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汤类方歌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中医经方】桂枝加葛根汤

【中医经方】桂枝加葛根汤小指月所著的《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提到了桂枝加葛根汤,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以前我们介绍过的葛根汤的原文则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可以看出,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的区别在于有汗和无汗。
这反映了人体表毛孔的开闭情况,反映了是为风邪所伤还是寒邪所伤。
所以用药上也有区别,桂枝加葛根汤基本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葛根(桂枝芍药相对量可稍减),而葛根汤则需要再加入麻黄,把毛孔打开,通过发汗把寒邪赶走。
大家发现很有意思的东西是葛根汤其实比桂枝加葛根汤还多一味麻黄。
其实如果是被冷风吹到,又有风又有寒,桂枝加葛根汤比葛根汤更保险一些,因为如果寒不是太厉害的话,桂枝加葛根汤一般就OK了,而葛根汤里面的的麻黄发汗对于体虚的人来说可能让人更虚。
一般来说,除非是寒邪太重(比如冬天被冷风吹僵了),桂枝加葛根汤解不了表,才要用到葛根汤。
至于以前说的空调腰背僵硬证,用葛根汤还是桂枝加葛根汤呢,则因人而异,因症状严重程序而异。
大家也可以再复习一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里面两个桂枝加葛根汤的医案,一个是小指月自己,一个是壮汉,病的根源都是热天睡觉吹凉风导致的,第二个医案还明显有汗出症状,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就好了。
桂枝加葛根汤,成人的常规用量是:葛根12-20克、桂枝6-10克、芍药6-10克,炙甘草6-10克、生姜9-15克、大枣四枚到六枚(掰开),用五饭碗水慢火煮成两碗,每次温服一碗。
饭后半小时服。
附后是桂枝加葛根汤的一些相关文章。
附1:桂枝加葛根汤(作者:郝万山)"桂枝加葛根汤,是由桂枝加葛根所组成的,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它治什么病呢?首先在外感病,比方说病毒性感染而引起了项背部的肌肉痉挛的,用这个方子疗效特别好,当然这种病临床上不太多见。
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什么呢?颈肩肌肉紧张综合证、颈椎病,这是知识分子常见的一个证候,尤其是现在搞电脑的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干这个,姿势不动,这个姿势很固定,所以颈肩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疼,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造成头痛,造成后头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方子。
伤寒杂病论方歌.

伤寒论方歌括1、桂枝汤头项强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需藉粥之功。
2、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入汗濡,只需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桂枝加附子汤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身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弞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安。
4、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5、桂枝二麻黄一汤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姜。
6、白虎加人参汤服桂烦渴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7、甘草干姜汤心烦脚急里需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8、芍药甘草汤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误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9、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0、四逆汤生附一枚一两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1、葛根汤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2、葛根加半夏汤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差,须取原方照分量,半升半夏洗来加。
13、葛根黄芩黄连汤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4、桂枝加厚朴仁汤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四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15、干姜附子汤一枚生附一两姜,日间烦躁夜安当,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16、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汗后身痛脉沉迟,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17、麻黄杏甘草石膏汤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18、桂枝甘草汤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19、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二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使。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中医病证医案【1】感冒(聂惠民医案)郑某,女,成年。
1978年10月初诊。
患感冒三天,自服解表药如银翘丸、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未效,故求余诊。
病见发热(37.6℃),微恶风寒,身见自汗,鼻塞流涕,项背拘急,不能自如,面部自觉有拘紧感(既往患过颜面神经麻搏)。
切其脉缓而弱,舌淡红,苔薄白。
证属风邪客表,营卫不和,经输不利而致。
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舒经活络,拟桂枝加葛根汤化裁。
遂以原方加嫩桑枝10g。
进药二剂,取微汗出。
药后病去七八,继服二剂而安。
(《聂氏伤寒学》)【2】汗出恶风,项背拘急伴下利(刘渡舟医案)刘某,男,41岁。
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
问其大便则称稀溏,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
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
刘老辨脉浮、汗出恶风为桂枝证;项背拘急而强几几为太阳经输气血不利所致;大便溏薄,肛肠下坠后重,则为阳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
大论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仲景示人,有汗的用桂枝,无汗的用麻黄,故本证当用桂枝汤。
项背强急,应加葛根。
又大便下利,为太阳阳明合病,而葛根能走上彻下,疏解“二阳”,切为病之所宜。
桂枝15g,白芍15g,葛根16g,生姜12g,炙甘草10g,大枣12枚。
服药后,不须啜粥。
连服七剂,诸症皆爽然而愈。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3】风中经络,口眼斜(刘渡舟医案)张某,女,26岁。
时值炎夏,乘长途汽车返乡,面朝敝窗而坐,疾风掠面,当时殊觉凉爽,抵家却发觉左侧面部肌肉拘急不舒,口眼斜。
视其舌苔白而润,切其脉浮。
辨为风中阳明经络,正邪相引所致。
治当疏解阳明之风邪,兼以缓急解痉为法。
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炙甘草6g,葛根15g,白附子6g,全蝎6g。
仅服两剂,汗出邪散而病愈。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4】风中经络,颈项偏斜(胡天成医案)吴某,女,5岁。
1979年11月9日初诊。
葛根汤治疗颈椎病

川断 10g 伸筋草 10g 牛膝10g
没药 3g 枸杞 10g 菊花10g
粉葛20 g 甘草6g
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早晚各喝一次,十天、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芪、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
一、用葛根、黑豆、蛇蜕、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芪、核桃、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
结合适当按摩理疗,效果会更好。
葛根汤基础配方: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g。
我常用此方加减治疗颈椎病、五十肩等。
40岁以后常患的五十肩,主要症状为:后头隐痛、项背牵强、肩臂疼痛酸麻、肩颈有压痛、怕冷、疼痛受寒加重等。组方如下:
葛根15g、麻黄5g、桂枝12g、炙甘草5g、生姜2片、附子6g、姜黄10g、赤勺12g、羌活10g、红花10g、茯苓15g。
处方:粉葛根25克,山茱萸20克,白芍12克,桂枝、独活、天麻各10克,炙甘草、附子、羌活、川芎、川牛膝各9克,生姜6克,大枣6枚。
连服5剂,每剂服后均有微汗出。服后颈部轻松,局部发凉好转,以其体虚,上方去羌活、川芎,加鹿角霜、仙灵脾。服药1个疗程,颈项转动灵活,体质有所好转。再用上方加减调治60余剂,诸症若失而愈。颈椎X线片示生理曲度、骨质增生均好转,随访至今未复发。(原作者焦树德)
相信在现代的社会一般人都用电脑开车上班生活忙碌经常会出现脖子肩膀酸痛严重时还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手指麻木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剂中药药方我的病人用了效果都很好中医是讲究辩证论治因人而治我的药方经多年实践将其加减修改成更大众化适合大多数人方如下
葛根汤治疗颈椎病
颈椎疼痛难忍,一侧有些肿,眼睛晕花。给开葛根汤加党参、当归、川芎以补气血,以推病邪。一付,效果明显。
【药势】桂枝加葛根汤中的葛根

【药势】桂枝加葛根汤中的葛根.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
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
﹝摘自『傷寒雜病論慢慢教』第一期課第七堂﹞《傷寒雜病論》卷六第十五條:「太陽病,項背強儿儿,及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葛根四兩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強儿儿」這三個字,照郝萬山教授講的,唸「醬緊緊」,把強當是「僵」,後腦勺僵硬。
基本上,「汗出惡風」前面說「太陽病」,這已經是在太陽病桂枝湯證的框架之中,太陽病有的脈浮、惡風寒等,都有。
「及汗出、惡風」桂林本是這樣寫,宋本是寫「反汗出……」,我還是照桂林本,用「及」就好。
因為臨床上,汗出惡風、後腦勺僵,並不是一個衝突的狀況,用「反」反而會製造無端的驚悚。
不管「及」或是「反」,這一條就是在說太陽病一個很像桂枝湯主證的結構下,又多了一個「後腦勺很僵」的症狀,張仲景在這裏教我們的是「多了一個症狀,藥是可以加味的」,桂枝湯加一味,就是桂枝加葛根湯;加了葛根後,桂枝和芍藥就各減了一兩,這一兩可減可不減。
實際上我們用科學中藥,在桂枝湯裏面加一點單味的葛根下去,就是桂枝加葛根湯了,不一定非要減桂枝和芍藥。
但《傷寒論》是一本教學的書,我會覺得這樣寫很好。
因為他告訴我們:一旦有了葛根,就比較不需要那麼多的桂枝跟芍藥力量。
這寫的是一個事實,因為用了葛根後,葛根本身也有清太陽經的效果,所以不一定要用那麼多桂枝和芍藥。
桂枝加葛根湯其實和桂枝湯主結構差不多,所以我們只要看葛根這一味藥。
《神農本草經》:●葛根中品:一名雞齊根.味甘平.生川谷.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葛穀:治下利十歲已上。
葛根又名「雞齊根」,這個別名好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只是音韻上的類似。
桂枝加葛根汤加龙骨牡蛎的临床经验

桂枝加葛根汤加龙骨牡蛎的临床经验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桂枝加葛根汤加龙骨牡蛎方是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胸闷心痛的经典方剂。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能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能主治桂枝加葛根汤的组成桂枝加葛根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由桂枝和葛根为主要药材组成,辅以其他药材。
该方剂的组成包括: - 桂枝: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
- 葛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 生姜:有温中止呕、降逆止血的作用。
- 大枣:补脾养胃,调和药性。
- 生石膏:清热解毒,消炎利咽。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能主治1.解表发汗–桂枝加葛根汤主要用于感冒或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恶寒、身体酸痛等。
–桂枝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促使机体发汗,从而驱散体内的寒邪。
–葛根则能够清热解毒,加速病程的消退。
2.缓解经期不适–桂枝加葛根汤在中医中被常用来缓解经期不适症状,如经痛、经期不调等。
–桂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问题。
–葛根则有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缓解经期痉挛和疼痛。
3.减轻更年期症状–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往往伴随着多种不适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等。
–桂枝加葛根汤可用于改善更年期症状,特别是潮热、盗汗等症状。
–桂枝有温阳之功,能够缓解体寒引起的潮热和盗汗问题。
4.改善急性肺炎症状–桂枝加葛根汤在中医中也常用于急性肺炎治疗,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桂枝有温肺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寒邪引起的肺炎症状。
–葛根则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繁殖。
5.镇静安神–桂枝加葛根汤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
–桂枝能够温暖心阳,安定精神。
–生姜和大枣等药材也具有调和药性、安神的功效。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幼儿童不宜使用桂枝加葛根汤。
•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人群对该方剂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向医生咨询。
桂枝加葛根汤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
但在应用时,我们必须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充分发挥其疗效,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以确保合理使用并有效治疗相关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睑废(重症睑下垂) 赵某某,女,6岁,1984年10月1日初诊。其父代诉:患儿 于三月前外出途中,因感风寒,当晚发烧,三日烧退后,遂 发现双眼睑下垂。经省、地等医院诊为“重症睑下垂”。口 服维生素B1,,间断注射新斯的明,仅有短暂之效,须臾复 垂,且逐渐加剧。刻诊:患儿发育一般,舌脉未见明显异变, 唯形气较弱。只见患儿每有仰头视物的姿态,偶或为了瞻视 而以手指将眼皮扶起。余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服三剂, 毫无效果。细思之,眼睑乃足太阳膀耽经脉所起之处,患儿 初因受风,伤于太阳之脉,遂至太阳经输不利,经气不振, 故使眼睑下垂。以通阳疏络,调和营卫法治之,处桂枝加葛 根汤,桂枝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6克,葛根10克,枳壳 15克,防风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3剂,日1剂。 药后下垂眼睑明显好转,已能平目视物。因形气较弱,又以 原方中加黄芪10克以复正气,3剂。半月后其父来告,眼睑 完好如前,随访一年未见复发。(秦天富医案)
【方解】
本证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营卫不和,标为太阳 经脉气血不利,以汗出、恶风、项背拘急不舒为临 床特征。故仍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治其本,加葛根以 启升阳明津液达于太阳经脉而濡润之。 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葛根—— ①升阳发表 ②宣通经气 ③升津舒筋
【临证思路】 ①本方由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来,解表力强, 可用于风寒感冒日久不愈,头痛等症。 ②本方透表祛风力强,且无麻黄汤峻燥之弊, 可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荨麻疹等病症。 ③桂枝汤调和营卫,通阳活络,伍葛根起阴气 宣通经络,可用于落枕、颈椎病、颈肩肌肉 紧张综合症等。 ④本方外调营卫,解肌祛风,内调脾胃,升津 止利,可用于以下利为主的胃肠型感冒。
(二)痉证(僵人综合征) 张振东医案:王某,女,52岁。平素易汗出1985 年10月感下肢抽搐疼痛,渐至颈项强,下肢僵直瘈 疭,不能下地,伴发作性呼吸困难,甚则窒息。经 某医院诊断为僵人综合征。诊时头项强直,转侧不 利,全身瘦弱,而色苍白,言语欠清,神情淡漠。 双眼内收外展受限,双胸锁乳突肌、腹肌紧张,四 肢张力高,反射活跃,双脚趾向足心拘挛。全身湿 润有汗。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荣卫不和, 汗出伤津,筋脉失养。治以桂枝加葛根汤:葛根30克, 桂枝、生姜各10克,白芍12克,甘草5克,大枣5枚。 连服30剂,汗止,周身有柔和感,加全蝎3克,研 末冲服。又服30剂,全身拘急缓解,肌肉松弛柔和, 语言清晰,虽尚有脚趾拘紧,已能下地行走。
按语:落枕常发,发则见项背强几几,汗出,恶 风,脉浮迟,桂枝加葛根汤证备,是用之即效。
(四)面肌瞤动(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魏某,女,45岁,1987年4月25日初诊。自述右侧面部肌 肉瞤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 而后突感右侧而部肌肉瞤动,项背强几几,右侧面部麻木, 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曾去 某某等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 药镇肝熄风汤、牵正散等不效。乃来我院诊治。检查:神志清 楚,面色微黄,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瞤动,无明显口眼 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分肉 不利,筋脉失养。仍以祛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 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 根50克。服后吸热粥200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 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 方21剂,诸症痊愈。(金树武医案)
二、桂枝加葛根汤
【方药】 葛根四两(12克)、桂枝二两(去皮)(6克)、芍药二两(6 克) 、生姜三两 (切)(9克)、甘草二两(炙)(6克)、大枣 十二枚 (擘)(4枚) 【煎服】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 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
(四)感冒 郭xx,女,48岁。三个月前,因劳动淋雨而致感 冒,来诊前经多次用发汗解表治疗无效。面色苍白 而虚浮,肢倦懒言,大汗淋漓而恶风,项背强紧如 负重物。证为风邪客于肌表,营卫不和,经气不利, 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养。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 卫。乃投桂枝加葛根汤,嘱服姜汤一碗,以助药力。 服后全身发痒,继则全身微汗,安静入睡,次日已 不恶风,项背强板亦去大半。又进一剂痊愈。(全国 伤寒师资进修班编:《伤寒论讲义》,第8页,1975)
(七)痢疾 张xx,女,1岁。发热1日,腹泻十多次,粪便带 红白粘液,诊断为“菌痢”。人院后经用氯霉素加 服清热解毒止痢中药,腹泻仍不止…,住院10日后, 中医诊之,患儿卧床,正在输液,面红身热,体温 40.5℃,衰弱无神,唇口干燥,眼眶凹陷,气息低 弱,不思乳食,自汗出,稍动则易惊怖,大便十余 次,每次量不多,红白粘液混杂,小便短少,指纹 赤而浮,舌苔粉白。证属内伤饮食,复感表邪,表 证不解,邪气又陷入阳明,遂成太阳阳明合病下痢 之证。当以解表兼以升提陷入阳明经邪之法治之。 拟桂葛汤一剂:桂枝10克、葛根10克、杭芍6克、生 姜2小片、大枣3枚、甘草3克。上方连服三剂,一 切情况良好,体温已平,精神转佳,乳食如常,遂 调理数日,痊愈出院。(《吴佩衡医案》)
按语:素体亏虚,腠理疏松,汗出溱溱,久 则伤津,无以濡养筋脉,而见头项强直,手 足挛急,反复不愈。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止 汗,重用葛根以升津液,舒筋脉,再加全蝎 以熄风止痉。方证相对,故获良效。
(三)落枕 马某某,男,18岁。患落枕,每年3~5次,发作 时头不能侧顾,项强及有背拘急疼痛,每次发作针 刺按摩3一5次,即能获效。但偶感风寒,旋又发作, 偶有汗出、怕风,要求服中药断其根,乃用汤药。 就诊时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迟。余曰:疏一方, 发作时服3剂,再发再服。疏方:桂枝9克,白芍9克, 炙甘草9克,生姜6片,大枣5枚,葛根15克,当归 12克。如此服用2次,遂不再发。(程昭寰医案)
(五)头痛 马xx,女,28岁。半年前因感冒而致头痛, 遇风冷则痛剧 ,每早八时始痛,下午四点痛减, 倦怠无力,终日昏昏欲睡,舌淡薄白,脉沉 细而弦。证系风寒之邪上犯巅顶,阻遏络脉。 乃用桂枝加葛根汤,加白芷、芥穗以祛风上 痛。一剂痛减,二剂诸证悉除,无复发。
(六)风隐疹(荨麻疹) 李某某,女,37岁,患荨麻疹数年,每日必发, 疹出如粟,逢汗出遇风时加重,病发则全身肌腠不 舒,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虽为小疾,但病 发时瘙痒难忍,心中作烦,颇影响工作与休息。辨 证:膝理疏松,风入毛窍,阳气外泄。方用桂枝加 葛根汤再加防风15克。共服20余剂,基本告愈。 (封万富医案) 按语:本案辨证眼目一是痒疹逢汗遇风加重,二 是发则全身肌腠不舒。为风中肌腠,扰于玄府,太 阳经脉不舒,病合桂枝加葛根汤证,故用之即效。
【验案】 (一)项背拘急案 刘某某,男,41岁。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 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问其大便则称稀溏,每日二三次, 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辨为桂枝 加葛根汤证,其大便塘薄,肛肠下坠后重,则为阳明受邪升 清不利之象,为“太阳阳明合病”。处方:桂枝15克,白芍 15克,葛根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10克,大枣பைடு நூலகம்2枚。 服药后,不须啜粥,连服7剂,诸症霍然。(刘渡舟医案) 按语:本证在项背强急的同时,并见下利、下坠与脱肛, 实补原方之所略也。后世用本方治疗外感不解,又有下利之 证,每获效验。刘老认为,本方用于治疗风寒背部痹痛,以 及下颌关节炎等,亦有较好疗效。
按语:本病临床多以脾虚气陷治之,然本 案乃风入太阳,经气不利所致,其依据乃是 眼睑为足太阳经脉所起之处,此经脉辨证之 典范也,果用桂枝加葛根汤取效,临证值得 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