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术采收、加工、贮藏技术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白术高产栽培技术

白术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健康的白术种子,进行浸种 催芽。
采用苗床或盆栽进行种苗繁育。
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 促进种苗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01
02
03
04
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 松。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 量添加化肥。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排水或灌 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定期检查病虫害,及时防治, 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白术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医药领域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 利水等功效,被广泛应用 于中医临床治疗,如脾胃 虚弱、腹胀腹泻等病症。
保健品领域
白术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如调节免疫、抗疲劳等 ,可开发成保健品或功能 性食品。
日化产品
白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 氧化、美白等功效,可应 用于化妆品、护肤品等领 域。
整地
深耕土地,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为白术的生长创造良好的 土壤环境。
选种与播种
选种
选择优质的白术种子,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所结的种子。
播种
适期播种,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施肥与浇水
施肥
根据白术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
07
白术的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白术的深加工技术
01
02
03
烘干技术
采用红外线、热风或微波 等手段对白术进行烘干, 可有效保留白术的药效成 分,提高产品质量。
炮制技术
通过特定的炮制方法,如 蒸、炒、炙、煅等,可改 变白术的药性,增强药效 。
提取技术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白 术中的有效成分,如挥发 油、多糖等,实现产品的 高值化利用。

【白术种植】种植白术如何采收加工?

【白术种植】种植白术如何采收加工?

【白术种植】种植白术如何采收加工?
种植白术什么时候采收好?白术采收后如何进行初加工?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白术采收白术采收期在定植当年立冬前后,在栽种当年的10~11月采收。

当植株的茎叶转为枯褐色时及时挖起。

采收过早,根茎干物质积累不多,产品品质差,而且产量低;采收过迟,新芽萌发,消耗部分养分,也会影响白术的产量和质量。

要防止冻伤,选择晴天,土质干燥时挖出。

选择晴天将植株全部挖起,抖去泥土,剪去茎叶,留根茎装筐运回。

二、白术初加工白术采收运回后应立即烘干或晒干。

烘干时开始用武火,温度在100℃左右,待白术表皮发烫干硬,有蒸汽上升时,将温度降为60℃左右,每烘2~3小时翻动1次。

烘至八成干时,取出剪去须根,撞去粗皮和泥土,将白术堆放在室内“发汗”5~6天,再将白术大小分开烘5~6小时,又堆放发汗1周,最后烘至翻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表明白术已干透,即成商品。

白术亩产干货200千克左右,高产者可达400千克。

白术成品应选择通风、干燥的仓库贮存。

白术种植和采集方法

白术种植和采集方法

白术种植和采集方法1. 简介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温中益气、健脾补肾、止汗等功效,在中医中应用十分广泛。

白术的种植和采集方法对于保证其质量和药效至关重要。

以下将对白术的种植和采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白术的种植方法2.1 地理环境选择白术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较为苛刻。

适宜种植白术的地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温和的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0-25摄氏度之间;- 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在800-2000毫米之间;- 土壤疏松、肥沃、湿润,PH值在5.5-7之间;- 土壤排水良好,不过于粘重。

2.2 栽培技术要点白术的种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土壤处理:选取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耕作,去除杂草和病虫害;-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秧苗直插的方式进行播种,每亩需要种植良种苗500-600株;- 种植密度控制:每亩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5-20万株之间;-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使用农药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定期巡查并及时处理。

2.3 施肥方法白术对于施肥有一定要求,主要包括:- 底肥施用: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适量混合施入土壤中,从而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追肥施用:白术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状态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追肥,每次施用量一般为亩用量的1/3;- 喷施叶面肥:在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叶面肥,有助于增加养分吸收和提高植株免疫力。

3. 白术的采集方法3.1 采摘时间选择白术的地上部分通常在秋季10月-11月之间采摘,根茎部分则需要在第二年春季3月-4月进行采摘。

确定采摘时间时,需要综合考虑气候、植株生长状态和药用部位的药效等因素。

3.2 采摘技术要点白术的采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地上部分采摘:选择健壮的植株,用镰刀或割刀将地上部分直接割下,切口要整齐,避免对根茎造成伤害;- 根茎部分采摘:先将地上部分割除,再挖取根茎,尽量保留完整的根茎,避免破损。

白术的处理方式

白术的处理方式

白术的处理方式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止泻固涩等功效,被誉为“健脾之王”。

在中药学中,白术的处理方式对于保证其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白术的处理方式为主题,介绍白术的采收、加工和贮藏等环节,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白术。

一、采收白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收。

采收时,应选择植株粗壮、叶片茂密、根部肥大的白术进行采摘。

将白术的地上部分剪去,留下地下部分,即白术的根茎。

采摘的白术根茎应立即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以免影响后续的加工和贮藏。

二、加工1. 清洗:采摘的白术根茎应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2. 晾干:清洗后的白术根茎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以减少水分含量。

晾干后的白术根茎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不宜过于干燥和硬化。

3. 切片:晾干后的白术根茎可以进行切片处理,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

切片后的白术根茎便于后续的煎煮和入药使用。

三、贮藏1. 通风干燥:切片后的白术根茎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贮藏,避免阳光直射。

这样可以保持其质量和药效,避免发霉和变质。

2. 密封保存:为了防止白术受潮和虫蛀,可以将其放入干燥、密封的容器中保存。

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材混放,以免相互影响。

3. 避光保存:白术应避免阳光直射,因为阳光会导致白术中的有效成分降解。

因此,白术的贮藏室应保持阴暗。

四、使用白术经过采摘、加工和贮藏后,可以用于中药制剂、药膳煮汤等方面。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白术煎煮成汤剂,或者研磨成粉末用于制剂。

此外,白术还可以作为药膳的一种食材,配合其他中药材或食材一起烹饪,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白术的处理方式对于保证其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正确的采摘、加工和贮藏方法可以保持白术的质量和药效,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白术,享受其健康和药用功效。

白术种子怎么采收与育苗

白术种子怎么采收与育苗

白术种子怎么采收与育苗白术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学习健康养生,因而白术的市场需求量亦在不断的增加,种植白术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么白术种子怎么采收?育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白术种子怎么采收?白术的在根茎采收完毕后,可采收种子,时间一般在11月中下旬。

种子应在晴天采收。

采收过程如下:挖除留种植株,剪除根茎;将带种子的枝叶扎成捆,悬挂在屋檐下阴凉处20~30d,种子真正成熟,晾晒一两天,利用相应机械打出种子,贮藏,以待下次种植。

二、白术的育苗方法有哪些?1、播种育苗在白术种植中,播种是第一步。

白术主要依靠种子繁殖,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白术播种的最佳时期,于冬季至次年春将苗床内种苗移栽至田地。

在播种时,种植者应平整土地,利用起垄机起垄栽培,以此保障田地排水通畅,避免雨天积水,影响白术生长。

然后,将种子浸入25℃左右温水中24h后,将种子均匀洒入沟内,后覆土、浇水。

在白术种植中,为保障白术的产量与质量,每667m2田地播种5kg种子即可。

白术播种完毕后,应在苗床上覆盖少许麦草等,以抗旱保墒,提高种子发芽率。

通常当气温达到20℃,7d时间即可出苗。

2、移栽在移栽苗株时,依照行距30~40cm、株距10~12cm进行穴栽或者条栽即可,栽植深度在6cm左右。

在苗株栽植时,株苗应靠边放置,芽朝上,用拌过磷酸钙或饼肥的土壤覆盖后,将沟底土壤培上畦面,轻轻镇压后,浇透水即可,以此可有效保障苗株成活率。

3、苗期管理苗株管理是壮苗的重要步骤。

当白术苗高约3cm时,种植者可将麦草揭去,间苗,为苗株提供生长空间,强壮苗株。

当苗株高10~15cm时,除草、浅松土,再次间苗。

需要注意的是,间苗应避免在雨后或露水不干时进行,以免折断苗株。

并且,该阶段为苗株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大,应勤浇水并施肥,提高土壤营养量,施加尿素15kg/667m2、复合肥30kg/667m2,施肥后应立刻浇水,使土壤充分吸收肥力。

白术的干燥与保存方法

白术的干燥与保存方法

白术的干燥与保存方法白术(Scientific name: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温中理气、健脾胃、化湿利尿等功效。

为了充分发挥白术的药用价值,正确的干燥和保存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白术的干燥与保存方法,以便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白术药材。

一、白术的干燥方法1. 阴干法阴干法是白术干燥的传统方法之一。

首先,将采摘的新鲜白术根先洗净,去掉表面的泥沙。

然后,将白术根切成薄片或者小块,使其容易透气。

接下来,将切好的白术根均匀地摊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注意,要避免白术根粘连在一起,有助于干燥过程中的均匀和透气。

2. 烘干法烘干法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白术干燥方法。

可以利用电热烘箱或者专业的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首先,将洗净的白术根均匀地摊放在烘干网架上,注意不要过密,以免干燥不均。

然后将烘干设备设定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为50-60℃,不宜过高以免药材损失营养成分。

将白术根放入烘干设备中,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根据不同的烘干设备和白术根的大小和湿度,大约需要8-12小时才能干燥至适宜的水分含量。

3. 自然风干法自然风干法适用于气候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区。

将洗净的白术根均匀地摊放在干净的毛巾或纸张上,避免阳光直射。

在风干过程中,定期翻动白术根,以保证其全面干燥。

如果天气湿度较高,可以选择在室内使用风扇或空调进行辅助通风。

大约需要3-5天的时间,白术根可以完全风干至适宜的水分含量。

二、白术的保存方法1. 干燥保存无论是采用哪种干燥方法,干燥后的白术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可以将白术根放在纸袋或竹篮中,保证其冷藏室的温度不超过25℃。

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环境,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同时,应注意密封包装,防止虫蛀和霉变。

2. 低温冷藏如果可以,最好将白术储存在冷藏室中。

将白术根放入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同时使用氧化剂如硅胶或活性炭,以吸附空气中的湿气。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供药用,别名于术、浙术、生晒术等。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主产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河北、福建等20多个省份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

根茎肥厚粗大,略呈拳状,灰黄色,茎直立,基部木质化。

叶互生,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或羽状5深裂,边缘具刺状齿;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不分裂,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形大;总苞片7-8层,基部为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总苞所包围;花多数着生在平坦的花托上,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果长圆状椭圆形,稍扁,表面被绒毛,冠毛羽状。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根茎膨大最快时期。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左右,且需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4倍。

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高坡、通风凉爽既能灌慨的砂壤士,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作底肥(没有农家肥多施化肥),磷肥70公斤(二铵25),氮肥30公斤;也可直接施三元素复合肥40-60公斤(氮、磷、钾)。

深翻20厘米,耙平整细,作成1-1.2米宽的畦,整地时结合土壤消毒,忌连作。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1)育苗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水中增加多菌灵以防病害),捞出稍晾,条播或撒播都可。

播种前,先在畦上喷水,待水下渗表上稍干后,按行距15厘米,开沟播种,沟深4-6厘米,播幅7-9厘米,沟底要平,播后覆土挡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8千克左右,温度适宜,播后约10天左右出苗。

南方冬季移栽前,北方春季移栽。

(2)移栽选术栽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为佳。

剪去须根,按行距25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将术栽排人沟内,芽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

咸丰县白术丰产栽培技术

咸丰县白术丰产栽培技术

咸丰县白术丰产栽培技术摘要白术是中药材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一。

湖北省咸丰县是传统的白术主产区,白术是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较好的发展项目。

近年来,随着白术价格的不断上涨,白术已成为恩施州山区药农人工种植的主要中药材。

笔者介绍了白术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采收加工方法。

关键词咸丰;白术;丰产;栽培技术白术(图1)又名于术、冬术、淅术,为菊科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益气、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等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倦怠无力、食少胀满、脘腹痛、呕吐泄泻、表虚自汗、胎动不安、妊娠水肿及白细胞减少等症,主产浙江磐安、湖北咸丰、湖南平江等地,医学上被称为“八大要药”。

白术在湖北省咸丰县有近300年的种植历史,当地土壤环境优越,雨水均匀,生长期长,所产白术形似鸡腿,个大、皮细、质坚实、肉白、断面平坦、无硬筋、香气浓,个体形状好,商品性状整齐,药性地道,咸丰白术是恩施州11个地道药材品种之一。

笔者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长习性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40℃以上种子全部失去生命力,日平均气温超过30℃时,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

白术耐寒力强,幼苗出土后能经受短期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的黏壤土和微碱性的砂质壤土都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为好。

不宜低洼地、盐碱地种植。

2 栽培技术2.1 选地整地育苗地前茬作物以禾本科植物为最佳,一般选择通风、凉爽、排水良好的地块。

育苗地宜选新垦荒地或肥力中等的地块。

土壤过肥,术苗生长旺盛,促使当年术苗过早进入生殖生长,影响术栽质量。

育苗地选好后,冬翻,翌年春季再翻耕,细整耙平,做成宽1~1.3 m的高畦,四周理好排水沟,栽植地于栽种前施入厩肥4.5万kg/hm2,均匀撒入地面翻入土中。

栽培定植地的选择与整地和育苗地相同,但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育苗地要严格。

2.2 繁殖方法采用种子育苗移栽法。

白术从播种到药材收获需要2年时间:第1年用种子育苗,培育出种苗,第2年春移栽,初冬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白术采收、加工、贮藏技术系统研究
1.课题概述
1.1白术的来源、功效和分布
白术来源于菊科(Compositae)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1]。

白术原名“术”,包括苍术,《尔雅》等古籍中有记载。

《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

白术性温,味苦而带甘,归脾、胃经。

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2]。

主治虚脾少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白术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江苏、广东;河北、山西、陕西、贵州等省亦有分布。

1.2白术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贮藏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
1.2.1采收
在定植当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前后,当白术茎秆杆由绿色转黄褐色、下部叶片枯黄、上部叶片已硬化、容易折断时采收。

过早采收,术株未成熟,块根鲜嫩,折干率不高,产量低,质量差;过迟新芽萌发,块根养分被消耗,于后表皮皱缩,降低品质。

要防止冻伤,选择晴天土质干燥时小心挖起术块,剪去术杆,去净泥沙与杂质,不用水洗,运回加工。

但术块不能堆积,也不能暴晒,以免发热萌芽和出油,影响质量。

留种的在种子成熟后再采收。

1.2.2产地初加工
白术的加工有晒干和烘干两种方法。

晒干的称生晒术,烘干的叫炕术。

一般采用后者的为多。

生晒术:将鲜术抖净泥沙,剪去术杆,日晒至足燥为止。

在翻晒时,要逐步搓擦去根须,遇雨天,要薄摊通风处,切勿堆高淋雨。

不可晒后再烘,更不能晒晒烘烘,以免影响质量。

炕术:将鲜白术铺放在烘炕的竹帘上烘烤。

开始火力可猛些,但要均匀,火温80℃左右,以炕面不烫手为宜。

炕1小时左右,待蒸汽上升,白术表皮开始发热至稍干硬时,便可压低火力,降低温度至60一70℃。

约2小时后,将白术上下翻动1次,使其受热均匀并使部分须根脱落。

继续烘3一5小时后,将白术全部倒出,不断耙动,至须根大部分脱落,再修除术秆(芦茎)。

此法叫“退毛术”。

然后再将大、小白术分开,大的放底层、小的放上层,再烘8一12小时,温度60—70℃,约6小时翻l次,达7一8成干时,全部出炕,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然后再按大小分开在室内放5一7天,不宜堆高,使体内水分渗出至外表皮,再用文火(温度掌握在40一45℃)烘烤,约6小时再翻动1次,直到翻倒时发出清脆的“喀喀”声时干透术心为度。

为保持炕灶内温度一致,可在白术上面覆盖麻袋等。

烘烤白术时,要根据干湿度,灵活掌握火候,既要防止高温急干,烘泡烘焦,又不能低温久烘,变成油闷霉枯。

燃料要用无烟火,切勿用松柴等含树脂的燃料,以免影响外色及品质,鲜白术不宜堆放太久,一般3一5天就要上炕烘烤,否则久置内质易变黄。

出口的白术多采用快速加工方法。

选择壮实似瓶形的白术晒至四成干,用小刀削去少许
肉疤和1厘米长的芦头,现出芦茎(又称把子),将芦茎削光,再将外附泥土洗净,并用硫磺熏烘一昼夜,至外皮带黄色时再晒1或2天,使水分外溢,又晒3或4天,干后即可装箱。

1.2.3贮藏现状
用麻袋和竹篓包装或方竹楼外套单丝麻袋包装。

用麻袋和竹篓包装,每件重50—70kg;用方竹楼外套单丝麻袋包装,每件重100kg。

最好内衬防潮纸等。

由于白术容易生虫、发霉和走油,故应贮存于干燥、阴凉之处,防潮、放热和防风。

切制的饮片必须晒干、放冷,装入坛内闷紧,梅雨季节宜入石灰缸存放[3]。

1.2.4存在的共性问题
白术药材采收、初加工和贮藏的相关研究内容较少,没有较深入的研究,应对此作进一步研究。

1.3.白术的质量研究现状及在生产、贮藏过程中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1.3.1白术的质量研究现状
白术药材含挥发油1.4%左右,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A、B,3-ß-乙醇氧基苍术酮等多种成分[4]。

白术尚分离得到甘露聚糖Am-3[5]。

外观以个大、外黄褐色或灰白色、体重、质坚实、无空心、不油、无霉虫蛀、无杂质、形如“如意头”者为佳[6]。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7]。

1.3.2生产、贮藏过程中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白术因含挥发油,在高温高湿下易泛油,影响药材质量,贮藏期间应保持环境凉爽、干燥。

霉菌的影响白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含水量超过18%)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霉溶蚀药材组织,以致药材的有效成分发生改变而失效。

鼠害的影响白术药材含多糖等有机物,鼠害喜食这类药材。

鼠类的偷食,不仅是数量的减少也破坏药材性状影响品质。

而且它们偷食饱足后,还随处排泄粪便,对药材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甚至传播病源微生物,把一些病毒、致病菌带到药材上。

因而,鼠害是白术仓贮的重要防治对象。

虫害的影响白术药材在加工、运输、购销、仓贮、使用单位等环节易遭受虫蛀,使外观、色泽、气味等发生根本改变,失去药效成分,甚至带来危害。

为害的仓虫有咖啡豆象、大谷盗、隆胸露尾甲、米扁虫、褐蜘蛛、印度谷蛾等。

因而,虫害也是白术仓贮的重要防治对象。

1.4白术药材质量变化的可能方式及其规律探讨
1.4.1药材质量变化的可能方式
有挥发油成分的散失或氧化变质、霉变、鼠害和虫蛀等。

1.4.2规律探讨
白术主要含挥发油,因而采收加工时避免强光直照或加热温度过高。

为了避免挥发油在空气中氧化,应密封保降低其含水量,控制温度、湿度在安全范围内,以防霉变。

采取正确的防鼠、防虫措施,杜绝鼠害、虫害。

[参考文献]
[1] 周德文.术类的药理和药效.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J].1996,11(3):120~122.
[2] 冉先穗.中华药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1588~1589.
[3]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常用中药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197—203.
[4] 陈柳蓉,邵青,陆蕴.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术中苍术酮的含量[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96,25(6):270.
[5] 康庭国. 中药鉴定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89.
[6] 张西玲.中药养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72.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8.
2.课题目标与任务
2.1课题目标
通过对中药白术采收、加工、贮藏的现状研究和影响其质量变化的因素分析,应用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找合适的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和安全可靠的白术药材养护技术,保证白术的药效质量,满足中药白术的中医临床质量要求。

2.2课题任务
针对中药白术采收、加工、贮藏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寻找新的养护方法。

2.3主要技术难点
目前,对中药白术的研究资料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借鉴其他中药的采收、加工、贮藏方法来做实验对比分析,再根据结果选择最佳方法,这样方法多,工作量大,结果难以预测。

2.4可行性分析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可测定白术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确定合理的养护方法。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3.1研究的主要内容
3.1.1不同采收时期对白术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材中有的是多年生植物,随着生长年龄的增长,体内物质亦有变化;植物药在生长的过程中每月的有效成分含量各不相同。

中药材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有效成分含量亦有变化。

因而,通过实验对白术不同生长年限、采收月份白术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比,确定合理的采收时期(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生长年限、采收月份和采收时间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比
不同采收时期生长年限(年)采收月份(月)
1 2 3 4 5 1 2 3…10 11 12
挥发油含量%
3.1.2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白术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通过实验对白术采用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后白术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比,确定合理的加工处理方法(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后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比
加工处理方法阴干弱阳光下晒干微火烘干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
挥发油含量%
发生霉变
3.1.3不同贮藏方法对白术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他影响
通过实验对白术采用不同贮藏方法后白术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比及其他影响分析,确定合理的贮藏方法(具体如表3所示)。

表3.不同贮藏方法后白术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对比及其他影响分析
贮藏方法竹篓木箱麻袋
挥发油含量%
霉菌影响
3.2技术路线
3.3创新点
中药的采收、加工、贮藏技术很多,不可能每种技术都拿来作实验对比。

根据白术中主要含挥发油成分,通过挥发油的性质相似原理来选择采收、加工、贮藏的方法,可以减少工作量,较快地找到合适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