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专家共识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专家共识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专家共识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13年5月第52卷第5期

国内外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防治指南均指出,哮喘管理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症状控制,主张在哮喘的管理中按照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哮喘长期管理,包括评估?治疗和监测三个基本内容[1-2]?指南强调,大多数哮喘患者经药物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管理后可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1-2]?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更新版,是在原来哮喘控制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哮喘总体控制的概念,提出既要达到当前的控制,又要降低未米的风险[3]?然而多项国内外调研结果显示,哮喘的控制率远低于指南的目标[4-9]?哮喘控制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导致反复急性发作?急诊就医

和住院,肺功能损害,治疗成本增加,造成社会生产能力降低和严重社会经济负担[4-9]?因此,更新哮喘控制的概念,改进现有的哮喘管理模式,强化哮喘控制的治疗策略,对提高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照相关指南与共识,特别是近年发表的有关哮喘控制的重要文献,制定了本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

1 哮喘总体控制定义

“哮喘总体控制”应包含两个方面:

达到当前控制:无或很少有症状(每周≤2次)?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每周≤2次)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正常活

动不受影响等?

降低未来风险:无病情不稳定或恶化,无急性发作,无肺功能的持续下降,无因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等[10]?

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包括哮喘控制分级和评估未来风险?哮喘控制分级可依据患者既往4周中的症状和肺功能测定指标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三级(表1);

评估未来风险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病情不稳定,肺功能下降和药物不良反应?强调了未来风险与当前控制间的关联[10]?

2 当前控制与未来风险间的关系

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在预防与降低未来风险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

验[11-13]?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不仅要注重哮喘当前的控制状态,且要降低未来哮喘的不稳定和急性加重的风险?GOAL研究显示,第一阶段达到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的患者,在第二阶段有90%以上和约80%的时间均达到哮喘控制[14]?汇总6项SMART治疗策略采用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一5评价哮喘控制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如果患者达到完全控制或部分控制,日后维持该控制水平的概率约75%;对达到完全控制的哮喘,日后恶化为未控制的概率仅约6%[10]?

当前控制水平与未来风险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如何全面达到降低哮喘未来风险还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临

床研究来阐明,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目前已知与未来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 哮喘急性发作:一项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无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无论是吸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组还是安慰剂组,肺功能均无明显下降;而出现1次以上急性发作的患者中,安慰剂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下降了7%,显著高于无急性发作组,提示哮喘急性发作可使肺功能下降更快[15]?

FEV1水平:FEV1的基线水平可以预测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哮喘患者FEV1的基线水平越低,其未来发生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越高[16-17]

哮喘当前控制水平:GINA的哮喘控制

水平分级的临床指标(日间症状?活动耐量?夜间症状?按需用药的使用)是预测未来风险最有价值的指标?ACQ-5或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与GINA使用的控制水平分级(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18-19].

烟草暴露:当前吸烟的哮喘患者获得控制概率降低,是最重要的减少未来风险的可调控因素[2]?

感染:儿童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难治性哮喘?在成人,曲霉?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可能起一定作用[2]?近期大规模回顾性研究表明,病毒性感冒仍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首要促发因素[20]?

大剂量药物治疗:患者需要应用的大剂量吸入性激素和(或)长效?2受体激动剂往往是哮喘控制不佳或出现未来风险的特征

[2]?

3 评估与监测方法

正确评估哮喘控制及监测哮喘病情对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症状评估:临床常用ACT和ACQ等问卷来评价症状控制水平,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临床研究中使用(附录1?2)?

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判断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及其可逆性和变异性,为确诊哮喘和评估哮喘控制程度提供依据?通常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如200-400ìg沙丁

胺醇)后FEV1改善率≥12%,且FEV1改善的绝对值≥200ml作为诊断哮喘的依据?但多数哮喘患者不足每次测定均显示出这种可逆性,特别是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峰速仪价格便宜,便于携带,适合患者在家每日客观监测气流受限情况?呼气峰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有助于诊断哮喘和判断病情加重?然而PEF测定值不能完全替代其他肺功能(如FEV1)指标?PEF可能高估亦可能低估气流受限程度,特别是气流受限加重时?

气道炎性指标:哮喘的气道炎症与急性发作和复发密切相关?现有的哮喘控制的评估系统侧重于临床指标,有必要补充气道炎性指标?多种方法如气道反应性测定?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呼出气冷凝物检测等可用于评价哮喘气道炎症,但目前气道炎症测定方法不统一,结果差异大,操作复杂,可重复性差,若要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最近有文献报道,哮喘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炎性指标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约1/3的哮喘患者其临床指标的改善快于其炎性指标的改善?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证实,上述方法不仅能用于评估与监测哮喘的当前控制,也能预测未来的风险,使患者获益?

4 实现哮喘总体控制

哮喘治疗与管理目标是实现“哮喘总体控制”?实现这一目标应遵循GINA和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提出的“评估一

治疗一监测”的哮喘治疗与管理模式[1-2]?

准确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按照哮喘控制分级标准评估哮喘的控制状态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按照不同的控制水平给予不同的治疗级别,以实现哮喘总体控制目标?

起始治疗方案是按照病情严重程度(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进行分级(1级?2级?3级?4级),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反复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根据控制水平的变化调整(升级或降级)治疗方案?除了间歇状态外的哮喘患者,均需给予以吸入激素为主的控制性药物长期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需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其他药物

的联合治疗方案(图1)?

症状明显未控制的患者应从第3级方案开始治疗,对未控制且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支气管舒张剂之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可从4级方案开始治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2受体激动剂(LABA)”是指南推荐的中?重度哮喘患者起始治疗

的首选方案[1-2]?目前常用的ICS+LABA,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中?重度哮喘患者的起始维持治疗推荐日剂量分别为640/18ìg和500/100ìg?

GINA指出,如果所选用的联合吸入剂含有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则可以同时作为维持和缓解治疗?在成人和青少年的哮喘患者中,已证实这种疗法只需吸入较低剂量的激素便可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和改善病情控制情况(A类证据)[2]?另外还指出,使用一个含有快速且长效的?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激素(布地奈德)的吸入剂作为维持和缓解治疗,能有效地维持高水平的哮喘控制,且能减少需用全身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事件的发生(A类证据)[2]

?为此,指南也推荐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SMART策略”,即“ICS/LABA(维持)+ICS/LABA(缓解)”?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复合制剂的SMART治疗策略,能使大多数患者达到哮喘控制并显著降低未来风险,从而实现哮喘的总体控制[21-25]?

监测并维持哮喘的控制:在给予相应治疗方案治疗并达到哮喘控制至少3个月后才可考虑降级治疗?降级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哮喘病情,失控时(部分控制或未控制)应再次升级治疗,以达到控制?降级治疗是为了确定患者的最低治疗级别和最低治疗剂量,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医疗费用[1-2]?常用的ICS+LABA联合制剂如布

地奈德/福莫特罗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若起始维持治疗推荐日剂量分别是640/18ìg(即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ìg,2吸/次,2次/d)和500/100ìg,达到哮喘控制3个月后,降级维持治疗推荐日剂量分别是320/9ìg和200/100ìg?当仍然能达到哮喘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时,可考虑单一使用原剂量的ICS继续治疗;若仍能达到哮喘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时,可再减少ICS的剂量,直至最低剂量维持治疗,个别患者也可以停用ICS,但需要继续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重新开始治疗?

5 患者管理在改善哮喘控制中的重要性

哮喘是一种显著影响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慢性疾病,良好的患者管理有助达

到病情的完全控制?由于文化背景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差异,哮喘管理可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通常包括以下5个部分[12]:

患者健康教育:哮喘教育可帮助患者早期识别哮喘症状,减少对治疗和疾病的误解,及时就医?通过教育,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实现“指导性自我管理”?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不断更新,持之以恒?

通过联合评价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监测哮喘的病情:简易的ACQ-5在临床研究中使用较多?肺功能可以客观地监测哮喘的病情变化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避免部分患者与医务人员对哮喘症状严重度的低估,导致

治疗不充分?PEF监测简便易行,是最常用的简易肺功能评估指标,在哮喘治疗早期,建议患者每天进行2次家庭PEF监测,待病情控制后可适当减少PEF监测频率?将长期规律的PEF监测特别推荐给有住院史的患者或对气流受限感知不佳的患者,帮助其识别早期症状,避免致死性哮喘发作的危险性?

确认并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多种环境因素可能参与哮喘发病或诱发其发作,包括变应原?污染物?食物和药物等?应指导患者和家属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充分了解危险因素对哮喘发病的不良影响,帮助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规律随访,制定长期管理计划:患者的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患者的吸入技术也需要医务人员反复进行强化,这一切均依赖规律随访,医患的定期互动?复诊时应讨论患者的问题,回顾任何与哮喘及起始治疗相关的问题?

建立预防急性发作的预案:急性发作的预防有赖于患者?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应鼓励患者进行长期的病情监测,维持充分的药物治疗?其次是指导患者早期识别病情加重?这里尤其要强调肺功能的重要性,因为肺功能指标(常用PEF)的下降早于不适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尽早就医?鼓励急性加重的患者尽快到通常看病的医疗机构就诊?有哮喘死亡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及时护理,密切监护?对缓解后的患者应教

育其接受规律的?充分的维持治疗,避免危险因素,防止再次发作?

6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以ICS/LABA为核心药物的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控制并预防未来风险,但现实的控制水平远低于预期,其中涉及到多种原因,常见的有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治疗不充分,以及哮喘存在异质性及哮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等?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持续和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更好地控制哮喘?其中气道重构及一系列针对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此外对中性粒细胞型哮喘?个体化治疗策略和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哮喘控制带来新的转

哮喘控制测试

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表) 日期:年月日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表)可帮助哮喘患者评估哮喘控制程度。哮喘患者应备有自身终身测试表,按时填写。通过回忆过去4周内有关自身哮喘病症的相关情况,回答五个问题。选择每个问题的得分(选项中的ABCDE分别对应1分、2分、3分、4分、5分),将分数相,计算出哮喘控制测试的总得分(部分25分)。将总分记录下来与说明对照凡可获得哮喘控制情况的准确评估结果。 测试: 1.在过去4周内,在工作、学习或这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 ①所有时间②大多数时候③有些时候④很少时候⑤没有 2.在过去4 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 ①每天不止1次②一天1次③每周3至6次④每周1至2次⑤完全没有 3.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 ①每周4晚或更多②每周2至3晚③每周1次④ 1至2次⑤没有 4.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如沙丁胺醇)? ①每天3次以上②每天1至2次③每周2至3次④每周1次或更少⑤没有 5.您如何评估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 ①没有控制②控制很差③有所控制④控制很好⑤完全控制 评分: 得分:25分——祝贺您!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您没有哮喘症状,您的生活也不受哮喘所限制。如果有变化,请联系您的医生。 得分:20—24分——接近目标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良好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控制。您的医生也许可以帮助您得到完全控制。 得分:低于20分——未达到目标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可能没有得到控制。您的医生可以帮您制订一个哮喘管理计划,帮助您改善哮喘控制。

2020版: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受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哮喘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3亿例哮喘患者[1]。 长期以来,哮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青少年多发的疾病。一项在美国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哮喘发病率并不低于年轻人[2],并且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3,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数量必然增长。尽管老年人哮喘具有与年轻哮喘患者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由于老年患者器官开始退化,免疫功能和生理机能下降,多合并其他疾病,老年人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青壮年[5],哮喘管理更为复杂[6]。因而,需要建立适合老年人哮喘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案。 目前关于老年人哮喘的研究和文献资料较少。但在近3~5年间,随着认知和关注程度的提高,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资料,将有助于描绘出老年人哮喘的临床特征,并提出相应诊疗建议。因此,本共识基于目前的循证证据结合临床诊疗经验,旨在为相关领域专家和同道提供指导和参考性文件,以适应当今老年人哮喘防治工作的需要。 一、定义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主要特征为气道反应性增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1]。老年人哮喘特指65岁及以上的哮喘患者,与美国胸科学会等国外学会定义是一致的[7,8]。 二、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哮喘的患病率为4%~15%[3,9,10,11]。2010至2012年我国哮喘患病及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CARE)研究数据表明,>14岁人群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24%,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1~70岁人群哮喘患病率为2.26%,≥71岁人群患病率为3.10%[12]。北京地区哮喘患病率及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与之相似,≥71岁人群患病率最高[13]。2012至2015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研究)数据表明,我国≥20岁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且哮喘患病率亦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60~69岁人群哮喘患病率为6.0%,≥70岁人群患病率达7.4%[14]。与我国的研究数据相似,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哮喘监测数据显示,美国哮喘患病率以每年1.5%比例增长,其中≥65岁老年人哮喘患病率增加最多,从2001年的6.0%增至2010年的8.1%[8,15]。尽管老年人哮喘已引起重视,但常存在诊断不足,导致老年人哮喘患病率仍可能被低估[16,17,18,19]。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65岁人口数量将增加近3倍,高达15亿[20],老年人哮喘患者的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老年人哮喘还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患者对疾病认知、自我管理水平和哮喘控制水平差等特点,导致重症哮喘的比例及死亡率较高[12,13,14,15,21]。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专家共识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13年5月第52卷第5期

国内外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防治指南均指出,哮喘管理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症状控制,主张在哮喘的管理中按照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哮喘长期管理,包括评估?治疗和监测三个基本内容[1-2]?指南强调,大多数哮喘患者经药物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管理后可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1-2]?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更新版,是在原来哮喘控制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哮喘总体控制的概念,提出既要达到当前的控制,又要降低未米的风险[3]?然而多项国内外调研结果显示,哮喘的控制率远低于指南的目标[4-9]?哮喘控制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导致反复急性发作?急诊就医

和住院,肺功能损害,治疗成本增加,造成社会生产能力降低和严重社会经济负担[4-9]?因此,更新哮喘控制的概念,改进现有的哮喘管理模式,强化哮喘控制的治疗策略,对提高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照相关指南与共识,特别是近年发表的有关哮喘控制的重要文献,制定了本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 1 哮喘总体控制定义 “哮喘总体控制”应包含两个方面: 达到当前控制:无或很少有症状(每周≤2次)?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每周≤2次)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正常活

动不受影响等? 降低未来风险:无病情不稳定或恶化,无急性发作,无肺功能的持续下降,无因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等[10]? 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包括哮喘控制分级和评估未来风险?哮喘控制分级可依据患者既往4周中的症状和肺功能测定指标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三级(表1);

哮喘控制测试 ACT

哮喘控制测试ACT 评分标准 如果达到25分以上提示您的哮喘已达到完全控制,但至少要在哮喘控制连续3个月以上才能考虑减量治疗。达到20-24分提示您的哮喘是良好控制,应继续维持治疗。如果评分在20分,应考虑升级治疗或加强随访,尽早达到哮喘控制。无论是处于哪一级控制水平的病人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您的治疗计划而不是自行更改。 第一步:请将每个问题的得分写在右侧的框中。请尽可能如实回答,这将有助于您与您的医生讨论您的哮喘。 第二步:把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您的总分。 第三步:看右侧的评分栏寻找得分的意义。 问题1:在过去4周内,在工作、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 回答:A所有时间B大多数时间C有些时候D很少时候E没有 评分 1 2 3 4 5 问题2: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 回答A每天不止1次B一天1次C 每周3至6次D每周1至2次E完全没有 评分 1 2 3 4 5 问题3: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 回答A每周4晚或更多B每周2至3晚C每周1次D1 至2 次/4周E没有 评分 1 2 3 4 5 问题4: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 回答A每天3次以上B每天1至2次C每周2至3次D每周1次或更少E没有评分 1 2 3 4 5 问题5:您如何评估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 回答A没有控制B控制很差C有所控制D控制很好E完全控制 评分 1 2 3 4 5 得分与结果: 得分:25分――控制良好。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您没有哮喘症状,您的生活也不受哮喘所限制。 得分:20-24分――基本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良好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控制。您的医生也许可以帮助您得到完全控制。 得分:低于20分――未得到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可能没有得到控制。您的医生可以帮您制定一个哮喘管理计划帮助您改善哮喘控制。

哮喘诊治指南

哮喘诊治指南 哮喘的就诊指南 1. 定义和临床表现类型 1.1定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难治性哮喘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ERS 和ATS 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发表了难治性哮喘的共识意见,认为难治性哮喘是在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 激素) ,甚至口服激素仍不能获得较好控制的哮喘。ERS 还指出,难治性哮喘应该是排除 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并去除导致哮喘恶化等因素后,经6个月规范治疗和严密随访仍不能 达到较好控制的哮喘。2019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出,难治性哮喘患者通常对糖皮质激素(激素) 的作用不敏感,并且经常不能达到与其他哮喘患者相同的控制水平。具 体讲,这类患者经GINA 推荐的第4级治疗方案,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控制药物加缓解药 物治疗,仍不能达到一种可接受的哮喘控制水平。但是GINA 没有对第4级治疗需要多长 时间才能诊断为难治性哮喘进行说明。 以上ERS 和ATS 的专家共识和GINA 对难治性哮喘的定义,其核心是强调" 难治性" ,这与目前多数哮喘患者经过以吸入激素为主的治疗即可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明显不同。由 此可见,目前的定义是对难治性哮喘临床治疗反应特性的定义。 本共识将难治性哮喘定义为采用包括吸入性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两种或更多种 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少6个月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 1.2临床表现类型 过去曾有许多与难治性哮喘有关的术语,如难治性哮喘(difficult-to-treat asthma,difficult/therapy-resistant asthma ,difficult asthma ,refractory asthma) 、 难控制性哮喘(difficult to control asthma)、激素抵抗或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resistant asthma or dependent asthma) 、脆性哮喘(brittle asthma) 和致死性哮喘(near fatal asthma) 等。这些术语可以反映出学界对难治性哮喘的认识和定义还不统一,同时也可以看出难治性哮喘虽有" 难治" 的共同特征,但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型。 1.2.1激素依赖性/抵抗性哮喘 这类患者常常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差,而且对激素治疗反应差,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激素抵抗,需要长期依赖大剂量吸入激素,甚至是口服激素。过去将 对激素治疗无效的哮喘称为" 激素抵抗性哮喘" ,而实际上,真正对激素治疗完全无反应 的哮喘极为少见,过去认为的激素抵抗性哮喘多数经加大激素剂量和延长治疗时间仍然有 治疗反应。所以,多数所谓" 激素抵抗性哮喘" 只是相对性的激素治疗" 抵抗" ,又称为" 激素依赖性哮喘" 。 1.2.2脆性哮喘

舒利迭对中度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舒利迭对中度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5-11-16T11:38:19.6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作者:于忠河 [导读] 牡丹江市新华医院舒利迭治疗中度哮喘疗效最佳。 于忠河 牡丹江市新华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2年 10 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度患者154 例,随机分入治疗组80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予沙丁胺醇治疗。对所有入组患者于治疗后行 ACT(哮喘控制水平测试),比较舒利迭对中度哮喘控制水平,评价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结果:完全控制水平及部分控制水平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中度哮喘疗效最佳。 关键词:舒利迭;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哮喘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多数患者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目前哮喘治疗的目标为:最少或没有症状;最少的哮喘发作;肺功能接近正常;体力活动不受限;防止不可逆性气流受限;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防止因哮喘而死亡。哮喘治疗原则: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本项研究遵从哮喘治疗原则评价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 10 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度患者154 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选择标准: 年龄16~70 岁,性别不限;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分级标准,属于急性发作期中度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3.排除标准: (1)哮喘病情属于急性发作期轻度、重度、危重患者,或缓解期患者; (2)合并有心、脑、肾、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3)合并肺部其他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近 1 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者。 (4)对治疗所用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5)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6)24 小时内吸入或全身应用激素及其相关制剂、应用缓释茶碱以及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色苷酸钠、白三烯调节剂、抗 IgE 抗体等控制性治疗药物者。 (7)6 小时内应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者。 (8)哮喘病史大于 20 年。 4.剔除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多汗、头痛、头晕,心慌、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如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及病情进展加重需全身用激素或合并感染等情况,需退出实验。 二、研究方法 舒利迭(药品规格 50 微克/250 微克*60 泡,葛兰素史克,注册证号H20040311),经口吸入,一日 2 次,每次 1 吸((50μg 沙美特罗和 250μg丙酸氟替卡松)。 1.试验前准备 (1)采集病例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定期监测情况等。 (2)告知患者试验目的、步骤、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 (3)详细询问用药史,确认患者 24 小时内未使用控制性药物,6 小时内未应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2.试验方法: ACT 评分 方法:采用标准的 ACT 问卷,包括以下 5 个问题: (1)在过去 4 周内,在工作、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所有时间 1 分,大多数时间 2 分,有些时候 3分,很少时候 4 分,没 5分)。(2)在过去 4 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每天不止 1 次-1 分,每天 1次-2 分,每周 3 至 6 次-3 分,每周 1 至 2 次-4 分,完全没有-5 分)。 (3)在过去 4 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每周 4 晚或更多-1 分,每周 2 至 3 晚-2 分,每周 1 次-3 分,1 至 2 次-4 分,没有-5 分)。 (4)在过去 4 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如沙丁胺醇)?(每天 3 次以上-1 分,每天 1 至 2 次-2 分,每周 2 至 3 次-3分,每周 1 次或更少-4 分,没有-5 分)。 (5)您如何评价过去 4 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没有控制-1 分,控制很差-2 分,有所控制-3分,控制很好-4 分,完全控制-5分)。由经过培训的具有哮喘诊疗经历的专业医师仔细告知患者 ACT 测试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填写方法,第一步:准确

哮喘诊疗指南解读(GINA2018)

1. 哮喘的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由正常状态变为急剧恶化,甚至有些急性发作患者在以往并未被诊断为哮喘,首次急性发作即表现为哮喘的发作症状。 2. 应筛选具有致命性哮喘危险的患者,进行反复的评估。 3. 哮喘急性加重期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患者记录哮喘日记,进行自我管理,症状加重期初期的管理和院内急性加重期的管理。 4. 所有的哮喘患者都应建立适合自己病情的哮喘记录,以便更好地应对哮喘急性发作。 (1)哮喘记录应包括何时及如何改变药物使用,口服激素及症状治疗失败时的相应处理措施。 (2)哮喘症状急性恶化患者应立即至就近急诊治疗。 (3)患者的行动计划应根据症状或呼气峰值流速而安排。 5. 为哮喘急性发作提供初始及急症处理设施。 (1)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脉搏及氧饱和度、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的程度,同时应用氧疗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 (2)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应立即转移至急诊治疗,如出现嗜睡、昏迷或寂静胸提示重症哮喘,应送往 ICU 进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应用 SABA 及异丙托溴胺、控制性氧疗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治疗措施包括重复吸入 SABA、早期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性氧疗,1 小时后根据患者症状、氧饱和度、肺功能评估治效。 (4)异丙托溴胺仅推荐用于重症哮喘。 (5)静脉给予硫酸镁可以用于初始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 (6)胸部 X 线检查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初始治疗的反应、最近及既往急性加重情况及家庭护理能力决定是否住院治疗。 (8)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后续治疗,包括维持或逐步加量药物治疗 2 ~ 4 周,并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步减药减量。 6. 抗生素不用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7. 哮喘急性发作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1)回顾患者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2)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给药维持治疗 2 ~ 4 周以预防进一步加重。 (3)检查吸入装置有无异常。 什么是哮喘发作?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逐步加重的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及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等,这些变化常常表明患者需要改变治疗的方案。哮喘急性发作的情况既可以发生在既往诊断为哮喘的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哮喘患者发现的首次表现。哮喘的急性发作可与上呼吸道感染、花粉或过敏原接触,空气污染相关,也可与哮喘吸入装置的不规范使用相关。然而部分患者也可在没有接触已知危险因素的情况下突然急性发作。重症哮喘亦可发生在轻症哮喘及控制良好的哮喘患者中。 如何识别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哮喘患者: 1. 既往因哮喘急性发作接受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2. 在过去几年曾有因哮喘急性发作需住院治疗或急诊紧急处理的病史 3. 近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4. 目前没有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最新版本

重症肺炎 【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位。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始的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综合治疗中获益。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 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简单地讲,是住院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 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 湿性啰音。④WBC > 10 ×109 / L 或< 4 ×109 / L ,伴或不伴核左移。⑤胸部X 线检查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 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 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 ①意识障碍; 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PaO2<60mmHg, 氧合指数 ( PaO2/FiO2) <300, 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血压<90/60mm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 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⑥少尿: 尿量<20mL/h, 或<80mL/4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HAP 中晚发性发病( 入院>5d、机械通气>4d) 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 2001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 ②入院48h 内肺部病变扩大≥50%; ③少尿( 每日<400mL) 或非慢性肾衰患 者血清肌酐>177μmol/L( 2mg/dl) 。次要标准: ①呼吸频率>30 次/min;② PaO2/FiO2<250 ③病变累及双肺或多肺叶;④收缩压<12kPa( 90mmHg) ; ⑤舒张压

哮喘控制测试表 ACT

哮喘控制测试表(A C T) 调表说明: 第一步:请准确记录每个问题的得分。 第二步:把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第三步:寻找总分的含义。 问题1:在过去4周内,在工作、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 回答:A所有时间B大多数时间C有些时候D很少时候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2: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 回答:A每天不止1次B每天1次C 每周3至6次D每周1至2次E完全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3: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 回答:A每周4晚或更多B每周2至3晚C每周1次D1至2次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4: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如沙丁胺醇)? 回答:A每天3次以上B每天1至2次C每周2至3次D每周1次或更少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5:您如何评估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 回答:A没有控制B控制很差C有所控制D控制很好E完全控制 评分:1 2 3 4 5 得分与结果: 得分:25分――完全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您没有哮喘症状,您的生活也不受哮喘所限制。但至少要在哮喘控制连续3个月以上才能考虑减量治疗。 得分:20-24分――部分/良好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良好/部分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控制,应继续维持治疗。您的医生也许可以帮助您得到完全控制。 得分:低于20分――未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可能未得到控制,应考虑升级治疗或加强随访,尽早达到哮喘控制。您的医生可以帮您制定一个哮喘管理计划帮助您改善哮喘控制。 无论您是处于哪一级控制水平的病人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您的治疗计划而不是自行更改。

重症肺炎指南考题

肺炎指南2015年度考试试题姓名:得分: 1.VAP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 )h后发生的肺炎。 A 12 B 24 C 48 2、撤机、拔管( )h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E。 A 12 B 24 C 48 3. 根据VAP发病时间,可将VAP分为早发VAP和晚发VAP。早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d。 A 10 B 4 C 7 4. 晚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15d,主要由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引起。 A铜绿假单胞菌B鲍曼不动杆菌C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5.()是目前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常用的生物标志物。 A 3-Β—D葡聚糖(BG) B半乳甘露聚糖(GM) C PCT 6. 血清PCT<()μg/L时可不使用或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A 0.25 B 0.5 C 1.0 7.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大于等于()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A 2 B 3 C 4 8. 产ESBLs菌株,则对以下哪种抗生素耐药()。

A第三代头孢菌素B对单环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C 碳青霉烯类 D 替加环素 9.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cfu/ml确定为病原菌。 A 104 B 105 C 103 10. 2007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主要标准为() A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B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C 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肺炎指南2017年度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1. 根据VAP发病时间,可将VAP分为早发VAP和晚发VAP。早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d。 A 10 B 4 C 7 2. 2007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主要标准为() A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B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C 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3.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大于等于()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A 2 B 3 C 4 4. 晚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15d,主要由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引起。 A铜绿假单胞菌B鲍曼不动杆菌C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5.VAP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 )h后发生的肺炎。 A 12 B 24 C 48 6.撤机、拔管( )h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E。 A 12 B 24 C 48 7.()是目前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常用的生物标志

什么叫哮喘完全控制

什么叫哮喘完全控制 【篇一:什么叫哮喘完全控制】 通常是和免疫反应有关系的,这个病是有感冒后导致机体出现变态 反应引起的,只要控制感冒,哮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平 时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是必须的,可以一点点增加锻炼量! 【篇二:什么叫哮喘完全控制】 在任何1周内出现1次 另一个更加简单的评估工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 ,也是gina所推荐的,经过临床验证的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哮 喘控制水平(见表2)。 表2 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 通过回答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区分哮喘控制水平,25分为完全控制,20~24分为良好控制,低于20分为未控制。该方法不仅适于临床研究,更可在临床工作中评估哮喘控制水平, 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作为肺功能检测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患者的自我评估。 从第2至第5级均需使用控制药物,控制药物的选择以吸入型糖皮 质激素(ics)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治疗级别可增加吸入ics 的剂量或加用其他控制药物。 哮喘达到控制后,必须持续监测,以维持哮喘控制,并确立治疗的 最低级别和最小剂量,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费用,确保安全性。当哮 喘症状加重则应升级治疗。对哮喘控制和管理,应医患合作,长期、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初次治疗或急性加重的患者,应2周随访1次,当病情稳定后,应1~3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给予哮喘控 制水平评估和act测试,根据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级别。大多数患者应用控制药物后症状在数天内开始改善,但需3~4个月后疗效才 能充分体现。重度哮喘或长期治疗不足的哮喘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当用原治疗级别不能使哮喘达到临床控制,应考虑升级治疗。 对于升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从第2级升至第3级,或第3级升至 第4级,第4级升至第5级,治疗药物的选择,在吸入ics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或多种控制药物,如laba、加大ics剂量、白三烯调 节剂、缓释茶碱。根据目前的循诊医学结果和临床经验,推荐使用:如用低剂量ics的,可加用laba,如选用舒利迭,如初始治疗使用

哮喘控制测试表ACT

哮喘控制测试表A C T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哮喘控制测试表(A C T) 调表说明: 第一步:请准确记录每个问题的得分。 第二步:把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第三步:寻找总分的含义。 问题1:在过去4周内,在工作、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 回答:A所有时间 B大多数时间 C有些时候 D很少时候 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2: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 回答:A每天不止1次 B每天1次 C 每周3至6次 D每周1至2次 E完全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3: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 回答:A每周4晚或更多 B每周2至3晚 C每周1次 D1至2次 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4: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如沙丁胺醇) 回答:A每天3次以上 B每天1至2次 C每周2至3次 D每周1次或更少 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5:您如何评估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 回答:A没有控制 B控制很差 C有所控制 D控制很好 E完全控制 评分:1 2 3 4 5 得分与结果: 得分:25分――完全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您没有哮喘症状,您的生活也不受哮喘所限制。但至少要在哮喘控制连续3个月以上才能考虑减量治疗。 得分:20-24分――部分/良好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良好/部分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控制,应继续维持治疗。您的也许可以帮助您得到完全控制。 得分:低于20分――未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可能未得到控制,应考虑升级治疗或加强随访,尽早达到哮喘控制。您的医生可以帮您制定一个哮喘管理计划帮助您改善哮喘控制。

控制哮喘的三个方面,以及不容忽视的六条症状

控制哮喘的三个方面,以及不容忽视的六条症状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估计,全球约有3亿多哮喘患者,而且,这个数字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哮喘患者患病率约0.5% ~ 5%左右,每年约有16000到367000人死于哮喘,而其中多数与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最后一次发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 哮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虽然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不能得到根治。但是,可以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或完全的控制。也就是说,哮喘患者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 那么,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来控制哮喘病情呢? 1、确定过敏原及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并设法脱离这些危险因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办法。 哮喘发作多与吸入过敏原有关,常见吸入过敏原有花粉、尘螨、柳絮、动物皮屑、各种香料、汽车尾气、香烟等。此外,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可以诱发哮喘,如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因素、运动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或日常生活经验查明过敏原,通过一些措施,可以有效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上述危险因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哮喘病情反复。 2、合理规范使用控制哮喘病情的药物,也是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沙美特罗替卡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这些药物多数都是复合制剂,其中包含了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前者主要通过作用于气道炎症形成的各个环节,有效控制气道炎症,而后者主要通过舒张支气管改善哮喘症状。这些药物通过吸入给药,药物主要沉积于支气管粘膜,较少到达全身。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漱口,基本无明显毒副作用,完全可以长期使用。许多患者担心药物成瘾性或者副作用,不遵医嘱长期用药,是导致哮喘病情控制不佳的重要因素。 3、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同时,哮喘患者还需要学会监测病情,按时记录 此外,哮喘患者还可每月定期门诊复诊,向医生反映近期病情及药物使用情况,对哮喘控制方法等疑问与医生进行沟通,消除自身疑虑,从而实现哮喘病情完全控制。据调查,通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控制率可达95%,成人控制率可达80%,其中,轻症患者很容易控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从现在开始,通过合理、科学的防治措施,我们完全可以战胜哮喘,恢复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哮喘常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急促、胸闷。但以下6种不常见症状,也可能提示哮喘。 1入睡困难

2006 版GINA 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4月/26日/第B16版 综合 2006版GINA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 ——《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06年修订版精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周新 哮喘未控制可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哮喘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据2000年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调查(AIRIAP)显示,只有少于5%的哮喘患者达到GINA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标准。因此,只有改善哮喘控制状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负担。 虽然哮喘临床表现变异很大,但气道炎症始终是不变特征。哮喘诊断应基于症状和肺功能检测进行综合评估,肺功能检测包括测定FEV1和PEF,这两个指标不仅对诊断哮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哮喘控制可用多种方法定义,通常的“控制”指疾病得到预防甚至治愈,但对于哮喘而言,更实际的目标是控制哮喘的临床特征,即达到哮喘临床控制。 2006版GINA指南强调依据哮喘临床控制水平而非哮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此指导哮喘治疗,体现出GINA推荐的哮喘管理重点从急性加重转至哮喘控制的重大变化。 哮喘的疾病负担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不同国家的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8%。每年全球约有25万人死于哮喘。哮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尽管控制哮喘的费用看似很高,但由于未正确治疗造成的医疗花费更高。2006版GINA指南推荐的哮喘管理模式成本效益比较高。相信哮喘控制得到改善后,全球的哮喘疾病负担必将显著减轻。 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作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而气道高反应性可引起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尤其在夜间和清晨。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可变的气流阻塞相关,这种气流阻塞通常可自发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的诊断 通常基于发作性气急、喘息、咳嗽和胸闷症状确立哮喘的临床诊断。 对于年龄>5岁的患者,肺功能测试(肺活量或呼气峰流速)可评估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可逆性和易变性,并证实哮喘的诊断。肺活量检测是评估气流受限的首选方法,一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改善≥12%(或≥200 ml),则支持哮喘诊断。由于许多肺部疾病可导致FEV1降低,故评估气流受限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FEV1/用力肺活量(FVC),该比值低于0.75~0.80提示气流受限。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呼气峰流速(PEF)改善≥20%(或≥60 L/min),或PEF变异率>20%,同样提示哮喘的诊断。测试过敏状况有助于鉴别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对于出现哮喘症状但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测试气道反应性有助于确立哮喘诊断。 哮喘的分级 1. 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 哮喘的严重程度应同时包括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随时间变化。以往根据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方法,对患者需要何种治疗及对治疗的反应如何预测价值较低,因此,2006 版GINA指南不再将其作为制订和调整当前治疗方案的依据,仅推荐

哮喘控制测试表(ACT)

哮喘控制测试表(ACT) 调表说明: 第一步:请准确记录每个问题的得分。 第二步:把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第三步:寻找总分的含义。 问题1:在过去4周内,在工作、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候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 回答:A所有时间B大多数时间C有些时候D很少时候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2: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 回答:A每天不止1次B每天1次C 每周3至6次D每周1至2次E完全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3: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 回答:A每周4晚或更多B每周2至3晚C每周1次D1至2次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4: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如沙丁胺醇)? 回答:A每天3次以上B每天1至2次C每周2至3次D每周1次或更少E没有 评分:1 2 3 4 5 问题5:您如何评估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 回答:A没有控制B控制很差C有所控制D控制很好E完全控制 评分:1 2 3 4 5 得分与结果: 得分:25分――完全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完全控制。您没有哮喘症状,您的生活也不受哮喘所限制。但至少要在哮喘控制连续3个月以上才能考虑减量治疗。 得分:20-24分――部分/良好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已得到良好/部分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控制,应继续维持治疗。您的医生也许可以帮助您得到完全控制。 得分:低于20分――未控制。 在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可能未得到控制,应考虑升级治疗或加强随访,尽早达到哮喘控制。您的医生可以帮您制定一个哮喘管理计划帮助您改善哮喘控制。 无论您是处于哪一级控制水平的病人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您的治疗计划而不是自行更改。

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

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 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各国均开展了相关研究。“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和我国哮喘防治指南给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哮喘的防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有了可遵循的依据,提高了我国哮喘防治工作水平。中医药对哮喘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成为我国哮喘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临床优势,规范中医对哮喘的认识和治疗,对中医诊治哮喘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从事哮喘防治的中医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了“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结合国内外现有诊疗指南和中医的诊疗特点,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充分讨论并制定了“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草案)”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哮喘中医专家共识专家组:组长:晁恩祥(中日友好医院),成员(根据姓氏笔画排序):吴银根(上海龙华医院)、刘国正(中医杂志社)、刘贵颖(天津中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增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张燕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国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泽庚(安黴中医学院)、李素云(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兆山(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林琳 (广东省中医院)、苑惠青(北京市中医医院)、魏葆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执笔人:孙增涛、刘恩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维持3个月以上。上述各期哮喘均可参考本专家共识辨证治疗。 概述

如何对哮喘患者进行分期和分级

如何对哮喘患者进行分期和分级? 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3期: 1、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是指气促、咳嗽、喘息、胸闷或以上症状的组合进行性地加重,以峰值呼气流速值(PEF)降低为特征,它可以由肺功能检查(PEF或FEV1)来量化和监测。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分级 1.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附表 根据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的频度和肺功能的测定结果分为4级,即①间歇发作,②轻度持续,③中度持续和④重度持续。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 根据上表对临床哮喘严重度分级的注意事项:白天症状,夜间症状,肺功能只要有一项达到高一级即应将病人按高一级方案治疗;②一年内如有因哮喘而住院治疗,则应按重度哮喘治疗;③询问病人使用短效b2激动剂的次数可帮助正确分级;④肺功能检测在哮喘分级中十分重要。 根据严重程度把哮喘分级对于决定初始治疗方案是有用的。但是,必须认识到,哮喘的严重程度既与目前的病情有关,也与其对治疗的反应有关。因此,一名哮喘患者初诊时由于严重的症状和气流阻塞而被分类为重度持续哮喘,但因其对治疗反应充分而被分类为中度持续哮喘。另外,哮喘患者的严重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数月或数年中可以发生改变。 由于上述考虑,根据专家意见而不是循证医学证据提出的哮喘严重程度的分级,除了在某些临床研究中仍有价值外,不主张继续作为决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其主要局限性在于难于预计患者需要怎样的治疗?以及患者对治疗会出现怎样的反应?为了上述目的,定期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是更为可靠、更为有用的方法。 2.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见表2-3-5。 这种分级方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