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法概说 题目

下列哪个案件属于涉外刑事案件?
A.我国在所承担国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案件
B.我国领域外外国人对我国国家和我国公民犯罪的案件
C.我国领域外我国公民对我国国家和我国公民犯罪的案件
D.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案件
涉外刑事案件是指:(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外国人犯罪的或者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符合刑法第八条、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外国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公民犯罪和中国公民犯罪的案件;(三)符合刑法第九条规定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国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案件。B和C项要符合刑法规定的其他要件,而D则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因此选A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本题是对刑法空间效力的理论考察,刑法6~9条规定了我国的刑法管辖原则。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关键在于大家对属地管辖中"地"的理解,按照司法考试的标准,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只要有一部分共犯行为发生在本国领域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本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所以根据属地管辖原则,A选项错误;"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虽然贩卖毒品是国际犯罪,但由于赵某是中国公民,属人管辖原则应优先于普遍管辖原则,所以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B选项错误;A国公民丙和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都不具有中国国籍,但因为是在中国境内犯罪,应该是属地管辖.C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所以D项正确.
甲系一个体户,后见某类医用

卫生材料供不应求,即擅自于2002年8—
—10 月转产该类医用卫生材料,由于基本设施不具备、缺乏必要的技术条件,导致该批医用卫生材料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所幸因有关部门及时发现,追回并销毁其销售的部分货物,才未造成他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则对于该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对该案件应适用行为时的刑法典(97年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规定处理。
B. 对该案件应适用审理时的刑法修正案四(02年12月28日颁布实施)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规定处理。
C. 如果该案一审判决作出后,某甲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此时正在二审期间,适逢刑法修正案四颁布实施,则此时应直接适用该修正案。
D. 如果该案一审判决作出后超过上诉期,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查机关也没有提出抗诉。但不久检查机关以该判决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再审期间,适逢刑法修正案四颁布实施,则此时应直接适用97年刑法典。
刑法的时间效力解析:AD项正确,对“已决案”,应适用行为时的法律,AD项也符合“从旧兼从轻”的处理原则;BC项错误,BC项的处理方式不利于被告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正确答案:A,B,C,D
针对《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本题涉及刑法的适用范围。我国采用混合原则;A项错误在于还包括除外情况如外交豁免;B项无除外情况;D项将犯罪结果地和发生地择一原则误认为是普遍管辖原则。
某国公民李某曾在国外多次进行贩毒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通缉。某日,李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李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过罪为由提出抗议。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
哪些措施?( )
A.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B.立即驱逐出境
C.遣送所属国
D.通报其所属国实行引渡
正确答案:A,D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关系,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不定项选择
A.由于罪刑法定原则包含了有利于被告的思想,因此,将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中的"人"限制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因此,被处以治安拘留的违法人员,在拘留期间,主动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C.罪刑法定原则主要是为了限制司法机关滥用权力,以保障人权,因此,并不排斥立法上的类推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必须明确,但是,刑法的明确可以由立法和解释共同实现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是:法律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类推解释、禁止绝对不定期刑;实质侧面是:明确性原则与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原则(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与禁止不均衡的、残疟的刑罚)。但是,法律主义并不是说要求刑法本身达到绝对明确,事实上,由于文字本身及其他原因,决定了必须对刑法作出解释,因此,刑法的明确可以由立法和解释共同实现。D选项正确。由于罪刑法定原则包含了有利于被告的思想,因此,当类推解释有利于被告,同时不会与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相冲突时,允许类推解释。所以,B选项错误。但是,根据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一切不合理解释,所以A选项错误。罪刑法定原则不但禁止司法类推解释,也禁止立法的类推解释。所以C选项错误。选D 
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使到甲国境内时,甲国公民A与乙国公民B发生争吵,A将B打成重伤。则A的犯罪行为
A.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B.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C.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D.只能适用甲国或乙国刑法
刑法》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如果是在国际列车上犯罪,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0条的规定,按照双边协议协商解决。因此,国际列车上发生的案件也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正确答案:B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保护管辖原则
正确答案:D

评析:刑法的保护管辖原则也是刑法空间效力的内容,它是指即使犯罪行为人不为该国公民,犯罪行为也不在该国领域内发生,但
该犯罪是在该国领域外针对该国或者其公民实施的犯罪,则依保护管辖原则,该国仍可依该国刑法对犯罪人进行追究
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
本题涉及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对新刑法生效之前未决之案。新刑法施行前,依照旧刑法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正确答案:A,B,D
我国《刑法》所称的“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了何种法律、法规?
A、违反了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
B.违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
C.违反了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D.国家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决定和命令
正确答案:B,C
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特别规定”,是指什么?
A.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我国香港澳门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C.民族自治州所制定的针对刑法所作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刑法实施后,新制定的刑法修正案、附属刑法所作的特别规定
正确答案:A,B,C
任某是某印刷厂工人。1980年4月15日,用刻板套色印刷的方法,伪造10元券人民币100张。当年6月15日在使用其伪造的假币时,被当场抓获。任在公安机关对其逮捕后的6月30日,乘看守人员不备逃跑,流窜到某林场,伪造身份证,当了工人。1999年,任在偷偷回家探望时,被公安机关抓获。1979年刑法规定伪造国家货币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该案尚未审判,请判断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应当适用1979年刑法
B.任某犯伪造货币罪的追诉期限至1990年4月15日届满
C.应当追究任某的刑事责任
D.任某犯伪造货币罪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1979年刑法规定伪造货币罪的法定刑

较之1997年刑法轻;所犯伪造货币罪的追诉时效因犯后罪(脱逃罪)而中断,即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前罪的追诉时效期间。但任某一案符合时效延长的规定,不再受追诉时
效的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参见《刑法》第88条第一款。正确答案:A,C,D
下列解释中,按照解释方法分类的是
A.文理解释
B.理伦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
刑法解释方法分为两大类:文理解释与理伦解释。刑法解释按照其效力分为三种: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正确答案:A,B
对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 )处罚
A.从重
B.从轻
C.免除
D.减轻
正确答案:C,D《刑法》第10条规定,在中国领域外从事犯罪,依本法应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陈某,男,1981年7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开庭审判,根据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二审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问新《刑法》此项规定对陈某案是否具溯及力?
A.不具溯及力,因陈某的盗窃行为是1997年6月20日,此时新《刑法》未生效,应依行为时法
B.不具溯及力,因阵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1997年9月4日)审结
C.具有溯及力,因对陈某判的刑太重
D.具有溯及力,因上诉期间判决书还不具有终审效力,且新《刑法》规定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对此案来说是轻法 正确答案:D
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罪行法定原则?
A.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B,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C.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D.禁止不均衡刑罚
正确答案:A,B,C,D
甲某于1997年1月到1998年1月,连续实施十余次入户抢劫犯罪行为。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应适用旧刑法的规定
B.对甲应适用新刑法的规定
C.对甲应使用新旧刑法两部刑法典中规定处罚较轻者
D.对甲应使用新旧刑法两部刑法典中规定处罚较重者
本题考查对跨法犯罪行为的处罚。所谓“跨法”是指犯罪行为由1997年9月30日以前发生连续或持续到1997年9月30日以后。根据最高检的司法解释,跨法的犯罪行为,如果是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法,即使新法处罚较重也不例外。正确答案:B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

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此条的规定说明在我国定罪量刑必须由法律规定,习惯不是刑法的渊源,A错误。我国的行政机关也没有设定刑罚的权力,B项错误。在我国允许只表述罪名的立法方式,所以D也不正确。在刑法的溯及力上,我国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允许对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所以C项入选 正确答案:C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
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
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
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
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