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麝香-T的工艺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人工麝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维普资讯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7年第 1 8卷第 1 期 1
LS L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7V L 1 N .1 I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8 O 1
c u e e ma eb l i rv d s le t t o n a i o a ov n t o .T e ds ou in w so s r e .Re u t e X — h sw r d y a l mp o e ov n h d a da t d t n ls le t me r i mel d h is lt a b ev d l o sl T sh ry p w e i rc in a ay i c n ome h tmu c u x td a mop o s sa e h i d g e so is l t n i i o c n a o d r fa t l ss o fr d t a d o n s h s e i s a a r h u tt .T er e r e fd s oui n v r o . e n o t i f e h tte i r v d s le tmeh d W etrta e t dt n l ov n t o .Co cu i n S san d—r la e t l t o m r d t a h mp o e ov n to a b t n t r i o a l e t s e h h a i s mel d l n l so u t ie ee es f s a b mu c u a e ma e b n i r v d s le t s h sC b d ya mp o e ov n . n
Ke y wor s d Mu c u ; S san d—Ree s a lt; Di ouin sh s u tie laeT es b s lt s o

吐纳麝香生产工艺流程

吐纳麝香生产工艺流程

吐纳麝香生产工艺流程Hav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Tuna Musk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final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Tuna Musk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that must be carefully followed to ensure a successful outcome.了解吐镇之麝的生产过程对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吐镇之麝的生产过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必须仔细遵循以确保成功的结果。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egins with the collection of Tuna Musk from the musk gland of musk deer. This process is delicate and requires skill and precision to ensure that the musk gland is properly extracted without causing harm to the animal. Once the musk gland is collected, it is then dried and processed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ensure its purity.生产过程始于从麝鹿的麝囊中收集吐镇之麝。

这个过程是细致的,需要技巧和精准性,以确保麝囊被适当地提取而不会伤害动物。

一旦麝囊被收集,就会被晾干并加工处理以去除杂质并确保其纯度。

The nex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volves blending the Tuna Musk with other ingredients to create a final product that is both effective and safe for use. This blending process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desired properties of the final product and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end-user.生产流程的下一步涉及将吐镇之麝与其他成分混合,以创建一个既有效又安全使用的最终产品。

二甲苯麝香的生物与环境效应及其人工合成

二甲苯麝香的生物与环境效应及其人工合成

二甲苯麝香的生物与环境效应及其人工合成
谢亚杰;颜巧蓉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1)6
【摘要】在阐述二甲苯麝香物理性质、应用以及对生物与环境影响作用的基础上,采用三步法合成了二甲苯麝香,旨在对二甲苯麝香做更深入的环境毒理性探索和监控生产提供依据.第一步,盐酸与叔丁醇反应合成烷基化剂--叔氯丁烷,产品直接从反应器中蒸出,叔氯丁烷的产率为89.58%;第二步,叔氯丁烷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间二甲苯作用合成中间体--叔丁基间二甲苯;正交试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间二甲苯:叔氯丁烷:无水三氯化铝(摩尔比)为8:1:0.04,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4h,叔丁基间二甲苯的产率为86.97%;第三步,叔丁基间二甲苯在0℃、混酸作用下硝化制得二甲苯麝香,以间二甲苯计二甲苯麝香的总收率为65.00%.主要产品的化学结构由熔点和红外光谱得到表征.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谢亚杰;颜巧蓉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22.62
【相关文献】
1.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的分析方法进展 [J], 阎俊秀;李琼;崔俭杰;赵玥
2.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混合物固-液相平衡研究 [J], 曲红梅;周立山;白鹏
3.多重吸附同步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痕量的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 [J], 丁立平;蔡春平;林永辉;吴文凡;方祥
4.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污染、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J], 周启星;王美娥;范飞;祝凌燕
5.人工合成麝香和天然麝香的抗炎作用比较 [J], 李涓;凌华婷;谢子清;唐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香水中5种合成麝香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香水中5种合成麝香

将 萃取 套管 伸 人顶 空瓶 , 在转 速 6 0r mi 温 度 6 0 / n、 0 ℃下平 衡 3mi 。推 出萃 取 纤 维 , 空 萃 取 2 n n 顶 0 mi
后 , 入 进 样 口 , 2 0 ℃ 下 解 吸 3 mi 进 行 G . 插 于 5 n, C
的关 注 , 世界 各 国 陆续 颁 布 了相 关 法 令 以限 制 合 成 麝香 的 使用 ¨ 。 香 水作 为化 妆 品 中的 重 要 一类 , 中的 合 成 麝 其 香含 量 也受 到 国 内外法令 的严格 限 制 。但 目前相 关 的检 测 报 道 较 少 , 常 用 超 声 提 取一 且 固相 萃 取 来
纤 维 ; 次 使用 时 以 2 0 o 化 3 n; 天 实 验 首 5 C老 0 m 每
后 解 吸 3mi 以保 证 其 清 洁 。在 l n, 0 mL顶 空 瓶 中
加 入 约 0 0 . 4 g样 品 及 14 mL水 , 体 积 约 为 1 5 . 总 .
mL 放 人 磁 子 , 紧 瓶 盖 ( 垫 预 先 穿 一 个 小 孑 ) 。 拧 内 L ,
nn ig公 司 ) 0mL精 密 螺 纹 口透 明顶 空 瓶 及 带 垫 ;1 螺 纹 口盖 ( 国 J JI d sr s 。瑞 士 Met rT — 美 & n u ti ) e t e o l ld e o公 司 UMX 5高精度 电子 天 平 ( 大 称 量值 5 1 最 .
在 1 0mL顶 空 瓶 中添 加 含 量 为 0 5 p / . , g的 5 g
有人 为 添加 的溶 剂 、 留剂 和香 料外 , 含有 大量 的 保 还 天然 提 取物 ; 们种 类 多样 , 它 为提 取 和净 化分 离工 作

环境中合成麝香的污染与健康

环境中合成麝香的污染与健康

环境中合成麝香的污染与健康(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444)摘要: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升高,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本文综述了合成麝香的主要种类、环境污染现状和生物毒性效应(主要为环境激素效应、遗传毒性效应、酶活性影响和生物富集效应)。

并结合合成麝香的处理技术现状对合成麝香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合成麝香;生物毒性;生物富集;环境激素Contamination of synthetic musk in th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Abstract:Synthetic musks are widely used as fragrances in the personalcare productsindustry.Due to their continuous input to the environment, typicalsynthetic musks such as Galaxolide and Tonalide are increasingly found in water, soil and air, and also accumulate in the tissues of animals and humanbeings.The distribution of synthetic musks in the environment resembles that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jor types of synthetic musk,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atus of synthetic musk and its biologicaltoxicity(mainlyforenvironmental hormone effect, genotoxic effects, impacts on Enzyme activityandbiologicalof enrichment).made prospects on research of synthetic musk combined with status ofthe processingtechnology.Keywords:synthetic musk;biological toxicity;bioaccumulation;environmental hormones1前言麝香,是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也是是十分名贵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

麝香-T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麝香-T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建筑有限公司年产850吨麝香-T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为word版板,放心下载编辑。

中咨国联编制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2)1.1.9项目建设期限 (2)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3)1.5研究范围 (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1.7综合评价 (5)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2.3.1促进项目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8)2.3.2促进香料香精行业发展的需要 (8)2.3.3产品市场潜力可观发展空间巨大 (9)2.3.4发展大环麝香高产值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需要 (10)2.3.5保护国内麝资源替代天然麝香满足需求缺口的需要 (10)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1)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1)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2)2.4.1政策可行性 (12)2.4.2市场可行性 (12)2.4.3技术可行性 (13)2.4.4管理可行性 (13)2.5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15)3.2国内香料香精行业市场分析 (15)3.3人工合成麝香行业发展分析 (16)3.4麝香-T产品市场应用及需求分析 (18)3.5市场分析结论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0)4.1地理位置选择 (20)4.2区域投资环境 (21)4.2.1区域情况简介 (21)4.2.2自然气候特征 (22)4.2.3区位交通优势 (22)4.2.4资源条件优势 (22)4.2.5经济建设发展 (23)4.2.6区域投资政策 (23)4.2.7区域社会环境 (24)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5)5.1总图布置原则 (25)5.2土建方案 (25)5.2.1总体规划方案 (25)5.2.2土建工程方案 (26)5.3主要建设内容 (27)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27)5.4.1给排水 (27)5.4.2供电 (29)5.5道路设计 (31)5.6总图运输方案 (31)5.7土地利用情况 (31)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1)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2)第六章产品方案 (33)6.1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 (33)6.2产品标准 (33)6.3产品描述 (33)6.4产品价格制定 (34)6.5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4)6.6工艺简述及流程 (35)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38)7.1主要原料供应 (38)7.2主要设备选型 (38)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39)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39)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39)8.2.1能源消耗种类 (39)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39)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0)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0)8.4.1项目能耗分析 (40)8.4.2国家能耗指标 (41)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1)8.5.1工业节能 (41)8.5.2节水措施 (42)8.5.3建筑节能 (43)8.5.4企业节能管理 (44)8.6结论 (44)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45)9.1设计依据及原则 (45)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5)9.1.2设计原则 (45)9.2建设地环境条件 (45)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6)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6)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47)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47)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47)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49)9.4.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49)9.4.4 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0)9.5绿化方案 (50)9.6消防措施 (50)9.6.1设计依据 (50)9.6.2防范措施 (51)9.6.3消防管理 (52)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2)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54)10.1 编制依据 (54)10.2概况 (54)10.3 劳动安全 (55)10.3.1工程消防 (55)10.3.2防火防爆设计 (56)10.3.3电力 (56)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56)10.4劳动卫生 (57)10.4劳动卫生 (57)10.4.1通风与空气调节 (57)10.4.2卫生 (57)10.4.3照明 (57)10.4.4安全教育及防护 (57)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58)11.1组织机构 (58)11.2劳动定员 (58)11.3福利待遇 (58)11.4工作制度 (59)11.5人员培训 (59)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0)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0)12.2 建设工期 (60)12.3实施进度安排 (60)12.4项目的组织保障措施 (62)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4)13.1投资估算依据 (64)13.2建设投资估算 (64)13.3流动资金估算 (65)13.4资金筹措 (65)13.5项目投资总额 (65)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68)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69)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69)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69)14.1.2产品成本 (70)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1)14.2财务评价 (71)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1)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1)14.2.3不确定性分析 (72)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75)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77)15.1项目风险因素 (77)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7)15.1.2技术风险 (77)15.1.3市场风险 (77)15.1.4资金管理风险 (78)15.2风险规避对策 (78)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78)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78)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78)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79)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0)16.1招标管理 (80)16.2招标依据 (80)16.3招标范围 (80)16.4招标方式 (81)16.5招标程序 (81)16.6评标程序 (82)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2)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2)16.9合同备案 (82)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4)17.1结论 (84)17.2建议 (84)附表 (85)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85)附表2 总成本表 (86)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87)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88)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89)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0)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1)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2)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3)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4)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5)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6)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98)附表14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0)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年产850吨麝香-T生产线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建筑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黑龙江省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6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5250.00万元(土建工程为1802.5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2472.00万元,土地费用413.10万元,其他费用为179.61万元,预备费382.7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750.00万元。

多环麝香中间体六甲基茚满的催化合成

多环麝香中间体六甲基茚满的催化合成
温度 2 0℃ , 5 检测 器温 度 2 0 。 2 Cau60G — S 程 序 升 温 8 l s0 C M : r 0℃ ( i ) 2 0℃ ( 2m n o 2 m n 一2O℃( i) 升温速率分别为 6 1 C r n i) 7 5m n , ,5 ̄/ i。载气 流 a 速 10m/ n 恒速 ) 分流 比 5 1 . lmi( , 0: 。进 样 口温 度 2 0 , 5 接
13 1 中间体 1 123,,- . . , , , 3 6 六甲基 茚满 的合成 向带有 温控仪 、 搅拌棒 、 滴液漏斗的三 口烧瓶 中加 人 5 0g
对伞花 烃 , 并加入一定量 的催化剂 , 在一定 温度下搅 拌 , 冷却
至相应 温度后 , 慢慢滴 加 1 叔戊 醇 到反应 器 中 , 加 时间 6 g 滴 为 2 3h — 。滴加完毕后 , 在特定 温度下继 续搅拌 反应 1 , 即 h
n ,LuLu n C l g fMa rlSineadT cnl y B in o sy U i r t,B in 00 3 .R h。 g i i u ( oeeo t i c c n eho g , eigF r t n esy eig10 8 ,P .C i j l ea e o j er v i j
第3 9卷 第 1 2期 21 年 1 01 2月








V0. 9 No 1 13 . 2 Dc 01 e .2 1
J URNAL OFNORT AS 0RE T O HE T F S RY UNI VER n S
多环 麝香 中 间体 甲基 茚 满 的催 化 合成 六
E—malh msl sh . OI。 l: d x@ o u CI I

长链二元酸下游产品的合成

长链二元酸下游产品的合成

五、香精香料的合成
麝香T的合成
麝香T为大环类麝香的主要品种,在高级香水或高档化妆品香精中添加
1%的麝香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麝香T是以十三碳二元酸(tridecylic
diacid)为起始原料合成的,因此日本高砂香料公司取其英文字头“T”字, 将该麝香的商品名称定为麝香T。
✓麝香T的学名叫十三碳二元酸双乙二醇酯,它是由十三碳二元酸与乙二
五、香精香料的合成
环十五内酯的合成
HOOC-(CH2)14-COOH
EtOOC-(CH2)14-COOEt
环十五内酯的合成过程
环十五内酯
六、润滑油的合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
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 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 础油主要分为动、植物油,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 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 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GMA丙烯酸树脂与长链二元酸固化反应式
四、高级涂料的合成
GMA丙烯酸树脂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在加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树脂的分子链 逐渐解冻,经过玻璃化转变过程,使树脂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 态;继续升高温度,粉末涂料经过熔融过程,树脂从高弹态转 变为粘流态,粉末涂料熔融吸热形成一个明显的吸热峰;继续 升温,树脂和固化剂之间开始发生固化交联反应。其固化过程 如下图所示:
主要品种有: PA611、 PA1011、PA1111、PA612、PA1012、 PA1212、PA1313、PA10T、PA12T、PA13T等。
下边分别以PA1212和PA12T为例说明尼龙工程塑料的合成 工艺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麝香-T的工艺技术概述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合成麝香-T的方法,并对酯化聚合、解聚环化的工
艺条件及解聚工艺的传热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合成方法 酯化聚合、解聚环化 传热问题
麝香被誉为香料之王。麝香香气纯正、浓郁、留香持久,是香料家族中的
佼佼者。目前,全世界合成麝香型香料每年产量已超过10000吨,其中属于高档
的大环麝香为3000-4000吨,麝香-T为大环类麝香的主要品种,现年产量为1000
吨左右,在高级香水或高档化妆品的香精中麝香-T只需添加1%的量,就会收到
明显的效果。可见,它是一种应用很广的香原料。
6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麝香-T,主要生产厂家为日本高砂香料公司。由于
它是以十三烷二酸(tridecyclic diacid)为起始原料合成的,故高砂香料公司取其
英文字头“T”字,将该麝香的商品名称定为麝香-T。此外,本产品的商品名称还
有“MC-S”(日本曾田香料公司),以及“Astratone”(法国Roure Bettrand Du Pon)
等等。我国由于麝鹿大部分生长在昆仑山脉,而且以昆仑山出的麝香最为纯正,
故命名为“昆仑麝香”。
一、麝香-T的合成方法

麝香-T学名正十三烷二酸环乙撑酯,又称巴西基酸乙撑酯,英文商品名称
Musk-T。

结构式为:

理化性质:无色至浅黄色粘稠液体,具有甜而强烈的麝香香气。沸点332 ℃,
闪点247℃,凝固点0-7 ℃,相对密度2020D1.040-1.047,折射率25Dn1.469-1.473。
不溶于水,能以任何比例溶于醇和烃类有机溶剂中。在光和空气下不变化,在酸
碱下也很稳定。
麝香-T(DC13)多采用十三烷二酸与乙二醇(EG)缩聚,再经高温解聚环
化的方法制取
1、 合成十三烷二酸
十三烷二酸的制法一般都用化学法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a) 十一烯酸法
以十一烯酸为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经过缩合、水解、酸化、脱羧缩聚和
解聚等反应而得。
(b) 芥子酸氧化法
精炼菜籽油的脚子得到的芥酸,经臭氧化成生成、-十三烷二酸。
但是这些化学合成方法路线较长,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c)用生物发酵法合成十三烷二酸
200#蜡经分馏得十三烷烃,在微生物作用下端基氧化,生成、-十三烷二
酸。
近年来石油发酵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以正十三烷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
十三烷二酸的工艺,降低了十三烷二元酸的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了麝香-T在国
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其应用范围也得到拓宽。
2.化学合成麝香-T
正十三烷二酸(DC13)和乙二醇(EG)进行酯化反应,其端基活性官能团
只能线性排列,生成线型聚酯。线型聚酯在光热,特别是在催化剂作用下解聚环
化合成聚环二酸酯—麝香-T。
二、酯化聚合及解聚环化的工艺条件

酯化聚合反应将十三烷二酸和乙二醇加热进行聚合反应,通过测定聚酯的
酸值和酯值来确定反应的终点。但是,该聚合反应是调节型聚合反应,既必须控
制在一定的聚合度,一般认为聚合反应控制在50以内聚合度为宜。聚酯的聚合
度过大,表现为粘度过高,不利于解聚过程的热传递。若聚合度过低,残余羧基
和羟基过多,在解聚时易于生成水而不利于解聚,另外由于残余羧基酸性的影响,
在高温解聚时易发生裂解生成副产物。聚酯的聚合度与残余羧基的酸值有着直接
关系,聚合度越高,酸值越低,反之亦然。聚合度越高,分子量也就越大,聚酯
的熔点和粘度也就随之增加,会使下步的解聚反应难以进行,产品收率会明显下
降。目前国内对于最佳聚合度的定量研究,以及控制聚合度的工艺技术研究方面
尚属空白,有待今后填补。
合成麝香-T工艺过程中聚酯的解聚反应是最复杂的关键技术问题。需要同
时解决以下三点问题。
(一)选择高效催化剂
(二)研究解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三)解决反应器良好传热和搅拌装置的工程设计问题。
(1)经典的解聚催化剂
经典的解聚催化剂是早期普遍使用的一类催化剂。如:氧化铅类(PbO3、
Pb3O4);醇铝类(乙醇铝、异丙醇铝等)。在解聚反应中,此类催化剂的用量
一般控制在3%左右,解聚收率通常为65-85%。
(2)双金属盐催化剂
这类催化剂是由异丙醇铝同硬酯酸钠(钾)作用生产的外观为蜡状的固体
催化剂,其化学分子式为:NaAl(OC2H4OC2H4OC2H5)3COOC17H35,解聚麝香-T
收率为89.7%。
(3)单硬脂酸盐催化剂
此类催化剂是硬脂酸钾、硬脂酸铝、硬脂酸锂、硬脂酸铅等,其解聚收率
为90%。
(4)混合硬脂酸盐催化剂
此类催化剂由硬脂酸钾、硬脂酸铝、硬脂酸锂等按需要混合配制而成。其解
聚收率为90%。
(5)混合硬脂酸盐催化剂
此类催化剂由碳酸钠、碳酸钾等无机酸盐与硬脂酸钾、硬脂酸铝、硬脂酸
锂、硬脂酸镁等按需要混合配制而成,其解聚收率为95%。
三、解聚工艺的传热问题

解聚开始时,聚酯处于低聚状态。此时分子之间靠滑动进行热量传递,通
过外力搅拌才可以达到热量均衡,反应一段时间后,一方面线形高分子断链闭环
成为产品被蒸发,另一方面则断链后余下部分又与另外线形高分子反应而使高分
子链增长。这样,随着反应的进行高分子链增长,高分子之间的滑动逐渐减少,
传热形式主要以分子链的振动为主。在宏观上表现为流动态转变为固态。在此期
间,热量从釜壁传入物料中心,阻力很大,具有很大的传热梯度,釜壁物料由于
温度高而炭化,物料中心还未达到解聚温度。随着炭化层的加厚,传热更加困难。
高活性催化剂的加入使得后期釜壁物料在加热下很快解聚成环而被蒸出。解聚反
应的收率,除了取决于所选用的催化剂的活性效能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
于解聚工艺中的传热效果。聚酯是一种高熔点、高粘度的物料,在解聚反应中会
发生链的增长反应,从而增加了物料的粘度。由于传热困难,又迫使解聚升高温
度,延长解聚时间,其负效果又增长了聚合反应。当温度超过一定界限后,还会
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一些无益的副产物,导致反应锅内结焦现象严重,产生大
量残渣,并固化而造成堵塞排料管线,这样不仅降低了解聚的收率,给实际生产
造成很大的困难,还会由于搅拌效果差而造成局部过热,物料温度升高,受热时
间过长而导致成品色泽深有焦味,香气质量差,降低了使用价值。
关于传热方式问题,一般可先用导热油循环加热法,电加热法或远红外加
热法。实践证明,无论采用何种加热方式,均需有良好搅拌效果相结合。国内现
用的搅拌器无论在型式或是在构造上,均不符合扩大生产的工艺要求。解聚反应
锅的容积都很小,从而限制了生产规模。
国外文献介绍了一些为此专用的构造特殊的搅拌装置,以及与此相配合的
反应器。这些反应器是圆锥形的,里面装有多条搅拌叶片。这些叶片是螺旋条形
状的,转动时能贴近圆锥壳的内表面。叶片可安装在同一个轴上,也可安装在不
同轴上。它们可以一不同方向,不同的速度旋转,其螺距也可不同。该套装置的
主要特点在于能使全部物料,不论其处于反应器内的任何位置以及传热距离的远
近,都能得到充分良好的搅拌效果。另外,在有的文献中也提到了采用薄膜蒸发
器和真空挤出机进行半连续、连续解聚,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入能使物料粘度降
低的物质,来降低物料的粘度,以利于操作。
四、小结

1.麝香-T的合成路线,其中的十一烯酸法和芥酸氧化法由于反应路线较长,
总收率低,成本也为最高,极不适宜工业化生产。烷烃微生物发酵法的原料易得,
工艺最为简便,转化率也很高,但必须彻底解决和提高烷烃原料以及产品的纯度
问题,才能最终保证麝香-T的质量。
2.在酯化聚合反应工艺过程中,目前国内生产单位仅以酸价和酯价作为反
应控制指标,缺乏测定和控制聚合度的手段和方法,今后应加强研究聚合度同解
聚之间的最佳关系。
3.从物理化学和化学工程角度解决传热和搅拌问题,设计符合生产工艺要
求的反应器,是工业规模生产麝香-T的关键问题。
4.进一步加强对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的深入研究,目前对反应动力学研
究不深,反应器的设计仅凭经验。因此,反应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依然是我们的一
个研究主题。

参考文献
(1) 周伯华.上海化工,1986,11(6),30-33
(2) 范成有.香料及其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3) 何坚.香料化学与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4) 世界精细化工手册.化学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1986:320
(5) 张恒利.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34-36
(6) 陈远童.微生物学报,1999,39(3),279-2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