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巧解镜中时钟问题

巧思巧解镜中时钟问题
巧思巧解镜中时钟问题

巧思巧解镜中时钟问题

“镜中时钟”一直是光的反射部分中非常典型和常见的一类问题。问题并不难,要求我们要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和特点非常熟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具体地说①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到;②像和物体的形状、大小相等,左右相反;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后三个特点也可以简单地说成是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反应在图纸上,以平面镜为轴将像旋转180°(或以平面镜为轴折叠像物),像和物体恰好重合。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请同学们参考:

如图1所示,是通过平面镜看到的钟表的像,则此时的时刻是_______。

方法1:逆时针读时法

由于镜中的时钟像与时钟的位置左右互换成虚像,因此,时钟刻度像的示数排列应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时钟数字补全,上为12,下为6,左为3,右为9。如果还看不清,可以把其他的数字补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来实际时间是4:10。

方法2:成像对称读时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平面镜成像是以12时、6时为对称轴左右互换的。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刻数t(按正常刻度读出的时刻),是经平面镜把钟的真正时刻转换后的结果,如图2,可直接读出它的实际的时刻为4:10。

方法3:“透纸视”读时法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应该和实际钟点左右对称,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时间,实际和从钟背后看到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可以对着阳光或灯光从背面去看,即是实际的时间,如图3。此法最简捷方便,准确率最高。

方法4:差值读时法

镜中示数t与钟的真正时刻数之和为12时,所以钟表的真正时刻应等于12时减去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刻数t,12时-t=12时-7:50=4:10。

方法5:再次成像读时法

若手边有一个小平面镜,可把图中的钟表再用小平面镜成一次像,在小平面镜中按正常刻度读出指针示数。

时钟上角度大小的计算问题

时钟上角度大小的计算问题 时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问题,历来是许多同学求解的困惑问题之一,事实上,只要同学们能弄清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 时针1小时转1大格1小时30°1分钟0.5° 抓住起始和终止两个时刻算出分针走了多少分钟,由上述表格算出时针和分针各转了多少度,再在钟面上比较,求出结果.现举例说明. 一、整点时刻两针的夹角 例1 求下午4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 分析:下午4时,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于是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夹角. 解:因为下午4时,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所以4×30°=120°. 评注:因为整点时,分针始终指向12,所以可把分针看作角的始边,时针看作角的终边,时针旋转一周360o需要12个小时,所以时针每小时旋转的角度为360o÷12=30o.由于我们现在研究的角都是小于平角的角,所以在1到6小时,两针的夹角为30o×n(n=1,2,…,6);在7到12小时,两针的夹角为360o-30o×n(n=7,8,…,12).显然,任意整点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我们都可以通过上面的两个公式求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钟面上两针的夹角有可能会相等,如3点和9点时两针的夹角都是90o,但在不同时刻. 二、任意时刻两针的夹角 例2 钟表上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锐角的度数是多少? 分析要求解此问题,只要弄清时针每小时转过多少度的角,弄清该时针该分针的位置,即经过15分钟转过的角度即可. 解因为360 12 ×21 4 =30°× 4 9=67.5°,360 60 ×15=90°, 所以90°-67.5°=22.5°. 评注:通过对本题的求解,同学们可以记住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转了5.5°,必要时可以利用方程求解此类问题,有时会显得更加简捷.

第15届“海门之窗网”杯小学生巧思妙解玩数学模拟卷二年级试卷

第15届“海门之窗网”杯小学生巧思妙解玩数学模拟卷 二年级试卷 姓名 准考证号 得分 一、填空题。(第2、3、8、10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8分) 1.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1)98+99+100+101+102=( ) (2)25×125×4×8=( ) 2.找规律填数。 (1)81,( ),49,36,( ) (2) 8 12 16 13 ( ) 23 18 24 30 (3) 3.数出下面各有多少个指定的图形。 (1) (2) (3) ( )条线段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形 4. 一个蛋糕要分给11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1块,问如果竖直切,最少要切( )刀。如果妈妈要将一块豆腐切成14块,妈妈最少要切( )次. 5.下面算式中的每个汉字各代表多少? (1) 精彩奥运 精=( ) (2) 9 好 好=( ) 奥运 彩=( ) -习 6 习=( ) + 奥运 奥=( ) 惯 4 惯=( ) 2 0 0 8 运=( ) -习习 2 1 6.阿姨拿来35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得4块,还余3块,阿姨发给了( )个小朋友。 61 7 3 40 760 8 90 232 8 4 200 160 20 5 60 450 6 30

A B C D E F 7.根据下面两幅图,请你推想一下,3个的重量等于( )个的重量。 8.今年爸爸29岁,妈妈27岁,小玉2岁。当三人的岁数和是70岁时,爸爸( )岁,妈妈( )岁,小玉( )岁。 9.小林要沿着数字按从小大的顺序从1走到7,他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10.在下面括号里写出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 11.从五位数48975中划去3个数字(先后顺序不改变)。剩下的2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两位数是( ),剩下的2个 数字组成的最小两位数是( )。 12.6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做“传花”游戏,从A 开始按箭 头方向向下一个人传花。传花时按顺序报数,当报到50时,花在( )手上。 二、操作与探索。(每题6分,共24分) 13.只移动一根火柴棒,使得等式成立。 (1) 改后的算式是:( ) (2) 改后的算式是:( ) 7 6 5 5 4 3 4 3 2 1 12 12 12 12 经过 ( ) 经过 ( ) 经过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巧解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docx

专训2 巧解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 名师点金:时钟时针、分针转动角度的问题,要注意时针转动一大格,转动角度为周角的十二分之一,即30°.每一个大格之间又分为5个小格,每个小格的角度是6°.注意时针与分针转动角度的速度比是1∶12,时针转动30°,分针转动360°.分针与秒针转动角度的速度之比是1∶60,分针转动6°(一个小格),秒针转动360°. 利用时间求角度 类型1按固定时间求角度 1.观察常用时钟,回答下列问题: (1)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构成多少度的角? (2)时针多长时间转一圈?它转动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度? (3)从7:00到7:40,分针转动了多少度? 类型2按动态时间求角度 2.小华是个数学迷,最近他在研究钟面角(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问题,他想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相关问题. (1)分针每分钟转6度,时针每分钟转________度; (2)如图①的钟面角为________度,如图②的钟面角为________度. (第2题) (3)12:00时,时针和分针重合,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会再次出现时针和分针重合的现象?此时,时针和分针各转动了多少度?【导学号:11972077】 利用角度求时间(方程思想) 3.如图,观察时钟,解答下列问题. (1)在2时和3时之间什么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直角? (2)小明下午五点多有事外出时,看到墙上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90°,下午不到六点回家时,发现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为90°,那么小明外出了多长时间? (第3题) 4.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看钟表,它的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第4题) (1)如图①,上午8:00这一时刻,时钟上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________; (2)请在图②中大致画出8:20这一时刻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思考并回答:从上午8:00到8:20,时钟的分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时钟的时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 (3)“元旦”这一天,某地区某中学七年级部分学生上午八点多集中在学校门口准备去步行街进行公益服务,临出发时,组长一看钟表,时针与分针正好是重合的,下午两点多他们回到学校,进校门时,组长看见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正好成一条直线,那么你知道他们去步行街进行公益服务共用了多长时间吗?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答案 1.解:(1)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5个大格. 因为每个大格为30°, 所以早晨7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5×30°=150°, 即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构成150°的角. (2)由时钟可知时针12小时转一圈,一圈是360°, 所以360°÷12=30°. 答:时针12小时转一圈,它转动的速度是每小时30°. (3)(360°÷60)×40=240°, 答:分针转动了240°. 2.解:(1)0.5 (2)30;22.5 (3)设至少经过x 分钟会再次出现时针与分针重合的现象,则6x -0.5x =360, 解得x =72011 , 即至少经过72011 分钟会再次出现时针与分针重合的现象. 72011×0.5°=? ?? ??36011° 72011×6°=(4 32011)° 即时针转了? ????36011°,分针转了? ?? ??4 32011°. 3.解:(1)设从2时经过x 分,分针与时针的夹角为直角,依题意,有(x -10-112 x)×6°=90°,解得x =30011 . 答:在2时30011 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直角. (2)设小明外出了y 分钟,则时针走了0.5y 度,分针走了6y 度. 根据题意,列方程为6y =90+0.5y +90,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素材 2.4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2.4 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线性相关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具有计算复杂、运算量大,但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对本节知识的考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应用题的形式,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就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熟练灵活的掌握. 例1. 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 必过( ) A.(2,2)点 B.(1.5,0)点 C.(1,2)点 D.(1.5,4)点 基本解法:(1)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bx+a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 (2)计算平均数x ,y ; (3)求a ,b ; (4)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5)验证A.B C D 那些点所求直线上. ?????????-=--=---=∑∑∑∑====. , )())((1 2 2 1 121 x b y a x n x y x n y x x x y y x x b n i i n i i i n i i n i i i 其中x =n 1 ∑=n i i x 1,y = n 1 ∑=n i i y 1 ,a 为回归方程的斜率,b 为截距。 对于本题4,5.1==y x ,所以b=2,a=1, y ?=2x+1,过(1.5,4)点,故选D 巧思:由于回归直线一定要过样本点的中心),(y x ,只需求出y x ,

妙解:x =n 1∑=n i i x 1,y =n 1∑=n i i y 1 4,5.1==y x 所以必过点),(y x 即点(1.5,4), 故选D.此法避免了求解回归方程的步骤,只需求出4,5.1==y x 即可. 例2某地区某种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统计近四年这种病的新发病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底的四年里,该地区这种病的新发病人数总共多少? 基本解法: 利用回归分析 x 轴上表示年份,y 轴上表示新发病的人数,将表格中的四组数据描点.观察这些点的位置,它们的分布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所以尝试用直线进行拟合. 设回归直线方程为bx a y +=?,则由相关数据计算得:5.199711==∑=n i i x n x ,25.254011==∑=n i i y n y ,7.94)(12 2 1=--=∑∑==n i i n i i i x n x y x n y x b ,186623-=-=x b y a ,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x y 7.94186623?+-=,从而 ?+?-=7.944186623总y 11676)2003200220012000(≈+++(人),即为所求. 巧思:由于求解先性回归方程时公式难记运算量又大,容易出错,我们还可以从新发病的增长率入手 1996年到1997年新发病的增长率为 (2491-2400)/2400≈3.792%; 1997年到1998年新发病的增长率为 (2586-2491)/2491≈3.814%; 1998年到1999年新发病的增长率为 (2684-2586)/2586≈3.790%. 由此可见,新发病的增长率基本一致,取其平均数为3.799%,以此作为以后新发病增长率的预测,

第7课《巧思妙贴》教学设计(2020年江西版赣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

第7课《巧思妙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赣美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 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彩纸、旧挂历纸、树叶、树皮、铅笔屑、棉花、绒线、果壳等杂物,根据其外形、质感以及色彩特点,运用剪、裁、黏、贴等方法进行创作。作品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选材妙不妙。例如本课中的学生作业范例,狮子的鬃毛选用了碎纸条,这样狮子毛发冲冠、神气威猛的特征就体现出来了;花朵则利用了铅笔屑的形状特点;棉花具有蓬松、轻飘的质感,用来表现白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由此可见,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是很重要的,这也要求学生要有好的构图和创意。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将构思创意和可利用的材料联系起来,可使材料的外形、质感和色彩非常自然、协调地与画面相融合。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充分利用原材料的特性,巧妙构思,创造出生动有趣的造型。 本课中的“学生作业”选材广泛,有城里孩子唾手可得的彩纸、旧挂历纸、布片等,也有农村孩子随处可捡的树皮、野草等,教学中可视当地资源情况合理选择。本课重点是材料的巧妙运用,以粘贴为定型的主要手段,以卫生、无污染、不损害健康为原则,让学生明白利用废旧材料也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 设计理念

本课是围绕奇思妙想、变废为美这一主题的艺术造型活动课。撕纸贴画、剪贴画、树叶拼贴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都已接触过,因此他们对贴的过程并不陌生。本课重点是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巧妙构思后拼贴出极富创意的作品。 学情分析 本课是围绕奇思妙想、变废为美这一主题的艺术造型活动课。撕纸贴画、剪贴画、树叶拼贴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都已接触过,因此他们对贴的过程并不陌生。学生可捡的树皮、野草等,教学中可视当地资源情况合理选择。本课重点是材料的巧妙运用,以粘贴为定型的主要手段,以卫生、无污染、不损害健康为原则,让学生明白利用废旧材料也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怪异的创意中寻找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学会用剪、切、挖、贴、插、画等方法表现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育人目标:掌握多种表现奇思妙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奇思妙想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奇妙的作品。 教学准备 废旧材料、剪刀双面胶等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钟表中的角度计算问题

钟表中的角度计算问题 1.如图是一个时钟的钟面,下午1点30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2.时钟在1点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3.从中午12时整到下午3时整,钟表时针所转过的角的度数是. 4.时钟在6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等于. 5.10:1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9.8点55分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所成的角是. 10.2点30分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度. 18.有一只手表每小时比准确时间慢3分钟,若在清晨4:30与准确时间对准,则当天上午手表指示的时间是10:50,准确时间应该是. 19.(2014?黄冈模拟)3点12分和3点40分时,时针与分针构成的角各是度和度. 20.(2013秋?吴江市期末)钟表上8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锐角是度. 21.在下午的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度. 22.(2014秋?新郑市校级期末)时钟在2点正时,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大小 为°. 23.(2014秋?汉阳区期末)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度. 24.(2014秋?阜宁县期末)上午10点30分,时针与分针成度的角. 25.(2014秋?铜陵期末)8点20分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所成的角是 . 26.(2014秋?武威校级期末)钟表在3点30分时,它的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 27.(2014秋?长汀县期末)上午8:30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角的度数是.

28.(2014秋?雅安期末)现在的时间是9时20分,此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是度. 29.(2014秋?衡阳县期末)9时45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30.(2014秋?合肥期末)上午9:40时,时针与分针夹角为度.

巧思妙解

巧思妙解 例谈比较类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刘凯华 典型例题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法点拨 (1)读题联史 上述试题考查内容为明清之际的活跃思想局面,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阶级: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反封建束缚。政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走向腐朽。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扼杀个性,摧残思想,还有西学东渐,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其主要特点有: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其主要影响有:进步性:构建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进步性,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局限性: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儒学(理学)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指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不属于此列,三者的共同主张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2)技巧点拨 上述试题属于比较类选择题,其含义指的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事件、人物、现象(如著作、典章制度、观点、主张、内容、经济成果、因素、条件)等放在一起或把同类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异(不同)同(相同)点的题型。其主要类型有:类比性(即同类相比较)和对比性(不同类或性质相反的事件、人物等进行比较)等。其特点是:在题干中常用“相同”、“共同”、“相似”、“共性”、“不同”、“差异”、“个性”等问句。其解题方法为: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有关常识、根据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标准,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被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迎刃而解 运用上述解题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有: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故①②正确。其局限性为: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儒学(理学)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故③④错误。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 经典再练 关于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传统儒学的背叛者②都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④都直接推动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设计师简介

GESITONG GESITONG,一直追寻随意的生活,不带刻意,沉浸在最简单的单纯的思想里,热爱服装设计,也喜爱生活上的点点小创意, 一心要了解服装了解生活的含义,游走世界各地艺术之都,享受欧洲小镇生活的写意舒适,对生活和创意深有体验, 任何设计都来自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不造作,回归原始,怀旧自然; Wangmeilin 穿衣,真正的生活艺术底蕴,懂得装扮自己是对生活的尊重与热爱,让穿衣体现个人品味,穿出文化内涵,像似一首美丽的诗,像似生活中的空气一般,每日都可以充满着无限的惊喜。无论今日你的心情,是开心、是愤怒、是欢呼、是疲倦、还是骄傲,他都可以打扮着你的心情。我,内心充满着感喜乐,可以用这方式来表演,诠释我对生命的热爱。 简洁就是灵动的设计。在轻与重之间,厚与薄材质的交错,呈现出的反差是本季玩转不厌的创意。面料间的对比犹如画作虚与实、动与静的强烈对比,像似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也有柔和的一面。低调的黑色珠钻与间接地手工编织为系列增添一丝艺术的气息。不规则的珠片撞色设计增添了服装的灵动趣味,使其具有更强的张力却又不失精。温暖暖的毛织成熟内敛,丝线的相互交错孕育出别致的生机。针织物的设计更有一种乡村的复古风格,更加接近自然。体现高贵优雅的品质,自然悬垂的律动增添了女性魅力。 Huangafu 设计理念:倡导一种创意的生活意识,启发大家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快乐的生活方式。 环保的理念:以永续和艺术为追求,倡导环保无伤害的生活方式。强调以创意引领生活潮流,致力于将单纯与原创的精神理念转化成独特的实用成衣。 Shenyuanxi 一个人的天赋表现在她人生中的努力成果,追求完美,舒适自然,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严谨的制作过程中,一心一意专注每个细节、裁剪出的不是单单的衣服而是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用较接近天然的面料制作出不拘谨的服饰。 宁静·简约·时尚·坚持 有态度的面对生活的服装作品,求真、求完美! 生活在都市中,许许多多的建筑,有许多刚硬的,曲线的,外观,也有许多细致藏于细节之中的美,需在生活中探视生活美好的事物。 Youqingmei 纽约学院毕业后,曾在新宿参加当地服装设计师联盟,作品被挑选进纽约著名的百货商场设计师展示销售。美国的服装理念更注重人体舒适感与实用度。 奖项很多时候与能力无关,当你在宴会式电视里看见一位名人创穿着己的设计的服装,那一刻才是认同和感动。 生活是需要美好的感受来调剂,让自己呈现优雅从容的气度与自信,崇尚自在慢活的生活意境。

2015巧思妙解模拟试卷答案

奥数答案 一年级一、填空题:(每空3分,12小空,共36分)1.4; 2.10 3.18 4.9 5.46 6.19 ①7. 3 8. △= 12,○= 4 ,□= 16。 9.12秒 10.3个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11.② 12.③ 13.② 14.① 15.D或4 16. ③ 三、操作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17.把右边5个图形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圈起来。 18.能 19.

20. 21. 4+7=11 四、解决问题:(共31分) 22.4 23.24页。 24. 24岁;55岁。 25.亮亮的爸爸是工人;明明的爸爸是老师;刚刚的爸爸是解放军。 26.(1)2+5=7,10-6=4; (2)2+5=7,10-4=6; (3)5+2=7,10-6=4; (4)5+2=7,10-4=6; (5)4+6=10,7-5=2; (6)4+6=10,7-2=5; (7)6+4=10,7-5=2; (8)6+4=10,7-2=5。

二年级 一、填空题:(每空3分,12小空,共36分) 1.3,2 2.白猫 3.11个 4.15个 5.108级 6.2分钟 7.7+1-4=4 8.76020 20607 9.22 10.48 11.桔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 1.① 2.③ 3.② 4.① 5.③ 6.③ 三、操作题:(每小题5分,3小题,共10分) 1. (2)(3) 2. 先竖着切三刀,分成7块,在横着切,分成14块,就可以每人一份了。 3. 4.(1)(1 +2+3-4)×5 = 10 (2)(1+2)×3-4+5 = 10 (3)(1+2)÷3+4+5 = 10 5.愉= 1 块= 9 学=3 习=6

如何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如何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钟表问题经常出现,计算起来也比较难,其中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度数的问题就困扰着我们中学生。其计算方法很多,但如何计算更便捷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似乎缺少总结。本文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其计算规律如下。 一、知识预备 (1)普通钟表相当于圆,其时针或分针走一圈均相当于走过360°角; (2)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时针的一小时或分针的5分钟)对应的角度是:; (3)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 (4)分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 二、计算举例 例1. 如图1所示,当时间为7:55时,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不考虑大于180°的角)。 解析:依据常识,我们应该以时针、分针均在12点时为起始点进行计算。由于分针在时针前面,我们可以先算出分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时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55×6°=330° 时针走过的角度为: 则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例2. 如图2所示,当时间为7:15时,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不考虑大于180°的角)。

解析:此题中分针在时针的后面,与上题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先算出时针走过的角度,再去减去分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时针走过的角度为: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 则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三、总结规律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如下:当分针在时针前面,可以先算出分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时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当分针在时针后面,可以先算出时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分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用字母和公式表示: 当时间为m点n分时,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1)分针在时针前面: (2)分针在时针后面: 依据此公式可以求出任意时刻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计算起来非常便捷。如果题目中涉及到秒,我们可以先把秒换算为分,再套用上述规律和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015三年级巧思妙解试卷

第十届“海门之窗”杯巧思妙解玩数学竞赛(模拟卷) 三年级试题 准考证号码 姓名 得分 指导老师 一、填空题:(每空3分,12小空,共36分) 1.按规律填数:1,2,5,13,34,( )。 2.在除法算式A ÷9=B ……C 中,B 、C 都是一位数,A 最大是( ) 3.三(1)班共有学生50人,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8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1 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两种作业都完成有( )人。 4.已知□+□+□=O +O ,?+?=□+□+□,O +□+?=40, 那么?=( ),O =( ),□=( )。 5.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余数是3。被除数是( ),除数是( )。 6.妈妈15年前的年龄和女儿13年后的年龄相同,妈妈35岁时女儿( )岁。 7.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6只,那么鸡有( )只,兔有 ( )只。 8.3个菠萝的质量等于一个梨和1个西瓜的质量,1个菠萝和3个梨的质量等于 1个西瓜的质量,那么( )个梨的质量等于1个西瓜的质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 1.由1,2,3,4,5,6,7,8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① 64 ② 56 ③ 8 2.在所有的四位数中,个位数字之和是34的数共有( )个 ① 4 ② 10 ③ 12 3.下面三块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按相同的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 颜色,请观察推想,红色的对面的颜色是( ) ① 黑色 ② 白色 ③蓝色 4.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8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问睡黑 黄 白 绿 红 黄 绿 黑 蓝

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天。 ① 4 ② 6 ③ 7 5.小可和其他五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圆圈中间放着50个乒乓球,小朋友们按顺序依次拿乒乓球,每人每次拿四个,直到把乒乓球拿完为止(最后剩下不足4个就拿完)。若小可第二个拿,他拿到()个乒乓球。 ① 8 ② 10 ③ 6 三、操作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 1.在下面由火柴棒摆成的算式中,请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算式成为等式。 2.下面每个汉字代表几? 2 奥数成功办 × 3 奥数成功办 2 3.将1~16这16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16个方格内,使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上四个数字的和都相等。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的巧思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的巧思 一、以幼儿为本的室外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外在环境不但体现了本园的办园理念,还体现了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教师良好的创新意识。幼儿园的外观环境要干净整洁,色彩协调,还要有亲切感,让孩子们喜欢。 基于此理解,我们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画成大型画板,将其镶在活动场地的周围。优美的画面,可爱的动画形象和其展示的教育内容,完美地融艺术欣赏与教育功能于一体。此外,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幼儿园楼体的颜色,将柠檬黄、橘黄和苹果绿实行巧妙地结合,在明快中透出和谐,让孩子们走进幼儿园就犹如进入一个童话世界,心情愉悦地开始一天的生活。 二、与教研内容融为一体的室内环境创设 幼儿园活动室是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室内环境要体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探索精神,体现幼儿、教师、家长的参与和互动,体现新观点下多种经验、信息的整合,体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巧妙利用,体现教师的巧思与创新。 我园室内环境创设力求班班出特色,内容以教研活动为主线,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将墙饰分为上下两部分。幼儿视线之上的墙饰以教师制作为主,发掘、营造与教研主体相配合的教育环境,强调艺术氛围。幼儿视线内的墙饰,为主题教育活动服务,以幼儿为主,充分让幼儿及家长参与进来,改变教师一手包揽的情况。 三、废旧材料合理利用 各班不但以教研课题为主线创设墙饰,还开拓思路、创造性地充分利用了很多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既经济又美观。废布头、开心果、葵花子等都成了主要材料,“美丽的船”“手娃娃”、蜡染等作品,既能给幼儿以艺术的欣赏,又能引起幼儿的创作欲望,启发幼儿创作的火花。 经过教师们的巧思和创新,八个班级,各具特色,既将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又体现教研主题,重视环境育人的功能。可操作的室内环境,让环境与幼儿互动,让环境说话,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构建要素,促动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数学里的钟表问题 “钟面角”

钟表问题“钟面角”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看钟表,然而我们对钟表表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夹角(即“钟面角”)问题可能并没有在意.其实钟面角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钟面角”问题吧. 一、认识“钟面角” 要分析钟面角,我们首先要结合其图形特点,寻找并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 ⑴钟表的表面特点:钟表的表面都是一个圆形,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间有5个小格.圆形的表面恰好对应着一个周角360°,每个大格对应30°角,每个小格对应6°角.表面一般有时针、分针、秒针三根指针. ⑵钟表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情况:时针每小时转1大格,每12分钟转1小格,每12个小时转1个圆周;分针每5分钟转一大格,每1分钟转1小格,每小时转1个圆周;秒针5秒钟转1大格,每1秒钟转1小格,每1分钟转一个圆周. ⑶时针、分针、秒针的转速: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很容易计算出相应指针的转速:①钟表的时针转速为:30°/小时或0.5°/分钟;②分针的转速为:6°/分钟或0.1°/秒钟;③秒针的转速为:6°/秒. 有了这些对钟面角的基本认识,我们就可以探究与钟面角有关的问题了. 二、解决与钟面角有关的数学问题 ⒈计算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时针(分针)转过的角度 ⑴公式法:时(分)针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转过的角度=时(分)针转过的时间×时(分)针的转速(注意统一单位). ⑵观察法:若时(分)针转过了a大格b小格,则时(分)针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转过的角度为:30a+6b°. 例1.⑴从3:15到7:45,时针转过度. ⑵从1:45到2:05,分针转过度. 分析:⑴从3:15到7:45,时针走过的时间为4.5小时(270分钟),∴时针转过的角度为:4.5×30°=135°(或270×0.5°=135°) 或用观察法:时针共走了4大格2.5小格,∴时针转过的角度为:4×30+2.5×6=135°.⑵从1:45到2:05,分钟走过的时间为20分钟,∴分针转过的角度为:20×6°=120°. 或用观察法:分针共走了4个大格(或20小格)∴分针转过的角度为:4×30°=120°(或:20×6°=120°). ⒉计算某一时刻时针(分针)与分针(秒针)之间的夹角 ⑴求差法:以0点(12时)为基准到某一时刻止,时针转过的角度与分针在整点后的时间转过的角度差,即时针、分针之间的夹角. ⑵观察法:某一时刻时针、分针相差a个大格b个小格,时针分针的钟面角=30a+6b°. 例2.⑴4:00点整,时针、分针的夹角为. ⑵11:40,时针、分针的夹角为. 分析:⑴4:00整,时针、分针相差4个大格,夹角为:4×30°=120°. ⑵①作差法:11:40,以0点(12时)为基准 时针转过的角度为:11×30°=350° 分针转过的角度为:40×6°=240° ∴时针、分针的夹角为:350°-240°=11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2.3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线性相关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具有计算复杂、运算量大,但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对本节知识的考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应用题的形式,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就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熟练灵活的掌握. 例1. 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 必过( ) A.(2,2)点 B.(1.5,0)点 C.(1,2)点 D.(1.5,4)点 基本解法:(1)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bx +a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 (2)计算平均数x ,y ; (3)求a ,b ; (4)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5)验证A.B C D 那些点所求直线上. ?? ? ???? ? ? -=--=---=∑ ∑∑ ∑====. , )())((1 2 2 1 12 1 x b y a x n x y x n y x x x y y x x b n i i n i i i n i i n i i i 其中x = n 1 ∑ =n i i x 1 ,y = n 1 ∑=n i i y 1 ,a 为回归方程的斜率,b 为截距。 对于本题4,5.1==y x ,所以b =2,a=1, y ?=2x +1,过(1.5,4)点,故选D 巧思:由于回归直线一定要过样本点的中心),(y x ,只需求出y x , 妙解:x = n 1 ∑ =n i i x 1 ,y = n 1 ∑=n i i y 1 4,5.1==y x 所以必过点),(y x 即点(1.5,4), 故选D.此法避免了求解回归方程的步骤,只需求出4,5.1==y x 即可. 例2某地区某种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统计近四年这种病的新发病的人数如下表所

人教版数学高一古典概率模型中的巧思妙解

古典概率模型中的巧思妙解 古典概型在高考试题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机动性.一般对随机事件的考察,常常结合选修中排列、组合的知识进行考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应用题的形式,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熟练灵活的掌握. 例1.甲、乙二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10个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个,判断题4个, 甲、乙二人一次各抽取一题,问: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个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解:甲、乙二人一次各抽取一题基本事件的总数是10×9=90; 基本解法:利用分类计数原理 只有甲抽到了选择题的事件数是:6×4=24;只有乙抽到了选择题的事件数是:6×4=24;甲、乙同时抽到选择题的事件数是:6×5=30; 故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个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15 1390302424=++. 巧思:基本解法利用的是分类计数原理,从正面入手,考虑情况比较多,“正难则反”,不妨 换个角度,考虑其反面即利用其对立事件反而会简单明了。 妙解:利用对立事件 事件“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个抽到选择题”与事件“甲、乙两人都未抽到选择题”是对立事件. 事件“甲、乙两人都未抽到选择题”的基本事件个数是4×3=12; 故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个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1513152190121=-=-. 例2.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 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解: 基本解法:这种抽取可以看作不放回3次无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 ,y ,z )记录结 果,则x 有10种可能,y 有9种可能,z 有8种可能,但(x ,y ,z ),(x ,z ,y ),(y ,x ,z ),(y ,z ,x ),(z ,x ,y ),(z ,y ,x ),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10×9×8÷6=120, 按同样的方法,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8×7×6÷6=56, 因此P (B )= 120 56≈0.467. 巧思:对于不放回抽样,计算基本事件个数时,既可以看作是有顺序的,也可以看作是无顺 序的,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观察的角度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错误.上面就是按无顺序抽样进行的,那有顺序抽样是否会简单一些呢?

巧解钟表上的角度问题

巧解钟表上的角度问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巧解钟表上的角度问题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时钟:时钟的表面被均分成12大格、60小格,若把钟表表面看成以表心为顶点的周角,则每一大格对应的角度为 30°,每一小格为6°,也就是说,分针每分钟转过6°的角,时针每分钟转过60 1×30°=0.5°的角,即每分钟分针总比时针多转5.5°.有了上述知识,我们再来求有关钟表的问题,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分针转的角度为:分钟数×6°; 时针转的角度为:小时数×30°+分钟数×0.5°. 例1.试问时钟的分针与时针一昼夜重合多少次? 解析:你可能直觉认为,分针每小时转一圈,每转一圈就要与时针重合一次,一昼夜有24小时,分针与时针岂不是要重合24次吗? 乍听起来这个说法颇有道理,但还是让我们计算后再下结论吧! 设分针与时针从上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用时x 分钟,易知其间分针比时针多转了360°,于是有 6x -0.5x =360,解得x =11 720(分). 一昼夜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次数为:24×60÷ 11720=22(次). 怎么样,还相信你的直觉吗? 例2.某人晚上6时后外出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时110°,晚上7时前回来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仍为110°,求此人外出了多长时间?

解析:易知,6时后时针与分针首次呈110°角时,分针落后时针110°角,第二次呈110°角时,分针超过时针110°,即其间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110°,设完成此过程共经过了x分钟,则有 6x-0.5x=2×110,解得x=40(分). 即此人外出了40分钟.

小小拼图巧思,竟成了平面设计界的新宠

小小拼图巧思,竟成了平面设计界的新宠 拼图设计在平面设计中非常实用,拼图设计简单易学,而且富有创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拼图”运用在了各种不同领域中。 宣传册的版面设计灵感——激起读者兴趣 宣传册设计旨于充分展现设计质量和有价值的产品信息。下面五个宣传册设计,都具有极高的阅读性、并且引人注目。 1.建立明显具有对比性的版面 Silo Theatre 宣传册上保留古色古香的风格,细微的背景颜色和拥有强烈对比的图片组合,以及引人注目的字体设计都很好的吸引了读者。在整个布置中,与表演相关的肢体动作展示出Silo Theater 大剧院具有挑战性且极具观看性的演出。

2.运用图片的布置来讲述故事 该宣传册来源于第500届澳大利亚Reconciliation Action Plan(RAP)活动,该活动旨 于宣传、提高人民意识,认识到澳大利大土著居民生活中所收到的不公平。通过对土著艺术品的展示,以及联合起来故事的讲述,该设计作品完美地表现了土著文化的艺术价值。 3.在设计拼图中运用几何元素

Aleix Artigal 是一名拥有创造性的图片设计师,她希望她的此幅作品能够很好的引导旅游者参观世界上最大的Nouveau 艺术长廊。该作品运用了极具魅力风格的电子拼图,几何 元素的运用使得每个部分的内容都得到未完整的实现,整个图片都可以勾起读者对于Nouveau 艺术长廊的好奇心。 4.运用宣传册的不同页面来建立整个构图框架

Open Helsinki宣传册的简约设计风格让所有的图片都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去相应的旅游页面。文字和图片组合都完美地与宣传册不同页面相契合。 5.建立多幅图片的对称排列

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及例题

?如何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一、知识预备(1)普通钟表相当于圆,其时针或分针走一圈均相当于走过360°角; (2)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对应的角度是:?=?3012360; (3)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5.06012360; (4)分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660360。 二、计算举例 例1. 如图1所示,当时间为7:55时,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不考虑大于180°的角)。 解析:依据常识,我们应该以时针、分针均在12点时为起始点进行 计算。由于分针在时针前面,我们可以先算出分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 时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55×6°=330° 时针走过的角度为:?=??+??5.2375.055307 则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5.925.237330 例2. 如图2所示,当时间为7:15时,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不考虑大于180°的角)。 解析:此题中分针在时针的后面,与上题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先算出 时针走过的角度,再去减去分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 度数。时针走过的角度为:?=??+??5.2175.015307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90615 则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5.127905.217 三、总结规律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如下:当分针在时针前面,可以先算出分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时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当分针在时针后面,可以先算出时针走

过的角度,再减去分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用字母和公式表示: 当时间为m 点n 分时,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1)分针在时针前面: )5.0n 30m (6n ??+??-?? (2)分针在时针后面:??-??+??6n )5.0n 30m ( 依据此公式可以求出任意时刻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计算起来非常便捷。如果题目中涉及到秒,我们可以先把秒换算为分,再套用上述规律和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综合以上可得:当时间为m 点n 分时,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30m -5.5n | 当|30m -5.5n |结果大于180°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360-|30m -5.5n |。 例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B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 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CB 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 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例2.如图,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⑴比较EOM ∠与FON ∠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⑵EON ∠与MOF ∠的和为多少度?为什么? 例3.如图,∠AOB 是平角,OD 、OC 、OE 是三条射线,OD 是∠AOC 的平分线,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DOE=90°,并说明你的理由。 例4.如图,∠AOB 为直角,∠AOC 为锐角,且OM 平分∠BOC , ON 平分∠AOC ,求∠MON 的度数.

初一上册第四章 角的巩固练习题--角度换算计算、时针分针夹角汇总

h b r 第四章角的巩固练习题 第一部分角度换算计算、时针分针夹角综合题 1、钟表上一个大格是_______,一个小格是______;分针1分钟走过的角度是_______,1 秒钟走过的角度是_______;时针1小时走过的角度是_______,1分钟走过的角度是_______. 2、7点整,时钟上时针与分针夹角是( ) A.210° B.30° C.150° D.60° 3、在时钟上3:00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_______. 4、计算 2834ˊ12"=_______; 10547ˊ24"=_______; 1800ˊ=_______; 3240"=___ ____. 5、在时钟上,从早晨8:00到晚上8:00时针转过_____. 6、2.42o=o′″15°48′36″=° 7、当时间是12:15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8、2012ˊ36"与下列哪一个角是相等的() A、20.1236 B、20.12 C、20.21 D、20.36 9、小明看钟表上时间为3:30,则时针、分针成的角是() A 70度 B 75度 C 85度 D 90度 10、由2点30分到2点58分,时钟的时针旋转了度,分针旋转了度, 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度。 11、用度、分、秒表示:  (1)0.75°=′=″

m a A i (2)16.24°= ° ′ ″(3)34.37°= ° ′ ″12、用度表示: ⑴1800″= ° ⑵48′= ° ⑶39°36′= ° ⑷27°14′= °13、3 ° 15′ 与3 . 15°相等吗?为什么?14、把26.29°转化为用度、分、秒表示的形式;15、填空(1)34.50°= ° ′(2)112.270°= ° ′ ″ 16、把33°24′36″转化成用度表示的形式。 17、把59°31′30″化成度的形式 18、钟表中2时1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有多少度? 19、数学角度制换算中“21.774度”是怎么换算到“21度46分”的? 20、加减法计算 (1)12°36′56″+ 45°24′35″ (2)79°45′ - 61°48′49″21、乘除法运算 (1)21°31′27″×3 (2)63°21′39″÷3(3106°6′25″÷522、计算 (115°20′×5 (2)37°38′+45.36°23、计算下列各题: (1)153°39′44″+26°40′38″; (2)53°25′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