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压强》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压强》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压强》复习导学案

《压强》

知识点一: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考点1、画压力、重力的示意图

习题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 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考点2、分析压力的大小 (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

习题2、重为G 的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支撑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考点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

习题3、小明同学利用A 、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结论是:。本实验还用到的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 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5)如果把图10中的泡沫换成木板,我们会发现泡沫和木板发生形变的程度(填“相同”或“不同”),但泡沫和木板受到的压强是(填“相同”或“不同”),因此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知识点三:压强定义式的应用

考点1、关于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规律1计算固体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受力面以上所有物体重力之和。)和受力面积也就是

F

施压和受压物体接触的面积。再根据公式 p= F/S求压强。)

习题4、一个正方体乙,重10N,底面积是0.1 m2,放在一个面积是10 m2房间的地面中央,把另一个正方体甲,重20N,底面积是0.5m2,叠放在乙的上面,如图所示,求:(1)甲对乙的压力和压强;(2)乙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考点2、比较固体压力压强大小

习题5、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p不变,f变大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D.F、f不变,p变小

(规律2、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

习题6、有一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强为p,请你把它切成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为.

习题7、三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分别由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铜圆柱体B.铁圆柱体C.铝圆柱体D.三个一样大

习题8、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平放、侧方、立方三种放法中哪种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知识点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考点1、区分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习题9、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少压强的有()属于增大压强的有()

1、针头做的特别尖

2、坦克的履带的面积比较大

3、铁路的钢轨要铺在枕木上

4、切苹果的刀刃比较薄

5、书包带比较宽

6、啄木鸟的嘴比较尖

7、螺母下面要垫垫圈 8、骆驼的脚掌面积比较大

9、大型平板车安装多个轮子 10、房屋地基建的比墙宽

11、饮料吸管一端做的很尖 12、滑雪板做的宽大些

13、纸板做得包装盒,盛东西时,在底部垫一整块纸板。

习题10、用小车推着一个重型机器过冰冻的河面,为了保证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知识点五:液体压强的特点

考点1、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习题11、“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反应出来。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2)当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总是相平,该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3)排除故障后,比较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密度相同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比较图C、D、E可得出的结论是:。

(5)图E和F探究的问题是:。

(6)图G探究的问题与图探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7)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强通过观察图D和F,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压强就越大。他的结论可靠吗?。原因是:。

(8)小陈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发现按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总小于用烧杯中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橡皮膜和橡皮管也有形变损失了一部分压强B.橡皮管漏气了

(9)如果用不同形状的容器来盛液体,得出的结论会相同吗?。原因是:。

知识点六: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考点1、液体压强的计算(注意h值的寻找)

习题12、一个池塘深3m,池中的水面离池口0.5m,水中有条鱼,鱼离池底1m,求鱼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习题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

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

的大小关系为,其中液体是水.

考点2、比较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里面所装液体重力的关系

(规律3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为底,以液体的高为高的一个液柱的重力)习题14、(规律3的应用)下列不同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各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与里面所装液体重力G的关系。

考点3、液体压强的比较

习题15、一个烧杯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向杯中加盐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变。

习题16、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由竖直位置到倾斜位置,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水的密度,试管中水面高度,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压力。(填“变大”、“变小”、“不变”)

习题17、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已知两试管中液面相平,则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pB的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习题18、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pM、pN的大小关系是pMpN。

考点4、固体液体压强压力综合比较与计算(规律4关于固体、液体压强压力综合题,一般解题思路是先确定所求的是液体产生的还是固体产生的,如果是求固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根据F=G求压力,再根据p=F/ S求压强。如果是求液体压力和压强,一般根据先根据p=ρ液gh求压强,再根据F=ps=ρ液ghs求压力。有些比较压力压强的题也是这种思路。)

习题19、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又倒放过来,如图所示,则比较下列大小关系: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1F乙1;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1P乙1。

(若装满水呢?)

习题20、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

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⑵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g=10N/kg)

知识点七:连通器

考点1、连通器的应用

习题21、选出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是:()

A、拦河坝

B、注射器

C、锅炉水位计

D、船闸

E、乳牛自动喂水器

F、过桥涵洞

G、下水道u型弯管 H、自来水塔 I、工地上用一条透明塑料管,里面装上水,通

过两端的液面找水平 J、饮料吸管 H、喷雾器

考点2、连通器的原理的应用

习题22、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K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K后,则()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若右边的液面高于左边上的液面又会如何呢?)

知识点八: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考点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习题2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实验。

习题24、下列现象不是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覆杯实验

B、瓶吞鸡蛋实验

C、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D、用吸管能吸饮料

E、救生锤能击碎车窗玻璃

F、吸盘能吸附墙上

G、用抽水机抽水

习题2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四种小:A是吸盘式挂衣钩下挂一钩码;B是用装满水的杯和盖着的薄塑料板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C是托里拆利实验;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中;

B中;

C中.

知识点九:大气压的测量:

考点1、粗略测大气压值得方法

习题26、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

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

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

面。

D.用刻度尺和两个三角板量出吸盘的直径d,计算出吸盘与玻

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0。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四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

10cm2,她(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写出一条)。

(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

习题27、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C.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D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

(1)完成实验步骤A 的目的

是 .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 .

(3)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的第一行栏目补充

完整(不要求填入实验记录数据).

(4)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0

(5)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

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6)如果对实验进行改进,实验结果会更可靠,在完成A 、B 步骤后,活塞再推到注射器底端,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

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这一实验步骤,是为什么?。

考点2、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考察

习题28、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中水银柱的高度h=760mm ,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

(1)随着水银柱的下降,管内水银的上方形成 .

(2)此时管外水银面上受到的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

高的水银柱.

(3)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点,此时的水银柱高度

将,若将玻璃管倾斜时,如图所示,管中水银柱高度

将.水银柱的长度。(选填“增加”、“减少”或

“不变)

(4)将实验从一楼般到三楼,水银柱高度将 。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换用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实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如果实验时不小心管中进入少量空气,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无论怎样倾斜玻璃管水银(填“能”或“不能”)充满全管。

(7)若上面的玻璃管底破裂,水银柱(填“会”或“不会”)全部落回水银槽中。 考点3、标准大气压的值

习题29、1标准大气压=mmHg=Pa ,它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是。

(支持的煤油柱呢?)

习题30、将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中,慢慢将量筒提升,在量筒

口没有离开水面之前,量筒内水面位置将( )

大气对活塞

的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V/m3 活塞的横截面积S/m2

A.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筒外水面

B.逐渐降低,保持与筒外水面相平

C.不降低,充满整个筒子

D.无法判断

考点4、大气压的变化

习题31、如右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

压计的水柱高度变,原因是。

习题32、一个氢气皮球,放手后升空,气球体积越来越,原因是。但是气球内

的压强在变。(克拉伯龙方程的应用)

习题33、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1)认真分析可知:大

气压的变化规律是。

(2)由于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是不同的,这就给人们一

个启发:那就是可以将水银气压计改装成为一个。

(3)如果我们在武当山的金顶上测得的大气压是

83.6kPa,则金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m,如果在金顶上

烧开水,则水沸腾时的温度将100℃.(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

知识点十、大气压的利用

习题34、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习题35、小黄家买的新菜刀如图所示.下列对刀上①②③④处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①带条纹橡塑刀柄对增加手与刀柄之间的摩擦,防止刀的脱落

B.②缺口用于开启瓶盖,动力作用在手柄上,它是省力杠杆

C.③锯齿状排列用于敲打猪扒(厚肉片),能适当增大需要拍松片肉部分的压强,

而又不切断肉片

D.④刀口(刀体下部颜色较深部分)两边采用向内弯的弧线,并开有透气孔,其目的有利于所切的食物能粘在刀身上

知识点十一、流体压强的规律

习题36、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问用力吹气;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习题37、右图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习题38、如下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

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

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习题39、中新网转发了一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一只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如图显示的就是这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上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

全.

压强导学案答案:

1、图略。

2、(1)G (2)G (3)G+F (4)G –F (5)F-G(6)F 。

3、(1)泡沫凹陷程度,转换。(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丙;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4)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5)不同、相同、被压物体必须是容易形变且材料要相同。

4、(1)

20N ,200Pa(2)30N ,300Pa 。5、B。6、P/2 。7、A 。8、立放。9、(2、3、5、7、8、9、10、12、13)(1、4、6、11)10、(1)在冰面上铺上大木板,用小车推着机器从木板上通过。道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少压强。(2)把机器拆成几部分,用小车分几次从冰面上通过。道理: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少压力,可减少压强。11、(1)U型管液面高度差,转换法。(2)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3)A、B、C.(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6)C、D、E (7、)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保持不变。(8)A (9)相同,因为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12、1.5x104Pa 13、ρ甲 > ρ乙;乙14、 = ,< , > 15、大。16、不变;不变;变小;变小;变小。17、A。18、< 19、(1)=(2)>(3)<(4)> 20、

《压强》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 宾县第四中学冀光玲 一、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本节课的设计力图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物理现象的探索和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新的理念,更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为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我制作了一个学习站点,搜集储存了有关压强的教学资源,以备学生学习之用。因此,这节课的定位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其中主要依据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科教师培训的相关内容,将信息技术整合于物理课程的教学之中。 二、教材分析

压强是教科版第九章的第一节,是本章的起始课,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是学习流体压强和流体的力现象的基础,所以压强这一节在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的体系看比较完整,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流体压强,为以后的教学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但从学生知识的储备量来看,学生对压力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我在教学中补充了压力的概念和它与重力的区别等相关知识。 由于压强这节课的重点是经历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因此我把本节课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实验中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建立压强的概念。第二课时从生活事例和压强的概念去理解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从实验中让学生了解流体也存在着压强。 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经初步的形成,而且学生对网络都很感兴趣,所以本节课教师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把本节课设计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以学生的自学、

【K12学习】液体的压强学案

液体的压强学案 课题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1.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 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了解连通器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 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和连通器的应用 课前导学 如图,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答: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将水倒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平板玻璃,水将向四面八方流淌,说明液体具有_________性,若是倒在杯中就能阻止流淌,并上升至一定高度。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液体对盛它的容器侧壁有压强吗?答: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木块放入盛水的杯中会在水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水对木块的下底面有作用力吗?答:_____________,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水对木块有压力、压强吗?答: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课题引入 静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支撑它的桌面有压力,因而对桌面产生压强。杯中的水对杯底也有压强吗?同学们思考回答: 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先做实验,然后回答以下问题: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例题:有人说,“设想你在7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000个人所受到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连通器的概念: 三成果展示 看P36想想议议,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功能的?同学们分组展示。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学案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 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实行分析计算. 课前预习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相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aPb>Pc C Pa>Pb=Pc D PaF B,P A=P B B F AP B D F A=F B,P A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九章 第一节《压强》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学案 (新版)教科版 9、1 压强学习内容个性笔记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熟记压强公式、单位,能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习重点】 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学习流程】 一、预习阅读课本P36-39,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独学任务。 二、独学知识点一:压力 1、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2、请根据压力的概念,分别画出魔方对桌面的压力;手指对墙壁的压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3、(1)当我们用手指头摁笔尖时,所用的力越大,手指头会感觉怎样?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当我们用相同的力分别摁笔尖、笔帽,手指头会感觉怎样?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知识点二:压强

4、什么是压强?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压强公式是什么?1P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课本P37例题,计算这个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注意观察计算过程的书写) 6、什么是流体?根据课本P38的图9-1-5,归纳出流体的压强产生在什么地方?知识点三:控制压强的大小 7、分析下列现象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a)“森林医生”啄木鸟用尖锐的喙啄树(b)躺在吊床上,会感觉很舒服(C)剪刀有锋利的刃(d)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的轮子 三、对学小对子互相检查并讨论独学的任务 四、群学(1)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利用了压强的原理,请大胆的写出来。(2)通过压强公式P=F/S,你能想到哪些增大压强的方法?哪些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展示将对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群学任务进行展示六、反馈小对子互相提问本节课所讲内容。(提问内容可以是自己没听懂的,也可以是你认为对方答不出的)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导学案 课前预习: 1. 把___________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物体表面;压 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指向___________物体(选填“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 压力的大小:水平放置时,压力___________重力。 2.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_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 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 4.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压力 1. 学生在书上画出锤对钉子、运动员对平衡木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2. 归纳总结出:①这些力都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②都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我们把垂 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③作图要点(三要素)。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 观察图10-2回答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 体验:①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接触___________的 手指受压的感觉较明显。且用力___________这种感觉越明显;②一只手掌压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与___________接触的部分形变较明显,且用的力___________,形变越明显。 3. 小结: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__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1. 物体___________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 2.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___________,1Pa=___________N/m2,一名中学生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表示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压 强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4.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典型例题: 例1 若取一块砖和一块20c m×10cm×5cm的海绵,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竖直放置在水平放置的海绵表面,注意观察海绵表面的三次凹陷程度,能得出的结论是: 再将相同的几块砖叠放在海绵上,观察放置砖块的多少与海绵表面凹陷程度的关系,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例2 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问:(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

第九章第1节压强导学案(第1课时)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内容: 1、压力的概念;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3、压强的概念。 学习目标: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2、知道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获得成功的愉悦,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心。 学习方法: 活动一:认识压力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压力(F):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画出下列物体产生的压力的示意图:水杯对地面的压力,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3、温馨提示:压力不是重力,仅当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G。例如当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这个人对地面的压力F=_____N。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结合生活经验并阅读课本29页的文字和插图。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探究探究压力的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受力面积一定,改变___________的大小,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变化,由此判断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②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保持压力大小一定,改变___________的大小,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变化,由此判断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3)下列3幅图是利用A、B两物体及一块海绵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实验,仔细观察这3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通过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②甲、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的关系,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 大气压强学案(新版)教科版

9.4 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产生原因和1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大气压的变化受什么影响。 2. 经历实验,探究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3.能利用大气压强的生活实例,会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过程☆ 一、大气压强 〖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1. 大气是由于空气受到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 都 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简称为。 2. 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一:瓶吞蛋 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 现象: 。 说明: 。 实验二:覆杯实验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______________ 3. 查看课本48页图9-4-3中的四幅图,它们描绘了四个场景,这些现象共同说明 了。 4. _________实验(德国______________做的)第一次成功的证明了大 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一)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思考:阅读课本P54图9-4-4思考估测大气压强的值需要的器材有。需要测量的值有和,利用公式计算出当前大气压强的大概值。 (二)托里折利实验: 器材:长约一米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 步骤:在水银槽中倒入适量的水银;取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并注满水银;用带指套的手指堵住管口,然后倒放在水银槽中,再移开手指。 观察:猜一猜会出现的现象是,水银柱下降 到 mm时就不再下降了,玻璃管中水银的上表面是,水银柱是 托里折利实验

压强导学案

. 精品 §14.1 压强 一、学习目标:1.会判断压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 2.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应用. 3.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熟练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跟压强有关的因素; 难点:课本探究实验过程的设计,压强的物理意义; 二、预习导学 1、物理学中将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 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它的单位是 。 3、质量为5kg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 。 压强和压力 ★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而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因此压强不但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________ 公式中F 的单位是 ,S 的单位是 时,p 的单位才为Pa (帕) 5、对压强公式的分析,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与受力面积S 成_______,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_。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压强p 与压力F 成_______,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_______. 6、将公式p = S F 变形可得:___________可计算压力,___________可计算受力面积。 7、阅读课本“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讨论一下各图中哪些是要增大压强,哪些是要减小压强,它们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并填写下面的空格: 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下同),而它锋利的土铲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压强的;斧头具有很窄的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 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压强的.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从而能使它的口器很容易插入树皮;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从而不会陷入沙中很深. 总结得出:增大压强的方法① ② ;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 ② ; 三、合作探究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因为压力是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的力,这个力的产生可以是多种原因的。如下图中,甲是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它对桌面有压力作用,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乙图中小车对斜面有压力作用,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内部,丙图中用手按住木块时,手对木块的压力会使木块对墙面也产生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墙面,指向墙的内部 项目 压 力 重 力 区别 产生原因 方 向

《第九章 压强》导学案A

第一节压强 第一课时 ……【课标解读】…… 【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课前预习】…… 1.画出图(a)锤子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图(b)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 2.垂直作用在物体_______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有关,而且还跟______________有关。 3.物体_______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符号为______,1Pa=_______N/m2。 4.家庭活动:将鸡蛋放在手心,全手掌用力,看能不能将鸡蛋捏碎?根据实验的结果考虑原因是什么?俗话说“好汉捏不碎生鸡蛋”思考其中的道理。 ……【学习探索】…… 【问题1】压力 [讨论]观察与作图。展示课前预习题1,讨论两个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F [小结]

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导学案

F 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实际问题; 3.探究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压力 1.定义:叫做压力。 2.压力的三要素: (1)压力的大小:(指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关系) (2)压力的作用点: (3)压力的方向: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二、压强 1.意义: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2.定义:叫做压强。 3.压强的计算公式:。 4.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5.压强的单位: 1Pa= N/m2 6.增大压强的方法:、 7.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作用且具有性。 2.液体压强的探究工具:。 3.液体对容器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增加而;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有关系。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和。 四、气体的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日常生活中证 明大气压存在的事实有、等。 2.大气压的测定:最早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叫。 3.1标准大气压等于 Pa,相当于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2)阴天大气压比晴天,夏天大气压比冬天。 5.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气压减小时,液体沸 点。应用实例有。 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应用 有。 【课堂探究】 1.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9.2液体的压强预学案精讲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预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队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能运用它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魅力导入:多媒体展示:潜水员穿潜水服潜水、深海中的鱼捕到岸上通常会死亡片段。提出三个问题: (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 (2)潜水员下潜深度不同潜水服不同,为什么? (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会死亡? (一)自主寻疑 同学们自主浏览课本第65-67页的知识,完成以下任务,能够确定答案的直接作答并在课本上用铅笔做标记,未能确定答案的在题号用“?”标记。学生有疑惑举手示意,老师巡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 任务同学们自主浏览课本第65-67页的知识,完成以下任务,能够确定答案的直接作答并在课本上用铅笔做标记,未能确定答案的在题号用“?”标记。学生有疑惑举手示意,老师巡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 任务1. 液体压强的特点看课本41-42 讨论: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有关? 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 (1)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_都有压强;(2)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的压强还与____________有关,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2)(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第九章压强导学案doc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一、 学 — 1.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地示意图和求简单情况下压力地大小 . 2. 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地因素 . 3. 通过学习会说出压强地定义,知道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地物理量 . 4. 会说出压强地公式和单位,会进行简单地计算 . 5. 通过练习会熟练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 6. 通过观察思考会说出增大和减小压强地方法,并且会解决问题 . 二、 学习探索 (一)压力 1.【思考]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 ,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 ,想一想 这些力地方向有什么特点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F=5N F=5N [讨论]分析,讨论压力和重力地关系如何? 【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水平面上地物体受到压力地 F=G. (二)压力地作用效果 区别 重力 压力 符号 产生原因 施力物体 作用点 方向 丁笔站第Ji; :1.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支持面地压力示意图 【练习 一】 压力与重力是一回事吗?请你填写下表中压力与重力地区别 (1) (2) 文档来源 【小结】:压力是指 地力.方向: 2.物体重 '10N ,判断下列各图中各接触面受到压力地大小

[观察]课本P76页图14.1-1和图14.1-2,试说明压力地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猜想2: ⑤结论: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 _ 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三、[自主学习]自学课本30页,完成下列问题 压强地定义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地压力叫压强. ① 关于物理符号: ____________ 表示压强, ____________ 表示压 力, 关于单位:压力地单位是 ____________ ,面积地单位是 (读作 _____________ ),压强还有专门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 勿用作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 [例题]观察学习教材 P31页例题,注意解题过程及书写地规范 四、减小或增大压强地方法 [体验]如图1所示发现接触笔尖地手指受压地感觉比另一只手要强地多 ,并且越用力这种感 觉越明显.如图2 所示,与手掌接触地那部分气球形变较小 ,而手指顶着地那部分气球形变 较大,手指越用力这种形变越明显 用作商业用途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柞商业用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 铅笔 [猜 想] 猜压力地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 究】 ① 科学猜想: ② 实验方法: ③ 实验器材: 压强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强地大小可能与 小铁桌,砝码,细沙 b.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大小地关 同.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受力面积越大, 等因素有关. 应控制 _____________ 相同. 压力地作用效果越明 压力地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强越 系,应控制 压力越 ___________ ,受力面积越 __________ ,压强越大.【即: _____ ;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 _________________.】文档来 .表示受力面积. ,所以压强地单位可表示为 a .探究压强与压力地大小地关系, 观 察实验现象,分析:压力越大, 显,即压强越 n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例1) (例2) (例3)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会分析托里拆利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能用事实证明大气压强的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导学 小组合作探究 研讨展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 90D 2题):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_______,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2.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 (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 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 说明: 。 3.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倒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什么现象? ,是 把瓶压瘪了? 4.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 蛋塞住瓶口。 现象: 。 说明: 。 归纳:1.液体因为受到_______作用及具有______性,不但对______和______有压强,而 且在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 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或________.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___________实验 1.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 容积为20mL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 [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4)由P=F/S 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实验数据] 【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 2.托里拆利实验 ⑴该实验的原理是 ⑵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的原因是 ⑶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⑷大气压能支持 cmHg= mmHg 。 ⑸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曲直、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⑹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3.大气压强的数值 (1)计算;根据液体压强P=ρgh ,计算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ρ水银=13.6×103Kg/m 3) (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 。计算:屋顶的面积是45m 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为 ,这么大的压力没有把屋顶压塌原因是 (P 0=105 Pa ) (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 m 高的水柱。 3.根据P 39中的“想想做做”,完成以下题目。 ①测量原理 ②测出大气压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作用的压力须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④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排出吸盘中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 ⑤如何测大气压作用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⑥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 为8cm2,弹簧测力计拉下吸盘时的示数F 为80N ,则吸盘表面受到的 大气压强为多少帕? ⑦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不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 .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 .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 .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 .水压的作用 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都不对 例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是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 。(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① ;② 。 板块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阅读P 88想想做做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初二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学案

9.2液体的压强 (一)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 (1)微小压强计的原理: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两管液面出现______,两管____________表示出液体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两管液面高度差越______,反之亦然. (2)利用微小压强计显示压强大小的科学方法是______法. (3)微小压强计只能______表示压强大小,______精确的测量液体压强. 2.实验步骤: (1)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观察U 型管两管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目的是观察液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目的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___________有什么关系; (4)换用盐水,探究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 3.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_都有压强;(2)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的压强还与____________有关,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用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定量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 (1)空玻璃管底部的橡皮膜由于受到水的压强而______; (2)测量出水对橡皮膜向上的______和______,即可计算深度h 处的液体压强; (3)若测量水对橡皮膜向上的______,可向空的玻璃管内加水直至橡皮膜______.通过实验可知,当____________时,橡皮膜恢复水平.则橡皮膜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管内水的重力; (4)通过实验可知:液体内h 深度处的压强等于深度为______的水柱对玻璃管底部所产生的压强. 2.理性推导液体内h 深度处的压强:设液体的密度为ρ、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液柱的体积V =______,液柱的质量m =______,液柱对底面的压力F =______,液柱对底面的压强p =______. 3.液体内部深度为h 处的压强p =______; (1)深度h 单位必须用______,密度ρ的单位必须用______; (2)深度:液体中某点到______液面的______距离; (3)变形公式:计算密度:______;计算深度:______; (4)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容器形状均______; (5)p =F S 是压强的定义式,普遍适用.对于____________的几何体,也可以利用公式p =ρgh 计算其对 ______地面的压强; (三)易错分析 1.盛有液体的不规则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1)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时:①先用公式p =ρgh h

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大气压强的存 在和大小,会分析托里拆利实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体会物理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能用事实证明大气压强的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导学 小组合作探究 研讨展示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 0D 2题): 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 把玻璃平倒过来, 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 ?( _______ 压着纸片,所以不掉. 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 _______________ ,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 象?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 (1) 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 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一个空矿泉水瓶倒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什么现 象? _______ ,是 _________ 把瓶压瘪了? 4. 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 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归纳:1.液体因为受到 ______________ 作用及具有 ________ 性,不但对 _________ 和 _______ 且在内部向 ___________ 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像液体那样, 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 _________________ ,简称 __________或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1.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容积为20mL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 (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 器的小孔。 (2 )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 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 记下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F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 .L ,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 V 。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P=F/S 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 值。 大气压对活塞的 注射器的容积 注射器的全部刻度 活塞的横截面 大气压强的 压力F/N V/cm 3 长度L/ cm 积 S/cm 2 值 p/Pa 3.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将托纸片的手 ,手压纸片, 有压强,而 大气对浸

9.1压强学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1 《压强》学案 ☆课前复习☆ (1)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__________,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 (2)弹力是在物体发生____________时产生的力,常见的弹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压力 (1)概念:物理学中把________压在物体表面的力称作压力。 (2)产生的条件:有_________,有_________。 (3)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接触面...指向_________。 『例1』画出各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知识拓展】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例2』在例1的四幅图中分别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例3』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重力的大小 D. 压力的大小一定不等于重力的大小 2、压强 【观察】下列情景说明了什么? 分析:同一个...物体放置在相同..的纸巾上,产生的压力大小__________(相等,不等),产生的作用效果的程度___________(相同,不同)。物体学中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1) 压强的意义: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 (2) 压强的符号:_______ 【实验探究】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科学猜想:压强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②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器材:小铁桌,砝码,细沙 ④实验过程: a .探究压强与压力的大小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_相 同。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强越______; b .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相同。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强越_______。 ⑤结论: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_____,受力面积越______,压强越大。【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_______;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_______。】 (3) 压强的定义式:______________。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比较记忆】速度的定义式:t s v ,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① 关于物理符号:_______表示压强,_______表示压力,______表示受力面积。 ② 关于单位:压力的单位是______,面积的单位是_______,所以压强的单位可表示为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压强还有专门单位:帕斯卡...,简称帕. ,符号为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