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启示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启示★徐荣华 童立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摘要】港口物流作为供应链物流的重要环节,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衍生增值服务。
国外著名港口新加坡港、安特卫普港和鹿特丹港各自利用自身便利的地理位置,采取适合的港口物流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
主要经验和启示在于: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建设;立足港情,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战略;采取正确的港口管理模式和港口物流运作模式;出台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F275港口物流(Port logistics)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口岸优势,依托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作为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目的是为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衍生增值服务。
从全球港口发展演变历程来看,由传统的海运货物装卸、仓储中心向具有增值效应的货物服务中心乃至国际物流中心转变,是必然趋势。
因此,揭示世界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发展我国港口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加坡港( Port of Singapore)发展模式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北侧。
主要特点有:一是优越战略地位决定了其成为世界著名转口港,中转业务极为发达。
新加坡港与世界上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每周有430艘班轮发往世界各地,为货主提供多种航线选择。
二是港口利用率极高。
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这相当于世界所有货轮在一年之内至少在新加坡港停泊一次。
因而,新加坡港也被称为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
三是大力拓展港口综合功能。
例如,围绕集装箱国际中转,打造国际集装箱管理和租赁中心,形成了国际性的集装箱管理与租赁服务市场。
“宁波模式”给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宁波模式”给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与借鉴宁波港被誉为“东方明珠”,在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波港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其他港口借鉴和学习。
首先是宁波港的开放性。
宁波港实行开放型战略,积极与国内外港口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服务网络,发挥出了良好的合作与联动效应。
同时,还不断探索新型业务发展,积极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
其次是宁波港的服务质量。
宁波港非常注重服务品质,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全球,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在服务质量上,宁波港做到了有求必应,无微不至,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使得客户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实物物流的便利,更是心理上的安全与满足。
再次是宁波港的科技创新。
宁波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通过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宁波港三期智能码头设备采用无人驾驶技术、智能集约、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多个船舶同时作业,货物可自动分类、运输和码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航运安全。
最后是宁波港的文化建设。
在宁波港建设中,文化建设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倡导“厚德诚信、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将文化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港口环节中,将文化打造成“软实力”,凝聚起全员的思想力量,形成齐心协力的工作氛围。
宁波港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港口的发展提供很多启示和借鉴。
首先,要积极推进港口的开放型战略,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联动和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
其次,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也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最后,加强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凝聚全员思想力量,为港口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宁波港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港口借鉴和学习。
只有不断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为我国的港口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的发展及启示

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的发展及启示
佚名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一、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简介 1.天津港物流发展模式 (1)统一规划,超前建设。
多年来,天津港务局非常重视港口规划的研究编制和实施管理。
1987年,《天津港总体布局规划》获国家批准,是我国第一部港口总体布局规划。
2002年,天津港又第一个完成港口总体规划的修编。
【总页数】3页(P43-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9.1
【相关文献】
1.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对沿海r后发地区港口的借鉴 [J], 吕国清
2.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类型比较研究——对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J], 林靖靖;黄敬前
3.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及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J], 张兵
4.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类型比较研究--对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J], 高刚;黄敬前;郝梅玲
5.世界典型港口物流对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启示 [J], 王淑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

( uuN r l n e i prtn e ac dMaae n Si c C lg , h noggza 62 ) Q f omaU i rt O ea os s rha ngmet c ne oee Sa dn i o 786 v sy i Re n e l h 2
12 柔性 化 。 即能 够 制造 出满 足 客户 所 需 要 的 . 不 同产 品或服 务 , 物 流 服 务 的重 要 一 点就 是 满 而
比利 时北 部 的安 特 卫普 港 , 有 汽 车 、 材 、 拥 钢 煤炭 、 水果 、 食 、 材 、 粮 木 化肥 、 张 、 装 箱等 专业 纸 集 码 头 , 有各 式仓 库 和专用设 备 , 有炼 油 、 备 建 化工 、
发生在港 口并通过港口的功能来实现 , 促使港 口 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物流服务中去 。在综合物流的 冲击下 , 口作为运输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发 港 展起港 口物流 , 作为一种重要 的物 流形态将对国 民经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 响。有鉴于此 , 本
征 。以新航道 为 主轴 , 港池 多采用 挖人式 , 排列 于
方国家港 口 运作经营的合作模式 , 对推动港 口经
营与 管理 的 国际 化 和现 代 化 进 程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主航道两侧 , 按功能分设干散货 、 集装箱 、 滚装船、 液体货及原油等专用 和多用码头 , 实行 “ 保税仓 库 区” 度 , 成 由港 口、 路 、 路 、 制 构 铁 公 内河 、 道 管 和城 市交通 系统 及机 场连 接 的集 疏运 系统 。
维普资讯
港 口科技 ・ 口探 索 港
国 夕 港 口物 流 发 展 的 趋 势 卜 特 征 及 启 示
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分析及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了巨大 的成就 , 建 成多个吞吐能力万吨级 以l 卜的港 口, 港 口物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 跨 国贸易逐渐增加 , 推动 了 商 品和国际资本在全球范 围内的快速 流动和配置。全球贸易 的快速发展带动 了各 国港 口物流 的发展 ,在现代物流发展形 势和要求下 , 各国港 口开始朝 国际航运 中心方 向发展 , 逐渐形 成具有一定规模物流运 营体 系的综合 物流运营 中心 。随着市 场竞 争越来越激烈 , 作为物流链 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 中心港 口 必须不断提高 自身 的服务质量 , 不断完善 自身服务 内容 , 借助
验, 对构建现代港 口物流产业格局 , 发挥港 口物流推动经 济发 展的重要作用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典型 港 口物 流 发 展 模 式 及 适 用 条 件 分 析
2 . 1 港 口物 流含 义
港 口物流 指 的是 一 些具 备 良好 软 硬 件 条 件 的大 型港 口城
外贸易中有近 9 0 %依靠 海运 完成 ,港 口物流产业 已经成为拓
张 丘
( 衡水学 院 , 河北 衡水
[ 摘
0 5 3 0 0 0 )
要】 对国外典 型的先进港 口物流发展模式进行了介 绍和分析 , 借鉴国外成熟的港 E l物流发展经验 , 通过和国内港 口物流
发展现状对 比, 针对当前国内港 口物流发展中的不足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促进 国内港 口物流更好地发展 。
研 究 与 探讨
d o i : l O . 3 9 6 9 4 . i s s n . 1 0 0 5 - 1 5 2 X. 2 0 1 5 . 0 6 ( 2 ) . 0 1 1
物流技术 2 0 1 5 年第 3 4 卷6 月刊( 下半月)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港口物流成为了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将探讨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1.快速发展。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速度快,建设了大量的港口,使港口物流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2.装卸效率高。
我国港口物流装卸效率大幅提高,减少了装卸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
3.港口网络覆盖广。
我国港口网络覆盖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港口布局。
4.物流服务水平提升。
我国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港口物流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港口物流配套设施存在不足,如港口停车场、码头设备等。
2.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3.物流成本高。
我国港口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降低物流成本。
4.物流服务质量不达标。
我国港口物流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1.加强港口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停车场、码头设备等,以提高港口物流效率。
2.推进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
3.降低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以提高港口物流市场竞争力。
4.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加强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
总之,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港口物流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港口物流的重要性与发展

创新港口物流服务模式
推动港口物流服务向智能化、绿色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提高港口物流服 务质量和效率。
探索新的港口物流服务模式,如跨境 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满足市场多 样化需求。
推动港口物流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相 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港口 物流产业链。
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港 口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 中度。
港口物流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港口物流的主要功能包括货物装卸、 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同时还承 担着货物检验、报关、保险等延伸服 务。
作用
港口物流在促进国际贸易、加速物流 运转和提高供应链效率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
港口物流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港口仅作为货物装卸的场所,服务单一,管理落后。
发展阶段
港口开始提供仓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加强信息化 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现代阶段
港口物流向专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 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国际贸易的枢纽。
02
港口物流的重要性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港口作为全球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大量货物的装卸 、中转和运输任务,是国际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够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
港口物流的发展还能够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推动城市的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此外,港口物流还能够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航运、造船、钢铁、石化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 促进经济的增长,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口物流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以中国香港和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港口在国际竞争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将从港口物流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该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准确预判。
一、港口物流的现状分析1. 香港港口物流的现状香港作为一个海上贸易中心,其港口物流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完善的港口体系和世界领先的物流运输技术。
目前,香港港口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吞吐量位列世界前列。
香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前沿的物流技术支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3D打印、人工智能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和海运物流领域。
(2)政府的支持和对物流业的重视,为香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3)地理位置优越,是来往全球的货物和人员的必经之地,能够有效连接中国和海外市场。
2. 上海港口物流的现状上海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
上海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内地向海洋和内陆市场扩展的重要枢纽。
(2)先进的港口设施、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及快递服务的配套建设,使上海港口物流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3)上海政府对于港口物流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产业政策的发展,也为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分析目前港口物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绿色物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利用节能、环保、减排等技术手段,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目标的物流方式。
未来港口物流将关注绿色物流,通过提升港口设施能力和改善物流流程,使得整个物流过程更为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启示摘要:随着国内外现代物流业的兴起与不断发展,港口城市——这一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交汇点,港口物流的核心地位与交通枢纽关系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针对国内外一些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和模式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有利的启示。
关键词: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一、引言港口物流主要是指各国的港口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用先进的软件、硬件管理作为依托,对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进行强化,突出港口的特征,充分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物流体系,是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世界港口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代从事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转运等,也就是货物的“运输中心”。
第二代除了从事货物的仓储与装卸外,还增加了一些商业活动、工业活动,被称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为了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及物流的发展,使得港口逐渐向着国际物流的方向发展,被称为“国际物流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港口作为对外贸易及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港口物流正伴随着迅速膨胀的国际贸易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港口物流必须及时进行改进和发展,才能迎接全新的挑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国外主要港口物理的发展模式分析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港口正处于第二代发展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大型港口在逐渐向第三代港口迈进。
目前,世界上吞吐量比较大的港口,如:新加坡、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等,在港口物流的建设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主要的贸易港口和交易枢纽。
(一)因港口而兴起的新加坡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是因港口而兴起的。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国际海运洲际航线上,是全球海运的中心港口,新加坡的集装箱年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
新时期的新加坡正朝着海、陆、空、仓储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型的物流中心发展。
新加坡不仅通过调整了对港口的管理策略制定了新的措施,还注重对技术的改造,通过不断的挖掘港口的内部潜力来提高生产力。
新加坡港口采取的物流模式主要是:在本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游客和商家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物流分工比较明确,采取集约经营;通过多方面努力来培育港口物流链,使得加工业与港口联合共同发展;新加坡政府加大了“一条龙”服务发展物流的力度;新加坡港口物流通过与高科技的有机结合,基本实现了物流运转的自动化模式,新加坡政府还启动了“贸易网络”系统对港口物流进行管理,政府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信息交流,大部分物流公司已经花巨资建立了网络技术平台;新加坡港口的物流公司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化的特点,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他们主要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多种理想的服务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客户的成本。
可见,新加坡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是兼具了供应链物流中心与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统一模式。
(二)“欧洲门户”——鹿特丹港鹿特丹位于荷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是荷兰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城市。
它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的河口,港口面积大100平方公里,最深吃水处深达22米,最大可以停泊54.4万吨的特大型油轮。
其每年吞吐的货物80%以上发货地和目的地均不是荷兰,大量的货物通过鹿特丹这一港口进行的中转,基本在48小时内就可以将货物分散到各欧共体成员国家。
同时,鹿特丹港还充分发挥了个性化服务的优势,为客户提供运输,采取中转服务与多式联运有机结合的服务方式。
鹿特丹港口物流的模式采取的是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港口的管理局拥有极大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管理自主权。
一般情况下,港口管理局险将一部分仓库与堆场发展成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并为其提供基础设施,管理局本身并没有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
当物流中心逐渐走向成熟后,港口管理局在对物流中心进行重点选择,选择一些业务基础牢固、信誉较好的物流公司进行加盟,然后再吸收一些工商企业加入到物流中心。
鹿特丹港口的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点:港口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工业物流链。
工业已经成为鹿特丹经济的重要内容。
例如:全球知名的埃索、壳牌、科威特石油公司都在鹿特丹港口落户,为鹿特丹港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例如:联合利华、可口可乐这些全球知名的食品公司也在鹿特丹港口落户。
政府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管理的模式。
鹿特丹港口为物流中心提供了配套的设施,物流中心的专业化程度较高。
在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就是鹿特丹港口,它为客商提供了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集装箱的装卸过程完全采用电脑控制。
目前鹿特丹港口正逐渐成为港城一体化的国际性港口。
它不仅拥有全球重要的国际贸易,而且还实行各项自由的优惠政策。
港口建设现代化,是目前鹿特丹港口的主要特点,形成了由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管道、城市交通系统、机场相互连接的运输系统。
另外,鹿特丹港口还拥有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
鹿特丹港口管理局正在不断进行管理机制的调整,不断扩大港口的区域,加强对信息港的建设,加强对物流专家的培训与教育。
(三)安特卫普港口物流模式安特卫普是位于比利时境内最大的港口,在欧洲排名第三。
它位于斯海尔德河的下游,港口总面积达10633万平方米,货物年吞吐量大亿吨。
是仅次于鹿特丹港口、马赛港的欧洲大港。
安特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的物流中心,是有多方合资共同经营的港口物流中心。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联合数家水、陆、空运输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组成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该物流中心集货物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化处理为一体,为客商提供一条龙的综合性服务。
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于,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港口资金短缺的困难,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上先进的物流企业的合作,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为发展本国的港口物流奠定基础。
安特卫普港口具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客商提供了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良好的硬件设施为专业化港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使安特卫普港口实现了“安特卫普信息控制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使信息传递实现了网络化。
三、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我国的港口物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很多港口的物流建设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缺乏规模性到初具规模的发展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都对我国港口物流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我国港口物流必将朝着国际物流中心(即第三代港口)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上海、天津、深圳等港口都在积极发展、寻找适合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
我国的香港港是全球效率最高、最为繁忙的港口。
香港港口是全球供应链上最主要的枢纽港,全部设施均由私营公司投资、经营、拥有。
各经营商都积极采取新的货物管理技术、增加货物的处理效率,而政府只是为港口的发展提供基础配套设施,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香港政府对港口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高度支持,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同时,香港政府与大学和教育机构联合,为港口物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全面提升了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我国港口总体格局日趋合理化目前,我国依照特殊的地理位置,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天津港、上海港、深圳港为主要枢纽港,同时以舟山港、广州港、秦皇岛港、南通港、连云港港、日照港等为区域的重要辅助港口,其他中小港口为补充的系统性港口布局。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港口群,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的沿海和内河港口,对我过去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港口物流的软环境逐渐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港口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地方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港口物流的建设力度和重视程度。
各地方政府希望能以港口物流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的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各地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大开绿灯,逐步形成了适合港口物流发展的优越的软环境。
(三)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我国港口物流中,天津港、上海港、青岛港属于“领头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仅就基础设施而言,与国际港口相差了30年。
这是需要我国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四)落后的运营理念和人才的匮乏我国港口物流运营缺乏服务意识,服务类型也比较单一,面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很难与世界先进港口物流竞争。
由于物流行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社会上对物流专业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这也就造成我国专业化物流人才匮乏,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
四、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一)港口管理模式对我港口物流的启示通过对世界知名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的形式是十分普遍。
目前出现了一些由民营化管理的模式,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港口物流管理中出现的公营化的弊端,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它有利于我国港口的经济性、公益性的同步发展。
(二)港口物流链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工业的发展,这也是现代城市中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鉴国外的临港工业发展状况,在我国沿海城市,凭借沿海港这一主要优势,吸引投资企业向沿海港口集中,形成贸易、加工、金融、运输的中心,从而推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世界各大港口对信息平台的建设,在我国建立起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推动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人才队伍建设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纵观世界各大港口对物流人才的重视程度,我国在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港口物流管理技术人才是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关键,可以像香港一样,政府与大学、国外知名物流中心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为我国港口物流培养合格的、高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
也可以引进一批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突破我国人才匮乏的瓶颈。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国际战略地位越来越明显,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主导地位的体现。
目前,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港口物流对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程言青.港口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2]王斌义.港口物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3]夏东进.论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12)[4]唐凤范,赵昱.广西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5]高艳玲.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