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将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B6、B12、C。
维生素是人体内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主要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现将其来源、生理功用和缺乏症介绍如下: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
其生理功用是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结构;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干眼病、夜盲症、上皮增生角化等症。
脂溶性视黄醇类(维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 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
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鱼肝油、绿色蔬菜水溶性硫胺(维生素B1) 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
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2. 维生素D。
其生理功能是促进食物中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D缺乏会使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得骨软化病。
脂溶性钙化醇(维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
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
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3. 维生素E。
其生理功用是维持正常生殖机能、防止肌肉萎缩。
缺乏维生素E的可能性比较少。
脂溶性生育酚(维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
主要有α、β、γ、δ四种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4. 维生素K。
其生理功能是促成肝脏合成凝血酶元等。
缺乏维生素K,出血不容易止血、血液不容易凝固。
脂溶性萘醌类(维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
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
多种维生素分类及特点,要正确补充就选它!

多种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须的微量有机物,它们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每一种维生素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维生素,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将被破坏,多种代谢反应将无法正常进行。
那么这么多种维生素,有什么分类和特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多种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1.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可以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一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
其中维生素B族的主要作用是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维生素C有促进抗体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这些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储存较少,从肠道吸收后,会随着体液排出,当它们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时,会较快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因此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摄入充足才能维护人体健康。
2.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以及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其中维生素A能维持人体上皮细胞组织完整;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等矿物质的代谢,促进骨骼发育;维生素E能够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避免细胞组织遭受有害自由基的伤害。
脂溶性维生素大部分都贮存在人体脂肪组织中,在肠道中会随着脂肪被淋巴系统吸收,在人体内相对稳定,但日常饮食中如果缺乏脂肪,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下降,带来不良影响。
了解了多种维生素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要充足摄入两类维生素,就要保证日常饮食荤素搭配合理,尽可能保证食物的多样化。
每种维生素固然都很重要,但人体需要加强补充的多种维生素并不统一,根据自身需要补充才是正确的方法。
很多人会通过选择对应的多种维生素片来帮助达到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那么什么牌子的多种维生素片?这里推荐汤臣倍健多种维生素片。
汤臣倍健多种维生素片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对营养需求的差异进行设计,男士多维强化补充锌、硒、B族维生素等营养;女士多维则大幅度强化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铁、叶酸等营养,此外还有孕妇多维、老人多维等,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更个性化为不同人群补充维生素,发挥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营养吸收 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

营养吸收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但它们并非一概而论。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别,它们在吸收和利用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在营养吸收中的作用。
一、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以及一系列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
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动物器官中。
在消化道中,水溶性维生素首先与食物中的水混合,然后在胃和小肠中被吸收。
吸收后,它们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很快被运送到细胞。
水溶性维生素的溶解度高,因此它们不易在体内积蓄,大部分被排出体外。
由于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储存,人们需要每天通过饮食来获取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
此外,烹调会破坏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因此新鲜食品的摄入对于获得足够的这类维生素至关重要。
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由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组成。
这些维生素存在于脂肪和油脂食物中,如动物肝脏、鱼肝油、乳制品和某些植物油。
与水溶性维生素不同,在消化过程中,脂溶性维生素需要与脂肪一起摄入,并在胆汁的帮助下被吸收。
一旦吸收到肠道,它们会与胆囊中储存的脂肪一同被包裹进入淋巴系统,然后进入血液循环。
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体内储存,这也意味着当我们的饮食中含有足够的脂溶性维生素时,我们的身体可以在需要时利用储存的维生素。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储存能力,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中毒。
因此,相对于水溶性维生素,我们应该谨慎控制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量。
三、水溶性与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1. 吸收机制不同:水溶性维生素在胃和小肠中迅速被吸收,而脂溶性维生素则需要与脂肪一起摄入,再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2. 储存能力不同: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储存,需要每天摄入足够量;而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在体内储存,当需要时可以利用已储存的维生素。
3. 摄入限制不同:由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溶解度高,排出体外较快,摄入过量的风险较低;脂溶性维生素则需要谨慎控制摄入量,避免中毒。
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

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营养素,它们不但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和代谢作用,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将讨论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
一、维生素的结构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它们的结构也有所不同。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它们大多数是带有羧酸基或磷酸基的复合物,这些基团使得它们在水中高度溶解。
以维生素B2为例,它的化学名为核黄素,分子式为C17H20N4O6。
其分子中含有三个甲基胺基、两个稳定的咪唑环以及一个核苷酸二磷酸酯基。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
它们通常是脂肪酸的衍生物,可以在油脂中溶解。
以维生素A为例,它可以被分为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三种形式。
其中视黄醇的化学名为维生素A1,它的分子式为C20H30O。
在视黄醇分子的右侧,有一个醇(-OH)基团,而在左侧则是一个由五个碳原子组成的大环。
二、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生理作用。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各类维生素的功能。
1. 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3、B5、B6、B7、B9、B12。
它们通常以辅酶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能够与某些酶分子结合,进而催化体内代谢反应。
例如维生素B1(硫胺素)是转酰基酶的辅酶,它能促进碳氢化合物(如葡萄糖)代谢;维生素B2(核黄素)则能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维持眼睛健康。
2. 维生素C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和保护细胞功能。
它还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铁质和促进胶原蛋白的生长。
维生素C不仅被视为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良药,也被广泛使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
3. 维生素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视觉健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视黄醇是维生素A最基本的形式,可以通过食物(如胡萝卜素)或动物内脏中摄入。
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维护视觉健康,缺乏视黄醇会导致夜盲症和失明。
4.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帮助维持骨骼健康和强健。
维生素合理用药知识总汇(经典版)

维生素合理用药知识总汇(经典版)维生素是一类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人体内含量甚微,既不能提供能量,又不作为机体的构成成分。
大部分维生素在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须从外界摄取。
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I2、烟酸、维生素C、叶酸等等。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一、维生素C冬天来了,你是不是正在吃维生素C,或喝橙汁来预防感冒呢?或者你是不是吃过大量维生素C治疗感冒呢?美国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认为,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蛋白合成,提高免疫力。
因此,鼓励人们服用维生素C抵御感冒。
但是,这些是在人体缺乏维生素C前提下,或者体外研究得出的结论。
最近的研究证实,维生素C在防治感冒方面的作用不大。
那些每天服用2克维生素C的人,同不服的人相比,发生感冒的几率是一样的。
维生素C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但是,指望通过口服维生素C来增强免疫力却是徒劳的。
橙子、橘子、柚子等,也不是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睡过。
猱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子的近2倍,而酸枣的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子的近30倍。
(一)主要生理功能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二)作用机制1、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营养吸收 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

营养吸收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在人体中,维生素是一类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它们的吸收和代谢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分别介绍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和吸收机制,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长期储存,过量摄入的水溶性维生素会被排除体外,因此我们需要每天通过膳食或补充剂获取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
在肠道内,水溶性维生素以游离形式存在,并且能够直接被肠道细胞吸收入血液循环。
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维生素的摄入量、肠道的健康状态以及维生素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
一旦被吸收入血液,水溶性维生素会在体内迅速分布和利用,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不容易在体内积累。
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与水溶性维生素不同,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能够长期储存,因为它们可以与脂肪一起被吸收并储存于脂肪组织和肝脏中。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依赖胆汁和脂肪的存在。
当我们摄入脂溶性维生素时,胆汁会在小肠中被释放出来,将维生素溶解在脂肪微粒中。
随后,这些脂肪微粒会被小肠细胞吸收入血液循环,然后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各个部位。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体内储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适量摄入。
三、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差异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在吸收方面,水溶性维生素可直接溶于水并在肠道中以游离形式被吸收,而脂溶性维生素则需要脂肪和胆汁的帮助才能被有效吸收。
其次,在运输和储存方面,由于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储存,我们需要每天通过膳食或补充剂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
而脂溶性维生素则可以在体内储存,并能长期发挥其功能,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
五维生素

氢,把氢从底物转移给受体。
维生素B2对糖、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都很重要,为人、动物、 微生物的生长所必须的物质。
三、泛酸(维生素B3 )和辅酶A (一)来源、分子结构
泛酸又称遍多酸,也称维生素B3,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
泛酸是由ß-丙氨酸与,二羟基-ß,ß二甲基丁酸通过肽键缩 合
而成的酸性物质。
CH3 OH O
维生素B12辅酶在体内是一些变位酶的辅酶。甲基钴氨素是 参与体内碳基的代谢,作为甲基的载体,参加氨基酸、胸 腺嘧啶、胆碱的生物合成,维生素B12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长、上皮细胞的新生、红细胞的成熟等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当维生素B12的缺乏时,主要出现恶性贫血症状。
八、维生素C(抗坏血酸) (一)来源、分子结构和性质 1、来源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尤以 番茄、橘子、鲜枣、辣椒含量特别丰富。维生素C不能由人体 本身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2、结构 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烯醇式己糖内酯。有L-型和D-型两种 异构体,只有L-型有生理活性。
O
HN
NH
COOH S
3、性质
生物素在常温下十分稳定,但在高温或遇氧化剂时,则
极易失去生理活性。
(二)生理功能
生物素与酶蛋白结合,催化生物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 及羧化反应,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
由于生物素广布于动植物组织中,人肠道内细菌又能 合成,故一般不发生生物素缺乏病。
七、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2辅酶
三、维生素E (一)来源、分子结构
1、来源: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分布甚广。在动、植物油中含量最 多,此外在蛋黄、莴笋叶内都有。
2、结构:
HH
HO
H
H
维生素全部种类及功能

维生素全部种类及功能
维生素是一类无机物质,它们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正常的生理过程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1.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核黄素、硫胺素、烟酰胺、尼克酸、吡哆醇、生物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等。
2.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维生素E(α-生育酚)、维生素K(菲诺酚)等。
功能:
1. 维生素B类:构成和保护神经系统,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正常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2. 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修复受损组织,减少感染,增强抗氧化能力。
3. 维生素A:促进眼睛及皮肤的健康,参与视网膜的形成,维持胃肠道的健康,参与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4. 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抵抗炎症,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
5. 维生素E:有效抵抗氧化,减少疾病的风险,保护细胞和组织,维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减少衰老过程。
6. 维生素K:参与血液凝固,促进钙质吸收,维持健康的血管壁,促进新陈代谢,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