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4 大题,34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I 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 请用2B 铅笔作图。

5.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S-32 Hg-20l Cu-64 Cl-35.5 Na-23 Fe-56

6. 本卷计算重力时g取10N/kg。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 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学习科学知识,选择健康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离毒品B.经常不吃早餐C.不愿与人交往D.偏爱吃油炸食品

2.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A.进入室内抢救物品B.躲到高层建筑下方

C.选择乘坐电梯逃生D.快速跑到空旷地方

3.近日,植物学家确认了一种新物种――天目韭(如图),它的叶子外形扁平像韭菜,9~10月开花。天目韭属于()

A.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取化学药品

B.溶解物质

C.过滤泥水

D.测溶液pH

5.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矫正近视的同学,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6.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摄入较多蛋白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土豆

B.番茄、丝瓜

C.鸡蛋、牛肉

D.花生、奶油

7.四氯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用途广泛。四氯化碳(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3 D.+5

8.摩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措施能增大摩擦的是()

A.用光滑的材质做滑梯

B.鞋底做有凹凸的花纹

C.机器转轴处加润滑油

D.用滚动代替滑动

9.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这一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

10.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操作时,调节的反光镜是图中的()

A.②B.③C.④D.⑤

11.小科选取了“”光源、带小孔的纸板、光屏等材料,按如图顺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通过左右移动光源和光屏,开展“小孔成像”实验。实验中光屏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12.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列说法属于描述毛细血管的是()

A.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B.手背上一条条的“青筋”

C.中医“切脉”时触摸的血管D.擦破皮肤表层时渗出少量血液的血管

1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下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水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8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O2+H2=2HO2

14.小科想购买一个电热水壶,已知他家中电路电压是220V、室内插座额定电流是5A,则下列规格的电热水壶适合他家的是()

选项额定电压/V 额定功率/W

A 220 1500

B 220 800

C 120 1500

D 120 800

15.小科通过研究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下列四组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是()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在铁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

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

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A.只有②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卷II

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19小题,共120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天工开物》记载了水银(汞)和硫反应制取银朱(硫化汞)的方法,并厘清了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表现出的“质量守恒”思想,比其他国家早一百多年。

(1)制取银朱的反应方程式为:Hg+S=HgS,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书中记载:十六两汞能制取十七两五钱的硫化汞。增重的“一两五钱”实际上是参加反应的

的质量。(“钱”“两”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质量单位)

17. 衢州籍院士毛江森在病毒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其中两项尤为突出:一是在国际上最早提出“遗传信息可能从RNA 传给DNA”,二是自主研发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分子上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片段称为。

(2)从免疫学分析,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属于(选填“抗原”或“抗体”)。注射该疫苗获得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18. 小科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图中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为cm。

(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为确保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水和(填字母)进行对比实验。

A.密度为1.06g/cm3的盐水B.密度为1.53g/cm3的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溶液

19.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给病人带来了福音。

(1)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应用于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的抢救。该技术是在体外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实现人体与外界的交换。

(2)试管婴儿技术满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妇的愿望。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体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人工肾应用于慢性肾炎和晚期尿毒症的治疗。人工肾的透析膜相当于肾脏中的,起滤过作用。

20.小科实验时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

(1)用导线将手摇发电机、电池和开关串联起来,闭合开关发电机就发生转动。此时,发电机变成

了。

(2)在测量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时,选择0~3A和0~0.6A两档量程测出的电流值分别为0.29A和

0.28A.从精确测量的要求考虑,小科应选用的数据是

21.科学发现往往闪耀着科学家们智慧的光芒。

(1)1820年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其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如图,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闭合开关时,小磁针N极向纸外偏转,则电源端为正极。

(2)法拉第深入思考了奥斯特实验,认为:通电导线能使磁针转动,说明磁针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针也能使通电导线转动。他这样推测的依据是。

22.小科设计并制作了如图的咸水淡化装置,同时针对该装置设计了评价表。“咸水淡化装置”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优秀合格待改进

指标一:装置结构结构完整,有加热、冷

却和收集装置结构较完整,缺少较好的冷却装置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淡化效果能从咸水中制得淡水,

速度较快、连续稳定能从咸水中制得淡水,

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从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标三:?_………………

(1)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经过汽化,后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淡水流入容器。

(2)根据评价需要,请你提出一项评价指标写在指标三“?”处。

23.19世纪末,科学界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电流不能通过蒸馏水,也不能通过固体盐块,但把盐块放进蒸馏水中溶解成盐水时,电流却一下子畅通起来。盐水为什么能导电?阿伦尼乌斯认为盐溶于水,就产生了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移动就能导电。但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质疑: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

水中有氯离子,为什么盐水是无毒的?钠遇水就会剧烈反应,如果水中有钠离子,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知道离子是原子得失形成的,盐水能导电是因为盐水中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

(2)当时科学家有“划线部分”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会导致它的性质也改变”。

24.小科用如图装置研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分别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比较木块被小钢球推出的距离大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2)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这一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转化为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5-26 题每空3分,27-29题每空2分,共36分)

25.小科发现许多人胸前佩戴除菌卡,除菌卡除菌效果怎么样呢?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环境下除菌卡的除菌效果

【实验场所】A:密闭空间——?两个(编号A1、A2)

B:半开放空间——教室两间(编号B1、B2)

C:开放空间——操场东西两侧(编号C1、C2)

【实验步骤】

①杀菌:在A1、B1、C1分别放置1张除菌卡,对实验场所进行杀菌。A2、B2、C2不放除菌卡。4小时后,取出除菌卡。

②取样:在A1、B1、C1和A2、B2、C2中各放置1个装有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打开盖子,让空气中的菌种落在培养皿中,40分钟后完成取样。

③培养:将6个培养皿取出,并盖上盖子,分别写上对应的场所编号。将培养皿都放在30℃的恒温箱中培养48 小时。

④观察:观察各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多表示菌落数量多)

【实验结果】

实验场所A:密闭空间——?两

个B:半开放空间—教室两间C:开放空间——操场东西两

编号A1 A2 B1 B2 C1C2 有无除菌卡有无有无有无

菌落数量+

+++++ +++

++++++ ++++++ +++++++

【分析交流】

(1)实验场所A中“?”处可填写。

(2)小科通过来比较除菌卡的除菌效果。

(3)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26.小科利用以下“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未知气体X的性质。

(1)变化→性质:小科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向左侧塑料瓶里倒入足量的气体X,观察到试纸A不变红,试纸B比C先变红。据此推测气体X有哪些性质?

(2)性质→变化:通过学习知道,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如图乙,小科向充满气体X的烧瓶中注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预测将出现的现象,并写出对应的原因。

(3)性质→应用:根据以上性质,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X,可将气体X干燥后,再选用下图中的(填字母)方法进行收集。

27.小科用如图电路进行两项实验。

(1)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的关系。

①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R1的滑片到某处保持不动;②移动R2的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

③多次重复实验步骤②。

(2)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先移动R1的滑片到某一位置,再移动R2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记录数据;

②向右移动R1的滑片到另一位置,则他应向移动R2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记录数据;

③多次重复实验步骤②。小科能否得出“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阻值大小成反比”的结论,理由是。

28.小科在学习了碱和盐的性质后,将少量硫酸铜溶液滴入2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猜想二:生成的氢氧化铜继续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科应选择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2)若猜想二正确,C中“?”处应填写的现象是。

(3)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立即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请你写出一种方法。

29.小科发现汽车启动时,车内挂件总是向后摆动,而汽车刹车时,挂件又总是向前摆动。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用乒乓球、实心铁球(体积与乒乓球相同)、带轮子的透明有盖容器、细线、水等在水平地面上进行研究。

(1)如图甲,将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推动容器向右运动的瞬间,可观察到乒乓球向

摆动。这是因为向右推动容器时,细线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运动,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老师给出另一种解释:乒乓球与等体积的空气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大,惯性也大,所以乒乓球比空气更容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在容器被推动的瞬间,空气随容器一起运动,而乒乓球仍在原来位置,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2)小科将实心铁球也用等长的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继续实验。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观察到两球摆动方向相同(如图乙),但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且最大角度αβ(选填“大于”或“小于”)。

(3)如图丙,将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铁球用另一等长细线悬挂在盖上,往容器中注满水,并盖上盖子。请你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画出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两球在容器中的大致位置,两球这样的摆动,则可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30题12分,31题4分,32题8分,33题9分,34题11

分,共44分)

30.在学校生态种植园,同学们经历了“挖地→种植→管理→收获”的劳动过程。

(1)挖地:用挖入土壤的锄头翻起土块时(如图甲),锄头属于杠杆,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画出锄头翻土时动力F1的力臂。

(2)种植:如图乙,种苗基地的菜苗带土出售,是为了减少对菜苗(填器官名称)的损伤,提高移栽成活率。

(3)管理:①在种植时节,常用能遮光和反光、保温和增温、保水和防水、保肥和增肥、防草和防虫的可降解塑料地膜覆盖在菜地表面(如图丙),使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热、水、肥、气等条件得到优化,达到早熟、高产的效果。请综合所学知识,结合地膜的作用,围绕“光、热、水、肥、气”五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解释覆盖地膜能促进作物早熟、高产的科学道理。

从“气”的角度答题示例:地膜可以避免大雨天过多的水分渗入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②配制100千克质量分数为5%的尿素溶液进行施肥,需尿素多少千克?

(4)收获:……

31.2023年5月11日,央视《秘境之眼》报道衢州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生存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1)黑麂被誉为“大熊猫式”的动物,它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如图是保护区内部分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相应的圆圈中。

A.树B.羊C.鼠D.鹰

32.2022年10月31日,我国组建完成的“天宫”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第二个在轨实验室。航天员可乘坐飞船往返地球和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1)在空间站生长的水稻,呈现“生长方向杂乱”的现象,其原因是在微重力环境中,它不会像在地球上生长那样表现出性。

(2)神舟飞船返回舱结构呈钟形,稳定性好。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以倾斜的姿态飞行,与大气剧烈摩擦,舱外产生1500℃的高温和烈焰,迎着大气层的一侧更是比背着大气层的一侧产生更多的热量,通过调姿发动机自动调整,使返回舱自转起来。自转有利于返回舱,从而避免舱体受损。

(3)返回舱降落时,使用降落伞让返回舱不断减速,这个过程中返回舱受到的阻力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8000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m2,求此时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33.在医院,吸氧的患者每小时消耗600L氧气,费用为4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成本是多少呢?小科在图甲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和水,用注射器吸入20mL 过氧化氢溶液并全部注入锥形瓶中,测得装置的总质量变化如图乙。

(1)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是g。

(2)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20mL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已知上述20mL 过氧化氢溶液的成本为0.4元,若在实验室用同样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600L氧气(密度取 1.4g/L),需要的成本是元,可见在实验时应节约药品。(不计其它成本)

(4)小科连接图甲和图丙装置,用注射器另取4mL 同样的过氧化氢溶液,通过直接测量氧气的体积来计算成本。若不考虑导管对实验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广口瓶中的水面上有少量植物油,能防止氧气溶于水

B.实验前图丙装置中广口瓶内的水量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C.读数时量筒中的水面高于广口瓶内的液面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偏小

D.测得氧气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增加的水的体积减去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34.2060年前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碳减排、碳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1)人们常说“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环保”,为了探明电动和燃油两种汽车的碳排放量,科学家对A品牌某款电动汽车和B品牌某款燃油汽车进行四个维度的对比,相关信息如下表。

对比维度电动汽车燃油车

汽车生产及回收每生产和回收一辆共排放约20.5 吨碳(其中生

产和回收锂电池组约占一半的碳排放)每生产和回收一辆共排放约10.1吨碳

能源生成使用绿色能源为其供电,年均消耗的电能相当

于排放约0.7 吨碳动力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年均排放约3.3吨碳

使用维护一年保养维护排放约0.15 吨碳一年保养维护排放约0.15吨碳电池使用年限锂电池组平均寿命8年/

根据以上信息,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你是否赞同“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环保”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该电动汽车匀速通过高速公路上一段3km的平直路段,用时0.03h,消耗的电能为2.25×106J。

请计算:①汽车行驶的速度。②若消耗电能的80%用于驱动汽车前进,汽车在该路段行驶时受到的阻力。(3)全球排放的CO2,大约有30%~40%被海洋吸收,导致海水酸化。捕获海水中的CO2比捕获空气中的成本更低,科学家计划从海水中捕获CO2,收集后压缩成液态,再注入海底废弃的油田封存。

①封存CO2,能有效减缓效应。

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

B.节约纸张,节约用水用电

C.减少或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走路、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放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1-10题每题3分,11-15题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A D D C A B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D C B C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化合反应(2)硫

17.(1)基因(2)抗原特异性(人工)

18.(1)12 (2)B

19.(1)气体(2)子宫(3)肾小球

20.(1)电动机(用电器)(2)0.28

21.(1)B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1)液化

(2)节能环保(操作简便;推广价值;制作成本)其他合理答案即可给分

23.(1)电子(2)化学

24.(1)质量大小(2)内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4-25题每空3分,26-28题每空2分,共36分)

25.(1)储物柜(书包、抽屉、衣柜、箱子等密闭空间均可得分)

(2)比较不同场所培养皿中菌落数量的变化量

(3)除菌卡在不同空间的除菌效果:密闭空间>半开放空间>开放空间(答除菌卡在不同空间的除菌效果不同,得1分)

26.(1)气体X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答对1点给2分,答全3分)

(2)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烧瓶,原因:气体X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1点给1分,答全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B或E(有错选不给分,漏选给2分)

27.(1)电压(2)右不能,理由是无法读出R₁的阻值

28.(1)AB (2)固体消失

(3)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浓溶液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

29.(1)左(2)小于

(3)如右图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30题12分,31题4分,32题8分,33题9分,34题11分,共44分)

30.(1)省力(2分);见右图(2分)

(2)根(2分)

(3)①答题要点:

A.遮光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达到除草的目的;

B.覆盖地膜抑制杂草的呼吸作用,达到除草的目的;

C.减少土壤向外散热,能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作物根的生长;

D.减少土壤向外散热,能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活及分解残枝落叶;

E.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浇水,节约人工成本;

F.地膜能防止雨天过多水分下渗,减少土壤板结和水肥流失,有利于根的呼吸;

G.覆盖地膜后,能阻止许多在害虫生长的繁殖,从而减少虫害;

H.地膜反光,为植物中下部叶片提供充足光照,利于作物光合作用。

满分示例:

①阳光在地膜表面发生反射,只有部分光能透过地膜,导致杂草得不到充足光照(1分),减弱杂草的光

合作用,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营养(1分)

。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热量辐射,使得土壤表层温度升高,起保温作用(1分),有利于冬春时节作物生长,缩短作物生长期,利于早熟(1分)。

②阳光在地膜表面发生反射,为作物下部的叶子(或叶子的下表面)提供光照(1分),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1分)。同时,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1分),使得土壤湿润、温度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活,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增产(1分)。

③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热量辐射(1分), 使得土壤表层温度升高,起保温作用,有利于冬春时节作物生长,缩短作物生长期,利于早熟(1分)。同时,地膜反光,为作物下部的叶子(或叶子的下表面)提供光照(1分),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利于作物增产(1分)。 3分示例:

阳光在地膜表面发生反射,只有部分光能透过地膜,导致杂草得不到充足光照,同时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热量辐射,使得土壤表层温度升高,起保温作用,有利于冬春时节作物生长,缩短作物生长期,利于早熟。 2分示例:

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热量辐射, 使得土壤表层温度升高,起保温作用,有利于冬春时节作物生长,缩短作物生长期,利于早熟。 1分示例:

阳光在地膜表面发生反射,只有部分光能透过地膜,导致杂草得不到充足光照。 0分示例: 未作答或回答错误。 ②尿素的质量:100kg×5%=5kg (2分)

31.(1)消费者(2分)(2) ①:A (1分)②: D (1分) 32.(1)向地(2分) (2)受热均匀 (2分) (3)大于(2分) (4)p =F

s =

G s

=

mg s

=

8000kg×10N/kg

5m 2

=16000Pa (2分)

33.(1) 1.4g (2分)

(2)设20mL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22222O M O nO H 2H +O (1分)

68 32 X 1.4g

68 x =32

1.4g

(1分)

x=2.975g(1分)

(3)240(2分)

(4)ACD(选对给2分,漏选给1分,有错选不给分)

34.(1)赞同,理由是通过计算可得,当车辆使用4年以上时,电动汽车的碳排放量就低于燃油车,而一般车辆的使用寿命均在4年以上。(2分)

其他答案:①赞同,理由是按车辆使用8年计算可知,使用电动汽车产生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车。②不赞同,理由是若电动汽车在使用4年之内因为意外而报废,电动汽车的碳排放量就超过燃油车。

(2)①v=s

t =3km

0.03h

=100km/h或27.8m/s(2分)

②F=W

s =2.25×106j×80%

3000m

=600N(2分)f=F=600N (1分)

(3)①温室(2分)②BCD(选对给2分,漏选给1分,有错选不给分)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4 大题,34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I 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 请用2B 铅笔作图。 5.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S-32 Hg-20l Cu-64 Cl-35.5 Na-23 Fe-56 6. 本卷计算重力时g取10N/kg。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 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学习科学知识,选择健康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离毒品B.经常不吃早餐C.不愿与人交往D.偏爱吃油炸食品 2.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A.进入室内抢救物品B.躲到高层建筑下方 C.选择乘坐电梯逃生D.快速跑到空旷地方 3.近日,植物学家确认了一种新物种――天目韭(如图),它的叶子外形扁平像韭菜,9~10月开花。天目韭属于() A.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取化学药品 B.溶解物质 C.过滤泥水 D.测溶液pH 5.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矫正近视的同学,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6.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摄入较多蛋白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土豆 B.番茄、丝瓜 C.鸡蛋、牛肉 D.花生、奶油 7.四氯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用途广泛。四氯化碳(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3 D.+5 8.摩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措施能增大摩擦的是() A.用光滑的材质做滑梯 B.鞋底做有凹凸的花纹 C.机器转轴处加润滑油 D.用滚动代替滑动 9.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这一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中考真题】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试卷(附答案)

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青春期健康成长是幸福人生的基础。关于青春期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远离毒品不酗酒B.不参加体育活动 C.不与其他人交流D.沉迷于网络游戏 2.今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将再次上演金星伴月天文景观。这一天的月相是() A.B. C.D. 3.热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科在实践基地劳动时,发现蔬菜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这是典型的缺乏钾元素的症状。他应该施下列肥料中的() A.氯化钾(KCl)B.硝酸铵(NH4NO3) C.尿素[CO(NH2)2]D.碳酸氢铵(NH4HCO3) 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测定溶液的pH C.取用固体D.点燃酒精灯 5.科学就在身边。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是()

A.“折断”的铅笔B.水中的倒影 C.镜中的小狗D.地上的影子 6.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如图是某同学在安全演练时采用的避灾方法。发生以下灾害时,可用该方法减少伤害的是() A.洪水B.地震C.泥石流D.火山喷发7.衢州有礼,低碳有我。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用水B.绿色出行C.按需点餐D.不关空 调 8.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箬竹的叶子(如图),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9.今年4月,我国某科研考察团队发现的新树王“云南黄果冷杉”,高达83.2米。它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其顶端,动力主要来自于()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扩散作用10.梅雨时节,天气多变,小科利用气温计对气温变化进行研究。如图是某天上午8:00小科观察到的气温计内液面位置,其读数为() A.20.5℃B.25℃C.30.5℃D.35℃ 11.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12.卢瑟福用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图示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台州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科学真题试卷(台州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成实验目的,并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D.闻气味 2.今年4月,我市某同学运用“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挽救了同学的生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在进行急救之前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B.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异物 C.进行如图的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越大效果越好 D.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要有规律地交替进行 3.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B.人体的正常体温 C.台州夏天的室外温度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 4.某同学制作了成熟叶肉细胞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液泡结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会自动驾驶的汽车通过安装在车内的行车电脑,分析传感器收集的外界信息,处理输出到机械装置,实现自动驾驶。行车电脑相当于人体反射弧的是()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 6.“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Na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则Cl的化合价为() A.+1B.0C.-1D.-3 7.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列磁感线模型正确的是()A.B. C.D. 8.大熊猫最爱吃竹子。从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比竹子多了()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9.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以下关于碳酸氢钠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受热易分解B.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C.水溶液呈碱性D.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10.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科学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空矿泉水瓶属于() A.B. C.D. 2.2018年5月1日是农历三月十六,这一天的月相是()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2023年5月在丽水景宁发现全球新物种——细齿茵芋(如图)。细齿茵芋株型矮小,叶缘有齿,花瓣有4瓣,果实红艳。细齿茵芋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A.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4.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B.“折断”的铅笔 C.镜中的像D.日食

5.近年来丽水市内全域旅游兴起。游客在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游玩。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磨碎豆子B.采摘茶叶C.压榨甘蔗D.酿制米酒6.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这一天地球所处的位置恰好在图中丙处,这一天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7.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滴加盐酸B.稀释浓硫酸C.倾倒盐酸D.测盐酸的pH 8.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完成对人类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等。智人和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 C.

D. 11.丽水某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利用气雾栽培技术立体种植蔬菜(如图),蔬菜产量比传统技术提高10倍以上。气雾栽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营养液以气雾的方式直接喷到根上,更利于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B.蔬菜利用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C.营养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D.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12.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按钮开关(如图)。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时,蜂鸣器响起提示音,提醒司机有乘客要下车。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13.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2023年浙江省各市(杭州温州台州等)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声和光含详解

专题1声和光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3•金华)某些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下列各图中光学现象的原理与玻璃幕墙发生镜面反射的原理相同的是() A.林中光束B.拱桥倒影 C.水中铅笔D.人手影子 2.(2023•宁波)节日期间,宁波三江口上演了主题灯光秀。光与“影”交相辉映,营造出幸福祥和的节日气氛,如图所示。大楼的彩灯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因为光射到江面发生了()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3.(2023•台州)如图是一只白鹤在水面散步时的优美场景。关于白鹤两个“影”的形成原理,正确的是() A.影子——光的反射B.影子——光的色散 C.倒影——光的反射D.倒影——光的折射 4.(2023•杭州)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

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 ②“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 ③“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 ④“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23•绍兴)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 6.(2023•丽水)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B.“折断”的铅笔 C.镜中的像D.日食 7.(2022•杭州)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

2023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留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在世界多地消灭了严峻的冠肺炎疫情。以下措施不能有效预防冠肺炎传染的是〔〕 A.在公众场合戴口罩C.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 B.隔离患者及亲热接触者D.接种流感疫苗 2.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峻危害人体安康。以下关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 B.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C.吸毒成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类遗传病 D.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罂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3.以下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的温度约为22℃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m/s C.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D.一本〔科学〕课本的重力约为3N 4.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 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 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A.全部切皮部B.全部木质部C.局部韧皮部D.局部木质部5.生物分类需要明确的分类依据。假设按有无种子作为分类依据,下述植物分类结果 正确的选项是〔〕

A.一类是松树和水稻,另一类是苔藓和蕨类 B.一类是松树和蕨类,另一类是苔藓和西瓜 C.一类是西瓜和苔藓,另一类是海带和蕨类 D.一类是水稻和蕨类,另一类是海带和松树 6.自然界中有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当其叶片掉落地面后,有时能够生根发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分根B.嫁接C.养分生殖D.有性生殖 二、综合题 7.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环境条件转变时,人体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如: (1)长期居住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域〔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以适应氧气淡薄的高原环境。 (2)人体从常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从而降低皮肤温度,以利于削减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从常温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在未准时补充水分的状况下,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取力量将,以利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人们从光明的环境进入黑暗的场所,眼球的瞳孔将,以增加进入瞳孔的光线,适应黑暗的环境。 8.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需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答复: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消灭的病症是。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202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舟山卷)科学试题卷(word版 含图片答案)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202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舟山卷) 科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卷I(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全卷共8页,有4大题,35小题,满分为180分。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4. 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 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古代人民用汞来溶解矿物中的金,得到金汞齐(一种合金),再从中提取出黄 金,在物质分类上金汞齐属于 A.单质B.混合物 C.化合物D.氧化物 2.测量时需要准确读数,图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A.0.22A B.1.20A C.0.24A D.1.40A 3.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D.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4.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A.平面镜B.凸透镜 C.凹透镜D.反光镜 5.人体各系统都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B.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C.循环系统中提供动力的器官是血管 D.生殖系统中完成受精的器官是子宫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些板块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地震的发生B.火山的喷发C.洪水的爆发D.海陆的变迁 7.物体的结构决定其主要性质与功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其功能或特性,探索结构,逐步了解规律。 下面列举的结构与功能不吻合的是 选项功能结构 A植物能吸收足够的水和无机盐植物根毛区存在大量根毛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升力飞机的机翼上面凸下面平 C鸟类飞行时能减小空气阻力鸟类胸肌发达,骨骼中空 D氢气能成为一种清洁能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2021-2023年浙江省各市(杭州温州台州等)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化学实验探究含详解

专题14化学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3•杭州)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有无金鱼藻 B.选水生植物金鱼藻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 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2.(2023•绍兴)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体积 C.点燃酒精灯D.取用砝码 3.(2023•台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成实验目的,并保证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D.闻气味 4.(2023•台州)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最有可能是()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 C.台州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 5.(2023•丽水)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滴加盐酸B.稀释浓硫酸 C.倾倒盐酸D.测盐酸的pH 6.(2022•杭州)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加入碳酸钠

D.倾倒稀硫酸 7.(2022•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B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探究水的组成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8.(2022•丽水)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A.可制取O2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D.可收集O2 9.(2022•金华)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加热液体B.测溶液pH C.盖盖玻片D.检查气密性 10.(2021•衢州)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023年浙江温州中考科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科学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如图为某学校开展的逃生演习画面,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跑向操场。据图可知,此次演习针对的是() A.寒潮B.火灾C.台风D.泥石流 2.厚朴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如图),其树皮、花和种子皆可入药。厚朴属于()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3.古人通过往铜中加入锡(Sn)熔合制成青铜器。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质子数为50。则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69B.119C.69D.50 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次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A.6.0V B.6.0A C.1.20V D.1.20A ScCl)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Cl的化合价为1-,则Sc的化合5.氯化航( 3 价为() A.3-B.1-C.1+D.3+ 6.如图为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生物 B .冰川 C .流水 D .风力 7.三碘化氮(3NI )轻轻一碰就产生紫色蒸气,常用于特效表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NI =N +3I ↑↑。该反应属于(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如图为某款玻璃清洁器,由两块各含磁铁的清洁片构成。使用时,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这是因为( ) A .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9.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的某一操作。其目的是( ) A .移动装片 B .更换目镜 C .切换物镜 D .调节亮度 10.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B . C . D . 11.近期,部分国家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防疫。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子传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3常见的物质及性质(原卷版)

2023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13常见的物质及性质 一、选择题 1.〔2023·杭州10〕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响且反响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杭州13〕如下图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试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试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推断是〔〕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3.〔2023·金华、义乌、丽水11〕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下图的两种不同方法进展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于氧气反响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2023·金华、义乌、丽水13〕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下图进展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和丁肯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比较甲 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不相等 5.〔2023·衢州6〕1784 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觉察燃烧产物只有水。据此推断“人工空气”是〔〕 A.氢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6.〔2023·衢州12〕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响中,测得溶液的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状况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所得溶液的pH 随参加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试验是将盐酸逐滴参加肯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 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 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7.〔2023·嘉兴、舟山7〕20℃时,把36 克氯化钠放入64 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中Na=和Cl-个数肯定相等 C. 溶液质量为100 克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8.〔2023·台州11〕如图,集气瓶中布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 支凹凸不等的蜡烛,试验时翻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真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 科学试题卷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这一主题的内在要求。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2.某些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下列各图中光学现象的原理与玻璃幕墙发生镜面反射的原理相同的是() A.林中光束B.拱桥倒影 C.水中铅笔D.人手影子 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B.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D.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4.“健康生活,珍爱生命”。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习惯B.不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C.学会与人相处,乐观开朗合群D.远离毒品,不要吸烟、酗酒 5.实验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B.溶解

C.过滤D.蒸发 6.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②代表降水 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 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D.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 7.如图为我国首列永磁磁浮列车“兴国号”运行的照片。“兴国号”列车利用永磁体和水磁轨道之间的排斥力,能“悬挂”在空中行驶,大大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转弯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永磁轨道是静止的 C.“兴国号”与传统火车相比,减少了行驶时与轨道间的摩擦力 D.列车刹车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8.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浙江省衢州市2021中考科学试卷和答案(word版)

浙江省衢州市2021中考科学试卷和答案(word版) 浙江省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科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Ba-137 卷Ⅰ 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小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 1.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21・世纪*教育网 A.鸟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 题图 2.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下列有 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是上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 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 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3.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 ・教育・网】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4.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的地壳变动的表现 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 预报地震 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5.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6.物质分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Cl C.Fe2O3 D.C2H5OH2-1-c-n-j-y 7.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轮 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 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中考冲刺】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附答案)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B.KCl C.KNO3D.Ca3(PO4)2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吸取液体药品 C.过滤D.稀释浓硫酸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一般由质子、中子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4.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二、填空题 5.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

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____。 6.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___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元宵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对其盛况的写照,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保留着燃灯放焰,共吃元宵的风俗. (1)某红焰烟花的配方中包括硫,木炭粉、硝酸锶[Sr(NO3)2]等,硝酸锶中Sr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燃放孔明灯祈祷成为元宵节的新风尚,小新同学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它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_____. (3)我县禁止燃放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孔明灯会_____,而引起火灾. A 提供可燃物 B 供给氧气 C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实验题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1. “五一”假期,小林同学到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游玩,收到了如图所示 小册子,他在小册子中会看到的语句是() A.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法与时移,禁与能变 2. 下列人物与包拯齐名,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是() A. 赵抃 B. 赵鼎 C. 苏轼 D. 寇准 3. 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描述某官职:“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官职设置于() A. 宣政院 B. 军机处 C. 市舶司 D. 锦衣卫 4. 如图文物出土于西安,根据服饰和面部轮廓等特征,可判定图中人 物来自中亚。该文物() ①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③反映了唐朝青瓷的高超工艺制作水平 ④为研究唐朝的音乐舞蹈提供宝贵资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朱德曾为纪念长征路上的某会议作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此会议() A. 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B.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 确立了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的原则 D. 肯定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6. “同仁堂”是我国百年老字号,1954年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此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中外合资 B. 承包经营 C. 外商独资 D. 公私合营

7. 九(1)班同学运用如图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大概念学习。据此推断学习的主题是() A. 古代亚非文明的进步 B.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家A ______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书法作品《B ______ 》 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 (1) 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 (2) 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 (3) 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 9. 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说:“在这里(英国),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训练试卷附解析

202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训练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四个事件: (1)打开电视,正在播广告; (2)任取一个负数,它的相反数是负数; (3)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偶数点朝上; (4)取长度分别为2,3,5的三条线段,以它们为边组成一个三角形. 其中不确定事件是( ) A .(1)(2) B .(1)(3) C .(2)(3) D .(2)(4) 2.如图,在△ABC 中,M 是BC 的中点,AN 平分∠BAC ,BN ⊥AN .若AB=14,AC=19,则MN 的长为( ) A .2 B .2.5 C .3 D .3.5 3.下列事件中,属于不确定事件的是( ) A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B .太阳从西边升起 C .在1,2,3,4中任取一个数比5大 D .打开数学书就翻到第10页 4.多项式21a -和2(1)a -的公因式是( ) A .1a + B .1a - C .2(1)a - D . 21a - 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835()()x x x -÷-= B .433()()a b a b a b ÷+÷=+ C .623(1)(1)(1)x x x -÷-=- D .532()a a a -÷-= 6.一道含有 A ,B ,C ,D 四个选项,某同学不会做,随手写了 A ,B ,C ,D 四个签,抽签决定选项,他恰好选对的概率是( ) A .1 2 B .14 C .1 D .13 7.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5 ×(-4)×(-2) )×(-2) = 5 ×4×2×2=80 B .(-12)×(11134 --)=-4+3+1=0 C .(- 9)×5 ×(-4 )×0 = 9×5×4 = 180 D .-2×5 -2×(-1)-(-2)×2 =-2(5+1-2)=-8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准备了三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中两张纸片上各画一个半径相等的半圆,另一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本卷中g取10牛/千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试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小金与同学们在足球场踢球,以下情景属于反射的是() A.小金大力踢球,球飞进球门,球的运动属于反射 B.小金带球跑时,对方球员滑铲,小金跳起躲避,属于反射 C.踢球时,小金的脚感到疼痛,属于反射 D.小金摔倒时,膝盖被擦伤出血了,属于反射 2.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A. B. C. D. 3.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电铃 B.手摇发电机 C.电风扇 D.磁悬浮列车 4.小金沿杆匀速向上爬,关于他爬杆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机械能总量不变 C.越用力抓杆,摩擦力越大 D.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5.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兔子毛色不同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 C.浅色兔子为适应环境毛色发生深色变异 D.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结果 6.2020年3月12日为至,我国得新冠肺炎发病数80980人,死亡3173人。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对共出入场所进行消毒 B.出行常带口罩 C.隔离新冠肺炎病 D.经常锻炼身体 7.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A B.滑片P在中点时,10s内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能为60J C.滑动变阻器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8:1 D.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6:9 9.小科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匀速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

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含答案解析)

10202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 科学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K—39Mn—55g取10牛/千克) 卷Ⅰ 一、选择题(此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 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安康快乐地生活。以下生活方式对安康不利 ..的是() A.不抽烟不酗酒B.迷恋网络游戏 C.注意膳食平衡D.与人和睦相处 2.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今年4月,雅安地震给人们带来宏大的灾难。以下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 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 D.我国已经可以准确预报地震 4.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以下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5.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以下图的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效应器 (第5题) (第6题) 6.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⑤和⑥D.⑦和⑧ 7.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以下设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8.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 A.6个B.4个

C .3个 D .2个 9.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 A .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 B .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导致四季更替现象 C .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 D .假如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减少 10.2022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危害人体安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构造依次.. 是( ) A .气管、肺泡、支气管B .气管、支气管、肺泡 C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肺泡、支气管、气管 11.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下图的反响。关于该反响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该反响属于化合反响 B .反响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原子在化学反响中不能再分 D .反响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12.如下图,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一样 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假设把光屏放在B 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如今光屏上 D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13.关于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以下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 A .N 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 B .2Al :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 C .S 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M +2gO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4.如图表示a 、b 、c 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下选项中各概念之间不存在... 这种关系的是( ) A .化学反响、复分解反响、中和反响 B .混合物、纯洁物、氧化物 C .简单机械、滑轮、动滑轮 D .物态变化、汽化、蒸发 15.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量度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实验没有.. 表达这种方法的是( ) 16.如下图,R 1=10欧姆,电流表A 1,电源电压为10伏特。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R 1与R 2并联 B .R 2阻值为20欧姆 C .R 1两端电压为10伏特 D .

浙江省湖州市2023年中考科学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2023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科学上常用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为单位。下列表示压强单位的是() A.牛顿B.安培C.焦耳D.帕斯卡 2.现在人们广泛使用的某种复合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这一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财富。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B.年轻人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 C.营养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平衡膳食 D.吸毒对身体的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要远离毒品 4.垃圾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正确分类可以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再利用。下列对垃圾的处理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将金属边角料压成块存放 B.将其他垃圾焚烧用来发电 C.将厨余垃圾发酵变成有机肥料 D.将废电池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单质

5.机械的发明和使用,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下列四种简单机械,一定不能省力的是() A.杠杆B.动滑轮C.定滑轮D.斜面 6.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金星和月亮在西边天空“邂逅”,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有关当天的情况正确的是() A.月相接近下弦月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北半球昼长夜短D.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7.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到温暖的房间内,镜片变得模糊,一段时间后,镜片又变得清晰。这一现象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凝固汽化D.凝固液化 8.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及其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与其他物质反应必须要加热 B.氧气参与很多燃烧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可燃物 C.实验室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 D.要除去N2中的O2得到纯净的N2,只需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炭 9.2023年5月28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圆满完成。某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涉及的原理与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A.对着漏斗嘴向下吹气,乒乓球不掉下来 B.用吸管吸牛奶,牛奶盒发生形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