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常用乳化剂单甘脂

食品常用乳化剂单甘脂
食品常用乳化剂单甘脂

单硬脂酸甘油酯1.结构性质

1.1单硬脂酸甘油酯

Glyceryl Monostearate (Monosterin)

别名单甘油酯

分子式 C

21H

42

O

4

结构式同分异构体

两种异构体都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前者性能更优,后者不稳定,在高温或紫外光的照射下,会转换成α型。两者在酸碱或脂肪酶的作用下,会水解成硬脂酸和甘油。

1.2 性状

1.3 多晶性

在食品加工中需要加人具有变晶性和保持晶型稳定的物质,以达到长时问阻止、延缓油脂晶型变化,并形成有利于食品感官性和食用性能所需要的a-晶型。由于具有a-晶型结构的乳化剂处于高度活性状态,因此一些趋向于a-晶型的亲油性乳化剂具有“变晶”性质,即乳化剂的晶型是不稳定的。乳化剂通过与油脂相互作用可以调节其晶型结构。

1.4 表面活性

乳化剂是指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容的流体(油和水)均匀地分散成乳状液的物质,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它只需添加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界面的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或乳状体。食品乳化剂在食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食品生产和加工均涉及乳化剂或乳化作用。

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总是非极性的碳氢长链和极性的基团构成的,并且这两部分分别处于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结构。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HLB为3.8-4.0(W/O),属于油包水型的乳化剂,是一种典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时,由于它强大的乳化性能,同时也被用作水包油型的乳化剂。

2.单甘脂的食品工业应用

2.1 单甘脂的使用现状

单甘酯在食品乳化剂中占50%以上的份额,产量在2万t左右。但我国早期食品乳化剂的应用中单甘酯并不突出。单甘酯的发展可以归结为3个原因:

(1)原料和产品的价格优势;

(2)使用、储藏较方便;

(3)单甘酯制造技术的发展。

而且自从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自行研制出分子蒸馏装置。单甘酯粗制品比例逐步减少,分子蒸馏单甘酯占领国内乳化剂的主要市场,现有年产15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20多套,年产3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3套。据称已有年产5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年产6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设备建设已列入国内企业的发展计划。2002年乳化剂的总销售额约4亿元(包括复配产品),其中单甘酯及其复配产品销售额达到1.9亿元。酪蛋白钠、Span、Tween系列产品,蔗糖酯和硬脂酰乳酸盐(酯)产品的销售额约1.5亿元。

2.2 单甘脂的发展展望

单甘酯目前的发展有两方面:

(1)工艺、装备的进步;

(2)产品质量的提高,应用面的扩大。

在制造工艺方面定向合成是发展方向之一:装备产品质量3000t以上的大型生产线是发展方向之一。产品质量方面,随我国进入WTO的需要。产品达到F CC4的质量指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的应用要向国际市场发展.要向其它行

业的应用发展。

开发使用方便、多用途、多功能的乳化剂。当今,食品乳化剂正发展为具有系列化、多功能、高效率、使用方便等特点。为开发使用方便、用途多、功能多的乳化剂,乳化剂复合配方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复配技术努力的目标应是:(1)以蔗糖酯和大豆磷脂为基础材料的复配产品;

(2)以单甘酯和蔗糖酯为主的复配乳化剂;(3)以Span、Tween和单甘酯为基础材料的复配制品;(4)由各种乳化剂和增稠剂、品质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复配成专用乳化剂。

我国乳化剂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复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测试仪器的辅助.所得产品质量和性能都不尽完善,不利于推广和应用。因此,必须加强乳化剂复配技术的理论研究。同时,这些科研工作应与食品加工企业密切协作、同市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才能使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陕地拓展食品乳化剂的应用空间。

2.3单甘脂的发展所面对的问题

目前.单甘酯的应用正面临市场发展的严峻局面:使用量最大的面包业界正在发展不使用乳化剂的全新产品,出现不用添加剂的新倾向;而豆腐生产随着生产设备的改进和发展.也部分减少了对消泡剂的需要。单甘酯的需求趋于稳定或稍有下降的趋势。为此,在日本占有单甘酯市过半份额的理研维生素及花王公司都在全力以赴研发新的产品和开发新用途,以开拓新的市场。在脂肪酸甘油酯类的乳化剂中,新用途开发进展顺利的多聚甘油酯类已开发出许多种类,目前业已开发成功的有HLB值从1~20之间进行改变的各种典型的O/W型和W/O型乳化剂均能生产供应市场需求。

3. 单甘脂的食品应用实例

3.1非离子型乳化剂的功用

(1)乳化剂作用食品中含有脂肪,自然条件下它们难以与水均匀、稳定地混合,而乳化剂就可使分散后的微细脂肪球呈乳浊状态,并长久保持在水中。

(2)起泡作用使许多食品的结构膨松多孔,如发面制品、蛋奶制品,由于行业大景可见的和微细空气泡,使其变得松脆柔润,口感良好,而乳化剂所提高产品混合原料的起泡性和膨胀率,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3)产品质量的稳定作用。面团制品在货架期需要保鲜,防止老化,乳化剂与淀粉的组合可以起到以上作用。当添加乳化剂后,可增加蛋、奶制品(如冰激淋)在室温下的耐热性,使产品保持预定、同有的形状。

3.2国标GB2760对单甘脂的应用规定

单硬脂酸甘油酯属于我国食品添加剂国标GB2760规定允许添加的无限定ADI值的调制类非离子型乳化剂,如今,已经是使用量最大的食品乳化剂,国际公认它安全型极高。由于它在酸碱或脂肪酶的作用下,会水解成硬脂酸和甘油,进入人体消化后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安全可靠。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各行各业。

单硬脂酸甘油酯应用于相应的食品,体现出乳化,发泡,消泡,防粘,防脂肪凝聚,防老化,改善食品口味,提高质量的功效。

3.3单甘脂在冰淇淋中的使用

冰淇淋口味、硬度和质地和成本都主要取决丁种原料配方比例和工艺。合理的配方设计和添加剂的使用,有助于配料的混合作用,保证质量较稳定。

首先,看一下冰淇淋工艺生产过程:原料处理一混合料配制一灭菌一均质一冷却一老化一凝冻一灌装成型一硬化一贮藏。冰淇淋混合料是将配方成分中几种原料和轴料混合在一起,乳化剂的加入降低了几种原料的表面张力,水和油都能相互混合,形成完全的乳浊液,使空气泡变小(在冷冻中小气泡很容易混入并保存在冰洪淋组织内),使胶体变成完全的分散态,并使之均一化,乳化剂、脂肪球、非脂肪球体物及空气汇合很好结合,它本身形成一个组织,组织中包含着其他几种粒子,制品水分显得不多,赋予冰淇淋圆滑的口感和干燥性。吃起来更爽滑。通常,乳化剂除了单甘脂,还有其他的乳化剂多种混合复配使用。

乳化剂在工艺中能发生多重功效,冰激淋工艺中的乳化剂具体有三个基本作用:脂肪分散、起泡和凝结,由于这三种作用的结果,冰激淋具有所需的泡沫和组织造型。

冰淇淋中含有较多的乳脂肪。通常,乳脂肪雉以和水混合均匀,而乳化剂就可以使均质的微细乳脂肪球呈浮浊状态。一般乳化剂的使用量和脂肪含量成比

例,按重量计,乳化剂的总量不超过油脂的2%(这一含量足以使冰淇淋混合料的乳状液十分稳定),过量使用会产生溶解缓性和形体及质地上的不足。使用乳化剂有助于冰其淋性质的稳定,混合料均质后,脂肪球成为微细均匀的粒子,乳化剂和脂肪球有密切关系,可使脂肪彻底分散与冰淇淋混合物中,在冷冻混合过程可经受用机械搅拌,改善搅打性质。

使用乳化剂除了乳化的作用外,还有起泡作用。在冷冻过程将空气搅拌入冰淇淋混合物中,而乳化剂能在凝结过程中控制充气,形成泡沫,提高冰淇淋混合料的起泡性和膨胀率,可使体积增大。乳化剂对冰淇淋的气泡膜起保护作用,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冰激淋的气泡具有稳定性和阻止热传导的作用,可增加在室温下的耐热性,使产品保持预定特有的形状。冰淇淋由于含有大量微绌空气泡,使其变得更加柔润和松软,口感好。

在凝冻过程中,乳化剂小使微细均匀的脂肪球中的液态脂肪破乳析出,有利丁脂肪的附聚和凝聚作用,这些脂肪会附聚在搅打时形成的气泡的周围,与空气混合,获得期望的超出量。乳化剂在冰淇淋凝冻中所起的功能,像在许多其他食品体系中的那样,使两个相溶的相互发生乳化,而且起着控制脂肪球迁移的作用。混合料进行冷却后要老化,进入老化阶段时,由于冰淇淋含有较多的牛乳蛋白质,乳化剂对蛋白质的功能随即发挥中,当脂肪开始结晶时,乳化剂便会促使蛋白质从水一脂界面上移去,这种乳蛋白的解吸附作用,部分是由于乳化剂降低了界面张力所致。此时,乳化剂会迁移到脂肪粒子的表面,取代蛋白质所处的位置,产生类似网络状的结构,产生冰激淋的起泡性和膨胀率。乳化剂还可以防粗大冰晶的形成,赋予冰淇淋细腻、疏松的结构和好的干燥性。在冰淇淋中使用乳化剂,可使冰淇淋从冷却器中出来后变硬,这样可以便进行包装。

3.4单甘脂对于面粉面团及其制品的改良功效

3.4.1 面条

面条中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可改善面团强度和加工性能,特别是质地和组织结构,从而易于加工,减少落面率,提高面条的弹性和吸水性,降低粘性,使面条制作品在煮食时不易糊汤和粘连,食用时有较好的嚼食感。此外单硬脂酸甘油酯还能防止面条的老化和氧化变质,延长贮藏期。使用量一般为0.1%-0.3% 。

3.4.2 面制糕点

在由面团制作的糕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可改善面粉性能和油脂乳化,改善面团耐受性,增大体积,节省油脂。

在由面糊制作的糕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在分散的油滴或起酥油滴周围形成界面膜,从而阻止了有消泡作用的油脂成分与由蛋白质稳定的蛋糕面糊泡沫之间的接触,增大糕点体积,改善糕点的综合件能,并延长保质期。添加量为面粉重量的0.2%-0.5% 。

3.4.3 面包

面包制作过程中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可以改善面包的体积,匀称性和组织结构,使面包内气孔细密均匀,增大体积,质地细腻柔软,颜色增白,口感更好。还能提高面包的弹性和切片性能,减少"成球"和"掉渣"。此外,单硬脂酸甘油酯还可以延长面包的贮藏保鲜期,有效地防止面包的发干、发硬、霉变,拉丝和发粘,具有显著的防老化效果,平均可延长贮藏期0.6-1倍以上。常用添加量为面粉重量的0.1%-0.5%。

3.4.4 饼干

在饼干中加入单甘脂可以使油脂及其他添加物料在面团中分散均匀并均匀乳化,改善面团的疏松度,调节面团膨胀性能,提高饼干的口感和品质。同时使面粉的糊化度降低,降低面团粘度,便于成型后脱模。

添加量随饼干的种类不同通常为面粉重量的0.3%-0.7%,对于含油较多的酥脆性饼干,如奶油曲奇饼干,为防止油脂的渗出,提高酥性,保水性和防老化性能,减少在贮藏、运输、销售中的破损,可取用量的上限。

3.5 单甘脂在奶油、黄油中的应用

同样是降低表面张力改善油相与水相的混合程度,使形成的乳浊液更加稳定,避免由乳浊液的稳定性和结晶转化而引起的“砂质感”而造成的人造奶油质量下降。黄油中也大量添加单甘脂,增加乳化稳定性的同时增加可塑性,改善口感和风味。添加量:0.2%-0.4% 。主要用的是乳化性能。

3.6 单甘脂在香肠红肠加工中的应用

在香肠加工中,单硬脂酸甘油酯能防止由于肉过度绞碎和与此相联的蛋白质的结构破坏而发生的脂肪和肉冻离析,改进脂肪分布和提高肉糜对机械负载和热负荷的稳定性,使产品持脂肪性和持水性提高,香肠具有良好的保形性和丰满度,而且更耐加热。使用量一般为0.2%-0.5%。

在红肠加工中,为了提高红肠制品的质量和提高制品的弹性,淀粉的使用量要降低,而脂肪的添加量要提高。淀粉的添加量一般控制在7%以下,而脂肪的添加量提高到5%以上。使用单硬酸甘油酯能有效地将脂肪原料乳化分散,改善制品的风味和口感。使用量一般0.2%-0.3%。

3.7 单甘脂在糖果中的应用

在乳酯类糖果如奶糖、太妃糖生产过程中,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不仅可使糖和脂肪类原料迅速均匀混合,而且冷却后也不分离,从而防止起纹、粒化和走油等质量问题的发生。由于脂肪类原料不能渗透到糖果的表来,所保持糖果的新鲜不变味。此外在熬糖时又能抑制泡沫,防止粘着,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防止制品粘牙、粘附、变形,提高制品的防潮性,一般使用量为

0.3%-0.5%。

在糯米糖、饴糖等软糖中,因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易老化。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可有效地防止老化,而且还可降低熬糖时的粘度,防止食用时粘牙。

3.8 单甘脂在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泡沫的产生影响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妨碍生产操作。加入大豆重量0.2%-0.3%的单硬脂酸甘油酯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泡沫,作为消泡剂的单甘脂有利于豆渣分离,防止溢锅,而且能提高豆腐产率9%~13%,改善豆腐的质量,使加工的豆腐保水性好,富有弹性,质地细腻,不易破碎,口味好。

3.9 单甘脂在其他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单甘脂的应用面非常广,而且应用面的拓展一直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像在方便面,饮料,甜面酱,色素,香料等加工工业中都有应用,鉴于它安全性高,使用储藏方便,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相信它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开阔。

4 参考文献

[1] 孙保国主编. 食品添加剂[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张亮,徐宝财. 食品乳化剂的安全性及JECFA评价结果. 精细与专用化妆品,2007,15 (13):5-8.

[3] GB2760-2014,单双脂肪甘油酸酯,CNS:147.

[4] 张万福主编,食品乳化剂[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39.

[5] 周路,红梅等.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应用现状及其生产工艺现状[J]. 化工时刊,2013,5 (27):45-49.

[6] 张洪.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与机械,2000,6(72):6,20.

[7] 徐荧,董伟亮. 冰淇淋乳化剂新进展[J]. 商品与质量,2011,8():63-65.

[8] 冰淇淋生产过程中的乳化剂和稳定剂[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3:101-102.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在传统追求色、香、味的同时,更加重视食品的功能化、特性化和多样性,无论怎样更新,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是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前提。所以要达到上述目标,正确和科学使用食品乳化剂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技术工作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研发、生产、推荐使用优质、规范的食品乳化剂,勇担食品安全之重任。 二、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乳化机理 食品乳化剂是一类能使两种或两种互不相容构成相(如:油和水)均匀地形成分散或乳状(乳浊)体的活性物质。其特性取决于乳化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而HLB值的大小取决于乳化剂的分子构成,乳化剂分子亲水基团数量多(如:-OH基),表现出强的亲水性,即HLB值偏高,形成水包油(O/W)型乳化剂;若乳化剂分子中碳氢链越长(如:CH3—CH2—CH2—……),亲油基团大,则亲油性强,HLB值偏低,形成油包水(W/O)型乳化剂,人们规定亲水性100%乳化剂,HLB值为20(以油酸钾为代表),亲油性100%,HLB 值为零(以石蜡为代表)期间分成20等分,如图一所示: HLB值1~6易形成W/O型乳化体系,其中1~3为消泡剂,3.5~6为油包水型乳化剂。6~20易形成O/W型乳化体系,其中7~8为润湿剂,8~18为油/水型乳化剂,13~15为洗涤剂,15~18为去污、加溶剂。截止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为36种,主要为阴离子和非离子,极少量两性离子,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目前年用量4万吨左右,其中单甘酯2万吨左右。现将主要品种及特性列于表一。 表一乳化剂主要品种及特性 单甘酯(GMS DGMS)特性: 乳化、分散、抗淀粉老化 硬脂酰乳酸钠(SSL)特性: 增筋、乳化、防老化、保鲜、增大面包、馒头体积、改善组织结构 硬脂酰乳酸钙-钠(CSL-SSL) 特性: 增筋、乳化、防老化、保鲜、增大面包、馒头体积、改善组织结构.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FE)特性: 较强的乳化性,保湿、柔软性、防止淀粉回生老化 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特性: 乳化、增加面团弹性、韧性和持气性,增大面包、馒头体积,防止老化. 月桂酸/辛酸单甘酯(GML/GMC)特性: 乳化、分散、防腐、保鲜. 斯盘、吐温系列(S-60 、T-60等)特性: 良好乳化、稳定、分散、

(整理)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类型 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品有:肥皂(C15~17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十二烷基硫酸钠盐(C12H25O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结构式如)等。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 N-十二烷

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结构式如)。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乳化剂的种类 第一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醚类非离子助剂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系列、农乳100号 110 120 130 140 壬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 1:1 1:2 1:3 1:4 EO平均摩尔数 4-5 9-10 14-15 19-20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 (C4H9)- -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浊点65-70℃

常用表面活性剂

AEO-7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7)醚 产品规格: 外观:(25°C);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HLB值:12-12.5 PH 值:6-7 浊点(1%aq.):47-56°C 特性与用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分散性和去污性,广泛用作洗涤剂和工业表面活性剂。 AEO-9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 产品规格: 外观:(25°C);白色膏状物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 值:6-7 HLB值:12.5 浊点:75-81°C 特性与用途:本品具有良好的乳化、去污、净洗等性能,广泛用于配制民用洗涤剂,用作工业乳化剂和金属清洗剂等。 AEO-15(平平加OS-15)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 产品规格: 外观:白色膏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6-7 HLB值:14.5 浊点:≥100°C 特性与用途:本品除具有乳化、分散、净洗等性能外,还具有独特的润湿性能,是良好的水溶性乳化剂,耐酸碱和硬水,广泛用于印染工业的退煮漂、染色、印花等工序,作渗透、匀染、分散和净洗剂,也是化纤油剂的主要成分,在金属加工做金属净洗剂,在制革工业中做乳化剂、净洗剂、脱脂剂。 AEO-20(平平加O-20)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产品规格: 外观:白色固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浊点:(5%CaCl12)≥85°C PH 值:6-7 HLB值:16.5 特性与用途: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净洗和润湿性能,在印染工业中做匀染剂和煮炼助剂,印花净洗剂和原毛洗涤剂中的乳化剂,在一般工业做乳化剂,对矿、植物油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乳化剂SE-10

化学组成:硬脂酸聚氧乙烯(10)酯 产品规格: 外观:蜡状软固体 溶解性:分散于水中 PH 值:6-7 HLB值:12 滴点:27±2°C 特性与用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增稠作用,对纤维有柔软作用。适用于化妆品,膏体鞋油等产品的乳化,制得产品均匀细腻,是纺织乳蜡的重要组分,对化纤具有抗静电作用。 乳化剂LAE-9 化学组成:月桂酸聚氧乙烯(9)酯 产品规格: 外观(25℃):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6-7 浊点:34~40℃ 特性与用途:合成纤维油剂组份之一,对纤维具有良好的集束,抱合、柔软、平滑作用及抗静电性能。一般工业中用作乳化剂、净洗剂。 NP-4(OP-4) 化学组成:烷基酚聚氧乙烯(4)醚 产品规格: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油和多种有机溶剂 PH 值:6-7 HLB值:5.0 水数:15-20ml 特性与用途:本品为亲油型乳化剂,用于W/O乳液的制备。在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中作为反应介质,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转化率,如在塑料聚氯乙烯聚合时,作为整料剂,不仅能使聚氯乙烯成型颗粒均匀,且可杜绝反应物粘锅形象。NP-6(OP-6) 化学组成:烷基酚聚氧乙烯(6)醚 产品规格: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溶于油及有机溶剂,在水中呈分散状 PH 值:6-7 HLB值:10.9 水数:26-35ml 特性与用途:本品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和良好的抗静电作用。用作煤矿井下塑料制品传送带的抗静电剂,可消除其运作中生产的静电感应,杜绝电火花现象,有利于安全生产。在一般工业中可用作乳化剂。 NP-7(OP-7) 化学组成:烷基酚聚氧乙烯(7)醚 产品规格:

食品乳化剂综述

食品乳化剂综述 【摘要】本综述主要介绍食品乳化剂的作用原理和分类,了解乳化剂的功能以及它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还举出了乳化剂在面包,烘焙食品,饮料方面的应用实例。介绍食品乳化剂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趋势。关键词:食品乳化剂;原理;烘焙食品;应用 1. 乳化剂的乳化原理 乳化剂作为一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现代食品工业的 [1]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工业中的需求量约占添加剂的50%。基于其表面活性性质和与食品组分的相互作用,乳化剂不仅在各种原料混合、融合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中起乳化、分散、润滑和稳定等作用,而且还可以改进和提高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比如,它可以使食品舌感润滑、保持质感,还被用作蛋糕的起泡剂、豆腐的消泡剂等。在面包生产中,乳化剂可以保护淀粉粒,防止老化,从而使面包食感得到改良,并在防氧化、抗菌和品质等方面得到改善。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团,两者分别处于两端,形成不对称的分子结构。可将两种不溶物质“吸附”在一起。乳化剂是乳液的一种稳定剂,也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乳化剂可以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形成薄膜或者是双电层,可以是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可以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例如,在农药的原药(固态)或原油(液态)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再把它们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可制成透明液体,叫乳油。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阿拉伯胶、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盐、羧酸盐、硫酸盐等。 1.1 液体物料中的乳化原理

在两种不相混合的液体中(如油和水),乳化剂分子能吸附于液体界面上,并定向排列,亲水基团指向水相,疏水基团指向油相,通过乳化剂的“架桥”作用,使水和油两相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1.2 固体物料中的乳化原理 乳化剂与食品中的蛋白质、淀粉、脂类作用,改善食品结构。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多羟基醛、酮的缩合物。由于单糖及配糖链的结构特性,故碳水化合物能够形成亲水和疏水区域,因此,乳化剂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即通过氢键产生的亲水相互作用及由疏水键产生的疏水相互作用。借助氢键的形成,乳化剂可加成在支链淀粉的外部分枝上,形成支链淀粉——乳化剂复合体。单糖或低聚糖有良好的水溶性,没有疏水层,因此与乳化 [3]剂不发生疏水作用。而高分子多糖则不然,它与乳化剂发生疏水作用。 [4]2.乳化剂的分类 乳化剂性质的差异,除了与烃基的大小、形状有关外,还主要与亲水基的不同有关,亲水基团的变化比疏水基团要大得多,因而乳化剂的分类,一般就以亲水基团的结构,即按离子分类而划分。 2.1(甘油脂肪酸酯为无臭或特殊气味的白色至淡黄色粉未、薄片、颗粒、蜡状块或为半流动的粘稠液体。是食品和饲料中常用的乳化剂。 2.2. 蔗糖脂肪酸酯为无味或稍有特异气味的白色至黄褐色粉未、块状或无色至微黄色粘性树脂状。常用作食品、饲料乳化剂。 2.3. 聚氧乙烯脂肪酸山梨糖醇酯为白色至褐色液体、半流体或蜡状块。是常用的食品、饲料、药物和化妆品乳化剂,常用于维生素、矿物质和香料的乳化、分散和可溶性的处理。 2.4. 聚氧乙烯脂肪酸甘油酯为白色至黄褐色液体、半流体或蜡块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饲料生产。 3乳化剂的作用与应用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 一、英文名: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 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为透明液体; 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 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 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 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技术指标: 1.外观(25℃)纯白色细腻膏状体 2.含量(%):48.0—50.0 3.Na2SO3(%):≤0.50 4.PH值(1%水溶液): 5.5—7.0 六、用途与用量: 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乳、泡沫剃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 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 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 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 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 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 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技术指标: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AAS

名称简称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 品、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 加剂等…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 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 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S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 湿剂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 皮肤清洁制品使用。一般与 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 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 皮肤的脱脂能力。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安全性非常高。 羧酸(酯)盐

一般指单价羧酸(酯)盐型。 用途: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 安全性: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用途:O/W型乳化剂、润湿剂和悬浮剂,是香波和皮肤清洁使用较广泛的AAS之一。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能力。 安全性: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用途: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用

食品乳化剂司盘

食品乳化剂司盘/吐温在食品中的应用的整理: 乳化剂——司盘(Span ) 化学名: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 ) 性能:司盘是植物油脂分馏得到的各种脂肪酸和山梨醇经化学合成的产品,按GB2760-86 规定可以用作食品乳化剂,安全无毒,无刺激。依脂肪酸种类不同而得到系列产品,本系列产品为亲油性非离子型乳化剂,HLB 值 1.8-8.6 ,可以溶解于极性有机溶济和油脂。 应用: 司盘系列产品作为乳化剂广泛用在食品、化妆品和其它行业。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在蛋糕油、面包改良剂和各类饮料中,起乳化、稳定、起泡等作用;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可以稳定地乳化各种油脂,如:白矿油、硅油、动物油、合成油等,S-40 、S-60 、S-65 用在膏体产品中有乳化和增稠作用,S-80 、S-85 用在膏体中除了乳化作用外,还可以提高乳液光泽,增加油性感;司盘还用于其它工业,如纺织助剂(油剂、柔软剂)、金属加工助剂(防锈剂、切削液)。 包装:固体25 公斤/ 袋,15 公斤/ 箱液体25 公斤/ 桶,200 公斤/ 桶 运输:按一般化学品储运,保质期一年。 脂肪酸构成和指标 名称化学名外观60-80理化指标 酸值 (mgKOH/g)皂化值 (mgKOH/g)羟值 (mgKOH/g) ≤7.0155-170 330-270 4.5-7.5 140-150 270-305 ≤10.0145-155 235 ≤15.0170-190 260 ≤8.0 145-160 60-80 ≤15.0165-180 193-210 HLB值 S-20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粘稠状液体8.6 S-40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块状固体 6.5 S-60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珠状固体 4.7 S-65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块状固体 2.1 S-80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油状液体 4.3 S-85 山梨醇酐三油酸酯油状液体 1.8 乳化剂——吐温(Tween ) 化学名:聚氧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Poiysorbate ) 性能:亲水性非离子型乳化剂,按GB2760-86 规定可以用作食品乳化剂,安全无毒,无刺激。依脂肪酸种类不同而得到系列产品,HLB 值9.6-16.7 ,可以溶解或分散于水、醇等极性有机溶剂。具有乳化、增溶和稳定作用。 应用: 吐温系列产品作为乳化剂广泛用在食品、化妆品和其它行业。与斯潘配合使用可以调配适合各种乳液所需乳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在蛋糕油、面包改良剂和各类饮料中,起乳化、稳定、起泡等作用;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可以稳定地乳化各种油脂,高HLB 值吐温还用作香料增溶剂,还用为温和洗涤剂,低HLB 值吐温对矿物油有特殊乳化性;吐温还用于其它工业,如:纺织助剂(油剂、柔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AAS 类型 特点代表性产品应用 阴离 子 去污能力强,主要用于清洁 洗涤 脂肪酸皂(肥皂)、 十二烷基硫酸钠 清洁洗涤产品 阳离 子 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 应用于柔软去静电 高碳烷基的伯仲叔 季盐 洗发水、护发素 两性良好的洗涤作用,很温和,常与 阴或阳离子AAS搭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碱、咪唑啉 洗发水、洁面品 非离 子 安全温和,无刺激性,具有 良好的乳化、增溶等作用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Span)和其环氧乙 烷加成物(Tween) 应用最广,常用于膏 霜、乳液中阴离子AAS 名称简 称 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品、 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加剂等… 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 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 和膏霜基体。 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 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 S 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湿剂 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皮肤清洁制 品使用。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 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 皮肤的脱脂能力。 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 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 的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 酯盐 A ES 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 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用作 乳化剂。一般与其它AAS(阴、两性、 非离子)复配 与AS相近,但刺激性 略低于AS 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L AS-Na 去污力太强,因此在化妆品中 应用不广泛,主要用于洗衣粉 对皮肤中等刺激,容易 脱脂而变得干燥粗糙,用三 乙醇胺盐复配可降低刺激

性。 烷基磺酸盐S AS 低成本,稳定性好,刺激性低, 去污能力好,很有前途的AAS 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安全性非常高。 羧酸(酯)盐 一般指单价羧酸(酯)盐型。 用途: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 安全性: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用途:O/W型乳化剂、润湿剂和悬浮剂,是香波和皮肤清洁使用较广泛的AAS之一。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能力。 安全性: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乳化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亲水性单甘酯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亲水性单甘酯系列产品是一种复合乳化剂,以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作为原料,经特殊工艺添加亲水基团合成的,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含水体系中具有优良的水解稳定性,具有很强的胶束形成能力,具有较高的HLB值(5~17),能够大大降低油/水界面体系的活性,无色,无味并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无毒副作用,可以与其他乳化剂以任意比例配伍,对食品的色、香、味无任何影响,现已广泛应用在冰淇淋、乳制品、速冻食品等领域中。 冰淇淋属水包油(O/W)型乳液,应选用亲水性水包油型乳化剂,亲水性单甘酯在冰淇淋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凝冻工序中脂肪粒子发生附聚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作为冰淇淋骨架,使气泡保持稳定,形成保型性和贮藏稳定性以及口融性均良好的组织,口感细腻。 因此选择亲水性单甘酯系列产品做乳化剂能通过控制冰淇淋料中脂肪球的附聚与凝聚而使冰淇淋具有较好的干性度、保型性、适宜的膨胀率、细腻的组织结构和口感、抗融化性好等特征。 此外,灌模产品中在适度提高膨胀率的情况下能很好地改善料液的流动性,利于灌模,同时也能改善口感。在水冰类产品中使产品口感更酥脆,透度提高。 亲水性单甘酯用量一般为脂肪百分含量的2~3% 脂肪含量% 亲水性单甘酯用量% 4~6 0.1~0.2 6~8 0.2~0.3 8~12 0.3~0.4

以上只是经验值,生产中通过高剪切或均质等适当手段,可减少乳化剂用量,最适宜用量须经试验来确定。 在冰淇淋生产中最为常用的乳化剂为蒸馏单甘酯,因为它价格低、乳化能力强、使用方便、有适宜的膨胀率(80~100%),但试验中我们发现若单纯使用蒸馏单甘酯作乳化剂做出的产品表面粗糙,口感不细腻,而当蒸馏单甘酯与亲水性单甘酯系列产品复配使用,乳化效果更好,料液粘稠度适中,搅打起泡性好,在相同膨胀率下表面光滑,光泽度好,组织细腻,有咬劲,口感好。 亲水性单甘酯在液态奶制品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牛乳作为营养全价食品倍受 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但牛奶在贮运过 程中常会出现脂肪上浮而影响产品质 量。这就需要加入乳化剂来改善这种情 况,减少脂肪上浮。 牛乳在均质过程 中,脂肪球破裂为小的脂肪球,脂肪球 表面积增大6-10倍,原奶中的乳化剂(磷 脂、酪蛋白)远不能满足脂肪界面膜的 需要,这就需要加入较多的乳化剂与脂 肪形成完整的界面膜,在水包油体系中, 乳化剂与水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亲水 基团,当乳化剂的亲水基团大,亲油基 团小即HLB值高的乳化剂是水溶性的, 所以在均质过程中HLB值高的乳化剂迅

常用食品乳化剂

常用食品乳化剂 面包用品质改良剂使用最多的乳化剂有硬脂酰乳酸钠(ssl)、硬脂酰乳酸钙(csl)、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datem)、蔗糖脂肪酯(se)、蒸馏单甘酯(dmg)等。 各种乳化剂通过面粉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复合体,起到增强面筋,提高加工性能,改善面包组织,延长保鲜期等作用,添加量一般为0.2%~0.5%(对面粉计)。 硬脂酰乳酸钠/钙(ssl/csl),具有强筋的保鲜的作用。一方面与蛋白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面筋蛋白复合物,使面筋网络更加细致而有弹性,改善酵母发酵面团持气性,使烘烤出来的面包体积增大;另一方面,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抑直链淀粉的老化,保持烘烤面包的新鲜度。ssl/csl在增大面包体积的同时,能提高面包的柔软度,但与其他乳化剂复配使用,其优良作用效果会减弱。 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datem),能与蛋白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改进发酵面团的持气性,从而增大面包的体积和弹性,这种作用在调制软质面粉时更为明显。如果单从增大面包体积的角度考虑,datem在众多的乳化剂当中的效果是最好的,也是溴酸钾替代物一种理想途径。 蔗糖脂肪酸酯(se),在面包品质改良剂中使用最多的是蔗糖单脂肪酸酯,它能提高面包的酥脆性,改善淀粉糊黏度以及面包体积和蜂窝结构,并有防止老化的作用。采用冷藏面团制作面包时,添加蔗糖酯可以有效防止面团冷藏变性。 蒸馏单甘酯(dmg)。主要功能是作为面包组织软化剂,对面包起抗老化保鲜的作用,并且常与其他乳化剂复配使用,起协同增效的作用 聚甘油酯作为食品乳化剂用量最大.应用也最广。它具有较广的乳化性能.可用作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或双重乳化型

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原理

○食品添加剂○ 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原理 张佳程 周浩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三方面作用:降低界面张力;与淀粉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改进脂肪和油的结晶。阐述了乳剂与食品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乳化剂作用原理 一、引言 早在1921年,在人造黄油工业中,就应用了单双甘油酯,不过直到15—20年后,食品乳化剂的生产才有较大的工业规模。随着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发展,对食品乳化剂提出了新的要求。 食品乳化剂的世界总需求量约25万吨,其中单甘油酯约占总消费量的2 3,其次是蔗糖酯。我国单甘油酯产量约2200吨,也已开发了乳化能力强的高纯度(90%以上)的分子蒸馏单甘酯。蔗糖酯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开发,近来发展很快。大豆磷酯是使用很普遍的乳化剂,兼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目前由于纯度不够,利用价值不高,有较大应用潜力。 二、食品乳化剂的概念 乳化剂一词,仅仅指凭借界面作用,能够促进乳状液或泡沫的乳化作用或稳定作用。不过,表面活性剂一词也常用在这些产品上。在食品中,乳化剂一词有时易产生误解,因为有些产品中所谓乳化剂的实际功能,只能与淀粉蛋白质等成分相互作用,完全与乳化作用无关。但是根据传统习惯,我们仍称它们为乳化剂。 通常食品乳化剂必须具有两种性质:表面活性和可食性。因而,通常食品乳化剂定义为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互之间的表面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的分散体或乳化体,从而改进食品组织结构、口感、外观,以提高食品保存性的一类可食性的具有亲水和亲油双重性的化学物质。乳化剂一般分为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两类,以亲水亲油平衡值(H ydroph ilty and L i poph ilyty Balance,简称HLB)表示其特性。规定100%亲油性的乳化剂HLB为0,100%亲水性的HLB为20,其间分20等分,以表示其亲水亲油性的强弱情况和不同的作用(如图1)。在食品乳化剂中,一般亲油性占上风,但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HLB值有相当大的变化。按Griffin 提出的公式可以计算出HLB值。 HLB 值 各乳化剂的适用性 各主要单酯的适用范围图1、HLB值与乳化剂的关系 HLB=20(1-S A) S=酯的皂化值 A=脂肪酸的酸值 三、食品乳化剂的作用 食品乳化剂的作用主要分三方面: 11乳化剂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促进乳化作用,在油—水、乳化剂界面上形成相平衡稳定乳状液。 油水两相之所以不相容,是由于两相间存在界面张力(或称表面张力),即油和水的接触面上有相互排斥和各自尽量缩小彼此接触面积的两种作用力。只有当油浮于水面分为两层时,其接触面积最小,最稳定。 牛奶是奶油及水的乳化体系,一般奶油表现为细微的小滴分散于水中,但长期静置后由于界面张力关系,奶油小滴便聚集成小球,并长大成凝聚团块,浮于水面,若加入乳化剂,其亲油基与奶油结合,在奶油微滴表面形成一层物理膜,可以防止油滴相互聚集。此时

化妆品中的乳化剂

化妆品乳化剂的选择方法 乳状化妆品是化妆品中最广的一种剂型,从稀薄的流体到粘稠的膏霜。因此,乳状化妆品的乳化剂的选用对于化妆品的研究与生产以及保存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两个不相混溶的纯液体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要加入第三组分(起稳定作用),才能形成乳状液。例如,将菜籽油和水放在烧杯里,无论怎样用力摇荡,静止后菜籽油和水很快就会分离。但是,如果将烧杯里加一点洗洁精,再摇荡时就会形成象牛奶一样的乳白液体,而且这种乳状液可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这里称形成乳状液的过程为乳化。而制备稳定的乳状液(乳状化妆品)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乳化剂,使产品(化妆品)符合要求,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制备乳状液时,通常乳状液的一相是水,另一相是极性小的有机液体,习惯上统称为“油”。根据内相外相的性质,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简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O/W 表示;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简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用W/O 表示。这里要指出的是,上述的油、水两相不一定是单一的组分,经常是每一相都可能包含有多种成分。除了上述两种基本乳状液外,还有两种复合乳状液,其分散相本身就是乳状液,如将一个O/W 的乳状液分散到连续的油相中,形成一种复合(O/W)/O 型的乳状液;或者将一个W/O 的乳状液分散到连续的水相中,形成一种复合的(W/O)/W 的乳状液。 在油相、水相的性质确定后,制备较稳定(比如放置三年)的乳状液最重要的条件是乳化剂的选择。在诸多类型的乳化剂中,以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最为广泛。

一、乳化剂选择的一般原则 因油、水相成分的诸多变化性(如赋予不同功效诉求),以及要求形成乳状液的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如是透明啫喱型(油水两相折光率相同时)还是白色乳霜型,是油包水型还是水包油型等],实际上不可能找到一种通用的“万能”乳化剂。因此,只能在指定油相、水相组成与性质及所要求的乳状液类型后通过适当的方法选择相对最优良的乳化剂。具体选择原则如下: (1)界面张力越大,两种液体越 不相溶,所以乳化剂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2)乳化剂分子或与其他添加物 在界面上能形成紧密排列的凝聚膜,在这种膜中分子有强烈的定向吸附性。(3)乳化剂的乳化能力与其和油 相或水相的亲合能力有关。亲油性越强的乳化剂越易得到W/O 型乳状液,亲水性越强的乳化剂越易得到O/W 型乳状液。亲油性强的乳化剂和亲水性强的乳化剂混合使用时可以达到更佳的乳化效果。与此相应,油相极性越大,要求乳化剂的亲水性越大;油相极性越小,要求乳化剂的疏水性越强。 (4)适当的外相粘度以减小液滴 的聚集速度。V=2r2(ρ1 -ρ2)g/9η这里v 为液滴的沉降速度,r 为分散相液滴的半径,ρ1 、ρ2 为分散相和分散介质(连续相)的密度,η 为分散介质(连续相)的粘度。由此公式可以得出,乳状液分散相和分散介质(连续相)的粘度越大,则分散相液滴运动的速度愈慢,这有利于乳液的稳定。因此往往在连续相中加入增稠剂(一般常以能溶于分散介质的高分子物质),以此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

常用乳化剂HLB值一览表

商品名化学名中文名类型HLB -Oteic acid油酸阴离子 1.0 Span 85 Sorbitan tribleate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非离子 1.8 Arlacel 85 Sorbitan trioleate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非离子 1.8 Atlas G-1706 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非离子 2.0 beeswax derivative Span 65 soibitan tristearate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非离子 2.1 Arlacel 65 sorbitan tristearate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非离子 2.1 Atlas G-1050 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聚氧乙烯山梨醇六硬脂酸酯非离子 2.6 hexastearate Emcol EO-50 ethyleneglycol fatty acid ester乙二醇脂肪酸酯非离子 2.7 Emcol ES-50 ethyleneglycol fatty acid ester乙二醇脂肪酸酯非离子 2.7 Atlas G-1704 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非离子 3.0 beeswax derivative Emcol PO-50 propylene glycol fatty acid 丙二醇脂肪酸酯非离子 3.4 ester Atlas G-922 propylene glycol fatty acid 丙二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 3.4 ester “Pure”(纯)propylene glycol fatty acid 丙二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 3.4 ester Atlas G-2158 Propylene glycol fatty acid 丙二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 3.4 ester Emcol PS-50 Ethylene glycol fattyacid ester丙二醇脂肪酸酯非离子 3.4 Emcol EL-50 ethyleneglycol fattyacid ester乙二醇脂肪酸酯非离子 3.6 丙二醇脂肪酸酯非离子 3.7 Emcol PP-50Propylene glycol fatty acid ester Arlacel C sorbitan sesquioleate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非离子 3.7 Arlacel 83sorbitan sesquiolate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非离子 3.7 AtlasG-2859Polyoxyethyle esorbitol 4,5 聚氧乙烯山梨醇4.5油酸酯非离子 3.7 oleate

乳化剂现状

食品乳化剂的发展趋势 1 食品乳化剂的现状 食品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和疏水(亲油)部分组成。由于具有亲水和亲油的两亲特性,能降低油与水的表面张力,能使油与水"互溶"。它具有乳化、润湿、渗透、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滑等作用。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有多种功效,是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饼干、人造奶油、冰淇淋、饮料、乳制品、巧克力等食品。乳化剂能促进油水相溶,渗入淀粉结构的内部,促进内部交联,防止淀粉老化,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风味、增加经济效益等作用。 世界上食品乳化剂约65种,FAO/WHO制订标准的有34种。2001年全世界年产乳化剂27.6万t,2002年产29万t。全世界每年总需求约8亿美元,耗用量25万t以上。消费量较大的5类乳化剂中,最多的是甘油脂肪酸酯,约占总量的53%;居第2位的是卵磷脂及其衍生物,约占20%;蔗糖脂肪酸酯和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约各占10%;丙二醇脂肪酸酯约占6%。 我国在1981年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只有单甘酯和大豆磷脂两个品种,到2002年,我国允许使用的乳化剂达到29种。分别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山梨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辛,癸酸甘油酸酯、改性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一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一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钾、聚甘油蓖麻酸酯,由此可见,乳化剂的发展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是属于较快的,乳化剂的品种增长见图1。 到2004年底。我国乳化剂的4个主要品种。产量已达4万t/年(包括复配产品),其它25个品种产量、用量尚无法统计。据估计:我国年产蔗糖酯约150万t,Span、Tween 系列约2000t。所有的食品乳化剂的产量都比l0年前翻了一番,产品竞争相当激烈,乳化剂产量增长态势见图2,销售额增长态势见图3。 单甘酯在食品乳化剂中占50%以上的份额,产量在2万t左右。但我国早期食品乳化剂的应用中单甘酯并不突出。单甘酯的发展可以归结为3个原因:f1)原料和产品的价格优势;(2)使用、储藏较方便;(3)单甘酯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且自从20世纪9og代,我国自行研制出分子蒸馏装置。单甘酯粗制品比例逐步减少,分子蒸馏单甘酯占领国内乳化剂的主要市场,现有年产15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20多套,年产3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3套。据称已有年产5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装置。年产6000t分子蒸馏单甘酯的设备建设已列入国内企业的发展计划。2002年乳化剂的总销售额约4亿元(包括复配产品),其中单甘酯及其复配产品销售额达到1.9亿元。酪蛋白钠、Span、Tween系列产品,蔗糖酯和硬脂酰乳酸盐(酯)产品的销售额约1.5亿元。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知识分享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AAS类 型 特点代表性产品应用 阴离子去污能力强,主要用于清洁 洗涤 脂肪酸皂(肥 皂)、十二烷基硫 酸钠 清洁洗涤产品 阳离子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 应用于柔软去静电 高碳烷基的伯仲叔 季盐 洗发水、护发素 两性良好的洗涤作用,很温和, 常与阴或阳离子AAS搭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碱、咪唑啉 洗发水、洁面品 非离子安全温和,无刺激性,具有 良好的乳化、增溶等作用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Span)和其环 氧乙烷加成物 (Tween) 应用最广,常用于膏 霜、乳液中阴离子AAS 名称简称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 品、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加 剂等… 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 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 乳液和膏霜基体。 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 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S 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湿 剂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皮肤 清洁制品使用。一般与其它 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 能力。 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 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 是安全的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 酯盐 AES 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 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 与AS相近,但刺激性 略低于AS

用作乳化剂。一般与其它AAS (阴、两性、非离子)复配 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LAS- Na 去污力太强,因此在化妆品中 应用不广泛,主要用于洗衣粉 对皮肤中等刺激,容易 脱脂而变得干燥粗糙, 用三乙醇胺盐复配可降 低刺激性。 烷基磺酸盐SAS 低成本,稳定性好,刺激性 低,去污能力好,很有前途的 AAS 对皮肤无致敏作用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 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 安全性非常高。

常用乳化剂及其HLB值

HLB值 HLB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目录 HLB值简介 1949年由W.C.Griffin 率先提出HLB值论点,说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的平衡关系。在HLB中H"Hydrophile" 表示亲水性,L为"Lipophylic"表示亲油性,B是"Balance"表示平衡的意思。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或亲水程度可以用HLB值的大小判别,HLB值越大代表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代表亲油性越强,一般而言HLB值从1 ~ 40之间。HLB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参考价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HLB较低,亲水性表面活性剂HLB较高。亲水亲油转折点HLB 为10。HLB小于10为亲油性,大于10为亲水性。 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Number)称亲水疏水平衡值,也称水油度。它既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有关,又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界面)张力、界面上的吸附性、乳化性及乳状液稳定性、分散性、溶解性、去污性等基本性能有关,还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有关。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大小的值。1949 年Griffin 提出了HLB 值的概念。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的范围定为0 ~20 ,将疏水性最大的完全由饱和烷烃基组成的石蜡的HLB 值定为0 ,将亲水性最大的完全由亲水性的氧乙烯基组成的聚氧乙烯的HLB 值定为20 ,其他的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则介于0 ~20 之间。HLB 值越大,其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随着新型表面活性剂的不断问世,已有亲水性更强的品种应用于实际,如月桂醇硫酸钠的HLB 值为40 。 HLB=亲水基的亲水性/亲油基的亲油性 编辑本段胶束的结构 表面活性剂由于在油- 水界面上的定向排列而具有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所以其亲水与亲油能力应适当平衡。如果亲水或亲油能力过大,则表面活性剂就会完全溶于水相或油相中,很少存在于界面上,难以达到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 胶束的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不同,其用途也不同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还可利用一些经验公式计算得出,例如: HLB=7+11.7 lgM W /M 0 式中M W 和M 0 分别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分子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具有加和性,因而可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两种和两种以上

化妆品常用表面活性剂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功能主要表现在改变液体的表面、液一液界面和液一固界面的性质,而其中液体的表(界)面性能是最主要的。将物质加到溶剂中会大大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能够使体系的表面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物质都称之为表面活性剂。按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妆品中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包括:脂肪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和大豆磷脂(卵磷脂)等,其特点是洗净、去污能力强,在化妆品中主要起清洁、润湿、乳化和发泡的作用。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为高碳烷基的伯、仲、叔胺和季铵盐,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2~14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钠等,其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在化妆品中起柔软、抗静电、防水和固色的作用。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妆品中常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咪唑啉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洗涤性能,且比较温和,低毒性和对皮肤、眼睛的低刺激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两性表面活性剂常与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复配使用,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一般情况下会产生协同增效效应。在化妆品中起柔软、抗静电、乳化、分散和杀菌的作用。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妆品中常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司盘一20、司盘一40、司盘一6 0和司盘一80)、环氧乙烷加成物(吐温一20、吐温一40、吐温一60和吐温一8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氧乙烯羊毛脂等,其特点是安全,对皮肤温和、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乳化、增溶以及稳定性高,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等特点,在化妆品中应用最广。 除了上面几种表面活性剂外,最近迅速发展起来的还有天然表面活性剂(如羊毛脂和卵磷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