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与实践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与实践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与实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企业通过组织和引导员工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的目的。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两个方面,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理论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使员工深入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关注员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职业发展、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

通过提供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是指在企业中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价值观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思想讨论、规章制度宣传等方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实践方法1. 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企业应当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通过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2.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课程、讲座和研讨会,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发展塑造个性

全面发展塑造个性

全面发展塑造个性在现代社会中,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被视为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

全面发展是塑造个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全面发展如何有助于塑造个性,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

1. 理解全面发展的概念全面发展是指在各个方面获得平衡和发展,包括知识、技能、身体、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它强调个体在不同维度上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在学术方面的追求。

2. 全面发展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不同的智能类型。

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并培养个体在各种智能领域中的潜能,如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这些智能的培养有助于个体发展出独特的个性特点。

3. 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个体的兴趣爱好。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体验机会,个体可以主动选择和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个体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特点,进而实现个性的塑造。

4. 全面发展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个性的塑造需要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

全面发展应当注重个体的身体锻炼、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身心健康的培养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体现在个性的塑造中。

5. 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在个性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面发展应该注重培养个体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合作,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

综上所述,全面发展对于塑造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个体可以培养出独特的个性特点,并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社会的挑战。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体验机会、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以及加强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来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塑造。

让我们一起致力于全面发展,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和丰富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

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

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马克思主义情怀是指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的情感态度。

马克思主义情怀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体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追求。

一、理论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重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革新,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情怀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求人们具备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

这种意识不仅仅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的了解,更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

只有具备这种思想意识,才能在实践中坚守正确的方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情怀要求人们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人们需要具备批判思维的眼光和能力,警醒和分析社会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马克思主义情怀还要求人们具备实践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人们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二、实践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情怀的实现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呈现。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情怀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杰出人才。

在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通过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确保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情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梁娜浅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做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上对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诠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对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坚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论精髓,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人;自由全面;发展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精神主导,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旨要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呼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哪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就是要在一个自由的社会基础上,即把人从自然的束缚和社会的剥削、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们在体力、智力、兴趣、特长等诸多方面的充分发展,尽可能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马克思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要求在社会关系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展人的多方面的潜能和才能。

由此“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目的和要求,人的自由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人的意志与行动自由的基础上,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统一,才能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

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在人类初始的发展阶段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们自由、自觉的生活方式,人们形成了一种自由、自觉、有序的生活状态,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之上人们进行着基本的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一种根本性的目标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

浅谈新时代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浅谈新时代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浅谈新时代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作者:阙路琴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2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到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创造更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人自由全面发展现实意义一、新时代的含义新时代的到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这样一种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下,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提供了基础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表现为三点。

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的自由一般意义是指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包含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深刻理解: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

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在的自由。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身与心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

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

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

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

浅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浅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

3.(3)______,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就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4.(4)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9.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一下描绘吗?(注意内容要具体、真实,字数450字以上)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请你也用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

(每小题至少写两句)1.(1)西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梅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3)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 默写诗句。

1.(1)独出前门望野田,______。

(白居易)2.(2)书犹药也,______。

(刘向)3.(3)______,______;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4.(4)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髓 、以社会主义荣 辱观 为基础的价值 观 ,才能称为社 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 自成立之 初就把实现共产 主义 这一 “ 自由人 的联合体 ”——人 的 自由全面发展 作为 最高政治理想 。党 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又明确地把 建设 “ 强、 民主 、文 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 代化国 富 家”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 目标 。六中全会的 决定 指出 : “ 社会 和谐是中 国特 色社 会主义的本 质 属 性 ,是 国 家 富 强 、 民 族 振 兴 、人 民幸 福 的 重 要 保 证 ……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 会 ,反映 了建设富 强民主 文 明和谐 的社 会主义现 代化 国家的内在要 求 ,体现了 全党 全 国各 族人 民的 共 同愿 望 。”富 强 、民 主 、文 明、和谐 与人 的 自由全面发展 ,囊括 了社会生 活的基 本领域 ,涵盖 了经济、政治 、文 化、社会四大 层面 , 既 体现 了共产主义 的远大理想和 最高价值 ,又反映 了 现 阶段我 国社会主 义现 代化建设 的宏伟 目标和总体布 局 ,体现 了党的最 高纲 领和最低纲领 的统一 ,体现 了 社会 主义物质文 明、政 治文 明、精神 文明 、社会文 明 和生态 文明的有机统一 ,理所当然是我们 应当遵循和 倡 导 的社 会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以 “ 强 、民主 、文 富 明 、和谐 ”与 “ 人的 自由全 面发展 ”为基 本内容的社 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 着社会主义 的价值本 质 ,指 导着社会 主义的奋斗 目标和前进 方向 ,贯穿并 渗透于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为 指 导 的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实践 之 中 , 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 系的 内核 ,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 灵魂 。抓住 了这 个核心价值观 ,就抓住 了社会 主义的 价 值需求 、价值 创造、价值体 系、价 值实现的前提和 关键。作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 “ 富强 、民主 、文 明、和谐”和作 为社 会主义最高价值 观的 “ 人的 自由 全 面发 展 ” ,各 自又 包含 着许 多具 体 的价 值观 。 同 时 ,又是紧密联 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只有社会主义 制度 下的共同富裕 ,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民主 、 文明、和谐 与人 的 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 质基础 。 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应是我国经济 、政治 、 文化全面发 展的进程 ,是 我国物质文 明、政治 文明 、 精 神文 明全 面建设的进程 。将 三大文 明融为一体 ,更 加 全面地确 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价值 目标 中国 特 色社会主 义 ,是立足于 当代 中国实际的社会 主义。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 义 的核心 价值 既具 有 社会 主 义的 共 性 ,又有 中国的个性 ,同时还具 有时代性 。我们要把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 与实践 进一步推 向前进 ,就 社会 主义价 值观 是一个 历史范 畴 ,是 一个 不断生 必须及时注意研 究它的核心价值 ,适时构建起 中国特 成 的概念 ,在不 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 着不 同的 内容 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和形式 。在我 国科学社 会主义的基本价 值理念 中,只 有那 些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 思想为灵魂 、以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共 同理想为主题 、以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为精 作者单位 :泰兴市 园林 绿化 管理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3卷 总第57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3 2011(Vo l.13 Sum N o.57)浅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香 春(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理想目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依据前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研究它的内涵,理论定位及科学发展观,衡量尺度和实现条件等。

关键词: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1.03.005中图分类号:B27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1)03-0011-02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1.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唯物主义都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对象,现实实际出发。

按照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发展和运动变化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在唯物辩证法的范围体系中,运动和变化侧重于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和事物内容的规定,发展则是在揭示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总体趋势,方向性和性质的范畴。

具体说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是实现世界万物从无序向有序,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上升运动。

如果有了人就有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有新的特征和变化形式,从而在自然界慢慢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更科学的发展形式: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2.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人类在社会历史范围内进行一切活动都是具有意识的,通过有某种思虑或情感行动的追求或需求某种目的的人;一切活动的发生都有自觉的意图,没有之前的目的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意识性,盲目性与自觉性、可预期性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显明差别。

人类社会发展前史是以人类生命有机体的继续演化为基本基础和发展前提,但是劳动者从生产开始就有新的特征和内涵。

人类历史是不断的丰富人自己规定性的历史,是劳动者本人对自己的全面性,发展者本人对自己的普遍性的历史。

而动物总是已经获得的或者现有的物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的。

是通过生物遗传进化方式来获得的。

是按照物种规定性重复的再生产自己的生命活动史。

[1]马克思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据人性的解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不同,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分为依赖性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基础的人的孤立性或独立型社会、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基础的人的自由个性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划分中人的自由个性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紧紧联系起来,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要求的深度明确的提出来。

3.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本质的主体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结果的统一、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统一。

人类历史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每一代人在前人的基本基础上活动和创造的,他们的活动被社会关系和现实需求的生产条件制约。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上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现代大工业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来说;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我们一步一步地不断向前推进。

二、人的本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因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体因素简单概括为个人、人类、人民。

这里主要研究每一个现实的人,是指具有生命有机体的感性存在,具有生产实践和特定的相关物质生活条件及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

我们只有从实际的人出发立足于人类的社会联系和实践活动,从社会历史发展当中寻求人类的现实本质才能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做出具体的客观科学规定。

*收稿日期:2010-11-15作者简介:香 春(1985-),女(蒙古族),内蒙古科右中旗人,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

(1)人的本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探讨是他对人本质的科学理解和深刻把握的前提基础上探讨的。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本质就指购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人的有意志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这里包含有人的本质的两个最根本点。

从活动的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关注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与普遍性,自由性和创造性。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各学术界人的观点总结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主要指:人的关系、人的个性、人的素质、人的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性不是人所想象或假设的全面性,是现实社会关系及客观关系的全面性。

人的素质是人的整体质量和综合品,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的综合。

人的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各方面能力所构成的一种能力体系,包括体力、智力等。

人的个性是每一个现实人的依赖性、独立性、创造性个性自由、人的人身自由等各种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在人的自由发展理论上马克思通常把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自由而言:现实的人对客观必然的认识和对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和创造世界的过程。

人类追求自由是人类本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可抗力的力量。

人类发展史就是不断追求自由、实现自由的奋斗历史。

发展 我们可以看作是发展人们享有的真正自由的一个重要过程。

扩展每一个现实人的真实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发展的主要手段。

人们各尽全力努力消除各种方式的不自由和约束形成了发展。

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自由过程来看,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相统一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过程及层面。

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于量的积累,人的能力与素质的普遍性和具体性。

人的自由发展注重质的突破和飞跃、人的个性自由和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主要前提和基本基础,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实现条件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1)人本身对自由利用时间的多少以及人的活动的自由自主安排程度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衡量标准。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新社会里财富的标准不是人的劳动时间,是人的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自由时间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每一个现实人的个性自由而个性的充分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最终科学论断,是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的远大理想也是坚决任务。

(3)人的自由自主活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另一个衡量标准。

人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意愿,需求和目的来进行的自由自觉的主观活动,换句话说 劳动向自主自由活动的转化 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快速增长和高度深刻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

发展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每一个现实的个人联合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出各种主客观条件和实际基础。

第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消灭阶级、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当然这种状况在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又有各自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发展状况。

消除阶级、消除分工、消除私有制一方面增强人的具体社会实践能力客观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也促进人类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丰富及推进人的思维能力的发挥和感觉的丰富。

另一方面剥夺或约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限制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及个性的自由发展,使人成为片面畸形的发展。

所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素: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全方位的联合。

分工、私有制和阶级才能得到最终的消灭,解除一切限制和约束,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自由发展。

第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

发展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每一个现实的个人联合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出各种主客观条件和基础。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把存在地域限制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普遍的个人。

马克思认为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是理所当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过程。

只有在共产主义新社会中人的自由自主的劳动由自由时间来从事发展个人才智、体力、品格、个性的活动来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指出: 自由人联合体 为发展前提的客观基础上把 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 这样才能人的全面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

[3]从发展角度来看人的依赖性到人的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

人的发展中初级阶段依赖性与主导地位占主要层面的初级阶段;其次是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再到人的个性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的人的自由个性发展时段。

人们把社会关系置于自己的共同控制之下,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每个现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社会,这与马克思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在1848年的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最根本特征,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中马克思认为 一个更高级的新形式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4]是未来新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这里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