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活中的数据处理

第一节生活中的数据处理
第一节生活中的数据处理

主题1 生活中的数据处理

备课教师:雷老师课题:生活中的数据处理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启发教学、个别指导、师生互动、任务驱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2、在活动中,认识数据处理在社会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学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体会数据说理分析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做简单的调查问卷。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参与与自身有关的课堂实例(测自己体重指数)、师生互动活动,融入情境学习,体会数据处理的过程及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处理的意义

2、体验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1、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2、合理设计调查问卷

【课前准备】教材、素材(调查问卷模板)、教案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我们每天会遇到大量的信息,信息中所包含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科学、公正地认识事物。数据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例如:篮球比赛中解说员给出的运动员技术数据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撰写论文时提供数据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公司及个人财务收支数据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财务状况成绩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状况等。在数据处理时我们都需要做哪

些准备工作?怎样获得数据?获得数据后有如何利用它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2、自学指导

师:请同学们观察p3图1-1-1中四幅图,说说它们反映了数据处理的什么过程?先独立思考后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仔细阅读p4-p5并完成教材上活动内容。将有疑问的地方作上标记。

出示思考题:(广播)

(1)试说说数据的含义?

(2)说出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简单说说怎样制作调查问卷?

3、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仔细观察学生看书和探究的过程,记录学生疑问和错误并进行归纳、总结。

4、检测

(1)指名学生回答思考题。

如错,请别的同学回答,直至正确。

(2)学生对没讨论出来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

5、教师解疑

(1)说明数据和数字的区别和联系。

(2)师提供数据素材(教学光盘)让学生体会修正和完善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误。(3)师提供问卷实例(教学光盘)让学生体会制作问卷的方法。

6、课堂作业

(1)说说数据处理的过程。

(2)说说收集及整理数据的方法。

(3)回答设计问卷应该注意的问题。

(4)测测自己的体重指数,查查自己的健康状况。

【教后记录】

通信及其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认识

通信及其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认识 摘要:人类的远程通信从1837年电报技术诞生开始,发展到1876年人类又发明了电话,远程通信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电话不再需要代码翻译,使用者只要具有正常的沟通能力与正常的听力就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对于社会的方便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回首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模拟通信技术的的质量研究方面展开,只是近些年才有模拟通信技术像数字技术慢慢发展演变。 关键词:模拟数字翻译远程通信1 在模拟通信技术中核心是传输原始信息,这也导致了信息的失真和系统的不稳定。模拟通信系统在设计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技术的严格、精准、复杂性。在模拟通信过程中,恢复信号差的方面有很多措施,但缺少控制信噪比的有效措施。在滤波器、均衡器等方面,要严格的控制其内在波动值和滤波器的阻带衰耗的特性。在模拟通信过程中,信息传递、变换、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失真现象,加上各种因素的干扰,造成了信息的质量降低,有可能意味着通信的失败。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实践让人们意识到逼真传输的困难性,也认识到了噪声是造成通信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噪声的影响是通信技术的关键。对噪声影响的认识和噪声对通信技术的影响开展了研究,也导致了数字通信和信息论的出现,也从俩方面探索信息传输的新途径:一方面,不一味的追求逼真传输原始信息,而是追求精准传输原始信息。另一方面,对串杂音和干扰给予最大的关注,通过实践形成了数字通信方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合理的量化达到精准度的反映原始信号。采用二进制码的转换表示信号的量化值,可以达到很高的抗噪性能。数字系统可以按照预定的量化设计,而预定的量化精度值由设计者控制。数字通信再生判别技术的应用,形成了限制噪声的有效手段,同时也避免了通信过程中杂音的积累,也说明了数字通信系统可以正确的传输原始信息。这两个措施都适用于数字通信的初级阶段,同模拟通信信息技术的系统设计技术相比,数字通信技术系统的设计相对比较准确、简单、宽松,任何从事通信系统的专业人士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俩者的巨大差别。 “复制信号的错误概率”和“接收端的信噪比”两项指标可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质量标准。因此,衡量标准也相应的有着很大的变化,首先,将恢复信号的“均方差”指标改为“错误概率”指标。其次,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都是以“接收端信噪比”作为衡量质量的指标,俩者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可以评估略微模糊的量,而后则相对直观清晰,特别是现代通信,都是将原始信息作为数字信号的传输处理。在模拟通信过程中,“接收端信噪比”是无法控制的逐渐积累的结果。在数字通信中,线路误差率要保持在正常水平,“接收端信噪比”主要与信号的量化的误差相关。在现代的通信过程中,数字信号的传输的处理量超出了模拟信号的处理量和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主要注重“复制信号的错误概率”要求,基本对“接收端信噪比”没有要求。由于模拟信号的编码冗余度较高,一般模拟信号的传输质量是由量化误差和传输误码共同决定的。 1远程通信,Telecommunication这一单词源于希腊语“远程”(Greek tele)(遥远的)和通信(communicare)(共享)。在现代术语中,远程通信是指,在连接的系统间,通过使用模拟或数字信号调制技术进行的声音、数据、传真、图象、音频、视频和其它信息的电子传输。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点1:数据的收集 1.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即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进行的调查叫抽样调查。 注意:①抽样的样本要有代表性②抽样的样本的数目不能太少 ③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①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②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④如何选择调查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讲:通过普查可以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且一些调查项目并不适合普查。其一,调查者能力有限,不能进行普查.如:个体调查者无法对全国中小学生身高情况进行普查。其二,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如: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就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灯泡全部用于实验。其三,有些被调查的对象无法进行普查。如:某一天,全国人均讲话的次数,便无法进行普查。 ⑤调查方法:问卷,观察,走访,试验,查阅资料。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1)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3)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例1:下列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某工厂制造一种刻度尺,需要检查一批刻度尺的长度是否合适 B.某市有2万名学生参加了中考,要了解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 C.了解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D.了解一台冰箱每小时的用电量 例2: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方式 C.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

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学习资料

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2013508094 庞阳阳 摘要:数据的概念虽已经有被炒作过度的嫌疑,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国内国外的数据量正以一个惊人速度增长,世界正在高速数字化。而且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大数据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已经悄悄住进了人们的生活,大数据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存在着海量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已经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大数据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日常生活;应用;影响 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甚至连普通的网页上都可见到大数据云计算等高大上的字样,但是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并不是展业的IT人才,怎样了解大数据?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不是一样的,它们两个有区别吗?这样那样的疑问很多,可是又听说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随处可见,就连我们的吃喝住行都有它的影子。那么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呢?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1.大数据的概念及解释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首先大数据要大,大体现在数据的“海量”上,这个“海量”不仅仅指的是数据的多,还有数据的多种多样,复杂程度等。并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大量数据这么简单。大数据的特点可归纳为4个“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数据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渠道。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一般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时间太长就失去价值了。这个速度要求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2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和区别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哪里有大数据那里必然有云计算的出现。这是因为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大数据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云计算的特色是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这刚刚好是云计算可以满足的。

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复习

《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考试复习要点 题型:填空题(20分) 名词解释(10分) 简答(20分) 综合题(问答、计算、填表、绘图等)(50分) 关注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概述:变形监测意义与目的;监测周期、精度;监测点、基准点布设原则; 变形观测的定义 通过一定的观测方法和仪器测定构筑物或 工程建筑物各种变形量大小的工作。 变形观测的目的: 1、分析与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2、验证设计数据 3、反馈设计施工质量 4、研究正常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安全:其目的是监测建(构)筑物在施工 过程中和竣工后,投入使用中的安 全情况; ◆设计施工:验证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数据 的可靠程度,以改进设计理论和施 工方法;

◆ 科研:研究变形的原因和规律,建立正确 的预报模型,准确的分析预报。 变形观测的意义 1、安全 2、验证与改进设计 3、科学研究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为改进提供技术数据 对于滑坡:成因预报 对于矿山:开挖量加固方法 对于地壳运动: 监测周期:根据变形物的大小、速度而制定出的监测频次。 1)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测。 2)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3)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4)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点(监测点/工作点)布设方案 一般原则: ? 反应整体变形(均匀布点); ? 变形量大的地段多布点; ? 工程重点地段多布点; ? 其它原因专门提出; ? 有利于观测 1.3.1 精度确定依据 具体工程建筑物的允许误差大小、变形 速度、变形观测的目的 一般而言:从安全角度:观测中误差应小于 允许变形量的1/10~1/20;典型精度±1mm 或相 对精度为10-6 从科学研究角度:应尽量提高精度 2、精度确立原则: 实用、经济、科学、实际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S 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n 测站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DS 1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沉降监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 mm 0 .2n ±mm 0.1n ±

VGA矩阵操作说明书V1.0

Professional Matrix Switcher . 在使用本系统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请保管好该手册。

注意: 《专业级 VGA 矩阵切换器用户操作手册》以 VGA1209/1218 系列为例作为使用说明, 并可作为其它型号的 VGA 矩阵切换器用户手册。 本手册只作为用户操作指示,不作为维修服务用途。其所述功能截止日期为 2013 年 5 月,该日期之后因 VGA 矩阵切换器版本不断更新,VGA 矩阵切换器 的实际使用可能会与本手册的内容有出入,这种情况将不属错漏,将根据实际情 况另作书面说明。

目 录 一、前面板按键及遥控器说明及操作方法 (3) 二、通讯协议及控制指令代码 (9) 三、控制软件使用 (11)

一、 前面板按键及遥控器说明及操作方法 前面板图示: 按遥控器控制操作方法如下图: 操作界面显示(前面板LCD屏): 待机画面, 在任何状态下按“Cancel”返回此画面:

菜单说明,按 S witch 键进入切换菜单,多次按此键,在以下功能间切换: Switch各界面功能及操作: 一对一单通道切换界面 在箭头前输入想要切换通道的输入端口, 箭头后输入输出端口, 输入两位数会自动执行或按”OK”键执行. N对N多通道切换界面 按”OK”键执行N对N多通道切换, 依次将输入通道1切换到输出通 道1, 输入通道2切换到输出通道2,….输入通道N切换到输出通道N. 如输入输出通道数目非一一对应, 则多余输入或输出通道关闭.

一对N 多通道切换界面 在箭头前输入想要切换的输入通道,将此通道输出到所有输出通道. 巡检功能界面 如图所示依次输入巡检功能各参数,通过巡检开关参数打开或 关闭巡检功能,可通过上或下键在各参数编辑区域跳转,巡检 功能在退出此界面后依然有效,如需改变巡检功能请再次进入此界面设置.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持续拓宽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将声音、图片或者是视频进行信息的模拟再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该技术也是数字时代的标志性技术,目前已经在仪器仪表、通信、计算机以及图像图形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数字处理技术的特点,就其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 计算机、机械制造、通讯等技术的进步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数字信息护理技术可以对更大层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环节中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技术综合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等。分析数字信号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于技术和优化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1.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点 数据提取和转化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本质特征,该技术就是将各类信号从复杂的环境中提取出来并将其转化为更加容易识别和利用的形式。高速的运算能力和高准确性的运算结果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显著特征。通过独特的寻址模式和流水线结构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运算方法。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分别进行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就是硬件乘法累加操作,该技术应用在实际的操作中速度可以达到800Mb/s。除此之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稳定性也十分出色,通过二值逻辑的采用使得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保证较强的环境使用能力。在软件的作用下数字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参数的修改,保证较强的灵活性。 1.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的意义

各类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一项发展较快且适用性强的技术,其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销售价格也随之降低。目前应用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总线、资源及技术结构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这会加剧我国的电子产品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促进电子产品和其他相关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思考 2.1 通信领域的应用 目前数字信号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通信领域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行业的变革。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显著提高了通信信号和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为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变革提供了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通信理论中的一个新的学科,加快了无线系统成为主流通信方式的进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可视电话以及通信扩频等都需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参与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 2.2 图像图形技术领域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图像图形技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有线电视机高品位卫星广播中,除此之外在MPEG2编码器和译码器、DVD活动中的图像压缩和解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信息处理速度和处理功能的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快了活动影像解压技术的快速发展。 2.3 仪器仪表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仪器仪表领域中相关测量工作中也有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于此同时该技术有取代高档单片机成为主流仪器仪表测量方式的趋势。在仪器仪表的开发和测量中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内在资源

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复习题及复习提纲(通用)

七年级(上)第六章复习 生活中的数 据 知识点: 1.认识一百万:①100万粒大米有多重?②100万步有多长?③100万本数学课本摞在一起有多高? 认识百万分之一: 1微米= (3101-?)毫米=(6101-?)米 1纳米= (9101-?)米 2.科学记数法: 一个大于 10 的数可以表示成 n a 10? 的形式,其中 1≤a < 10,n 是正整数, 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精确数----生活中有些数据不是经过估算就能确定的这样的数是较精确的数。 近似数----有些数据需要经过估算才能得到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 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4.取近似数的方法:(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5.取一个数的有效数字的方法:从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开始,注意中间的数字,包括0,重复的数字, 末尾的0,都不能漏掉。 6.常用统计图的种类:(1)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3)折线统 计图 7.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1)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每个项目在总体中占的百分数。 (3)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8.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计算每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扇形圆心角=该部分百分比×360°); (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百分比。 经典精练: 练习1:感受100万的大小 1.一个电脑打字员,每分钟能打200字,则一部100万字的长篇小说,她能否在5天打完100万字? 2.一批货物总质量为12000000㎏,下列运输工具可将其一次运走的是( ) A.一艘万吨级巨轮 B.一辆汽车 C.一辆拖拉机 D.一辆马车 3.若你的步长为0.5m ,则你走100万的行程有( ) A. 5km B. 50km C. 500km D. 5000km 练习2:科学记数法 1.福州地铁将于2014年12月试通车,规划总长约180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总长为( ) A.0.18×106米 B.1.8×106米 C.1.8×105米 D.18×104米 2.比较91002.1?与81098.9?的大小 3.先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回答问题: (1)计算:①()()32103101???=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3.1 百万分之一有多小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借助自己熟悉的事情,从不同角度对百万分之一进行感受. 2.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 3.能借助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科学记数法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体会百万分之一,发展数感,培养从较小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提高运用现代工具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环节,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1.用熟悉的事物理解较小的数;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教学难点 通过测量、计算,能对含有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出适当的估计. ●教学方法 探索—交流法 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去认识百万分之一,并通过小组活动,合作交流大家对较小的数的感受,从而学会用计算器和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小的数. ●教具准备 (一)演示文稿: 幻灯片一:猜一猜 幻灯片二:议一议 幻灯片三:做一做 幻灯片四:读一读 (二)同桌的两位同学要有一台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上学期曾感受过比较大的数100万有多大.但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有比较小的数.例如: (1)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某种细胞的直径约为百万分之一米,即1微米. (2)某原子的直径约为一百亿分之二米. (3)计算机的存储器完成一次存储的时间一般以百万分之一秒或十亿分之一秒的单位. (5)为迎“五一”,一商场特设特等奖为100万的抽奖活动.凡在本商场购满100元都有抽奖机会,中特等奖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即0.000001!! (5)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大约为0.00007米,这个数已经很小了,但还有更小的如纳米,1纳米=10亿分之一米.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数,我们如何借助于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感受、认识这些比较小的数呢? Ⅱ.联系身边熟悉事物,感受较小的数 1.猜一猜(演示文稿:幻灯片一) ·已知在现存的动物中最大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又叫长须鲸或剃刀鲸.这种动物

监控矩阵键盘说明书

.. 主控键盘 (SYSTEM KEYBOARD) 使用说明书 (中文版第二版)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注意事项: 1.安装场所 远离高温的热源和环境,避免直接照射。 为确保本机的正常散热,应避开通风不良的场所。 为了防止电击和失火,请勿将本机放置于易燃、易爆的场所。 小心轻放本机避免强烈碰撞、振动等,避免安装在会剧烈震动的场所。避免在过冷、过热的场所间相互搬动本机,以免机器部产生结露,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2.避免电击和失火 切记勿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和本机。 勿将液体溅落在本机上,以免造成机器部短路或失火。 勿将其它设备直接放置于本机上部。 安装过程中进行接线或改线时,都应将电源断开,预防触电。 重要提示: 为了避免损坏,请勿自动拆开机壳,必须委托有资格有专业维修人员在指定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 清洁装置时,请勿使用强力清洗剂,当有灰尘时用干布擦拭装置。 不得在电源电压过高和过低的场合下使用该本机。 务请通读本使用说明书,以便您掌握如正确使用本机。当您读本说明书后,请把它妥善保存好,以备日后参考。如果需要维修,请在当地与经本公司授权的维修站联系。 环境防护: 本机符合电磁辐射标准,对人体无电磁辐射伤害。 申明:

产品的发行和销售由原始购买者在可协议条款下使用; 未经允,任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该产品全部或部分复制、再生或翻译成其它机器可读形式的电子媒介; 本手册若有任修改恕不另行通知; 因软件版本升级而造成的与本手册不符,以软件为准。 目录 设备概述 (3) 第一部分控制矩阵切换系统 (4) 1.1键盘通电 (4) 1.2键盘操作加锁 (4) 1.3键盘操作解锁 (4) 1.4键盘密码设置 (4) 1.5选择监视器 (5) 1.6选择摄像机 (5) 1.7控制解码器 (5) 1.8控制智能高速球 (6) 1.9操作辅助功能 (7) 1.10系统自由切换 (8) 1.11系统程序切换 (9) 1.12系统同步切换 (10) 1.13系统群组切换 (10) 1.14报警联动 (10) 1.15防区警点 (11) 1.16警点状态 (11) 1.17声音开关 (11) 第二部分控制数字录像机、画面处理器 (11) 2.1进入数字录像机、画面处理器模式 (11) 2.2退出数字录像机、画面处理器模式 (11) 2.3选择数字录像机、画面处理器 (11) 2.4控制数字录像机、画面处理器 (12) 第三部分设置连接 (12) 3.1键盘工作模式 (12)

生活中的数据

生活中的数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对进行感受、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展示。教材从生活实际的需要出发,首先安排了有关对小数的感受和对小数进行表示的内容,为了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以便对决策和预测作出帮助,教材又安排统计图的认识和不同统计表的选择等内容。这些内容,对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小数,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去描述小数和估测小数。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 3、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较小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以及将小数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小数,发展数感。 2、通过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在计算器上连续对小数进行乘方运算的活动,学会运用小数解决实

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经历数据的分析过程当中,经理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体会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 2、通过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感受等实践活动,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和创造性,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1 认识百万分之一 1、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作出决策而引入这部分内容的,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对数据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统计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内容应突出一个特点——注重学生的活动。在认识百万分之一和学习科学记数法的内容中,经历观察、实际操作、交流等活动,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多角度对小数进行描述与估计发展数感。 从内容来看,本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数感,所以本节的教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实施及数据处理分析 【摘要】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挖面大,引起周边环境变形的可能性就高,需要对边坡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针对变化及时采取一些方法处理,以保证设施的安全。这种项目就需要正确地采用一个合理的监测方案,对数据处理、分析。本文结合已完成项目的实例,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采用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形监测;基准网;变形点;边角网;极坐标法;闭合水准路线 1 工程概况 某变电站东南侧边坡于2011年发生滑坡,后采用42根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单位的反映,抗滑桩施工2012年3月施工完毕后至2012年5月初,抗滑桩发生位移,附近水泥地面发现裂缝,呈放大趋势。为了准确了解抗滑桩变形情况,要求对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进行变形监测。 2 监测方案的实施 2.1 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2.1.1 基准网的建立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即45m外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四个工作基点,其中三个工作基点A1、A2、A3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A2、A3为观测墩,地面高度约1.2m,埋深至基岩位置,A4为主要检核点,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 A3、D12、SZ1为沉降基准点,D12在是4×4m的高压电塔加固水泥墩上,建成已超过一年,SZ1在另一电塔水泥墩上,墩台3.5×3.5m,建成时间超过三年,非常稳固。 2.1.2 变形点的建立 变形点应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布置27个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东侧为1-27。用膨胀螺栓垂直植入护坡混凝土中,螺栓孔深不小于100mm,露出地面30-80mm,用红色油漆在螺栓上做标记,并将螺栓顶部磨半圆。 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2 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数字矩阵(简要操作说明)

数字矩阵/网络视频解码矩阵 使用说明书扫码查看 数字矩阵简要操作说明 (IE 操作) 系统连接示意图 数字视频墙Digital V ideo W all NV R D V R IP C amera 网络摄像机I P Camer a 网 络摄像机NE TWORK N e twork Vi de o R e cod e r 网络视频服务器D i gi ta l Vi de o R e cod e r 硬盘录像机 N e t w o r k V id e o D e c o d e r M a t r ix 网络数字矩阵 Key board 控制键盘(V 20.以上) P C 计算机 NO TEB O OK 计算机 设备连接:数字矩阵的网络口与交换机连接,注:后背板上所有“LAN ”的网络口都需要接上网线。矩阵HDMI 输出口与大屏的HDMI 接口相连接。 操作步骤: 1、设备出厂时,默认IP 地址为192.168.0.200,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用户名:admin ,默认密码:admin 。 2、需要将主控计算机IP 地址设置为和数字矩阵同一个网段,如192.168.0.XXX. 3、直接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192.168.0.200敲回车键,进入矩阵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 4、初始化窗口:进入主界面点输出管理,点初始化窗口,可根据现场大屏布局排列来初始化窗口,如现场大屏是行3列4,则初始化时也选择行3列4,分辨率一般选择1080P ,制式可选P 制或N 制。 5、添加信号源:进入主界面点“输入源管理”来添加信号源,此时注意查看输入源IP 段是否与矩阵同一网段,如网段相同,直接点“搜索”,即可自动搜索出同网段所有信号源。点击全选,批量输入用账号密码,此时输入的是信号源的用户名和密码,点确定,再点添加,再点“同步管理”里的上传数据。 6、如网段不相同,则需要修改矩阵的IP 或添加网段,进入主界面点“系统管理”里的系统设置,在左侧点网络设置,弹出IP 地址窗口,点添加IP 地址,输入与信号源相同的网段地址后,点确定再点设置,然后重复第6步骤。注:可添加多个网段。 7、切换图像:进入主界面,选中某输入源按住鼠标左键,在不松开的情况下拖动至某显示区域,则在当前显示区域显示该输入源。也可选中窗口后,双击信号源来调用图像。 8、键盘与配件转接盒通过网线连接,转接盒RS485端接数字矩阵的RS485端口上。键盘协议要选择NVDM 、波特率9600才能与数字矩阵通信,数字矩阵设置好后请重新启动机器, *矩阵与其它设备之间的连接、操作方法,请阅读矩阵操作说明书,有疑问请致电供应商!*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单元测试2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本初一数学新教材的厚度可能是() A. 10厘米 B. 5厘米 C. 3厘米 D. 1厘米 2.小彬从家里步行到学校需100步,他到学校的距离可能是() A. 250米 B. 200米 C. 150米 D. 50米 3.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灾情持续一天,就需粮食可能为() A. 50万千克 B. 40万千克 C. 20万千克 D. 10万千克 4.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约2亿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0×107册 B. 200×106册 C. 2000×105册 D. 2×108册 5.大西洋占大洋总面积的25%,则在扇形统计图中,大西洋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A. 180° B. 80° C. 90° D. 14° 6.从图6-1的两个统计图中,可看出女生人数较多的是() A. 初一(一)班 B. 初一(二)班 C. 两班一样多 D. 不能确定 7.100万元的新版人民币(100元一张)大约厚度可能为() A. 10cm B. 90cm C. 30cm D. 40cm 8.从北京到天津坐高速汽车约需() A. 1小时 B. 2.0小时 C. 3.5小时 D. 0.5小时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9.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 1 300 000 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10.太阳半径约为6.69×108米,则原数是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11.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一次调查中,有30%的学生认为月球上有水,则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 为_________. 13.要表示各班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你应选择__________统计图. 14.扇形统计图中,圆代表___________. 15.全国13亿人口一天需粮食_________________千克. 16.一栋100层的楼约高___________米. 17.你知道100万元的作用有多大吗?现有一个工厂用100万元的成本生产铅笔、圆珠笔 钢笔,若这三种笔生产后的数量是一样的,已知一支铅笔的成本为0.1元,一支圆珠笔的成本为0.2元,一支钢笔的成本为0.5元,则一共生产笔的数量为__________支. 三、解答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6-2,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在一起,且相对两个 面所写数字之和为100,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9.(10分)据科学家预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如果一 年按365天计算,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多少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女生50% 男生50% 初一(一)班 初一(二)班 图6-1 1 4 2 3 5 图6-2

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设计赵慧琼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这一章知识之后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更好地做数学。教材安排本次活动用意有三:一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方程、概率及统计等有关知识作铺垫;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三是经历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决策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成因分析 1.重点:数据的整理 2.难点:数据的分析 考虑到四个活动都与数据有关,而数据的整理是这四个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之所在。只有合理的数据整理才能为数据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我认为数据的整理应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处理数据的经历不多,不能很熟练地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数据的分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利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据的处理过程,学会对数据的一些处理方法,形成自我反思与综合评价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 态度,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 自主探究法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作为 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所有活动都是学生由自主操作、自主探究来完成的,在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因此,我认为这节 课采用自主探究法较为适宜,在学生探索的同时,我将注 意展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点, 与学生共同分享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活动成为再发现的载体。因此我把本节课的基调定为:“自主探究、民主开放、

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案

目录 摘要.............................................................................................................................................. I Abtract.............................................................................................................................................. I I 1 工程概况 (1) 2 监测目的 (2) 3 编制依据 (3) 4 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4) 4.1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4) 4.2 监测点的建立 (4) 4.3 监测级别及频率 (5) 5 监测方法及精度论证 (6) 5.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6) 5.2沉降观测方法 (8) 5.3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9) 6 成果提交 (10) 7 人员安排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11) 8 报警制度 (13) 9 参考文献 (13) 附录1 基准点布设示意图 (15) 附录2 水准观测线路设示意图 (16) 附录3 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监测报表 (17) 附录4 巡视监测报表样表 (18) 附录5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19) 附录6 水平位移记录表 (20)

1 工程概况 黄金广场6#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合肥市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口西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12.4m~13.3m,为临时性工程,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1.1,基坑使用期为六个月。 由于多栋建筑物与基坑侧壁距离较近,均在基坑影响范围内。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为了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基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以及基坑相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变化,需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或沉降)变形监测,并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为此,编制以下检测方案。

矩阵控制器用户使用手册_V1.2.3

矩阵控制器用户使用手册 用户须知 本手册适用于矩阵控制器,内容仅供参考,产品请以实际为准。 我们将不定期对手册进行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更新内容将直接编入新版说明书,同时会在公司网站下载中心提供最新版的说明书。本用户手册可能包含技术上的不准确或印刷方面的错误,真诚地希望您能把意见及时反馈给我们,在以后的版本中,我们会加以充实或改进。

目录 第1章简介 (1) 1.1产品简介 (1) 1.2约定 (1) 第2章矩阵控制器的安装、配置与卸载 (2) 2.1安装矩阵控制器 (2) 2.2安装VCREDIST_X86 (3) 2.3卸载矩阵控制器 (4) 第3章矩阵控制器的运行与使用 (5) 3.1运行矩阵控制器 (5) 3.2使用矩阵控制器 (5) 3.2.1 添加解码器 (5) 3.2.2 解码器轮巡预览 (6) 3.2.3 解码器预览上墙 (7) 3.2.4 解码器报警联动上墙 (7) 第4章模拟键盘的使用 (9) 4.1配置并运行矩阵键盘 (9) 4.2安装模拟键盘 (10) 4.3使用模拟键盘实现预览上墙 (12) 4.4使用模拟键盘实现全局策略 (14)

第1章简介 1.1产品简介 矩阵控制器是一款当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中加入硬件解码器时,实现监控设备视频在解码器屏幕上显示的功能软件。 矩阵控制器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需和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硬件解码器配合使用。该软件开启时置于后台运行,不影响当前服务器的其他操作;该软件具有统一的处理模块,发出上墙命令后能快速生效;该软件具有自动重启功能,在硬件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彻底恢复到异常发生前的状态;该软件具有灵活的循环切换功能,可设置单路循环切换或者多路循环切换。 1.2约定 在本手册中为了简化描述,做以下约定: 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机简称为设备 设备的通道称为视频点位 点击为鼠标左键单击 双击为鼠标左键双击 右键单击为鼠标右键单击 模拟键盘分为SN4211-B与SN4211-C两款,SN4211-C也称智敏键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素材浙教版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课时 6.2 统计表1课时 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1课时 6.4 扇形统计图1课时 课题学习1课时 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3)本章教学要求 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④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去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四)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作为义务教育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延续,为后续的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必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章头的引言安排了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源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鞋码问题,另一个是三次地震震级的比较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回答,但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还需要统计的知识。在引言的基础上,教科

数据挖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赵敏 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7期 摘要:数据挖掘是KDD中特定情况下的一个步骤。大部分人是通过啤酒+尿布的案例认识到数据挖掘,不少人也通過这个有趣的故事开始接触数据挖掘。大数据能够让企业测量出之前被认为无法计算的信息。使用这些信息,分析师能发现新的工业模式并能更好的了解客户的动机,兴趣爱好和讨厌的东西。更多得了解什么能让客户做出选择,能够为通向新的商业机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也能够让企业发布出令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和产品。比如现在的“瀑布流”,就是企业根据网民平常浏览互联网信息的类型,基于用户搜索习惯、兴趣爱好、归属地、年龄、区域、商圈等等大数据信息,挖掘并分析出来跟本人相匹配的广告信息推送给你。 关键词:数据挖掘;应用方向;数据分析;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7-0115-01 Abstract:Data mining is a step in a specific situation in KDD. Most people got to know about data mining through the beer and diapers case, and a lot of people got to know about data mining through this interesting story. Big data allows companies to measure information that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uncomputable. Using this information, analysts can discover new industry patterns and better understand customers' motivations, interests and annoyances. Learning more about what enables customers to make choices creates more possibilities for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enables companies to deliver content and products that will be of interest to customers. For example,the current "waterfall flow" is that enterprises mine and analyze the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matching themselves to you based on the user's search habits, interests, place of residence, age, region,business circle and other big data based on the typ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hat netizens usually browse. Key words:data mining;Application direction;Data analysis;algorithm 1项目分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兴产物,因此,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更多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数据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本次研究,就是想要探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据挖掘带给了我们那些便利,以及其中我们需要具备和掌握那些知识。 2数据挖掘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