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局部解剖学教案

本科局部解剖学教案
本科局部解剖学教案

本科临床专业局部解剖学教案

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教案

局部解剖学教案

局部解剖学教案

2016 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总结1

2016年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 ——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一、脊柱区 1、脊柱区的境界和分区。 2、体表标志(枕外窿凸、上项线、第7颈椎棘突、肩胛骨<上角、下角、内侧缘、肩胛冈、肩峰>第12肋、髂嵴、髂后上棘、肋脊角costalspinal angle、骶管裂孔和骶角)。 3、肩胛区的分区(肩胛上区suprascapular region肩胛下区infrascapular region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可放在上肢第三节) 4、脊柱区的皮神经。 5、胸腰筋膜。 6、背肌浅层肌的起止、作用和神经。 7、背肌深层肌的起止、作用和神经。 8、枕下三角和听诊三角 9、腰上、下三角。10、脊柱区动脉。11、颈椎椎体间的连结。12、颈椎椎弓间的连结。13、椎管内脊髓被膜及间隙。14、腰椎穿刺(简称腰穿)经过的解剖学层次。15、颈椎侧方穿刺术的位置及经过的解剖结构。16、腰神经通道。17、椎间管的毗邻和交通。18、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6、17、18可省略) 二、头部 1、境界和分区。 2、体表标志(额结节、眉弓、眶上切迹<眶上孔>、眶下孔、颧弓)。 3、体表标志(颏孔、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下颌关节)。 颅顶4、颅顶层次(以讲述名称和层次为主)。5、头皮三层各层特点。6、危险区和颅骨骨膜。7、颅顶区的血管和神经。8、颞区的境界和层次。9、颞区的筋膜和间隙及内容。 面浅部1、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和面肌名称及管理神经。2、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层次。3、腮腺管走行和投影。4、穿经腮腺的结构。5、面部血管及危险三角。 6、头面部皮神经的分布。 三、颈部(其中项部归在脊柱区) 1、境界和分区。 2、体表标志(喉结、胸锁乳突肌、第七颈椎、锁骨、颈静脉静脉切迹)。 3、体表标志(舌骨、环状软骨、气管、锁骨上大窝)。 4、颈部皮肤和浅筋膜(颈阔肌)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5、颈部浅静脉和皮神经。 6、颈部深筋膜浅层包被的结构和形成的间隙。 7、颈部深筋膜中层和深层包被的结构和形成的间隙。 8、下颌下三角围成和内容。 9、颏下三角围成和内容。10、颈动脉三角围成和内容。11、肌三角围成和内容。12、胸锁乳突肌区的境界和内容。13、颈部淋巴结(Virchow淋巴结)。14、颈外侧区境界。15、锁骨上大窝的位置和结构。16、枕三角的围成、层次和内容。17、椎动脉三角的围成和内容。18、前斜角肌的毗邻结构。19、锁骨下动脉的分段、分支。20、臂丛组成、锁骨上的分支及臂丛阻滞麻醉。21、胸导管的起止、走行、作用(可放在胸部讲,此处只讲胸导管弓)。22、胸膜顶的毗邻及投影。23、甲状腺手术入路层次。24、气管切开术经过的解剖学层次。25、环甲膜穿刺经过的解剖学层次和到达喉腔的部位。 26、颈部脏器的毗邻关系。27、固有颈部的肌群及神经支配。 四、上肢: 1分部分区。

重庆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1下肢 1.收肌管adductor canal 即Hunter管,为股前内侧区中1/3段的肌性管道,向上续于股三角尖,向下通至腘窝,长15~17厘米。管的前壁为股内侧肌和大收肌间的股收肌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内侧壁为大收肌。上口由股内侧肌、大收肌、股收肌板上缘围成,下口为大收肌腱裂孔,前口为股收肌板下份的裂口。管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 2.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位于股前部上1/3,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区域。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等结构及其属支 3.股鞘femoral sheath 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并包绕股动脉和股静脉上段所成之漏斗 形筋膜鞘,长3~4cm。两个纵形的 纤维隔将其分为3格,外侧格容纳股 动脉、中间格容纳股静脉、内侧格即 股管。 4.股管femoral canal 为股鞘内侧份一个潜在性间隙(股鞘 内侧格),长约1~2cm。其上口为 股环,通腹膜外间隙;下口为盲端, 正对隐静脉裂孔。腹腔内容物若顶着 腹膜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则形成股疝。 5.股环femoral ring 股管上口。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 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外 侧借纤维隔与股静脉毗邻。股环被腹 膜外结缔组织所充填。由于股环的 内、前、后三面均为韧带,故股疝容 易发生嵌顿。 6.肌腔隙lacuna musculorum 由腹股沟韧带、髂骨及髂耻弓围成, 腔隙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 神经通过。 7.血管腔隙lacuna vasorum 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 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外侧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股动、静 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等。 2.1.前臂屈肌后间隙posterior space of antebrachial flexor 位于 前臂下段,指深屈肌、拇长屈肌与旋 前方肌和骨间膜之间,为疏松结缔组 织所充填。前臂脓肿时,该间隙往往 积存大量脓液,常向下蔓延到手掌的 掌中间隙。 2. 2.屈肌支持带flexor retinaculum 又叫腕横韧带,是前臂深筋膜在腕部 的增厚。横架于腕骨沟的上方,尺侧 附于豌豆骨和钩骨,桡侧附于舟骨和 大多角骨,与腕骨沟共同构成腕管。

局解颈部测试题

局解颈部测试题(一)名词解释 神经点 腋鞘 囊鞘间隙 斜角肌间隙 Virchow淋巴结 (二)选择题 型题] [A 1 1.颈前区是指: A.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部分 B.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的部分 C.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和脊柱颈部前方的部分 D.两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的部分 E.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与颈前正中线之间的部分2.关于颈丛皮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 B.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 C.颈横神经横越胸锁乳突肌中份分布于颈前区 D.锁骨上神经以2终支越过锁骨 E.锁骨上神经分为3支穿过锁骨深面 3.关于气管前间隙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深层之间 B.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 C.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D.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E.此间隙与椎前间隙相交通 4.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的间隙为:

A.咽后间隙 B.椎前间隙 C.气管前间隙 D.椎后间隙 E.颊咽间隙 5.包裹下颌下腺和腮腺的筋膜为: A.颈浅筋膜 B.颈深筋膜浅层 C.颈深筋膜中层 D.椎前筋膜 E.颊咽筋膜 6.关于气管前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紧贴在舌骨下肌群前面 B.行于甲状腺、气管颈部的后面 C.上方附于下颌骨下缘 D.下方附于胸骨柄上缘和锁骨上缘 E.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 7.咽旁间隙与以下哪个间隙相连通? A.锁骨上间隙 B.胸骨上间隙 C.气管前间隙 D.咽后间隙 E.椎前间隙 8.下颌下三角的内容主要有: A.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B.下颌下腺和舌咽神经 C.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D.下颌下腺、舌动脉和下牙槽神经

局部解剖学重点(下肢)

第八章下肢 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屈90~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正常时该线恰好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折时,大转子尖可移位于此线上方。 Kaplan点: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臀部 梨状肌上、下孔穿行的血管神经的关系? 答:梨状肌穿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上、下缘之间各形成一间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穿经梨状肌上孔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 穿经梨状肌下孔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坐骨小孔穿行的血管神经关系 答: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骶结节韧带围成。经坐骨小孔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及阴部神经,它们从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分布于会阴部的结构。 股前内侧区 大隐静脉的属支及临床意义和走行 答: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神经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人股静脉,其汇人点称隐股点。5条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大隐静脉好发静脉曲张。 前、内侧骨筋膜鞘的组成 答:前骨筋膜鞘:包绕股前群肌、股动、静脉、股神经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内侧骨筋膜鞘:包绕股内侧群肌、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 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内容 答:位置股前内侧区上1/3,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 境界上界:腹股沟韧带外下界;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长收肌内侧缘前壁,阔筋膜 后壁外→内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及其筋膜。 内容外→内股神经骨鞘及其包含内容(股A、股V、股管及其深部淋巴结) 股管的组成内容及其股疝 答:其前壁由上向下依次为: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 后壁依次为: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壁依次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 外侧壁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 股管的上口称股环。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因股环的前、内、后界均为韧带,不能扩张,故股疝容易嵌顿。收肌管的位置境界内容及其意义 答:收肌管位于股部中1/3段内侧。该管为三角形肌间隙,前壁是缝匠肌及其深面的腱膜,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及大收肌.管的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内收肌腱裂孔

【重庆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题库(选择填空判断)

局部解剖学复习指导 (下肢上肢颈部胸部腹部) 第一章下肢 第一题单选题 1.隐静脉裂孔( ) A.是阔筋膜的薄弱处 B.位于髂前上棘下方3cm处 C.其内侧缘明显而锐利 D.有隐神经穿过 E.以上都不是 2.通过肌腔隙的结构是( ) A.股动脉与股静脉 B.隐神经与大隐静脉 C.股神经与髂腰肌 D.股鞘与股管 E.股深淋巴结 3.关于股三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 ) A.上界为腹股沟韧带 B.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 C.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 D.前壁是阔筋膜 E.底是股四头肌与耻骨肌及其筋膜 4.股动脉( ) A.在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深面下行 B.经肌腔隙入股三角 C.沿股神经外侧下行 D.股深动脉常发自其后内侧壁 E.在股三角内,只发出股深动脉 5.关于股环解剖哪项是错误的( ) A.前缘是腹股沟韧带 B.后缘为耻骨梳韧带 C.内缘为陷窝韧带(腔隙韧带)D.外缘为阔筋膜 E.上面覆盖有股隔 6.腘窝内位置最浅的结构( ) A.腘动脉 B.腘静脉 C.腘深淋巴结 D.胫神经 E.腓浅神经7.腓骨颈骨折时易损伤( ) A.腓总神经 B.胫神经 C.腓栈神经 D.腓深神经 E.无上述情况8.阴部内血管及阴部神经穿经下述何结构至会阴区( ) A.坐骨大孔 B.坐骨小孔 C.梨状肌上孔 D.梨状肌下孔 E.收肌管裂孔9.阔筋膜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形成的一个卵圆形薄弱区为( ) A.隐静脉裂孔 B.腔隙(陷窝)韧带 C.股静脉 D.股管 E.耻骨梳韧带10.闭孔血管、神经通过( ) A.肌腔隙 B.血管腔隙 C.股鞘 D.闭膜管 E.踝管 11.包绕股动、静脉起始部周围的筋膜鞘是( ) A.肌腔隙 B.血管腔隙 C.股鞘 D.闭膜管E.踝管12.腹股沟浅淋巴结不收纳以下部位的浅淋巴( ) A.脐以上腹壁浅层 B.脐以下腹壁浅层C.臀部D.外生殖器E.会阴13.股鞘内的结构从内侧向外侧为( ) A.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B.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 C.股动脉、股静脉、股管 D.股管、股静脉、股动脉 E.股管、股动脉、股静脉 14.关于股管的错误概念是( ) A.在股三角内 B.正常时由脂肪组织和腹股沟深淋巴结填充 C.前壁是阔筋膜 D.后壁是耻骨肌筋膜 E.股环上口与腹膜腔相通15.穿过大收肌腱裂孔的是( ) A.坐骨神经 B.胫神经 C.隐神经 D.股神经 E.股血管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胸部参考答案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 第一章胸部 一、选择题 A型题: 1-5 E A A D D 6-10 D D A E B 11-15 D D D C B 16-20 D B E A C 21-25 E E C D C 26-30 B D E C E 31-35 C A C A D 36-40 B C C A C 41-45 C C D C E 46-48 B D D B型题: 49-50 B A 51-55 A D C A B 56-60 E C D D C 61-65 B A A E D 66-70 B E E D C 71-75 B A B C A 76-77 D E C型题: 78-80 A B D 81-85 A A C D A 86-90 C C A D D 91-95 A B C D B 96-100 A C A B D X型题: 101-105 ABCE ACD ABCD ABDE CD 106-110 ACDE BDE ABCDE ACDE ABCE 111-115 ABC ABCDE ABE BDE CE 116-120 ADE ACE BC AB ABCD 121-125 ABC BCDE ABCD AC DE 126-130 BD AB ABCDE BC AD 131-133 BCDE ACE ABCDE 注:第123题C选择项“弓”去掉。 二、填空题 1.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肋骨、胸内筋膜、壁胸膜 2.肋弓、剑胸结合 3.乳房、胸肌筋膜、乳房悬韧带 4.胸肌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对侧乳房淋巴管、腹前外侧壁上部的淋巴管、膈下间隙、肝、胸肌间淋巴结、尖淋巴结。 5.胸长神经、前锯肌、翼状肩;胸背神经、背阔肌 6.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胸膜隐窝、肋胸膜、膈胸膜、肋膈隐窝 7.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

局部解剖学作业题

局解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头部 1、试述腮腺解剖的临床应用?(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 2、覆盖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哪几层?浅部二层有何特点? 腱膜下间隙有何临床意义? 第二章颈部 1、甲状腺手术时由浅至深经过哪些层次?气管切开手术时须经过哪些层次? 2、在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时结扎血管,应如何注意避免损伤有关神经? 第三章胸部 1、乳腺癌时,乳房可能出现哪些变化?乳腺癌根除术应切除哪些结构? 试述女性乳房的淋巴回流。 2、试述胸膜腔穿刺由浅人深的层次结构,穿刺部位应在何处?为什么? 第四章腹部 1、腹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弓状线以上和弓状线以下)、阑尾炎手术切口(麦氏切口)从腹部皮肤到进入腹膜腔要经过哪些结构(层次)? 2、腹股沟管的4个壁和2个口及通过的结构是什么?腹股沟斜疝修补是如何加强前壁或后壁? 3、胃的动脉有哪些,这些动脉走在什么结构内?它们各由什么动脉发出?胃大部切除时胃 的标志线是怎么定的? 4胆汁的分泌、贮存和排泄过程如何?胆总管走在什么韧带内?该韧带内有哪3个重要结构?它们的排列关系如何?胆囊三角如何围成,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5、空肠和回肠如何区分?肠系膜与小肠的关系如何,在小肠切除时应如何处置?左右肠系膜窦如何围成,有何临床意义? 6、阑尾根部的投影如何确定?其位置有哪些?这些位置的临床意义如何?如何寻找阑尾动脉?其静脉如何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时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 1、男性直肠指检时可扪及的结构有哪些?试述男、女性直肠的毗邻结构。 2、何谓会阴浅隙?男性尿道球部损伤时尿液可进入阴囊、阴茎及腹前壁,为什么? 第七章上肢 1、简述腋窝的构成;腋淋巴结分哪几群?试述其流注关系。 2、试述腕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第八章下肢 1、简述穿行梨状肌上、下孔的主要结构。 2、简述血管腔隙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3、什么是股管?试用解剖学知识解释股疝为何容易发生嵌顿。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1.实验考:占总分30%。 (PPT形式,多为实物图,40张图片,满分100分,成绩≥60才能参加理论考试)

2.平时作业及考勤情况:占总分10%。 3.理论考:占总分60%,期末笔试考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 二、教学内容纲要 本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为5个局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和下肢。 第一局部颈部 (一)掌握: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来源和喉神经的位置关系;迷走神经及其颈部各分支的名称和行程;膈神经的行程;颈动脉鞘的位置、内容及毗邻;颈部各三角的围成及内容;气管颈段前方的毗邻;颈深筋膜的分部,各部所形成的重要结构,筋膜间隙及其内容。 (二)熟悉:颈袢的组成及支配对象;颈丛组成及各皮支名称和行程;舌下神经和副神经行程;臂丛根的组成、位置、及根部主要分支;颈交感干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和内容。 (三)了解:表面解剖 第二局部胸部 (一)掌握:乳房淋巴回流;胸壁层次结构;锁胸筋膜的位置及其穿行结构;肺根的毗邻;肺根内部结构的排列关系;胸膜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纵隔的定义和划分;上纵隔内容的结构排列;动脉导管三角;食管上三角;心包窦;后纵隔的内容;胸导管主要行程。 (二)熟悉:胸肌三角肌三角;胸膜下界和肺下界;肺段的定义和肺段划分;肺的血供、淋马巴回流和神经支配;胸膜的神经支配;食管的分段、血供、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三)了解:表面解剖 第三局部腹部 (一)掌握:腹壁层次(9层);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腹股沟三角的位置、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肝、胃的位置、毗邻、韧带、血供、淋巴回流、神经支配;第一肝门、第二肝门;肝外胆道、胆总管分段及各段毗邻;胆囊三角;胰腺的毗邻;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主要属支及肝门静脉与腔静脉的吻合途径;腹腔干分支;网膜囊组成;网膜孔境界;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 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完整word版)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

1.腋腔及顶,底,四壁? 腋腔:当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称为腋窗,其深部呈四棱椎体形的腔隙。顶:是腋腔的上口,向上通颈外侧区,由锁骨中3分之1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四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内侧壁:上四位肋骨及其肋间肌组成。外侧壁:结节间沟,肱二头肌两个头及喙肱肌。 2.肌腔隙的边界和内容?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外侧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内容: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3.血管腔隙的边界和内容?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髂耻弓。内容:股动脉,股静脉,股环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4.股环的边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 5.上颌动脉分几段,每一段的分支有哪些? 分三段。第一段:自起点到翼外肌下缘。分支: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第二段:翼外肌浅面或深面的一段。分支:颊动脉。第三段:自翼外肌上缘进入冀腭窝以后的一段。分支:上牙槽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 6.腕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组成。内容:指浅屈肌腱及腱鞘,拇长屈肌腱及腱鞘,正中神经。 7.下颌下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内容:下颌下腺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面血管,舌下神经,舌血管,舌神经。 8.气管颈部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什么? 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 9.椎动脉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外侧界:前斜角肌内侧。内侧界:颈长肌外侧缘。尖: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内容:椎动脉,椎静脉,颈动脉鞘及交感干等。 10.二腹肌后腹浅面和深面通过的结构各有哪些? 浅面:面神经颈支,面动脉和下颌后动脉的前支。深面: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静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 11.三边孔和四边孔的组成及通过的结构。 三边孔: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的内侧缘,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通过的结构:旋肩胛动脉和旋肩胛静脉。 四边孔: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的外侧缘,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通过的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旋肱后静脉。 12.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什么? 梨状肌上孔出入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是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梨状肌下孔出入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是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13.腘窝的边界和内容。 边界:上外侧壁为股二头肌,上内侧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侧壁为腓肠肌内侧头,下外侧壁为腓肠肌外侧头和不恒定的(足石)肌,顶为腘筋膜,底自上而下为股骨的腘面,膝关节囊的后壁和腘肌。内容:在正中线上由浅入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还有沿窝外上界走行的腓总神经,以及腘血管周围的腘深淋巴结。窝内主要结构之间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充填。 14.踝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连于内踝与跟骨结节之间的屈肌支持带和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踝管,屈肌支持带并向深部发出三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四个骨纤维管道,对肌腱起约束作用,对血管和神经起保护作用。内容:由前向后依次是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和胫神经,姆长屈肌腱及其腱鞘。 15.上纵隔由浅入深有哪些结构? 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左右膈神经及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气管胸部,食管胸部的一部分,胸导管等。 17,后纵隔得内容。

临床医学局部解剖学模块式教学

临床医学局部解剖学模块式教学 1.开展模块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以往的传统局部解剖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在讲课时仅仅是在单纯地讲述不同层次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各个不同器官的位置与相互毗邻,所应用的教学模式可将其称之为“填鸭式教学”或“机械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并未将人体的各个组织结构与临床上的各种病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极为枯燥无味,枯燥的学习内容以及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丧失兴趣,学习难度也增大;而且随着医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教学标本相对缺乏,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加之教师的启发不到位、学生操作过程机械、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为完成任务而机械解剖以及课后不进行总结等问题,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而模块式教学方法是在注重临床应用的前提下,将临床应用作为核心内容,围绕基本模块与扩展模块,将解剖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紧密地起来,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解剖结构的前提下,还需让其学会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来分析并评价各种临床症状,弄懂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具体的临床操作过程,以促进局部解剖学的学习,为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寻求新的教学模式。 2.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设置模块:将整个人体局部划分成以下模块: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及会阴、上肢、下肢、脊柱部位共八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是由基本模块与扩展模块两部分组成,学生应该掌握这两个模块。例如,腹部模块包括:腹部概述与腹壁属于基本模块,而扩展模块包括腹股沟区、腹腔脏器与血管以及腹膜后间隙。 (2)实施过程:在具体实施模块式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对模块问题进行设计,并将其提前发放给学生。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学生除了需要预习实验操作以外,还需针对某一模块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学生之间各自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各组安排主笔者做各自的答案,并整理出发言提纲,最后制作成幻灯片。在操作时则按照传统分工,分为主刀、助手以及操作提示等各个角色。由各个小组内部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运用已学过的相关理论,解释某一临床向题,并在各组间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3)具体实例:现以腹部模块作为实例进行具体说明。基本模块M1由腹部概述及腹壁组成,而扩展模块包括:腹股沟区M2、腹腔脏器与血管M3以及腹膜后间隙区M4。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在掌握M1模块的前提下,在开展M2,M3及M4

局部解剖学重点归纳

局部解剖学教案 绪论,下肢前面浅层结构 【学习内容】一、股前内侧区浅层结构 (一)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的后方→隐静脉裂孔 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常选部位 (二)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10~13个,呈“T”型排列,分纵横两群。横群:腹股沟韧带下方,收集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部、肛门、外生殖器和子宫底等结构的淋巴。纵群:大隐静脉近端的两侧,为腹股沟下外、内侧浅淋巴结,收集足、小腿内侧及大腿浅部的淋巴 (三)皮神经概况 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隐神经、闭孔神经皮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腓浅神经→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 (四)阔筋膜broad fascia 阔筋膜增厚→髂胫束,临床上常用以缝合或修补体壁薄弱和缺损 阔筋膜缺口→隐静脉裂孔(卵圆窝),筛筋膜 阔筋膜发出3个肌间隔: 外侧肌间隔(较强) 内侧肌间隔(较薄) 股后肌间隔(薄弱) 二、小腿前区浅层结构 (一)皮神经概况 隐神经(L2、3):小腿内侧 腓浅神经(L4,S1、2) 足背皮神经(内侧到外侧):隐神经、趾背神经、足背内侧皮神经、足背中间皮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二)深筋膜的有关结构 小腿深筋膜在踝关节附近增厚,形成支持带以约束有关的肌腱。 伸肌支持带:小腿横韧带、小腿十字韧带 腓骨肌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 【小结】一、阴股沟皮瓣 下肢皮肤内侧(特别为股内侧)较薄,皮脂腺较多;外侧和后部较厚。大腿前、内侧皮肤面积较大,位置隐蔽,因此股前部和内侧区为皮瓣理想的供区之一。以阴股沟皮瓣为例: 1.皮瓣范围会阴部与股部之间的沟称阴股沟。该皮瓣前达耻骨结节平面;后达肛门中点平面;内侧男性达阴囊根部,女性达大阴唇外侧,可供范围约15×8 cm。 2.皮瓣的特点 (1)供区皮肤薄而柔软,绝大部分无毛,具有一定弹性,皮脂腺丰富,皮肤湿润,尤以阴囊(阴唇)外区更佳。 (2)供区血管神经丰富。 (3)部位隐蔽,切取后供区可直接缝合。 3.皮瓣的动脉 (1)阴部外动脉:起于股动脉;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X一XII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生构为腮腺,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林巴结等。 2.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3.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前面;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此区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等。 4.翼静脉丛:pteryoid venous plexus位于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凡与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此丛的形成。并收纳相应区域的静脉血,翼静脉丛汇合成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经过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口、鼻、咽等部位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5.咬肌间隙:masseter space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咬肌间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为腮腺。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6.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al space是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的间隙。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互交通。此间隙前邻颊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下牙槽神经阻滞,即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亦常累及此间隙。 7.舌下间隙:sublingual space位于下颌骨体的内侧。上界为口腔底粘膜,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前外侧界为下颌舌骨线以上的下颌骨体内侧面的骨壁,后界为舌根。舌下间隙内有舌下腺、下颌下腺的深部及下颌下腺的导管、下颌下神经节、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下血管等。舌下间隙向后在下颌舌骨肌后缘处与下颌下间隙相交通,向后上通翼下颌间隙,向前与对侧舌下间隙相交通。 8.头皮:指额顶枕区的浅部三层结构。即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三者紧密结合不易分离, 称此三层合称为“头皮”。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2102 英文名称:Regional Anatomy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 后续课程:外科学、内科学、诊断学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80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80学时;上机学时: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简介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局部解剖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在讲授和指导操作中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充分反映本学科新的学科水平。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人体局部结构的位置、层次和毗邻关系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各局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层次;掌握各个局部主要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熟悉各局部结构与临床的联系;培养独力解剖操作技能和观察方法。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后期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和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任课教师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师每次课前讲清目的、方法和要求,课间指导操作,及时解决的发现问题,每次课结束前进行提问、讨论和总结。阶段性总结并进行辅导、答疑、批改绘图作业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 根据局部解剖学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全部安排在实验室分组进行,采取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记录,辅以模型、挂图和电化教学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实验学时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股前内侧区浅层 股前内侧区深层 膝前区、小腿前外侧区、踝和足背 臀部 下肢后部和足底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4 4 4 4 4

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重点

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重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名词解释: 1、翼点:由顶骨、额骨、颞骨、蝶骨大翼四骨结合形成的“H”形的缝结构。临床意义:其内面由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当颞骨骨折时可将其撕裂而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翼腭窝:位于眶尖的下方,略呈椎体形,主要由上颌骨、腭骨和蝶骨翼突围成。向前经眶下裂通眼眶;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向后经翼管通破裂孔;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下经翼腭管出腭大孔通口腔。因而翼腭窝是通向眼眶、鼻腔、口腔、颅中窝、颅底及颞下窝的交通要道。 3、颧弓:颧弓由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组成,形成面部的骨性隆凸,其下缘由咬肌起始,并有颞深筋膜附着于颧弓的内外面。 4、危险三角区:面静脉部分行走于肌肉中,肌收缩时,血液可返流,有的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难以阻挡逆流,当上唇和鼻根部炎症,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海绵窦炎症。临床上将鼻根部至两侧口角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5、面动脉: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起于颈外动脉的前壁,行向前内上方,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穿下颌下腺鞘→腺上缘→腺上面的沟或腺实质内急转向外→咬肌附着处前缘→弓形绕过下颌骨体的下缘上行→面部(经面神经下颌缘支深面)→笑肌、颧大肌深面、颊肌浅面、面静脉的前方迂曲行向前上→口角、鼻翼外侧→眼内眦→内眦动脉。 6、面静脉(即面前静脉):内眦静脉→循面动脉后方斜向后外下方→咬肌前下角→颧大肌、笑肌、颈阔肌的深面及颊肌、咬肌的浅面→穿颈深筋膜浅层→颈部→斜向后下→下颌

版《人体解剖学》作业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业一 (本科,局部解剖学) 1.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专升本/高起本) 3。选用教材:张本斯,杨新文,王勇,李光忠、人体解剖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章上肢、下肢 一、填空题 1、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得侧,上行至锁骨下窝处穿锁胸筋膜汇 入静脉。 2、与下列血管伴行或关系密切得神经:旋肱后动脉伴神经,肱深血管伴神经。 3、手掌面皮肤由神经与神经及其分支分布。掌浅弓由得掌浅支与得终支相吻合形成。 4、腹股沟浅淋巴结按位置分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下群沿纵向排列。 5、通过肌腔隙得结构为与。 6、坐骨神经起于骶丛,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区,下降至腘窝上角处,分为神经与神经二终支。 二、名词解释 1、腋鞘: 2、肌腱袖: 3、肘后三角: 4、髂胫束: 5、股管: 6、股环: 三、简答题 1.简述四边孔得境界、内容. 2.简述肱骨肌管得位置、构成、内容及临床解剖。 3、简述前臂前骨筋膜鞘得构成及内容.

4、简述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得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坐骨小孔得境界、内容。 5、简述股鞘得构成及内容. 6、简述小腿前、后骨筋膜鞘得构成、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腋腔得构成、主要内容、腋动脉得分段及其分支. 2、试述肘窝得境界、内容. 3、试述腕管得构成、内容及临床解剖。 4、试述股三角得位置、境界、内容。 5、试述收肌管得为位置、境界、内容。 6、试述腘窝得境界、内容、临床解剖。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业二 (本科,局部解剖学) 1.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专升本/高起本) 3.选用教材:张本斯,杨新文,王勇,李光忠、人体解剖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头部、颈部、胸部 一、填空题 1.头部借、下颌角、、与枕外隆凸得连线与颈部分界。 2、面肌由神经支配,咀嚼肌由神经支配,面部感觉由神经管理。 3。固有颈部可分为、与颈外侧区三部分.舌骨上区分 为三角与三角;舌骨下区分为肌三角 与三角。 4。剑突与肋弓得交角称,左侧者常作为得进针部位. 5、肺得营养性动脉为动脉,功能性动脉为动脉。 6、主动脉弓得三大分支从右向左依次就是、

局部解剖学期末

2014级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题 2014-06-28 1.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结合处所形成微向前方突出角角度大致140度左右该角又被称路易斯角。 胸骨角: 平对第4胸椎下缘;两侧接第2肋软骨。 胸骨角平面主动脉弓起、止端,气管杈、食管的第2狭窄、胸导管由右向左。 2.股鞘: 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3-4cm。鞘内有两个纤维隔,将鞘分隔成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容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有股深淋巴结。 3.锁胸筋膜 属胸壁深筋膜,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 穿行结构有胸内、外侧神经,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头静脉,淋巴管等。 4.肌腔隙: 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和髂骨围成,内有髂腰肌及其浅面内侧的股神经和其浅面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 5.胸膜隐窝: 在壁胸膜各部相互转折处,肺缘不能伸入其内,这些部位的胸膜腔称为胸膜隐窝。 1.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下缘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环形。 2.肋纵隔隐窝:位于左侧肋胸膜前缘与纵隔胸膜前缘转折处下部。 6.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极其所属的肺组织为一支气管肺段。内含有支气管,支气管伴行动静脉,淋巴,及神经,按照肺段支气管的分支和分布,左、右肺各分为10个肺段。 7.动脉导管三角: 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 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 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左肺动脉的起始部。 8.肾蒂: 出入肾门的结构,即肾动脉、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合称肾蒂。 肾蒂主要结构的排列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由上向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9.网膜孔: 是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与后腹膜壁层之间的孔,是网膜囊与囊外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 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游离缘), 后界为遮被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和下界分别是肝尾叶和十二指肠上部。正常的网膜孔可容一指伸入。 因为网膜囊是一个盲囊,当囊内因感染而积液或积脓时(如胃后壁穿孔),开始只局限于囊内,液体量增到一定程度时,方经网膜孔进入腹膜腔。这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一定困难。 10.胃床: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组成胃床。 11.肺根 出入肺门各结构的总称,外包以胸膜。 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 由前向后: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下静脉 自上而下:右: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下静脉 左: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下静脉。 12.肘窝: 边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为肱桡肌。 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 顶由浅层向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 底由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构成。 内容:肱二头肌腱在肘窝中心,是寻找神经血管的标志性结构。 13.腘窝: 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 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 内上界主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

局部解剖学提纲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概要 头部 一、额顶枕区(P86-88) 皮肤 浅筋膜(皮下组织)“头皮” 1、层次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枕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颅骨外膜 2、头部皮肤特点:厚,致密,腺体、血管丰富 3、浅筋膜血管神经分布: 前组:滑车上神经和动静脉、眶上神经和动静脉 后组: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 外侧组: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4、帽状腱膜:连接枕额肌额腹和枕腹 5、腱膜下间隙:连接疏松,移动度大 二、面部浅层结构(P77-78) 1、皮肤和浅筋膜:薄,疏松,富有弹性,有颊脂体,腺体、血供丰富,好发囊肿和疖肿 2、血管:面动脉、面静脉(无瓣膜,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3、神经支配:面神经支配面肌(表情肌)运动,三叉神经支配感觉 三、“危险三角”(P77) 指口裂以上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形区域。因该处面静脉与颅内

海绵窦相交通,且静脉内无瓣膜,若面部感染处理不当(如挤压化脓处),可导致细菌栓子进入海绵窦,造成颅内继发感染。 四、面神经颅外分段(P81) 1、面神经的路程: 穿出茎乳孔—(第1段)—进入腮腺被覆盖(第2段)——出腮腺(第3段) 2、各段特点: 第1段:显露面神经主干 第2段:在腮腺内分支,腮腺肿大可压迫面神经 第3段:分成5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五、腮腺咬肌区(P80-82) 1、内容:腮腺、咬肌、腮腺导管、腮腺淋巴结、血管神经等 2、“腮腺床” 由腮腺附近的肌肉(茎突诸肌)、血管(颈内动静脉)和神经(舌咽、迷走、舌下和副神经)构成。 3、穿过腮腺的结构:(由浅入深) 面神经、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耳颞神经 颈部 一、颈深筋膜的层次及筋膜间隙(P105) 1、层次:封套筋膜、内脏筋膜、椎前筋膜 2、筋膜间隙:胸骨上间隙、锁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 椎前间隙

局解 第一章 头颈部复习题

第二部分局部解剖学复习题 第一章头颈部 单项选择题 1. "头皮"指: a) 额顶枕区皮肤 b) 皮肤、浅筋膜2层 c) 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3层 d) 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腱膜下隙4层 e) 包括颞区皮肤、浅筋膜和颞筋膜3层 2. 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何者相邻 a) 上颌窦 b) 上鼻道 c) 蝶筛隐窝 d) 蝶窦 e) 以上都不对 3. 枕骨大孔除脊髓外尚有何结构 a) 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 b) 仅有左、右椎动脉 c) 仅有副神经脊髓根 d) 没有其它结构 e) 以上都不对 4. 关于椎前间隙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位于椎前筋膜和颊咽筋膜之间 b) 此间隙向两侧通咽旁间隙 c) 此间隙经腋鞘可与腋腔交通 d) 间隙内含有颈静脉弓 e) 间隙内含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 5. All of the following may be found in the paralingual space EXCEPT a) Hypoglossal nerve b) Lingual nerve c) Sublingual gland d) Submandibular gland duct. e) Superficial lobe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6. 腮腺管 a) 在颧弓上一横指处,向前横行 b) 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行 c) 在腮腺前缘穿出位置不恒定 d) 开口于上颌第1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e) 开口于下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7. 海绵窦内侧壁上部与何相邻? a) 颈内动脉 b) 动眼神经 c) 展神经 d) 垂体 e) 蝶窦 8. 下颌后静脉由何静脉汇合而成? a) 面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 b) 颈外静脉与面静脉汇合而成 c) 颞深静脉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 d) 颞浅静脉和面静脉汇合而成 e) 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 9. 翼丛位于: a) 颞窝内 b) 颞下窝内 c) 翼腭窝内 d) 下颌骨浅面 e) 颞肌深面 10. 颈动脉三角浅面结构为 a) 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 b) 皮肤、颈深筋膜浅层、颈阔肌和气管前筋膜 c) 皮肤、浅筋膜、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浅层 d) 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深层 e) 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和颈深筋膜中层 11. 脑池中最大的脑池是: a) 终板池 b) 脚间池 c) 桥池 d) 小脑延髓池 e) 环池 12.The muscle which separates the submandibular triangle from the paralingual space is the a) Digastric, posterior belly b) Hyoglossus c) Mylohyoid d) Stylohyoid e) Styloglossus 13. 一病人"太阳穴"处遭外力撞击而骨折,经医生诊断为"硬膜外血肿",试问骨折片损伤了下列何血管? a) 颞板障静脉 b) 脑膜中动脉前支 c) 脑膜中动脉后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