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作业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表(样表)

(整理)作业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表(样表)

-------------

------------- 作业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表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1.目的 1.1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1.2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定义 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 4.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4.1.1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4.1.2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4.1.3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4.1.4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4.1.5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4.1.6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为对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以确定重大危险源,进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以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全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与管理。 3 支持/相关文件 3.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 3.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 5274-2012) 4 职责和权限 4.1 各职能部门负责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重大 风险源,制定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4.2 各项目部负责识别、评价、控制和管理与本单位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重大风 险源,制定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 4.3 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展,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的辨识、评价和控 制。 4.4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编制、修订、解释,部门负责人审核、常务 副总经理批准。 5 定义重大危险源根据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分级,可以按 下标准分为4级: 5.1 一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0 人以上(含30 人)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含 100 人)重伤,或者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2 二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10 人~29 人死亡,或者50 人~99 人重伤,或者 造成5000 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3 三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9 人死亡,或者10 人~49 人重伤,或者造 成1000 万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5.4 四级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 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源。 6 程序 6.1 工作步骤 6.1.1 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 6.1.2 进行活动、过程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 6.1.3 进行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解析

编制单位:深圳坪盐通道锦龙立交一标项目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颁布时间: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路桥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坪盐通道工程位于深圳市东部地区,基本呈南北走向连接坪山新区与盐田区,工程设计范围跨越坪山、盐田两区,北起坪山新区现状锦龙大道---中山大道交叉口,南至盐田区盐坝高速、规划盐港东立交,路线全长约11.24km,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6车道,全线共设大型立交两座,特长隧道一座,(马峦山隧道、左右线隧道长度越7.9km),桥梁多座(桥梁总面积约12万㎡)。 (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 2、设计荷载: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4、桥面全宽: 5、斜交角: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2)奥陶系新岭组(O3x)

风险评估管理机构2015年

关于成立本质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小组的 通知 矿属各单位、驻矿单位及施工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员工行为,通过以预控为核心、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红沙泉露天矿安全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特成立本质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小组,具体如下: 一、风险评估小组组织机构 (一)风险评估领导小组: 组长:张义军 副组长:吴亮、毛远征、杨以玉、高庆万、杨宗奎、解大江 成员:白晟华、冯勇强、张子光、段建明、于文江、李涛、吕瑛、门红兵、朱西平、陈志岗、董伟、赵振平、颜小平、胡年科、刘建军、景振帮、肖振洋、苏坤、周波、艾红军、王立江、孙洪生、宋表军、祝庆、张磊、何星、孙玉乐、叶川、汪天钰、汤国强、汤明国、杨阳、潘可强、许志宏、李肖雄、宋书亮、王波、段江良、魏连乾、胡海旺、李

彦虎、王强、王辉、张大明、刘坤舟、史深义、毛建春和驻单位负责人、各施工单位负责人 风险评估领导小组职责: 1.在风险评估小组成立后,应对小组成员进行风险预控知识培训; 2.领导、组织、协调各专业小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开展基准风险评估,确定红沙泉露天矿风险评估的重点; 4.确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指导区域风险评估组工作; 5.随时掌握系统重大危险源落实情况; 6.负责对本矿危险源增减与升降级管理; 7.审核区域风险评估结果,报安委会批准; 8.提交年度内风险控制项目、任务和计划; 9.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参与本矿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二)风险评估目标 实现“零死亡”,努力追求“零伤害”,消灭轻伤及以上事故。杜绝重大环境污染和环保违法事件发生。创建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 (三)领导小组下设八个区域专业风险评估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1.目的 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定义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风险描述: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信息,即危害转化为风险导致后果的过程/描述清楚事故发展的一个序列。 后果描述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 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 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 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 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范》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 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 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 标准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 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 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 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 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 管理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生产车间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验厂用)

1.编制依据 1.1相关标准 1)G BT/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2)A Q/T 9006-2010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G 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Y C/T 384.1.2.3-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标准 5)G 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6)其他安全标准 1.2设备的有关资料 1)使用说明书 2)设备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其他资料 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车间各工段主要设备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自查到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3.安全风险自查分析 车间主要设备有:配电、锅炉、制冷、空压、真空、除尘及载货电梯等。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的员工有7x人,其中有5x人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资格证;车间设备管理人员中有4人持有特种设备管理资格证,车间领导、安全管理员、技术员及班组长共11人持有安全管理员资格证。形成了一支由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维修及操作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人员组成: 评估小组从动力锅炉、配电、制冷空压、真空除尘、污水及电梯等主要设备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致险因子分析应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的形式实施,并采用分工段开展分析。

3.1锅炉工段安全风险自评 4.表1:锅炉工段主要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表2: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公司断路作业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断路作业风险评估报告 一、评估目的 公司充分运用科学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对公司断路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严格控制,避免因预先性防范措施不力而导致路面下各种不明电缆、管道等出现破坏、机械损害等恶性事故的出现。根据选择有效地评价辨识,针对辨识出的结果,分别及时采取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消除、减免了对设备危害和影响,降低作业风险,以实现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二、评估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种地面、地下、路况断路作业。 三、评估依据 1 公司断路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 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 合同书、任务书、公司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分析。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七、评估结果 针对本年度对断路作业过程前进行了严谨的预防性分析判断,将有进行断路作业前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符合性评价,将断路前依据该区域的地下状况或向基建部门或公司档案室索取施工图纸,进行了解地下管道、电力光缆等危及施工安全的作业。通过这些事先预防性措施,极大避免了因未将应有的不明设施考虑欠周全而出现意外伤害。在各单位(部门)的干部员工的齐心协力努力配合下,安全处和各单位全体安全管理评价人员平时现场督察,对公司各需断路路段要进行断路的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系统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及日常的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5项断路作业活动中的评价。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标准

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管理 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负责更新和维护本程序,负责制定全厂的JSA活动计划;

活动策划书风险评估

**市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增强重大活动稳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增强稳评机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预防和减少重大活动组织过程中涉稳事件的发生,确保重大活动安全顺利地组织实施,根据《**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评估范围 第二条重大活动是指参与人数众多的文化、体育演出比赛活动,各种节会演出、开放型宗教活动,以及展览、展销、招聘、现场开奖等活动。 第三章评估主体 第三条重大活动的组织部门负责该项活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1 - 党委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活动,由党委、政府指定的部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多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重大活动,由牵头部门或指定的部门商其他部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社会组织组织的重大活动,由相关主管审批部门负责该项活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四条重大活动的组织部门在向主管部门提交《重大活动工作方案》时,一并提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未提交稳评报告的,主管部门一律不予审核、批准。 重大活动需公安机关提供安保工作的,要向公安机关提交稳评报告,未提交稳评报告的,公安机关一般不组织安保工作。 第四章评估内容 第五条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就该项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及化解、管控风险的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做出低风险准予实施、中风险暂缓实施、高风险不予实施的结论。 第六条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点从重大活动组织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合法性评估 1.该活动的内容、形式及组织实施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 - 2 - 法规。 2.主管部门对活动的组织是否具有批准权。 (二)合理性评估 1.该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否会给群众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或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过多不便。 2.该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否对社会有负面效应。 3.该活动的组织实施拟采取的安保措施和手段是否必要、适当。 (三)可行性评估 1.该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否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 2.该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3.该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否会引发人员拥挤踩踏、火灾、治安案件等事件。 4.该项活动组织实施是否存在爆炸等恐怖袭击风险。 5.活动场地使用的水、电、气、热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6.活动场地临时搭建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7.天气等其它因素是否对活动安全造成影响。 8.活动场地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公司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公司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下面是有公司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 ___》(株办发〔20XX〕14号)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促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完善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机制,规范行政程序和行为,科学评估重大决策、重大举措、重大政策的社会风险,充分考虑社会各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政策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保障改善民生与群众期望要求同步,着力构建幸福株洲。

二、基本原则 (一)权责统一的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总原则,局属各科室、各单位负责领导、组织实施职责范围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方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支持、是否满意作为基本标准和尺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按照规范程序,全面深入分析,科学评估预测,把握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结合点,准确判断,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不稳定隐患和问题。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增强重大事项分析评估和决策的透明度,运用论证、听证和公示等公众参与程序,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面 ___,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特别注意听取弱势群体的诉求表达,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三、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2019年单位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案

关于开展内控风险评估与控制 工作的通知 各科室: 为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内部控制工作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经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单位范围内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把单位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措施等制定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对重大事项实施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充分尊重和运用预测评估结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单位稳定和发展问题的发生。 重点围绕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固定资产监管、项目建设和科室职权运行等方面,从科室层面和个人岗位层面着 手,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明确业务环节,查找业务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权责对等、制衡有方、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完成单位《内部控制手册》。 二、风险评估与控制范围 本次风险评估单位涉及的业务范围分为:科室层面风险和岗位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1、科室层面风险主要包括:科室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晰、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内部控制管理机

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经济活动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 2、岗位业务活动层面风险:主要包括经费收支、物资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其他风险;本科室职能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如办证、查办案件、处理投诉举报等工作中的风险。 三、活动步骤与时间安排 本次风险评估是在单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职能科室全面参与的专项活动。其主要步骤包括: (1)9月至10月,单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单位里组织召开了由各处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对风险评估活动做出了动员、培训和安排; (2)11月,各科室先进行自查,查找风险点,研究整改措施,形成科室工作风险评估报告,单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科室的自查情况,选择关键科室进行重点检查;单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各科室自查情况和抽查情况,进行风险分析,组织编写风险评估报告。 (3)12月初,总结风险评估和整改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完成学校《内部控制手册》。 四、工作要求

机械加工厂风险评估报告

XXXX机械加工厂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XXXX机械加工厂 编制日期: 2018年05月

目录 1. 前言................................................... 2.总则................................................... .编制原则 .......................................... .编制依据 ..........................................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范围...........................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程序........................... 3.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与风险识别.........................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 .事故类型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现有安全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4.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程度分析............................... 5.结论...................................................

安全风险评价表

安全风险评价表编号 序号活动/工程/服务 安全风险及其事故 后果 可能性严重度危险等级 1 无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等 可能严重1级 2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未经审批、 审核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等 可能严重1级 3 设备、设施未经验收投入使用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倒塌等 有可能严重2级 4 无安全技术交底触电等有可能严重2级 5 未按要求做安全检查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等 有可能严重2级 6 无证人员上岗操作起重伤害/触电等有可能严重2级 7 违反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起重伤害等有可能一般3级 8 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 用品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触电等 有可能严重2级 9 施工人员无证上岗操作高处坠落等有可能严重2级 10 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坠落/物体打击等有可能严重2级 11 土方施工时放坡不符合规定坍塌可能严重1级 12 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未 按标准设围拦防护和密目安全 网封挡 坍塌/高处坠落可能严重1级 13 超过2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 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 坍塌/高处坠落可能严重1级 14 在沟、坑、槽边沿1米内堆土、 堆料、停置机具 坍塌/高处坠落可能严重1级 15 深坑基础护壁不符合规定坍塌可能严重1级 16 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安全距离 不符合规定无措施 坍塌可能严重1级 17 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挡水措施坍塌有可能严重2级 18 使用不合格的架料火灾有可能一般3级 19 错误使用扣件坍塌/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20 脚手架基础未平整夯实,无排 水措施。 倒塌有可能严重2级

号活动/工程/服务 后果 可能性严重度危险等级 21 脚手架底部未按规定垫木和加 绑扫地杆 倒塌有可能严重2级 22 架体与建筑物未按规定拉结坍塌/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23 未按规定设置剪刀撑倒塌/高处坠落可能严重1级 24 剪刀撑搭设不符合设计要求倒塌/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25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不 符合规范要求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有可能一般3级 26 各杆件之间连接不符合规定倒塌/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27 未使用密目安全网沿外架子内 侧进行封闭 倒塌/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28 脚手架上有探头板、飞跳板高处坠落/倒塌可能严重1级 29 操作面未满铺脚手板,下层未 兜设水平接网 高处坠落/倒塌有可能严重2级 30 操作面未设防护栏杆和挡脚 板,或立挂安全网 高处坠落可能严重1级 31 建筑物顶部的架子未按规定高 于屋面,高出部分未设护拦和 立挂安全网 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32 脚手架未设上下通道或设置不 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33 不按规定安装集料平台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34 集料平台无限定荷载标牌,护 拦高度低于1.5米,没用密目 安全网封严 物体打击可能一般2级 35 不按规定拆除脚手架高处坠落/倒塌有可能严重2级 36 拆除脚手架时,没设警戒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37 非架子工操作物体打击有可能一般3级 38 25*25cm以上洞口不按规定防 护 倒塌/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39 临边护拦高度低于1.2米,没 用密目网遮挡 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40 电梯井未按规定安装防护门, 井道内未按标准设水平安全网 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41 管道竖井未按规定安装防护门 或护拦,安装后高度低于1.5 米 高处坠落有可能严重2级

风险评估计划书

风险评估计划书
一、 评估目的:
进一步发现业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内控缺陷,修订并完善内控程序文 件、流程图,建立切合实际操作且控制环节、控制措施完善的内控制度文件。提升公司 风险控制意识。
二、 评估业务范围:
(1)、投资管理循环 (2)、内控管理循环 (3)、综合管理循环 (4)、人事管理循环 (5)、公共安全管理循环 (6)、信息管理循环
三、 风险评估准备
1、风险评估识别表的编制 ? 参照股份公司内控评价表中对以上需做风险评估循环的风险点,依我司实 际情况,由各部分先进行风险点分析识别,编制风险评估识别初表。 ? 内控部依据内控评价表和各部门编制的风险识别表进行复核,汇总 ? 发送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复核各风险点
四、 风险评估工作步骤
第一步:由内控部向风险评估小组简单介绍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 及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重点:1、评估各循环的中、高度 风险和一票否决项目。2、关注现有控制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

第二步:评价小组进行风险评估流程 1. 主管负责人介绍业务流程、操作方式、控制点、控制效果及 目前存在的问题; 2. 对风险点进行集体表决法:出于对评估效率的考虑,由评估小组集体
表决,确定风险程度在现有的风险等级。
第三步:根据风险评估的讨论结果制定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控制措施、 整改纠正计划,内控部后续跟踪。
对于高、中、低的风险程度风险评估小组实施风险管理的整体建议 : ? 高度风险项目:公司职能部门及管理层需要重点关注,严格把关,避免
高风险的发生。 ? 中度风险项目:公司职能部门及管理层需关注风险趋势变化,做好日常
控制,防止中度风险向高风险转化。 ? 低度风险项目:公司职能部门及管理层需维持现有管理水平,将低风险
控制常态化。
第四步:总结报告 1. 对风险点进行汇报,形成《风险汇总表》 2. 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五、 被评估方需配合的人员和要求
1. 人员要求: 1) 要求有一名主管负责人介绍所有相关工作流程 2) 安排一名负责人回答风险评估小组人员的提问。
2. 其它要求: 1) 提供工作流程图;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1.目的 1.1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作业类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3 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 3.1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二届第13号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 3.2 应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3.2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3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5评估要求和方法 5.1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5.2.1.工种:是电力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工种主要有: 如:巡视、运行、检修、切换、试验、后勤、消防、汽车驾驶、焊接等。 5.2.2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各项任务进行同类项合并归类,若从事作业活动相似且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同可作为一项任务。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X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X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X》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标准

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 管理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X、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负责更新和维护本程序,负责制定全厂的JSA活动计划; 负责编辑相关的培训资料,并为车间部门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援和现场指导;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完整版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7年8月 xx有限公司 XX有限公司文件 安(2017)19号 关于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和《临沂市关于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的通知》(临安监发[2016]136号)的相关要求,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特此通知。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企业简介 XX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装纸箱印刷生产企业,建于2007年,位于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法人宋振刚,现有职工15人,主要生产销售纸箱、纸板、箱板纸、牛皮纸、包装纸箱等,主要设备有印刷机、模切机、粘箱机、钉箱机、覆面机、环保水处理机、燃气锅炉、变压器等。 1.2公司工艺流程简介 公司生产工艺为: 原纸→出版→切边→印刷成型→粘箱→打包→外售。1.3危险源与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危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原料堆场的不稳定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害和机械设备的损失;运输车辆因违章操作或运输道路不符合有关要求导致车辆伤害;现场管理不善,违章

作业等事故。 主要有害因素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噪声、局部振动及夏季露天高温等。 依据评估范围,针对生产过程、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型、伤害方式、影响范围及途径主要有1.3.1高处坠落 1、安全平台小于设计或不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设备、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 2、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其致因分析如下: (1)作业时,人员和设备在作业平台、台阶面作业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2)在高处作业的人员未使用安全用具(如安全绳、安全帽等),或因安全用具质量问题、使用不当、严重磨损等,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3)指挥失误。 1.3.2机械伤害 我公司机械设备较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 1、作业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其致因分析如下:

第7章风险评估课后作业

第七章风险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风险评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能够为注册会计师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但并非必要程序 B.风险评估为确定重要性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C.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关键是看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D.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要低于管理层为经营管理企业而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需要了解的程度 2.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的审计程序是()。 A.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相核对 B.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 C.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D.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3. 注册会计师可以向相关人员询问获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下列与询问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询问治理层,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环境 B.询问内部审计人员,有助于了解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询问普通员工,有助于评估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 D.询问法律顾问,有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目组内部讨论的内容的是()。 A.项目组成员是否保持了独立性 B.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 C.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 D.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5. 注册会计师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项因素中,既涉及内部因素也涉及外部因素的是()。 A.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B.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C.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D.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6. 下列关于了解被审计单位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 风险评估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描述。危害识别采用的是定性方法,其余三步可以采用定性方法,但最好采用定量方法。相对于微生物危害而言,这一方法更适用于化学危害,这主要是因为考虑许多混淆因素比较困难。因此,对微生物危害来说,这一方法仍停留在概念应用阶段。 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用以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的特定问题。它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价,并且选择模型根据信息作出推论。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自资料和选择模型两个方面,前者源于可获得资料的有限性以及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实际资料的评价和解释;后者是当试图采用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具体事件的资料来估计或预测另外一种条件下类似事件的发生时产生的。风险评估的毒理学试验应采用标准化规程,并且具备有关权威组织认可的最少数据量。有时,为了克服知识和资料的不足,在风险评估中可以使用合理的假设。 简单来说,对于化学因素(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残留、污染物和天然毒素)而言,危害识别主要是指要确定某种物质的毒性(即产生的不良效果),在可能时对这种物质导致不良效果的固有性质进行鉴定。由于资料往往不足,因此最好采用所谓的“证据力”(weight-of-evidence)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从适当的数据库、同行评审的文献以及可获得的其它来源(如企业界)未发表的研究中得到的科学信息进行充分的评议。通常按照下列顺序对不同的研究给予不同的重视: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毒理学研究、体外试验和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阳性的流行病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对于危害的识别十分有用,但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费用较高,对于大多数危害的研究而言提供的数据有限,因此实际工作中,危害识别一般采用动物和体外试验的资料作为依据。动物试验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它们必须遵循广泛接受的标准化试验程序,同时必须实施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和标准化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程序。最少数据量应当包含规定的品系数量、两种性别、适当的剂量选择、暴露途径和足够的样本量。动物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无可见作用剂量水平(NOEL)、无可见不良作用剂量水平(NOAEL)或者临界剂量。通过体外试验可以增加对危害作用机制的了解。通过定量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对于同一类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可以根据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已知的毒理学资料,采用毒物当量的方法来预测其它化合物的危害。 简单来说,危害描述一般是由毒理学试验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计算人体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值)(严格来说,对于食品添加剂、农药和兽药残留,为制定ADI值;对于污染物,为制定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 值,针对蓄积性污染物如铅、镉、汞)或暂定每日耐受摄入量(PTDI值,针对非蓄积性污染物如砷);对于营养素,为制定每日推荐摄入量(RDI值)。目前,国际上由JECFA制定食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的ADI值以及污染物的PTWI/PTDI值,由JMPR制定农药残留的ADI值)。由于食品中所研究的化学物质的实际含量很低,而一般毒理学试验的剂量又必须很高,因此在进行危害描述时,就需要根据动物试验的结论对人类的影响进行估计。为了与人体的摄入水平相比,需要把动物试验的数据外推到低得多的剂量,这种剂量-反应关系的外推存在质和量两方面的不确定性;此外,剂量的种属间度量系数也是目前争论很大的问题。致癌物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前者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引起靶细胞的遗传改变,其主要作用靶是遗传物质,后者作用于非遗传位点,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和/或靶位点的持续性的功能亢进/衰竭。某些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称为啮齿类动物特异性致癌物)在剂量大小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致癌或不致癌),相反,遗传毒性致癌物没有这种作用。因此,从原则上讲,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可以采用阈值方法如NOEL-安全系数法进行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NOEL或者NOAEL值除以安全系数得出ADI值。目前,安全系数一般选为100,用以估计试验动物与人体、以及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遗传毒性致癌物应当采用非阈值法进行管理,一是禁止该种化学物质的商业性使用,二是制定一个极低的可忽略不计的、对健康影响甚微或者社会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