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的危害

合集下载

植物性蛋白的优势和如何合理搭配

植物性蛋白的优势和如何合理搭配

植物性蛋白的优势和如何合理搭配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人来说,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

而在蛋白质的选择上,植物性蛋白逐渐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

本文将探讨植物性蛋白的优势和如何进行合理搭配,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一、植物性蛋白的优势1. 蛋白质来源广泛:植物性蛋白可以从多种植物中获取,例如大豆、豆腐、豆类制品、蘑菇、坚果和谷物等。

与动物性蛋白相比,植物性蛋白的来源更为广泛,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2. 低脂肪和低胆固醇:与肉类和乳制品相比,植物性蛋白通常含有较低的脂肪和胆固醇。

这使得植物性蛋白成为了那些希望控制体重和心血管健康的人的理想选择。

3. 丰富的纤维素:植物性蛋白通常富含膳食纤维,这对于维持良好的肠道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此外,在减少食欲和调节血糖水平方面,纤维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含有丰富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植物性蛋白通常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等。

这些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同时提供细胞修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支持。

二、合理搭配植物性蛋白1. 大豆及豆制品:大豆是最常见的植物性蛋白来源之一。

豆腐、豆浆和黄豆肉等大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并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将大豆及其制品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2. 豆类:除了大豆,还有许多其他的豆类可以为我们提供蛋白质。

例如黑豆、红豆、绿豆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搭配不同的豆类,可以获得更全面的蛋白质组合。

3. 坚果和种子:坚果和种子也是植物性蛋白的良好来源。

例如杏仁、核桃、花生、葵花籽、南瓜籽等,都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坚果和种子,能够增加植物性蛋白的摄入量。

4. 谷物:谷物同样是植物性蛋白的重要来源。

例如燕麦、小麦、大米、玉米等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

通过搭配谷物和豆类,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氨基酸组合。

5. 其他植物性蛋白来源: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性蛋白来源,如蘑菇、海带、紫菜等。

多种植物蛋白的作用与禁忌

多种植物蛋白的作用与禁忌

多种植物蛋白的作用与禁忌蛋白质粉的功效与作用;1.增长肌肉和恢复肌肉2.促进健身运动后的身体恢复3.补充营养4.帮助减肥蛋白质是骨骼、肌肉和皮肤的组成部分之一。

身体需要它来产生激素、酶和其他化学物质。

蛋白质粉介绍;作用一种经过研究的植物蛋白混合物,除了提供均衡的营养外。

它是所有类型的饮食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减肥还是因饮食不良而失去肌肉质量的人。

它主要用于纠正任何营养缺乏症,因为您进行的任何活动都不断依赖于细胞水平的能量供应。

由于其饱腹效果,它的成分使其非常适合用作餐点。

强烈建议在清晨食用这种蛋白质混合物,因为那时,由于睡眠时间,我们体内的蛋白质水平已经下降。

蛋白质和纤维含量高。

准备:如果您从事任何运动,训练后:将 1- 2 汤匙这种混合物与一碗牛奶或麦片一起服用,静置约10 分钟,直到它变稠一点。

营养信息(每100 克)能量... 1474 kJ/ 352. 64kcal。

10. 536g 脂肪。

饱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

亚麻蛋白粉15%、奇亚籽蛋白粉11. 3%、南瓜蛋白粉 10%、向日葵蛋白粉 8%、crambemy 蛋白粉 5%、豌豆蛋白粉20%、木瓜粉 8%、发芽亚麻粉12%* 、粉末10% 和 ProViotic 0.7%。

来自有机农业。

原料:净含量:250g 可能含有坚果的痕迹。

蛋白质粉的副作用禁忌;尽管蛋白质一般是健康的,但也有可能过量摄入。

许多人注意到蛋白质的好处,认为囤积没有坏处。

根据ISRN营养学杂志2013年7月发表的一篇评论,问题在于人体不知道如何处理过量的蛋白质,最终可能会伤害骨骼、肾脏和肝脏。

专家们说,一顿含40克蛋白质的高蛋白餐对人体的益处不会超过15到25克蛋白质的食物,因此,吃得太多没有好处。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潜在的缺点。

蛋白质过多会导致:肾结石、骨丢失、血液中钙过多、肝脏并发症,大量吃肉的饮食(高蛋白),如食肉动物的饮食,也可能是危险的,增加患冠心病和癌症的风险,尤其是乳腺癌、肠癌和前列腺癌。

健康饮食的秘诀多食用植物性蛋白质

健康饮食的秘诀多食用植物性蛋白质

健康饮食的秘诀多食用植物性蛋白质健康饮食的秘诀-多食用植物性蛋白质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加,关注饮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们的饮食结构中,蛋白质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

然而,传统的观念认为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品,而忽视了植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性。

事实上,多食用植物性蛋白质是健康饮食的秘诀之一。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多食用植物性蛋白质对健康的益处,并提供一些建议。

1. 植物性蛋白质的种类丰富植物性蛋白质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食物中。

蔬菜、豆类、谷物、坚果和种子等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性蛋白质。

与动物性蛋白质相比,植物性蛋白质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举例来说,大豆、黑豆、绿豆、花生、扁豆等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小麦、玉米、大米等谷物也富含蛋白质;此外,坚果和种子如杏仁、核桃、芝麻、葵花籽等也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

2. 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与动物性蛋白质相比,植物性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植物性蛋白质中不含胆固醇,对于控制血脂和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

其次,不少植物性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消化道健康。

此外,植物性蛋白质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3. 植物性蛋白质有助于控制体重植物性蛋白质常被视为健康的减肥选项。

相较于动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往往更易于控制,因为它们在大部分食物中的含量并不高。

此外,植物性蛋白质也通常含有较低的脂肪和热量,能够为人们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摄入,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

此外,植物性蛋白质富含膳食纤维能够提供长时间的饱腹感,减少过量食用的可能性。

4. 如何增加植物性蛋白质摄入量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加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多吃豆类:豆类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如大豆、黑豆、绿豆等。

可以煮豆汤、豆腐或制作豆制品来增加摄入量。

- 选择谷物: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质,将其作为主食搭配其他膳食能够增加蛋白摄入。

植物性蛋白的优势与推荐食材

植物性蛋白的优势与推荐食材

植物性蛋白的优势与推荐食材在如今的健康饮食趋势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植物性蛋白的摄入。

与传统的动物性蛋白相比,植物性蛋白具有许多优势。

本文将从营养价值、可持续性和适合的食材等方面探讨植物性蛋白的优势,并推荐一些植物性蛋白丰富的食材。

一、营养价值植物性蛋白提供了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括氨基酸、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与动物性蛋白相比,植物性蛋白更易被身体吸收,并且含有较少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此外,植物性蛋白还可以更好地维持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可持续性与动物性蛋白相比,植物性蛋白更加可持续。

动物性蛋白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饲料,同时会产生很多温室气体和水体污染物。

而植物性蛋白的生产对土地和水资源需求较低,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选择植物性蛋白不仅有益于个人健康,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三、适合的食材1. 豆类:大豆、黑豆、扁豆、绿豆等都是植物性蛋白的良好来源。

它们富含优质的植物蛋白,并且含有丰富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豆类可以用来制作豆腐、豆浆、豆泥、豆脆片等美味食品。

2. 坚果和种子:杏仁、核桃、腰果等坚果以及芝麻、瓜子、葵花籽等种子都是植物性蛋白的良好来源。

它们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富含健康的脂肪酸和抗氧化物。

可以将坚果和种子作为零食,或者加入到烘焙食品、酸奶、沙拉等中。

3. 全谷物:燕麦、小麦、大米、玉米等全谷物都是富含植物性蛋白的食材。

它们除了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维生素。

可以将全谷物作为主食,比如制作麦片、面包、米饭等。

4. 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虽然蛋白质含量较低,但是仍然是植物性蛋白的重要补充。

例如,花椰菜、菠菜、豆芽等蔬菜以及香蕉、草莓、苹果等水果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

可以将其作为配菜或作为沙拉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植物性蛋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可持续性和广泛的食材选择。

适当地增加植物性蛋白的摄入可以改善饮食结构,促进健康,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水解蛋白潜在风险及控制-姜峰

植物水解蛋白潜在风险及控制-姜峰

植物水解蛋白潜在风险及控制姜峰唐山师范学院⏹植物水解蛋白介绍⏹植物水解蛋白的应用⏹植物水解蛋白的危害分析⏹植物水解蛋白危害控制植物水解蛋白⏹水解植物蛋白⏹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HVP)⏹水解植物蛋白液是以大豆、小麦或玉米等为原料,经酸或蛋白酶作用下,水解后的产物。

其构成成分是氨基酸,故又称氨基酸液。

⏹其中酸法水解最早由瑞士的Julius Maggi 在1866年所开发,主要用于汤的制作。

⏹常用的水解方法是:用3~6mol/L 的盐酸在100 ~125℃之间水解4 ~24h,采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然后再以活性炭过滤,喷雾干燥,得到成品。

酸法水解植物蛋白植物水解蛋白的特点成分含量总氮 5.0-7.5NaCl 35-45α-氨基酸23肽7谷氨酸12-12.5有机酸2.4-8.44⏹水解植物蛋白其构成成分主要是氨基酸,又称氨基酸液。

⏹又因为其呈味性氨基酸含量高故在国内过去曾称“味液”。

HVP 化学组成(干重百分比)HVP的应用⏹用作调味品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具有鲜味。

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等,具有甜味故蛋白质水解液常用作调味品也可作增强剂添加到酱油、豆瓣酱、辣椒汁、蚝油、食醋等中起调香增鲜作用。

⏹用于方便食品的汤料和酱包中HVP的应用⏹用于火腿和香肠等肉制品中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二成为肉味香精的基料。

调整质构,产品细腻。

增强食品风味,口味浓郁。

⏹用于面包、饼干等焙烤制品增加香气,改善口感,改善面团质地等HVP的风险⏹氯丙醇的污染⏹1999年10月,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发现其中氯丙醇严重超标,随即全面禁止了中国酱油的进口。

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酱油风波⏹配制酱油⏹酿造酱油⏹华南理工大学轻化工研究所选取国内从南到北9个采用不同发酵工艺的厂家高盐稀态发酵法、低盐固态发酵法、高盐稀态保温发酵法。

发现氯丙醇含量均小于0.01ppm,即为未检出。

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

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

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1. 引言1.1 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性植物蛋白质在人类日常饮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身体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因为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植物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人体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促进身体健康。

植物蛋白质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抵御疾病侵袭。

适量摄入植物蛋白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形态。

对于人们来说,充足摄入植物蛋白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膳食需求,选择适当的膳食搭配,并保持身体健康。

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为什么需要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植物蛋白质行业的规范发展。

随着植物蛋白质产品在市场上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由于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导致市场上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消费者很难辨别产品的真实含量,存在着健康风险。

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还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的制定可以引导企业遵守规则,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也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推动行业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产品品质,促进行业发展。

2. 正文2.1 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的背景制定植物蛋白质含量标准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人类对于蛋白质摄入的重视和需求。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而植物蛋白质作为人类饮食中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含量的标准化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畜禽三种植物蛋白质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危害与消除

畜禽三种植物蛋白质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危害与消除

亚麻籽 实及饼 粕 中主要 含有 生氰糖苷 和亚麻素 两种有 害物质 。生氰糖 苷主要 是亚麻苦 苷 ,本身无 毒 ,但是 在亚 麻酶 的作用下生 成氢氰 酸 。过量 使用亚麻仁 饼粕 ,其 生成 的氢氰 酸与细胞 色素氧 化酶 中的三价铁离子 结合 ,造 成细 胞缺氧 ,引起 神经与心 血管系统 的功能 障碍 。还可 引起家 禽生长 停滞 、脱 羽 、产 蛋下降甚 至死亡 。亚麻素经水 解后 释放 出 L 一 氨基 一 D 一 脯氨酸 ,与维生 素 B 6 结合 并使其失 去生 物学活 性 ,导致猪 禽发生 维生素 B 6 缺乏症 。此外 ,在亚麻
畜禽三种植物 蛋 白质饲料 中有害物质的危害与消 除
周 菊
( 重庆市长寿区菩提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 0 1 2 2 0 )
中图分 类号 :¥ 8 5 8 . 3 文献标志码 :B 文 章编号 :1 0 0 1 — 0 0 8 4 ( 2 0 1 7 ) 0 5 — 0 0 6 1 一 O l
科 植物 中还含有 致敏 因子 、脂 肪氧化 酶 、致 甲状 腺肿 大因
3 . 1 对畜禽的危害
花生饼 粕易 于感染 黄曲霉 ,进而产生 黄 凸霉毒 素 。黄 曲霉 毒素 的毒性 主要是 细胞毒 、致突变 和致癌性 。一般而 言 ,幼 年 畜禽 较 成年 畜 禽敏 感 ,畜禽 中家 禽 与猪 较 为敏 感 ,家禽 中雏 鸭 、雏鸡 最为 敏感 。 中毒 后 的表现 为嗜 睡 、 精 神委靡 、食 欲废 绝 、羽毛脱 落 、步履 不稳 、粪便 带血 。 病理 变化表现 为肝脏肿 大 、纤 维化 、脂 肪浸润 ,脾脏 、肾
性 ,阻碍 了蛋 白质与氨基 酸消化 吸收 ;干扰并破 坏肠上 皮
细胞 的正 常生理 功能 ,引起 营养不 良,畜禽生长发育受 阻, 严重 时导致死亡 。此外 ,红细胞凝集素还 可导致胰腺肥大 、 胰 岛素 降低和胸腺退化。第三 ,皂苷 的危 害。豆科植物 中的

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优缺点

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优缺点

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优缺点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是人类膳食中两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它们都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来源、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就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一、植物蛋白的优缺点1. 优点:(1)易消化:植物蛋白一般含有较少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易于消化吸收,对肠胃健康有益。

(2)富含膳食纤维:植物蛋白食物中通常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结肠疾病。

(3)低热量低脂肪:相比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通常热量较低,脂肪含量也较低,适合追求减肥或控制体重的人群。

2. 缺点:(1)氨基酸组成不完全:植物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不如动物蛋白完整,缺乏一些必需氨基酸,容易导致蛋白质营养不均衡。

(2)生物利用率较低: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一般较动物蛋白低,人体对其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不高。

(3)口感和营养价值相对较低:部分植物蛋白食物口感较差,营养价值相对较低,需要搭配多样化的食材来提高整体营养价值。

二、动物蛋白的优缺点1. 优点:(1)氨基酸组成完整:动物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较为完整,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2)生物利用率高:动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较高,人体更容易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3)口感好:动物蛋白食物口感丰富,多样化,更容易被人们接受,适合用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

2. 缺点:(1)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动物蛋白食物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长期摄入过多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易引起肥胖:动物蛋白热量较高,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进而引起肥胖等问题。

(3)不利于环境保护:动物蛋白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资源,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在日常饮食中,建议适量摄入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保持膳食均衡,多样化,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奶油是"慢性毒药": 中国缺乏限量标准(组图)导读: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了植物奶油存在健康隐患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我们大家突然意识到身边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都含有这种物质,植物奶油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关于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的隐患并不是最近新的研究成果。

反式脂肪会导致人体内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欧美很多国家都对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对食品包装上的标注也由严格规定。

但中国没有国家限量标准,市场上的标注也混乱不清,消费者在缺乏知情权的情况下,面临着反式脂肪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植物奶油反式脂肪成分对人体危害大植物奶油,也称作“人造奶油”或“氢化油”,德国化学家威罕・诺门所发明,1902年取得专利。

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体油脂变成半固体油脂。

人造奶油由于呈固态,比液态天然植物油好储存,价格又低于天然动物脂肪,而且保质期长口感好,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

然而在“氢化”的过程中部份的脂肪改变为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人造奶油对人体危害大即是因反式脂肪而起。

植物奶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人造黄油”、“植物黄油”或“麦淇琳”。

2007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心脏病患病风险之间关系密切。

研究人员发现红血球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越高,患冠心病风险越大。

反式脂肪酸难以被身体代谢,易诱发糖尿病早在10年前,欧洲8个国家就联合开展了多项有关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

由于反式脂肪酸在人体里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所以会导致体内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

科学家发现反式脂肪酸,很难被身体分解,也无法被代谢出去,一般的脂肪吃在身体里7天就代谢了,反式脂肪吃在身体里5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代谢。

没有代谢掉的反式脂肪最后只能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

德国营养医学协会负责人安德雷・菲格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人造脂肪负有极大的责任,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还会损害人们的认知功能。

此外,人造脂肪还会诱发肿瘤(乳腺癌等)、哮喘、2 型糖尿病、过敏等疾病,对胎儿体重、青少年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菲格教授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在一份看上去“大油大肉”的浓汁肉排和一盘用人造脂肪做出来的炸薯条之间进行取舍,那么选择前者更有利于健康。

医学研究还证实,人们过多摄入反式脂肪会诱发糖尿病;通过胎盘以及母乳转运给胎儿,对其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还可影响神经、生殖系统的发育,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抑制儿童的正常身体发育。

哈佛大学研究:提高患心血管疾病概率2007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心脏病患病风险之间关系密切。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共对从32826人身上采集的血样进行了检测,这些人参与了1989年至1990年针对布里哈姆妇女医院的护士进行的研究。

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参与者中共有166人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他们与327名控制组成员进行了比较。

在调整年龄、吸烟及其他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红血球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越高,患冠心病风险越大。

反式脂肪酸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值的女性患冠心病风险是处于最低四分位值女性的3倍。

由于人体无法自身生成反式脂肪酸,因此人体中的反式脂肪酸均由食品中摄入。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反式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唯一一个可以产生这种双重影响的脂肪酸。

HDL被视为一种“有益”的胆固醇,LDL则被视为一种“有害”的胆固醇。

什么食品含植物奶油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植物奶油,似乎在市场上的食品成分中也并不是很常见。

其实,植物奶油在市场上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人造黄油”、“植物黄油”或“麦淇琳”。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与福州大学联合做的反式脂肪酸最新调查研究,从2005年到2009年,专家对国内市场上52个著名食品品牌、167种加工食品进行测定。

抽检食品中发现,87%的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以及95%的“洋快餐”、90%的冰激凌、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

植物奶油不一定都含反式脂肪酸尽管植物奶油广泛被适用于大量食物中,并且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暂时不能被替代,但植物奶油并不一定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许多国外资料显示,目前的植物奶油工艺新,如低温高压法、改用新的催化剂等,可以大幅度减少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而更新的“完全氢化”工艺则可以根本不产生反式脂肪酸。

不过这种工艺增加了植物奶油的成本,让植物奶油比较贵,如果糕点用这种植物奶油的话成本要增加好几倍――在中国,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商家更是少之又少。

★欧美多地区对食品中反式脂肪严格规定虽然在大多数国家,植物奶油还作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运用在食品中,但随着反式脂肪酸威胁人体健康的事实真相被关注,不少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做严格的规定。

并且这些国家对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都强制注明各种脂肪含量的信息,让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权。

FDA提醒人们,要尽可能少地摄入人造脂肪。

FDA严格要求产品须注明反式脂肪酸含量,纽约完全封杀此类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审查了研究文献之后认为,对反式脂肪的摄入应低于每天摄取热量的1%。

以一个每日消耗2000卡的成人而言,相当于每天每天吃上2克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这样的摄入量对身体还是没有明显影响的。

2003 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的规章指出: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按照FDA 的规定,如果一份食品(比如240毫升饮料或者半杯冰淇淋)中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超过0.5克,就可以标注为“不含有”。

FDA同时提醒人们,要尽可能少地摄入人造脂肪。

2003年丹麦规定:从当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而从2003年12月31日起,这个规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

这一规定对丹麦本国和外国生产的产品都有效;;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表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5%以下,强制要求在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标注包括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含量的信息。

从2007年7月1日起,纽约所有的餐饮业停止含有反式脂肪酸的烹饪油和起酥油;从2008年7月1日起,全纽约市所有餐饮业完全封杀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中国缺乏限量标准消费者缺乏知情权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中国人饮食越来越多摄入反式脂肪,而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大国。

饮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反式脂肪起到不能忽视的作用。

当欧美各国都纷纷颁布反式脂肪的限量标准,呼吁减少摄入时,中国的市场目前对反式脂肪没有国家限量标准,对反式脂肪的标注也很混乱。

除了婴幼儿配方乳品外,中国对反式脂肪酸食品含量没有明确规定。

中国同类食品反式脂肪含量高于欧美国家根据FDA和WHO的研究结果,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是安全的。

从膳食结构上看,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约占总能量的0.42%,不仅远低于美国的2.6%,也低于欧盟、日本的人均摄入水平。

但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与福州大学联合做的反式脂肪酸最新调查研究,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市场上出售的52个著名品牌167种食品进行测定。

按照这份测试结果,中国在同类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和1998年欧洲14国公布的同类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基本持平,其中焙烤类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1996年新西兰的调查结果要高。

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实现了“三级跳”。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提到,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人民币。

虽然没有数据表明植物奶油和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关系,植物奶油确实存在健康方面的严重威胁。

反式脂肪酸限量中国无国家标准2010年3月,中国卫生部新制定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酸的3%。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乳品标准中出现有关反式脂肪酸的限量规定,也是首次制定反式脂肪酸标准检验方法。

除了婴幼儿配方乳品外,中国对反式脂肪酸食品含量没有明确规定。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蒋英表示,根据我国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换算,一份洋快餐中(汉堡包、奶昔、薯条、蛋挞)反式脂肪酸就已经超过国际上对它实现立法国家的最高限量标准。

由于缺乏一个标准,中国的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对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厂商则也不会出于对消费者健康的考虑。

中国反式脂肪酸产品标识混乱上文提到,欧美国家都明令要求:含有反式脂肪酸不仅要标出名字,还要标出含量。

但在中国还未建立起这样的体系。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限制或标签标注要求,在日常食品标签中就没有明确的标示。

市场上对“反式脂肪”冠以各种好听的名字,如“精炼植物油”、“植物起酥油”、和“氢化大豆油”等,各种商品对它们的含量也没有任何标注。

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消费了大量的反式脂肪。

★结语: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副院长宋全厚近日表示,中国在2006年就已经通过了食品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课题。

但有关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国家标准为何迟迟不出?中国这两年已经成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大国,反式脂肪对中国人的威胁可谓相当严重。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尽早决策,和国际标准接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是保障了中国人身体健康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