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创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教育是新生一代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对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
一、互联网教育兴起千年来 , 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稀缺资源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千年后 ,MOOC开始提供线上免费名校公开课 , 互联网改造传统教育行业序幕拉开 : 1)90年代末因互联网诞生远程学历教育 : 网络学院 , 开始起步 ;2)20 世纪初随着传统线下培训机构转战线上, 在线教育逐步进入公众视野;3)21 世纪 10 年代 , 互联网基本普及 ,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序幕也渐渐拉开。
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中国教育金矿。
活到老 , 学到老 , 中国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
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 , 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 , 我们的教育从1)学前启蒙教育 ; 被动接受 2)K12 教育 ; 主动选择 3) 高等与职业教育 ; 演化到 4)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
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而展开。
在线教育需求的爆点正在临近 , 主要受益于网络基础的优化、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 ,以及政策、行业等因素驱动。
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比 PC的普及更能带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 , 它将碎片化时间带入移动化学习的潜在市场。
目前互联网教育产业规模约为 900 亿元左右 ,按此计算对整个教育产业渗透率约为 2.7%。
需求类型比较 : 体制内是主战场。
教育产业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市场, 两部分相加总的市场空间达到 3.3 万 ; 其中体制内 K12+高等教育体量约占教育产业总额的 84%。
需求的相对刚性决定应试教育是份额最大的一块市场。
未来 3-5 年的时间段 , 考试仍然将继续担当教育市场需求出口的主角 , 从而驱动应试教育市场容量 :1)K12 、高等教育的教学能力不足 , 教学资源失衡、优质教学资源稀缺 , 导致考试仍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学的主要筛选手段。
浅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7 期总g5 5 3 期
浅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郑建春
( 淮 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淮安 2 2 3 3 0 0 )
【 摘 要】 因为高等教育逐渐普及, 大学生就业问 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社会的发展 ,自 主就业已成为今后大学生
者为主。根据这一 目标所制定的专业 ,以及课程设置 ,也都 着重于培养职业技 能。在某些历史 时期 , 这种模 式具有针对 性 、专业性 , 也很有效果 ,曾在社会建设 中起到 了巨大作用 。 然而 , 时至今 日, 这样培育 出来 的人才 , 早 已不适宜社会发展 , 其在工作中一般不会取 得原创性成绩 。 目前 , 在新的形势下 , 主要注重的是人才的创新 能力 , 胡锦涛总书记也 曾再三强调 , 要尽全力构建 创新型 国家 , 这对高校人才 培养方式上也提 出 了新的要求 ,即要注重培养具有各类综合素 质的 ,有创 新能 力 的人才 。显 然 , 上 述的前一种人才 培养 模式与这一要 求差 距 巨大 。而这个不足 ,可通过开展创业教 育 ,得 到一定 程度 的弥补 。在 培养方式上 , 创业教育基本 可以实现多样化 与个
K A B创业基础 的教材也 已出版 ,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 。这些 措施使我 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得到增强 。 ( 二 )高校人 才培养模 式需进行 改革 我 国高校 在培养人才 的方式 上 ,两种争议一直并存 : 一 是直接培养社会所需要 的人才 ,二是着眼于未来 ,从长远 目 标 着手 ,奠定学生 未来 发展 的基础 。到 目前为止 , 一直 以前
学 生之所 以就业难度 大 ,一方面是社会 原因 , 另外 ,也要归 咎 于学校 和学 生 自身。 目前 ,高等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
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67 C 4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 7 ( 1 一 1 1 ( 1 8 4I 捌 ) (7 一1 0 3 3
创业教育是现代社 会发展的必然产 物 , 也是高等教 育理 论和实践研究 的新 领域 。当前 日趋 激烈 的就 业竞争 要求 即 将走向社会的大学 毕业生 既要有从业 的本领 , 也要有创业 的
第 2 卷第 2 7 期 21年 6 0 1 月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 r a o ml C咖 u d T ce ’ oi e hr Cl e a s l
v0 .7 N 2 】2 。 o.
J n. l u 彻
我国高等学校 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苟增 强 袁金德 ,
(. 1 沧州师范学院 教育系, 河北 沧州 01 1 . 6 0; 沧州市第一中学 , 0 2 河北 沧州 01 ) 6  ̄1
战略需要 。 …
一
劳工组织合作 的国际项 目K BKo b t u n s A (nwAo s e ) u B i s 创业教育
( 中国) 目 项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第一阶段专家会议, 清
华大学等四所在京 院校 的有关 专 家 出席会议 。 自 2 6 1 3 年 0
月至 2 3 1 月近两年时间 ,A l f7年 O K B创业教育( 中国) 目共举 项
办 7 讲师培 训班 , 自 国各 个高 校 的 24 期 来 全 9 名教 师参加 了 培训 。23年 8 , 了清华大学 、 l f6 月 确定 中国青年政治学 院等六 所高校为首批“ 大学生 K B A 创业教育基地” 。
、
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举耍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分析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分析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动机、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涵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数据。
以下是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一)创业意愿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约有X%的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
其中,大三大四的学生创业意愿相对较高,这可能与他们即将面临就业压力,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发展有关。
(二)创业领域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的领域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传媒、教育培训等领域。
这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密切相关。
(三)创业形式多数大学生选择以团队创业的形式开展,团队成员通常来自相同或相关专业,这样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个人创业,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的动机(一)实现个人价值许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番事业,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就业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部分大学生将创业视为一种就业的替代选择,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三)兴趣爱好基于对某个领域的浓厚兴趣和热爱,部分大学生选择在该领域进行创业,将兴趣转化为事业。
三、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一)资金短缺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人积蓄,而获取外部投资和银行贷款又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经验不足大学生在市场调研、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缺乏经验,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
(三)缺乏人脉资源在创业过程中,人脉资源对于获取信息、拓展业务、解决问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人脉资源有限。
(四)技术难题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创业项目中,大学生可能会遇到技术瓶颈,缺乏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渠道。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摘要:本文主要试图线索对以往研究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整理,从概况、进展、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对策和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展开反思与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评述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24-01为了提高高校创业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概述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的中国期刊网核心期刊进行搜索发现,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关键词通过精确匹配得出的结果显示:在2001-2012年间,共收录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献721篇,并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和逐年递增的趋势。
2 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2.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概念(1)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目前,研究者对创业教育的概念研究因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有学者把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狭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1]。
(2)创业教育的内容及目的。
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为中心,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展开创业教育,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视野开阔、反应敏锐、主动发展、敢于挑战、勇于实践,并且具有坚强意志力、强烈事业心、组织管理才能和充沛精力的人才。
2.2 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趋势2.2.1 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对比(1)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纵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总体情况,有“三多三少”现象:形式多、内容少;投入多、收效少;尝试多、推进少[2]。
徐国权也总结了我国创业教育三个总体特征:高校创业教育渐为普及,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热情高涨,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总体评价一般[3]。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与制度 创新 ” 8门课程 , 等 同年举 办了第
一
届 清 华 大 学 学 生 创 业 计 划 大 赛 。 在 管 并
理学 院率先 为本科 生开 设 了高新技 术创
业管理课程。 219 . 9年 , 中央开始 每年组织全 国 9 团 性 的 大 学 生 创 业 计 划 和 课 外 学 术 作 品 竞 赛 大赛 。目前 大 学 生 创 业 计 划 大 赛 已成 为 全 国 大 学创 业 教 育 的 重 要 活 动 。
学 生 为 何 还 如 此 热 衷 于 公 务 员 这 一 职 位
自觉 地为经 济建 设提供 智力 支持和 人才 支持 , 更好 地为经济 和社会 发展服务 。
次 良好 的创 业 教 育 。 2 0 0 3年 9月 南 开
大 学成立 了创业 管理研 究 中心 ,为学 生
开 设 创 业 与 企 业 成 长 方 面 的 课 程 。 从
呢 ?纵 观英美 等发达 国家创 业教 育 的成
功 现 状 , 难 发 现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中 , 论 不 无
织在“ 向 2 世纪 教育 国际研讨会 ” 面 l 上正
式 提 出的“ 业 教 育 ”我 国 高校 开 始 试 行 创 ,
在创 业教 育体制 、 创业 教育模 式 、 创业 教 育 课程 及实践 教学体 系建 设上 ,还是 在 创业 教育师 资 、 创业 教育 资金 保障 上, 均 存在 较大 差距 ,应 引起 广大 教育 工作 者
深思与研究 。
一
创 业教育 。2 0 0 2年 4月 23日, . 教育部高 等教育司在北京 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 创 业 教育 ” 试点工作座谈会 , 中国人 民大 学、
清 华 大 学 、 龙 江 大 学 、 汉 大 学 等 9所 黑 武
国内外开展创业教育现状概述

①基 金 项 目: 建 省教 育厅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目编号 :B 0 3 5 。 福 项 JS95) 作者简介 : 甘乾 福 (9 l : , 建 屏 南 人 , 士 , 师 。 18 一)男 福 博 讲 通 讯 作 者 : 景 良( 9 7 : , 建 惠 安 人 , 梅 16 ~)男 福 硕士 , 副教 授 。
1 开展创业 教育的 目的
随 着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战 略 的 实 施 , 生 规 模 的 不 断 扩 大 , 学 生 就 业 难 招 大 的 问 题 日益 凸 显 , 其 在 金 融 危机 之 后 的 尤
2 大学 生创 业面 临的问题
大 学 生 创业 在 我 国是 一 个 随 着 社 会 发 展而 产 生 的 新 生 事 物 , 自主 创 业 需 要 自身
中 国科教创新 导刊
C ia E u a in In v t n H r l h d c t n o a i e ad n o o
3
21பைடு நூலகம்01
NO 1 9
.
●- __ c I a Edu ; E_ hn c -
l 。al e l n vt n r d n 。 H a
科 教 动 态
来 最 艰 难 的 时 期 。 就 业 压 力 下 , 多 的 要 实 现 自主 创 业 , 有 很 多 自身 的 问 题 和 在 更 还
求 解 决 就 业 问 题 的 突 破 口 , 为 各 高 校 就 成 大 学 生 选 择 创 业 。 业 是 民 生 之 本 , 业 外 部 环 境 的 问 题 需 要 突 破 。 1大 学 生 创 业 业 工 作 的 重 中 之 重 。 大 学 生 进 行 创 业 教 就 创 () 对 是 就 业 之 源 , 业 在 促 进 国 家 经 济 增 长 、 面 临 的 自身 问 题 。 创 自主 创 业 对 大 学 生 的 综 育 , 解 大 学 生 就 业 问题 无 疑 是 一 条 行 之 缓 加 快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和 促 进 就 业 等 方 面 发 合 素 质 要求 非 常高 , 想 创 业 成 功 , 需 要 有 效 的 途 径 。 对 中 国 社会 而言 , 要 还 而 创业 教 育 挥 着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个 学 生 的 创 业 可 努 力 突 破 多 方 面 的 自身 阻 力 。 一 ①对 创 业 的 不 仅 是 解 决 就 业 问 题 的手 段 , 且 从 长 远 而
创新与创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创新与创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创新和创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探讨创新与创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话题。
一、科技创新与创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世界发展的核心力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创新与创业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创业项目将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二、可持续创新与创业在面临着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当下,可持续创新与创业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
创业者们将更加注重环保、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在创新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创业项目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三、社交媒体与创新创业社交媒体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未来,社交媒体将会继续影响创新与创业的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创业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潜在客户、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告推广和品牌建设的机会。
四、实体经济与创业的融合虽然数字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实体经济与创业的融合仍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创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实际应用。
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体经济与创业的融合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五、跨界合作与创新未来,跨界合作将成为创新与创业的重要策略。
通过与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跨界融合,可以汇聚各方面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例如,医疗领域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将推动医疗创新的发展。
六、全球化与创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创业已经超越了国界。
未来,全球化将继续推动创业的发展。
创业者将更加关注全球市场,寻找更广阔的商机。
通过跨国合作、市场拓展和资源整合,创业者们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创新的力量。
七、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