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联合收获机的割台

合集下载

3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割台部分设计

3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割台部分设计

1 设计 目标及 技术要 求
1 . 1 设 计 目标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5 — 1 3 基金项 目:许 昌市科技攻关项 目( 0 9 0 1 0 0 2 3 )
3 ) 传 动及行走装置系统的研究。
1 . 3 技 术 要 求及 设计 任 务
玉米收获机 大致 有摘 穗 、 剥皮 、 脱粒 和秸秆 还 田 等功能 。玉米收获机工 艺流程 应能满足先 进 的栽 培
机架 、 传动箱 、 搅龙输送器 、 摘穗机构及其它传 动部分 组成 。割台调整的主要 目的是为适 应不同的行距 , 在 割台机架上设计行距调整机构。
2 ) 降低主要工作部件的功率消耗 , 提高整机作业 性能和生产效 率。特别 是对 于近期 内主要 推广 的 自 走式玉米收获机 , 要在完成摘穗工作的情 况下使秸秆 粉碎 , 并达到更佳 的效果 , 动力不足 的缺陷比较明显 。
作者简 介:李 新广 ( 1 9 6 8 一 ) , 男, 河 南许 昌人 , 副教 授 , 硕士研 究生 , ( E

ma i l ) l y l j l j l l @s o h u . C O I T I 。
关键 词 :玉米 ;联 合 收 获机 ;割 台 中图分 类号 :¥ 2 2 5 .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1 8 8 X( 2 0 1 3 ) 0 3 一 O 1 3 4 一 O 3
0 引 言
玉米 的生产在 国民经济 中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 , 其 高产 稳产 、 营养丰富 的特 点使 其成为我 国食 品业 、 轻
获有 利 于农 业 产 业 结构 调 整 , 提 高 我 国农 业 机 械 化 的发 展 水 平 以 及 农 业 抗 御 自然 灾 害 的 能 力 。 为此 , 在 大 量 查 阅 国 内外 技 术资 料 的 基础 上 , 分 析 比较 了 国 内现有 收割 机 存在 的 问题 , 在 总体 方 案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割 台部 分 的设 计方案 , 并 完 成其 设 计 计 算 、 图纸 绘 制 和 撰写 设 计 报 告等 任 务 。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技术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技术
3、空载试转
(1) 分离发动机离合器,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 。
(2)启动发动机,在低速时接合离合器。待所有工作部件 和各种机构运转正常时,逐渐加大发动机转速,一直到 额定转速为止,然后使收获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 。
(3) 运转时,进行下列各项检查:顺序开动液压系统的液 压缸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情况,液压管路和液压件的密封 情况;检查收获机(行驶中)制动情况。每经20分钟运转后, 分离一次发动机离合器,检查轴承是否过热及皮带、链 条的传动情况,各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用所有的挡位 依次接合工作部件时,对收获机进行试运转,运行时注 意各部分情况。玉米收获机就地空试时间不少于3小时, 行驶空试时间不少于1小时。
1、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玉米收获机作业前应平稳结合 工作部件离合器,油门由小到大, 到稳定额定转速时,方可开始作业。 (2)玉米收获机田间作业时,要定期 检查切割粉碎质量和留茬高度,根 据情况随时调整割台高度。
三、大型玉米收获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
(3)根据抛落到地上的籽粒数量来检查在摘穗装 置的工作,籽粒的损失量不应超过玉米籽粒总 量的0.5% ,当损失大时应检查摘穗板之间的 工作缝隙是否正确 。
13
二、联合收割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输送装置
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器和果穗升运器。
(1)水平输送器 水平输送器位于 摘穗台的后部,将 摘穗辊输送来的果 穗送到剥皮器中。 主要由输送器壳体、 主动轴、被动轴、 主动链轮、被动链 轮和张紧机构等部 分组成。
二、联合收割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输送装置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技 术
1、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 2、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3、玉米割台 4、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

《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

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农机教研室主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2005.4前言本实验指导书是依据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编写的。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基本原理,熟悉仪器和掌握实验方法,养成独立操作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过程和指标测定,进一步了解所测定指标的实际使用意义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农机事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以保证顺利完成每个实验。

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上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的使用,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性质:操作和测定性实验。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操作完成情况打分,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作为本课程的一部分。

实验一 排种器性能试验及播量调整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48行谷物条播机的播量调整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排种器排种能力,均匀度、均齐度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与方法1. 播量调整原理是通过改变槽轮在排种杯内有效工作长度和槽轮转速来调整播量的。

槽轮在排种盒内的伸出长度,称为槽轮的有效工作长度。

对于播种机总播量的调整,工作中可轴向移动排种轴,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以调节整台播种机的播量,一般要求总播量误差在±4%,最大不超过10%;对于排种器单体的播量调节是通过调整单个外槽轮在排种杯内的长度而改变播量的,一般要求单个排种器排种误差在±1%,最大不超过4%。

2. 排种器性能实验是播种作业前检查排种器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排种器性能实验可以检查总播量稳定性,排种一致性,条播均匀性等性能指标。

4YZ244型不分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割台设计

4YZ244型不分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割台设计
1 1 r ri 右 。 3 0 / n左 a 2 2 分 禾 器 的 设 计 .
分禾 器也 是实 现不分 行玉 米收获 的一 个技 术关键 。收获 作业 时 , 禾器通 过其 前锥 尖 、 分 弧形 锥外 壳及 位 于 下部 的作用 边缘将 田间 的玉 米植株 拢 向相邻 两分禾 器 之 间 , 证玉 米植 株 在进 入拨 禾 星 轮工 作 区前 不 被 保 推 倒或 折断 。分禾 器作 用边缘 的倾 角应 保证 玉米 茎 秆 向后 滑 移 , 则 , 会推 倒 或 推 弯甚 至 会 折 断 玉米 茎 否 将
转方 向 向下 的螺 旋拉 茎辊 和拨禾 星轮 配合 , 使玉 米植 株变 为直 立 状态 , 迅速 向后 导 送 到摘 穗 口, 并 实现 玉 米
植 株 的有 序喂入 。确 定扶 禾导入 辊直 径与 拉茎辊 直 径 相 同 ( 2 rm) 叶 片高 2 rm。为 了能 将 前倾 的玉 米 10 a , 0 a 植株扶 起并 向后 输送 , 扶禾 导 入 辊 的 转 速 应 高 于拉 茎 辊 的转 速 , 计 算 和试 验 , 经 确定 扶 禾 导 人 辊 的转 速 为
拨 禾星 轮位 于割 台 中部 , 的结 构尺 寸 与收获 行距 、 茎 辊 长度 、 禾 导人 辊 长 度 、 向拨 禾效 果 、 穗 它 拉 扶 横 果 输 送效 果有 密切 关 系 。若 拨禾 星轮 直径 过大 , 则分 禾器 间距增 大 , 向拨 禾 输送 距 离 增 大 , 利 于 不分 行 收 横 不 获; 若拨 禾 星轮 直径过 小 , 则不 利 于拨送 摘下 的果 穗 , 同时拉 茎辊 长度 缩小 , 利于拉 茎 和摘穗 。对 国 内外 有 不
关 摘穗板 与 拉茎 辊式 摘穗装 置 的研究 表 明 : 茎辊 长度 ≥ 4 0 m、 径 ≤ 1 0 拉 5r 直 a 2 mm、 茎 速 度 ≥5 s 才 能 基 拉 m/ ,

机械毕业设计371半喂入小型联合收割机之割台部分

机械毕业设计371半喂入小型联合收割机之割台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半喂入小型联合收割机之割台部分学院:工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014年5月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 (1)1.1国内收获机械发展概况 (6)1.1.1 入门阶段 (6)1.1.2 发展阶段 (1)1.1.3 利用引进技术发展阶段 (1)1.2国外收获机械发展概况 (2)1.3本次设计过程 (2)2 收割台机构 (3)2.1 割台机构的选择 (3)2.2输送带式卧式割台的结构 (3)2.3输送带式卧式割台的工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往复式切割器 (4)3.1 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及类型 (4)3.1.1 Ⅱ型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 (4)3.1.1.1 动刀片 (4)3.1.1.2 定刀片 (4)3.1.1.3 护刃器 (4)3.1.1.4 压刃器 (4)3.1.1.5 摩擦片 (4)3.2 切割器运动学 (4)3.2.1 割刀驱动机构 (5)3.2.2 割刀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6)3.2.3 选择割刀平均速度,计算曲柄转速 (6)3.2.4 曲柄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的关系 (6)3.2.5 临界切割速度比 (6)3.3 切割机构动力学 (7)3.3.1 割刀在工作时的受力分析 (7)3.3.2 切割器的惯性力平衡 (8)3.3.3 切割器消耗功率 (9)3.4 割刀的安装及调整 (9)4 拨禾轮 (10)4.1 拨禾轮的选择 (10)4.2 偏心拨禾轮的运动轨迹 (10)4.3 拨禾轮的速度比 (11)4.4 拨禾轮的设计参数 (12)4.4.1 拨禾轮安装高度及其调节范围 (12)4.4.2 拨禾轮直径D的确定 (13)4.4.3 拨禾量ΔX与拨禾轮的作用程度η..............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拨禾轮的转速 (15)4.4.5 拨禾轮功率N的损耗 (15)4.4.6 拨禾轮的调整 (16)5 割台升降装置的设计 (16)5.1 割台升降机构型式的选用 (16)5.1.1 液压式割台升降机构的结构 (16)5.2 割台悬挂机构运动学 (16)5.3 油泵的选择 (17)5.4 油缸的设计和计算 (17)5.4.1 油缸种类的选择 (17)5.4.2 油缸的计算 (17)5.4.3 割台升降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20)6 横向输送机构 (21)6.1 输送链的选择 (21)6.2 直立附板滚子链的参数 (21)6.3 链轮的参数 (22)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