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唱心理在教学中的作用

蔡薇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歌唱虽然是由人体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和共呜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的,但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这种协调配合主要是通过大脑皮质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的。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对歌唱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两种学生,一种是在老师的启发下唱的很好,离开老师自己就找不到歌唱的方法;另一种是平时练的滚瓜烂熟,一到考试就大打折扣,不是忘词就是跑调。这两种情况都是学生在歌唱时非正常心理状态的表现。

嗓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心理的支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大多是凭直感调节有关肌肉活动的,因此心理作用在声乐教学中的位置非常重要。

当我们了解到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上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按科学的心理方法展开声乐教学。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心理的调控。所谓正确的心理状态,是指与歌唱有关的各器官,处在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状态下,可以随我们的意志去调控、指挥活动。这种心理状态在初学声乐时首先要建立起来。正常的心理状态表现是,在训练或演唱时,全身放松,但不是松懈;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不紧张;积极热情主动听讲及训练歌唱,但不慌乱。因为只有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全身的肌肉与神经才不会僵硬,使得与歌唱有关肌肉处在平静自然的状态中,可以根据训练与歌唱的需要进行调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保持温和热情的教态,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安慰,在心理上获得放松。

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观察,这些器官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如果心理有负担,就要影响发声与歌唱。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当他知道音的高度时,如A2,说什么也唱不上去,可有时竟在不知不觉中唱到C3,当你告诉他是C3时他又不会唱了,这是由于心理上失控,心情紧张,气息上浮,身体僵硬的缘故。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冷静地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身体的各器官充分放松,或做一些放松动作,千万不可急躁、训斥和挖苦学生。

歌唱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能否在发声训练中充分运用启发和诱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

在发声训练中,我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凭借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将发声的原理和机能中各种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辨,而采用“比喻”的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教学手段。例如,在形容发出声音时,我们可以用“强”或“弱”的听觉概念来说明它的用力程度,也可以用“圆”或“扁”的视觉概念来说明声音位置的高低。在要求学生打开喉咙时,常用“打哈欠”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尽管比喻有时并不一定合乎发声技能的实际,但确切生动的比喻,能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所要达

到的要求的理解。在唱前就做好积极的思考、准备和调整,做到“想”在唱之前。而只有将声音的正确标准想清楚,才有可能指挥和协调好歌唱器官的活动,这比单纯的生理或技能要求的阐述生动形象得多,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此外,教师正确的演唱示范,用尽可能具体的声音形象来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歌唱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建立起对声音和方法的精粗或优劣的辨别能力,也是启发和诱导学生学好发声方法的又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学生在练声发生困难时,教师适当的演唱示范,能给学生实际的感性认识,正确的示范还能胜过太多的或重复的讲解,使学生能在正确的示范中,找到自己发声上的差距和需为之努力的目标,启发学生准确记住自己最好的声音,并逐步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程度。

发声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要注意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大体上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如简单的元音练习,即气息与声音取得平衡的练习。正确的起音是发声基础之基础,发声的起音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发展。正确的起音方法,须要求学生深稳地吸气,松弛地打开喉咙,并预先考虑好声音应到的共鸣位置,略收小腹,气息运动起来发出干净利落、稳定圆润的声音。所有动作不但协调一致,并要在瞬间完成,喉咙打开是起音正确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真正达到打开喉咙的具体标准。

第二阶段是在前面的基础上,除了巩固初步技能外作进一步技巧提高的训练。如统一声区、发展音域的训练。在女高音的训练中,怎样来解决声区的统一与真假嗓结合是一个较复杂的疑难问题。一般来说,女高音的换声点的平均高度在#f2左右,但不少学生在低声区向中声区转换时,换声十分明显,练声中常在此出现卡壳破音的现象;而有些学生则在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换声较明显。在训练中除了找准换声点,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去掉换声痕迹,使这三个声区很好地统一起来。由于声乐学习的非直观性,也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声乐技巧教学的知识没有规范化或标准化的语言来表述,故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要求感到不易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感觉上和心理上的指导。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演唱中表现好的、合乎歌唱要求的某个音或乐句,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音或乐句的演唱感觉 因为这在学生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 ,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这个音或乐句从感性的演唱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上,从无意识的演唱逐步转化为有意识可控制的演唱,通过多次练习做到随时再现,并以这个音和乐句为楷模,来带动和指导其它音或乐句的演唱。

第三阶段是高难技巧的训练。唱好高音和低音是学习声乐较难的技巧。发展高音和低音的技能,是在练声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这是各器官的肌肉经过反复的练习获得的能力,所以练习方法正确与否是一个关键问题。心理因素是练习高低音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歌喉是演唱者的乐器。正确的发声,清晰的语言,协调的共鸣和富于感情的音色变化等,都无不受到大脑的直接控制,所以歌唱是高级心理活动现象之一。有信心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练好高音的条件之一。其次,在头脑中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高音的声音形象,有了这两点就能指挥调动歌唱器官各部分达到自己的理想。

总之,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建立起师生间不同的交流渠道,建立师生间的充分信任与自信,使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