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医道课-24-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逆流挽舟
【中医经方】桂枝加葛根汤

【中医经方】桂枝加葛根汤小指月所著的《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提到了桂枝加葛根汤,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以前我们介绍过的葛根汤的原文则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可以看出,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的区别在于有汗和无汗。
这反映了人体表毛孔的开闭情况,反映了是为风邪所伤还是寒邪所伤。
所以用药上也有区别,桂枝加葛根汤基本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葛根(桂枝芍药相对量可稍减),而葛根汤则需要再加入麻黄,把毛孔打开,通过发汗把寒邪赶走。
大家发现很有意思的东西是葛根汤其实比桂枝加葛根汤还多一味麻黄。
其实如果是被冷风吹到,又有风又有寒,桂枝加葛根汤比葛根汤更保险一些,因为如果寒不是太厉害的话,桂枝加葛根汤一般就OK了,而葛根汤里面的的麻黄发汗对于体虚的人来说可能让人更虚。
一般来说,除非是寒邪太重(比如冬天被冷风吹僵了),桂枝加葛根汤解不了表,才要用到葛根汤。
至于以前说的空调腰背僵硬证,用葛根汤还是桂枝加葛根汤呢,则因人而异,因症状严重程序而异。
大家也可以再复习一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里面两个桂枝加葛根汤的医案,一个是小指月自己,一个是壮汉,病的根源都是热天睡觉吹凉风导致的,第二个医案还明显有汗出症状,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就好了。
桂枝加葛根汤,成人的常规用量是:葛根12-20克、桂枝6-10克、芍药6-10克,炙甘草6-10克、生姜9-15克、大枣四枚到六枚(掰开),用五饭碗水慢火煮成两碗,每次温服一碗。
饭后半小时服。
附后是桂枝加葛根汤的一些相关文章。
附1:桂枝加葛根汤(作者:郝万山)"桂枝加葛根汤,是由桂枝加葛根所组成的,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它治什么病呢?首先在外感病,比方说病毒性感染而引起了项背部的肌肉痉挛的,用这个方子疗效特别好,当然这种病临床上不太多见。
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什么呢?颈肩肌肉紧张综合证、颈椎病,这是知识分子常见的一个证候,尤其是现在搞电脑的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干这个,姿势不动,这个姿势很固定,所以颈肩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疼,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造成头痛,造成后头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方子。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一种中药药方桂枝加葛根汤是一种中药药方,出自于《伤寒论》。
可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基本信息中文名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寒疟,寒伤阳明,寒多热少,有汗者出处《症因脉治》卷四附方【方名】桂枝加葛根汤【出处】《伤寒论》秦之瑛自拟方歌:桂枝汤中葛根入,解肌祛风调营卫。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葛根(12克)【原方】葛根(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方诀】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
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
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
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禁忌】斟酌。
附方桂枝葛根汤组成:桂枝、芍药、干葛、甘草、防风。
主治:痘疹,如暴风连日而有伤风之症者。
出处:《片玉痘疹》卷五附方桂枝葛根汤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各七钱,葛根一两三钱。
主治:太阳表虚,颈项强,汗出恶风。
出处:《直指》卷十九附方桂枝葛根汤组成:桂枝、葛根、赤芍药、升麻、防风、甘草各一钱。
主治:小儿癍疹初发,如时大寒,则腠理闭密,气血凝涩,防其发泄得迟,有毒气壅遏之变。
出处:《准绳·幼科》卷四用法【用法】上六(通行本误作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通行本误入麻黄二两)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吸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葛根汤方义本方即桂枝加葛根汤去大枣而成。
本证因于太阳之邪初传阳明所致。
病以太阳证候表现为主,阳明燥热尚不明显,故治疗之法,应以解表为主,不可冒然使用下法。
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芍调和营卫,葛根疏解阳明之邪,生姜、甘草和胃安中。
加减化裁若无汗,加防风;头痛,加羌活;夏秋口渴消水,加石膏。
雨柠经方病案之二十四:葛根汤和桂枝新加汤治疗一次受寒发烧

雨柠经方病案之二十四:葛根汤和桂枝新加汤治疗一次受寒发烧国庆期间,天天早出晚归。
这个秋天,昼夜温差特别大,有时候晚上7、8点钟,温度会低到十来度。
有一天晚上回家,结果就觉得风特别凉,吹得身上发冷。
结果回家后就觉得恶寒严重,一量发烧37度。
这个发烧有明显的受凉经历,无汗、恶寒、发热、颈背酸痛、食欲不好。
我心里想多半是葛根汤证。
因为听朋友说,出现发烧,赶快用手搓热,按摩大椎、脊椎这一线,如果能按摩出汗,烧就能退了。
让我老公帮我按摩,觉得舒服些,但是仍然不解。
过了一会儿,发现已经是38度了。
正好林大夫在线,问了一下,他也说是葛根汤,因为最近我脾气比较大,给我加味了柴胡、黄芩。
因为这个恶寒,盖了被子就不觉得冷了,所以排除了麻附辛汤证。
我按照伤寒论方子抓的药,半付葛根汤下去,身上开始出汗了。
但这次出的汗比较多,而且小便也多。
夜里就觉得全身酸痛,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心里暗想,坏了,这样的汗,恐怕不解病啊。
果然,第二天早上一量,仍然38度,身上一阵一阵的出汗,觉得热了就一身汗,一会儿又觉得冷就不出汗。
我这个情况葛根汤也不敢再喝了。
我自己觉得寒热往来应当是少阳证,但是同时出汗多,热多寒少,又想用葛根麻黄汤。
问诊林大夫,他觉得是太阳少阳合证,开了柴胡桂枝汤加葛根。
喝了柴桂汤之后,结果又出了大汗,烧更高了38.5度,整个一天都浑身酸痛。
说明这个也不对证。
晚上继续向林大夫问诊。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浑身酸痛、出汗、发烧。
我对他说,不能再发汗了,越发汗越发烧,身上越酸痛。
他仔细琢磨情况,问我昨天晚上吃的葛根汤用了多少克麻黄?葛根汤之后出汗多不多?我回答:用了15克麻黄,出了大汗。
他想了想,说,还是用桂枝新加汤加厚朴和枳壳,你可能是出汗太多伤津了。
为啥加厚朴和枳壳?他说因为你生病期间近两三天无大便,胃口也不好,说明中焦还是有阻滞,里面不通,表证也无法彻解。
于是煮了一付药,吃了一半上床睡觉。
哈哈,这次是出的微汗,而且身上也渐渐不那么酸痛了,晚上9点睡觉,一觉醒来半夜3点半了。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能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能主治桂枝加葛根汤的组成桂枝加葛根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由桂枝和葛根为主要药材组成,辅以其他药材。
该方剂的组成包括: - 桂枝: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
- 葛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 生姜:有温中止呕、降逆止血的作用。
- 大枣:补脾养胃,调和药性。
- 生石膏:清热解毒,消炎利咽。
桂枝加葛根汤的功能主治1.解表发汗–桂枝加葛根汤主要用于感冒或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恶寒、身体酸痛等。
–桂枝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促使机体发汗,从而驱散体内的寒邪。
–葛根则能够清热解毒,加速病程的消退。
2.缓解经期不适–桂枝加葛根汤在中医中被常用来缓解经期不适症状,如经痛、经期不调等。
–桂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问题。
–葛根则有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缓解经期痉挛和疼痛。
3.减轻更年期症状–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往往伴随着多种不适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等。
–桂枝加葛根汤可用于改善更年期症状,特别是潮热、盗汗等症状。
–桂枝有温阳之功,能够缓解体寒引起的潮热和盗汗问题。
4.改善急性肺炎症状–桂枝加葛根汤在中医中也常用于急性肺炎治疗,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桂枝有温肺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寒邪引起的肺炎症状。
–葛根则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繁殖。
5.镇静安神–桂枝加葛根汤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
–桂枝能够温暖心阳,安定精神。
–生姜和大枣等药材也具有调和药性、安神的功效。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幼儿童不宜使用桂枝加葛根汤。
•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人群对该方剂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向医生咨询。
桂枝加葛根汤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
但在应用时,我们必须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充分发挥其疗效,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以确保合理使用并有效治疗相关疾病。
桂枝加葛根汤,调理颈背僵硬发紧!

桂枝加葛根汤,调理颈背僵硬发紧!
桂枝加葛根汤,调理颈背僵硬发紧!
案例:穆某,女,66岁。
初诊日期:2022年3月11日。
主诉:患者3个月前出现反复发作颈背僵硬发紧,背部怕冷,未予治疗,现为求诊治,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颈背僵硬发紧,怕冷,局部有汗,阵发性头晕,每次头晕持续1-2小时,严重时双眼不能睁开,持续约10分钟,腰酸,腰冷,时有恶心,耳鸣,大便粘,1日1次。
小便调。
辩证:舌淡,苔薄黄,有液线,脉弦细沉。
诊断:颈椎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治疗: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葛根(先煎半小时)。
10剂,水煎服(先煎葛根约半小时),日1剂,分3次早、中、晚温服。
后续用药半月颈部、背部有汗出,全身舒服,颈背部僵硬发紧及怕冷已愈。
患者诉期间服2剂药后,夜尿多,夜尿3次,腰酸明显好转,耳鸣减轻60%,耳鸣发作频次减少。
本案中患者颈背僵硬发紧,怕冷,局部有汗,符合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故用之以解肌祛风,生津舒筋。
注意:中医讲究辩证,一人一方,有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
桂枝加葛根汤组成,加减运用,桂枝加葛根汤医案

桂枝加葛根汤组成,加减运用,桂枝加葛根汤医案【桂枝加葛根汤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组成】葛根15g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5g 红枣12枚【煎服方法】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使微汗出,病愈停后服,不愈续服之。
【主治】太阳病中风,项背强几几。
【加减】无汗、脉浮紧者加麻黄。
【禁忌】1.口干、口苦、喜冷、思饮者,忌之。
2. 表实无汗者,忌之。
【类方】1.葛根汤:同为治项背强几几之方。
不同者,葛根汤治太阳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者。
2.瓜蒌桂枝汤:均可治表虚证之项背强几几。
不同者,瓜蒌桂枝汤证兼阴虚,故有口干、口渴、脉沉等津液亏损症状。
【桂枝加葛根汤临床运用】1.感冒、肩凝、项背部神经痛、痢疾初起、麻疹、猩红热。
2.落枕。
3. 胃痛。
劳累或进食生冷则痛剧,喜温按,舌淡,脉弦细。
4.中毒性痢疾。
脓血便10〜20次/日,午前寒战,午后高热无汗,舌淡,苔薄白腻。
2. 僵人综合征。
症见头项强直,面色苍白,肌肉紧张,全身汗出。
6.面肌瞤动。
兼自汗、恶风,舌淡红,脉弦。
7.项背拘急。
伴自汗恶风,便溏后重,舌苔白润。
【桂枝加葛根汤浅议】此调和营卫、解肌升津之方也,以汗出、恶风、项背拘急不舒为临床使用目标。
项背强几几,即颈项强急不舒、顾盼俯仰不自如之谓。
为风寒侵袭,经脉不通,津液不能上达,筋肉失养所致。
故用桂枝汤解外,加葛根升达津液。
葛根一药,既有解肌驱邪、宣通经络之力,复有生津濡筋、升液止渴之功,《本经》谓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是以外感内伤皆可用之。
解肌用量宜大,通常为30〜60克。
颈椎骨质增生,落枕多有此症,若兼见恶风,汗出,舌质淡,余常以本方治之。
体弱者,加当归、黄芪;瘀滞者,加王不留行、姜黄,多能消除或缓减症状。
大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二阳合病,即既有麻黄汤证,又见下利,为表邪及里,故用葛根汤解表和里。
jt叔叔医道课 24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逆流挽舟

JT叔叔医道课24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逆流挽舟24.2013.05.28 下: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逆流挽舟好啊,那我们就来讲桂枝加葛根汤,那我现在要再先说一句啊,可能大家听起来有点小失望的话,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其实在《伤寒论》里面呢,是一个有点冷门的方子。
额,因为呢桂枝汤的主结构啊,再加一味葛根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对不对,所以呢,基本上它其实,我们在临床开药的时候,你只要把它想象成是桂枝汤的加味就可以了,就是非常单纯的一件事就是,桂枝汤的症状里面如果又多一个后脑勺僵,你就放一点葛根,就这样,所以就只是一个加味法。
那么《伤寒论》里面这一个结构的方子啊,真的非常非常红的是葛根汤,那葛根汤跟桂枝加葛根汤不一样的地方是桂枝汤加葛根叫桂枝加葛根汤嘛对不对,那它如果是加上麻黄跟葛根的话叫葛根汤,所以葛根汤的用途是极之广泛的,而在这个葛根汤可以用的这个极之广泛的范围里面,有一部分没有那么严重的,你用桂枝加葛根汤也可以,这样子。
所以呢以今天的状况来讲我觉得,因为用这个古汉方啊,用这个经方的频率比较高的汉方医生还是在日本比较多啊,那所以呢我觉得,看日本医生的开药经验呢,我觉得需要为这个桂枝加葛根汤做一点平反的啊,就是以日本的开业经方医生的状况来说的话,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就是葛根汤有一点太滥用,然后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他反而不会开桂枝加葛根汤了,那这个点我觉得是我们今天这个课需要为它纠正的,因为的确有几个状况你不可以用到麻黄,你必须要退回到桂枝加葛根汤的世界。
可是呢,你知道人有的时候就是做事情有一点喜欢贪方便,如果你家里面已经有一罐葛根汤了,你就会觉得啊不然就用葛根汤就好了嘛,对不对?就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呢,等一下我会跟同学强调一下,在怎么样怎么样的情况是一定不要用到葛根汤要退回桂枝加葛根汤的。
简单来讲哦,就是葛根汤的那个滥用真的是非常的非常的夸张,而且以那个日本汉方界来讲的话噢,那已经是几百年的事情了,就这不是今天才这样,像日本江户时代的那种相声哦,落语啊,相声段子就有这个就这样一个内容:什么一个病人去看医生啊,他说“医生,我头痛”,哦,葛根汤,“医生,我拉肚子”,哦,葛根汤,“医生,我感冒”,哦,葛根汤,哦,医生我怎么怎么样,哦,葛根汤,然后到最后他们就说原来医生就是会开葛根汤,就是这样的一个江户时代的相声。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组成】桂枝6g 芍药6g 生姜9g 炙甘草6g 大枣3枚葛根12g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主治外感风寒,项背强,汗出恶风;麻疹、痢疾及胃肠病起见上述症状者。
太阳病。
寒疟,寒伤阳明,寒多热少。
麻疹初期,疹初见未齐,见桂枝汤证者;痢疾初期,或胃肠病兼见桂枝汤证者。
【临床应用】此乃太阳阳明合病之方,今可用于多种疾患。
1,局部病变。
项背不适或有拘急或强或痛或落枕或斜颈或颈椎部X线示有病变。
2,相连病变。
头昏,高血压或低血压,睑废,面肌蠕动,手臂麻木等。
3,全身病变。
痢疾,荨麻疹,痉病等桂枝加葛根汤症者。
都可使用。
应用指征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而恶风者。
与经文一样。
一、项背拘急:刘某,男,41岁。
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
问其大便则称稀溏,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
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
辨为桂枝加葛根汤证,其大便溏薄,肛肠下坠后重,则为阳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为“太阳阳明合病”。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葛根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
服药后,不须吸粥,连服7剂,诸症霍然。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40)按语:本证在项背强急的同时,并见下利、下坠与脱肛,实补原方之所略也。
后世用本方治疗外感不解,又有下利之证,每获效验。
刘老认为,本方用于治疗风寒背部痹痛,以及下颌关节炎等,亦有较好疗效。
二、痢疾:陈某,男,4岁半。
1963年8月15曰突然发热,恶心呕吐,4小时内抽风2次,因昏迷而急诊入院。
患儿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现象,当时诊为急性中毒性痢疾,用冬眠药物及温湿布裹身。
翌日,面色转灰暗,寒战高热,呼吸微弱,经人工降温16小时,方得呼吸均匀。
复温后第二天开始,每曰上午发生寒战,且有紫绀,肢凉,午后高热(42—43℃)无汗,时有语妄躁动,每曰下利脓血便20余次,胀,里急后重,无呕吐,食欲尚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叔叔医道课24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逆流挽舟24.2013.05.28 下: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逆流挽舟好啊,那我们就来讲桂枝加葛根汤,那我现在要再先说一句啊,可能大家听起来有点小失望的话,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其实在《伤寒论》里面呢,是一个有点冷门的方子。
额,因为呢桂枝汤的主结构啊,再加一味葛根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对不对,所以呢,基本上它其实,我们在临床开药的时候,你只要把它想象成是桂枝汤的加味就可以了,就是非常单纯的一件事就是,桂枝汤的症状里面如果又多一个后脑勺僵,你就放一点葛根,就这样,所以就只是一个加味法。
那么《伤寒论》里面这一个结构的方子啊,真的非常非常红的是葛根汤,那葛根汤跟桂枝加葛根汤不一样的地方是桂枝汤加葛根叫桂枝加葛根汤嘛对不对,那它如果是加上麻黄跟葛根的话叫葛根汤,所以葛根汤的用途是极之广泛的,而在这个葛根汤可以用的这个极之广泛的范围里面,有一部分没有那么严重的,你用桂枝加葛根汤也可以,这样子。
所以呢以今天的状况来讲我觉得,因为用这个古汉方啊,用这个经方的频率比较高的汉方医生还是在日本比较多啊,那所以呢我觉得,看日本医生的开药经验呢,我觉得需要为这个桂枝加葛根汤做一点平反的啊,就是以日本的开业经方医生的状况来说的话,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就是葛根汤有一点太滥用,然后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他反而不会开桂枝加葛根汤了,那这个点我觉得是我们今天这个课需要为它纠正的,因为的确有几个状况你不可以用到麻黄,你必须要退回到桂枝加葛根汤的世界。
可是呢,你知道人有的时候就是做事情有一点喜欢贪方便,如果你家里面已经有一罐葛根汤了,你就会觉得啊不然就用葛根汤就好了嘛,对不对?就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呢,等一下我会跟同学强调一下,在怎么样怎么样的情况是一定不要用到葛根汤要退回桂枝加葛根汤的。
简单来讲哦,就是葛根汤的那个滥用真的是非常的非常的夸张,而且以那个日本汉方界来讲的话噢,那已经是几百年的事情了,就这不是今天才这样,像日本江户时代的那种相声哦,落语啊,相声段子就有这个就这样一个内容:什么一个病人去看医生啊,他说“医生,我头痛”,哦,葛根汤,“医生,我拉肚子”,哦,葛根汤,“医生,我感冒”,哦,葛根汤,哦,医生我怎么怎么样,哦,葛根汤,然后到最后他们就说原来医生就是会开葛根汤,就是这样的一个江户时代的相声。
难怪都被写到相声段子里面去,你就知道葛根汤真是超好用的对不对?就是让人最后觉得医生果然是没有医术的,反正什么都葛根汤嘛。
然后呢,以我们比较想偷懒的那个学习中药的人来讲噢,又常常拿葛根汤去代替麻黄汤,因为它里面有麻黄嘛,所以一样可以开汗孔,那你就家里面不煮麻黄汤也可以了,因为麻黄汤很凶,煮起来胆战心惊的,葛根汤2碗也医得好啊,就是会有这样的事情。
然后葛根汤的结构又有桂枝汤结构,然后又有麻黄,然后又有那个葛根结构,所以就好几路好几路都可以用到,所以我今天要讲到这个葛根汤的条文噢,我这个讲义上面编的这些一二三四五对不对,到那什么后面的二三四五噢,其实就会有一个结论就是,你很可能发现说那个二三四五,你真的以后有一天你临床要开的时候,就直接开葛根汤就好了,你不用桂枝加葛根汤也无所谓,噢,就是这样的一个事情先讲。
但是我们教学来讲是先教桂枝加葛根汤,所以这个葛根在这个结构里面扮演到什么角色,我还是姑且都列起来,但是实际上到将来临床的时候,大概很多情况会开到葛根汤去,这个桂枝加葛根汤好像没有那么的要紧噢。
那这个桂枝加葛根汤的条文呢,我们先来看一下6-15条好了。
那6-15条讲不讲都一样噢,他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这个字啊,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字中国是念几对不对,可是这样的一个字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今天也不知道念什么,所以只能说张仲景他就写了这样一个字,所以我们就会想说这个字就好像脖子被掐起来的一个画面,所以就说不然念紧好了。
那也有人说这个字啊要念束啊,啊可以啦,意思到就好啦好不好?就是当你觉得后脑勺啊,僵僵的、闷闷的、硬硬的、卡卡的,觉得项背僵,所以古医书的这个学习者啊,就是今天学术圈都还有一点小争议啦,有的人是要念“僵紧紧”,有的人要念“强束束”。
那这个总而言之后脑勺不舒爽,但是呢他说“有汗出,有恶风”,那你知道张仲景的逻辑就是你有汗出怕风的情况,而不是流不出汗怕冷的情况就一定不可以用麻黄对不对,所以就只能用到桂枝汤加一味葛根,那这一味葛根呢加下去噢,其实因为葛根本身,像张仲景噢,我觉得《伤寒论》这本书以教学来讲当然会要说什么噢,发表你要会用什么桂枝汤结构做这个事,麻黄汤结构做这个事,葛根汤结构做这个事,但是实际上噢,我们真的在临床的时候啊,药有很多可以随便开的空间的。
就比如说你桂枝汤证噢,你剪几段葱白然后放一把红糖,然后放5片老姜煮一煮可不可以治?也可以哦。
那不然的话,什么葛根汤证那种风热感冒嗬,你放葱白、放栀子、放豆豉可不可以治?也可以。
就葱白栀子豆豉汤也可以治风热感冒,不是一定要用葛根汤。
所以就是说这个开药反正意思到了就可以了啦,差不多差不多就是你知道这个人需要发嘛,对不对?那豆豉也会发,那需要润嘛,那葛根能润豆豉也能润嘛,所以就差不多差不多意思到了就放它过关了。
所以实际以后临床的话其实有一些药都是开得散散的不太要紧的,但是现在是在学习啊,所以最标准盘的我们就先知道一下。
那在学这个标准盘的时候,因为葛根呢也有一点点把这个邪气推出来的能力,所以相对来讲,可能桂枝跟芍药啊就不用放到那么多吧,所以桂枝加葛根汤在张仲景的书里面噢,桂枝跟芍药都从桂枝汤的3两减成2两,那你临床的时候要不要减呢?减不减都没关系,一样。
那这个比如说你家里面如果已经有一罐科学中药的桂枝汤哈,那你要做桂枝加葛根汤你就再买一罐单味的葛根嘛,是不是?只是呢,葛根这个药有一点点讨厌,就张仲景他那个葛根4两我们说汉朝的1两差不多今天的15公克嘛,是不是,所以4两就有60公克是不是?60公克如果算今天的两数钱数的话,就有快要2两咯,对不对?1两多快2两了。
也就是说葛根这个药噢其实是一个相当需要一点那个加得重一点才会有效的,所以如果你是预计嗬,把这3碗都喝完的话,你可以用张仲景那个剂量,可是如果你今天想要1碗收工的话,我今天开1碗的量的什么什么葛根汤哈,我几乎是葛根是不会少于8钱的,你加到1两2、1两3都可以因为这个药非常温和。
你看到日本人那个火锅料理那个葛粉对不对,当面条一样在吃的是不是反正毒不死你的。
所以葛根它有一点点那个起始剂量的问题,就是你要用到那么多才能够感觉到它有药效,所以呢就葛根要稍微给它下猛一点,所以你今天如果是煮1碗的量你就记得葛根也给它加8钱,这样比较安心好不好?要治疗什么一般的肩颈酸痛啊什么的,你1碗的量就要8钱下去就不要再更少了哈。
那而且1碗的量加到1两半是很普通的事,不要怕,噢没有人会被葛毒死的吧,噢就是。
就像1碗饭吃下去应该不会死人吧啊,就大约是这种程度的毒性了嗬,面条跟饭的毒性。
那它这个煮法上面哦,像桂枝汤好像是6、7碗水煮到3碗啊对不对,但是它煮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他是10碗水耶,1斗就是10升嘛,他是10碗水先煮葛根煮到8碗水,然后捞掉上面的泡泡,然后再放其它的药煮到3碗,然后其它的状况呢都跟吃桂枝汤一样。
那你今天要煮这个桂枝加葛根汤你需要先煮葛根吗?我的想法是这样子,我的做法就是干脆葛根就开多一点,所以就不用煮那么久了。
那当然就是可能这个药它本身喏比较粉粉的或者怎么样,额可能在张仲景的观点里面可能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觉得说这个药大概炖久一点比较会有药性,所以就先放下去给它煮久一点这样子。
因为这个药药性比较弱,比较软绵绵的,所以就干脆煮久一点把它那个药性逼出来多一点,噢所以10碗水煮起。
那另外一个点就是我们的古方的世界多多少少还是有那种什么先提名后表决、后提名先表决那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药哈,就如果你一个药方里面一个什么麻黄要你先煮对不对,你就会觉得一定是麻黄这个药太凶猛了,所以你要先煮,把它煮得越久药性越温驯,那温驯之后呢,它才不会一下子发得那么凶这样子。
可是麻黄太猛了所以我们要先煮这样可以明白对不对,可是葛根不猛你先煮是什么意思啊?(同学:那炖久一点出来……)额可能是炖久一点出来,也有可能是在太古时代额,不知道是谁哦设计这个方剂的时候,会希望葛根的药性慢一点出来,就是说当它煮得比较久它的药性就会比较慢发作,那先桂枝汤结构把桂枝汤的结构做到差不多了,葛根的药性再一口气往后脑勺推,就是可能是要它药性慢那一步比较刚好,就是等桂枝汤的药做完一半了葛根的药性再出来,所以慢一步也有可能。
那当然还有一些药噢是煮不出什么药性的,但是张仲景也没有特别强调要炖很久的,比如说煮不出什么药性也特别强调要炖很久的是什么呢?生石膏。
那你说因为生石膏本来就是不溶于水的东西嘛对不对,透明的石头块块一样的东西,那你煮久了好像药性也没有比较多,可是它有没有什么药性可以煮出来呢?那也有也难对不对,那张仲景怎么处理生石膏?大把撒进去。
就是生石膏就大把大把往里面砸就对了,就是今天剂量的4两、5两、8两就这样往里面砸,反正因为没有药性嘛,你就干脆就大量大量地丢,那这样的话也就不用煮久一点噢。
那像张仲景的那个用石膏用到最夸张的程度的方子可能是木防己汤吧,就是治疗这个人那,胸口发闷、脸色发黑木防己汤,那那个木防己汤石膏是用到多少呢?鸡蛋大12颗。
那1颗鸡蛋大的石膏你称起来差不多,你知道石膏是石头类的东西哦,鸡蛋大的话称起来差不多有100多公克哦,那所以12颗的话就……(莹莹:锅子放起来放不下。
)12,100多公克的东西12颗是多少?1公斤多,要那么多,就是完全不要手软的给它下下去,现在又是多讲的,这是现在讲以后可能会重复的,你们撑得住吗?就是反正讲到了就提吧啊。
就是你知道因为中国人一直以为石膏的药性是很寒凉的,因为,我说以为哦,我不是说这是真相哦,因为那个发高烧发得很高的那种阳明病的白虎汤证,白虎汤的主要药物就是生石膏,那你看这个人烧得,哇,全身热得不得了,然后呢有石膏的药下去,哗那个烧就退掉了,所以你就会以为石膏这个药超寒,对不对?那所以这种时候呢,这种心阳虚造成冠状动脉在阻塞的人,石膏放12颗以后代学本草的人角度来看的话说,张仲景一定是写错字了,啊可能是12个米粒大吧,不是12个鸡蛋大,就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其实不是如此的,因为石膏固然是有一点寒没有错,它可以退胃火什么的没有错,是有一点寒的,可是真正你用经方的人你就知道,你用了石膏那个热,在退之前那个人是发汗而退热的,就是石膏是发阳明汗的药,是发汗的药不是把你这个火扑灭的药,也就它的寒度真的没有那么高,只是它能够把阳明经哦就是在你的肌肉里面产生高度热的那个邪气哦,就这样子戳个洞一样渗出来,那你的热就退掉了。
是推出邪气,重点在这里,不是在用那么多的冷去制那个热,问题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