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乳球菌N3816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与乳酸菌具有共生作用酵母菌培养基的优化

与乳酸菌具有共生作用酵母菌培养基的优化摘要:以对乳酸菌(LC5)有促进作用的酵母菌(YE4)为研究对象,OD 值和活菌数为测定指标,筛选合适的培养基。
通过对 5 种酵母菌常用培养基的初筛及二次筛选,确定在 YPD 培养基中 YE4 生长良好。
以 YPD 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进一步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出改良 YPD 培养基的最佳成分是大豆蛋白胨为 0.4%,胰蛋白胨为 0.4%,酵母浸提粉为 0.4%,蔗糖为 1.2%,蒸馏水为 100 mL。
改良 YPD 培养基活菌计数测得的活菌数可达到5.01×108CFU/mL,比 YPD 基础培养基高一个数量级;OD 值是 YPD 基础培养基的 1.06 倍。
关键词:酵母菌;培养基;优化Optimization Medium of Yeast YE4 Having Symbiotic Function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LC5Abstract:Yeast (YE4)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which can promote the rol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LC5),and OD600and viable count are as determination of indicators to filter suitable medium of YE4. By selecting from 5 mediums which theYE4 usually us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E4 grows very well in YPD medium. So YPD is selected as the base medium,by using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test design method to optimize it,and the best ingredients of the modifiedYPD are that:soy peptone 0.4%,tryptone 0.4%,yeast extract powder 0.4%,sucrose 1.2% and distilled water 100 mL. Theviable count of YE4 with modified YPD can reach 5.01×108CFU/mL,which is more than basis medium one order ofmagnitude,also,the OD value is 1.06 times than the basis YPD medium.Key words:yeast (YE4);medium;optimization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1],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单细胞真菌的通称。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研究背景:胞外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应用价值,例如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菌等。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常被用作发酵食品中的菌种。
研究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培养和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其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筛选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优化其培养基的组成,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通过筛选和鉴定,选择出能够高效合成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
2. 优化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培养基,包括选定最优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
3. 研究培养条件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如pH值、温度和培养时间等。
4. 对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验证以确定其优化效果,包括胞外多糖的产量、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等。
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优化其培养基,从而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本研究还将对胞外多糖的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其在药物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乳酸菌菌株筛选和鉴定:从发酵食品或其他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乳酸菌,并进行基本鉴定。
2. 胞外多糖提取和分析:采用合适的胞外多糖提取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手段对提取的胞外多糖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3. 培养基优化和胞外多糖产量测定:通过选用不同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优化培养基的组成,同时调控培养条件,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测量胞外多糖的产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 胞外多糖的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评估:对优化后的胞外多糖样品进行质量特性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估,包括分子量、甲基化程度、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等。
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提高胞外多糖乳酸菌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并研究其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等,为其在药物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乳酸乳球菌发酵工艺优化的基本流程

乳酸乳球菌发酵工艺优化的基本流程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Lactobacillus is a complex and crucial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乳酸乳球菌的发酵工艺优化是生产各种发酵乳制品的复杂而关键的一步。
The basic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bacterial strains, the determination of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nd the implementationo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发酵工艺的优化基本流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细菌菌株、确定发酵参数以及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Lactobacillus strains for the specific product being produced. 优化过程中的首要步骤之一是选择适合生产的具体产品的最适合的乳酸乳球菌菌株。
The selection of bacterial strains i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the desired flavor, texture, and overall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选择菌株是基于它们产生所需的风味、质地和最终产品的整体质量。
一株仅产L-乳酸的乳酸乳球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一株仅产L-乳酸的乳酸乳球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周颖;高晓峰;周晶;霍贵成【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09【摘要】为了研究一株分离自新疆牧民家庭自制酸马奶中的乳酸乳球菌KLDS4.0325产L-乳酸的能力,以L-/D-乳酸试剂盒验证该菌种在发酵过程中所产L-乳酸的光学纯度为100%.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该菌株发酵的培养基主要组分进行筛选,确定影响L-乳酸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蔗糖、酵母粉、K2HPO4.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当蔗糖添加量为102.9 g/L、酵母粉添加量为2.5 g/L、K2HPO4添加量为7.9 g/L时,L-乳酸产量最大,可达86.6 g/L,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86.3 g/L)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总页数】5页(P84-88)【作者】周颖;高晓峰;周晶;霍贵成【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相关文献】1.菜籽饼粕水解液为氮源细菌发酵产L-乳酸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J], 潘丽军;张婵婵;姜绍通;阮少钧2.产高光学纯度L-乳酸菌株HY-38发酵培养基优化 [J], 李秀康;徐慧;刘建军3.一株乳酸乳球菌产γ-氨基丁酸能力及其安全性评价 [J], 孟丹;王丽群;谢国梁;刘晓艳;于纯淼;国立东4.产L-乳酸的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J], 张为巍;李元媛;周铭锋;黄璠;王常高;林建国;蔡俊5.一株产L-赖氨酸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J], 周旭波;庄楚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乳酸乳球菌培养基的优化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乳酸乳球菌培养基的优化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乳酸乳球菌培养基的优化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乳酸乳球菌发酵的培养基主要组分进行筛选,确定了影响乳链菌肽效价的关键因素为酵母浸粉、葡萄糖和K_2HPO_4. 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乳链菌肽发酵培养基. 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质量浓度为22.35 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4.80 g/L,K_2HPO_4质量浓度为13.65 g/L时,乳链菌肽产量最大,此时,乳链菌肽产率为2 157 IU/mL. 实验验证,最佳条件下乳链菌肽产率为2 115 IU/mL,预测值与验证值吻合得较好.作者:王秀丽任晓冬陈萍萍韩文瑜滕利荣 WANG Xiu-li REN Xiao-dong CHEN Ping-ping HAN Wen-yu TENG Li-rong 作者单位:王秀丽,WANG Xiu-li(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12)任晓冬,滕利荣,REN Xiao-dong,TENG Li-rong(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12)陈萍萍,CHEN Ping-ping(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延吉,133002)韩文瑜,HAN Wen-yu(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刊名: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10 48(2) 分类号:Q949.9 关键词:Plackett-Burman设计法响应面法(RSM) 乳链菌肽 Plackett-Burman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 (RSM) nisin。
《抗真菌乳酸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在乳清防腐中的应用》范文

《抗真菌乳酸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在乳清防腐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乳制品的保鲜和防菌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近年来,抗真菌乳酸细菌在乳制品防菌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能够通过降低产品的pH值和产生抑菌物质,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
本论文将就如何优化抗真菌乳酸细菌的培养条件,以及其在乳清防腐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抗真菌乳酸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1. 培养基的选取和配置对于抗真菌乳酸细菌的培养,适宜的培养基是关键。
通常采用乳制品作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等。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保证培养基的pH值、盐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以满足菌种生长的需求。
2. 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温度是影响乳酸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菌种死亡,而温度过低则会影响菌种的生长速度。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同时根据菌种的生长情况调整培养时间。
3. 氧气含量的控制乳酸细菌是厌氧或微需氧菌,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氧气的含量。
通常采用密封培养的方式,以减少氧气对菌种生长的影响。
三、抗真菌乳酸细菌在乳清防腐中的应用1. 乳清的保鲜和防菌乳清是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通过添加抗真菌乳酸细菌,可以有效地抑制乳清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从而延长乳清的保质期。
2.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抗真菌乳酸细菌可以产生抑菌物质,如乳酸、乙酸等有机酸,这些物质可以降低乳清的pH值,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此外,这些有机酸还可以破坏有害菌的细胞膜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3. 提高乳清的品质和口感抗真菌乳酸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可以改善乳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同时,由于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也减少了乳清中的异味和不良风味。
四、结论通过对抗真菌乳酸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可以获得更高活性和产量的菌种。
这些菌种在乳清防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乳酸乳球菌N3816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l a c t i s s u b s p .1 a c t i s N 3 8 1 6 .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s e v e r a l m a j o r c o m p o n e n t s i n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m e d i u m o n t h e N i s i n f e r ・
p H 6 . 8 , 1 2 1  ̄ C 灭菌 2 0 m i n 。
N i s i n 对 引起食 品腐 败的绝 大部分 革 兰氏 阳性 细菌 , 特
别是对产芽孢 的细菌如 芽孢杆菌 、 梭状芽孢杆菌有很强 的抑
发酵培养基 : 胰 蛋 白胨 1 . 0 g 、 酵母 膏 1 . 0 g 、 蔗糖 1 . 0 g 、
me n t a t i o n wa s s t u d i e d b y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a n d t h e o 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o p t i ma l f e r — me n t a t i o n me d i u m p r o p o r t i o n s w e r e s u c r o s e O . 8 %, t r y p t o n e 2 . 0 %, y e a s t e x t r a c t 1 . 0 %, T we e n 8 0 1 . 5 %.
S h e l l Qi u h u a
( S e r v i c e A c a d e my N a v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4 5 0 , C h i n a )
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关键词
乳酸菌
增菌培养基
正 交试验 文献标 志码 A
中图法分类号
Q 3 3 5 9 .3 ;
乳 酸菌不仅 可提 高食 品 的 营 养 价 值 , 善 食 品 改
可定植 在 人 体 肠 道 内 , 制 有 害 菌 的增 殖 和 活 动 , 抑
风 味 , 高食 品保 藏 性 和 附加 值 , 且 , 年 来 乳 酸 提 而 近 菌 的特 殊生理 活性 和保 健 功 能 , 日益 引 起 各 国学 正
生 长条 件差 异很 大 , 给乳 酸 菌 的研究 带来 了许 多 这
不便 , 其 在活 菌 计数 中 , 尤 采用 一般 培 养 方 法 , 些 某
乳 酸菌 根本 不能 生 长 , 于此 , 鉴 针对 每 一 种 ( 某 几 或 种 ) 酸 菌 设 计 出一 种 合 适 的 培 养 方 法 是 十分 必 乳
20 0 8年 3月 6 日收 到
种, 直投 式 粉 末 菌 种 发 酵 剂 和 继 代 式 菌 种 发 酵 剂 。 由于继代 式 发酵剂 存 在 着 种 种 弊 端 , 以直 投 式 发 所 酵剂使 用 普 遍 。 由于 目前 国 内直 投 式 发 酵 剂 尚未
产业 化 , 尚需 进 口, 以 直 投 式 发 酵 剂 的 国产 化 越 所 来 越受 到重视 。
行 了大量研 究 , 取 得 了显 著 的进 展 。在食 品 向 天 并 然型 , 功能 型 发 展 的今 天 , 酸 菌 制 品 正 越 来 越 受 乳 到人们 的重 视 。这 就 对 乳 酸 菌 发 酵 剂 培 养 、 质 、 品 种 类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分 缓慢 , 至不 能 生 长 . 时 , 一 种 属 的乳 酸 菌 的 甚 同 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乳球菌N3816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作者:申秋华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19期
摘要:以乳酸乳球菌株(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N3816)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该菌株产Nisin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该菌株产Nisin的最适碳源、复合氮源和生长因子分别为:蔗糖0.8%、蛋白胨2.0%、酵母膏1.0%、Tween80
1.5%。
关键词:乳链球菌肽;培养基;效价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34-03
乳链球菌肽(Nisin)是乳酸乳球菌的某些菌株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多肽类细菌素。
成熟的乳链球菌肽分子含有3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3 510 Da,分子式为C143H228N42O37S7。
乳链球菌肽前分子含有57个氨基酸,前体分子依次经过将部分丝氨酸和苏氨酸酶促转化为脱水氨基酸、链内形成5个硫醚环、细胞质膜移位和断裂去除N端23肽而形成[1-3]。
Nisin对引起食品腐败的绝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别是对产芽孢的细菌如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另外,Nisin与某些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络合剂联合使用时还能抑制部分革兰氏阴性菌。
因此,与其它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相比,Nisin具有较宽的抑菌谱。
Nisin属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一种,自1951年首次应用于食品保藏以来,Nisin已先后被数1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
目前,Nisin应用于乳制品、肉制品、罐装食品和蛋白食品等的防腐保鲜中,成为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一种安全、高效、无毒、天然的食品防腐剂[4]。
随着Nisin在食品行业中应用的普及,获得产量较高且生产成本较低的Nisin成为工业化应用的前提。
为了提高其产量,人们开始研究一些发酵工艺因素对Nisin发酵生产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乳酸乳球菌N 3816进行研究,通过改变碳源、氮源和添加吐温的方式获得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Nisin标准品购于sigma公司。
1.2 菌种乳链菌肽生产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N 3816),由实验室保藏。
效价检测指示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1.3 培养基种子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膏0.3g、葡萄糖0.5g、牛肉膏0.3g、MgSO4·7H2O 0.02g、K2HPO4·3H2O 0.3g、pH6.8,121℃灭菌20min。
发酵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膏1.0g、蔗糖1.0g、K2HPO4 1.0g、NaCl 0.2、
MgSO4·7H2O 0.02g、pH 7.0,121℃灭菌20min。
检测菌生长培养基:胰蛋白胨0.8g、酵母膏0.5g、葡萄糖0.5g、NaCl 0.5g、
Na2HPO4·12H2O 1.0g、pH 6.8,121℃灭菌20min。
检测效价培养基:胰蛋白胨0.8g、酵母膏0.5g、葡萄糖0.5g、NaCl 0.5g、
Na2HPO4·12H2O 1.0g、Tween80 1.0mL、琼脂1.5g、pH 7.0,121℃灭菌20min。
1.4 试验方法
1.4.1 发酵培养将活化的斜面菌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24h,以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
实验过程中改变发酵培养基配方,测定发酵液效价。
1.4.2 Nisin标准溶液制备将Nisin标准样品(效价
1×106IU/mL)用浓度为0.02mol/L无菌稀盐酸溶液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 000IU/mL的Nisin标准溶液。
使用时用0.02mol/L无菌稀盐酸溶液稀释成10IU/mL,25IU/mL,50IU/mL,75IU/mL,100IU/mL,250IU/mL,500IU/mL,1 000IU/mL的标准品溶液。
1.4.3 Nisin效价测定效价检测采用琼脂孔扩散法[5]。
1.4.4 单因子试验碳源种类和浓度优化试验:改变发酵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进行发酵培养,测定效价来确定最适碳源类型;改变最适合碳源浓度进行发酵培养,通过测定效价来确定最适合浓度。
氮源种类与浓度的优化试验:改变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的种类进行发酵培养,测定效价来确定最适氮源类型;改变最适合氮源浓度进行发酵培养,通过测定效价来确定最适合浓度。
Tween80对产Nisin的影响:选取Tween80浓度分别为0.5%、1.0%、1.5%,按上述方法确定适宜的浓度。
1.4.5 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对蔗糖、蛋白胨、酵母膏和Tween80用量4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乳酸乳球菌N 3816产Nisin的培养基组成。
试验因子及水平见表l。
由图2可知,蔗糖浓度过大或过小对Nisin发酵都是不利的,蔗糖浓度在1.0%时对菌体合成Nisin效果最好,为
1 025IU/mL。
当蔗糖浓度>1.0%时,菌体合成Nisin有下降趋势,并且浓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明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高浓度底物导致渗透压过高,抑制或影响了菌体的正常生长使得Nisin效价受到影响而明显下降[7]。
2.2 氮源对Nisin发酵的影响以发酵培养基为基础,改变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的种类,各种氮源的添加量都为1%,考察不同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发酵培养24h后测效价,结果见图3。
由图3可见,当氮源为有机氮源时,乳酸乳球菌N3816的生长明显优于无机氮源,复合氮源的发酵效果最好。
复合氮源能为菌体生长和Nisin合成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有机氮源配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合成代谢;同时,多种氮源复配有利于降低培养基成本,对工业化生产也十分有益。
2.3 Tween80对Nisin发酵的影响以发酵培养基为基础,向起始发酵液中分别加入0%、0.50%、1.00%和1.50%(v/v)的Tween80,发酵培养24h后测效价,结果见图4。
(下转87页)
图4为不同Tween80添加量对乳酸乳球菌N3816发酵过程中Nisin产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各浓度的Tween80对Nisin的合成都有促进作用,并且Tween80的浓度越大Nisin产量提高越多。
根据文献报道,Tween80对Nisin合成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菌种与培养基的表面张力,增加了细胞胞外酶的合成;同时,改善了细胞的膜透性,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和Nisin在胞内的合成。
另外也有研究专家学者认为,Tween80的影响是由于其减慢了Nisin失活速率[8-9]。
2.4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采用正交试验,对乳酸乳球菌N3816产Nisin的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Nisin的生物合成的最佳碳源是蔗糖,胰蛋白胨和酵母膏为其最佳有机氮源组合。
经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得出乳酸乳球菌N3816发酵产Nisin的最佳发酵条件:蔗糖0.8%、蛋白胨2.0%、酵母膏1.0%、吐温1.5%。
在优化条件下经3批发酵培养Nisin的效价最高可达3 580IU/mL。
参考文献
[1]吴琼,李晶,黄海燕.乳酸链球菌与化学防腐剂抑菌效果比较[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9,20(1):44-46.
[2]郭本恒.Nisin产品及影响产品活性的因素[J].中围畜产与食品,2000,7(6):263-265.
[3]吴兆亮,宫立鹏,赵艳丽,等.乳链菌肽发酵工艺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6,22(4): 377-380.
[4]王立国.乳酸链球菌素(Nisin)在食品中的应用 [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0):177-180.
[5]吴琼.乳链菌肽效价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9,5(6):56-59.
[6]庄绪亮,张洪勋,马桂荣,等.乳酸菌肽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J].化工冶金,2000,21(1):93-97.
[7]卢金珍,赵为,任俊.乳链菌肽(Nisin)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4(5):122-126.
[8]Degnan A J,Buyong N,Luchansky J B. Antilisterial activity of pediocin AcH in model food systems in the presence of an emulsifier or encapsulated within liposomes[J].Int J Food Microbiol,1993,18(2): 127-138.
[9]Bhatti M,Veeramachaneni A,Shelef L A. Factors affecting the antilisterial effects of nisin in milk[J]. Int J Food Microbiol,2004,97(2): 215-219.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