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直线参数方程解圆锥曲线问题

巧用直线参数方程解圆锥曲线问题
巧用直线参数方程解圆锥曲线问题

2.3.1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_4

第三课时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1)圆2 2 2 r y x =+参数方程? ? ?==θθ sin cos r y r x (θ为参数) (2)圆2 2020)\()(r y y x x =+-参数方程为:?? ?+=+=θ θ sin cos 00r y y r x x (θ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模仿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写出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吗? (二)、讲解新课: 1.椭圆的参数方程推导:椭圆122 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 θ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参 数θ的几何意义是以a 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 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双曲线122 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 θtan sec b y a x (θ为参数)

参数θ几何意义为以a 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Px y 22 =参数方程???==Pt y Pt x 222 (t 为参数),t 为以抛物 线上一点(X,Y )与其顶点连线斜率的倒数。 (1)、关于参数几点说明: A.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是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 B.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也不一样 C.在实际问题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参数方程的意义: 参数方程是曲线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与变通方程同等地描述,了解曲线,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x ,y 分别为曲线上点M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3)、参数方程求法:(A )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 坐标为),(y x ;(B )选取适当的参数;(C )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物理意义,建立点P 坐标与参数的函数式;(D )证明这个参数方程就是所由于的曲线的方程 (4)、关于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选取:选取参数的原则是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当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关系相对简单。与运动有关的问题选取时间t 做参数;与旋转的有关问题选取角θ做参数;或选取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直线的倾斜斜角、斜率等。 4、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1)、椭圆12222=+b y a x 参数方程 ???==θ θsin cos b y a x (θ为

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椭圆的定义、性质及标准方程 1. 椭圆的定义: ⑴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⑵第二定义:动点M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0(<>=+b a b y a x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 )0(12 2 22>>=+b a b x a y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范围 x a y b ≤≤, x b y a ≤≤, 顶点 ()()()() 12120000A a A a B b B b --,、,,、, ()()()() 12120000A a A a B b B b --,、,,、, 对称轴 x 轴、y 轴; 长轴长2a ,短轴长2b ; 焦点在长轴上 x 轴、y 轴; 长轴长2a ,短轴长2b ; 焦点在长轴上 焦点 ()()1200F c F c -,、, ()()1200F c F c -,、, 焦距 )0(221>=c c F F )0(221>=c c F F 离心率 )10(<<= e a c e )10(<<= e a c e 准线 2 a x c =± 2 a y c =±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 22 22 1x y a b +=的参数方程为 ()cos sin x a y b θ θθ=?? =?为参数 22 22 1y x a b +=的参数方程为 ()cos sin y a x b θ θθ =?? =?为参数

高中数学复习: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高中数学复习: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1.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 =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 ) A.2 B.3 C.6 D.9 解析 设A (x ,y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A 到准线的距离为12,即x +p 2=12. 又因为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9,即x =9, 所以9+p 2=12,解得p =6.故选C. 答案 C 2.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2与抛物线C :y 2 =2px (p >0)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 A.? ????14,0 B.? ?? ??12,0 C.(1,0) D.(2,0) 解析 将x =2与抛物线方程y 2 =2px 联立, 可得y =±2p , 不妨设D (2,2p ),E (2,-2p ), 由OD ⊥OE ,可得OD →·OE → =4-4p =0,解得p =1,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 =2x .其焦点坐标为? ?? ??12,0.故选B. 答案 B 3.设F 1,F 2是双曲线C :x 2 -y 2 3 =1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C 上且|OP |=2,则△ PF 1F 2的面积为( ) A.72 B.3 C.52 D.2 解析 法一 由题知a =1,b =3,c =2,F 1(-2,0),F 2(2,0), 如图,因为|OF 1|=|OF 2|=|OP |=2,所以点P 在以F 1F 2为直径的圆上,故PF 1⊥PF 2,则|PF 1|2 +|PF 2|2 =(2c )2 =16.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 1|-|PF 2||=2a =2,所以|PF 1|2 +|PF 2|2 -2|PF 1||PF 2|=4,所以|PF 1||PF 2|=6, 所以△PF 1F 2的面积为1 2 |PF 1||PF 2|=3.故选B. 法二 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双曲线的焦点F 1,F 2在x 轴上,且|F 1F 2|=21+3=4.设点P 的坐标为(x 0,y 0),则?????x 20-y 2 03=1,x 20+y 20 =2,解得|y 0|=32. 所以△PF 1F 2的面积为12|F 1F 2|·|y 0|=12×4×3 2=3.故选B. 答案 B 4.已知椭圆C 1:x 2a 2+y 2 b 2=1(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 重合.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 3|AB |. (1)求C 1的离心率; (2)设M 是C 1与C 2的公共点.若|MF |=5,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 解 (1)由已知可设C 2的方程为y 2 =4cx ,其中c =a 2 -b 2 . 不妨设A ,C 在第一象限,由题设得A ,B 的纵坐标分别为b 2a ,-b 2 a ;C ,D 的纵坐标分别为2c , -2c ,故|AB |=2b 2 a ,|CD |=4c . 由|CD |=43|AB |得4c =8b 2 3a ,即3×c a =2-2? ?? ??c a 2 . 解得c a =-2(舍去)或c a =1 2 . 所以C 1的离心率为12 . (2)由(1)知a =2c ,b =3c ,故C 1:x 24c 2+y 2 3c 2=1. 设M (x 0,y 0),则x 204c 2+y 203c 2=1,y 2 0=4cx 0, 故x 20 4c 2+4x 03c =1.①

【优秀教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 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 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题: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等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c b ,的几何意义 a, 3.并使学生能利用上述知识进行相关的论证、计算、作双曲线的草图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渐近线及其得出过程 教学难点:渐近线几何意义的证明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本节知识是讲完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之后,反过来利 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是数学中一个很大的课题,它包含了圆锥曲线知识的众多方面,这里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讨论以及利用性质来解题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坐标法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圆锥曲线方程”一章,是学 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思 想观点在第8章知识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部分教材进行教学 利用图形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渐近线的几何意义、弄通证明的关键;渐近线的位置、渐近线与双曲线张口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离心率的概念、搞懂离心率与双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的关键;要突破第二定义得出过程这个难点 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也可以与其类比讲解,主要应指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对圆锥 曲线来说,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我们常利用它作出双曲线的草图,为说明这一点,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例题和习题 讲解完双曲线的渐近线后,要注意说明:反过来 以1=±b y a x 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则是λ=-22 22b y a x 对双曲线离心率进行教学时要指明它的大小反映的是双曲线的张口大小,而椭圆离心率的大小反映的是椭圆的扁平程度 同椭圆一样,双曲线有两种定义,教材上以例3的 教学来引出它,我们讲课时要充分注意到此例题与后面的定义在教学上的逻辑关系,突出考虑学生认知心理的变化规律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讲义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讲义 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圆锥曲线与方程”部分的要求: (1) 圆锥曲线 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②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③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④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⑤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曲线与方程: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第一课时 椭 圆 一、基础知识填空: 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 1 ,F 2的距离的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_________ , 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________. 2.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0b a (1 b y a x 22 22>>=+的中心在______,焦点在_______轴上, 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是F 1 ______,F 2 ______; 椭圆)0b a (1 b x a y 22 22>>=+的中心在______,焦点在_______轴上,焦点的坐标 分别是F 1 _______,F 2 ______. 3.几个概念: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叫作椭圆的______.a 和b 分别叫做椭圆的______长和______长。 椭圆的焦距是_________. a,b,c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椭圆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称为椭圆的离心率,记作e=_____,e 的范围是_________. 二、典型例题: 例1.(2006全国Ⅱ卷文、理)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x 23 +y 2 =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 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 (A )2 3 (B )6 (C )4 3 (D )12 例2.(2007全国Ⅱ文)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3 1 (B) 3 3 (C) 2 1 (D) 2 3 例3.(2005全国卷III 文、理)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2 D 1 例4.(2007重庆文)已知以F 1(-2,0),F 2(2,0)为焦点的椭圆与直线04y 3=++x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 (A )23 (B )62 (C )72 (D )24 三、基础训练: 1.(2007安徽文)椭圆142 2 =+y x 的离心率为( ) (A ) 23 (B )4 3 (C ) 22 (D )3 2 2.(2005春招北京理)设0≠abc ,“0>ac ”是“曲线c by ax =+2 2为椭圆”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2004福建文、理)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

【精品】高二数学上 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 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等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c b ,的几何意义 a, 3.并使学生能利用上述知识进行相关的论证、计算、作双曲线的草图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渐近线及其得出过程 教学难点:渐近线几何意义的证明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本节知识是讲完了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之后,反过来 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是数学中一个很大的课题,它包含了圆锥曲线知识的众多方面,这里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讨论以及利用性质来解题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坐标法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圆锥曲线方程”一章,是学 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思 想观点在第8章知识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部分教材进行教学 利用图形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渐近线的几何意义、弄通证明的关键;渐近线的位置、渐近线与双曲线张口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离心率的概念、搞懂离心率与双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的关键;要突破第二定义得出过程这个难点 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也可以与其类比讲解,主要应指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对圆锥 曲线来说,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我们常利用它作出双曲线的草图,为说明这一点,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例题和习题 讲解完双曲线的渐近线后,要注意说明:反过来 以1=±b y a x 为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则是λ=-2222 b y a x 对双曲线离心率进行教学时要指明它的大小反映的是双曲线的张口大小,而椭圆离心率的大小反映的是椭圆的扁平程度 同椭圆一样,双曲线有两种定义,教材上以例3的 教学来引出它,我们讲课时要充分注意到此例题与后面的定义在教学上的逻辑关系,突出考虑学生认知心理的变化规律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高考相关点: 在高考中所占分数:13分 考查出题方式:解答题的形式,而且考查方式很固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求曲线方程,弦长,面积,对称关系,范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涉及到的基础知识 1.引入椭圆的定义 在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2c)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 有以下3种情况 (1)若a>c,则集合P为椭圆; (2)若a=c,则集合P为线段; (3)若a

标准方程x2 a2 +\f(y2,b2)=1 (a>b>0) \f(y2,a2)+错误!=1 (a>b>0) 图形 性质范围 -a≤x≤a -b≤y≤b -b≤x≤b -a≤y≤a 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A1(-a,0),A2(a,0) B1(0,-b),B2(0,b) A1(0,-a),A2(0,a) B1(-b,0),B2(b,0)轴长轴A1A2的长为2a;短轴B1B2的长为2b 焦距|F1F2|=2c 离心率e=错误!∈(0,1) a,b,c的关系c2=a2-b2题型总结

类型一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1: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F是圆内一定点,M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与F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设CD与OM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圆 【解析】根据CD是线段MF的垂直平分线.可推断出,进而可以知道 结果为定值,进而根据椭圆的定义推断出点P的轨迹【答案】根据题意知,CD是线段MF的垂直平分线.,(定值),又显然,根 据椭圆的定义可推断出点P轨迹是以F、O两点为焦点的椭圆.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练习1:已知F1,F2是椭圆C: 22 22 1 x y a b +=(a>b>0)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C 上的一点,且 错误! 1⊥2 PF,若△PF1F2的面积为9,则b=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的面积∴故答案为: 【答案】3 练习2:已知F1,F2是椭圆错误!+错误!=1的两焦点,过点F2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在△AF1B中,若有两边之和是10,则第三边的长度为() A.6?B.5 C.4 D.3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知识总结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知识总结、公式及规律 一、圆锥曲线 1.椭圆 (1)定义 定义1: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焦点). 定义2:点M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 数=<<时,这个点的轨迹是椭圆. e (0e 1)c a (2)图形和标准方程 图-的标准方程为:+=>>图-的标准方程为:+=>>811(a b 0) 821(a b 0) x a y b x b y a 222 2222 2 (3)几何性质

2.双曲线 (1)定义 定义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 1、

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 定义2: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e>1)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这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2)图形和标准方程 图8-3的标准方程为: x a y b 2 2 2 2 -=>,> 1(a0b0) 图8-4的标准方程为: y a x b 2 2 2 2 -=>,> 1(a0b0) (3)几何性质

3.抛物线 (1)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几何性质,见下表: ①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以下特点:都以原点为顶点,以一条坐标轴为对称轴;方程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焦点在对称轴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顶点到准线距离. ②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 ③弦长公式:设直线为=+抛物线为=,=y kx b y 2px |AB|212+k |x x ||y y |2121-=-11 2+ k 焦点弦长公式:|AB|=p +x 1+x 2 4.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与一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数叫做离心率,用e 表示,当0<e <1时,是椭圆,当e >1时,是双曲线,当e =1时,是抛物线. 二、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 1.定义 缺xy 项的二元二次方程Ax 2+Cy 2+Dx +Ey +F =0(A 、C 不同时为0)※,通过配方和平移,化为圆型或椭圆型或双曲线型或抛物线型方程的标准形式的过程,称为利用平移化简二元二次方程. A =C 是方程※为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同号是方程※为椭圆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异号是方程※为双曲线的方程的必要条件. A 与C 中仅有一个为0是方程※为抛物线方程的必要条件.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练习题(带答案)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练习题 1、若点()3,P m 在以点F 为焦点的抛物线2 4{4x t y t == (t 为参数)上,则PF 等于(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抛物线为24y x =,准线为1x =-, PF 为()3,P m 到准线1x =-的距离,即为4. 故选C. 2、参数方程sin cos , {1sin 2x y θθθ=+=+ (θ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为( ) A.圆的一部分 B.抛物线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椭圆的一部分 答案:B 解析:参数方程sin cos , {1sin 2x y θθθ=+=+ (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2(02)x y y =≤≤, 表示抛物线的一部分. 3、椭圆5cos ,{3sin x y ?? == (?为参数)的焦点坐标为( ) A.(5,0)± B.(4,0)± C.(3,0)± D.(0,4)± 答案:B 解析:椭圆5cos ,{3sin x y ?? ==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22 1259x y +=,故4c =. 又椭圆焦点在x 轴上,故焦点坐标为(4,0)±.

4、已知过曲线3cos ,{ 4sin x y θθ== (θ为参数,0θπ≤≤)上一点P 和原点O 的连线PO 的倾斜角为4 π,则P 点的坐标是( ) A.(3,4) B.1212,55??- ??? C.? D.1212,55?? ??? 答案:D 解析:直线PO 的方程是y x =,又点P 为曲线3cos ,{ 4sin x y θθ==上一点,故3cos 4sin θθ=,即3tan 4θ=,因为倾斜角为4 π,0θπ≤≤,所以曲线与直线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故3sin 5θ=,4cos 5θ=,所以125 x y ==. 5、已知O 为原点,P 为椭圆4cos ,{ x y αα== (α为参数)上第一象限内一点,OP 的倾斜角为3 π,则点P 坐标为( ) A.()2,3 B.()4,3 C.( D.( ,55 答案:D 解析:椭圆4cos , {x y αα== (α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得22 11612x y +=.由题意可得直线OP 的方程为y = (0x >). 由22(0), {11612y x x y =>+= 解得x y ==∴点P 的坐标为()55 .故选D. 6、参数方程cos 2sin x y θθ=??=? (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 ) A.22 14y x += B.2212y x += C.2214x y += D.2 212x y +=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学案

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1)圆222r y x =+参数方程?? ?==θ θ sin cos r y r x (θ为参数) (2)圆2 2 02 0r y y x x =+-)\()(参数方程为:?? ?+=+=θ θ sin cos r y y r x x 00 (θ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模仿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写出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吗? (二)、讲解新课: 1.椭圆的参数方程推导:椭圆 12 22 2=+ b y a x 参数方程 ?? ?==θ θ 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以a 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 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双曲线12 22 2=- b y a x 参数方程 ?? ?==θ θ tan sec b y a x (θ为参数)

.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Px y 22 =参数方程?? ?==Pt y Pt x 222 (t 为参数),t 为以抛物线上一点(X ,Y)与其顶点连线斜率的倒数. (1)、关于参数几点说明: A.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是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 B.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也不一样 C.在实际问题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参数方程的意义: 参数方程是曲线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与变通方程同等地描述,了解曲线,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x ,y 分别为曲线上点M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3)、参数方程求法:(A)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 坐标为),(y x ;(B)选取适当的参数;(C)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物理意义,建立点P 坐标与参数的函数式;(D)证明这个参数方程就是所由于的曲线的方程 (4)、关于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选取:选取参数的原则是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当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关系相对简单.与运动有关的问题选取时间t 做参数;与旋转的有关问题选取角θ做参数;或选取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直线的倾斜斜角、斜率等. 4、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1)、椭圆122 22=+b y a x 参数方程 ?? ?==θ θsin cos b y a x (θ 为参数);椭圆 2 2 221(0)y x b a b a +=>>的参数方程是 c o s s i n (2x b y a θθθθ==≤≤π? 为参数,且0). (2)、以0 ( ,)y x 为中心焦点的连线平行于x 轴的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00 cos sin ({x a y b x y θθ θ= +=+为参数). (3)在利用???==θθ sin cos b y a x 研究椭圆问题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可记作(acos θ,bsin θ). (三)、巩固训练

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资料

高中数学选修2-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知识点: 一、曲线的方程 求曲线的方程(点的轨迹方程)的步骤:建、设、限、代、化 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M x y 及其他的点; ③找出满足限制条件的等式; ④将点的坐标代入等式; ⑤化简方程,并验证(查漏除杂)。 二、椭圆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 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12222MF MF a a c +=>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第一定义 到两定点21F F 、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 ,即21||||2MF MF a +=(212||a F F >) 第二定义 到一定点的距离和到一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即 (01)MF e e d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长轴的长2a = 短轴的长2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 2 F F e d d M M ==。 常考类型 类型一:椭圆的基本量 1.指出椭圆36492 2 =+y x 的焦点坐标和离心率. 【变式1】椭圆 116 252 2=+y x 上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________ 【变式2】椭圆 125 162 2=+y x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21F F 、,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1ABF ?的周长1ABF C ?=___________. 【变式3】已知椭圆的方程为11622 2=+m y x ,焦点在x 轴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最新08--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

08--第八章圆锥曲线 方程

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 ●考点阐释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 (1)曲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要求很高,要求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2)综合性强.在解题中几乎处处涉及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三角及直线等内容,体现了对各种能力的综合要求. (3)计算量大.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计算水平和较强的计算能力.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3京春文9,理5)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a2x2+b2y2=1与ax+b y2=0(a>b>0)的曲线大致是() ?Skip Record If...? 2.(2003京春理,7)椭圆?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为参数)的焦点坐标为() A.(0,0),(0,-8) B.(0,0),(-8,0) C.(0,0),(0,8) D.(0,0),(8,0) 3.(2002京皖春,3)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F2,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1P到Q,使得|PQ|=|PF2|,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4.(2002全国文,7)椭圆5x2+ky2=5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等于()

A.-1 B.1 C.?Skip Record If...? D. -?Skip Record If...? 5.(2002全国文,11)设θ∈(0,?Skip Record If...?),则二次曲线x2cotθ-y2tanθ=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0,?Skip Record If...?) B. (?Skip Record If...?) C.(?Skip Record If...?) D.(?Skip Record If...?,+∞) 6.(2002北京文,10)已知椭圆?Skip Record If...?和双曲线?Skip Record If...?=1有公共的焦点,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A.x=±?Skip Record If...? B.y=± ?Skip Record If...? C.x=±?Skip Record If...? D.y=± ?Skip Record If...? 7.(2002天津理,1)曲线?Skip Record If...?(θ为参数)上的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是() A.?Skip Record If...? B.?Skip Record If...? C.1 D.?Skip Record If...? 8.(2002全国理,6)点P(1,0)到曲线?Skip Record If...?(其中参数t∈R)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A.0 B.1 C.?Skip Record If...? D.2 9.(2001全国,7)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F1(1,0),F2(3,0),则其离心率为() A.?Skip Record If...? B.?Skip Record If...? C.?Skip Record If...? D.?Skip Record If...?

解析几何-- 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

4.2解析几何--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 一、选择题 1.(2010·安徽双曲线方程为x2-2y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 A. B. C. D.(,0 解析:∵原方程可化为-=1,a2=1, b2=,c2=a2+b2=, ∴右焦点为. 答案:C 2.(2010·天津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x,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24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渐近线方程是y=x,∴=.①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y2=24x的准线上, ∴c=6.② 又c2=a2+b2,③ 由①②③知,a2=9,b2=27, 此双曲线方程为-=1. 答案:B

4.(2010·辽宁设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为抛物线上一点,PA⊥l,A为垂足.如果直线AF的斜率为-,那么|PF|= ( A.4 B.8 C.8 D.16 解析:解法一:AF直线方程为: y=-(x-2, 当x=-2时,y=4,4A(-2,4. 当y=4时代入y2=8x中,x=6, 4P(6,4, 4|PF|=|PA|=6-(-2=8.故选B. 解法二:5PA∞l,4PA%x轴.

又5 AFO=60°,4 FAP=60°, 又由抛物线定义知PA=PF, 4≥PAF为等边三角形. 又在Rt≥AFF′中,FF′=4, 4FA=8,4PA=8.故选B. 答案:B 5.高8 m和4 m的两根旗杆笔直竖在水平地面上,且相距10 m,则地面上观察两旗杆顶端仰角相等的点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析:如图1,假设AB、CD分别为高4 m、8 m的旗杆,P点为地面上观察两旗杆顶端仰角相等的点,由于∠BPA=∠DPC,则Rt△ABP∽Rt△CDP,=,从而 PC=2PA.在平面APC上,以AC为x轴,A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2,则A(-5,0,C(5,0,设P(x,y,得=2 化简得x2+y2+x+25=0,显然,P点的轨迹为圆. 答案:A 二、填空题 解析:由题知,垂足的轨迹为以焦距为直径的圆,则c

专题-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师)

专题-圆锥曲线与方程 抓住3个高考重点 重点1 椭圆及其性质 1.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第一定义:对椭圆上任意一点M 都有1212||||2||2MF MF a F F c +=>= 椭圆的第二定义:对椭圆上任意一点M 都有 || ,(01)MF e e d =<< 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1)定义法:根据椭圆定义,确定2 2 ,a b 的值,再结合焦点位置,直接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2)待定系数法:根据椭圆焦点是在x 轴还是在y 轴上,设出相应形式的标准方程,然后根据条件确定关于,,a b c 的方程组,解出2 2 ,a b ,从而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椭圆的焦点位置不能确定,可设方程为2 2 1(0,0,)Ax By A B A B +=>>≠或22 221x y m n += (2)与椭圆2222 221()x y m n m n +=≠共焦点的椭圆方程可设为22222 21(,)x y k m k n m k n k +=>->-++ (3)与椭圆22221(0)x y a b a b +=>>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方程可设为22 122x y k a b +=(10k >,焦点在x 轴上)或 22 222 y x k a b +=(20k >,焦点在y 轴上) 4.椭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策略 (1)与几何性质有关的问题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即使不画出图形,思考时也要联想到图形:若涉及顶点、焦点、长轴、短轴等椭圆的基本量,则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求解自然就不难了. (2)椭圆的离心率2 21c b e a a ==-当e 越接近于1时,椭圆越扁,当e 越接近于0时, 椭圆越接近于圆,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需要两个条件,而求椭圆的离心率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 b c 的齐次方程,再结合2 2 2 a b c =+即可求出椭圆的离心率 [高考常考角度] 角度1若椭圆12222=+b y a x 的焦点在x 轴上,过点)2 1,1(作圆12 2=+y x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直线AB 恰好 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 14 52 2=+y x . 解析:方法一:设过点)21,1(的直线方程为:当斜率存在时,1 (1)2 y k x =-+,即22120kx y k -+-=

文科数学备考典型题解第八章圆锥曲线的方程

第八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1、已知F 1、F 2是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焦点,以线段F 1F 2为边作正三角形, 若双曲线恰好平分正三角形的另两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A 、324+ B 、13- C 、 2 1 3+ D 、13+ 1、D 【思路分析】法一:F 2 (c , 0),M (0 ,3c) 依MF 2中点N (2c 3,2c )在双曲线上,得22 22b 4c 3a 4c -=1 即) a c (4c 3a 4c 22222--=1)1e (4e 34e 222--?=1. 注意到e >1,解得e =3+1. 法二:连NF 1,则| NF 1| =3c ,| NF 2| = c. 根据双曲线的第一定义,有| NF 1| - | NF 2| = 2a. 即3c – c = 2a ∴e = a c =3+1.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的两渐近线互相垂直 B .过点(1,1)且与直线x -2y+3=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2x + y -3=0 C .抛物线y 2 = 2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1 D .223x +225 y =1的两条准线之间的距离为425 2.解答:A :e = 2,a = b ,渐近线y = ±x 互相垂直,真命题。 B :设所求直线斜率为k ,则k=-2,由点斜式得方程 为2x+y -3=0 也为真命题 C :焦点F ( 21,0)准线x = -2 1 d = 1真命题 D : a = 5 ,b = 3 ,c = 4 ,d = 2·2 25c a 2= 假命题,选D 评析:考察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考察熟练程度。 3.双曲线)0,(122 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该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 点,△PF 1F 2面积为1,且,2tan ,2 1 tan 1221-=∠= ∠F PF F PF 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A .135 1222 =-y x B .1312 522 =-y x

第2讲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第2讲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0·重庆调研)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52x ,且与椭圆x 212+y 2 3=1有公共焦点,那么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A. x 28-y 2 10=1 B. x 24-y 2 5=1 C. x 25-y 2 4=1 D. x 24-y 2 3=1 2. (2020·惠州调研)已知F 是抛物线C :y =2x 2的焦点,N 是x 轴上一点,线段FN 与抛物线C 交于点M ,若2FM →=MN →,则|FN →|等于( ) A. 58 B. 12 C. 38 D. 1 3. (2020·三明一模)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若A ,B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d 1和d 2,且d 1+d 2=6,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x 24-y 2 12=1 B. x 212-y 2 4=1 C. x 23-y 2 9=1 D. x 29-y 2 3=1 4. (2020·淮北二模)已知椭圆C :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椭圆C 与 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AB =10,BF =8,cos ∠ABF =4 5,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A. 35 B. 57 C. 45 D. 67

二、 多项选择题 5. 若F 为拋物线C :y 2=3x 的焦点,过点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3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2 C. 原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38 D. △OAB 的面积为9 4 6. 已知圆M :x 2 +y 2 +2mx -3=0(m <0)的半径为2,椭圆C :x 2a 2+y 2 3=1(a >0) 的左焦点为F (-c,0),若垂直于x 轴且经过点F 的直线l 与圆M 相切,则( ) A. m =-1 B. m =13 C. c =-1 D. a =2 7. 已知椭圆C :x 24+y 2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O 为坐标原点,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过点F 2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则△ABF 1的周长为8 B. 椭圆C 上存在一点P ,使得PF 1→·PF 2→ =0 C. 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 D. 若P 为椭圆x 24+y 2 =1上的一点,Q 为圆x 2+y 2=1上的一点,则点P ,Q 的最大距离为3 三、 填空题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3,1),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9. (2020·广州质检)若抛物线x 2=4y 的焦点为F ,过点F 作斜率为3 3的直线l 与抛物线在y 轴右侧的部分相交于另一点A ,过点A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H ,则△AHF 的面积是________. 10. 已知点P (0,1),椭圆x 24+y 2=m (m >1)上两点A ,B 满足AP →=2PB →,那么当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双曲线2 214 x y -=的实轴长为( ) A .3 B .4 C .5 D .12 2.抛物线22y x =的准线方程为( ) A .14y =- B .18y =- C .12x = D .1 4x =- 3.已知椭圆 22 1102 x y m m +=--,长轴在y 轴上.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A .4 B .5 C .7 D .8 4.抛物线21 4 x y =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 .2 B .4 C .18 D .1 2 、 5.已知椭圆()222104x y a a + =>与双曲线22 193 x y -=有相同的焦点,则a 的值为( ) C.4 D.10 6.若双曲线()22 22103 x y a a -=>的离心率为2,则实数a 等于( ) A.2 B. C. 3 2 D.1 7.曲线221259x y + =与曲线()22 19259x y k k k +=<--的( ) A.长轴长相等 B.短轴长相等 C.焦距相等 D.离心率相等 8.已知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点,A B 在C 上且关于x 轴对称,点,M N 分别为,AF BF 的中点,且AN BM ⊥,则AB =( ) A . B . C .8或8 D .12或12-

… 9.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0)a b >>的一条渐近线过点,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 2y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 A .2212128x y -= B .22 12821x y - = C .22134x y -= D .22 143x y - = 10.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A (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D.92 11.已知椭圆22 22:1(0)x y E a b a b +=>>的右焦点为F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 ,直线:340l x y -=交 椭圆E 于,A B 两点.若4AF BF +=,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不小于4 5 ,则椭圆E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0, ]2 B .3(0,]4 C .[2 D .3[,1)4 12.已知直线1y x =-与双曲线221ax by +=(0a >,0b <)的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且过原点 和线段AB 中点的直线的斜率为2- ,则a b 的值为( ) A . B . C . D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一上. 13.若双曲线1162 2=-m x y 的离心率2=e ,则=m ________. 14.动圆经过点(3,0)A ,且与直线:3l x =-相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