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第一章

1.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分离型敛合型转换边界

2.大陆边缘(1)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2)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大陆边缘)

A、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型)

B、安第斯型(海沟-火山弧型)。

3.板块汇聚类型:洋-洋,洋-陆,陆-陆

4.威尔逊旋回(大洋盆地从生成到消亡的演化循环过程)

胚胎期---东非裂谷;

幼年期(陆间裂谷阶段)---红海;

成熟大洋期---大西洋;

衰退大洋期---太平洋;

残余洋盆期---地中海;

消亡期---青藏高原

5.威尔逊旋回是板块运动的时间主线

6.从胚胎期到消亡期火山、沉积特点:基性岩→酸性岩沉积物→(干旱化)

7.被动大陆边缘与主动大陆边缘的区别在于前者无俯冲带

(被动大陆边缘后期发展就会形成主动大陆边缘)

第二章

1.板块构造理论三阶段: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地幔对流模式)、板块构造

2.中国现代地质事业四大奠基人及主要著作:

(1)章鸿钊——《三灵解》《石雅》《古矿录》

(2)丁文江

(3)翁文灏——《中国矿产区域论》

(4)李四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地质力学》

3.五大构造学派:

陈国达——地洼学说

张文佑——断块学说

张伯声——波浪镶嵌构造学说

李四光——地质力学

黄汲清——多旋回造山运动

4.将板块构造理论传入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春易、尹赞勋

5.槽台学说(如图所示)演化方式是递进而不是重复———动“定”转化递进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6.地质力学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分类:

经向体系巨型纬向体系扭动构造体系

7.我国三个主要巨型纬向体系:

天山——阴山纬向构造体系

秦岭——昆山纬向构造体系

南岭纬向构造体系

8.扭动构造体系(读图题)

我国常见的扭动构造体系有山字形构造体系,新华夏、华夏和华夏式构造体系,河西构造体系和西域构造体系,歹字形构造体系

9.地质力学的启蒙阶段提出的动力学模式——大陆车阀说

10.多旋回学说对地槽迁移规律的影响

1)下图说明主要原理名称是什么?

2)该原理主要反映那一大地构造学派的那种观点认识,试说明这些观点认识。

3)试描述该图中的箭头反映地壳运动规律?

答;1)图中说明主要原理名称是为:地槽迁移规律。(2分)

2)多旋回学说”代表人物黄汲清描述地槽迁移规律为走着“拉手风琴”的运动。

3)主要表现为“地体拼贴”(1分)和“剪刀式闭合”(1分)两个方面。“地体拼贴”主要表现在“多岛洋”体系逐渐闭合,大陆边缘沉降带由于小地体和大陆拼贴而地槽回返,成山并固化后逐渐形成地台的一部分,这种重复的“地体拼贴”导致活动区逐渐由陆向海迁移。“多旋回学说”中的中国区域地槽时空迁移规律如下:

A)地体拼贴是地槽迁移的基本模式,地体拼贴是碰撞造山幕的基本内容,造山幕是划分我国主要地质期限的主要依据,如燕山期、喜山期。中国的古亚洲洋的关闭和特提斯洋的关闭过程中都存在一系列的软硬碰撞事件,地体拼贴一般属于软碰撞范畴,而大洋的闭合属于硬碰撞。(2分)

B)我国区域历史构造中古亚洲洋的关闭和特提斯洋的关闭过程中的地体拼贴以地体从南向北拼贴,而拼贴带随时间自北向南迁移为主要特征;(2分)

C)“剪刀式闭合”是大洋闭合的基本特点,大陆与大陆的碰撞往往不成一条直线接触,而是从一点接触,剪刀式闭合;(2分)

D)我国区域历史构造中古亚洲洋的关闭和特提斯洋的关闭过程中陆陆闭合呈现以自西相东闭合和自东向西闭合都存在的“扭动”特征;(1分)

E)地体拼贴、地槽迁移的结果使得洋壳沿着“洋壳--过渡壳--陆壳化”的方向演化,实现大陆增生。(1分)

11.试分析槽台学说、多旋回学说、断块学说、地洼学说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法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何理论意义?

答:这些大地构造学说主要根据活动带和稳定区的差异划分构造单元,四种学说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法的差异如表所示。(9分)

其中槽台学说、多旋回学说、地洼学说是历史大地构造领域的主要脉络,代表着历史大地构造的发展与进步。(1分)

断块学说则将活动带划分为断褶带,而稳定区为断块,对于盆地、造山带、地震的认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1分)

这些构造单元划分方法对于深入区域地质构造格架研究都具重要指导意义,是地学哲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区域大地构造属性差异的基本判据,也是区域构造运动规律对比的基本概括。(2分,每条0.5分)

12.扩张与压缩两种动力学机制的转化,犹如拉手风琴,因此黄汲清于1966年形象地称之为“手风琴式运动”,并且是走着而不是坐着拉琴。

第三章

1.表达岩石圈屈服应力场(弹性核)绘制的原理及主要曲线的确定依据

岩石圈屈服应力场(俗称弹性核)是表征岩石圈的变形强度的剖面图示,其一般表达如下图所示)

(1)岩石圈屈服应力场右侧浅部屈服应力的确定依据Byerlee岩石力学实验曲线来确定;

(2)所谓岩石圈屈服应力场(弹性核)就是由Byerlee强度曲线和对应代表岩石的流变

曲线共同围限的强度范畴;

(3)地壳岩石以石英岩为主,中下地壳由石英岩的流变曲线来确定;

(4)地幔岩石以橄榄岩为主,地幔岩石圈屈服应力由橄榄岩的流变曲线来确定;(5)Byerlee强度曲线,有两类实验数据,分别是拉张和挤压情况的强度曲线,图中左侧为拉张情况的强度曲线,右侧为挤压情况的强度曲线。

2.研究岩石圈常用的参数模型有哪些?试述力学结构、热学结构等各类结构之间的联系如何?

研究岩石圈常用的参数模型包括结速度结构、成分结构、力学结构、温度结构、化学结构各类结构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如下:

?速度结构为观测的基本信息—是基于现象学支撑;

?成分结构及化学结构为岩石圈/软流圈的基本决定因素;

?温度结构受成分结构及化学结构影响-热阻和生热率;

?力学结构受成分结构和温度结构制约(1分),而力学结构是影响岩石圈的运动性质的重要因素

3.岩石圈的伸展破裂模式

岩石圈伸展情况下剪切破裂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McKenzie提出的纯剪切,Wernicke提出的简单剪切,Barbier

提出的联合剪切。

McKenzie的纯剪切模型为轴对称模型,其中地壳拆离只

发生在中上地壳,一般发生在“上脆下韧”的岩石圈部位。

Wernicke的简单剪切模型多见的是不对称的倾斜拆离面

的情况。岩石圈拉伸时整个岩石圈发生低角度正断层运动形式

的拆离,拆离伸展到岩石圈地幔,一般发生在“上脆下脆”的

岩石圈部位

Barbier的联合剪切模型浅部地壳拆离滑脱,地幔岩石圈

及深部地壳为塑性伸展,一般发生在“上脆下韧”的岩石圈部

位。

5. 重力均衡原理:

a.艾里(G.B.Airy)提出的关于地壳均衡补偿现象的一种假说。他认为地球上层物质的密度比下层小,山脉是较轻的岩石浮在较重的介质之上,仿佛冰浮在水上一样,但是它的底部也伸入水下;山越高,它的底部伸入介质也就越深,山是有根的。反之,在海洋下面,由于海水的密度比岩石的小,下面的介质反而向上凸出形成一个反山根。 适用于大陆内部同密度不同厚度。

b.维宁-梅涅斯

物质补偿是以区域性的规模进行的 ,由于地壳的弹性弯曲 ,不宜将地壳划分为垂直柱岩体, 而应将其密度和厚度都看成是渐变的 (适用于造洋岛地区密度平衡) C.普瑞特

地球上层物质密度比下层小,山脉是较轻的岩石浮在较重的介质之上,它的底部也伸入水下;不论山多高,它的底部伸入介质都一样深,山是有根的。适用于大陆内部密度不同厚度不同介质。

(c )c

第四章

1.R.C.Selley(1976-1985)按三重概念将盆地分为三种,即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试说明这三类盆地的主要区别。

答:所谓“地貌盆地”是指被天然高地围绕的一块低地大陆地貌盆地,“地貌盆地”无盆地沉降和构造变形,远处来源的沉积物直接沉积在古地貌的“山”间坳陷中,地貌盆地往往体现的是“削峰填谷”。

所谓“沉积盆地”是指沉积与盆地的下沉是同时的,又叫同沉积盆地,大多数盆地都是同沉积盆地。

Densi

所谓“构造盆地”亦称沉积后盆地,其中岩相带的走向与盆地的现存构造无关,说明形成盆地的沉降运动发生在岩层沉积之后。

2.岩石圈盆地归为读图

A、周缘前陆盆地

B、褶皱冲断带

C、早期弧内盆地

D、弧后前陆盆地

E、火山弧

F、增生杂岩

G、洋壳

H、减薄的陆壳

I、早期的裂陷盆地

J、被动陆缘

K、大陆基岩

L、褶皱逆冲带

M、克拉通陆内

N、早期弧前盆地

上图中的位置填到合适的构造位置

1、____A______。

2、____B______。

3、_____N_____。

4、____E______。

5、_____C______。

6、____D_______。

7、___H_______。

8、_____J______。

9、_____I______。10、____F______。

11、___G_______。12、_____K_____。13、____L______。14、___M________。

3.“朱夏学派”

(“3T-4S-4M”工程提倡盆地原型研究两个世代盆地、古生代—多岛洋陆缘、中、新生

代—陆内、“变格论”、中国古盆地大地构造) 4.被动大陆边缘典型盆地结构

碳酸盐岩、页岩陆堤(或陆阶)

底碎屑相沉积

裂谷相沉积过渡地壳

洋壳

陆隆沉积

初始扩张槽沉积

被动大陆边缘

第五章

1.增生造山带

从俯冲板块上铲刮下来的物质增生到仰冲板块之上,下伏沉积物底垫于增生柱之下,拆离带即为板块边界演化形式类似于褶皱逆冲带

(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并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2.以我国为例,论述晚、后造山作用所涉及的重要地质过程有哪些?与这些地质过程相关的地质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晚、后造山作用主要是汇聚造山后的垮塌和二次造山作用。

晚、后造山作用所涉及的重要地质过程主要包括:重力垮塌作用(1分)地幔活动伸展作用(1分)交代岩石圈去根作用(1分)岩石圈拆沉作用。(1分)

这四种作用和岩石圈减薄有一定的一致性,如华北克拉通减薄(0.5分)。根据造山垮塌伸展程度的不同,一般可以形成重力垮塌(0.5分)大规模垮塌伸展可以形成变质核杂岩(0.5分),但是造山垮塌未必伸展拆离成盆(0.5分),伸展拆离成盆未必形成变质核杂岩(0.5分)。已经跨垮塌伸展的古造山带可以二次挤压造成二次造山(0.5分),造成古造山带的再次造山,如中国西部主要造山带的二次造山(0.5分),二次造山造成的小幅度俯冲罗志立称其为;C俯冲。

2、什么是弧造山和增生造山?论述弧造山和增生造山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答:三者之间基本关系如图所

示:(4分)

按照威尔逊旋回的阶段来

划分,三者都是发生在俯冲发生

后的阶段,弧造山和增生造山在

衰退期,而碰撞造山则发生在消亡或者终了期。(5分)

弧造山、增生造山、碰撞造山三者的主要区别与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答对5条得5分,每条1分)

(1)碰撞是俯冲阶段的继承,是威尔逊时间主轴的先后关系;

(2)增生造山隐含两种增生作用,弧火山增生和增生楔增生杂岩增生;

(3)增生造山和弧造山具有同一性,往往是一个造山带并存的两类机理;

(4)弧造山和增生造山主要发生在俯冲阶段;

(5)三类造山基本都是挤压应力环境;

(6)弧造山和增生造山阶段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卷入碰撞造山带之中。

3.试论述地槽迁移、汇聚造山、陆壳增生三者的活动特性、区别及联系。(13分)

答案:(1)地槽迁移的活动特性表现为(地壳运动为)走着的“手风琴”运动(0.5分);活动区迁移表现为地体拼贴式的槽演化(0.5分),拼贴时间方面差异表现为“剪刀式闭合”(0.5分);中国的地槽演化主要受控于三大构造域(0.5分),受控于两大洋的闭合(0.5分)。

(2)汇聚造山是海洋岩石圈板块由于发生俯冲,陆块(含新生岛弧)之间汇聚而逐渐形成造山带的过程。俯冲有洋洋、洋陆、洋弧、陆陆等俯冲,洋洋常生成新的岛弧(0.5分),洋陆俯冲和洋弧俯冲则使陆地边缘或洋弧发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0.5分),这是陆地增生的方式之一。

汇聚造山在洋壳俯冲过程包括弧造山和增生造山(0.5分),在此阶段一般产生增生楔、增生杂岩、混杂堆积等新的地质体(0.5分),在陆陆碰撞过程中这些弧造山阶段的产物又被拼合到碰撞造山带中(0.5分),因此碰撞造山带是岛弧、增生楔、增生杂岩、混杂堆积、蛇绿岩残片等的最终归宿地(0.5分)。

(3)陆壳增生是指陆地质量体积的增加(0.5分)。陆地质量体积的增加通过岛弧拼贴(0.5分),也包括增生楔、增生杂岩、混杂堆积、蛇绿岩残片的就位(0.5分),以及深部玄武质岩浆侵入后逐渐转化为代表陆壳的花岗岩类的过程(0.5分)。

(4)主要联系表现在:

A)地槽迁移地体拼贴包含原来不是陆壳成分的岛弧逐渐拼贴成为陆地的一部分;(0.5分)

B)汇聚造山过程中增生楔、增生杂岩、混杂堆积、蛇绿岩残片逐渐成为岛弧的一部分,最终碰撞汇聚到陆地(0.5分),而弧造山或增生造山过程中有两类增生,一类是形如增生楔、增生杂岩、混杂堆积、蛇绿岩残片等物质的“冷增生”(0.5分),也包括武质岩浆侵入后转化为的花岗岩类的“热增生”(0.5分)。“冷增生”和“热增生”都是陆地质量体积的增加的重要形式(0.5分)。

C)地槽迁移是弧(增生)造山带走向地槽的后期阶段;弧(增生)造山带(岛弧)通过拼贴-碰撞-就位-固化完成地槽迁移的迁移。(0.5分)

(5)主要区别表现在:

A)地槽迁移是地块拼贴活动位置的变化,而汇聚造山则是一个漫长的俯冲增生的软碰撞过程。(0.5分)

B)地槽迁移可以是陆块和陆块的拼贴,不存在陆壳质量增生(0.5分),也可以是洋壳为“胎体”弧陆拼贴,产生陆地质量的增加。

C)汇聚造山“冷增生”和“热增生”的过程(0.5分),而陆壳质量增生还可以发生在非地槽区的陆内,如克拉通内部的岩浆侵入及其后生的花岗岩化。

第六章

.1.俯冲带之初始成因有哪些主要的模式?

答案:(1)可分为自发和诱发两种。

(2)俯冲板块的负浮力-自支撑(self-sustaining)模式,McKenzie (1977)率先讨论俯冲带初始形成的力学问题。

(3)先存脆弱带模式,先存断裂可以是转换断层,也可以是蛇绿岩带形成俯冲带;

(4)“浮力反差”模式,也叫大洋海台模式;

(5)浮力地幔柱诱发模式。

2.行星发生发展衰亡过程

星系、行星演化序列生长构造、幔柱构造(金星)、板块构造(地球)、收缩构造(火星,水星)、终极构造(月球,小行星)

3.地幔柱-对流-底辟三者关系,推动板块运动原理和煮开水的相似性

地幔深处D’’层或者俯冲板片上表面由于热或者水等轻质组分的存在而导致局部密度偏小,这些热泡或者低密度体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而俯冲带残余可形成高密度体向下运动,地幔柱为地幔深部的羽毛状上升流或者下降流,热泡或者低密度体成束上浮则成“热”上浮地幔柱,俯冲带残余可形成高密度体向下运动则成为下沉冷幔柱

热泡或者低密度体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和“煮开水”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性关系表示下:

第八章

1.俯冲带附近玄武岩岩浆系列的水平分带和成分极性

答案:随着与海沟轴的距离和俯冲带深度的增加,岛弧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在空间上系统变化的规律称为成分极性。

在火山岩成分极性中,最有指示意义的是当w(SiO2)一定时,w(K2O)随俯冲带深度(h)的增大而增加,K-h成线性正相关关系。

从海沟的方向远离俯冲带一次出现拉斑玄武岩质、钙碱性岩质、甲玄岩质或碱性岩质岩浆岩序列,导致俯冲带附近玄武岩岩浆系列的水平分带性。

火成岩成分变化与地壳厚度变化的对应关系,如当w(SiO2)量固定时,安山岩的K2O质量分数与地壳厚度(c)成正比,据此得出各个系列对应的地壳厚度,如岛弧拉斑系列≤20km;

岛弧钙碱系列20~30km;岛弧碱性系列≥25km。

因此,这种成分极性及其组合往往成为判断岩浆岩形成期的地壳厚度以及形成部位的推断依据。

2.说明俯冲带花岗岩的水平分带性和成分极性。

在同一俯冲带,花岗岩的分布与火山岩一样具有相似的水平分带,即由海沟向大陆方向,花岗岩成分中:K2O/Na2O、K2O/SiO2及SiO2含量递增,岩体年龄依次变新。

从海沟向大陆依次为:(1)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2)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3)花岗岩

3.TTG:TTG在地质学上是指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它们这个系列的岩石在太古代时期的成因有一定的地质意义,一般认为,TTG成分岩石的大量出现,代表了大

陆地壳的生长事件,所以将它们合称TTG.

T1--英云闪长岩

T2--奥长花岗岩

G1--花岗闪长岩

G2--花岗岩

陆壳形成三个阶段:

①由地幔橄榄岩局部熔融形成玄武质壳;

②玄武质壳局部熔融形成早期陆壳的T1T2G1组合;

③T1T2局部熔融形成钾质花岗岩(G2)的上地壳。

T1T2-------不成熟陆壳------原始古陆核

T1T2G1G2组合-------半成熟陆壳------微陆块

钾质G1G2组合-------成熟陆壳------大陆块、克拉通

T1T2→TIT2G1→T1T2G1G2→G1G2

大陆增生,与地壳成熟性有关,代表成熟性高的物质逐渐出见,增多。代表不成熟性的物质逐渐减少,TIT2转化为G1G2。这个过程代表着一个洋壳演化为为岛弧又逐渐转化为陆壳,增厚。在陆壳逐渐成熟过程中。随着岛弧的产生与演化,火山岩逐渐堆积并达到地壳厚度,火山岩的平均成分逐渐向长英质和富钾方向演化,火山岩逐渐由拉斑系列为主演化为钙碱系列为主。

4.陆壳增生:陆壳增生是指陆地质量体积的增加。陆地质量体积的增加通过岛弧拼贴,也包括增生楔、增生杂岩、混杂堆积、蛇绿岩残片的就位,以及深部玄武质岩浆侵入后逐渐转化为代表陆壳的花岗岩类的过程。

5.沉积大地构造

①混杂堆积:由许靖华提出,混杂堆积是由板块俯冲形成的、由已变形的深海平原沉积物、海沟沉积物及洋壳碎块等组成的构造岩带。

特征:不同时代、不同岩性、不同形态大小、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共同堆积在一起,往往与蛇绿岩有关,一般没有层理或层理不完整。

成因:强烈构造运动的产物,一般出现在板块俯冲挤压带,是判断板块边界的标志之一。(亦称混杂岩。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体。)

②优地槽:优地槽。远离克拉通,以强烈的火山活动、特别是以发育基性熔岩与蛇绿岩为特点,在造山运动中地槽有岩浆侵入,岩石也受到变质。

6.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地球岩浆岩主要呈现什么样的整体规律?

答:(1)在现今大洋区,包括洋中脊和洋岛,主要是玄武岩类,是洋壳的组要组分;(2)现今大陆区,主要是花岗岩,是陆壳的组要组分;

(3)现今岛弧和大陆边缘地区,主要是安山岩类,它是火山弧下面地壳的主要组分。

7.硅质岩组合为何能够反映优地槽环境?

答案:(1)优地槽的大致现代对应物是“火山型大陆边缘”;

(2)硅质岩组合含燧石、放射虫硅质岩、硅质灰岩等,燧石往往意味着火山成因,放射虫硅质岩说明为远洋深海的放射虫,硅质灰岩则往往与硅藻等的繁盛有关。这样的环境往往是海相沉积火山发育的地区,可以理解为优地槽。

8.成矿大地构造”有哪些国际流派?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1)“年代-构造-岩相”学派,代表人物:毕利宾。

(2)“线性构造学派” ,代表人物:Sender。

(3)“全球构造学派” ,代表人物:西利托。

(4)“金属省成矿”学派,代表人物:鲁蒂埃。

9.1935年,W.H.史蒂勒把位于大陆稳定地块和大洋稳定地块之间的地槽,称正地槽。随后,他又把正地槽分为优地槽(eugeosyncline)和冒地槽(miogeosyncline)。1951年,M.凯伊对地槽问题进行了总结,把有大量火山碎屑沉积物的地槽称为优地槽(“优”是希腊语“真正的”意思),优地槽是深成造山活动的场所;把位于大陆架上的没有火山活动的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地槽,称为冒地槽(冒是“较次的”意思)

10.花岗岩化问题

随着岛弧的产生与演化,火山岩逐渐堆积并达到地壳厚度,火山岩的平均成分逐渐向长英质和富钾方向演化,火山岩逐渐由拉斑系列为主演化为钙碱系列为主。随着岛弧的进一步演化,花岗质岩石开始产出,花岗质岩石与蛇绿质岩石的比例增加。同时,w(钙碱系列岩石)/ w (拉斑系列岩石)比值也增大。当岛弧成熟度很高时,蛇绿岩消失,而w(钙碱系列岩石)/ w(拉斑系列岩石)比值接近1或更高,并可能出现高钾系列(钾玄岩)岩石。

11.成矿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

(1)伸展(拉张)—裂谷、大型生长断层或同生断层、盆岭构造、变质核杂岩构造等;

(2)收缩(挤压)—板块俯冲带(含岛弧、陆缘岩浆弧、构造混杂岩带等),大型推覆构造、大型逆冲断层等;

(3)走滑—转换断层、走滑断层系(含拉分盆地)等;

(4)隆升—地幔柱上升、地壳热隆(点)、底辟构造系等;

(5)沉降—沉积盆地、坳陷带等

(6)大型韧性剪切—结晶基底的韧性剪切带,有逆冲、正滑、走滑之分;

(7)大型陨石撞击—古陨石坑及相伴的侵入杂岩。

名词解释:

【弧造山带】岛弧和陆缘弧上的造山作用。

【增生型造山带】从俯冲板块上铲刮下来的物质增生到仰冲板块之上,下伏沉积物底垫于增

生柱之下,拆离带即为板块边界演化形式类似于褶皱逆冲带

【碰撞造山带】一般由高原、逆冲带、前陆挠褶带和后陆变形带四部分组成,其中逆冲带和前陆挠褶带普遍见于碰撞造山带中,而高原和后陆变形带只出现在造山带的某一特定部位。【沉积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于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以及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岩的共生组合。

【混杂堆积】指“经过强烈剪切、破碎和变形,难以识别的各种岩石的混合物”。

【成分极性】随与海沟轴的距离和俯冲带深度的增加,岛弧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在空间上系统变化的规律称为成分极性。

软流圈asthenosphere 缝合带suture zone 盖层断块superficial fault block

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前渊带foredeep 主动边缘active continental 板舌slab

俯冲subduction 地堑graben 脆性brittle 盆山体系(basin-mountain system)或称盆山系统盆山耦合作用(basin-mountain coupling)造山带楔进作用(wedging)

造山带滑脱作用(detachment) 伸展盆地(Extensional Basin)陆内宽裂陷盆地(terrestrial wide rift basin)陆内窄裂陷盆地(terristrial narrow rift basin)“裂谷”(rift valley)

“裂陷作用”rifting主动裂陷作用(active rifting)被动裂陷作用(passive rifting)

二级构造单元隆起坳陷uplift 三级构造单元凸起凹陷sag

四级构造单元突起洼陷

大地构造(精)

名词解释 I,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岩石为塑性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波速通过后增大的断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7,TTG岩:英云闪长岩一奥长花岗岩一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 10,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并被沉积物充填的槽状凹陷带。 II,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行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壳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货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19,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20,地槽旋回:从地槽沉降开始,至造山运动变形成褶皱山脉,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的完整演化过程。 21,克拉通: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22,沉积构造:指在一定的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 23,海沟:太平洋边缘平行于岛弧的线性深海巨型凹地。 24,大洋中脊: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环绕全球最大的海底山 系。 25,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周边为裂谷,俯冲带和转换断层围限着的岩石圈块 体。 26,大陆漂移:地史时期陆壳由于在其下的洋壳相对软弱,而在地球表面漂移的过程。 27,海底扩张:地幔物质沿洋中脊上升,充填裂谷,产生新的海底并逐渐向洋中脊两侧扩张的过程。 28,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岛弧或山弧外侧的海沟处向大陆岩石圈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复习

《大地构造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沉积大地构造 1. 2. = 3. - 4. 。 1、地貌上通常为准平原或广阔的陆棚或浅海 2、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微弱34 5. 6. 组合特征。 1. 1 1( 2 3 岩浆喷溢

4 5 2 1: 2 代表古准平原的风化壳 3 4 3 1 2 3 4 2.试举例说明将今论古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以河流作用为例) a) b 其适用范围为比较的对象的物理化学条件相同或相似 3.试述单旋回说、多旋回说和地洼说对地壳演化规律的认识(P14、P18、P30) 1 1 2 3 2 1 回、岩浆旋回和变质旋回。 2 互相转化。 3 1 2 3——动“定”转化递进律 4.试述沉积大地构造理论对固体地球科学的主要贡献 1 2 的结果。

3 5 (1) 萍乡式建造(含煤建造): (2) 建德式建造(火山建造): 中期(激烈期)( (3) 南雄式建造(红岩建造): (4) 丹霞式建造(红岩):形成于地洼发展中晚期(余动期) 物逐渐变细。 (5) (余动期) 二喷发大地构造 1. 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汇聚边界。 2. 块体。 两者 ——缝合 3. 断层。 也称离散边界 4. 弧盆发育齐全。 5. (大陆地壳)由于在其下的大洋地壳的相对软弱,而在地球 表面进行漂移的过程 6.

,充填裂谷,产生新的海底,并逐渐向洋中脊或裂谷两侧扩张的过程 7. ,达到岩石圈之下再转为横向流动,随着温度下降,又转向地球内部的运动过程。 8. 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 ,一般深度在60400 9. 边界地带,呈弧形排列,弧一般凸向大洋,但也有例外。 (陆侧)与大陆之间的深海盆地,一般是由弧后扩张形成的。 1.试述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说、板块说的关系(P63) 性理论。 2. 核心模型: : 3.试述Wilson旋回及其与地槽演化的关系 Wilson 成的基本认识 1)裂形成大陆裂谷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相当于地槽说的陆源碎屑建造) 2)- 3) 4)(大陆边缘为复理石建造) 5) 6)成褶 4 1 2

大地构造学题库

大地构造学题库 《大地构造学》课程复习提纲一 名词解释 1. 地槽与地背斜; 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的巨型狭长沉积盆地。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槽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2. 优地槽与冒地槽; 正地槽:分布于克拉通(高克拉通大陆地区)边缘的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冒地槽:紧靠大陆一侧、通常没有或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沉积建造:特定大地构造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相组合; 3. 造山运动与造陆运动; 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造山幕,褶皱幕)-地层强烈变形; 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常表现为沉积间断; 构造运动: 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层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包括造山运动、断裂运动、断块运动等,通常表现为地层的不整合接触。 4. 地台与地洼; 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底为地槽,上层为水平或缓倾斜岩层)的地壳稳定区; 地盾:只有地槽基底构造层而无地台盖层的地壳稳定区。 5. 大陆克拉通:地槽阶段之后的长期稳定区的统称,包括地台和地盾。 6. 地台的特点:1、地貌上通常为准平原或广阔的陆棚或浅海 2、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微弱 3、地壳运动以造陆运动为主,鲜见不整合 4、沉积厚度薄,分布范围宽,地层稳定 7. 地壳基本构造单元;

地壳基本构造单元:用地壳演化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构造地貌特征所表征的地壳演化阶段及其相应的大地构造属性,比如地槽、地台、地洼。 8. 构造体系: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各种构造的总和。 (地质力学的内容)9.构造区与构造层; 构造层: 构造单元的物质体现,是地壳演化的某一阶段建造和改造的总和。建造包括沉积、岩浆和变质建造,改造指构造运动的频繁、方向和强度以及构造的形态、类型和组合特征。 构造区: 构造单元的具体化,是指处于同一地壳演化阶段且大地构造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定区域,一个构造单元可进一步划分为许多构造区。 (二)思考题 1.试述槽、台、洼的沉积建造特征及其相应构造,沉积环境 (1)地槽型沉积建造及构造沉积环境 1)陆源碎屑建造硬砂岩建造),特点时以粘土质页岩为主,往往含有包含有硬砂岩内的各种砂岩或灰岩夹层;不稳定矿物多;代表了地槽下坳的初始阶段,绝大多数此建造为陆相沉积; 2)碳酸盐建造,海相灰岩,以含泥质且时有沥青质的暗色不纯灰岩为特征,代表地槽进一步坳陷,出现广泛海侵; 3)细碧角斑岩建造,由一套海底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组成,主要为细碧岩,角斑岩,玄武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等钠质火山杂岩;是地槽下降运动最剧烈时期的产物;沉降到最大,基底断裂,岩浆喷溢 4)复理石建造,浅海相碎屑岩为主,厚度大,韵律清晰,冲刷面发育,代表了地槽造山期初期,表明此时地槽发生节奏性的运动,地槽振荡回返,构造活动频繁。 5)磨拉石建造,陆相(主要为山麓相、河流相等) ,以砂、砾岩为主,岩石分选差,磨圆度差,层理不规则;常见交错和波痕,相变急剧;与下伏建造常为不 造山运动后期。褶皱山脉的形成; 整合接触,代表 (2)地台型主要沉积建造类型及构造沉积环境 1)石英砂岩建造:以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好,磨圆度高,多为滨海相或河流相 2)粘土,铁质建造:多由砂质粘土沉积和与之共生的铝土岩、铁质岩等沉积岩组成,代表古准平原的风化壳 3)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复习提纲

《大地构造学》课程复习提纲 任课教师:干微 (2017年) 第一章绪论 ●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 第二章固体地球主要构造特征 ●地球表面基本面貌:海陆分布,高程分布及其意义。 ●固体地球的圈层构造:成分分层【地壳、地幔、地核】,洋壳与陆壳的年龄及各自 分布范围;流变学分层【岩石圈、软流圈、中部层圈、地核】;各层圈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 ●大洋地壳:分布面积,年龄,厚度,地貌类型,物质组成与构造特征。 ●大陆地壳:分布面积,年龄,类型(时代、构造特征),物质组成,不同构造区域 的地壳厚度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 ●地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单元。 第三章大地构造学说的演变历史 ●地球收缩、地球膨胀、地球波动假说及各自的主要论据。 ●地槽-地台学说:地槽-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地台-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地槽 概念的演变;地槽-地台学说对地壳构造运动性质的基本认识。 ●大陆漂移假说:产生过程,主要论据,动力学机制。 ●海底扩张:海底地形探测与地磁异常,海底扩张假说的产生。 ●洋脊分段特征及其连接部位震源机制解的差异与转换断层的发现 ●地震分布型式与岩石圈板块概念的形成 ●现今地球表面岩石圈板块的划分 第四章板块构造基本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假设。岩石圈板块运动学的主要证据;不同板块边界上的地震震 源机制解。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及其主要依据 现代岩石圈板块划分; 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圈板块划分。 ●岩石圈板块边界的类型 离散增生型、汇聚消减型(洋-陆、弧-陆、洋-弧、洋-洋、陆-陆)、走滑守恒型。 ●板块构造运动学 欧拉定律与欧拉极,两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欧拉极的确定;三个板块之间的三连点 及其演化;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学(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热点 轨迹);现今板块构造运动(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的应用)。 ●板块构造动力学模型:作用在板块上的各种力及其对板块运动的影响(促进、阻碍)。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 大地构造学:研究整个地球(岩石圈或大陆地壳)的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3. 地球动力是研究地壳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它是各种学说的立论基础,是当今地质学中最热门的话题。 4. 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变形研究;(2)地质体成因研究; (3)壳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4)地球演化史研究 5. 区域地质学的任务及内容: 任务:区域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研究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揭示其岩石圈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类地质矿产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 研究内容是:(1)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研究;(2)区域构造学研究 (3)区域岩石学研究;(4)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3. 区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构造分析法;(2)将今论古方法;(3)构造类比法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起源 1. 对地球更深部的了解只能通过间接的地球物理手段来研究,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2. 地球内部结构主要是通过对地震波以及由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的观测和研究确定的。 3. 1909年,莫霍洛维奇(Mohorvìcic)根据地震波的走时,算出地下56 km深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上物质的波速为 km/s,其下为s。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面,这个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地壳。M莫霍面或. 4. 1914年,古登堡(Gutenberg)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出在2900 km深度处存在一间断面。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古登堡面或G面,这个面以下的部分为地核,以上直至地壳底部的部分为地幔。 5.布伦(Bullen,1963,1975)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将固体地球 波速度的特征P波和S名称深度范围区域/km 复杂A地壳0~3333~410梯度正常B上地幔410~1000C梯度较大 D'1000~2700梯度正常 下地幔”D梯度近于零2700~2900 P E波梯度正常外核2900~49804980~5120F不详过渡区 内核G梯度很小5120~6370 层,内、外核的过渡区ED三层,外核为C层:地壳为A层,地幔为B、、分为7D”层。D层分为D'和层,内核为为FG层;后来他又根据新的资料,把岩石圈:地球表面至低速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的部分。而将其下6. 的低速层称为软流圈。岩石圈分为地壳岩石圈和地幔岩石圈。平均 7. 一般将地壳分为大陆型地壳、大洋型地壳和过渡型地壳三大类。而言,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比大洋地壳老,也比大洋地壳的密度小。就化学和矿物成分而言,这

岩石大地构造复习资料分析

岩石大地构造学(PETROTECTONICS) 教师:张开均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地质学学科础课,是岩石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和矿物学等基础学科的有机融合和发展。岩石是认识固体地球的主要信息载体,是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在不同的板块构造背景下,可能产生不同的岩石或岩石组合。通过认识和研究这些岩石及岩石组合来理解地球特别是岩石圈板块构造的演变,恢复和确定特定区域、特定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构造环境,是本课程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岩石大地构造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前缘及其进展,能够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矿物岩石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等的甄别,确定特征岩石和典型岩石组合,并进而合理地探讨岩石及岩石组合与岩石圈大地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 1.板块构造基本原理(Mid一ocean Ridges,Intracontinental Rifts,Island Arcs,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Back-arc Basins,Ocean Island,Continent):固体地球上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慢最上部的橄榄岩层],和下部的塑性软流圈。岩石圈在侧向上又可由不同的板块边界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刚性板块。彼此间在软流圈之上作大规模水平运动。 相邻岩石圈间水平运动有三种类型:在洋中脊裂谷带,两板块作背向运动(离散),产生新洋壳和海底扩张;在海沟一岛弧带位置上,两板块相向运动(汇聚),伴随洋壳消亡或大陆碰撞;在转换断层处,相邻板块间发生走向滑动,洋壳既无新生,也无消减。在全球范围内,板块沿分离边界的扩张增生与沿汇聚边界的收敛消亡相互补偿抵消,从而使地球半径和体积保持不变。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是地幔中的物质和热对流。 2.离散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相背离开,其应力状态是拉张。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软流圈物质从这里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故分离型边界也是板块的增生边界或称建设型板块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的典型:北大西洋洋脊,大洋中脊被东西向转换断层错开。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2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火山岩、蛇绿岩发育程度及构造活动性的大小,地槽的类型可分为冒地槽 和优地槽两类。 2.大洋活动带包括大洋裂谷活动带和大洋边缘活动带,大陆活动带包括大陆裂谷活动带和大陆边缘活动带 3.中国的现代岩石圈厚度变化总趋势:东部岩石圈薄 50-100km石圈厚130-200km处于过渡。 4.在时间上,地槽一般是指古生代以来地壳上曾有过强烈活动的狭窄长条形地带。 5. 地台内部的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包括地轴、台隆、台拗 和台褶带四种类型。 6、地槽内部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包括优质向斜、冒地向斜、地背斜-褶皱带 和边缘拗陷四种类型。 7. 按动力学条件不同,板块边界类型可分为拉张型板块边界、和 挤压型剪切型三类。 8.完整的大陆裂谷的演化过程一般可分为穹窿型起、断裂下陷 和陆间裂谷三个阶段。 9. 地槽的发展过程程一般可分为下降阶段、上升阶段和 褶皱系发展期三个阶段。 10. 地台沉积盖层发育时期的大地构造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地台内部、 地台和活化阶段三个阶段。 11.华北地台的基底是吕梁运动后最终固结的,中晚元古代为沉积盖层发育时期。 12.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中国的地台有华北、扬子、 塔里木、南海和喜马拉雅辗掩构造 13.按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中国的地槽褶皱区包括北部地槽褶皱、西

南 和环太平洋。 14. 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三条NNE向深断裂带是剡庐断裂、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断裂 和台湾纵谷。 15.典型的地槽型沉积建造有硬矽岩建造、复理石、磨拉石、硅质火山岩;典型的地台型沉积建造有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含煤-铝土-铁质岩、红色碎屑岩。 16.随地壳演化,地台的范围因褶皱带的形成而下降,地台的数量则上升。 17.大陆裂谷常见的火山岩组合有超基性岩和碳酸盐岩。 18.据大陆壳速度结构,正常情况下上地壳Vp为 5.7-6.3km/S Vp为 6.4-6.7KM/S 19.中国的三大深断裂体系分别是古亚洲断裂体系、 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 20.高压低温变质带的特征矿物为兰闪石,高温低压变质带的特征矿物为红柱石、矽线石、蓝晶石的特征矿物为柯石英。 21.富集地幔指大离子元素富集的地幔。 22. 增生型板块边界主要有拉张型板块和洋脊洋隆。 23.汇聚型板块边界可分为碰撞和挤压…俯冲两类。 24.中国的深断裂体系可分为、和。 25. 岛弧-海沟系大陆边缘由大陆架海沟岛弧组成。

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

(一)总论(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 A,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古地理学是地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地层的沉积相的相分析是进行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以及地层学的研究的基石。本节内容的概要,本人分为三节---基本概念、相标志、几种沉积相的介绍。A-1基本概念: 沉积相:沉积于特定的古环境的具有一定的岩石、化学特征的地层。 相变:沉积相在横向上的变化,反映了空间上的变化。 瓦尔特定律:在连续沉积的前提下,空间上相邻的沉积相在纵向上亦是相邻的。 相分析:依据不同地层的岩石、化学、生物特点分析其形成环境。 相标志:反映地层形成环境的原生沉积特征。 A-2,相标志: A-2-1,物理标志: ①层理构造:分为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块状层理; 水平层理多由细粒的泥或者粉砂质组成,纹层极薄,反映低能的水环境。 平行层理由较粗的砂质组成,由较高的水动力产生。 交错层理,又分为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楔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平面但是彼此相交;槽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曲面且彼此相交。从板状交错层理到槽状交错层理大致上反映了一个水动力递增的变化。此外交错层理具有示顶底及定流向的作用。 递变层理,由重力流产生,形成的没有纹层面的粒度由下至上由粗到细或者由细到粗的层理构造。 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为砂包泥式的泥沙质互层,而透镜状层理为泥包砂式的泥沙质互层。前者反映水动力较强的环境,后者反映水动力较弱的环境。 ②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 波痕是由于水流的流动造成的,可以指示水流的流向,也可以指示地层的顶底。而泥裂以及雨痕等暴露构造可以指示干旱的环境。 ③软沉积构造,由于地层的扰动产生的构造,可以反映地震等古地质事件。 A-2-2,化学标志 地层中的一些自生矿物(如海绿石)与沉积环境的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有关。 A-2-3,生物特征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生物习性,通过研究地层中的一些特殊的指相化石,可以判断其沉积相。A-3,几种沉积相 进行合理而且正确的相分析的前提是对几种特别典型常见的沉积相的基本情 况有所了解乃至比较精通。接下来介绍几种典型的沉积相—滨浅海(碎屑型、碳酸盐型)、半深海、

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

中国大地构造学试题 大地构造学试题 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 1. 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伸展变形。 2.青藏高原的地表厚度高于普通的 2 倍。 2. 3.火山活动出现在优地槽。优地槽。 3. 优地槽 4.太平洋板块,洋壳年龄新,很少超过侏罗纪,不能发现中生代。中生代。 4. 中生代 5.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什么是岩石圈? 5.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1)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岩石圈: 岩石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部分,厚约 60-120km,在力学上可看作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软流圈: 软流圈:把岩石圈下面的低速层叫软流圈,厚约 100km,岩石圈在软流圈上能较为自由地活动。(2)岩石圈包括的层位就是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的一部分 6.沟湖盆地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汇聚板块边缘。 6. 汇聚板块边缘 7.秦岭造山带,主要是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 7. 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扬子板块)8.复理石建造复理石建造? 8.复理石建造?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9. 造山作用成山作用。造山作用, 9.造山作用,成山作用。(1)造山作用: 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造山作用: 造山作用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2)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成山,成山作用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 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 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正断层控制,伸展下生成,不是造山。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 a.不是高 温形成,因为测量方法涉及封闭温度,(高温,低温)测年是因为每种矿物都有一种封闭温度。热年代学:应用热扩散理论,将年龄结果解释与地质体的热演化历史联系起来 b.热年代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称为热年代学。地质热年代学利用矿物封闭温度来解释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定量地给出地质作用过程温度一时间轨迹。可采用多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常用的有 U-Pb 法、40Ar-39Ar 法、(U-Th)/He 法、裂变径迹法等。 [ c.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 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 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 用范围 (1)地表的侵蚀历史;(2)造山带的隆升历史; (3)盆地的热演化历史;(4)活动断层的测年; (5)年轻沉积地层的年龄。 12.我国的地质理论及地质学家我国的地质理论及地质学家。 12.我国的地质理论及地质学家。槽台学说(奥格)、多旋回学说(黄汲清)、地洼学说(陈国达) (1)地质力学(李四光) (2)板块构造(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魏格纳) (赫斯)(勒皮雄、摩根、麦肯齐)(4)其他:深大断裂、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说 13.燕山运动发生在?中生代。 14.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14.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学说,英文名《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 15.什么是磨拉石建造什么是磨拉石建造? 15.什么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汇总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海洋科学研究内容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地球科学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交叉科学体系。它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其相关学科有环境科学和测绘科学。 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人们根据研究对象不同,通常把它分为: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四大学科。 (一)、研究内容 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海洋,以及溶解或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存于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底边界、侧边界和上边界。是研究发生在海洋中各种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貌等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特点:1、特殊性与复杂性;2、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的三态变化无时不刻不在进行,是其他星球上未发现的。3、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耦合的特点。 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直接观测;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 物理海洋学: 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发生于海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声学、海洋光学、海洋电磁学、河口海岸带动力学等。主要研究海水的各类运动(如海流、潮汐、波浪、紊流和海水层的微结构等),海洋中温、盐、密和声、光、电的现象和过程,以及有关海洋观测的各种物理学方法。 海洋化学: 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学科。 海洋生物学: 研究海洋中一切生命现象和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海洋地质学: 研究海洋的形成和演变,海底地壳构造和形态特征,海底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有关海洋的起源及演化以及海洋地热、地磁场和重力场等。 新兴科学:工程海洋学,遥感海洋学,环境海洋学、军事海洋学和渔业海洋学等 (二)、海洋的特性 2.海水特性: 混合溶液:水、盐分、气体、悬浮有机物、悬浮无机物。 第二节海洋学研究意义 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矿产、化学、生物、动力)3.军事、航运、港工、油气开发; 第三节海洋学研究方法 1.(物理海洋学)常规和遥感观测。 2.实验和数值模拟。 3.理论研讨 第四节海洋学研究发展史 1、早期研究(麦哲伦,库克,郑和、王充、哥伦布、列文虎克、牛顿、贝努力、拉瓦锡、 拉普拉斯)2.海洋科学研究开始(达尔文、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被认

区域大地构造学题库

区域大地构造学复习资料—资源2班 一名词解释 1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动力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构造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区域地质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研究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揭示其岩石圈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类地质矿产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 3 构造旋回:地槽从开始活动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成为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发展过程。 4 构造序列:是指按各次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或相对的先后关系排列而成的构造演化顺序 5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部分物质均为,具有较强的刚性。 6低速高导层:指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康氏面相当。 7地槽:是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 8地台:是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它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 9复理石建造:复理石是一种有规律的复杂互层的巨厚沉积,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在剖面上呈韵律性交互出现。 10磨拉石建造:建造物质组成以砾岩、长石砂岩、复矿砂岩等粗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此外尚夹有粉砂岩、粘土岩。

11构造回返:地槽从前期下陷活动转变为后期强烈褶皱上升的构造状况变化 12构造层: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内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而形成的一套综合地质体。 13板块三联点:如果有三个板块相交,分割三个板块的边界交会于一点。 14被动大陆边缘: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的大陆边缘 15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或活动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16蛇绿岩套:是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和深海含放射虫的硅质岩的共生组合体,代表了洋壳的典型剖面。 17双变质带:两个板块相撞,在俯冲一侧的上面和仰冲一侧的下面,由于海沟热流温度较低,带着冷岩石俯冲,再加上下冲的压力很大,常常形成以蓝闪石片岩为代表的蓝片岩带(其中杂有大量玄武岩和蛇纹质岩石),称为高压低温变质带。在仰冲板块的一侧(相当岛弧或大陆边缘的火山岩带),其下俯冲带因摩擦熔化消失,导致岩浆的形成、侵入或喷出,并常在侵入岩的接触带上形成低压高温变质带。

中科院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复习题答案

分析固定论与活动论大地构造学的主要理论差别 所谓固定论是指主张大陆固定、大洋永存,或虽然大陆与海洋位置曾有互换,但也是原地垂直运动的地壳运动观。与此相对,活动论认为在地质历史时期,不同大陆的位置对于地极以及大陆之间都发生过大规模相对位移。 固定论的代表是槽台学说,基本思路是在早起地壳强烈下降,接受沉积,后期褶皱、抬升成山,且升降运动频繁,故形成一套有韵律性的复理石建造。地槽从接受巨厚沉积,伴随着蛇绿岩的形成,再经褶皱抬升,伴随着中酸性岩浆活动,最后经长期演化侵蚀转变为地台,这一演化过程成为造山旋回。但是槽台学说并没有阐明地槽的发生、发展、迁移和封闭的本质,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地壳上会出现长条状的活动带及其间的大面积稳定区。仅仅着眼于某一区域的自身发展,忽略了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最重要的是在现今地球上,不能确定地槽到底出现在一个什么样的地质环境。 活动论的代表是板块构造。固体地球上层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部的塑性软流圈。侧向上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之间相互运动。在地幔物质对流、洋中脊推挤、重力滑脱及下行板块的拖拽的作用下,板块发生俯冲消亡形成一系列的沟、弧、盆等构造单元,在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又生长出来。发生更新的主要是洋壳物质,陆壳也会通过拆沉作用发生小规模的消亡,再通过岩浆底垫或板块俯冲发生垂向和侧向上的增生。 各类板块边缘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从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来看,将板块边缘分为三种类型: 分离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两次板块相背离开。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当两侧板块拉开,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故又称分离型边界或建设型边界。以洋脊为中心,向两侧地势逐渐降低,且沉积物厚度逐渐增大。洋脊新生成的岩石,在海水的作用下发生蛇纹石化。 在大洋中脊顶部,地震集中在极窄的地带,宽度通常不到20公里,这里集中着全球百分之九十的浅源地震。 汇聚型板块边界,相当于海沟及年轻造山带,两侧板块相对而行。汇聚型边界也可以与板块的运动方向斜交,但相邻板块之间必定包含一定的汇聚运动分量,汇聚型边界是最复杂的板块边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俯冲边界,相当于海沟,相邻板块相互叠覆。由于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大陆板块厚度大、密度小、位置高,故一般总是大洋板块俯冲与大陆板块之下。俯冲边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亦称环太平洋型汇聚边界。碰撞边界,相当于年轻造山带,为大洋闭合,大洋碰撞接触的地缝和线,亦称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汇聚型边界。汇聚型边界是最复杂的边界,在俯冲地区发育沟弧盆体系、I 型和S型花岗岩,洋壳上的沉积物和海山在俯冲过程中被刮下来拼贴在活动陆缘形成增生楔等。碰撞边界发育前陆褶皱冲断带、磨拉石盆地以及前陆盆地等。

大地构造学复习资料

大陆漂移学说: ①漂移方式:大陆地壳漂浮在大洋地壳上进行移动 ②漂移过程:泛大陆于中生代起,逐渐分裂、漂移 ③漂移动力:驱动力来自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离心力 板块边界类型 根据板块边界的性质、特征及板块间相对运动方式,可将板块边界划分为离散型、汇聚型和转换型边界三种基本类型 离散型边界主要位于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 汇聚型边界是现代火山与地震强烈活动的地带 转换边界 截断大洋中脊的断层是由于自大洋中脊轴部向两侧扩张量不同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断层,被称为转换断层。 其特点一:大洋中脊轴部两侧随着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的大洋中脊之间的距离并不一定加大; 二: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两侧大洋中脊轴部之间的段落上。 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 1. 历史-构造分析法 2. 将今论古法 3. 构造类比法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 1.地球物理依据:主要是地震 2.宇宙地质依据:例如陨石 3.地质学依据:喷出岩 不连续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它们将地球分为三大部分,即地壳、地幔和地核。纵横波

纵波(P):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三态。 横波(S):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 岩石圈:地球的刚性外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 软流圈:岩石圈以下的弱流变区 地壳(A):是指地球最外的一圈,即在地面以下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地幔:是莫霍界面以下至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圈层。 地核:地核是古登堡界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 低速高导层:中地壳的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常成为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在地表断裂构造活动性较强的地区和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地带常发育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地球动力学5大系统 重力系统、膨胀-收缩与脉动系统、地幔分异与对流、地球自转、星际作用收缩说 ?主要动力: 受康德-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影响:地球早期(炽热气体)——从内向外逐步冷却(熔融状态)——进一步冷却(形成铁质核及硅质幔)——幔部冷却向外凝固、传导冷却——上部地壳为保持平衡而褶皱形成山脉 ?由于大陆和大洋收缩量差异,任何造山效应都是在大陆大洋交接部位表现最为突出 ?收缩说存在问题:固定论、认为全球应力场都相同、无大规模水平运动 膨胀说 ?基本动力因素:地球不断在膨胀

火成岩石学 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 *岩浆的三个基本特点:有一定的化学组成、高温、能够流动 *岩浆又基性到酸性,熔融温度降低。越基性,温度越高。 *影响岩浆黏度的主要因素有:岩浆的成分、岩浆的温度、挥发组分、岩浆中固体碎屑物数量 ①成分:Si、SiO2含量越高,黏度越大 ②温度:温度增加,黏度减小,流动性增加 ③挥发组分:散失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组分,黏度增大(挥发组分可抑制SiO4聚合,H2O,F) 较为复杂:气泡并不多,黏度小,增加流动性;气泡很多,黏度大,降低流动性Exception:CO2 ④固体碎屑物数量:增多会增加黏度, *岩浆作用可分成岩浆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前者对应侵入岩,后者对应喷出岩。 侵入岩可分为深成岩(3—10km)and浅成岩(1.5—3km)。 喷出岩则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的超浅成侵入岩称为次火山岩。 一般所说的火山岩为喷出岩和次火山岩。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受化学成分、温度、压力、挥发组分含量等物理化学条件影响 其中,挥发组分:超基性、基性岩中挥发组分少,不易出现大量含OH的矿物; 酸性岩中挥发组分多,大量出现角闪石、黑云母(OH),萤石 及黄玉(F),绿柱石(Be铍),电气石(B硼) 【very important!!】 喷出岩中,水压低——基质中,不易出现角闪石、黑云母等含水镁铁矿物。同时,由于氧逸度高—喷出岩中呈斑晶产出的角闪石、黑云母经常暗化,出现暗化边。 *喷出条件——高温低压,高温相同质多相变体——β-石英,易变辉石、白榴石、 碱性长石为透长石 侵入条件——低温高压,低温相同质多相变体——α-石英,碱性长石为正长石、 微斜长石 *A型花岗岩三A代表:碱性、贫水、非造山,碱性花岗岩是其中的一大类,将其中含有碱性铁镁矿物的花岗岩称为碱性花岗岩 *矿物组分中含有挥发分的:角闪石、黑云母 *Ch02 划分火成岩结构类型的基本要素: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矿物自形程度、组成岩石矿物颗粒的相互关系 *Ch02雏晶进一步发展为骸晶和微晶。微晶呈纤维状,并由共同的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呈球状体,则称为——球粒。球粒在正交镜下:十字形消光 球粒的组成矿物:石英+碱性长石,酸性熔岩(球粒流纹岩) 球颗的组成矿物:(普通)辉石+斜长石,基性熔岩 *科马提岩的典型结构:【鬣】刺结构 *黄长石的特殊构造:钉齿构造

大地构造学讲解

吉林大学 读书报告 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理论及关系 2016年 6 月

大地构造学(Tectonics或Geotectonics)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一般说来,大地构造学应该是一门研究整个地球的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学科,但是受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局限,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经过很漫长的道路,目前正在努力之中。目前,大地构造学是以地质学方法为主来进行研究的,因此还不能真正研究整个岩石圈,更不用说整个地球,实际上重点研究的是大陆地壳表层几千米之内区域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历史演化。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的引入,大地构造学正在逐渐扩展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与时间尺度。 研究地壳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统称为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由于地球动力学是各种学说的立论基础,因而成为当今地质学中最热门的话题。地球动力总的来讲可归结为五大系统:重力、膨胀收缩与脉动、地幔分异与对流、地球自转与星际作用等,它们又可细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学派或假说,而且新的学说仍在不断涌现。 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同学者观察分析手段的不同,分析问题方法的不同,先后提出了以不同地球动力作为自己立论基础的大地构造假说,如地槽地台学、地质力学、板块构造学、地幔柱构造学等,其中在地学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槽地台假说(槽台说)和板块构造假说。槽台说是在长期的大陆地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假说,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地学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被称为经典大地构造理论,深刻影响了地质学的各个领域;板块构造学是在海洋地质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假说,它把地幔对流作为动力来源,主要研究板块间的分裂、漂移、俯冲、碰撞等过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大地构造学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地幔柱构造学是针对板块构造说在大陆构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创导者认为地幔柱构造学是不同于板块构造学的一种新的全球构造学说,它既能解决大陆构造的问题也能解决大洋构造的问题。 就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体系而言,国内外常见的有四种类型,分别以区域大地构造学、构造模式、构造解析方法和构造演化历史为主线(万天丰,2004): ⑴以区域大地构造学为主线,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大地构造学的基础,大地构造学的确也是在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早年的大地构造学几乎都附属在区域大地构造学之中,例如,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教研室(1963)出版的《中国区域地质》和杨森楠、杨巍然(1985)编写的《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科书实际上都是以区域大地构造学为基础来讨论大地构造学的;程裕淇院士(1994)主编的《中国区域地质概论》更是在系统总结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资料的基础上,阐明对于中国大地构造的认识;最近,车自成等(2002)编著的《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也是以地块的区划研究作为主线的。以区域大地构造为主线的体系,对于了解各地区的特征比较有利,但是对于中国大陆宏观的总体特征,就可能稍嫌薄弱。 ⑵以构造模式为主线,李四光先生创导的地质力学,在讨论中国大地构造时,就是以构造模式为主线,他称之为“构造体系”,即按构造线的组合特征和地质体所受作用力的类型不同,来建立构造模式,如山字型、多字型、旋卷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入字型构造等。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1926、1947、1962)就提出了上述构造体系,是世界上第一批从构造变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地质学》期中考试答题纸 班级:1120101 学号:201120010116 姓名:龙盼盼 一、名词解释 1.低速高导层: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 康氏面相当。 2.复理石沉积组合:主要由泥灰岩、砂岩、钙质页岩、泥岩,与砾岩、砂岩、 硬砂岩组成具明显韵律层的沉积组合,其特征是厚度大,通常 很少含化石,具薄层的递变层理,形成于海洋浊流环境。 3.优地槽:一种以拗陷过程中伴有强烈海底岩浆喷溢,形成细碧角砾岩沉积 组合为特征的地槽,它的沉积物巨厚,且多为深水相浊流沉积。 4.转换断层:是横切大洋中脊的一种剪切断层,由于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 扩张同时进行,结果使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侧洋脊段之间,且 断层的水平位移方向与两侧洋脊段的错动方向正好相反。 5.热地幔柱:在深部地幔热对流过程中,一股上升的热塑性物质流从地核与地 幔交界处或上、下地幔边界处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 幔物质柱状体。 6.主动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 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7.双重构造:是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间的次级叠瓦式逆冲 断层和断片组合而成的逆冲断层系统。 8.反转构造:一种叠加、复合构造,是同一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应力 改变造成伸展或压缩构造的垂向叠加。 二、简答题 1. 俯冲造山带包括哪六种基本类型? 答:日本岛弧型、新西兰北岛弧型、马里亚纳型、莫克兰型、智利型六种俯冲造山带。 2. 何谓沉积盆地,其成因机制有哪三种模式? 答:沉积盆地指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并被厚层沉积物充填的盆地(盆地是指地壳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 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主要有重力作用、热力作用、压力作用三种模式。 3. 板内造山带的主要特征包括哪些? 答:①分布特征:陆内造山带在空间上总是发生在陆内,横切板块边缘,而不是在陆缘和陆间。它既可以发生在克拉通型的古老大陆内部,也 可以发生在由陆缘、陆间环境经过主造山期转化而成的较新大陆内部。 ②地壳特征:陆内造山带形成时的地壳类型不是大洋型或过渡性地 壳,而是大陆性地壳,包括克拉通范围内早已出现的古老地壳,也包 括以前为洋壳或过渡壳转化而成的较新地壳。 ③时间演化特征:陆内造山带在时间演化系列上具有分期演化的特 征,这不仅表现在造山带逆冲系统的分期形成上,而是伴随的构造- 热事件和磨拉石组合也具有分期的特征。

区域大地构造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大地构造:以岩石圈和地壳上大型构造为研究对象(如造山带、地台、褶皱带、大陆裂谷、岛弧、边缘海、洋中脊等),是研究广大区域内岩石圈和地壳上大型构造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后没有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地槽:地表强烈下降并逐渐被沉积物所充填的拗陷(也称地向斜),是地壳上最活动的构造带。正地槽:出现在地台的边缘,呈线状延伸,具有比较强的活动性;准地槽:出现在地台内部,活动性较弱,发育不甚完全。优地槽:远离克拉通,以强烈的火山活动为特色,特别是以发育基性熔岩和蛇绿岩为特点。在造山运动中地槽内有岩浆活动,岩石也受到变质。冒地槽:靠近克拉通出现,没有或几乎没有火山活动。 地台结构:显著呈双层结构,下构造层呈基底岩系,由经过褶皱和变质的前寒武系组成;上构造层为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以沉积较薄、构造变形微弱和岩石未变质为特点。两构造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结晶基底:地台的双层结构中的下构造层有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复杂岩系,称为基底;岩石受到中、深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比较普遍的基底为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只受到浅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不发育。主动大陆边缘:是指汇聚型大陆边缘或聚敛型大陆边缘,环太平洋沿岸的大陆边缘属于这类构造环境。 俯冲型造山带:通过板块间的俯冲作用形成的板块汇聚的产物,分为西太平洋型(岛弧型,即有弧后盆地发育)和安弟斯型(无弧后盆地发育)两类。 陆内造山带:发育在大陆内部、远离同时代板块边界的构造活动带。它发育在前期已稳定的克拉通盖层基础之上,有明显的构造变形和强烈的岩浆活动,但是缺乏蛇绿岩套及其他指示洋盆存在的深水沉积,区域变质作用微弱。中国中生代的燕山造山带和新生代的天山造山带都是陆内造山的典型实例。 走滑盆地:当走滑断层旋向与斜列或弯曲向相同时,形成局部拉张作用可产生的盆地。 前陆盆地:介于克拉通与造山带前缘的,在冲断负荷作用下克拉通地壳因挠曲作用形成的沉积盆地。周缘前陆盆地:位于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前陆与腹陆,可分别称为前陆盆地、腹陆盆地。前陆盆地代表为喜马拉雅造山带南侧印度的恒河盆地、北阿尔卑斯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位于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岩浆弧之后的挠曲盆地,如安弟斯地区、北美晚中生代—新生代落基山盆地。前陆盆地的一般特征(1)前陆盆地以克拉通边缘为基底。(2)盆地内沉积表现为向造山带前缘加厚的楔形棱柱体。(3)下伏前陆变形带或以前陆冲断带与造山带相邻。(4)向造山带不但沉积变厚,也变形加强;而向克拉通一侧沉积厚度小、变形弱,常出现前陆隆起。(5)盆地内以碎屑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是造山带,部分来自克拉通。特征沉积组合为河流—三角洲相和浅海相,深海沉积少。(6)沉积速率大。有利于油气富集。反转构造:构造低地转变为构造高地,指的是控盆地断裂性质的转变而使盆地发生变化。由正断层活动转变为逆断层活动称为正反转,由逆冲层活动转变为正断层活动则称为负反转。转换断层:由洋中脊向两侧海底扩张所引起的一种特殊断层,是岩石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岩石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 磨拉石建造形成:在地槽发展后期阶段(造山后阶段)形成,由于地槽的褶皱隆起,使山脉受到剧烈剥蚀,形成的补偿性拗陷,因而在山前和山间的坳陷中形成了快速堆积。 混杂岩形成:混杂堆积是俯冲板块上被仰冲板块刮下来的沉积物,多是浊流沉积和远海沉积及部分蛇绿岩套,也可混入陆壳物质,主要由岩崩、滑动、滑塌、碎屑流和重力流等沉积方式形成,是汇聚板块边界特殊地质体,主要形成于俯冲和碰撞两种构造背景之下。另外还有由构造作用形成的混杂岩称为构造混杂岩,通常基质和岩块经历强烈的剪切变形作用 蛇绿岩:蛇绿岩套——包括超基性岩、辉长岩、岩墙群、枕状岩流和硅质岩等一整套规则层序的复杂岩石组合。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形成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