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专门水文地质学考试指导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专门水文地质学考试指导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专门水文地质学考试指导

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教材选题立项名单.doc

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教材选题立项名单 序号教材名称版次主编主编单位方式出版单位 1 田野考古学一版冯恩学文学院考古系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2 藏品管理学二版吕军文学院博物馆系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语言国情学一版刘佐艳外国语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4 新世纪实用英语写作三版王青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修订外语教研出版社 5 国际贸易一版李俊江经济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发展经济学三版马春文经济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保险学教程一版池晶经济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8 刑法学(上、下册)一版李洁法学院修订中人大出版社 9 地缘政治学一版刘雪莲行政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当代国际关系一版黄凤志行政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11 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实验教程二版李清商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电子档案管理基础一版王萍管理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3 大学数学系列教材三版李辉来数学中心: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经济数学基础系列教材二版孙毅数学中心: 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5 工程数学系列教材二版袁洪军数学中心: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常微分方程一版伍卓群、李勇、 史少云 数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高等代数一版杜现昆、原永久、 牛凤文 数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近代物理实验(一)二版韩炜物理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19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一版崔海宁物理学院修订吉大出版社 谢谢你的阅读

20 医用物理学二版梁路光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1 大学物理学(上下)一版张铁强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2 医用物理实验一版付研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3 无机化学(下)二版宋天佑化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有机化学实验二版丁长江化学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25 精细化工概要一版高大维、张玉敏化学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26 综合和设计化学一版张寒琦化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生命科学仪器使用技术教程一版滕利荣生命科学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28 电视原理一版李秀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9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三版左万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一版陈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31 数字电子技术二版杨永健软件学院修订人民邮电出版社 32 计算机网络三版刘衍珩软件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版邹青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34 机械设计二版谭庆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5 工程设计制图一版潘淑璋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6 工程流体力学一版于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7 工程机械设计一版秦四成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8 CATIA V5R21实用基础教程一版潘志刚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9 AutoCAD2013实用教程一版张云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40 现代工程制图一版张秀芝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4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版寇尊权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42 机械设计基础一版贾艳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43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二版陈晓华、侯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中国质检出版社 44 汽车设计四版宋传学汽车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谢谢你的阅读

南开大学2000年环境工程考研试题

南开大学2000年环境工程试题 一、选择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废水是指( )。 (1)不能用的水;(2)废弃的水;(3)使用过的水;(4) 含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水;(5)工厂排放的水。 2污水是指( )。 (1)城市下水管道中的水;(2)脏水;(3)含有对环境造 成污染的物质的水;(4)生活设施或城市排放的水。 3污水处理的关键是( )。 (1)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或去除,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2)采用一系列的单元操作,使水中的污染物以不同的方式 分离或去除,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3)采用物理的或者 化学的或者物理化学的或者生物化学的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的结合,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4好氧生物处理是指( )。 (1)活性污泥法;(2)接触氧化法;(3)生物转盘法;(4) 通过需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15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是指( )。 (1)二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2)污泥消化池中所排出的 污泥;(3)污泥脱水机处理后的话泥。 6活性污泥暖气池的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 )。 (1)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包括BOD和COD;(2)溶解 性的和胶体性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活性污泥; 2SRT; 3污泥负荷; 4污泥沉降比 5污泥回流比 三、请绘图并描述SBR法的工作过程,说明该工艺的优点及与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不同。(15分) 四、请绘出A/O除磷的工艺流程图,并简述其磷的去除原理。(15分) 五、简述好氧生物膜法的特点。(13分) 六、简述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优点。(10分) 七、简述沼气气浮他的工艺原理,说明其去除的主要对象。(10分) 八、写出电凝聚法中的电极反应式,说明其处理电镀废水时的工作原理。(10分)

土地资源学重点zs

1.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3.土地资源: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4.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 .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 5.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6.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对比。 7.积温:是指日均温度的累积,大于等于10℃的积温,对农业生产而言,积温大小可以显著的影响作物的适种性及其熟度。 8.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和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9.农耕期:平均气温≥0℃始现期和终现期一般代表田间耕作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其持续期即为农耕期。 10.地球化学条件: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集聚导致的化学元素的多或少的存在状态。 11.耕层:土壤表层经耕作熟化的土层。 12.耕作层: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 13.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14.土地使用制度: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全部自然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16.土地经济生产力: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 17.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称为~。 18.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上内具有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特性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化分为一种类型组合。 19.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20.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21.土地利用结构:指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格局,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的总和。 22.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 23.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内容调查。 24.土地资源质量:是土地资源相对特定用途下表现出的效果优良程度。 2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的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26.农业生态区法(AZE):根据比例尺大小将地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按生态单元为单位分别采用动态模拟模型计算土地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能力。27.粮食安全:只有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的粮食,来满足其健康和积极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8.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耕地数量、耕地质量 29.由于受季节、纬度、海拔高度及云量等的影响,我国的太阳辐射总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一般略高于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 分,共15 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 分,共20 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 、、、、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 分,共10 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 B 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C. 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ft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 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 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B+等(44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等(43个):华南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大连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北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12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单选 1.【D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P55) A 土地使用制 B 土地承包制 C 土地租赁制 D 土地所有制 2.目前我国【 B 】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P26) A 光照强度 B 光照长度 C 光照质量 D 光照数量 3.我国中低产田比例很大,占总耕地面积的【 B 】。(P280) A 1/2多 B 3/4多 C 2/5多 D 3/5多 4.土地资源评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D 】鉴定的过程。 (P121) A 自然生产力 B 潜在生产力 C 数量 D 质量 5.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B 】来控制。 (P28) A 水分 B 温度 C 光照 D 湿度 6.土壤调查的重点是土壤【A 】特性。(P101) A 肥力 B 性能 C 质量 D 数量 7.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土地构成要素的【C 】差异性。(P60) A 质量 B 分布 C 空间 D 时间

8.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我国土地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B 】位。 (P279) A 2 B 3 C 4 D 5 9.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A 】。(P56) A 土地公有制 B 土地私有制 C 国家所有制 D 集体所有制 10.下列那项不是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D】。(P25) A 光 B 温 C 水 D 气 1. 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C】的积温。(P28) A 0℃ B 5℃ C 10℃ D 15℃ 2.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B 】基础。(P25) A 物质 B 能量 C 生物 D 经济 3. 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 D 】。(P44) A 强碱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弱酸性至弱碱性 4. 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最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是【D 】。(P143) A 收入——成本分析法 B 费用——效益分析法 C 成本——利润分析法 D 投入——产出分析法 5.据估算,人类食物的【 D 】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P5) A 80% B 88% C 90% D 98% 6. 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A 】。(P246) A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增加土地面积

王金成简历 王金成 ,男,博士,副教授。1984年吉林大学

王金成简历 王金成 ,男,博士,副教授。1984年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教。1998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分离材料、分离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发表论文情况如下: 1.J incheng Wang, Rongbo Guo, Jiping Chen, Qing Zhang, Xinmiao Liang. Phenylurea herbicides-selective polymer prepared by molecular imprinting using N-(4-isopropylphenyl)-N_-butyleneurea as dummy template :Analytica Chimica Acta540 (2005) 307–315 2.Peipei Qi, Jincheng Wang, Jing Jin, Fan Su, Jiping Chen, 2,4-Dimethylphenol imprinted polymers as a solid-phase extraction sorbent for class-selective extr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environmental water, Talanta, (2010), 81:1630-5; (IF 3.29) 3. Peipei Qi, Jincheng Wang, Liandi Wang, Yun Li, Jing Jin, Fan Su, Yuzeng Tian, Jiping Che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synthesized via semi-covalent imprinting with sacrificial spacer for imprinting phenols, Polymer (2010), doi: 10.1016/j.polymer. 2010.09.037; (IF 3.57) 4.王金成金静 熊力 陈吉平 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色谱 2010,28:1—13 5.王金成徐青 薛兴亚 章飞芳 梁鑫淼 苯基脲除草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27:1227-1231 6.徐青,王金成,郭志谋 中药组分选择性分离材料的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8,74-78 王金成薛大明 全燮 熊力 杨凤林 赵雅芝 微波辐射处理活性艳蓝KN-R 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01, 21: 628-630 7.王金成,郑衍生 在磺基水杨酸存在下微量进样乙炔-空气火燃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锶的研究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生物各专业排名

生物各专业排名,仅供参考 一、微生物专业排名 第一水平:中国微生物所(即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方面水平相当高。 武汉病毒所(也是中科院的):病毒方面的老一。 武汉大学:微生物方面在大学中绝对是一流。 江南大学:微生物的发酵方向无人能敌。 山东大学:微生物发酵及理论方面也是相当牛的。 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中国农大农业院校的三巨头,微生物都有不错。 中山大学:微生物生物防治方面很好,有国家生防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放线菌方面研究很领先,有国家放线菌研究重点实验室。 第二水平: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也有微生物方向的研究,但与上面的比可能略有差距。 第三水平:西北农大,福建农大,天津轻院等等与河南农业大学水平相当者。另外:象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较多实力强的综合性大学这几年在生物技术方面发展很快,在一些研究方向也是一流的,可能超过我前面提到的学校 发酵工程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江南大学A+ 4 天津科技大学A 7 山东大学A 2 华南理工大学A+ 5 南京工业大学A 8 天津大学A 3 华东理工大学A 6 山东轻工业学院A B+ 等(12 个) :大连轻工业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广西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福州大学 B 等(12 个)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贵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 C 等(8 个) :名单略 二、生物化工专业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81703生物化工 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华东理工大学A+ 5 大连理工大学A 9 西北大学A 2 浙江大学A+ 6 北京化工大学A 10 四川大学A 3 天津大学A+ 7 南京工业大学A 11 中南大学A 4 清华大学A 8 浙江工业大学A 12 华南理工大学A B+ 等(18 个) :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广西工学院 B 等(18 个) :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 (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 替代性 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 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 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

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5.5%,居世界第五位 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 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 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 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 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 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 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 (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 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 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高考升 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1:43 一、教育部全国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环境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南开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华中科技大学5西安交通大学6东南大学7天津大学8华南理工大学9湖南大学10重庆大学11中南大学12西北工业大学13电子科技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北京交通大学16吉林大学17北京科技大学18华东理工大学19西南交通大学20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1东北大学22福州大学23深圳大学2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5兰州大学26东华大学27江南大学28北京化工大学29北京林业大学3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1华中农业大学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4大连海事大学35哈尔滨工程大学36长安大学37上海理工大学38南昌大学39江苏大学40南京农业大学41太原理工大学42青岛大学43中国民航大学4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45贵州大学46扬州大学47武汉科技

大学48广西大学49西安理工大学50湘潭大学51长沙理工大学52湖北大学53四川农业大学54长春理工大学55华东交通大学56青海大学57石河子大学58大连交通大学5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60西南交通大学61青岛理工大学62天津工业大学63湖北工业大学64西南石油大学65湖南农业大学66三峡大学67江苏科技大学68河南工程学院69山东理工大学70安徽师范大学71湖南科技大学72南昌航空大学73兰州交通大学74江西理工大学75吉林建筑大学76江汉大学77山东建筑大学78山西大学79武汉轻工大学80大连大学81江西农业大学82长春工业大学83烟台大学84石家庄经济学院85西北民族大学86内蒙古工业大学87长江大学88兰州理工大学89琼州学院90中北大学91沈阳工业大学92河南工业大学93桂林理工大学94嘉兴学院95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96台州学院97东华理工大学98安徽建筑大学99安徽工程大学100河南农业大学101沈阳理工大学102华北科技学院103洛阳理工学院104东北电力大学105淮海工学院10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7长沙学院108河北联合大学109西华大学110安徽科技学院111湖北理工学院112景德镇陶瓷学院113太原工业学院114陕西理工学院115临沂大学116莆田学院117武夷学院118湖北师范学院119井冈山大学120合肥学院121吉林化工学院122长春工程学院123齐齐哈尔大学12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125文华学院126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127武昌理工学院128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129江汉大学文理学院130燕山大学里仁学院131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132贵州大学明德学院133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134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135福州大学至诚学院136武汉工商学院137武汉生物工程学院138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139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二、环

[高分子材料]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因科研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招聘博士后2-3名。 一、导师简介 刘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研系列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2009年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本科,2009-201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张希教授),2014-2019年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崔屹教授),2019年七月初入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ScienceAdvances,JACS,Joule,Angew Chem,Adv Mater等)发表论文15篇,其中三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多次被Science,Nature Materials,NPG Asia Materials等学术刊物撰专文Highlight和报道,同时也被CNN,BBC和科技日报等媒介报道。总被引2800多次,h-指数为31。 2019年入选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曾获瑞士Dinitris N. Chorafas青年研究奖等多项奖励。 更多详情,欢迎访问课题组网站: 二、课题组研究方向: 1. 新能源高分子储能材料方向,如锂离子电池高分子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高分子隔膜。

2. 电池安全研究。发展表征电池热失控的方法,制备电池安全材料。 三、申请条件和要求: 1.申请人应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基本申请条件;已取得博士学位,或近期能顺利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者; 2.电化学,能源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相关研究背景,具有有机和高分子合成功底的优先; 3.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验和系统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突出。 四、工作待遇: 按照清华大学相关规定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薪酬: 根据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政策执行。另外,课题组将根据工作能力和表现,提供额外补贴。此外,课题组积极支持并指导博士后申请人及在站博士后申报各类博士后人才支持计划:(1)若入选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年薪25~30万元,并享受国家住房补贴万元/年,以及相关物业和采暖补贴;(2)若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两年60万资助,其中40万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为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3)若入选“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计划”,年薪18万。 2.住房: 可租住清华大学博士后公寓,或享受学校租房补贴万元/年。 3.子女入学: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8)

土地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分,共20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 为:、、、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B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 C.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环境毒理学word版

第七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生态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作环境微生物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和揭示微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表达规律,探索其控制和应用途径。主要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种群组成、数量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微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等。 微生物生态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充分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好地发挥微生物的作用,更充分地利用微生物资源,为解决人口膨胀、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生态学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手段等,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in soil) (一)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1. 营养丰富 2. 水分满足 3. 酸碱度, 渗透压 4. 氧气 5. 温度 (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1. 种类分布 异养种类较多细菌90-230kg/亩 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2. 垂直分布 5-22cm 数量最多 逐渐减少,2m深处几个/克 3. 数量和种类随季节而变化 4. 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in water) (一) 淡水中的微生物 1. 来源: 土壤、雨水 2. 数量和种类: 贫营养细菌(oligotrophic bacteria) 兼性贫营养细菌 富营养细菌 硫细菌、铁细菌、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3.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大肠菌群:100ml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 100ml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个/ml 4. 水体中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营养、温度、溶解氧 5. 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6. 保护水资源

吉大分析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化 学 分 析 习 题 第一章 习 题 1.在做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实验时如遇到下列情况,请回答各造成的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如何消除? (1)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2)沉淀由于溶解度而损失; (3)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没有及时发现; (4)标准样品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5)移液管、容量瓶相对体积没有进行校准;(6)天平两臂不等长; (7)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8)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2.确定下面各数的有效数字位数. (1)91.4 (2)7.012 (3)6.00×10-4 (4)0.007 (5)1.47×10-5 (6)pH=9.24 3.计算下面运算结果的(a)标准偏差;(b)相对标准偏差;(c)将结果修约为恰当的有效数字位数. (1)16.9286(±0.0001)+16.8795(±0.0001)=33.8081 (2)23.6(±0.2)+0.184(±0.006)=23.784 (3)313.7(土0.1)+97.0(±0.1)-14.36(±0.08)=396.34 (4)64.4(土0.2) ×0.381(±0.001)=24.5364 (5) 89097.1) 02.0(83.4)02.0(36.6)01.0(51.8)03.0(67.29=±+±±-± (6)6603.23) 0001.0(2775.12)0001.0(6349.12)0001.0(2048.0)]01.0(12.3)02.0(4.44[=±-±±?±-± 4.测定某样品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20.48,20.55,20.58,20.60,20.53, 20.50(%). (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全距、平均偏差、标准 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2)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含氮量为20.45%,计算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5.纯NaCI 样品中C1%的8次分析结果为59.83,60.04,60.45,59.88,60.33,60.24, 60.28, 59.77.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6.一种特殊的分析铜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偏低0.5mg,若用此法分析含铜约4.8%的矿石,且要求由此损失造成的相对误差小于0.1%,那么最少应称样多少克?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0.5%,又应称样多少克? 7.如何配制下列溶液 (1)用浓盐酸(密度1.19,37%(w /w))配制2.0L 约0.12mol/L 的HCl 溶液; (2)用2.170mol/L HCl 配制500.0mL 0.1200mol/L HCl 溶液; (3)用固体NaOH 配制500ml 0.10mol/L NaOH 溶液; (4)用浓NaOH 溶液(密度1.525,50%)配500mL 0.10mol/LNaOH 溶液. 8.计算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 (1)滴定0.2056g 基准Na 2C03(产物C02)消耗37.84 mLHCl 溶液. (2)滴定由0.3458g 基准Na 2C 2O 4得到的Na 2C03(产物C02)消耗45.88mLHCI 溶液. 9.标定下列物质时消耗滴定剂均为20~25mL,试计算应称取基准物质多少克? (1)用Na 2C03标定0.10mol/L HCI 溶液; (2)用Na 2B 4O 7·10H 20标定0.080mol/L HCI 溶液; (3)用草酸H 2C 204·2H 20标定0.15mol/L NaOH 溶液; (4)用磷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标定0.10mol/L NaOH 溶液.

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与院校推荐

2011年生物学考研专业方向和院校推荐 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可见生物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生物学技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食品生产中的转基因大豆、啤酒、瘦肉型肉猪,用于制衣的优质棉料和动物皮革,医学上疫苗、药品的生产和开发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逐渐流行推广起来的生物能源如沼气、乙醇等,都包含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门意义重大、极富发展潜力的学科,生物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药学等主要传统学科。同时,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又新兴起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学、海洋生物学等。 微生物学:微生物制药最热门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早出现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大方向可以分为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两类。在基础微生物学的培养中,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创新性思维、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该方向的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在应用微生物学的培养中,除了上述培养要求外,有些专业还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工程设备的使用原理。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里的一个大学科,就读于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就业上所处的境遇会不同。就读于偏向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在工作选择上,一般只能选择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而这些单位对招聘对象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应聘者拿到博士学位。如果所学专业偏向于应用的领域,就业的选择面要广得多,可到企业、政府部门、学校从事生产、检测和教学等工作。目前在微生物专业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能源和微生物制药,尤其在制药方面,就业率一直都比较高。 在微生物方面有良好声誉和不俗实力的院校较多,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各院校在微生物专业上的招生人数也比较多。 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1952年就设立了微生物专业,是国内大学中最早开设微生物专业的院校。山大的微生物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生物资源转化、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山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曲音波教授,主要研究纤维素酶和可再生资源微生物转化技术。 推荐院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土地资源学重点知识

目录 《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 (2) 问题一 (2) 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 (2) 2.土地资源调查的定义 (3) 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4) 问题二 (6) 1. 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概念 (6) 2. 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区别 (7) 问题三 (8) 1.林地的定义 (8) 2.我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 (8) 3.我国林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0) 4.我国林地资源利用的对策 (10) 问题四 (10) 1.中国未利用土地的定义 (11) 2.中国未利用土地的种类 (11) 3.中国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策略 (12)

《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 问题一:简述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并以你家乡的土地资源调查为例,论述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第一,土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重要。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决定着土地的人口负载量和人们平均生活的质量。如果人类能正确、科学地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土地,使人与土地正确结合,保持恰当的配比,就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产品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非农业行业,土地是当作基地,当作场所,当作空间的操作基础来发生作用的。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中,土地是作为地基使用的。土地数量、质量、位置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生产及效益。另外一些行业,如采矿、水力发电、地热利用、航运等,土地不仅具有地基作用,而且更是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