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全组鼻窦开放术技术操作规范

全组鼻窦开放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重症全组慢性鼻窦炎,经系列非手术治疗或局部手术治疗无效者。
2慢性全组鼻窦炎并多发性鼻息肉,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禁忌证】1病变局限在部分鼻窦或保守治疗有效者,忌行大范围手术。
2少年儿童不宜行广泛鼻窦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从前向后法(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均可。
主要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状况,兼顾术者的技能水平,选择对患者最佳的麻醉方式。
(2)术前准备①患者准备:患者仰卧,4%氯己定头面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
②鼻腔检查:使用血管收缩药后,彻底检查双侧鼻腔,并根据鼻窦CT扫描提示,着重检查术侧中鼻道的解剖和病变情况以及与手术相关的重要解剖定位参考标志。
检验患者内镜表现与CT表现是否相符。
(3)基本步骤①切除钩突:是从前向后术式的起始步骤,钩突切除是否完整,决定了术野是否宽敞、上颌窦口能否顺利暴露及手术能否顺利实施。
以剥离子或镰状刀钝面轻压钩突与鼻腔外侧壁相接处的黏膜,确定大致的切口位置。
用镰状刀自中鼻甲前端根部钩突附着处插入,沿钩突与鼻腔外侧壁的附着缘,自前上向后下弧形划开黏骨膜,直至钩突的后下附着缘处。
持剥离子沿切口将钩突向内侧剥离,使其仅与上、下两端与鼻腔外侧壁相接。
用不同角度的筛窦钳将钩突上、下两端与鼻腔外侧壁分离后咬除。
②开放/切除前组筛窦:不同角度的筛窦咬钳从前向后开放/切除前组筛窦尽可能保留和避免损伤黏膜,至中鼻甲基板后,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清除眶纸板和中鼻甲根部残余气房。
③开放上颌窦上颌窦自然孔的定位:用30°或70°内镜寻找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孔。
上颌窦自然孔通常位于筛漏斗后下,对应中鼻甲下缘前中1/3交界处,被钩突尾部遮蔽,钩突切除后才能充分暴露,有时该孔可被息肉或水肿黏膜覆盖而不易找到。
此时可用剥离子或带角度的吸引器,或弯曲探子,沿钩突切缘外侧筛漏斗形成的沟槽自前上向后下滑行,或沿下鼻甲前上与鼻腔外侧壁结合处上方,轻压中鼻道鼻腔外侧壁的黏膜,多可找到狭窄呈漏斗状的上颌窦自然孔。
鼻内镜鼻眼相关手术PPT演示课件

眼睛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 行处理,实现视觉感知。
鼻眼相关疾病介绍
01
鼻窦炎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窦感染性疾病,可导致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
状,严重时可影响眼部健康,引起眼部感染。
02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鼻腔炎症,可引起鼻塞、流清涕、打
联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
新型材料的应用
研究开发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 能性的新型材料,用于手术植入
和修复。
基因治疗
探索基因治疗在鼻眼相关疾病中 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
疗方案。
免疫疗法
研究免疫疗法在鼻眼相关疾病中 的疗效和机制,为患者提供新的
治疗手段。
手术目的
通过手术清除病灶,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促进鼻眼相 关疾病的康复。
手术适用范围
01 慢性鼻窦炎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 内镜鼻眼相关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02 鼻息肉
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复发性鼻息肉,手术切除是 必要的治疗方式。
03 鼻腔狭窄
对于因炎症、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鼻腔狭窄,鼻内 镜手术可以帮助扩大鼻腔通道。
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鼻腔,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感染。
随访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处理 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鼻内镜鼻眼相关手术并发症
04
及处理
出血及处理
01
02
03
总结词
鼻内镜鼻眼相关手术可能 导致出血,需及时采取措 施进行处理。
出血原因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 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
采用止血药物、填塞止血、 电凝止血等方法进行止血,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多鼻窦炎(内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2020版】

慢性多鼻窦炎(内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一、慢性多鼻窦炎(内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多鼻窦炎(ICD-10:J32.803)。
行内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ICD-9-CM-3:22.5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年)1.鼻中隔矫正术;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或部分切除术;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4.上颌窦开放术;5.额窦开放术;6.蝶窦开放术;7.眶尖部手术;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803慢性多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2)鼻功能测试。
(3)鼻腔分泌物病原学检测(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鼻窦炎模板

名称:鼻窦炎主诉:双侧间断性头痛、鼻堵5年余,加重1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感冒后出现双侧头痛,额部较为明显,性质为深部钝痛,伴有双侧间断性鼻堵,流脓涕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诊为“鼻窦炎”,经抗生素、抗组胺药和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
患者近一年来头痛、鼻堵渐加重,伴流黄脓涕,头昏、嗅觉下降。
无涕中带血、视力改变病史。
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以“鼻窦炎、鼻息肉”收入院。
病程中饮食、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未去过外地,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耳郭及外耳道无异常,无牵拉痛。
外耳道通畅未见新生物及分泌物。
鼓膜无充血、肿胀、膨出、内陷、疤痕及钙质沉着等。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前额部疼痛,鼻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鼻腔高度肿胀,双侧下鼻甲肿大。
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
咽喉部检查:扁桃体I°突出,表面无分泌物。
咽后壁粘膜稍充血,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
间接喉镜检查:见舌根淋巴组织增生,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
两声带表面光滑、无充血,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鼻窦CT:双侧全组鼻窦高密度影。
诊断依据:1.中年患者,慢性病程,“双侧间断性头痛、鼻堵5年余,加重1年”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前额部疼痛,鼻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鼻腔高度肿胀,双侧下鼻甲肿大。
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
3.辅助检查:鼻窦CT:双侧全组鼻窦高密度影。
鉴别诊断:1.副鼻窦囊肿:常见粘液囊肿和粘膜下囊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讲解模板

谢谢!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概述:
斗,以及相邻的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 的自然开口。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妨碍 了额窦、上颌窦和筛窦的通气、引流功能, 从而引起鼻窦炎。这一观点引出了功能性 内镜鼻窦手术的问世。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概述:
1985年美国Kennedy最早提出功能性内镜 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其最基本的内 涵是彻底清除病变,根据内镜下所见和鼻 部CT扫描所示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准确、 彻底清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开放筛窦, 扩大上颌窦自然开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概述:
口和蝶窦开口,清理额隐窝,开放额窦开 口,使筛窦术腔与额窦、上颌窦、蝶窦和 中鼻道形成一个开放的窦口--鼻道通气引 流系统,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和(或) 可逆的黏膜,尽可能保留中鼻甲,以长期 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和纤毛的传输 功能,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病变自行恢复, 而不必做传统的根治性黏膜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处理: 2.24~48h后取出填塞物。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处理: 3.酌情应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处理: 4.术后1~2d清理鼻腔1次。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处理: 5.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用呋喃西林麻黄麻黄 碱滴鼻液滴鼻5~6次/d,共5~7d。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概述: 年的努力,才发展成今天的功能性内镜鼻 窦手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概述:
内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无论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还 是内镜下鼻窦手术都与传统手术相互关联, 有时很难准确地区分某一种术式属于哪种 类型。内镜鼻窦手术就是利用了内镜的多 角度,可直视的优点,通过减少损伤,彻 底清除病变,使传统手术向前迈进了一步。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严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术前准备: 7.术前30min肌注止血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术前准备: 8.全麻按全麻常规。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1.切除钩突(筛漏斗切开)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方法一:用反咬钳钳叶从后向前插入钩突 内侧,向前钩住钩突体部(图9.4.17.14),依钩突大小分次咬除钩突体部,再 用不同角度的筛窦咬钳从钩突体的缺口向 前上和后分别咬除钩突头及尾部(图 9.4.17.1-5)。或用吸切器头分离钩突残 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 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 条。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2.24~48h后取出填塞物。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3.酌情应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4.术后1~2d清理鼻腔1次。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部太厚,一刀未透,须再切时,务使后端全部切断,才能完整钳除。钩突 可因炎症侵蚀而缺少骨质感,或明显增生肥大,骨质变硬。当钩突骨性增 生肥大,且向外侧移位时,切除钩突有一定难度,此时应当用镰状刀或小 剥离子充分分离钩突骨片,再钳夹取出。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注意事项: 。若后组筛窦未受侵犯,应尽量不损伤。 中鼻甲也应保留。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注意事项: 5.术中如有出血,可用单、双极电凝止血。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筛窦开窗术
注意事项: 6.术中切除组织应尽量用锐性,严禁撕、 掰组织和骨片,防止广泛撕脱黏膜和引起 脑脊液鼻漏。
《内镜鼻窦手术》PPT课件

6、激素 甲泼尼龙片24mg 或泼尼松片30mg 晨起顿服
短期治疗10-14天 维持治疗 根据病情每5天减1片
7、粘液促排剂 吉诺通 0.3 Tid
精品医学
3
入院与术前
8、内科病:
哮喘-呼吸科、麻醉科会诊
肺功能正常(原则上急性发作3月后才考虑手术)
手术能控制鼻部症状,难彻底治愈;对哮喘控制
有一定作用,不能治愈哮喘。手术开放应充分,
11
2、切钩突
常规法-球刀或剥离子沿钩突前缘切开 黏膜并剥离钩突骨质,中甲剪剪断上下 端,钳去钩突。
摇门式-用刀在中甲穹窿下方切开钩突, 反张钳做下方切口,钩突后方插入刮匙 或探针,将钩突从鼻腔外侧壁剔除45度 钳咬除。
精品医学
12
3、筛窦开放
前组-咬开筛泡前壁,切吸转切除筛泡前内壁 后组-切吸转自中甲基板水平和垂直部穿透进
眶上筛房:筛气房从额隐窝延伸至眶上进入额 隐窝外侧壁,可以是多个,开口于额窦口外后 侧。
精品医学
17
额隐窝气房
额泡气房:筛泡上筛房沿颅底气化从额隐窝后 进入额窦,后壁是颅底的前颅窝,前界必须进 入额窦,位于真额窦气化通道后面。
上筛泡气房:筛泡上的气房,上壁颅底的前颅 窝,前界不能进入额窦。
额窦中隔气房:额窦中隔气化,与鸡冠气化有 关。
注意避免向下扩大时损伤窦口下方蝶腭动脉分支。术 前细读CT区分蝶上筛房和蝶窦。
精品医学
14
5、上颌窦开放
改30或70度镜,用剥离子或反张钳去钩突尾端骨质, 切吸转修平黏膜,注意保留上颌窦口后下缘自然引流 途径。
处理原则:上颌窦无明显病变,切除钩突即可暴露窦 口,无需向后囟扩大,以免额窦及前筛分泌物倾倒入 上颌窦内;有副口,反张钳或切吸转与自然口打通; 上颌窦内较多息肉、真菌或粘稠分泌物等病变,窦口 开放到后囟,有利于清除病变与术后观察。
鼻窦炎内窥镜微创手术记录

鼻窦炎内窥镜微创手术记录患者信息患者姓名:XXX性别:XXX年龄:XXX就诊日期:XXX手术日期:XXX术前准备1. 患者于手术前一天禁食禁饮,医生与患者进行了术前交流和解释,并得到患者同意进行手术。
2. 手术前进行了患者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X光检查、鼻窦CT等,确保患者适合进行内窥镜微创手术。
3. 在手术室准备了所需的器械和药物,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1. 患者经全麻后,取正坐位,头环定位,面罩给氧。
2. 用麻醉针在上鼻甲区域注射0.5%利多卡因10ml,进行局部麻醉。
3. 进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状况,确定手术范围。
4. 使用内窥镜和微创手术器械,准确切开鼻黏膜,清除鼻窦周围的炎症和异物。
5. 通过内窥镜引导,使用微小的摄像头和器械进行鼻窦内的显微手术,清除炎症、息肉等病变。
6.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止血、清洗等处理,确保手术区域清晰可见。
7. 手术结束后,将鼻腔内放置纱布进行压迫止血,并向患者宣讲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处理1. 手术结束后患者转入恢复室观察,确保恢复安全。
2. 患者在觉醒后,医生对其进行了术后状况评估,并给予相应的镇痛和抗生素药物。
3. 患者被告知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禁忌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定期复诊进行术后随访。
4.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XXX,与术前病理检查结果相符。
术后效果经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后,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鼻腔通气良好,鼻窦内炎症和息肉被彻底清除,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本次鼻窦炎内窥镜微创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效果满意,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仍需继续定期随访,监测术后病情变化。
备注: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请见附件A。
以上是一份关于鼻窦炎内窥镜微创手术的记录文档。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修改和补充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适应证: 4.儿童上颌窦炎,经多次上颌窦穿刺冲洗 未治愈者,应先行上颌窦开窗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禁忌: 1.慢性上颌窦炎长期积脓,窦腔黏膜有明 显增厚和息肉样变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禁忌: 2.慢性上颌窦炎伴有上颌骨骨炎或骨髓炎 者。
鼻内窥镜下全 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 开窗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概述: 上颌窦鼻内开窗术为在下鼻道外侧壁凿开 一较大窗口,通入上颌窦,使窦内脓液易 于引流,为一种保守的引流手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2.如有纱条填塞,于术后24h取出。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3.纱条取出后用氯麻(1%麻黄素+0.25% 氯霉素)或呋麻合剂(1%麻黄素+0.02% 呋喃西林)滴鼻。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4.术后4d可用吸引器吸除上颌窦内分泌物 或用生理盐水冲洗,1/d,持续2周,预防 机化血块封闭窗口。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5.如开窗口有肉芽组织,要用10%~20%硝 酸银或25%三氯醋酸烧灼或用咬钳去除, 促其消失及上皮化。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并发症: 1.原发与继发出血 原发出血可用纱条填 塞鼻腔及上颌窦腔。继发出血除填塞外宜 用抗生素全身治疗。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3.开窗 于下鼻道已暴露的骨壁处用上颌窦弯形骨锉穿刺至上颌窦(图 9.4.6.3-2)。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再用Luc咬骨钳咬去穿刺的后上及后下骨壁(图9.4.6.3-3)。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用Ostrum前向咬骨钳咬去穿刺孔前上前下骨壁,使窗口前后约2cm,上下 约1.5cm大小(图9.4.6.3-4)。开窗后将下鼻甲复位。
注意事项: 2.开窗口不能过后,以免损伤蝶腭动脉的 降支,引起严重出血;也不能过高,以免 损伤鼻泪管发生阻塞及泪溢。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注意事项: 3.咬除上颌窦内侧骨片时必须完全清除, 以免遗留窦内形成死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后处理: 1.术后全身给以抗生素3~4d。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4.止血 手术时如出血不多可不用填塞,如有出血可用碘仿纱条填于开窗口 处及下鼻道。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注意事项: 1.上颌窦开窗口下界应与鼻底平行,开窗 前缘不超过下鼻甲前缘,但尽量靠前以利 于引流及冲洗(图9.4.6.3-5)。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1.用长的扩鼻镜或扁平剥离子பைடு நூலகம்下鼻甲外 侧面将下鼻甲骨折后翻向上,更好地暴露 下鼻道外侧骨壁。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步骤:
2. 在下鼻甲前端之后约1cm的下鼻道外侧壁 处做一垂直切口,于此切口后1.5~2.0cm 处做另一垂直切口,于两垂直切口上下做 两平行切口分离骨膜除去黏膜 片,暴露下鼻道骨壁(图9.4.6.3-1)。 亦可于两垂直切口之上做一个平行切口, 保留黏膜片,开窗后将黏膜片翻于窦腔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禁忌: 3.上颌窦囊肿或肿瘤。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手术禁忌: 4.慢性上颌窦炎有牙槽瘘管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前准备: 1.剪鼻毛,剃胡须。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前准备: 2.术前夜服地西泮(安定)5mg。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适应证: 上颌窦鼻内开窗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适应证: 1.亚急性或反复发作性上颌窦炎,发作间 歇期可以恢复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适应证: 2.轻度慢性上颌窦炎,经反复穿刺冲洗未 能治愈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适应证: 3.慢性上颌窦炎,长期积脓,但窦腔黏膜 无明显增生改变,黏膜上皮可望恢复者。
并发症: 2.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 若术后每日用麻 黄素收缩鼻黏膜,则可以预防。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窗术
术后护理: 注意加强营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