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龙曙光
【期刊名称】《微创医学》
【年(卷),期】2009(4)1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0例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与5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混浊等眼前段手术并发症明显比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高,但经正确处理后总体预后无差别.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龙曙光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玉林市,537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6.1
【相关文献】
1.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要点 [J], 王晶霞
2.糖尿病患者行清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8例 [J], 刘静薇;施玉英
3.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J], 何红涛
4.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要点 [J], 王晶霞
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J], 唐孟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泪膜改变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泪膜改变及护理

Te a r f i l m
中图分类号 : R 4 7 1 3 . 5 8 . R7 7 6 .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6 9 7 5 ( 2 0 1 3 ) 1 9 一 l 7 4 3 — 0 3
白内障超 声乳 化 吸 除术 因其 具 有 切 口小 、 组 织 损伤少、 视 力恢 复 快 等优点 , 而 在 国 内得 到 广泛 应用
l o n , 爱尔 康公 司) . 环形撕囊后水分离, 囊 袋 内乳 化
晶体 核块 , 灌 注抽 吸系 统吸 除晶状 体皮 质 , 推 注器 植
和普 及L J ] 。临 床工 作 中我 们 发 现 , 糖 尿 病 白 内 障 患
者 手术 眼 在术 后一 段 时 间内存 在 眼表 泪膜 不稳 定 的
护士进修 杂志 2 0 1 3年 1 o月第 2 8卷第 1 9期


1 7 4 3 ・
专 科 护 理 ・
糖 尿病患者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泪 膜改变及护理
曹 广 红 刘 丽 娟 刘 家莹 解 巍 巍 吴 红 男
( 哈 尔滨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眼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O O O 1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糖 尿病 患 者 白 内障 超 声 乳 化 吸 除 术 后 早 期 泪 膜 的 改 变 及 护 理 方 法 。方 法 选 择 糖 尿 病 白 内 障患者 3 3 例( 4 6只 眼 ) 及老年性 白内障患者 2 9 例( 4 3只 眼 ) , 观 察 分 析 其 术 前 及 术 后 3 日、 1周 、 1 个 月及 3个 月 的
( P< 0 . 0 5 ) , 术 后 3个 月 与 术 前 相 比 差 异 无 显 著 意 义 ( P> 0 . 0 5 ) 。结 论 糖 尿 病 患 者 超 声 乳 化 吸 除 术 后 早 期 即 可 出 现泪膜异常改变 , 尤 其 表 现 为 泪膜 稳 定 性 下 降 , 此 类 人 群 为 干 眼 的 易 患 人 群 。对 患 者 要 根 据 情 况 采 取 相 应 的 护 理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表特征的非侵入性综合观察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表特征的非侵入性综合观察研究

DOI:10 3969/j.issn 1006 8422 2020 05 002基金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项建设项目(ZK2019B27);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NO 201740001、2019SY012、20204Y0037);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NO 2019QN07、2018MS12、2020QN05)作者单位:200443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王莎莎、许斐平、何杰、刘瑞、曹婷怡、陈吉利);上海市静安区彭浦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锦).王莎莎与方锦对本文贡献一致通讯作者:陈吉利(Email:comeachen@163.com)·临床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表特征的非侵入性综合观察研究王莎莎 方锦 许斐平 何杰 刘瑞 曹婷怡 陈吉利 【摘要】 目的 应用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特征的变化。

方法 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45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只眼)。

患者入院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后房型)植入术。

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以及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评分、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角膜内皮计数等检查结果。

结果 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OSDI评分、泪河高度(TMH)、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 Ave)、眼红指数、角膜内皮计数术前组间对比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FL评分结果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 05)。

T2DM合并白内障患者的OSDI评分、BUT Ave、眼红指数、FL评分、角膜内皮计数检测结果在手术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 05),TMH在手术前后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 05)。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的眼表变化分析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的眼表变化分析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的眼表变化分析摘要目的针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变化情况加以探讨。

方法本研究针对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4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各种症状(干涩、异物、灼烧等)干眼症,以及相关实验数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CFS)、泪液分泌实验(SIt)、下睑泪河高度实验(lower eyelid tear river height)加以统计分析。

结果对比手术前各项数据,术后各时间点的症状均有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经过较长时间恢复后,BUT数据与术前对比基本接近,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CFS数值、泪液分泌时间、下手术后30d开始,BUT值跟手术前水平持平,P>0.05。

对比术前,术后1d、3d、7d的CFS数值、泪液分泌时间、下睑泪河高度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乳化技术作为眼科较为成熟的技术,属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对于白内障患者眼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白内障吸除术;超声乳化术;干眼症;缓解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盲原因。

白内障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其中手术又可分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吸出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1]。

本文就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干眼症等相关症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4例白内障患者资料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62~81岁,平均(74.2±3.5)岁,且所有患者术前无三高和其他相关病情,所有患者检查后泪膜均为正常。

1.2方法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散瞳处理,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混合麻醉剂)。

术前表面麻醉使用脂类麻醉药,术中做透明角膜缘切口,使用超声乳化仪进行破核,并及时吸除掉晶状体核,皮质吸除后在囊袋中植入人工晶体[2]。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

w orci dutsn hce us cInw r d ie t togop : 1 ai t 17ee)wt s p g— l— h ee e laoi paom l a 0 ee iddi o w rus 10pt n v r c i j v n e s(2 ys i m l aer a hi e et
da y,s v n d y ,o e mo t n h e nh so e aiey rs ciey Re u t Co a e t r u ,c mp an e e a s n n h a d t re mo tspo tp rtv l e pe tv l . s ls mp rd wih g o p A o l is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C i p tam l n trioa n o , v2 1 V 1 0, o 3 h nJO hhl o a dO ohn lr gl Ma 0 0, 0 1 N . y

临床研 究 ・
合 并糖 尿 病 的 白 内障 患者超 声乳 化 术后 干 眼 分 析
薛敏 董健鸿 朱茂丽
均 有 统 计学 意义 ( 0 0 ) P< . 1 。术 后 3个 月 , 患者 基 础 泪 液 分 泌 试验 明显 低 于 A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B组 差 P 00 ) 结论 .5 。 相 对 于 单 纯 老 年性 白 内 障患 者 , 并 糖 尿 病 的 白 内 障患 者 超 声 乳 化 术 后 干 眼 发 生 更 早 , 状 更 合 症
pea erltd ctrc a d tec t atcmbn d wt ib ts i g—eae aaat n h aa c o ie i da ee .M eh d T oh n d a dt op t ns 2 5 ee ) r h to s w u &e n w ai t( 2 y s e

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低( P<0 . 0 5 ) 。术 后 1周 , 1 、 3个 月糖尿 病组 患者 角膜 内皮 细胞 丢 失均 明 显 高于 对 照组 ( P< 0 . O 1 ) , 糖尿 病
组患 者六 角形细 胞 比率均 明 显低 于对 照组 ( P< 0 . 0 1 ) 。 结论 : 白内 障超 声乳化 手术 对 角膜 内皮 细胞 具有 一 定 的损伤 性.糖尿 病 患者对 手术耐 受性 更低 。 【 关键 词 ]糖 尿病 性 白内障 ; 角膜 内皮细 胞 ; 白 内障超 声 乳化
[ 摘要 ]目的 : 探 讨 白内障超 声乳 化 手术对 糖尿 病患者 角膜 内皮细胞 的影响 。方 法 : 糖尿 病 组 : 糖尿 病性 白内障患 者 3 5例( 4 0眼) ;对照 组 : 单 纯老年 性 白 内障患 者 5 4例 ( 6 0眼) 。应 用 角膜 内皮镜 于 术前 及 术后 1 周, 1 、 3 个 月 测量 角膜 内皮细 胞 密度 、 六 角形 细胞 比 率, 分析 结 果 。 结果 : 糖 尿 病组 和 对照 组 内皮细 胞 密度 、 六 角形细 胞比率 术前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P>0 、 . 0 5 ) ; 两组术 后 角膜 内皮细胞 密度 、 六 角 形细胞 比 率 均显著 降
c o r n e a l e n d o t h e l i u m 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P < 0. 0 5 ) .Th e r e i s n o s t a t i s t i al c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
c e l l s i n d i a b e t e s . Me t ho ds :4 0 e y e s o f 35 c a t a r a c t a n d di a b e t e s p a t i e nt s i n d i a b e t i c g r o u p a nd 6 0 e y e s o f 5 4 c a t a r a c t p a t i e nt s wi t ho u t di a be t e s i n c o n t r o 1 g r o u p we r e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Th e d e n s i t y a n d t h e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h e x a g o na l c e l l s o f t h e c o r ne a l e n d o t h e l i u m we r e me a s u r e d b e f o r e a n d o n 1 we e k.1 a n d 3 mo n t h s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Th e r e s ul t s we r e a n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I n b o t h g r o u p,t h e d e n s i t y a nd t h e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h e x a go n a l c e l l s o f t h e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W u Li3 Zh ng Li W a ’n a n ng Con i e l gy ta A BS TRACT Obe t e:Too s r et ec r e l n o h l l el mo p oo yi h o n ao ib ts jci v b ev h o n a e d t ei l r h lg nt ec r e fda e e ac s
ph c e u s f c to n di b tc c t r c a o m l i i a i n i a e i a a a t
Ey e t ro a j e ia ie st ( a j 0 0 0 e C n e f Tini M dc l n Unv riy Tini 3 0 7 ) n
pa inta t r p c e uliiato te fe ha o m sfc in,a i d outt e r gulrt or a nd h ilc ls m o p nd fn h e a iy ofc ne le ot el e l a r hol i h g nd og cc an e a
素 的 作 用 ; 且 这 种 创 伤 对 角膜 内皮 的 影 响 可 能 更 大 。 并
主 题词
糖尿病 / 并发 症 白内障/ 外科 学 细胞/ 代谢
手术后 期 间 内皮 , 角膜
S u y o h o ph l g f c r a n t la e l f e t d n t e m r o o y o o ne le do he i lc ls a t r
s me e a e n l e cn a t r . M e h d :2 a e ( 2 e e )a e r l t d c t r c a in s wi o — s l o r l t d i fu n ig f c o s t o s 8 c s s 3 n n i u i e h n n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临床护理。

方法:将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3例(59眼)与同期手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61眼)比较。

结果:术后视力:观察组≥0.3 45眼(76.3%)。

对照组59眼(96.7%),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85,p<0.01)。

术中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观察组4眼(6.8%),对照组1眼(1.6%)。

术后并发症:角膜内皮水肿观察组21眼(35.6%),对照组16眼(26.2%);前房渗出观察组21眼(35.6%),对照组9眼(1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95,p<0.01);晶体前色素沉着观察组13眼(22%),对照组4眼(6.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但多数患者仍可以获得满意的视力,同时白内障手术又为观察眼底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创造了条件,同时,良好的护理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复视力。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护理白内障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5年3月~2007年2月收治施行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48例(59眼),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48例(59眼),男26例36眼,女22例23眼;年龄43~78岁。

术前眼科检查视力光感0~0.2,光定位、色觉良好,眼压正常,虹膜无尊重血管,眼b超检查初步排除视网膜脱离、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患者糖尿病史3~21年。

术前请内分泌科会诊将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5mmol/l以下。

随机抽取同期手术无其他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52例(61眼)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32眼),女25例(29眼);年龄53~79岁。

手术方法:术前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倍诺喜表面麻醉。

在上方角膜缘后做反眉状巩膜隧道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连续环行撕囊,充分水分离、水分层,超声乳化吸出晶体核,注吸残留的浑浊皮质,前房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㊃临床论著㊃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赵 超,赵桂秋,车成业,高 昂,徐 强,王 谦作者单位:(266003)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作者简介:赵超,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角膜病㊁白内障㊂通讯作者:赵桂秋,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角膜病㊁白内障.guiqiuzhao@收稿日期:2013-02-20 修回日期:2013-04-23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um in diabetes patients after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by confocal microscopyChao Zhao,Gui-Qiu Zhao,Cheng-Ye Che,Ang Gao,Qiang Xu,Qian W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266003,Shandong Province,ChinaCorrespondence to:Gui-Qiu Zhao.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266003,Shandong Province,China.guiqiuzhao@ Received:2013-02-20 Accepted:2013-04-23Abstract•AIM: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um in diabete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with confocal microscopy for exploring the var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Phacoemulsific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50aged-related catarac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56eyes,diabetes group)and50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60eyes,control group).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th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 were measured before surgery,1week,1month and3months after surgery by confocal microscopy.•RESULTS:Before surger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P>0.05).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on,the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re increased post-operation,but th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and 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 decreased gradually.The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of diabetes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control group1week,3months after surgery(P<0.05),and th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was less significantly than control group(P<0.05).Oneweek,3months after surgery,the percentage ofhexagonal cell was less than control group(P<0.01).Th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Aged-related catarac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ere much more poor tolerability on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pared withsenile cataract patients,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njurywas more serious and the velocity and validity of recoverywere lower comparatively.•KEYWORDS:confocal microscopy;cataract;diabetes;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corneal endotheliumCitation:Zhao C,Zhao GQ,Che CY,et al.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um in diabetes patients after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by confocal microscopy.Guoji Yanke Zazhi(Int Eye Sci) 2013;13(5):876-879摘要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后角膜内皮的变化㊂方法:随机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50例56眼和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60眼(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㊂术前及术后1wk;1,3mo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对中央角膜厚度㊁内皮细胞密度㊁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㊂结果:两组术前中央角膜厚度㊁内皮细胞密度㊁内皮细胞变异系数㊁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跟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角膜厚度㊁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增加,内皮细胞密度㊁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wk;1,3mo糖尿病组中央角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wk;1,3mo糖尿病组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㊂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损伤更严重,且创伤愈合的速率和效率均差于单纯相关性白内障患者㊂关键词:共聚焦显微镜;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角膜内皮细胞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3.05.10引用:赵超,赵桂秋,车成业,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876-879678电话:029⁃82245172 82210956 电子信箱:IJO.2000@0引言 目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超声乳化术是根治该类型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法㊂在手术过程中,很多因素均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影响角膜透明㊂由于糖尿病本身的损害以及手术因素的影响,其术后角膜内皮状态是否与常人不同,尚需进一步研究㊂本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情况并作对比,分析其变化规律㊂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随机选取2012-01/05在我院经同一术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㊂入选患者术前均排除角膜病㊁青光眼㊁葡萄膜炎等其他眼部疾病,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㊁无眼外伤及眼部手术史,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㊂符合条件的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㊂糖尿病组50例56眼,其中男26例30眼,女24例26眼;年龄52~80(平均63.2)岁;术前视力:手动~0.2;术前空腹血糖均控制在8mmol/L 以下㊂对照组50例60眼,其中男24例30眼,女26例30眼;年龄55~83(平均64.8)岁;术前视力光感~0.2㊂1.2方法1.2.1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复方托品酰胺充分散瞳,4g/L 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0.5g/L安尔碘抗菌洗液清洗结膜囊,上方11∶00角膜缘处做隧道切口入前房,2∶00处角膜缘做侧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透明质酸钠)0.2mL,连续环形撕前囊,BSS液做水分离,用核分块切除技术超声粉碎晶体核,能量为40%,超声时间约为0.2min,换注吸头清除周边皮质,注入囊袋内黏弹剂0.3mL,后囊抛光,植入人工晶状体,注吸头清除黏弹剂,冲洗前房,BSS液封闭切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术眼㊂1.2.2角膜内皮检查方法 采用全数码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4(CS4)于术前和术后1wk;1,3mo进行角膜内皮层观察和成像,分析中央角膜厚度㊁内皮细胞密度㊁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所有检查由同一经验的技师完成㊂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年龄㊁性别㊁术前视力㊁麻醉方式㊁切口㊁人工晶状体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术后3mo矫正视力为0.5~1.2,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后囊破裂㊁术后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㊂两组部分患者早期手术切口区角膜呈轻度水肿,后呈现线状混浊㊂2.2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wk;1, 3mo两组角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各时段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内仅术后1wk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㊂2.3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㊂2.4两组患者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在术后1mo最显著;术后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3;图1,2)㊂2.5两组患者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术后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4;图1,2)㊂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由于超声因素和机械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角膜内皮的损害,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㊁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率下降㊁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中央角膜厚度增加等,使角膜内皮功能下降,导致角膜水肿,影响视觉效果㊂合并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细胞的自我修复及代偿功能下降,并且机体的免疫力下降,缺乏对眼部手术的防御能力,因此接受白内障手术时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风险相对增加[1]㊂全数码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4 (CS4)是新型的高精密度㊁高放大倍率显微镜,对活体角膜进行无创㊁实时动态检查,不仅能够观察活体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变化,并能定性定量分析角膜各层结构之间的关系[2]㊂ 有研究表明[3,4],角膜厚度在正常健康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没有差别,本研究测得糖尿病组中央角膜厚度为549.38±35.69μm,对照组为542.62±43.11μ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亦说明角膜厚度与糖尿病无关㊂术后3个时间点的测量中发现,中央角膜厚度增加术后1wk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对照组术后1mo角膜厚度基本恢复到术前,而糖尿病组虽然也是日渐减轻的趋势,但直至术后3mo仍高于术前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酶泵功能下降,导致细胞水肿,糖尿病患者眼内渗透压增高,耐受代谢压力较差,恢复可能会延迟㊂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幅度直接反映内皮细胞损害程度[5],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时器械反复进入前房造成的机械损伤㊁超声能量的热损伤㊁晶状体核碎片及前房灌注液的大量冲洗㊁黏弹剂的应用,加上患者自身因素(晶状体硬度㊁合并疾病),均会对角膜内皮产生影响[6,7]㊂本研究中,两组术后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术后1wk;1, 3mo糖尿病组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距逐渐增大,说明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对手术的损伤更敏感,且创伤愈合的速率和效率均差于常人㊂778图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 A:术前;B:术后1wk;C:术后1mo;D:术后3mo㊂图2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 A:术前;B:术后1wk;C:术后1mo;D:术后3mo㊂ 表1 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x ±s ,μm)分组术前术后1wk 术后1mo 术后3mo 糖尿病组549.38±35.69608.83±54.76a 588.69±63.41b 566.32±45.56c 对照组542.62±43.11583.43±43.23d544.32±54.39e543.76±44.64ft0.8541 2.5743 3.7556 2.5010P0.39310.01150.00030.0124 注:与术前相比,t a =6.4313,P =0.0000;t b =3.8201,P =0.0002;t c =2.0697,P =0.0411; t d =4.7267,P =0.0000;t e =0.1732,P =0.8625;t f =0.1299,P =0.8969㊂ 表2 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x ±s ,mm -2)分组术前术后1wk 术后1mo 术后3mo 糖尿病组2835.35±267.672612.00±365.27a 2479.62±373.53b 2309.35±327.17c 对照组2896.47±317.072755.38±325.73d2645.83±319.37e2589.18±294.59ft1.04152.0716 2.4669 4.4944P0.30020.04090.01540.0000 注:与术前相比,t a =3.4876,P =0.0007;t b =5.6726,P =0.0000;t c =8.7988,P =0.0000; t d =2.1947,P =0.0305;t e =3.9381,P =0.0002;t f =5.0205,P =0.0000㊂ 表3 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的变化⎺x ±s 分组术前术后1wk 术后1mo 术后3mo 糖尿病组36.89±8.7346.09±6.18a 51.35±4.86b 45.67±8.42c 对照组34.23±5.5740.45±4.39d37.62±5.78e36.79±6.83ft1.8163 5.261012.8562 5.7916P0.07240.00000.00000.0000 注:与术前相比,t a =6.0820,P =0.0000;t b =10.2333,P =0.0000;t c =5.1187,P =0.0000; t d =6.2016,P =0.0000;t e =2.9863,P =0.0036;t f =2.0539,P =0.0426㊂ 表4 两组患者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的变化(⎺x ±s ,%)分组术前术后1wk 术后1mo 术后3mo 糖尿病组53.68±6.2841.28±8.83a 38.45±7.54b 40.53±8.12c 对照组55.88±7.3749.13±7.72d51.43±6.80e53.09±6.34ft1.8827 4.73269.03968.6210P0.06270.00000.00000.0000 注:与术前相比,t a =8.0921,P =0.0000;t b =10.9474,P =0.0000;t c =9.0583,P =0.0000; t d =5.0755,P =0.0000;t e =3.6315,P =0.0005;t f =2.3744,P =0.0195㊂878电话:029⁃82245172 82210956 电子信箱:IJO.2000@ 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亦被认为是衡量角膜内皮损害的灵敏指标[8-10]㊂本研究发现术前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与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存在一定的损伤㊂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细胞变异系数高峰出现在术后1mo,而对照组在术后1wk,与六角形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一致,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细胞移行修复较为缓慢,细胞形态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较长㊂其机制可能是长期房水中葡萄糖含量升高,影响角膜葡萄糖正常代谢导致乳酸浓度升高,产生角膜基质代谢性酸中毒,使角膜内皮的储备能力降低,也可能与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㊁山梨醇在细胞内堆积导致细胞内高渗及无氧代谢有关㊂ 合并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耐受性较差,角膜内皮的损伤更敏感,内皮形态和功能受到影响较大,且创伤愈合的速率和效率均差于单纯相关性白内障患者㊂减轻术后角膜内皮受损程度,应积极控制血糖,充分评估患者的术前角膜内皮条件及能否承受术后长期内皮损伤;术中操作轻柔准确,注意超声和机械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组织损伤,高质量的黏弹剂及灌注液可减轻化学损伤;术后使用抗生素㊁激素类眼液控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角膜水肿㊂参考文献1Roszkowka AM,Tringuli CG,Colesi P,et eal endothehum evaluation in typeⅠand typeⅡdiabetes mellitus.Ophthmologica1999; 213(4):258-2612马聪慧,王丽娅,李晶,等.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眼科2011;20(3):151-1543余玲,谢汉平,盖晓红,等.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初步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3):2132-21344Inoue K,Kato S,Inoue Y,et al.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nd thickness in typeⅡdiabetes mellitus.Jpn J Ophthalmol2002;46(1):65-69 5Geffen N,Topaz M,Kredy-Farhan L,et al.Phacoemulsification induced injury i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mediated by apoptosis:In vitro model.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8;34(12):2146-21526Cho YK,Chang HS,Kim MS.Risk factors for endothelial cell loss afterphacoemulsification: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nterior chamber depth groups.Korean J Ophthalmol2010;24(1):10-157Gharaee H,Kargozar A,Daneshvar-Kakhki R,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loss and location ofphacoemulsification incision.J Ophthalmic Vis Res2011;6(1):13-178Lasson LI,Bourne WM,Pach JM,et al.Structulre and function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n diabetes mellitus type I and type.Arch Ophthalmol1996;114:9-149Geffen N,Topaz M,Kredy-Farhan L,et al.Phacoemulsification induced injury i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mediated by apoptosis:In vitro model.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8;34(12):2146-215210吴子东,钟景贤,麦胜龙,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908-1909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