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及意义
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作者:葛丹丹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输血是用于临床抢救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同时亦是造成医源性感染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临床输血导致的医源性感染频繁发生,严重危害输血患者的生命健康,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降低输血后感染率,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患者输血前行相关感染病指标检测,对输血感染病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临床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抗-HCV、抗-HIV、抗-TP等。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86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54;年龄1-88岁,平均年龄(43.56±8.45)歲。
患者包括内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外科等各需要输血的科室,患者的病症代表具有一般性,且不具有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情况。
1.2方法1.2.1标本采集及仪器入选患者均在清晨抽取5ml静脉血,采集静脉血后立即进行分离,留取血清,并将其放置在4℃冰箱中,在1-3h内完成相应的检测指标。
仪器采用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仪(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新波AYM-B10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检测。
1.2.2检测指标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②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患者抗-HCV指标进行测定,正常范围:0.0-1.0s/co;③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抗-TP),采用ELISA方法对患者抗-TP进行测定,检测时利用专门TP-PA试剂进行测定,正常范围:1∶40以下;④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
检测过程中,相关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试剂盒和仪器相关规定进行测定[2]。
1.3实验结果判定 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 ELISA检测S/CO≥1.0判为有反应性(阳性),抗-HIV有反应性样本送本市疾控中心确认。
受血者输血前5项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及其意义

血、 产后 出血 、 严重 创伤等疾 病都需 要依靠输 血来 补充 , 着现在血 但随
液 病患者越来越 多, 因输血感 染造成的 医疗纠纷 E 增多 , l 益 既因输 血的 传播 给患者带来 了痛 苦 , 医院造成不必 要的医疗纠纷 和经济 损失。 又为 因此 , 输血前对患者 进行检测是 减少传染病 、 少不必要 纠纷的主要 手 减 段 我 院 自 07 1月至21 1 l l 。 20年 2 0哞 月对受 血者 进行输血 前谷 丙转 氨酶 (L ) A T、 乙型 肝炎病毒表 面抗原 ( s g、 型肝炎病 毒抗体 ( HBA ) 丙 抗HC ) V、
输血 前应 详细询 问患者是 否有过输 血史 及过敏 反应 。 集空腹 静 采 脉血 液标本 3 L 检验5 m , 项输 血相 关传染 指标 , L 、 s g 抗HC A T HB A 、 V、 T P 和 抗 H V试验 , T 用速 率 法 检测 , s g 抗 一 V、 一 PA I AL 采 HB A 、 Hc 抗 HI采 用酶联 免疫 吸附试验 检测 , V 所用试 剂应 使用 经批检 合格在 有效
期 内, 严格按 照仪 器和试 剂盒说 明书要求进行 操作 , 果以酶标仪 中读 结
数为准 。 照《 按 全国临 床检 验操作 规程》 的要 求 , 对抗}Ⅳ初次检 测为 阳 I
性者进行双孔 复测 , 阳性者应送艾滋 病监测实验 室进行确诊 实验 。 仍为 梅毒抗 体采用 快速血 浆反 应素法 进行 筛查 , 者用T H 法 进行 确 阳性 P A
的首 要 问题 。 我们要 采取有 效地预 防措施 控制 经血 传播病 毒的传染 病
和 输血 的不 良反 应及并 发症的 发生 。 因此 , 血前对 受血者进 行5 输 项传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经成为了治疗各种疾病和创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尽管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但由于输血涉及到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接触,存在着潜在的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引起的感染风险,医生们在进行输血前往往会对受血者进行一系列的感染性指标的检测。
本文将重点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临床意义。
1. HIV感染标志物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
HIV感染的受血者在接受输血之前必须接受HI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这项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或者核酸进行。
如果受血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这个受血者是HIV感染者,他在接受输血时就可能会传染HIV给其他人。
临床意义:HIV是一种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一旦被感染,人体的免疫力将急剧下降,容易感染各种其他的疾病。
输血前的HIV感染标志物检测可以有效避免HIV通过输血传播。
2.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会导致丙型肝炎。
输血前的HCV标志物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或者RNA进行。
临床意义: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肝炎,如果患者长期未得到治疗,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在输血前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可以避免通过输血传播丙型肝炎。
4. 梅毒抗体检测梅毒是一种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的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
输血前的梅毒抗体检测可以通过血清中的梅毒抗体检测进行。
临床意义: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如果长期不得到治疗,会导致多种器官的损害,甚至死亡。
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可以避免通过输血传播梅毒。
5. 梭菌毒素检测梭菌毒素是一种由厌氧梭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肠胃道感染,导致肠炎。
输血前的梭菌毒素检测通过采集粪便样本进行。
临床意义:如果接受输血的患者在体内携带有梭菌毒素,那么在输血后有可能会引起肠炎,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结果分析论文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在输血之前的传染性指标的实际情况,进而研究这些相关检测重要意义。
方法:以elisa检验方法对1000例输血患者在输血之前给予hbsag、抗hcv、抗hiv以及梅毒抗体等方面进行检测。
结果:1000例患者中,hbsag呈阳性的比率为16.5%,抗hcv呈阳性的比率为1.2%,梅毒抗体呈阳性的比率为1%,抗hiv呈阳性的比率为0.3%。
结论:输血之前,给予受血者各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可充分掌握每位受血者在输血前的具体情况,可有效减少由于血液传播疾病而造成的诸多医患纠纷,进而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效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
【关键词】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中图分类号】r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92-02近几年来,由于输血感染造成很多医疗纠纷,给医院与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为了避免由于输血传播疾病而造成的各种伤害,各医院均制定了成分输血以及无偿献血等措施来解决这一大难题。
但是,由于病毒存在“窗口期”等诸多问题,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不可能完全避免或杜绝。
因此,患者在输血之前,必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以及梅毒抗体四项的检测,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感染源,为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有效地降低了院内出现感染,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1 标本来源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1000名临床以及门诊输血前患者给予分离血清,之后将其放置在4℃进行保存, 3d内进行检测。
2 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给予检测,对hbsag、梅毒抗体、抗hcv、抗hiv 进行严格检测,每一项操作必须根据说明说进行严格地操作,对elisa初次检测呈现出阳性的受检者再给予双孔检测,抗hiv复测依然呈现为阳性的受检者需要将其送至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aids)监测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1]。
2.1 仪器酶标仪采用的是mk3,洗板机采用的是mk2、北京科华。
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

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应用。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病毒感染等。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的重要意义。
首先,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可以筛查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输血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疾病,如艾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等。
这些疾病对受血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在输血前检测这些传染病的血清学指标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献血者有这些传染病的标志物,可以及时阻止输血,避免受血者感染。
其次,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可以预测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是受血者输血后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过敏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能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白细胞的活化或溶血反应等引起。
通过检测受血者的血清学指标,可以提前预知患者是否容易发生输血反应,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三,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还可以评估受血者的免疫状态。
输血会引入献血者的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或其他细胞发生反应,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可以判断受血者是否具有相应的抗体,从而评估受血者的免疫状态。
这有助于预测输血后的免疫反应,选择合适的输血产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可以筛查输血相关的重要指标,如血型。
血型配对是输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检测血清学指标,可以确定受血者的血型,确保输血过程中使用相应的血型产品。
这有助于避免输血反应和溶血事件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最后,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还可以评估受血者的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在输血前检测受血者的肝功能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或产生毒性作用。
这对于患有肝疾病或肝功能不全的受血者来说尤为重要。
总结起来,常规检测血清学五项指标在受血者输血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陈卫霞【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09【摘要】目的:分析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生物防护意识,尽可能防止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以及医院感染。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1994例输血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输血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抗体(抗-HIV)水平,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比以上4项指标检测阳性率以及不同性别输血患者传染指标的阳性检测率。
结果该次研究患者输血前,185例检出HBsAg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28%;19例检出抗-HC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95%;21例检出抗-TP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5%;1例检出抗-HI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05%。
HBsAg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8.19%)显著高于女性(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性、女性抗-HCV阳性检出率、抗-HIV阳性检出率以及抗-T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输血前一定要检测相关的传染病指标水平,这样便于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02-104)【作者】陈卫霞【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29【相关文献】1.孕产妇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高光萍2.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潘艳3.3148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伏攀;李春碧;何平;伏俊4.12443例备血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谌晓燕;张银辉5.2683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的探讨 [J], 兰雅娴;赵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是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和减少感染风险。
在进行输血前,对献
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可以减少接收者暴露于潜在感染的风险,也可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下面将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的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性传播或母婴传播。
输血前对献血者进
行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如果献血者出现阳性,说明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输血时需要
注意选择合适的血源,防止感染接收者。
3. 艾滋病毒(HIV)感染标志物检测:
艾滋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受损,造成人体易受感染。
检测献血者的艾滋病毒感染标
志物,包括HIV抗体和HIV核酸检测。
阳性结果表明献血者可能感染艾滋病毒,不宜作为
血液供体。
5. 疟原虫检测: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献血前进行疟
原虫检测,可以排除可能感染疟疾的献血者,减少输血引起的感染风险。
7. 副丙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标志物检测:
副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一种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肝炎。
检测献血者的副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包括副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EV)和副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检测。
阳性结果表明献血者可能感染副丙型肝炎病毒,不适宜作为血液供体。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注入到受体体内,用于矫正出血、休克、贫血等情况。
输血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传染病的传播。
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保证输血安全。
本文将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物,其阳性检测表示供血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输血前检测HBsAg的目的是排除供血者为乙型肝炎患者,以避免输血过程中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对受体造成感染风险。
2. 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测表示供血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往昔史,可能存在潜在的病毒携带者。
虽然HBcAb阳性人群一般不具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但在输血前进行该指标的检测是为了识别潜在感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8. 丙肝RNA(HCV-RNA)的检测
丙肝RNA(HCV-RNA)阳性检测表示供血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感染。
输血前检测HCV-RNA的目的是确认供血者是否存在活动性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输血安全。
输血前的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保障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排除供血者存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人类T淋巴病毒、EBV等传染病的风险,从而减少输血过程中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保证受体的安全。
对于进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都需加强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保证输血安全,并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抗 体 ( 一 V1 2 等 4项 指 标 。 抗 HI / ) 1 2 仪 器 与 试 剂 Mut kn MK3酶 标 仪 , 52 型 微 量 振 . lsa i 7— A 荡 器 , 信 公 司 的 GR 一0 0型 隔 水 式 恒 温 培 养 箱 , 勃 公 司 、 森 P95 雷
00 ) . 5 。结 论 对 输 血 患 者 进 行 输 血 前 相 关 传 染 病 标 志物 检 测 非 常 重要 , 避 免 和 预 防 医 院 感 染 和 医疗 纠 纷 发 生 的 重 要 手 段 , 是 也
对 提 高 医护 人 员 的 自我 保 护 意 识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 意 义 。
旦匣 堕 堕堂堑志 21 年 4 02 月第 3 卷第 8 3 期 I lbM dA r 21,o 3,( m Ja e,pl02V 13N 8 i .
・ 99 ・ 9
・
经 验 交流 ・
输血 患 者 在 输 血前 传 染 病 检 测 结 果分 析及 意义
王李洁, 刘风 华 , 香 刘 ( 武警 上 海 总队 医院检 验科 , 海 2 10 ) 上 0 1 3
摘 要 : 目的 了解该 院 输 血 患 者 在 输 血 前相 关 传 染 病 感 染情 况 , 以避 免 医 源性 感 染 及 医疗 纠 纷 的 发 生 并 提 醒 医务 人 员加 强
自我 保 护 意识 。 方 法 采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 L S 对 2 1 2例 输 血 患 者 在 输 血 前 进 行 人 类 免 疫 缺 陷病 毒 抗 体 ( HI / ) E I A) 8 抗一 V1 2 、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体 ( 一 ) 测 , 时 间 分 辨 荧光 法对 其 进 行 乙型 肝 炎 表 面抗 原 ( s g 及 丙型肝 炎 病 毒 抗 体 ( HC 检 测 。 结 抗 TP 检 用 HB A ) 抗一 V)
随 着 临 床 医 学 的 发 展 , 血 已经 成 为 一 种 非 常 重 要 的治 疗 输
பைடு நூலகம்
学 意 义 ( < O 0 ) 抗一 V 及 抗 一 P 检 测 结 果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P . 5 , HC T
学 意 义 (j O 0 ) f> . 5 。见 表 2 。
手 段 。但 因 目前 的 医 学 技 术 水 平 还 不 能 完 全 控 制 经 血 液 传 播 的 感 染 性 疾 病 , 血 可 导 致 病 毒 性 肝 炎 、 滋 病 和 梅 毒 等 传 染 输 艾 病 的 传 播 。 为 了保 障 临 床 输 血 的安 全 , 效 防止 经 输 血 传 播 的 有 疾 病 发 生 , 时 避 免 医 疗 纠 纷 , 防 医务 人 员 职 业 感 染 , 对 输 同 预 现 血 患 者 在 输 血 前 进 行 4项 检 测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果 检 测 指 标 中 HBs Ag感 染 率居 首 , 阳性 率 为 1 . 8 , 次 为 抗 TI 感 染 阳性 率为 1 6 , HCV 感 染 率 为 0 5 , V 感 0 0 其 .0 抗 . 5 HI
染 率 为 0 。其 中 男性 HB A s g感 染 率 高 于 女 性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o 0 ) 其 他 3项 检 测 结 果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 . 5 。 P>
1 . 8 0 O 1 6 . O 0 5 . 5
0.00
1 1 一 般 资 料 21 2例 患 者 为 该 院 2 0 . 8 0 9年 1月 至 2 1 0 1年 1 0月 准 备 输 血 的 患 者 , 龄 为 1 9 年 ~ 9岁 , 中男 14 2例 , 其 7 女
7 9 。在 输 血 前 抽 取 血 样 检 测 乙 型 肝 炎 表 面 抗 原 ( s ) 0例 HB Ag 、 丙 型肝 炎 病 毒 抗 体 ( 一 V)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体 ( 一 P)人 类 抗 HC 、 抗 T 、
采 集 输 血 前 准 备 输 血 患 者 的 血 液 标 本 , 时 分 离 及
3 讨 论
血 清 做 输 血 前 项 目检 测 , 诊 输 血 的 患 者 , 抽 取 血 液 标 本 分 急 先 离 待 测 , 后 输 血 , 补 做 输 血 前 检 测 项 目 。 HB Ag及 抗 一 然 再 s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l
蛐
21 2例 输 血 前 输 血 患 者 各 项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比较 8
例数() n
21 2 8
~一 ~ 一 一
21 2 8 21 2 8
2】 2 8
阳性 例 数 ( ) n
2 0 2 3 5 l 2
O
阳性 率 ( )
检 测 结果 比较 [ ( ) , ]
断 试 剂 盒 ( 海新 波 生 物 技 术 有 限公 司 ) 抗一 V12诊 断 试 剂 上 , HI / 盒 ( 京 金 豪 制 药有 限 公 司 ) 梅 毒 诊 断 试 剂 盒 ( 海 荣 生 生 物 北 , 上
药 业 有 限公 司 ) 。
】3 方法 .
关 键词 : 乙型 肝 炎 病 毒 表 面抗 原 ; 丙 型肝 炎病 毒 抗 体 ; H1 抗 体 ;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体 ; 输 血 V
DOI 1 . 9 9 j is . 6 3 4 3 . O 2 0 . 5 : 0 3 6 /.s n 1 7 — 1 O 2 1 . 8 0 8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2 1 ) 8 0 9 — 2 1 7 1 0( 0 2 0 — 9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