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水电征文:水文化蕴含

水电征文:水文化蕴含

水文化蕴含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大多起源在大河流域,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

既然水文化如此的重要,水文化关系到没个人的一生,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水文化,了解一下我们中国从古至今在水文化方面所创造的一些成就。

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能一一来介绍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文化部门吧。

华夏历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部华夏儿女治水的历史。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从上古时代起,我国劳动人就致力于水旱灾害的防御,几千年来,建设了大运河、都江堰、灵渠等一批著名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19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及连年战争,近代水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30年前后,中国才有一些近代水利工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建设,水资源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水产养殖、水力发电、航运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水文化的物质文化方面,中国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水利工程,他们了若繁星,如先秦有:白起渠、邗沟、鸿沟、引漳十二渠、芍陂;战国和秦汉有:鸿隙陂、鉴湖、郑国渠、都江堰、灵渠、郑白渠;魏晋有:艾山渠与宁夏古灌区、浮山堰、浙江通济堰;隋唐有:涪陵石鱼、东钱湖、四川通济堰、杭州西湖水利、它山堰;宋元有:京杭运河、浙东运河、山河堰、松花坝、木兰陂;明代有:桑园围、山东戴村坝、浙江绍兴三江应宿闸、荆江大堤、黄河大堤、高家堰;清代有:察布查尔渠、坎儿井、后套八大渠、归江十坝、海塘、无为大堤。

而进入了新中国,由于国力不断强盛,也出现了许许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重点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太湖治理——太浦河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等等。

水文化论文

水文化论文

水文化论文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滋养着大自然的植物和动物,也支撑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发展。

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思想、信仰、习俗和艺术表现形式。

本论文将探讨水文化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影响以及文化表达方式。

首先,水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水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定居选择、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水资源的丰富与否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

同时,水也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文化都与水有关,如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航海文化等。

水文化对塑造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水文化在个体生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们与水的接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

许多人喜欢在水边度假、钓鱼、游泳和进行各种水上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给人们带来乐趣,更能够舒缓压力、增强体质。

同时,水也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如清洁、潜能和流动性等。

人们通过与水的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

最后,水文化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艺术领域,许多艺术家利用水的形态、颜色和流动性进行创作。

水被用来表达生命的起源、变化和流转等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水通常象征着生命的流动、记忆的追溯和情感的表达。

许多文学作品以水为背景,通过描写水的形态、声音和气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主题和情感。

此外,水文化还表现为各种传统节日和仪式。

许多文化信仰和仪式中都包含了与水相关的祭祀、洗礼和祝福等活动。

总结起来,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艺术和文学等形式表达出来。

深入探究水文化的发展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并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文化传承。

【议论文】关于水的议论文(7篇)

【议论文】关于水的议论文(7篇)

【议论文】关于水的议论文(7篇)篇一:关于水的重要性水是人类和所有生命的基本需求。

毫无疑问,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所有生命的成分都含有水,而没有水,生命就无法存在。

因此,维护水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从生活角度来看,我们无法生活在没有水的环境中。

我们需要水来饮用、洗涤、煮饭做菜、洗澡和用于其他许多家庭和日常活动。

从经济角度来看,水是圆满的商业和农业活动所必需的。

水是制造产品、产生能源和提供服务的基本要素。

健康的水源也可以吸引旅游,推动旅游业发展。

从环境方面来看,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可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同时创造具有环境益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态系统。

世界各地有大量的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缺乏对水的访问和饮用水的能力,这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与此同时,全球水资源的快速消耗和不当使用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我们能够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这需要我们遵循适当的政策、准则和管理实践,同时教育和培训公众和相关方,以提高他们的节水和环保意识。

我们应该寻求各种解决方案,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角度,开发、管理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以确保水的可持续性,最终为我们的未来做出贡献。

篇二:关于节约水资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是万物之母,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上的水资源在逐渐枯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切实行动,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出努力来减少浪费。

我们可以通过封闭漏水管道,在浇水时控制流量,清洗水果及蔬菜时使用循环水等措施进行水资源的节约。

其次,我们需要倡导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到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的紧缺性。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节水型家庭用品,如节水型电子水龙头、节水型马桶等,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公众吸引,普及节约用水的理念,让更多人从纷杂的生活中发现节约用水的意义以及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弘扬优秀水文化 作文

弘扬优秀水文化 作文

弘扬优秀水文化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弘扬优秀水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哦!没有水,我们就没法喝水、洗澡、洗衣服,植物也没法生长,动物也没法生存呢!所以呀,我们要好好珍惜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

水文化浅谈 论文

水文化浅谈 论文

水文化浅谈姓名学号系别水利工程系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班级2011级时间2013年5月25日古国华夏悠哉黄河一条维系着炎黄子孙灵魂家园的河流;一条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河流;一条跨越时空流进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与生命的河流;黄河,几经岁月的洗练,几经泥土的铺陈,塑造了泱泱大国,孕育了古国华夏。

黄河,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蓬勃张力,虽历尽沧桑,阅尽人间变幻,却始终没有改变她那与儿女们共同的肤色,没有改变她那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个性。

也正是因为这条河,中国人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感与心智,几千年间,今人循着古人的思绪,黑发人沿着白发人的足迹,一朝朝接着一代代,今之黄河连着古时黄河。

大河奔涌,逝者如斯,演绎了几多荡气回肠的故事,留存了几多至今人在闪烁的名字。

在人们治理黄河的进程又走过一个甲子的年轮之后,让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走进尘封的历史,重新梳理起这条厚重的治河脉络,醉熏那条流淌在无数志士心灵的黄河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大多由黄河流域来承载和讲述。

中华文明发端与黄河,繁衍与黄河,并由此延展至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黄河之于中国,就如同古希腊之于欧洲,恒河之于印度,尼罗河之于埃及,她是文明积淀的最初载体,亦是一部流淌的古书,至今乃在被翻阅、续写。

然而,如同两河流的巴比伦古国已埋没晕漫漫沙漠之中,古埃及也早已走进历史的长河一样,与黄河文明并行的其他文明,或因环境恶化,或因河流断绝,或因灾害更迭,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失落和中断,但只有东方这条神奇而伟大的河流,一直伴随这我们这个民族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延续、发展,坚毅地挺进在东方大陆上。

无论从时间的跨越还是从空间的影响而言,黄河文明的记录无疑是唯一的。

史前的黄河流域,气候宜人,大地富饶,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繁衍生息得天独厚的所在。

陕西的“蓝田人”、“大荔人”,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套人”,以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等,都广布于黄河流域。

《2024年《江格尔》水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江格尔》水文化研究》范文

《《江格尔》水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江格尔》是一部源远流长的蒙古族史诗,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江格尔》的众多主题中,水文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格尔》中水文化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江格尔水文化的历史渊源《江格尔》所描绘的蒙古族草原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在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中,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古代,蒙古族人民对水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体现在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江格尔水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三、江格尔水文化的内涵特点(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在《江格尔》中,水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这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和人的和谐共存的理解。

他们认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水的象征意义在蒙古族文化中,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生命、繁荣、纯洁和力量等。

在《江格尔》中,水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如英雄的洗礼、战争的胜利等。

这些象征意义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水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三)水的文化传承江格尔水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口头传承、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方式,江格尔水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成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江格尔水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一)生态保护意识江格尔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为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生态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江格尔水文化的理念,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文化传承与教育江格尔水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和传播江格尔水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水文化生态文明论文

水文化生态文明论文

水文化生态文明论文一、水生态文明的观念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

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

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

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

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

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

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

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

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

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

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

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

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

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水的文化作文

水的文化作文

水的文化作文
水的文化作文
中国的文化中大多数是与水有联系的,水的属性、水的形态、水的运动以及水的历史都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艺术及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对于增强全社会的爱水、亲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转变用水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实现自律式发展,科学地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容应对水危机,促进人水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渊的历史意义。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的存在,世间万物都与水有不解之缘,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万物之所以繁衍生息,充满生机与活力,靠的是水的滋养哺育;如果没有水,万物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水,是世上最美的东西,是滋润万物生命的源泉。

因为有了水,我们才有了长江流域的美丽风光,才有了黄河流域的远古文化,才有了江南水乡的周庄、乌镇……因为有了水,大山才显得越发有灵气,树林才青翠欲滴……因为有了水,我们才拥有了绿色,拥有了清纯,拥有了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化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浅谈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发展的依靠,滋养着大地万物。

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大象,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当然也包括人类本身。

故而,水文化可以说是始于地球上第一滴水的诞生。

水,诞生之后,作为生命之源,为地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与此同时也谱写着悠久的水文化史并用其文化影响着周围的一切事物。

继而,从古至今,人们或悲伤或快乐皆借水寄情,而且从水中体会出不少哲理和真理。

现今了解水文化,解读水文化,不仅是对水的研究,对水的思索,更多的是了解并认识水文化的发展与影响,思考水的特质与精神,并加以学习与发扬。

关键词:水文化;源泉;哲学;失意;归家;年华;风水;
引言:水已然存在于这个世界数万年,走过了无数个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

这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也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牺牲为我们奉献,而我们又对其文化了解多少呢其实了解水并不难,它就在你手边身边,在你身体里流淌,有生命的地方她就在!故而它的文化必将何其丰富多彩。

一、水,作为万物之源水,滋养着大地一切生物。

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也是如此。

在地球表面上,除了高山、丘陵、平原之外,水要占绝大部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可知,地球表面70%是由水构成的,而且在生物各组织部分的元素中,水也是占有最高的比例的。

对于人类,水供给我们饮用、烹饪、洗涤,假若一天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

中国人自古对水的重要性就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视水为宇宙间形形色色生命的根本源泉,例如,在《周礼·天官·冢宰篇》中有“凡王之馈……饮用六清”,而“六清”即为水、浆、醴、酴、医、酏,也就是水、米汤、酒酿、凉汤、浊浆及薄粥,这说明我们最基本的“食”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

自有历史记载开始,水就一直是农作物丰收的主宰,水量充沛,湿度适宜,自然农作物就会丰收,这样农家就有足够的粮食养家糊口,社会就能安定和谐。

所以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该是长期经验累积的总括,并且具有相当写实的实践意义。

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并且还居于首位。

试想没有水用来活命,其他的“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及“金榜题名时”,恐怕都无从谈起。

二、正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所以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承都有赖于水的滋养。

古代中国人观于水,思于水,感于水,领悟了许多有智慧的哲思,正如孔子所谓的“智者乐水”,则道尽了其中奥妙。

再者,我们也可以说,水是中国人智慧的催化剂,是中国人精神食量的源头,是中国人一切文明发展的原动力。

古代中国人观水所激发的智慧火花,值得细细品味,深入思索。

三、水的种种特质无不蕴含着人生的哲学。

水,宽厚能容。

水,似柔软,似没有任何物质比它更柔软,故而有“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水亦坚韧,且有“滴水穿石”之说,故而,水,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既解不了口渴,又承载不了大船,但其积聚起来,力量就不容小觑了。

亦如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积成大海,负大舟就在于它能居于下流,能容纳一切,贵在“容”。

由水及人,楚汉相争中,项羽虽有智慧但不能“容才”故败于谦卑虚己能容的刘邦。

所以,人有时候不必太逞强,要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君子务本的典范。

即使万里长城再伟大,它也是先由一块砖砌成的。

万事万物总有从微小开始,才能逐渐成就壮大。

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盲本者如是,是之取尔”,也就是流水奔腾入海不舍昼夜地流动,途中虽偶逢坑洞,但最终能够奔向大海,这主要是因为其源头生机盎然,永不干涸,只有这样才不会停滞不动。

这就是水不懈入海的根本,就是生命永不停息的泉源,有为的君子应该有这种务本归源的精神。

只有根茎稳固,才能通达四方,生
命才能长长久久,永远芬芳,故而我们学习“饮水思源”,“不忘本”,讲求“知恩图报”,并将其作为人的人格特质来要求。

对此推本求源,竟是古人从对水的观察中所获得到的灵感,并如此一代传一代,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可见有源头才能江水长流,有源头文化才会有强轫的生命,民族生命才能千秋万世而常新!水,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杜甫面对楼外江水,联想所见虫鸡相食,以《缚鸡行》抒发宇宙万物得失难以估量,说出人世间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得失本是相伴而随的,人们要以“得之,我幸也,不得,我命也”的态度去面对的人生哲理。

四、水用其自身的特质或品性引导着人们,激励着人们,与此同时她还在用自身承载着千古以来人们寄托的情感,或失意悲伤,或思乡归家。

人生为生活,为事业,为幸福,不免要遭受挫折,或背井离乡,或漂泊无依,种种不顺必然让人感情抑郁,需求寄托或释放。

纵观古今,水成为人们情感寄托或释放的首选。

孔圣人与张道济都曾在仕途失意时,寄情于把失意的心安顿到海水中去,以海水荡平心头的失意。

再者孟浩然,虽满腹经纶却无人问津,壮志难酬的失意可想而知,他亦是将此失意的情结寄托于洞庭湖水。

再言杜甫观江水奔流入海,不思其故、不恋其源,只知向前奔流,毫不犹豫,绝不回头的决绝,不禁感念他的心与这滚滚的江水不同,江水的波涛只知流向远方,不归故土,而他的归心却不可阻拦。

再有王安石的“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误把他乡当故乡,这是“归心似箭”的远游者常具的心态。

五、水能影响人的心情,能寄托人的情感,同样的它也影响着人的心境,或无牵无挂,或空灵,或闲适。

裴迪有诗云:苍苍落日对,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溪水长,诗人游兴更长,纵使天空向晚亦不知归,一颗无牢无挂的心,显露净尽,且以不系之舟来表现心灵的无牵无挂,更是妙不可言。

韦应物,在雨后初晴时于郊外溪流泛舟,“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清风。

”绿野之上,一湾清流,轻烟淡淡,尽兴游玩,心清神爽,俗务的纷扰,一并化为乌有,心境无不空灵自然。

徐照,逐溪泛舟,悠然赏景: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其闲适自得之情显而易见。

六、年华的流逝以水来比拟,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水无形,寸光亦无形。

流水—去不回,时光亦消逝不再。

水自本性似乎就与时光相契合,扯也扯不开,分也分不离。

诗人杜牧伫立汉江之畔,放眼望去,江水轻渺迷蒙,春水荡漾,滔滔东去,“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年华的流逝,易老的人生,“时不我待”的生命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江水是不变的,它在月夜里流淌,年年如斯,岁岁如斯。

人生是变化着的,今天非昨日,前水非后水。

以易变易逝之年华,临永恒如斯之江水,怎不令人生起无限惆怅何景明在《秋江词》中,更是以向前流去的一江碧水,表露了其对于年华的逝去几乎达到恐惧的感受。

七、水不仅系人的情感、寄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境感悟,而且它还与人们的住宅方位风水有着一定的联系。

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人们对住宅等都颇注意风水,且十分注意水对其的影响。

清人范宜宾在为郭璞《葬书》作注时也突出强调了风水中水的重要地位,他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

所以古人修葺宅院,庙宇,甚至是墓穴都要请风水先生给选一个风水好的位置,以免冲撞了神明给家里带来不幸。

这之中,相水成为了重中之重,且规矩繁多,原则很强,譬如“上品之水应回环澄清,既源远流长,而又至此止而不流,朝对山脉的真龙”。

就连人们常说的“傍山依水”都还有讲究:“山以得水为面,故不得水者背也”。

种种的这些足以证明水在风水中的重要地位了。

八、水孕育了生命,滋养着万物,用它的柔哺育每一个有生命的细胞,用它的刚克服所有的棱角障碍,它的包容大度,无私奉献,创新求知贯穿在它存在的每一个角落,鸣响在任何一个有思维的生物的耳畔。

当然,水不仅孕育了生命,它还孕育了文明,丰富了文化。

对于人类,它给予的不仅是包容大度的抚慰,更是无私无畏的馈赠。

它以博大的对大千世界开
放的胸怀,携土拈沙,沉积泥沙,涤荡万物,明澈乾坤,不惜为己之身驱所污,换来寰宇世界之明净。

九、水是伟大的。

千百年来,它一路走来,不曾迟疑,留下数以亿计的哲思,承载不计其数的情感纠结。

对它的文化的解读仍在继续,更多的精彩等待着你我的发现。

参考文献:
[1]楚流.水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刘四运. 水科学与水文明[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