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与保险原理知识总结

保险学与保险原理知识总结
保险学与保险原理知识总结

绪论

一、保险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分配领域中体现的特殊的经济关系,简称为保险经济关系。

(一)保险分工协作关系

从宏观来说,是指保险主体即保险人(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从微观来说,是指保险企业部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促进的关系。

(二)保险经济利益关系

从宏观来说,包括保险企业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保险企业与被保险人的关系、保险企业之间的关系、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

从微观来说,包括保险企业部个层次人员的利益分配和占有关系。

(三)保险数量关系

即保险与其有关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指当某种与保险有关的要素发生变化时,对保险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正值或负值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数学模式计算出来。

(四)保险效益关系

即保险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从宏观来说,是指整个社会在保险业上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与保险为社会所节省经济利益或通过补偿为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总和之间的量的比较关系。

从微观来说,是指保险企业自身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保险企业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与其获得的收入之间的比较关系。

结论

保险学是研究保险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保险学的研究容

1、保险学的容与对象的关系

联系:保险学的容由其对象决定;保险学的对象通过其容来体现。

区别:一门科学只能有一个研究对象;但它所涉及到的容比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所阐发的容要广泛得多。

2、保险学的主要容

1)保险经济关系

主体容。

2)法学

因为:

第一,保险关系是按照国家颁布的保险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

第二,保险关系双方都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以保险合同的形式相联系的。

第三,一旦发生保险合同责任围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保险双方须按照合同规定处理赔付关系,若发生合同纠纷,则须通过法院以法律程序加以解决。

3)数学

从宏观来看,概率论是保险经济建立的数理基础,是制定保险费率的科学依据,使保险经济建立在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基础上。

从微观来看,保险企业承保的每一个具体风险的保险费都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加以计算。

4)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保险经济离不开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与建筑、工程、原子能、航天航空等技术科学也有联系。

例1:某保险公司承保由运到的一船大豆的海上货物运输险。船到后大豆全发了芽。货主要求赔偿。保险公司经过化验,证明大豆发芽的原因是经淡水浸泡。按照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只负责赔偿海水浸泡所至的损失,此案不属于赔偿之列,故拒赔,保护了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

例2:某家保险公司承保一个仓库的火灾保险。仓库里存放的是棉纱。某日,邻居失火,救火时水浸渍了仓库的棉纱。依据火险合同的规定,救火时水渍的损失理应赔偿。投保人据此要求赔偿仓库里存放的全部棉

纱。保险公司到现场进行拉力实验,证明只有下层棉纱受水渍,上层完好无损;即便下层虽受水渍也没有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故按合同仅赔了1/3,保护了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

第一章保险的性质

主要容:

一、保险的定义

二、保险的依据

三、保险的职能

四、保险的作用

五、保险与社会保险六、保险与赌博、储蓄、担保

案例1:

乃群从1962年起在汽车制造厂工作,为全民固定工,连续工龄30年。在此期间,他在缴纳了养老保险费。1992年50岁时离职到一家外企工作,继续在缴纳保险费直至2002年4月退休。由于和两地有关部门“踢皮球”,乃群竟然在退休后领不到退休金。

案例2:

1997年,一位32岁的父亲为自己的两个儿子投了10万元的保险。两个孩子15-22岁期间每人每年可以得到2万元教育年金共7次。如果父亲去世,两个孩子每人每年还可以分别得到养育年金6万元,共13次。到2011年两个孩子年满22岁时,还可以各自领取10万元的满期保险金。这几笔费用共计240万元。1999年,父亲不幸病逝,但给孩子留下了丰厚的保障。

一、保险的定义

(一)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保险学说

1、损失说

以损失概念作为保险性质的学说。强调没有损失就没有保险。

损失赔偿说。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同。

“保险是当事人的一方收受商定的金额,对于对方的损失或发生的危险予以补偿的合同。” (马歇尔,英)

“保险是约定的当事人的一方根据等价支付或商定,承保某标的物发生的危险,当该项危险发生时,负责赔偿对方损失的合同。” (马修斯,德)

损失分担说。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对损失的共同分担。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华格纳。

“从经济意义上说,保险把个别人由于未来特定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事故在财产上所受的不利结果,使处于同一危险之中,但未遭遇事故的多数人予以分担以排除或减轻灾害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这个定义既能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险种、任何部门的保险,同时也可适用于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甚至还可适用于自保……所有的保险都是损害保险。”

危险转嫁说。认为保险是对损失的赔偿,是对危险的转嫁。

“保险是为了赔偿资本的不确定损失而积聚资金的一种社会制度,它是依靠把多数的个人危险转嫁给他人或团体来进行的。” (兰温,美)

2、二元说

将否认人身保险说和择一说归为二元说。

否认人身保险说。否认人身保险是保险。

经济学家科恩说:“因为在人身保险中,损失赔偿的性质极少,它不是真正的保险而是混合性质的保险。”

埃斯特说:“在人身保险中完全没有损失赔偿的性质,从国民经济来看,人身保险不过是储蓄而已。”

威特认为,“人身保险不是保险而是一种投资。”

择一说。这种学说不同意人身保险不是保险的说法,但又不能找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共同概念,因而主将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分别以不同概念进行阐明。

爱伦贝堡认为,对保险合同的综合性定义应该是,“保险合同不是损失赔偿的合同,就是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合同”,二者只能择其一。

3、非损失说

几乎完全脱离损失概念的学说。

技术说。费芳德为代表人物。他认为,计算保险基金时,一定要通过特殊技术,使保险人实际支出的保险金总额与全体投保人交纳的净保险费的总额相等。保险的性质就在于采取这种特殊技术,科学地建立保险基金,这样就没有必要在保险合同是否以损失赔偿为目的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了。

欲望满足说。倡导者是拉札路斯。戈比创立了欲望满足说。

戈比指出,保险的目的是当意外事故发生时,以最少的费用满足该偶发欲望所需的资金,并予以充分可靠的经济保证。

所得说。代表人物是休鲁兹。他认为,保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不稳定,即保险是为了解除因经济的不稳定以致储蓄无能为力的缺点,在经济不安定的情况下,把储蓄的负担分摊给多数经营单位,以保障所得

经济确保说。代表人物为胡布卡。认为,一切保险的目的或加入保险的动机,都不是为一定事故的损失做准备,而是在未来的不确定的灾害事故发生后得到经济的保障。

上述论述虽有差异,但以下几点认识趋于统一:①保险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制度;②保险的目的是处理风险;③保险的机能是赔偿损失;④保险计算的基础是合理分担。

(二)保险的经济学定义

定义Ⅰ :保险是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提供的服务劳动形成的一种服务商品。

定义Ⅱ: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该定义描述了保险活动的过程:交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理赔。

保险性质的体现:

第一,经济性。保险体现了一种供求关系:从需求看,大量标的存在共同风险,与之有利害关系的社会主体希望付出一定代价,在受损后能够获得补偿;从供应看,保险人运用概率的技术手段证明通过收取保险费,可以对损失进行补偿,并可以获利。

第二,金融性。保险组织通过收取保险费聚集大量资金,再对其进行运作,实际起到了融资作用,成为金融的中介机构。

第三,商品性。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的,因而是一种商品。

第四,服务性。保险是通过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进行分配与再分配活动,为社会服务。

(三)保险的法律定义

是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定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容体现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保险合同正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

二、保险的依据

(一)自然前提(或自然基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1、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原始保险产生的自然前提

2、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同样是现代保险永存的自然前提

(二)物质基础:一定水平的社会生产力

1、保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生产力水平越高,保险经济关系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保险经济关系就越发展。

(三)(现代)保险的经济基础:商品货币经济

1、现代保险的经济基础:以盈利为目的;货币补偿形式

2、商品经济越发达,保险业也就越发达

(四)保险的法律基础: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保险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没有保险合同就没有保险经济关系。

(五)(现代)保险的数理基础:概率论

事后均摊:即灾害事故发生后,按实际损失数额,由大家平均分摊。这是原始保险的普遍形式,是一种被动的分摊办法。

事前均摊: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前,科学计算出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率,据此计算出保险费率,再均摊给具有相同风险的投保人,由他们按费率缴纳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出险后即可以用这种基金进行补偿和给付。

三、保险的职能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

1.经济补偿职能

在保险活动中,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的损失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

这种职能适用于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

2.经济给付职能

对于人身保险,保险的基本职能不是经济补偿,而是经济给付。

(二)派生职能:

⒈保险的融资职能

含义:保险人将保险资金中的暂时闲置部分,以有偿返还的方式重新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以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的职能。实际上就是资金融通的职能。

必要性: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资金的闲置被认为是一种不容宽恕的浪费。

可能性:收取保险费到赔付保险金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和规模差,使一部分保险资金始终处于暂时闲置状态。方式: 一是将保险基金存入银行,由银行贷放出去,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二是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进行运用。

意义:通过保险资金的运用产生收益,在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的同时,增大保险资金总量,降低保险经营成本,稳定保险公司的经营。

⒉防灾防损职能

是指保险人参与防灾防损活动,提高了社会的防灾防损水平。

这种职能的必然性和条件:

第一,有利于保险人的自身效益,愿意主动参与。

第二,保险人有能力参与。

第三,能够提高被保险人的防灾防损意识。

四、保险的作用

(一)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有助于受灾社会组织及时恢复生产或经营

2、有助于社会组织加强经济核算

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使企业面临的不确定的大额的损失,变成确定的小额的保险费支出,并摊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或流通费中,既符合企业经营核算制度,又保证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稳定。

3、有助于促进社会组织加强风险管理

第一,保险公司可以帮助投保人尽可能地消除风险的潜在因素,达到防灾防损的目的。

第二,还可以通过保险费率这一价格杠杆调动被保险人防灾防损的积极性,共同搞好风险管理工作。

4、有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

5、有助于保证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保障受害的第三者的利益

致害人可以作为被保险人,将这种责任风险通过责任保险转嫁给保险人。

(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有助于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进行

保险对经济损失的补偿,能及时和迅速地对因经济损失的中断和失衡发挥修补作用,从而保障社会再生产的延续及其顺畅进行。

2、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新技术的采用,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意味着新的风险。而保险的作用正是在于通过对采用新技术风

险提供保障,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使用专利撑腰壮胆,以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保险业务的发展,如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海洋货物运输保险、远洋船舶保险等险种的发展,既可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保障国际经济交往,又能带来无形的贸易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4、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保险通过对保险责任围的损失和伤害的补偿和给付,分散了被保险人的风险,使被保险人能够及时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从而为社会的稳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三)保险的消极作用

1、产生道德风险,出现保险欺诈

2、增大费用支出

保险的开办费用;保险欺诈带来的查勘定损乃至侦破费用。

五、保险与社会保险

(一)社会保险的含义

1、社会保险的定义

也称社会福利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一种。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在因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业中断劳动,本人和家属失去生活收入时,能够从社会(国家)获得物质帮助。

2、社会保险的基本特点

第一,强制性。由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政策,在法定围的保险双方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二,与劳动挂钩。所确认的成员是指参加过社会劳动的人,所承认的危险仅仅是指由于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所致,所确认的补偿经济损失是直接收入损失。

第三,补偿水平偏低。补偿水平只能维持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能保证维持原有生活水平不变,更不会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

第四,福利性。并不与劳动者的劳动贡献直接联系,即并不依据劳动者和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实际生活需要,只有在劳动力丧失时才发挥作用。任何人丧失劳动能力都能享有这种权利,因而是一种福利。

3、社会保险制度的类型

第一,传统型。以俾斯麦的理论为依据。它贯彻“ 选择性” 原则,强调“ 个人责任“ ,给付与收入和交费联系,分配有利于低收入者,支付有一定期限,费用由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或两方负担,工作由国家专门机构统一管理。

第二,福利型。以贝弗里奇的理论为依据。它贯彻“普遍性”原则,强调“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保障围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按统一标准交费和给付,保障水平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享受时间以需要为准。保险基金由国家税收解决。保险业务由国家机构统一管理。

第三,国家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保险围广泛,职工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都有权享受社会保险。保险费由国家预算开支,职工个人不付保险费。由国家统一的保险组织经办,工人参加管理。以前联为代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亦如此。我国目前已改变。

第四,储金型。实质上是由国家强制实行的储蓄保险制度,强制劳方或劳资双方交费,以职工名义存入储金局,职工退休和其他需要时,连本带息发还职工。被保险人之间不存在收入再分配,不能共担风险,因而是一种有原始保险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

4、社会保险的容(险种)

第一,老年、伤残、遗属社会保险。

第二,生育社会保险。

第三,疾病社会保险。

第四,工伤社会保险。

第五,医疗社会保险。

第六,失业社会保险。

(二)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1、联系: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

2、区别

1)保险的性质与原则不同

从性质来看,保险是自愿的,社会保险则是强制的。

从实施原则来看,保险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社会保险则不强调保险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实际上是一种福利。

2)保险基金的来源与待遇支付不同

保险基金全部来源于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社会保险基金则主要依靠国家减免所得税、劳动者所在单位缴纳,以及劳动者个人少量交费而形成,必要时国家财政给予补贴。

从待遇支付来看,保险坚持权利和义务严格对等。社会保险则只要求权利和义务基本对等。

3)管理体制与法律畴不同

保险由保险公司管理,严格履行保险合同,发生争议时,由经济法规加以调节。社会保险由政府的劳动部门管理,发生争议时,用行政法规进行调整。

六、保险与赌博、储蓄和担保

1、保险与赌博有本质的区别:

1)赌博中的风险是主观引起的,是否获利不确定,而且无法转移;保险的风险是客观的,是可以确定的,而且能够转移。

2)赌博可能获利,保险则无此可能。所以赌博面临的风险是投机风险,有损失和获利双重性;保险面临的风险是纯粹风险,只有损失而无获利的机会。

3)与随机事件的关系不同。保险要求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赌博则无此限制。

2、保险与储蓄

其共同点都是:将现有的剩余财产用作准备,以便将来在一定条件下满足经济上的需要。尽管保险中的人寿保险储蓄性特别强,但二者仍有明显区别:

1)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储蓄是个人行为,个人出一部分财产做准备,应付将来需要,无须别人帮助;保险是互助行为,大家各自出一部分财产,应付将来共同的需要。

2)遵循的原则不同。储蓄采取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所准备的财产是个人财产,个人对其始终拥有所有权,可以任意支配;保险采取投保自愿、退保自由的原则,在不退保的情况下,个人一旦投出准备财产(保险费),便失去了对着部分财产的所有权,成为共同财产准备,其使用途径与方法由保险人根据保险条件决定,投保人一般无权干涉。

3)储蓄对个人而言,支付与反支付具有对等关系(等价交换),个人将一笔钱存入银行,将来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保险从整体看,支付与反支付具有对等关系,但对个人则不具备这种关系,而是一种对价关系,即保险人付出保险费,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保险费不返还;但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将获得比保险费高得多的赔偿。

4)保险采取了特殊的精算计算方法,储蓄则不需要这种复杂的计算技术。

3、保险与担保

有的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担保业务,但与担保仍有区别:

1)保险的运作是双方的行为,投保人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赔偿,双方都有义务;担保行为中仅仅担保人有单方面的义务,在出现违约后负责赔偿。

2)保险基于对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精确计算,有保险基金积累;担保则没有这种基础,仅仅出于当事人主观上、心理上的确信和担保方的财产准备。

第二章保险的历史

一、保险发展简史

(一)前资本主义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1、前资本主义保险的产生

①保险思想的出现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上学期选课时选修保险学属于 机缘巧合吧,当时保险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至于骗人,但也不是太靠谱。当然这对于“保险”来说很不公平,毕竟保险 本身来说是利国利民的,只是有些保险推销员在前几年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推销,造成了公众对于保险的一种误解。不过随着最近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险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发达的城市也经常出现天价保单,这足以说明当下我们对保险业的认可与赞同。我记得课程刚开始时老师并 没有直接讲保险,而是从风险和风险管理开始讲起,让我们大家对日常的一些风险有了直观的认识,让我们明白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然后让我们每个人设计出自己家庭的风险管理方案,从而来加深我们对风险管理的认知,我也通过这个过程意识到保险在风险管理里的重要地位,对保险的认识也就趋于正面化了,但仍然不太全面。后来随着老师课程的深入和对借阅书籍的阅读,我也就对保险的含义,特征,职能和分类有了更多的直观了解,从而消除了我对保险的一些误解。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双十原则”,即拿年 收入的10%来购买保险,保障是年收入的10倍,我感觉这个就十分合理,既能获得保障,又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当

然经济条件好的,可以拿年收入的10-20%来获得更多的保障;差一点的适当降低一点,量力而行。之后老师还让我们写出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写完之后我就感觉保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老师的课就讲述了保险合同, 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特征,种类及构成等等,使我感觉到保险合同的签订也是需要详细斟酌的,不是我拿钱买保险,看合同就签字,而是要仔细的阅读合同,明白合同每一项的含义后再签字确认。此外老师还讲述了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变更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保险的基本原则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和可保利益原则等。而且在整个的授课期间老师也通过自己购买保险的经历来说明保险对我们生活的积极保障作用,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总之,通过这短短几周的课程学习我收获了 很多,不仅消除了我对保险的误解和抵触心理,还使我对保险有了正确和相对全面的认识。我认为保险并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在风险到来后,使我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保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购买合适的保险,这样对我们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都是极有好处的。 保险学的课程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上了保险学课程,通 过学习使我收获颇丰。

(完整版)保险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1.什么是风险?风险由哪些要素组成? 答: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保险理论中的风险,是指损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害。 2.风险的分类因素有哪几种? 答:按性质来分类,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按风险对象来分类,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人身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来分类,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分类,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3.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有何区别? 答:⑴概念不同。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害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害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⑵后果不同。纯粹风险所导致的后果有两种:损害和无损害;投机风险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损害、无损害和收益。⑶是否具有规律性。纯粹风险的变化较为规则,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测算;投机风险的变化是不规则的,无规可循。PS:纯粹风险为可保风险,投机风险为不可保风险。 4.什么是风险管理?如何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答:风险管理是指为实现一定得管理目标和策略,在全面系统及动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选择和组合,制定并监督实施风险管理总体方案的决策体系、方法与过程的总称。 从管理的角度: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保险原理与实务》吴小平 从决策的角度: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的决策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管理的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保险术语》 PS:见书P9-P10

5.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风险管理的目标。 ⑴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成本收益原则):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 值最大化。 ⑵风险管理的损害前目标:通过加强损失控制、事先安排损失融资方式及 组织内部积极采取措施抑制风险等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减少风险损害 发生的频率及损害程度,减轻经济主体对潜在损害的烦恼和忧虑,从而 优化资源配置。 ⑶风险管理的损害后目标:通过实施有效的损害融资安排及其他的风险管理 方法。保证企业和组织在遭遇不确定风险损害时能够及时得到补偿,从而维持生存,或是保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实现企业的稳定收益。 基本原则:全面周详原则;量力而行原则;成本收益比较原则。 6.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答:⑴确立风险管理目标⑵识别各种可能减少企业价值的重大风险⑶衡量潜在损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和程度⑷开发并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增加股东的企业价值⑸制定并实施所选定的风险管理方案⑹持续地对经济组织得风险管理方案和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情况和适用性进行监督、评估与反馈。 PS:掌握风险、风险管理的概念,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的区别;理解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管理的目标;了解风险的特点、分类方式,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保险概述 1.保险有哪些学说? 答:一、损失说:⑴损失赔偿说 ⑵损失分担说 ⑶危险转嫁说 二、二元说:⑴否认人身保险说 ⑵择一说 三、非损失说:⑴技术说

魏华林《保险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篇)【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篇保险经营篇 第十章保险经营导论 10.1 复习笔记 一、保险经营的特征 1.保险经营思想的特征 现代保险经营思想是把保险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的思想,即按照商品经营的客观经济规律来经营保险商品,而不是把保险经营局限在互助互济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保险经营思想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1)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保险市场的需求来安排保险经营活动 如果保险企业的经营都能按照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来优化保险资源配置、安排组织保险经营活动,就能利用企业自身的防灾防损技术优势和经营特长,引导和指导社会消费,实现保险商品供求的结合和平衡,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动器”作用。 (2)以竞争为手段,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①保险经营思想必须充分体现按竞争规律办事的原则,要求保险经营者善于发现、选拔、合理使用人才,注重人才的培训和储备。 ②保险经营者还应抓住良机,努力开发新险种;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保险市场需求;扩大保险服务范围,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③保险经营者必须认清本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要研究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和方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立本企业的经营特色,这样才能在与国内外保险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 1/ 167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败之地。 (3)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处理好保险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①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经营中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的。 ②保险企业的社会效益,就是要求保险企业按照分散风险、平均负担的原则,补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作为经营风险的保险企业,其经济效益要受社会效益的制约。保险企业的经营如果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保险企业也无法实现其经营目标。可见,保险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保险的社会效益。 (4)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 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规定,即保险企业在其经营的各个环节(展业、承保、防灾、理赔)中,应当遵守我国《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规则。 2.保险经营行为的特征 (1)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保险经营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经济损失补偿和给付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①这种劳务活动依赖于保险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②这种劳务活动体现在保险企业的产品质量上。 (2)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 保险企业的经营资产主要来自投保人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企业所交纳的保险费和保险储金,具体表现为从保险费中所提取的各种准备金。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是借所聚集的资 2/ 167

保险学学习笔记

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的三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风险因素又叫风险条件,是指导致风险事故发生或使损失加剧的条件。(损失的间接原因) 风险事故也称为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例如,台风、暴雨、交通事故。 保险学中的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一、按风险的环境分类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静态风险—由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人们的行为所引起,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如各种自然灾害 动态风险—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有关。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二、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纯粹风险只有损失的可能性而无获利可能性的风险。后果只有两种:损失;无损失。 投机风险既有损失的可能性又有获利可能性的风险。后果有三种:损失;无损失;获利。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并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技术, 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风险管理的目标—–成本最小,安全保障最大 (二) 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 1. 自留(自我承担) 2. 转稼保险转嫁——保险人 非保险转嫁(出让转嫁、合同转嫁)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步骤) 第一步风险识别:对企业面临的、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第二步风险估测: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大小进行估计和预测 第三步风险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 第四步选择风险管理技术: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其技术有控制型和财务型两类。 第五步效果评价: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的分析、修正。 一、可保风险的概念 可保风险是指可以被保险公司所接受承保的风险。 保险公司并非无险不保 二、可保风险的要件 1. 须为纯粹风险(非投机风险) 2. 须为偶然性风险(非必然的风险) 3. 须为意外风险(非故意的风险) 4. 须为大量标的均有受损可能性的风险(非少数标的) 5. 须为有重大损失可能性的风险(非小额损失) 一、保险性质学说 (一) 损失说 (二) 二元说 (三) 非损失说 保险职能 基本职能—分散危险(手段)补偿损失(目的) 派生职能—积蓄基金(由分散危险派生)监督危险(由补偿损失派生) 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2.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3. 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4.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5. 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保险业务综合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保险业务综合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保险专业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单纯依靠理论学习,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牢靠掌握,此外保险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生不仅仅要知道课程有哪些知识点,更加有必要了解实践工作中保险业务是如何开展的。通过保险实务模块教学软件系统,我们学生可以在一个跟实际业务贴近的操作环境中体验保险业务的工作流程,提前熟悉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把握先机。 实验方法:通过上机实验操作,分别扮演客户、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人等诸多角色,深入了解各个角色在保险活动中的职能与责任。 实验步骤:1.登陆http://10.3.35.251/ZKinsurance服务器网,注册账号,姓名,密码。2、用注册好的账号登陆,点击客户,注册用户信息,保存,退出。同理注册代理人、经纪人、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信息。3.登陆各个界面,进行操作 实验内容:实验具体包括客户模拟实验、财产保险公司模拟实验、人寿保险公司实验、保险经纪公司模拟实验、保险代理人模拟实验、 实验一: 客户模拟实验:客户角色主要有询价、保险产品查看、发起组团、投保、索赔、个人资料、保险理论知识、保险案例、信息交流、信息提示等功能。当客户决定购买某一保险时,首先要通过询价对各保险

公司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再决定向哪家保险公司进行投保。 客户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到合同关系结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主要有委托经纪公司、填写保单、保单签字、保单管理、保单变更解除合同等。客户投保有两种方式,一是委托经纪公司,二是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系统提供了客户向经纪公司委托投保的功能,点击添加委托即进入到委托页面,选择将要委托的经纪公司、投保的类型,并填写相关的委托信息。(如图一所示)经纪公司接受委托之后,会替客户选择最合适的保险公司并为客户办理手续,合同订立后,客户对该保险合同签字,合同就生效。(如图二所示)如果没有委托经纪公司,客户需要自己选择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填写保单,投保。保单生效后,客户还可以对保单进行变更、解除。(如图三所示) 图一 图二

保险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的含义、基本构成要素、分类 风险的概念: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或者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风险因素包括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里风险因素3中,能够区分3种风险因素 风险的分类: 1、按照风险的性质分类: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2、按风险对象分类: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 3、按风险产生的原因: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注:保险公司承保的是纯粹风险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职能、程序 三、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保险是风险的管理方式 思考:为什么在保险学中要用大量篇幅讲风险的容? 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 风险变化是保险的依据 风险变化影响保险的利益 保险是管理风险的工具 第二章保险的概述 一、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二、保险的要素 可保风险、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保险费率的制定、保险基金的建立、保险合同的订立 三、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基本职能、派生职能 宏观和微观作用 四、保险与其他类似经济行为及制度的比较 保险与储蓄、保险与赌博、保险与救济 五、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的和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 保险财政化的过程(保险史),中国将来保险趋势(数据说明,WTO后保险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最大诚信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基本容、违反这一原则的后果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考研参考书,考试科目,考研复试参考书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考研参考书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保险理论 02.保险运行与管理 03.保险法律制度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1经济学 复试考试科目: 保险理论 (1)保险学(70%) (2)金融学(30%) 11个人 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吴汉洪等,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1第五版) 2.《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四版) 考研复试参考书: 1.《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三 版) 2.《保险学》魏华林、林宝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 三版)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保险学原理简答题

简答题每题8分,4题,共32分 1.风险的三个要素及其关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要素构成的。 风险因素:又称风险条件,是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指风险的可能变为现实,以致引起损失的结果。风险事故是损失的直接原因。 损失: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三者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2. 常用的风险控制型处理方法有哪些? 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隔离 风险回避:是指放弃某项具有风险的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处理方法 损失控制:是指通过降低损失频率或者减少损失程度来控制风险的风险处理方法 风险隔离:是指把风险单位进行分割或复制 3.可保风险的条件有哪些? (一)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二)风险发生必须是具有偶然性的 (三)风险发生必须是意外的 (四)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五)风险发生必须是应有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4. 保险运行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一)可保风险 (二)多数人的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三) 保险基金的聚集与投资运营 (四) 保险运行的法律基础 (五) 保险精算技术基础 5、保险的职能有哪些? 一、保险的职能 (一)经济补偿的职能 1.分散风险2.赔偿与给付 (二)资金融通功能 (三)社会管理的功能 1.社会风险管理 2.社会关系管理 3.社会信用管理 4.社会保障管理 6、保险的作用有哪些? (一)保险的微观作用 1.保障企业和家庭的财务稳定,减轻人们的不安情绪 2.促进企业和家庭有效控制风险 (二)保险的宏观作用

保险学基础(付荣辉-李明)-复习笔记

判断题 风险管理 ●概念: 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为了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而进行决策和实施的过程,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目标: 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括检查线路、维修设备; 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二者有效结合,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 ●基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存在着密切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风险,相辅相成。 主要表现为: 1、风险是风险管理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越大,越需要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是针对风险负面影响而采取的应对措施。风险管理做得越好,风险越小。 3、保险是风险管理中一种传统有效的方法,风险管理的范围比保险广。 4、保险属于风险管理基本方法之风险融资中的风险转移方法。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与健康保险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含义 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因遭遇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的意外事故,致使其身体蒙受伤害而残疾或死亡时,保险人依照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特点 1、只承担意外伤害责任,不承担因病死亡等责任; 2、被保险人面临的风险程度不因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不同而有太大差异; 3、费率厘定不以死亡表为依据,主要根据以往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概率的经验统计来确定; 4、高龄者可以投保且不必体检。(劳动能力完全丧失、精神病、癫痫病患者不能投保。)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种类 1、按保险责任分:意外伤害死亡残废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停工保险; 2、按承保风险分:普通意外伤害保险、特定意外伤害保险(如旅游伤害保险、交通事故伤害保险、航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电梯乘客伤害保险、职业伤害保险等);

保险学复习知识点.docx

1、风险是偶然事件发生引起的损失的不确定性。 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可变性 基本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三者关系:风险因索客观存在决定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索的综合作用决定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及损失程度,风险事故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是损失的媒介,风险的危害强度通过损失來度量 分类:按风险性质: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按牛产风险的环境:静态风险,动态风险;按风险対象: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倍用风险;按风险的形成原因: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 2、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木取得最人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基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效果评价 风险频率风险程度方法选择 低低自留 咼低控制 高iWi避免或转移 低高转移 与保险的关系:研究对象相同、保险是重要的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提高保险经济效益 3、可保风险是指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风险,是完全满足概率论和人数法则所要求的风险条件,损失能自动实现在投保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补偿的风险 特征:纯粹性,同质大量性,可测性,费率适中性,无巨灾损失 4、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町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特征:经济性、互助性、科学性、契约性、射幸性 比较特征:储蓄、赌博、自保、救济、担保 分类:按实施方式:H愿保险,强制保险;按保险标的: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人身保险;按风险转移方式:原保险,再保险,再再保险;按照保险金额与价值的关系:足额保险,不足额保险,超额保险;按承保的风险:单一?风险保险,综合风险保险,一切险;按投保人不同:个人保险,团体保险基木功能:分担风险、经济保障派牛功能:资金融通、监督风险 作用:经济社会的稳定器:直接维护社会成员利益、能够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保险品的设计有利于社会稳定;金融资源配置的小介:降低交易成本、改变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其他部门发展提供资金、促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场监督的重要方式;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5、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保险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体现保险在国民经济屮额地位尸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保险密度是指统让区域内常住人口平均保险费支出数额,即人均保费支出,反映收入用于保障的程度尸保费收入/常住人口数保险金额是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额责任的最高额度 保险价值是指投保或出险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 6、保险合同是保险关系双方Z间订立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即根据约定,一方支付保险费给另一方,另一方在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事故时,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或者在约定时间出现时,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应具备的条件:保险合同当事人必须合法(保险人必须具有合法资格、投保人必须具有合法资格,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保险合同主体的意思农示必须真实,双方当事人意思一致;保险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保险合同形式必须合法,必须采収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 特征:双务性、射幸性、条件性、附和性、属人性 形式:投保单、暂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 构成:主体:当事人(保险人,投保人),关系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辅助人(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客体:可保利益;内容:基本条款(当事人的姓名名称住所,保险标的,保险金额/呆险费,保险期限),附加条款 保险合同履行:1 .订立:要约、承诺;2?生效:保险合同成立并不等于保险合同生效;3.履行;4.变更: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内容变更5.终止:因期限届满而终止、因履行而终止、因解除而终止、因违约失效而终止(复效期2年,如因保费为30-60天)、因标的灭失而终止6.解释原则与:文义解释原则、意图解释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批注优于正文的解释原则、补充解释原则7.争议处理:协商,调解,仲裁(一裁终局制度),诉讼 7、保险的基本原则: 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冇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构成条件:必须是合法利益,经济利益,确定利益 可保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启可保利益,如果投保人对表现标的不具有可保

《保险学原理》模拟试卷(三).doc

《保险学原理》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风险会随着经济发展、技术发展、法律制度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说明风险具有( ) A.不确定性 B.普遍性 C. 客观性 D. 发展性 2、下列哪项形式不是风险管理中所指的损失() A.丧失所有权 B.预期利益 C.支出费用和承担责任 D.精神打击 3、保险与储蓄的共同点是( ) A.都是为了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保障未来的生产、生活 B.都有互助因素 C.都是无代价的 D.都存在风险转移 4、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属于正常范围的人身保险叫(): A、完美体保险 B、标准体保险 C、次标准体保险

D、弱体保险 5、第一家海上保险公司于出现在()。 A. 1424年佛罗伦萨 B. 1424年在比萨 C. 1424年在伦敦 D. 1424年在热那亚 6、以下关于人身保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人身保险不可以超额投保 B、人身保险计算保险费的基础是保额损失率 C、人身保险大多是给付性保险 D、根据补偿原则,人身保险的保险人有代位追偿的权利 7、为适应人们的多种需求,国际市场和我国大多数保险业务都采取()。 A.强制保险 B.自愿保险 C.商业保险 D.社会保险 8、当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和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投保人是保险合同的()。 A. 当事人 B.关系人 C.辅助人 D.客体 9、保险合同的客体是()。 A. 被保险人 B.投保人 C.保险金额 D.保险利益 10、保险单和批单比较,保险单的效力()批单 A. 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能比较 11、下列合同中,属于定值保险合同的是()。

保险学实习报告总结

保险学实习报告总结 保险学实习报告总结 保险学实习报告总结实习12月8日-12月13日实习内容:1.实地考察:了解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状况、险种的特点、特色、各部门的工作2.社会调查:三农保险的现状、健康保险的状况、消费者的保险消费意识(任选一专题)通过学生自己深入保险公司进行实地的考察,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保险公司的部门设置、保险经营中的展业的展开、核保、理赔的具体工作流程,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加深对保险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习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实习,每天对学生进行点名,学生参加实习的具体内容全部上交,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要求学生要有实习笔记,实习结束后要上交、进行社会调查的问卷应上交。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要写一份实习报告。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标准为:参加社会调查和在保险公司实习实习的笔记占、调查问卷占20,,实习报告70,,实习中的表现占10,。终于结束了在保险公司长达一周的实习,在这一周中,每天都在接受着不同的培训,做着不同的任务。庆幸的是,我坚持下来了,当然,过程是有点辛苦。虽然在实习期间有些实战任务没有完成,不过还是能感觉的到自己的成长。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做好了一周的准备。首先是对公司的了解。我们参加的是市南区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的实习,正值年末,保险公司的相关人员都在忙着结算本年的业绩。其中一位很面善的工作人员(即王凤霞姐姐)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大致概况,包括公司的组织形式、经营规模险种、股东等。泰康人寿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北京,老总是陈东升,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嘉德拍卖行的董事长,曾经上过2016年的《财富》杂志,有一大堆的头衔。在保险公司里,到处都能看到公司的精神、制度、口号、营销警言等。可能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吧。泰康人寿里的员工个个都是干劲十足,因为保险这个

保险学总结(1)

第一单元(选择题) 1.广义的风险----既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又有盈利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三因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3.造成损失的直接或者外在的原因-----风险事故 4、某日天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其风险因素----冰雹风险事故---车祸损失---人员伤亡 5、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 6.现代保险是从海上保险发展而来 7.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8.风险管理效益的大小,取决于-------是否能以最小风险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 9.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10.构成可保风险的6个条件是-----风险不是投机性的,是纯粹的;风险必须是偶然的,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必须是意外的;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可能导致较大损失(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风险不能是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要求损失的发生具有分散性) 11.风险处理方式------避免,自留,预防,抑制,转嫁 12.某建筑工程队在施工时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物塌陷,则造成损失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是-----道德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人的故意或者恶意行为心理风险:人的疏忽或者过失实质风险因素:物理风险因素) 13.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范围内代办保险业务并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人,是-----保险代理人(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关系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证人.其中保险公证人包括估算人,理算人) 第三单元(选择题,案例分析) 1、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称为-------保险合同 2、保险人最基本的权利是()A、收取保险费B、保险赔偿C、要求危险增加通 知D、说明保险条款 3、投保人的基本义务是( ) A、如实告知B、交付保险费C、损失施救D、 协助追偿 4、保险合同的基本条款由保险人事先拟定并经监管部门审批,这说明保险合同是( ) A、保障合同 B、附合合同 C、最大诚信合同 D、双务合同 5.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 利益保险标的: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 6.保险人签发正式保险单之前发出的临时凭证是( ) A、保险单 B、暂保单 C、保险凭证 D、投保单 7.投保人为订立保险合同而向保险人提出书面要约的形式是( ) A、暂保单 B、保险凭证 C、投保单 D、保险单 8.被保险人、投保人的变更属于( )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内容变更D、其他变更

社会医疗保险学学习笔记

社会医疗保险学学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D/B) 一、社会医疗保险:通过立法,强制性地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必需的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同社会生育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工伤保险、社会失业保险共同构成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又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共同构成社会保障体系。 二、社会医疗保险的性质 1、福利性 2、强制性 3、经济性 4、公益性 三、社会医疗保险的特征 1、社会医疗保险对象的普遍性; 2、社会医疗保险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3、社会医疗保险赔付的短期性与经常性; 4、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形式的特殊性; 5、社会医疗保险费测算的复杂性。 四、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 1、社会化原 2、全员参保原则 3、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原则 4、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 5、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原则 6、费用三方分担原则 7、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 8、合理偿付医疗费用原则 9、谁参保,谁受益原则 10、属地化管理原则 五、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 (一)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功能 1、稳定社会生活 2、再分配功能 3、扩大有效需求 4、保障社会生产

1、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

1、医疗保险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保险服务量,即医疗保险机构所提供的一定价格条件下的经济保障需要量,用货币计量单位表示即为医疗保险金额。 2、医疗保险需求形成的条件 (1)医疗保险消费意愿。 (2)货币支付能力。 (3)需求者投保的标的物符合医疗保险机构的经济技术要求。 (二)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1、疾病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 2、医疗保险的价格 3、消费者的收入 4、承保的范围 5、医疗费用的负担方式:扣除保险、共付保险、限额保险、混合保险四种。 6、医疗服务的供给 7、医疗保健制度 8、保险意识 9、其它因素(健康、年龄、职业、文化等) 四、医疗保险供给 (一)医疗保险供给的概念和形式 1、医疗保险供给: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医疗机构愿意且有能力提供的医疗保险产品的数量。其内容用医疗保险的“承保能力”表示,包括能提供的总医疗保险金额数量、能提供的特定险种各自的可保险金额数量、对人们疾患或可保风险的保险总金额。 2、医疗保险供给的表现形式 (1)可见形式:直接医疗服务。 (2)不可见形式:医疗保险机构对所有参保人提供的心理安全保障。(二)医疗保险供给的影响因素 1、医疗保险价格 2、承保能力 3、医疗保险成本 4、缴费能力 - 6 -

大学《保险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保险学原理》基本知识和原理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保险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保险可以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未发生损失的被保险人分摊 B.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商业保险行为 C.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D.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2.纯粹风险是指( C )。 A.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B.只有获利可能而无损失机会的风险 C.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 D.有导致重大损失可能的风险 3.厘定财产保险纯费率是用( C )来测算损失概率。 A.保险承保率 B.保险赔付率 C.保额损失率 D.保险费用率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并无实质区别 B.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的惟一区别在于重复保险签发多张保险单而共同保险只签发一张保险单 C.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必定超过保险价值,共同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必定小于或等于保险价值 D.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均属于再保险 15.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分为( )。 A.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 B.财产损失保险与人寿保险 C.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 D.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25.保险人将其承保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保,这种保险称作( )。 A.共同保险 B.重复保险 C.再保险 D.原保险 26.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是( )。 A.造成损害应负的一切责任 B.造成损害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或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 C.造成损害应负的刑事责任 D.造成损害应负的行政责任 27.人寿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 A.补偿损失 B.给付保险金 C.防灾防损 D.融通资金 28.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 A.补偿损失和给付保险金 B.补偿损失和分散风险 C.补偿损失和防灾防损 D.补偿损失和融通资金 29.下列保险中属于商业保险的是( )。 A.互助保险 B.储蓄性保险 C.相互保险 D.社会保险 30.社会保险以( )为缴费原则。 A.均一保费制 D.公平保费制 C.趸交保费制 D。自然保费制

保险学知识点总结(重点)

与课本知识点是一致的,很重要,很有针对性 第一章导论 1.P9保险产生的原因中关于保险的分类,着重注意按风险性质的分类、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1)按风险的性质 纯粹风险: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同一个风险可能兼有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双重性质。大多数纯粹风险是可保风险。 (2)按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可分为: 自然风险: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所致损失的可能性,由内生变量所致损失的可能性。 社会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制度的重新安排、新政令的颁布与实施、甚至是政权的更迭而产生的损害可能性。社会风险的最高形式是政治风险。 技术风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损害可能性。 (3)按损害对象,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财产风险:导致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人身风险:生、老、病、残、死、失业等导致人身伤害或影响健康的风险。 责任风险:对他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负的法律赔偿责任或未履行契约所致对方受损应负的合同赔偿责任。如职业责任、公众责任、产品责任。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因对方违约或不可抗力的发生,致使合同无法执行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失信风险。如美国国债风险。 2.P11风险管理、P1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注意P14页的财务法 (1)风险识别:受险主体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整理,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 (2)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是风险估测的主要内容。 (3)风险评价: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决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到何种程度。 (4)风险(管理)对策:在识别分析和估测风险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风险频率、损失程度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的过程。 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 控制法是指避免、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及控制风险损失扩大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法是通过提留风险准备金,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来降低风险成本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它包括自留和转移两种。 A自留风险有三种情况①对潜在损失估计不足②损失金额相对较低,经济上微不足道③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认真分析,决定全部或部分承担某些风险。B转移风险 ①保险保险购买者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保险公司接受保费,建立基金以赔付特

保险学原理心得体会

保险学原理心得体会 篇一:保险学学习心得.doc 《保险学》课程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选修了由龙世邦老师主讲的保险学课程,这一次保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保险基础、保险种类、保险实务、保险管理等多个方面,龙老师教学上从抽象到具体,从原理到实务,从主体到客体,从经营到监管,从国内到国外,章节的设置注重内在逻辑关系,注重原理性,把握实用性,体现时代性,富于生动性,使我对保险活动有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增强了我对保险业的热爱,激发了我对保险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使我获益良多。 我们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保险业则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与业务国际化的加强,企业经营面临的各种风险更大,社会对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同时伴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逐步规范以及保险业的不断开放深入,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人才缺口也相当严峻。 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定意义上,保险业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保险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谐的标志。

通过课程,我还了解到保险合同的设计与签订、保险理赔与索赔、保险纠纷的处理、仲裁与诉讼等保险活动的全过程无一例外的都与法律有关。事实上,保单就是建立在精算基础上的一份保险合同。保险制度既是一项经济制度,更是一项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离不开各种法律的支持与规范,同样,保险活动只有以法律为依托才能规范有序发展。保险活动必须遵从我国的民法、经济法、合同法与保险法。而涉外保险业务则遵从业务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多年前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则是我国保险业的根本大法,对规范和促进我国保险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次课程使我明白保险活动的全过程都是有法可依的,同样也是有法必依的。面向未来,保险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保险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 篇二:新进《保险学》教师的一些教学体会 新进《保险学》教师的一些教学体会 作为高等院校教师团队的一名新成员,如何使自己快速融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如何快速适应本学校的授课习惯和方式,达到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标准,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和欲求达到的目标。 下面我将从一位新进教师的角度,通过审视自己过去短暂的《保险学》教学经历,将一些教学心得与体会总结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