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温泉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

新温泉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
新温泉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

输变电工程环评报告书

目录 1前言 (2) 2建设项目概况 (3) 2.1工程建设区域地理位置 (3) 2.2工程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 (3) 2.3建设必要性 (5) 3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 3.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 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6)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 4.1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8) 4.2环境保护目标 (9) 4.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 4.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5) 5 公众参与 (17) 5.1公众参与依据和形式 (17) 5.2公众参与过程 (17) 5.3公众调查目的 (17) 5.4调查表的内容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18) 5.5调查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论 (20) 7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为满足**市**区电网负荷增长的需要,解决**地区**工业园的负荷用电问题,缓解该区工业用电压力,亟需在该区域周边新布点建设一座330kV变电站以及输电线路,因此,建设**330kV输变电工程是必要的。 **330kV输变电工程包括:新建**330kV变电站和**330kV送出线路工程。 新建**330kV变电站,站址位于陕西省**市**区武屯镇三合村西侧生产路以南,用地为建设用地,为全户外式无人值守变电站。本期主变容量为2×360MVA,330kV出线间隔4回,110kV出线间隔12回,同时建设配套的电气、水工、生活等设施。变电站总占地面积1.7405hm2,站址用地规划为建设用地。 **330kV送出线路工程,新建0.4km的330kV单回架空线路和2×1.7km的同塔双回线路,“π”接入330kV聂刘~富平II回线路,拆除蒲聂II线约0.3km。该工程全部位于陕西省**市**区内。 工程静态总投资1813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6.33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53%,工程建设单位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330kV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及建设),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相关规划,周边公众均积极支持本工程建设。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于2014年9月完成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明确了本工程的规模和方案。2014年11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委托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环评任务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了该工程的环评小组,对工程认真分析,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关环评技术导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参与贯穿整个环评工作中,最终编制完成《**33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制时遵循以下原则: (1)以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为依据,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为原则; (2)在科学分析现有资料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和资料; (3)与当地主要规划密切结合;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

第一章总则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管理和合理处置,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垃圾污染事故发生,垃圾堆场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被污染,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十分困难,且其费用也极其昂贵。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现代化程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城市垃圾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趋尖锐。随着四川打造“西部交通枢纽”战略的推进,成都通往青海、甘肃的高速公路通道、红原机场和久治机场的开工建设,四川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步伐的不断加快,川、甘、青三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会更加紧密,这必然使得地处川西北、毗邻甘肃、青海和西藏三省的阿坝州作为西南西北交流与合作的地区性中心枢纽的地位更加增强,也是成渝经济区构建成都—重庆—西安为依托的“北部西三角”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其中,阿坝县由于紧邻甘、青,地处三省交界,历史上就是该区域的商贸中心,随着三省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经济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加强,阿坝县的桥头堡作用必然会得以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三省旅游合作需要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显得更为迫切,阿坝县的省际旅游节点地位会得到大力的提升,必将给阿坝县“高原商城”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消除环境污染,美化县容县貌,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旅游重镇。 目前,阿坝县建有一座垃圾焚烧厂,始建于2004年,已运行近10年,设计处理能力为30t/d,由于县城垃圾清运能力不足,且垃圾焚烧厂污染大、运行成本高,焚烧厂实际处理能力仅为20t/d,县城居民生活垃圾仍有大部分随处乱放,影响环境。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环评爱好者辑录

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 环评爱好者辑录 输变电项目最特征的问题是电磁污染,所以无论是从影响分析上还是在专题设置上以及在评价重点、评价范围、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措施上,都要首先考虑到:工频电场、工频磁、无线电干扰等。 1、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专题设置 2、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 3、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 4、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 5、输变电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 6、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7、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预测 8、送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 9、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设置) 1、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 2、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 3、工程分析 4、电磁污染、噪声、环境空气、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环境影响预测。 5、水土保持 6、环境保护对策

7、清洁生产 8、环境监测与管理 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公众参与 二、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 以工程分析、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 三、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 1、建设期: 变电所和输电线路对对环境影响 环境空气的影响,水环境的影响,环境噪声的影响,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2、运营期:变电所与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 环境噪声,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变电所生活污水影响。 四、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 1、噪声: (1)、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米的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米的敏感区内和附近居民区。 (2)、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米带状区域范围内 2、工频电磁场: (1)、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米的范围。

xx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垃圾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汕头市澄海垃圾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项目简况 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区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澄海区人民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尽管澄海区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成就,市容环境也有较明显的改观,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远不能与迅速扩展的城镇规模及经济高速增长形势相适应。 为改善澄海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质量,汕头市澄海区城市公用事业局拟在澄海区溪南镇“脚桶山”石场迹地建设汕头市澄海垃圾发电厂,项目拟采用“BOT”方式,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处理澄海中心城区及溪南镇城市垃圾,设计日处理城市垃圾300吨,考虑扩建300 t/d,总规模为600 t/d。项目总占地3.7万m2,东西长100m,南北宽370m,预计300吨总投资8730万元人民币(不包括征地费用)。 2.工程概述 (1)项目名称:汕头市澄海垃圾处理厂 (2)项目性质: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新建环保公益项目 (3)项目建设地点: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脚桶山”石场迹地,具体位置见图2-1。 (4)建设规模及服务范围: 澄海垃圾处理厂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置,一期建设垃圾处理量为300t/d,拟选用2套150t/d的前置回转窑炉排炉,余热发电机容量为6000kW,年上网电量3600万kwh,发电量在广东电网统一销售,并考虑扩建300 t/d规模,总规模为600 t/d。 服务范围主要覆盖澄海主城区和项目所在地溪南镇。 2.1项目工程投资 项目总投资8730万元人民币,建厂资金由上海开能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市博海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筹措。采用“BOT”投资建设方式进行。 2.2项目主要组成与平面布置 澄海垃圾处理厂占地3.7万㎡,东西长100m,南北宽370m。主体工程包括垃圾卸料平台、垃圾贮存库、焚烧车间、汽机车间、烟气净化车间、烟囱、综合控制楼、煤仓,辅助工程包括电厂水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电厂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服务楼。炉渣送澄海区城区垃圾处理场处置。经安全处理后的飞灰将送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惠来危险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填埋。 2.3焚烧发电工艺 澄海垃圾处理厂拟采用由上海开能新技术过程有限公司具有国家专利的“回转炉床+炉排式城市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装置”处理城市垃圾。 2.4原辅料和能源 项目运行后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厂区饮用水和食堂用水等,由自来水公司提供;生产用水包括冷却塔工业用水、垃圾车冲洗水等,工业用水取用厂址附近隆都大排渠。原辅料和能源消耗量、生活与生产用水量见表。 2.5垃圾运输方式 项目位于澄海区中间位置,距324国道800m,由国道进厂路为双向四车道水泥路,交通方便。进厂路两侧为厂房和菜地,交通条件良好。

关河水库环评报告书简本doc-山西省盂县龙华口水电站工程.doc

武乡县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关河水库管理局 评价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年八月

目录 1、说明 (1) 2、建设项目概况 (1)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 4、评价范围 (3) 5、评价重点 (4) 6、环境敏感点 (4)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4) 8、环境保护措施 (5) 9、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 (6)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

1、说明 关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2007年12月25日开工,2009年11月15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同年底通过工程验收,目前已投入稳定运行,而前期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未批项目已建,遵照环保管理要求,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接受关河水库管理局委托开展该项目环境评价的补作工作。现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规定,并经关河水库管理局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武乡县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地点:长治市武乡县浊漳河北源关河峡口关河水库上,县城东北2.5km 建设单位:关河水库管理局 建设性质:改造、环评补作 建设进度:施工已结束,正常运行 投资估算:4300万元 建设内容: 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坝体下游护坡翻修及下游坡脚液化土层的压重处理;(2)大坝左岸防渗帷幕灌浆;(3)溢洪道改造(包括溢洪道启闭机房整修);(4)新建一条溢洪道至大坝专用抢险公路;(5)泄洪排沙洞区改建(闸门改建、泄洪道防渗加固以及启闭机房改造);(6)供水发电洞进水塔加固及闸门改造。在本次环评现场勘踏期间,溢洪道消力池因资金未到位待建,现场遗留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管理局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以及公路区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本环评要求补建污水处理装置,完善水保措施。项目完成后,水库大坝将达到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的部颁防洪标准,可有效保护下游4.5万人口、5万亩农田及武墨铁路、沁邯公路的防洪安全,同时可改善下游2.8万亩农田灌溉,并向黎城勇进灌区7.6万亩耕地补充灌溉水源。 建设内容一览表见表1。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指导教师:李薇 姓名:王峥 学号: 1142200030 日期: 2014年11月12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 1.1输电线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 1.2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 1.2.1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影响分析 (2) 1.2.2输电线路工频磁场影响分析 (2) 1.2.3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 (2) 1.3变电站环境影响分析 (2) 1.3.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2) 1.3.2运行噪声 (3) 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 2.1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及程序 (3) 2.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3) 2.3输变电建设项目执行的环保标准 (4) 2.3.1噪声环境标准 (4) 2.3.2电磁辐射环境标准 (4) 2.4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结语 (5) 参考文献 (6)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王峥研动1419 1142200030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现状,分析了输变电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在电磁辐射和噪声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环境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关键词:输变电;电磁辐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除了电磁环境(包括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评价外,还包括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社会环境、城市景观、变电站噪声、废水、废油及其它废弃物处置等的评价。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因子和影响范围均各有其特点,对环境影响的过程见图1。 图1 输变电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污染产生示意图 1.1输电线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的施工将对植被产生破坏,树木的砍伐对某些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施工期施工工程量小,时间短,而且输电线路在昼间施工,其施工活动不会影响附近居民夜间的休息,但架空输电线路在跨越居民房屋时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及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的建设将涉及必要的房屋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问题。 1.2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①电压等级;②导线类型;③杆塔的形式;④杆塔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评报告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热电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九年七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来源 余姚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等措施(桐张岙垃圾填埋场),由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硬件建设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监测系统、压实机和称重计量设施的配备等不完善,市域垃圾场都达不到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因此尽快建设余姚市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余姚市市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市民清洁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对余姚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适合当地情况的先进技术、以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成为余姚市的当务之急。市政府以治理污染环保环境高度重视,把建设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厂确立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拟在余姚市建设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立项情况 《宁波市企业投资项目咨询登记表》,甬发改咨[2008]78号。 3、建设地点 位于余姚市小曹娥工业功能区,用地面积30亩。 4、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组成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 表2-1 项目基本构成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第十章公众参与 10.1 调查目的 官昌水库是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项目,公众参与是协调和评判建设项目对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发表他们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反馈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使项目建设过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同时公众参与过程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因此,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了解、认识和要求,让更多公众参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广泛听取公众在各方面提出的良好建议和宝贵意见,本评价特设公众参与调查项目。 10.2 调查方式和内容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官昌水库周围公众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调查方法采取深入拟建工程附近的外洋、马坂、溪口等村、七都乡政府、蕉城区及与工程相关的的林业、水、电部门,说明调查内容,向公众发放官昌水库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后经整理统计,进行归纳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拟建工程建设对社会、公众影响比较敏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普及率及对工程建设的支持率; (2)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影响; (4)工程建设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类型以及公众的基本态度; (5).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6).工程建设对环保影响,公众对建设方提出要求和建议。 10.3 调查表回收情况及填表人简况 本次在官昌水库周围乡村、林场及有关单位、居民区随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1份。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0~60岁间,职业有农民、村干部、居民、教师、以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其中女性占14.7%。具体情况详见表10.1。 表10.1 公众参与调查组成因素统计 10.4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0.4.1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消息普及率达到97.5%。出于对水库建设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考虑,有90%的被调查公众都对官昌水库的建设持支持态度,80.5%的被调查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认为是合适的,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利的。在下阶段的设计及工程建设中,仍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让公众了解本工程的投资、建设基本情况,还要将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暴露给公众,这不但有助于公众提出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建议,还可以获得公众的体谅和支持,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公众对拟建的官昌水库了解情况见表10.2。 表10.2 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九年七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来源 余姚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等措施(桐张岙垃圾填埋场),由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硬件建设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监测系统、压实机和称重计量设施的配备等不完善,市域垃圾场都达不到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因此尽快建设余姚市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余姚市市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市民清洁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对余姚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适合当地情况的先进技术、以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成为余姚市的当务之急。市政府以治理污染环保环境高度重视,把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确立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拟在余姚市建设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立项情况 《宁波市企业投资项目咨询登记表》,甬发改咨[2008]78号。 3、建设地点

位于余姚市小曹娥工业功能区,用地面积30亩。 4、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组成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 表2-1 项目基本构成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模板】

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 (简本) XX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一、工程概况 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1)XX(周洼)110千伏变电站XX工程:XX(周洼)110千伏变电站位于羊山新区规划的北环路与新十八大街交叉口东南角。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2376m2,全户内布置。规模为主变压器终期3×50MV A,本期1×50MV A;110千伏出线终期4回,本期2回。 2)XXXX~五里墩π接入茗阳变11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起于茗阳变电站,同塔双回(双侧挂线)向西出线,π接至XX~五里墩110千伏线路29号塔附近,线路全长5.2千米。 3)XX茗阳~XXπ接XX变11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起于XX变,双回电缆出线,钻越110千伏茗候线后,改为双回(双侧挂线)架空至茗信110千伏线路南侧双回路分歧,π接至110千伏茗信线31、32号塔附近。线路全长1.15千米,其中单回路0.8千米,双回电缆长度0.35千米。线路位于全线位于XX市羊山新区内。 二、环境质量现状 XX市区XX(周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所在区域地貌属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输电线路沿线地形为100%平地。区域植被主要为农业植被和林业植被。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等;林业植被主要为杨树,间有少量野生灌木、杂草。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评价范围范围内无大中型地表水体。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无饮用水源保护区。 本工程变电站四周及拟建输电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电场强度满足10kV/m的控制限值要求。沿线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的要求。 三、环境影响分析 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10kVXX(周洼)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进行。通过分析,110kVXX(周洼)变电站建成后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000V/m的的评价标准,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100μT的评价标准。

2020年(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公司治理)河道治理工程环 评报告书

xxxxxxxx河段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送审稿) 2010年10月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xx市环境保护局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请表》(附件2)的受理意见,本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受xx市xx区水利局委托(附件1),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承担了《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目的 本报告书编制目的如下: (1)在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布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尤其是识别敏感保护目标; (2)依据主体设计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等排放量,结合项目区的敏感性、地表水规模等,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其评价范围; (3)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减缓措施,制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监理、监督管理计划; (4)进行环保费用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总投资,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5)提出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在报告书阶段开展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方案,充分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6)为xx河道治理工程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成在环境管理上具有约束力的文件,经xx市环保局批复后的《xx市xx区xx河段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明确和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110千伏变电站环评报告

XX公司XX供电公司拟在XX市XX区建设XX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根据国家及XX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XX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XX公司XX供电公司特委托XX安全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单位在接受委托后,收集了有关工程资料,对工程进行了现场踏勘,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了XX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做110kVXX输变电工程环评时,已经按照XX变电站的终期规模(3×50MV A主变)进行了评价,原XX省环境保护局以在XX【2007】310号“关于110kV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对XX变电站进行了批复。110kVXX变前期项目已通过验收,于2011年2月14日取得了XX省环境保护厅的验收批复(XX验〔2011〕12号),验收规模为:110kVXX输变电工程含50MV A主变2台,线路长度1.381km,由原110kV元临线T接。因此,本次评价仅评价XX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线路部分。 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区环保局、XX公司XX供电公司等诸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环评单位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 总论 (1) 1.1 前言 (1) 1.2 编制依据 (1) 1.3 评价因子、等级和评价范围 (2)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 2.1 工程内容及规模 (5) 2.2 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 (6) 2.3 相关部门审核意见及建议 (6) 2.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6) 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9) 3.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9 3.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0) 4 环境质量现状 (11) 4.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1) 4.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1) 5 评价适用标准 (12) 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3) 6.1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3) 6.2 施工组织 (13) 6.3 主要污染工序 (13) 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 (14) 8 环境影响分析 (16) 8.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6) 8.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7) 9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7) 10 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8) 10.1 评价范围 (28) 10.2 电磁场环境现状评价 (28) 10.3 电磁场环境预测评价 (28) 10.3 事故危险分析 (29) 11 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 (30) 11.1 环境监测 (30) 11.2 环境管理 (30) 12 公众参与 (31) 13 结论与建议 (32) 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 (32) 13.2 选址选线合理性 (32) 13.3 环境质量现状 (32) 13.4 施工期环境影响 (32) 13.5 运行期环境影响 (32) 13.6 污染防治措施 (32) 13.7 公众参与 (33) 13.8 环保可行性结论 (3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和人口急剧增加,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长。“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原则,填埋占用较大场地,且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表水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既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容量,焚烧后的灰渣具有水泥化活性,可以作为建材原料处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能够转变为蒸汽,用作市民供热和发电,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效果。 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污染源分析 (一)垃圾贮存 未能及时加工处理的垃圾暂存于垃圾存贮池,垃圾在存贮池中发酵腐烂后渗出水分,形成垃圾渗滤液,其产量一般为垃圾量的5%~10%,其特点是臭味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此外垃圾存贮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主要为H2S、二硫醇等。渗滤液中主要包含有机污染物、SS、重金属及病原菌等。一般垃圾存贮池为密闭、负压,并用风机抽气排至焚烧炉。 > (二)废气净化 焚烧垃圾过程中特别是焚烧塑料制品时将产生HCl、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陪入的煤炭燃烧还会产生烟尘、NO2,SO2等空气污染物;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炉渣固体废弃物;鼓、引风机及焚烧炉运行时产生机械噪声等都将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应加强隔音减震措施,降低噪音强度。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一般治理方法为“炉内SNCR+半干式喷雾反应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治理后的气体经80m高烟囱高空排放。 烟气净化主要是对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进行处理,尽管处理后烟气中的废气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但是仍有少量的污染物经烟囱最终排放到环境空气中。而且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脱污剂反应,产生飞灰固体废弃物,另外,布袋除尘器下将产生少量灰,对此类固体废弃物治理一般

110kV欢墩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110kV欢墩输变电工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全本公示本)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做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2、工程容及规模 (2) 3、评价依据 (7) 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2) 5、环境质量状况 (16) 6、评价适用标准 (20) 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1) 8、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4) 9、环境影响分析 (25) 10、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1) 11、结论与建议 (3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38) 某110KV欢墩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40)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变电站周围概况及监测点位图 附图3 现状35kV欢墩变电气平面布置图 附图4 本期升压后110kV欢墩变电气平面布置图 附图5 线路路径及监测点位图 附图6 杆塔一览图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 规划部门对站址的批复文件 附件3 规划部门对线路路径的批复文件 附件4 监测报告及监测单位资质 附件5 赣榆区环境保护局关于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复函

水库环评报告书环境概况

第四章环境概况 4.1自然环境 4.1.1地理位置 官昌水电站处于七都溪下游河段的七都镇外洋村,坝址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9°30′~119°28′,北纬26°46′~26°45′间。七都溪流域干流全长58km,总流域面积333.5km2,规划六级开发,前五级电站已得到开发,官昌水库为七都溪流域开发的最后一级。 4.1.2气候 七都溪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据宁德市城关气象站资料统计,城关多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4℃,(1979年7月18日),最热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低温-2.4℃,最冷月平均温度9.7℃。多年平均无霜期313天。台风多出现在7~9月,出现大风的机率只有33%,风力7~8级,阵风10级,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2m/s,最大风速达40m/s。年平均相对湿度81%,月最大相对湿度91% 4.1.3水文泥沙 根据资料——《宁德官昌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七都溪流域缺乏实测泥沙资料,经查水文图集,得流域悬移质泥沙侵蚀模数为150t/Km2,推移质泥沙取悬移质泥沙为30%,泥沙容重为1.5t/m3,水库泥沙淤积年限根据工程等级采用50年。由于上游桥头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该水库集雨

面积范围内得泥沙由预留的淤沙库容承担,其余日调节水库拦截沙量有限,故官昌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时,考虑桥头水库拦截其控制流域面积的全部泥沙,不考虑其他水库对泥沙的影响。经计算,官昌水库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53万t,泥沙淤积库容为184.4万m3,相应平淤高程41.24m。 4.1.4地形地貌 流域内大部分为中等切割构造侵蚀的中低山区,植被覆盖良好,沿溪除河区的虎贝、中游的洋中两块盆地外,河流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河床陡竣,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河道平均坡降为14.13‰,天然落差达820m,可利用落差774.75m,其中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7万kW,可开发量达5.17万kW。 4.1.5地质概况 4.1. 5.1库区地质概况 官昌水库大地构造位处闽东断拗带东北段,福安-南靖北东向断裂带与松溪-宁德断裂交汇地区。 分布的地层主要是晚侏罗系南园组火山岩系列,其次为早白垩石帽山群火山碎屑沉积—火山岩系列。在七都溪中有小面积的第四纪松散冲洪积物及两岸山坡上堆积的坡残积含碎石粘性土、粉质粘土。区内岩浆侵入活动自早白垩系—晚白垩系均有发生,以中酸性花岗闪长岩为主,酸性花岗

垃圾焚烧发电环评报告书

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九年六月

1、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2)建设地点:永康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选在永康市以西新区花川村,原垃圾填埋场以南,紧邻规划四环路。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规模:根据永康市的垃圾产量,项目总规划规模为:日平均焚烧垃圾800t/d,本方案选用400t/d焚烧炉2台,二条焚烧处理线,保证年处理垃圾26.7万吨,装机容量为一台15MW汽轮机组。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1。

2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SO2) SO2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以看出,各测点的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5~0.036 mg/m3,标准指数范围<0.1~0.24,SO2日均最大浓度0.036mg/m3,占二级标准的24%。 ?二氧化氮(NO2) NO2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5~0.025 mg/m3,标准指数范围<0.13~0.21,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NO2日均最大浓度为0.025mg/m3,占二级标准的21%,出现在应益村。 ?TSP TSP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TSP日均浓度范围为<0.117~0.191mg/m3,标准指数范围0.39~0.64,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TSP 日均最大浓度为0.191mg/m3,占二级标准的64%,出现在应益村。 ?PM10 PM10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83~0.162mg/m3,最大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标准指数范围0.55~1.08,各测点的PM10污染指数最大为1.08,出现在应益村测点超标率为60%,出现在乌牛山村测点超标率为20%。超标原因主要是农村道路状况较差,扬尘较多所致。 ?H2S H2S 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H2S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01~0.006 mg/m3,标准指数范围0.1~0.6,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H2S小时平均最大浓度为0.006mg/m3,占标准的60%,出现在永康垃圾填埋场边界。 ?HCl HCl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HCl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16~0.049mg/m3,标准指数范围0.32~0.98,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HCl 小时平均最大浓度为0.049mg/m3,占标准的98%,出现在花川村。 ?氨 氨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由表可见,各测点的氨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

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 项目名称:临沂平邑贺庄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xx公司 编制单位:xx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年10月 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临沂平邑贺庄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xx公司 法人代表刘伟生联系人刘彦军通讯地址临沂市金雀山路130号 联系电话0539-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站址:临沂市平邑县城西北,西贺庄村北、永红村东南约400m处;线路:临沂市平邑县境内 立项审批部门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4420 占地面积(m2)变电站占地约2386.4 绿化面积(m2)/ 总投资(万元)675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2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3% 评价经费(万 元)/ 预期投产日 期2017年 工程规模及内容: 1 工程规模 临沂平邑贺庄110kV输变电工程包括平邑贺庄110kV变电站工程和220kV浚河站~110kV贺庄站110kV线路工程。临沂平邑贺庄110kV输变电工程、220kV浚河变电站已通过山东省环保厅的环评批复,批复文号分别为鲁环审[2013]171号、鲁环审[2014]46号。在初设阶段由于贺庄变电站的站址和对应的线路进行了调整,本次对平邑贺庄110kV输变电工程重新进行环评。本工程建设规模见表1。 表1 本工程建设规模表 项目规模 贺庄110kV 变电站 主变 规划3×63MVA 本期2×63MVA 总体布置主变户外,110kV配电装置为户内GIS 110kV进线间隔规划2回,本期2回 220kV浚河站至贺庄站的110kV线路 线路 线路全长11.2km,其中双回架空线路11km,电 缆线路0.2km。 导线型号 架空导线采用LGJ-300/40钢芯铝绞线,电缆采 用YJLW03-1×630型电缆。 塔基角钢塔41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