,此时应多食五谷,并做好心理调整,才能够恢复身心健康。
五果是哪五果?

五果是哪五果?《黄帝内经》里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配伍原则。
那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指哪些呢?稷(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五谷是指哪五谷?现代人对五谷的认知多来源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但大部分人清不清楚五谷是指哪五谷。
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
稻、麦依然是今天的主食。
黍、稷和秫都是属于“小米”。
“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粮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种植。
菽即大豆。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
,如一说“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另一说“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麻无稻,后者有稻无麻。
到了后来,五谷泛指谷物,而非特定限于哪五种谷物。
五果是指枣、李、杏、栗、桃五果是指哪五果?民间俗称的五果是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这五种水果,现泛指水果。
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
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
五畜是指牛、犬、羊、猪、鸡五畜是指哪五畜?五畜是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现在泛指畜、禽、鱼、蛋、奶之类的动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另外,在牧区,牧民把牛、马、绵羊、山羊、骆驼称为草原五畜。
薤(五菜是指葵、韭、薤、藿、葱)五菜是指哪五菜?五菜是指葵、韭、薤(音卸,xiè)、藿、葱这五种蔬菜,现在也泛指各种蔬菜。
葵即冬葵,主要在在湖南、四川、江西、贵州和云南等地种植。
湖南叫葵菜,也叫冬寒菜,江西叫蕲菜。
薤又称藠头、藠白、小蒜、野蒜和野韭等,主要在南方种植。
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
健康科普文言文翻译版

《养生之道》养生者,所以调养身心,延年益寿也。
夫人之生也,若草木之植,须得雨露以滋润,日月光华以照耀。
故养生之道,莫先于调饮食,其次则养性情,再其次则调阴阳,终其次则养筋骨。
调饮食者,宜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谷者,谷气也,能养人脾胃,使气充而血生;果者,果气也,能养人肺脏,使气顺而血和;畜者,畜气也,能养人肾脏,使气足而血旺;菜者,菜气也,能养人心脏,使气畅而血行。
四者相辅相成,共成养生之道。
养性情者,宜静以养心,动以养形。
静则神安,动则形康。
神安则思虑不生,形康则疾病不侵。
是以养生之人,必先养其心,心静则神安,神安则身泰。
调阴阳者,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之时,阳气盛,万物生发,宜多食辛温之品,以养其阳;秋冬之时,阴气盛,万物收藏,宜多食酸苦之品,以养其阴。
阴阳调和,则身体康健。
养筋骨者,宜勤于锻炼,使之强健。
筋骨强则身轻体健,百病不侵。
锻炼之法,宜早起晚睡,勿以懒惰为事。
或行或走,或坐或卧,皆可锻炼筋骨。
养生之道,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时之效。
持之以恒,则可延年益寿。
若或懈怠,则损其身而害其寿。
今译:《养生之道》养生之道,旨在调养身心,延长寿命。
人之生命,犹如草木生长,需得雨水滋润,阳光照耀。
故养生之道,首重调养饮食,次之修养性情,再之调和阴阳,终之养护筋骨。
调养饮食,宜以五谷为主食,五果为辅助,五畜为滋补,五菜为充实。
谷气能滋养脾胃,使气血充沛;果气能滋养肺脏,使气血调和;畜气能滋养肾脏,使气血旺盛;菜气能滋养心脏,使气血畅通。
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养生之道。
修养性情,宜静心养神,动身养形。
静心则神安,动身则形康。
神安则思虑不生,形康则疾病不侵。
因此,养生之人,必先养心,心静则神安,神安则身体安康。
调和阴阳,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之时,阳气旺盛,万物生长,宜多食辛温之物,以养其阳;秋冬之时,阴气旺盛,万物收敛,宜多食酸苦之物,以养其阴。
阴阳调和,则身体康健。
养护筋骨,宜勤于锻炼,使之强健。
《饮食养生》PPT课件

1. 饮食调养的原则
1) 平衡合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五谷:黍(黄米)稷(粟,小米)稻麦菽(豆);
五果:桃李杏枣栗;
五畜:牛羊犬猪鸡;
五菜:葵(冬葵)藿(豆角叶)葱韭薤。
精选课件ppt
1
第三章 饮食养生
1. 饮食调养的原则
1) 平衡合理:
葡萄:滋阴补血、强筋骨
枇杷:润肺止咳、和胃生津
草莓:润肺生津、补血、凉血
甘蔗:清热生津
桂圆:补血安神
荸荠:生津清热、化痰、消食
枸杞子:补肝肾、明目
荔枝:生津补血
精选课件ppt
31
肉 鱼 类
茄子: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辣椒:温中祛湿、开胃消食
青菜:清热解毒、通利肠胃
白菜:养胃消食、清热利尿、止咳
韭菜:温中壮阳、行气、止呕
芹菜:解毒、降压
菠菜:养血
油菜:活血解毒
荠菜:明目降压、止血精、选课解件pp毒t
25
第三章 饮食养生
卷心菜:补肾健胃
苘蒿:健胃、化痰、通便
莴笋:清热凉血、利尿通乳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糖尿病患病率为
2.6%, 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2000多万。成人
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 估计人数分别为
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
率分别高达30%和12%, 儿童肥胖率已达8%。
精选课件ppt
7
精选课件ppt
8
第三章 饮食养生
3) 饮食卫生:饮食宜新鲜洁净煮熟 4) 不宜食用发霉、烧焦、烤糊,
不宜多食腌制食,肉食类不宜生 吃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4 五畜为益话补养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4 五畜为益话补养1、五畜是什么?中医上说“五畜为益”五畜指什么?首先看“畜”字,是会意字,在金文字形上,上半部是玄字,像束丝之形,与丝字古文字字形相同,下半部是田字,玄田两字会意,指古代把田猎中捕获到的野兽用绳索拘系起来,就成为了家畜。
《尔雅·释畜》:“马,牛,羊,豕,犬,鸡称之为六畜,五畜也包含其中。
”所以食疗中所说的五畜,就是常见的家畜类,也就是肉类食用食材。
现在结合营养学观点,五畜还可以包括在海产品等相关的肉类。
2、五畜的食疗功效。
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熄风的功效。
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之人食用。
羊肉性温热,益气补虚,适合虚寒体质的人食用。
身体瘦弱,怕冷,吃凉东西后容易腹痛,腹泻的人最适合吃羊肉。
羊肉在食疗上应用广泛,温补功效非常显著。
《本草纲目》:“羊肉能温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马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二经;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
狗肉味甘,性温,咸,归脾,胃,肾经,有温补脾胃,补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
鸡肉性微温,各种体制的人都可以食用。
中医认为它补中益气,对身体虚弱,食欲不好的人,特别是产后,病后虚弱的人更为适宜。
3、为什么说五畜为益?血肉有情之品在食疗中的意义。
五畜曾经是我国先民的主食,先祖改变食肉的生活习性而选择食谷,是因为肉类食物资源危机而被迫的,属于无奈之举。
选择汇集植物精华的五谷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我们人类健康的明智之举,提出五谷为养的理论,更是中医理性思维的结果。
五畜为益,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食肉是有益的。
他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体力活动是有益处的。
二是说食肉要控制在有益的范围内。
益是在主食的基础上略多一点的意思,并不能代替主食。
食肉过度,过多是有害身体健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
充
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
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上述平衡饮食的内容古而不老,很有科学道理。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黍、秫、
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
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
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
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
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
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
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
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
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
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至于食物的气味,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
和辛、甘、酸、苦、咸。前者依据食物被人吃后引起的反应而定;后者主要是根据食
物本来滋味而划分的。讲究食物的气味(性味)和功能,又是中医饮食疗法的基础。熟
练地驾驭饮食疗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某些食物,既能祛病,又能健身、
长寿。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干金方》中所说:“凡欲治疗,施以食疗,食疗不
愈,后乃用药尔。”
寒性、凉性食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之功,适于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
用,如粳米、小米、绿豆、赤小豆、豆腐、豆浆、西瓜、梨、柑、柿、甘蔗、鸭肉、
兔肉、猪肉、蟹、甲鱼、田鸡、蜂蜜、竹笋、苦瓜、黄瓜、白菜、蕹菜、萝卜、蕃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茄、菠菜、荸荠等。
温性、热性食物大多能温中、散寒和助阳,适于体质虚寒者或冬令季节食
用,如面粉、糯米、豆油、酒、醋、大枣、荔枝、红糖、羊肉、牛肉、狗肉、虾、
鸡、鲫鱼、鲢鱼、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此外,祖国中医学又把食性平和的食物列为平性,健康者可长年食用,如黄
豆、黑豆、蕃薯、马铃薯、南瓜、莲子、葡萄、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白
糖、鸡蛋、鲤鱼、黑鱼等。
食物之五味既能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嗜好,又有不同的功效。
辛味食物如生姜、辣椒等,大多含有挥发油,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但过食则有
气散和上火之弊。
甘味食物如白糖、大米等,宣含糖类,有滋补、缓和之力,过食则壅塞郁气。
酸味食物如青梅、柠檬等,含有有机酸,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
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多含有生物碱、甙类、苦味质等物,有燥湿、泻下之益,
但食多则骨重。
咸味食物如食盐、紫菜等,钠盐较多,有软坚、润下之功,但多食则血凝。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食物往往同时具有多种味道,而食物的性与味又关系密切,且烹
任方法的不同可使食物之性味发生改变。
在应用这个原则是:“五谷”选择当中,应以豆类,薯类以及其他杂粮为主,辅以谷
类为辅。特别是现在的米面,都过于精制,把很多对身体有益的营养都破坏了,米中
基础上只留下淀粉为主,如果过多摄入能量过多,这主要是由于另外的原因,现在的
运动少量,油脂摄入也多;面在加工当中过分的精制原有的维生素90%破坏,再加上
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添加漂白剂等,对身体更加有害。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
粱、谷子、荞麦(甜菜、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
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
豆)、黑豆等。常吃粗杂粮能够预防中风 美国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全谷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4
物食物(粗粮),可使患中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五畜”的选择中,应以鱼类为主,别的为辅。选择鱼时如果可以选择深海的鱼类为
益,以野生为益,其中也包括虾、海贝等一类海产。畜,蛋,奶,禽适量即可。
“五果”与“五菜”,在日常饮食中尽可能选择当季的为主,在现在的饮食中应多食
这二类,特别是五果,可以不二餐之间的点心或零食。
同时日常饮食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气五昧的合理搭配,且不偏食、偏
嗜,不过食、暴食患病时以“热症寒治”、“寒症热治”为原则选择饮食,是古而不
老的中医食疗学观点,也是现代浓食科学所大力提倡的平衡饮食。
五谷为养:
糯米——养胃 薏米——除湿 大麦芽——疏肝消食 红小豆——解毒利水
大麦——健脾 绿豆——解毒消暑 秫米——和胃安神 黑芝麻——补肾润燥
小米——温胃益气 芡实——固肾健脾 谷芽——消食
五果为助:
柑橘——化痰和胃 桑椹——滋肾黑发 香蕉——滑肠润便 核桃——补肾固精
佛手——舒肝止疼 莲肉——健脾止泄 木瓜——舒肝止疼 杏仁——止咳化痰
山楂——消食化滞 西瓜——清热祛暑 大枣——健脾补血 荸荠——凉血开胃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
龙眼——补心安神 花生——补血利尿 梨——止咳生津 甘蔗——生精养胃
荔枝——补气养血
五畜为益:
免肉、鸭肉、龟背、泥鳅————滋阴凉血
羊肉、鸡肉、狗肉———————温阳补血
牡蛎、海蜇、蚶子———————软坚消积
元钱(甲鱼、鳖)、穿山甲———软坚消痞
田螺、蛇肉——————————除湿解毒
鲤鱼、鲫鱼——————————利水消肿
五菜为充:
黄花菜——解毒清热 西红柿———凉血平肝
茭白———解毒除烦 萝卜————下气消食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6
冬瓜———利湿消暑 藕—————消瘀凉血
丝瓜———利湿通络 荷叶————和胃散瘀
磨菇———解毒散肿 白木耳———滋阴润肺
慈菇———解毒散结 黑木耳———活血祛瘀
山药———健脾固肾 白扁豆———暖脾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