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调衡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梁龙;银河;杨克新;于杰;冯敏山;魏戌;朱立国【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24)22【摘要】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探讨BMI指数对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退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
方法:纳入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262例,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4例、体重正常组(18.5≤BMI<24)93例、超重组(24≤BMI<28)109例,肥胖组(BMI≥28)56例。
所有患者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配合腰椎康复操治疗,治疗3周。
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记录VAS评分及JOA评分。
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确切且稳定。
【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旋转复位法;BMI指数;临床疗效【作者】梁龙;银河;杨克新;于杰;冯敏山;魏戌;朱立国【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正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6【相关文献】1.推拿手法加中频治疗仪与腰椎牵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J], 刘海涛;蔡亚夫2.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J], 王斐3.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J], 陈忻;于杰;朱立国;高景华;冯敏山4.不同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J], 苏俊;王明辉;叶茂;仇冕;尚显文5.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坐姿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血瘀气滞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 [J], 王毅;唐本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

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申等金;王伟亮【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6(029)002【摘要】目的:观察宋贵杰教授“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对照组135例。
治疗组给予三步三位九法治疗,对照组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疼痛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JOA评分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对照组为8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宋氏“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修复脊柱的整体平衡和腰椎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取效快,疗效确切。
【总页数】3页(P121-123)【作者】申等金;王伟亮【作者单位】临泽县中医医院,甘肃临泽 734200;临泽县中医医院,甘肃临泽7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施氏三步九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 [J], 陆强2.三步九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J], 顾玉彪;王霏;宋玲娟;王卓3.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 [J], 申等金;王伟亮;4.通痹熏洗汤熏蒸联合\"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5例 [J], 杨学锋;强胜林;徐克武;梁恬;于海洋;贾永龙;刘婧5.宋贵杰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步三位九法”手法举要 [J], 李具宝;张晓刚;宋敏;杨学锋;李延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效果

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效果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和神经根受压等。
而当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时,病情会更加复杂和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保守治疗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融合固定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融合椎体和稳定脊柱来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效果。
融合固定术的原理融合固定术是一种通过椎间融合和椎体固定来稳定脊柱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通常会通过腹部或者腰部的切口来暴露出椎间盘和椎体,然后移除受损的椎间盘组织,填充植骨物质并安放椎体螺钉或螺帽来固定脊柱。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脊柱的运动,减少神经根受压,从而达到疼痛缓解和病情稳定的效果。
临床研究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善,融合固定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一项针对此类患者的研究表明,融合固定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腰痛和下肢疼痛,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而且,在长期随访中,大部分患者的手术效果仍然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这说明融合固定术在治疗这一类病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不足和展望尽管融合固定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手术费用较高,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周期较长,患者需要一定的康复训练和卧床休息。
术后可能出现椎间融合不良、植入物松动等并发症,需要患者长期的随访和监测。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结论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融合固定术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它的特征是腰椎上后缘关节面因退行性变而不稳定,导致椎体和椎弓滑移,压迫神经,引起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面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保守治疗是首选。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是通过口服止痛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使病人能够正常活动。
但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期限应适当控制,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损害。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按摩、针灸、理疗和牵引等。
按摩、针灸和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但是并不会直接影响滑脱和退变的情况。
牵引则能拉伸韧带和椎间盘,有一定程度上的矫正作用。
但物理疗法并不能治本,因此物理疗法一般应用于保守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治疗。
康复训练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最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矫正体位,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稳定性,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肌力、柔韧性和神经肌肉控制三方面。
肌力训练是指通过对腰腹肌等核心肌群的训练,强化和增强腰部的支撑力,最终缓解疼痛。
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锻炼,增强腰部柔韧性,恢复腰椎的正常运动范围,减少肌肉、韧带的紧张。
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是通过练习肌肉的协调性、检查运动异常及恢复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保守治疗虽然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恒心,但它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和手术后需要康复恢复的患者,保守治疗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时,不要轻易放弃治疗,一定要及时进行保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生活。
可调式三屈位垫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可调式三屈位垫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侯桂红;毛晓艳;毛书歌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8(24)20
【摘要】目的:观察可调式三屈位垫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7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
对照组采用垫被法进行腰部三屈位牵引+中医综合治疗(腰部中药熏蒸、正脊手法治疗、腰部功能锻炼);治疗组应用可调式三屈位垫枕进行腰部三屈位牵引+中医综合治疗(腰部中药熏蒸、正脊手法治疗、腰部功能锻炼)。
治疗21 d后采用腰椎(JOA)评分进行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可调式三屈位垫枕配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有较好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111-113)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可调式三屈位垫枕;中药熏蒸;正脊手法;功能锻炼
【作者】侯桂红;毛晓艳;毛书歌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
【相关文献】
1.手法加骶尾部垫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6例 [J], 黄承军;娄宇明;梁柱;王继
2.垫枕推拿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J], 全建丰
3.平乐正骨手法联合三屈位优值牵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3例临床观察 [J], 范华雨;张向东
4.垫枕背伸定点按压法与屈膝屈髋垫枕整复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对比研究[J], 康献勇
5.俯卧垫枕运动整复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观察 [J], 罗俊刚; 彭庆珊; 袁三英; 贾亚玲; 向开维; 范宏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腰疼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
治疗前后采集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腰椎滑脱症状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VAS评分明显降低,腰部活动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体内炎症因子降低、免疫力增强。
对照组治疗疗效较试验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并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免疫力。
关键词:补肾壮筋汤,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观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是疗效有限。
本研究采用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补肾壮筋汤是一种中草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枸杞子、淮山、菟丝子、肉苁蓉等,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的功效。
手法治疗主要包括按摩、拉伸、扭转等技术,能够促进患部血液循环,松弛紧张的肌肉和韧带。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显著降低;腰部活动度得到明显提高,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可能是由于补肾壮筋汤能够促进滑脱椎间盘的再生和修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手法治疗能够通过按摩、拉伸等技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患部肌肉和韧带得到松弛和舒展。
此外,试验组患者的体内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免疫力得到增强。
这可能是由于补肾壮筋汤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体内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补肾壮筋汤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并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提高免疫力。
三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疗效观察

三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疗效观察
邓文涛;梁现会;张秀娟;倪虎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07(28)5
【摘要】自2003年至2006年我院采用“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44-445)
【作者】邓文涛;梁现会;张秀娟;倪虎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中医院,河南,洛阳,471800;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中医院,河南,洛阳,471800;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中医院,河南,洛阳,471800;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中医院,河南,洛阳,47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
【相关文献】
1.中医三步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虚衰证)的临床观察∗ [J], 郭振平;陈文龙;曹会炎;黄晓影;邵亚超;钟冲
2.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析 [J], 蒋红根
3.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J], 潘展霞;曹媛;邓丽芳
4.中医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J], 刘宇翔;车小乔;何德隆;曾伟
清
5.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1例疗效观察 [J], 杜润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20年第4卷第4期2020V61.4NO.4□经验交流 /Experience Exchange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郭培尧;赵继荣",陈文",马同豐赵宁2:薛旭I(1.甘肃省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2.甘肃省中医院a.脊柱骨二科;b.脊柱微创骨科;c.骨一科,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因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失去原有的弹性,严重时可导致生 活质量降低,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可造成严重影响。
赵继荣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中,独创出一套具有特色的脊柱调衡手法,该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可行性高。
本文就赵继荣教授应用脊柱调 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调衡手法;临床经验;应用中图分类号:R8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4.0121.0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为腰椎退行性改变,可引 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持续或严重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起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腰背痛和 工作或学习,而单纯西医治疗无法改善此症状,且治疗周作者简介:郭培尧,2017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学。
通信作者:赵继荣,大学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
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5]o 目前临床常规放化疗分为同步放 化疗和序贯放化疗,前者疗效更好,但不良反应更大,而后者虽然不良反应少,但对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不佳。
研究显示,in 期食管癌患者应用顺钳+5-氟尿囉睫进行同 步放化疗,无论是有效率还是生存率均较进行序贯放化疗 的对照组患者大幅提高;放化疗同步进行能发挥协同作用,还能起到放疗增敏、增加局部疗效的作用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aam lt [ ] e oot e , 99, 4 1 : 3—7 . cc uat J .JPr dn s 1 8 2 ( ) 6 a i R 4 [8 R V SDT, O HR N D h otiui t ui 1 ]G A E C C A .T ecnrb tno i e l k o f n re n一1 n o er s a o t pri otli u et co [ ] adtm rncoi f t e dna tsedsut n J .J u s c ro o s r i
肤感觉减退 、 腱反 射迟钝 、 肌力减 弱及 肌 肉萎 缩 ; 病变 棘突可扪及 阶梯样感 , 棘旁深压痛 , 痛 阳性或伴放 叩击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中医药 管理局 中医药 科技专项课 题 ( 编号 : Z G-
K0 6) Z 9— 0
均为 滑脱
△通信作者 。E—ma :oe0 6 .o i Bn9 @13 cm l
g s i e eo x g n s tl o i s i x e me tl p ro o tt n e n y lo y e a e me ab lt n e p r n a e id nii i e i s
[3 L N .A t d co e l o oi [ .B in : 1 ] I G C H n i r ut nt m t r s n M] e i A no i o a cr o jg
P rdno. 03 7 ( ) 3 1— 0 . e oot1 20 , 4 3 : 9 4 1 i
[4 I U A E D,KN R N J xe l f m tr adrp 1 ]FN C N II O SM .E tma il ma y n e. na o
L c me tr s r t n o u a e n v le p a e mi cs r a e n o p i f l x td a d a u s d r l c me n i s a e o e o
射痛 ; 腰椎 x线片可 观察 到椎体 向前滑移 , 弓完 整。 椎
6 0例患者 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 组 , 组 患者 治 疗 前 性 两 别、 年龄 、 体质指 数 ( MI 、 ee igS 度差 异无 统 B ) M yr n 分 d
节段 , 以前滑脱多见 。为 了系统评价 三步调衡手 法 的临床 治疗 效果 , 发 现前屈 型手 法 ( 步调 衡手 并 三
组治疗后 V S 分、 O I 治疗前 比较 , A评 CD与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 2 4周后 的 V S评分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 A
观 察 组 治 疗 4 8周后 的 C D 均 低 于对 照 组 ; 、 O I 两组 治 疗 8周 后 复 查 X 线 比 较 , 椎 滑 脱 分 度 的 改 变上 差 异 无 统 计 腰
[6 1 ]雷群.正畸矫治过程 中唾液 、 液 、 血 龈沟液 中表皮生长 因子含 量的变化[ .福州 : D] 福建 医科大学 , 09 20 .
[7 OF E B HE O L 1] F N AC RS, D E B M,B A WE LLD,e a.C a— R S L t 1 h n
持 该体位 1 i , 5mn后 医者取 出软枕 , 助患 者缓 慢 伸 协 髋 伸膝平卧 。手法治疗每周 3次 , 4周为 1 个疗 程 。治 疗 期间患者卧床休息 , 佩戴硬质腰 围下地 活动 。 12 2 对 照组 ( ) .. 1 飞燕 式 : 者俯 卧位 平躺 于 床 患 上, 双下 肢 伸直 , 上肢 置 于体 侧 , 双 掌心 向上 , 后腰 然 肌、 上肢肌 、 下肢肌 同时 用力 收缩 , 量使 上胸 及下 腹 尽
选取 6 o例退行性 腰椎 滑脱
症患者 , 分成 两组 , 每组 3 , 0例 分别以三步调衡手 法( 观察组 ) 和飞 燕、 桥法功 能锻 炼 ( 拱 对照组 ) 行治 疗。两组 进 均采用 V S评 分及 改 良的 中文版 O w sy功能 障碍指数 ( O I 对临床 疗效进行评 价和随访 2个月观 察 , 别记 A s et r C D) 分 录治疗后 2 4 6 8周 V S评分及 治疗后 4 8周 的 C D , 、、、 A 、 O I并于 8周后 复查 x线片观察腰椎 滑脱的 变化。结果 两
者, 观察 比较这两种治疗方 法对 D S的治疗效果 , 现报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21 0 0年 1月至 2 1 年 1 01 2月 柳江县
中医 院、 柳州市 中医 院收治符合 人选 的患 者 6 0例 , 均 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 均有慢性腰痛史 ; 长期反复 的腰 腿痛和 ( ) 或 间歇性 跛行 , 腰前 屈 可缓 解疼 痛 ; 可有皮
学意 义( 0 0 ) P< .5 。结论
三步调衡手 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的近期疗效满意 。
【 关键词 】 三步调衡手法 ; 退行性腰椎滑脱 ; 飞燕法功能锻 炼 ; 拱桥法功能锻 炼
退行性腰椎滑脱 ( S 多发 生在 5 D) 0岁 以上 的 中老 年人 , 患者常有腰 背痛 、 间歇 性跛行 、 神经根 受 累等表 现… 。既往 的研究发 现男 女 比例 为 1 4 且 多发 生在 :,
・
25 7 8・
广 东医学
21 0 2年 9月 第 3 3卷第 1 8期 Gu n d n dcl o ra S p 02, o.3 ,N .1 a g o gMei u n l e .2 1 V 1 3 o 8 aJ
4 4 —4 6. 9 9
[1 1 ]赵永超.不 同金 属烤 瓷全 冠对 种植 体 龈 沟液 中 T F— t N O 和
MMP一8水平的影响 [ .石家庄 :河北 医科大学 , 0 8 D] 20 . [2 1 ]武红艳 , 王仁飞 , 刘秀艳,等. 3种牙科合金对龈沟液中 I L一6 和 T F— 表达的影 响[ ] N J .口腔颌 面修 复学杂 志 , 0 7 2 0 ,8
( ): 6 3 1 1—13 6.
rv wa dcs rsnao [ ] et ru ao, 0 3, 9 2 : ei aepee tin J .D n am t 20 1 ( ) e n t T l
1 0 —1 4 7 7
.
[9 E A ADG C A M NRJ G L A DJ , t . e t e r 1 ]P R L , H P A E F N A e a R li o , 1 av p -
体棘 突上 , 左手掌根部按在病椎下一椎 体棘突上 , 双手 交错用力 外推 , 使病椎 上下节段 张 开 , 然后分 别 以 4 。 5 角方 向短 促快速用力下压 3~ 5次 , 时可听到轻微 的 有
“ 咔嗒” 响声 。( ) 膝垫 枕 : 者 仰卧 , 髋 屈膝 , 3抱 患 屈 双
项, 另外 , 我们 把 “ 疼痛 ” 项改为 V S评 分 , 一 A 分值依疼 痛程度 由轻到重依次为 0— 0分 , 1 合计分值仍为 5 0分。 “ 行走” 一项 的距 离 由原 文 中的 1 12英里 和 10码改 、/ 0 为 1 0 、 0和 10m。在治疗前 和治疗 4 8周后分别 05 0 0 0 、 进行评定 。( ) 2 X线片 进行滑脱 分度 : 根据 M yri ee n s d g 分度法 , 将滑脱 腰椎下一椎体 的上 面纵分为 4等分 , 移 动距离在 14之 内为 I ,/ / 度 14~12为 Ⅱ度 ( / 不含 等 于 1 2 ) 12—34为 Ⅲ度 , /者 , / / 完全 滑脱 为 Ⅳ度 。治疗
d c ino I 一1 b t n NF ap a b u t f L ea a dT l h ymo o u la el f re p - o n n ce rc l at 赵川 江, 张静仪 , 等.牙龈沟液中 白介素 一 含量与 6
侧, 确定 病椎棘突位置 , 以右手掌根部按 在病椎上 一椎
( 游) 性 生活 1 旅 、 0个方面 , 每项有 6个备选答案 , 分值 依功能障碍程度 由轻到重依次为 0~ 5分 ,0个项 目的 1 选 择答案相应得分累加后 , 计算其 占 1 0项最 高分合计
( 0分 ) 5 的百分 比, 即为 C D 。中文版删除“ OI 性生活” 一
三 步 调衡 手 法 治 疗 退 行性 腰 椎 滑脱 症 的疗 效 木
韦克鲁 ’ 黄 承 军 ,
广西柳江县 中医院骨科( 西柳州 5 50 ) 广西柳州市 中医院骨二科(4 0 1 广 4 10 ; 5 50 )
【 要】 目的 摘
观察三步调衡 手法治疗退行性 腰椎 滑脱 症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并 比较其变化情况 。
14 疗效评定标 准 ( ) A . 1 V S评分 的 变化 ; 2 根 据 ()
C D 评分 改善率进行 临床疗效 和综 合满意度 的评价 。 OI C D 评 分改善 率 =( OI 治疗前 分 值 一治疗 后 分 值 ) 治 /
疗前分 值 ×10 。C D 0% O I评 分 改 善 率 ≥7 % 为 优 , 5
前和治疗后 3个月后分 别拍摄 x线 片 , 测量 滑脱 分度
手 环抱两小腿 , 医者一手托其颈部 , 一手 托其骶部 或固 定 小腿 , 两手交替用力 , 使患者腰骶部在 床上来 回滚 动 l 5次。然后保 持仰 卧屈髋屈 膝位 , 0~1 双手环 抱两 小
腿, 术者用一软枕 对折 成坡 形垫 , 于患 者骶 尾部 , 垫 保
广东 医学
21 0 2年 9月 第 3 3卷第 1 8期 Gu n d n a g o gMe ia o r l . 0 o 翌! : dc lJ un S 2 a 1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