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解释】: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成语接龙】:知行合一——一脉相传——传爵袭紫——紫气东来——来情去意——意气洋洋——洋洋大观——观场矮人——人中骐骥——骥服盐车——车无退表——表里为奸

【出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 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

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

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有选择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关系,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

读《知行合一》有感

读《知行合一》有感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项目部的***,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

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 ——《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 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 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 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 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说到”完人”, 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 王阳明的”心学”, 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 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 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 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 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 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指的是”良知”, 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 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 知”就是”行”的关系,有选择地行”, 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 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心,通过对道德规的认识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

用马克思主义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日期: 2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知行合一”在年轻人中的应用

人如果能诚意面对生命,其实就很容易看见并化解生命的盲点。人如果总要靠衣服或语言的装饰,来炫惑他人的耳朵或眼睛,藉此让他人相信你都很好,或很称头或很成熟,这并不是在蒙蔽他人,而是在蒙蔽自己,因为人家觉得你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在於自己常不愿意内观生命,觅得心性的突破。而且,外在事业的开展,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历练与养成,很难不变成被事情牵引无主的俗人,终生在表象里打转,浪费时间,做尽无意义的琐事。人诚然需要有事业,不过,人的事业要有心性做基底,才能给出意义,不断过关,活出天命的人生。 --《阳明心学涵养实记》陈复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我们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学习,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一 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度阴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收获颇丰,对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心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要收获更多,是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践,按王阳明的说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阳明先生的人生经历。王阳明出生在贵族家庭,浙江余姚人,是王羲之的后代,父亲王华是状元,家族基因无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时王阳明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神童特质,还有他拥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勇气,他很小就立志要做圣人,这样的发愿让所有人惊讶,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种外在的内在的挫折也罢,他始终坚持,终成一代大师,是伟大心学的缔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集大成于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万人顶礼膜拜,敬仰爱戴。 他的人生经历可分成几段来看。 20岁之前,是他知识的积累准备阶段,是见山是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他兴趣广泛,对儒家学说、军事、骑射、书法、棋类、甚至道家养生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阶段值得提起的几件事,一个是他说话说得晚,4-5岁还不会讲话,直到有个道士建议改个名字王守仁后,才开口讲话;二是他十七岁结婚婚礼当天,他竟然外出与一个道士聊天忘了时间错过了迎娶新娘。 21岁至34岁,是他心学创建的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21岁,他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对朱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觉,终于病倒,甚至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疑问,对心学有了

知行合一的道德哲学意义

知行合一的道德哲学意义 摘要:知行关系的本质和真理都在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仅关注“是”的事实问题,而且关注“应当”的价值问题。即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行合一,更要关注何种知行合一。说到底,知行合一于伦理道德,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在道德与自然关系中,坚持道德的本质性,形成道德世界观,知行合一于道德;在道德个体与伦理实体的伦理关系中,要坚持从实体出发,知行合一于伦理。实现道德与自然、道德个体与伦理实体之间“乐观的紧张”。伦理道德才是知行合一的真谛。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伦理 知与行是人类主体性存在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精神的一体两面,而不是两种事物。思维与行动无非是主体对待同一事物的两种态度:理论态度和实践态度。行动不过是特殊的思维方式,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包含于实践的东西之中。所以,知行合一是知行关系的本质和真理。作为主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知行合一绝对不是价值中立区域或者价值的盲区,必须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同一。没有伦理道德的价值引导,价值贫困的知行合一必然处于“转向作恶的待发点上”。当下,在知行合一问题上存在严重伦理道德困境,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意义缺失。诸如风险社会、生态危机等便是知行合一的价值贫困的必然产物。 一、何谓知行合一 知行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的生活话题,而且一直是学者们

所倾情关注的理论问题。尽管生活话题和理论问题的聚焦点有所迥异,但最根本的要求却是一致的,即知行合一,不仅知行在本质上合一,而且在现实中也要求合一。王阳明曾在批判朱熹“先知后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认为,真知必行,不行不为真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文成全书?卷一?语录一》)。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时候也鲜明指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以往的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1]502。当然,类似的观点不胜枚举。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一,却在诉说同一个真理:作为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活动,知行在本性上是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在知行合一的理解和把握上,我们习惯于抽象地谈论知与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不太在意知行合一于什么。即过分关注知行二者之间的逻辑辩证,而忽视了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正如麦金泰尔针对现代性的正义和合理性所提出的质疑:到底是“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如果假借麦金泰尔的质疑方式,必然会产生“到底是何种知行合一”的问题。自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以来,人类在知行合一的问题上更加理性也更加自觉,如科学—技术—实践的高度融合的理性自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使人类自身陷入了“风险社会”———如生态危机、核战争风险等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和潜在风险之中。如歌德所言,“人类将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机灵,但是并不变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强壮有力。我预见会有这样一天,上帝不再喜爱他的造物,他将不得不再一次毁掉这个世界,让一切从头开始”[2]导言9。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现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早期思想的体现,江右之后,王阳明则转扬“致良知”之论。因为在王阳明的内心,“致良知”论比“知行合一”说得更为直接和具体,也更有实践性。那王说的“致良知”具体内容如何呢?一般来讲,“致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二是“致良知”说,指的就是王说的本体工夫同一论[1]125。当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密切相连的,无疑是其“致良知”论的宏观内容。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 1.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 王说“良知”的初始含义,来源于《孟子》一书。而孟子认为,良知良能其实就是指人不需要思虑就能得知、不需要学习就能得行。而这一“良知良能”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就成了人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思想。他的“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这是王阳明对“良知”这一含义界定的首识。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更为强调良知自主显现而为自我内心所自觉的特点。而且,他还使孟子“良知”说更推进了一步,让孟子那种萌芽状态的情的成分变为一种主体知觉层面的意识,让“知”的色彩变得浓厚了许多[2]118。 2.“致良知”的工夫

第一,“致良知”具有扩充、致极性。王阳明“致良知”中的“致”,不仅具有扩充的这种过程,还有至其极的意思。而且,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了以“至”训“致”的观点。浅层意义上来讲,王阳明的“致”只是一种至极的意思,但其实要强调的则是“致良知”这一过程,其最终就是要达到“知至”的层次。所以,王阳明这里的“致”与“极”是贯通的,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156。最重要的是,王阳明这里的“致”,除了上面所述要扩充良知这一本体而到达“致其极”的目的,还有从本体到功用、再从功用复归本体的双向通道。他这一通过去除私欲而复归良知本体的渠道,不仅是一种格物致知而复归良知这一本体的过程,还是一种扩充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彰显出本体与功用,也是二者的统一。因此,王阳明从这种本体和功用的层面来表达“致良知”之义,不仅使用了穷理尽性等词语,还应用了去欲克己等术语。因此,王阳明的这种本体与功用的“致良知”说,不是一种脱离日用常闻的理论玄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底,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用实行的。 第二,“致良知”具有推致、实行性。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其发用流行的层面上不仅表现为“致良知”的至极之义,还应该以良知的实际功用,将其与至极其良知予以比较,如此才能与王阳明之前论述的“知行合一”说贯穿起来,而且,这也是王阳明自己所赞同的。《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对于“致知”的内涵,王阳明认为只有去实实在在地依良知去行便已达到。因此,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标签:杂谈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知行合一的巨大作用__王阳明的理论

知行合一在年轻人中的作用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所以背诵并牢记王守仁的这些话吧,它会让你一生受用无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1539年,享年57岁。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自身能力够。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二、思想上的怠慢。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意识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个人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标签: 杂谈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就是一套思想,但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就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就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就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就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她人圣贤之道,但就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就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与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瞧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瞧瞧历史。所以答案就是有的,这个工具就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她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她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就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就是王派弟子徐阶, 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就是容易的,实践就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就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就是很容易的。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就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就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就是一句话,而就是一种高深的处事与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瞧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就是行之始,行就是知之成;知就是行之主意,行就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您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您瞧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上不就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就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知行合一”,不就是一般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与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与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就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就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并不就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就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 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就是空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就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引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孔子要求言行一致,也就是在寻求知行统一。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如果背诵诗经三百篇,给他官做进行统治,行不通;派他出使到外国,不能独自应酬;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道德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形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故孔子首先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他经常教育学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等等,强调“知德”的重要性。道德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孔子认为道德理论知识还必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以行为本。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他反对空洞的说教,当弟子向他请教怎样成为仁人、君子时,孔子从不作概念推理式的解释,而是指导弟子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仁人”和“君子”的蕴涵。因此,孔子在强调“知德”的同时,也强调“行”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行”是德的归结,德不能离开“行”,孔子把“行”纳入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他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教导人们务必慎重,不要说大话,真正的君子从来都是“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宪问》),因此他主张“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同时他还把言行一致看作是一种对“君子”的德性要求,把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即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如何不能只凭他说得怎样,首先应看他做得怎么样。 孔子提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即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他把知、行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他强调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道德实践,把握了道德教育的关键,教导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所学转变为所行,即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在行动中落实道德规范的要求。这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在当代中学中,我们应该把“知行合一”的思想带入道德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以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浅谈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谈到儒学,我们会想到的是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汇,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 当代社会,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我们看到西方物质文化和科学主义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所起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物质文化发展到顶点时所暴露出来的缺陷: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失衡;个人主义的膨胀,导致了对社会组织和他人的威胁,道德沦丧,社会秩序的混乱;社会产品的增多,社会结构的扩张,人,作为物质世界的创造者,不自觉的湮没于物质生活当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十八大过后,一大批高官因为腐败,生活作风问题落马,这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例证。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失去了其主体性和自身主体价值。西方文化的这种缺陷的暴露为东方儒家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契机,儒家文化开始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知。而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我看来在于其道德价值,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三方面。 首先,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道德价值。众所周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样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不仅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与之相适应的公民社会是法制社会,同样也是道德社会。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上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儒家文化强调人道与天道的一致,强调以义制利,忠恕之道,互信互利,这些都符合市场经济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儒家伦理的道德超越性的现代价值体现。而当代社会,更确切来说是当代的中国,这种理念严重缺失,从三鹿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革奶,牛肉膏,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于我们来说迫切需要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信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经济上需要儒家文化提供保障,在伦理方面,同样也需要儒家文化,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敬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谈何为人,谈何做人,谈何道德品质?因此,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其次,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去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是道德的哲学,教育的哲学,生活的哲学,也是政治的哲学。重要的体现就是“仁政”主张和民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